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互助客栈/其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页讨论与维基百科有关的话题,但不包括新闻方针技术求助条目繁简处理

  • 如果您需要就具体条目应当如何编辑才符合中立性原则寻求社区共识,请前往条目探讨留言。
  • 请在主题栏简明扼要地写出问题主旨不要使用如“新问题”等无意义的文字。
  • 请勿公开姓名、地理位置、电话、电子邮箱地址等联系资料。我们通常只在此页回应,并不利用电子邮箱或电话等私下回应。
  • 无关维基百科项目的问题,请往知识问答相关页面询问。


请注重礼仪、遵守方针与指引,一般问题请至互助客栈其他区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发表前请先搜索存档,参考旧讨论中的内容可节省您的时间。
公告栏
# 💭 话题 💬 👥 🙋 最新发言 🕒 (UTC+8)
1 管理操作复核请求:不认为Ericliu1912在8月28日的双向互动禁制处理符合方针指引等社群共识 34 12 SCP-2000 2025-02-02 00:39
2 重启Automoderator部署讨论 51 17 SCP-2000 2025-01-25 12:46
3 提议将每日提示内容同步到首页“提示”版块展示 43 9 Jeffchu2014 2025-02-01 23:01
4 管理操作复核请求:对Wildcursive的处理 109 23 自由雨日 2025-01-18 08:24
5 新年标志 157 32 魔琴 2025-02-01 12:05
6 仲裁问题 1 1 Jimmy-bot 2025-02-01 08:14
7 请协助创建LTA:夏土贤 6 4 魔琴 2025-01-26 21:18
8 提请解任U:KOKUYO之管理员权限 1 1 SunAfterRain 2025-01-29 23:19
9 禁制复核如何知会有意愿处理的管理员前往处理? 7 3 红渡厨 2025-01-31 18:46
10 管理操作复核请求:对T407210009的两周临时封禁 19 4 MCC214 2025-02-01 19:50
11 管理操作复核请求:案涉操作显然不符相关方针指引 2 2 0xDeadbeef 2025-02-01 00:14
12 中文维基百科编辑者调查问卷 4 4 Ghren 2025-02-01 23:52
发言更新图例
  • 最近一小时内
  • 最近一日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内
  • 逾一个月
特殊状态
已移动至其他页面
或完成讨论之议题
手动设置
当列表出现异常时,
请先检查设置是否有误

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议题

议题清单

以下讨论需要社群广泛关注:重新整理

目前此主题无正在讨论的议题

管理操作复核请求:不认为Ericliu1912在8月28日的双向互动禁制处理符合方针指引等社群共识

[编辑]

此请求是根据Wikipedia:管理操作复核请求所提出,请先阅读相关内容。

操作: 双向互动禁制
执行者Ericliu1912 (讨论 · 贡献 · 日志

首先说在前面:“管理操作复核请求用于复核管理人员或其他进阶权限持有人用权时是否符合方针与指引的规范。……管理操作复核请求旨在就具体管理操作是否适当达成共识,而非追究责任。”所以,这笔管理操作复核既非封禁/禁制申诉(禁制期早已过),也非追究管理员Ericliu1912的责任(否则就是RFDA了),仅是用于讨论该操作是否适当。

  • 2024年8月26日,我在WP:管理员布告板/其他不当行为由于被诽谤而提报了用户Chinuan12623。在阿南之人、Patrickov、Tisscherry、ASid、薏仁将、Wolfch、Heihaheihaha、WilliamSkyWalk等近10人参与提报区讨论之后,8月28日,管理员Ericliu1912作出了对Chinuan1262和我的互动禁制决定(另也对Chinuan1262和Tisscherry作了互动禁制)。首先,对当时提报区的讨论做一个总结
  • 我完全不认为Ericliu1912的这笔管理操作适当,接下来分析不合理原因:
    • WP:禁制方针#禁制的意义》明文有言:“当用户造成极端顽固问题扰乱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打编辑战、持续与他人产生争执,或为阐述其观点在特定页面或主题触犯其他方针指引),而其他制裁措施无法阻止有关行为,则可采用禁制作为最后制裁措施”接下来就针对该文本考虑几个问题:
      • “极端顽固问题的扰乱行为”的起因是什么,是哪一方?既然是双向互动禁制而非单向,那也就是对双方来说平等的处置。我和Chinuan12623,双方是否均都进行了极端的扰乱行为?Ericliu声称“双方已陷入‘编辑遭回退、认为自身没错’”的向下螺旋,这一表述字面义成立,双方确实都“认为自身没错”;然而,究竟双方“哪一方有错”,这显然是一个可以判断的命题(根据方针指引,根据提报区的讨论)。在这一问题上,管理员Ericliu1912却直接放弃了判断。
      • 我和Chinuan12623是否满足“持续于他人产生争执”这一禁制中的举例?在该提报区下,我同其的争执是否严重?这个提报最先提报的是Chinuan12623对我的诽谤行为,这属于双方的“争执”吗?在该提报区下,Chinuan12623因不愿遵守《讨论页指引》而与其他用户连续争议,这些能算是“争执”吗?
      • 这个提报的诉求,究竟是要阻止什么行为?近十人编者参与讨论,究竟是要阻止Chinuan12623的诽谤行为、不合讨论页指引的编辑行为,还是要阻止谁和谁的争执行为?很显然,管理员Ericliu1912在此完全判断错误,将该提报的目的判断成了要阻止编者间的争议。
      • 即便在其判断错误的前提下,是否没有其他措施可以阻止,是否必须动用“禁制”这一最后手段?
    • WP:管理员》方针第二段明文有言:“管理员唯能实现社群讨论所得的共识”。什么是“共识”?显然,五大支柱、社群常年累月通过大量讨论得出的各类方针指引,以及,在不当行为提报区下编者讨论呈现的共识,这些都属于共识。不当行为最初的提报是针对被提报用户的诽谤行为,随后多位编者又指出其乱排留言的行为,这些行为显然违反《WP:讨论页指引》,而“持续违反指引应受封禁”明文写于《封禁方针》。数十位编者在提报区下的讨论,均有共识表示Chinuan12623行为不当,几乎无人表示我行为不当。管理员的最终处理,这一处理的性质是“实现社群讨论所得的共识”,但根据违反方针指引的情况和相应的封禁方针,根据不当行为提报区的讨论,管理员Ericliu1912却得出了“社群讨论所得的共识应是双向互动禁制”这样的判断。
  • 在这笔案子了结以后,2024年9月,Chinuan12623再因违反《讨论页指引》被提报,ATannedBurger处理声称先前沟通不足,未做处理,“均不见涉事双方或其他管理员有提及此论述或就争论的解决展开讨论”侧面反映Ericliu1912完全未关注其违反指引的行为并向其沟通;2024年10月,Chinuan12623又因违反《讨论页指引》被提报,并由Shizhao封禁编辑所有讨论页1个月;封禁期结束后,随即在2024年11月,又因违反《讨论页指引》被提报( π )题外话:目前仍无人处理)。很显然,从结果论上看,管理员Ericliu1912在8月26日对我提报其违反《讨论页指引》所作出的“双向互动禁制”,完全、丝毫没有解决该用户的不当编辑扰乱行为。

以上,我认为管理员Ericliu1912在2024年8月26日该案中所作的“双向互动禁制”处理是完全错误的,该处理完全违背社群共识,且没有对制止被提报用户的不当行为起到任何作用。最后强调,这是管理操作复核请求,仅用于讨论管理操作是否适当,而非追究责任、更非解任议案。 --自由雨日🌧️🌨️ 2024年11月13日 (三) 18:28 (UTC)[回复]

Wikipedia:管理操作复核请求/存档里,有自由雨君之前提过的䨱核请求,也有部分当时的回应,供作大家参考。--Wolfch (留言) 2024年11月13日 (三) 23:47 (UTC)[回复]
@Wolfch:当时那个复核请求和这个应该关联不大?那是对“不处理违反交互禁制行为”的复核,不是对这一操作本身的讨论。--自由雨日🌧️🌨️ 2024年11月14日 (四) 02:34 (UTC)[回复]
已划删除线--Wolfch (留言) 2024年11月14日 (四) 04:38 (UTC)[回复]
附知@Ericliu1912Пусть от победык победе ведёт! 2024年11月14日 (四) 06:59 (UTC)[回复]
我已经第一时间在讨论页通知他了( ,这也是《WP:管理操作复核请求》要求的。——自由雨日🌧️🌨️ 2024年11月14日 (四) 08:12 (UTC)[回复]
该复核请求的简短 总结
  • 管理操作:8月26日,用户Chinuan12623因诽谤被提报,经过多位用户讨论后,Ericliu1912决定对Chinuan12623与提报者(Tisscherry以及自由雨日)之间实施双向禁制。
  • 提报区讨论情况:提报区的讨论显示,社群认为Chinuan12623的行为存在多次违反讨论页指引的情况,而提报者的操作被其他用户认可。
  • 请求管理操作复核理据:Ericliu1912未能合理判断双方的责任,错误地将争执视为双向问题,未能有效制止Chinuan12623的不当行为。此外,管理方针明确指出,禁制应作为最后手段,而在此案例中并未充分考虑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
注:以上文字使用LLM辅助整理以避免太长不读,仅供参考,更详细准确的意见及理据请见提请人的原留言。--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2024年11月14日 (四) 01:32 (UTC)[回复]
认同以上描述,(+)支持管理操作复核请求。--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2024年11月14日 (四) 01:35 (UTC)[回复]
(+)支持复核该操作,该禁制明显不当。Пусть от победык победе ведёт! 2024年11月14日 (四) 05:51 (UTC)[回复]
(+)支持复核 Benho7599 三民主义 2024年11月14日 (四) 08:10 (UTC)[回复]
根据Wikipedia:管理员布告板/其他不当行为/存档/2024年8月,管理员Eric Liu 回复处理的第(三)点,双向互动禁制是为了避免当时双方“编辑遭回退、认为自身没错、变本加厉反击”的螺旋,为了让双方冷静而采取的作法。请大家再评估此作法的合理性。--Wolfch (留言) 2024年11月14日 (四) 04:36 (UTC)[回复]
首先,我认为,“编辑遭回退,认为自身没错”是从回退明显破坏—回退违反方针指引(但非明显破坏)的编辑—可简单判断和讨论得出共识的争议—难以得出共识的长期编辑战这一“光谱”上的任何行为都会存在的现象,只有依照方针、指引和其他编者讨论等均无法判断哪方行为不当(即单纯因观点不同而引发的激烈编辑战或长期编辑战等)时,才可能适用互动禁制;但Ericliu没有作任何判断,而是直接强行互动禁制(显然当时不属于我说的这种适用情况,而是根据方针指引和提报区讨论都已很明显得出了哪一方行为不当)。其次,“为了让双方冷静”并不是禁制的合理理由,(就像WP:封禁也不能用于为了让人冷静一样,)WP:禁制方针明言禁制用于“造成极端或顽固问题的扰乱行为……其他制裁措施无法阻止有关行为”,且“仅应在容许有关用户继续编辑已足以构成严重扰乱及问题编辑的风险时采用”。--自由雨日🌧️🌨️ 2024年11月14日 (四) 05:22 (UTC)[回复]
(+)支持复核此管理操作。--Wolfch (留言) 2024年11月15日 (五) 16:26 (UTC)[回复]
@Tisscherry 请问你有意愿对你的禁制申请管理操作复核请求吗?Пусть от победык победе ведёт! 2024年11月14日 (四) 06:15 (UTC)[回复]
我当时是以为,因为自由雨日和我有互相宣称,如果其中一人被封禁,那请连带处理,类似这样的发言(我没去找diff,晚点想到再找)我想Ericliu管理员是看到了,故我当时欣然接受没有其他意见。以此逻辑,自由雨日申请操作复核,我会跟随( ✓ )同意(+)支持。基本上我尊重管理员判断,但我希望他若要做出说明,请尽量使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维基百科不是官僚体系,不要刻意画线拉距离。--提斯切里留言2024年11月14日 (四) 06:50 (UTC)[回复]
我从未“刻意画线拉距离”,“维基百科不是官僚体系”方针说的也完全不是这个意思。我不认为我说的内容比精密模板代码更难理解。--自由雨日🌧️🌨️ 2024年11月14日 (四) 08:09 (UTC)[回复]
( π )题外话:这个“他”似乎不是阁下?--银色雪莉留言2024年11月14日 (四) 08:43 (UTC)[回复]
哦哦,好像确实可能不是……如果我理解错了的话表示抱歉 囧rz……(因为前几天他也说我写的文字“太长不读”)不过就算是指Ericliu1912,他也没有“刻意画线拉距离”,跟“官僚”也没啥关系,只是他的语言习惯喜欢文白夹杂。当然我也希望尽量少用文言用法,多使用平实的现代汉语。--自由雨日🌧️🌨️ 2024年11月14日 (四) 08:47 (UTC)[回复]
谢谢银色雪莉君,我是指E管无误。管理员形象方面就不再离题。--提斯切里留言2024年11月14日 (四) 14:55 (UTC)[回复]
自由雨日与Tisscherry,就两人提出的控诉,应各自独立查看其复核的理据。参考Talk:王必胜的编修历史,管理员Shizhao在8月26日认定自由雨日、Chinuan12623进行编辑战,禁止编辑该页面31小时,管理员或会因应近期双方在讨论页发生过编辑战而进一步采取互动禁制,单是这点,自由雨日与Tisscherry的复核背景已不一样。在现实中,管理员Ericliu1912仅能审视8月27日及之前的情况,所以Chinuan12623在10月6日被Shizhao编辑禁制一个月在此是不用考虑的,8月27日之后的事态及提出的结论,均不在Ericliu1912于8月27日当天作出判断的可考虑范围内,简言之不能说某个用户在今天被永久封禁,就可以推定管理员在以往对相关或对立用户在处理上有明显的过错。--Starcopter留言2024年11月14日 (四) 18:43 (UTC)[回复]
支持Tisscherry若要复核应另开一笔复核请求,以避免讨论混乱。不过我们这里并没有请求复核Shizhao对我的封禁,在talk:王必胜进行的编辑战,Shizhao作出封禁并制止,这和ANM的提报(诽谤,以及后来衍伸出的缩排、留言位置等)只针对违反《WP:讨论页指引》的行为是完全独立的。至于Chinuan12623在10月的封禁(以及我提到的9月、11月),确实不能作为主要的考虑依据(我也仅是在最后提及),但绝非“不用考虑”,因为那些提报及封禁的理由仍然是违反《WP:讨论页指引》,和我的提报指向同一件事。这些之后的提报用于管理员并没有依据《WP:封禁方针#防止扰乱》等有效起到制止他人持续违反指引扰乱的情况,自然意味着管理员的处理不妥。假设现在有一个违反格式手册到处乱加粗体的用户,管理员作出的是将其和回退其编辑的编者互动禁制的决定,结果其之后继续于页面乱加粗体,那么显然可以佐证管理员的决定不当,因为丝毫未起到制止其违反指引行为的作用。--自由雨日🌧️🌨️ 2024年11月15日 (五) 04:19 (UTC)[回复]
(+)支持复核,是次处理还导致自由雨日阁下失去仲裁员候选资格,个人认为是不太合理的。—ФрадонСтар|Меня зовут Хайшэньвай 2024年11月26日 (二) 02:56 (UTC)[回复]
那倒不只是这次处理,还有另外一次封禁()而且“失去仲裁员候选资格”这件事完全不能成为处理本身不合理的理由😂 ——自由雨日🌧️❄️ 2024年11月26日 (二) 03:00 (UTC)[回复]
共识挺明确了,看看哪个管理员能帮忙翻案。Пусть от победык победе ведёт! 2024年12月18日 (三) 11:23 (UTC)[回复]
@Manchiu @Shizhao @Tigerzeng 此案已经拖了2个多月了,可以看到共识非常明显,而且期间还被EricLiu多次不当地存档此请求,请求尽快翻案并结束此案。Пусть от победык победе ведёт! 2025年1月13日 (一) 07:50 (UTC)[回复]
@Ericliu1912管理操作复核请求还未关闭,为何存档了?——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8日 (日) 03:09 (UTC)[回复]
@Ericliu1912 请解释这一笔编辑的目的。Пусть от победык победе ведёт! 2024年12月8日 (日) 03:21 (UTC)[回复]
存档即是自然关闭。另外本人不评价上述任何“马后炮”式批评处置的看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12月8日 (日) 04:49 (UTC)[回复]
@Ericliu1912:然而管理操作复核请求必须“有共识”(并“总结讨论中达成的共识、明确说明相关操作的正当性是否被是社群认可”)或“显然无共识”后才能关闭,且不能由当事管理员关闭(见WP:管理操作复核请求) ——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8日 (日) 05:03 (UTC)[回复]
@Ericliu1912怎么又存档了(special:diff/85629543)?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10日 (五) 17:04 (UTC)[回复]
(+)推翻此禁制,认同不应将唯独一方有不当行为的情况以双向互动禁制处理。beef [talk] 2025年1月31日 (五) 16:10 (UTC)[回复]

是次讨论中,社群显然达成一致共识,即 Ericliu1912 执行的双向互动禁制并不恰当,故此禁制应视为无效。
另外,以下为个人对是次讨论的观察后,以管理员的角度得出的一些想法,供社群参考及讨论:
  1. 就执行封禁而言,如果讨论情势持续混乱,其他管理员不愿介入该案件。某管理员为防止情况恶化,“暂时”作出消极性(各打五十大板)的决定,而该决定往后可调整或撤销,是否一个恰当的做法?
  2. 就管理员操作复核而言,其一,现时程序并无设置自动存档或限制复核时长的机制,此做法与本站讨论页一向的做法并不相同。如果一直缺乏管理员介入,便成为无了期的讨论。未来是否应设置相应机制?其二,现时程序并不存在“追溯期”的机制,换言之可复核任何时间的操作,不论该操作是否仍在生效。本站现有的其他复核机制(如封禁申诉、存废复核),皆只处理仍在生效的操作。未来是否应设立“追溯期”的机制,或限制只能复核仍有影响(例如一年内的封禁)的操作?
抱歉过了这么久才有结果。感谢各位参与是次讨论,并祝各位新春愉快。--SCP-0000留言2025年2月1日 (六) 05:23 (UTC)[回复]
附知其他编者@Ericliu1912Wolfch自由雨日阿南之人HeihaheihahaFradonStarStarcopter银色雪莉TisscherryHoben75990xDeadbeef --SCP-0000留言2025年2月1日 (六) 16:39 (UTC)[回复]

重启Automoderator部署讨论

[编辑]

十余月前,该讨论向社群引介了自动化反破坏Automoderator工具,然其因热度不足而无疾而终。因此,我谨引用原留言:

大家好,我的名字是Sam Walton,是管理员工具(Moderator Tools)团队的产品经理。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名为Automoderator的项目,该项目让社群能够根据社群自定义的规则自动回退破坏性编辑。我们正在寻求对我们项目的意见,并有一些问题需要巡查员和管理员的参与,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除了项目主页面上的概述和问题之外,我们还有两个子页面提供更具体的资讯:

如果您想研究Automoderator的准确率,并查看它在不同编辑上的表现,我们设置了一个测试流程。您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新的模式,并在Automoderator部署之前将其纳入考虑范围(译注:例如怎样改善误判问题、使用什么程度的准确率(cution levels)比较好)。 评估计划是用来确定Automoderator是否实现目标且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计划初稿。如果您对我们收集的数据或制定的指标有任何想法,那么您可以在这里分享!

如果您对Automoderator有任何疑问,或者您的社群是否想要使用这个工具,请告诉我!
— User:Samwalton9_(WMF)

还请社群评估该工具部署之可能性及价值为荷。——敬颂冬绥 ZhaoFJx() 2024年12月18日 (三) 19:45 (UTC)[回复]

理念上支持。所提供通用模型随机样本的表格数据,我看了一些高风险的,感觉挺多是不该被回退的。多语言模型的样本好很多,并且预计回退数量似乎很低?如果有人及时巡检和调控该工具,可以考虑引入。--YFdyh000留言2024年12月18日 (三) 23:54 (UTC)[回复]
两者个人也曾测试,无论前者和后者只要是使用“Cautious”或以上的阈值,基本上近乎是没有误判。以自动反破坏工具而言,其误判率个人认为可接受,现实上也不可能存在没有误判的工具。而默认值为最严谨的“Most Cautious”,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如果有人及时巡检和调控该工具,可以考虑引入”,个人作为管理员愿意帮忙调整。谢谢。--SCP-0000留言2024年12月19日 (四) 14:12 (UTC)[回复]
有没有在本站模拟环境下的测试数据?有这些数据大家才好判断。--碟之舞📀💿 2024年12月19日 (四) 04:54 (UTC)[回复]
这些步骤。Google表格,文件-复制(制作副本),Test Automoderator工作表,选择zhwiki,有30组数据集(目前是今年7月的数据),每组30笔编辑,每笔审阅后可查看该工具在各警惕级别下是否会自动回退。似乎够谨慎,但也存在误判和漏判。--YFdyh000留言2024年12月19日 (四) 05:15 (UTC)[回复]
基本支持。我相信足够多的trial and error能克服误判与漏判的情况。Sanmosa 蚌埠 2024年12月19日 (四) 11:11 (UTC)[回复]
感觉可推进下一步。Deploying说无需正式RFC,只需有足够多参与者感兴趣。用户名要保持原名吗,译名会更易懂(如“自动回退”?),但简繁选用等层面是否不方便。不清楚其会发送简体还是繁体版本的留言消息。所需用户页译本已准备Draft:User_AutoModerator(回退、撤销的用词可能需斟酌),后续可单独讨论和改进。--YFdyh000留言2024年12月20日 (五) 00:34 (UTC)[回复]
自动版主?自动管理员?自动编辑检查?其实用Automoderator也可以()——敬颂冬绥 ZhaoFJx() 2024年12月20日 (五) 02:42 (UTC)[回复]
版主太生硬了。且版主常被指责滥权,会误导新手;管理员误导性,并没有封号等机制;编辑检查与现有机制(tag、滥用过滤器)重名了。维持原名确实可以,中庸之举,但好的译名会更好,不看用户页或留言也能迅速了解是被自动化程序回退了。“自动回退器”感觉偏生硬。“回退机器人”太直白和不好理解、难以联想到原名。--YFdyh000留言2024年12月20日 (五) 04:00 (UTC)[回复]
自動巡查器或者自動回退器吧,用繁体就行,就一个动字简化了,简体用户应该都能看得懂。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4年12月20日 (五) 12:48 (UTC)[回复]
前者与巡查混淆。后者我没意见。简体的、原名的账号名可能应设法占用并重定向过去。--YFdyh000留言2024年12月20日 (五) 13:26 (UTC)[回复]
感觉称作自动巡检器会比较好。--雨朝Talk#我要退出CRYCHIC 2024年12月20日 (五) 14:35 (UTC)[回复]
Moderator的角色一般是维护页面,因此我会建议译为“自动维护工具”或“自动维护器”,再不然像Twinkle那样沿用英文名也可以。如果不要求忠实翻译的话,其实叫“自动法器”也成。[开玩笑的]我签名那刻的时间是 2024年12月21日 (六) 14:13 (UTC)[回复]
倾向反对按原文字面而非功能来译。以上两个译名太像一个大类。如果无共识,该考虑用户名沿用英文,以及用户页、讨论等允许怎样的中文称呼。--YFdyh000留言2024年12月21日 (六) 19:03 (UTC)[回复]
回退破坏性编辑也算一种维护吧,我不认为我没有按功能来译,但比较微妙的是我个人确实偏好沿用英文名。我签名那刻的时间是 2024年12月22日 (日) 09:54 (UTC)[回复]
所以各位打算选哪个用户名。--YFdyh000留言2024年12月27日 (五) 19:01 (UTC)[回复]
我比较喜欢英文的,不用担心繁简转换,也能回避翻译问题。——敬颂冬绥 ZhaoFJx() 2024年12月27日 (五) 19:44 (UTC)[回复]
公示3日:使用原始英文用户名,公示结束后申请引入。--YFdyh000留言2025年1月1日 (三) 18:16 (UTC)[回复]
公示通过,已更新P站——敬颂冬绥 ZhaoFJx() 2025年1月5日 (日) 03:21 (UTC)[回复]
支持导入。--Hamish T 2024年12月20日 (五) 15:21 (UTC)[回复]
支持导入用以试验。-Peacearth留言2024年12月20日 (五) 17:50 (UTC)[回复]
en:user:ClueBot NG -Lemonaka 2024年12月23日 (一) 01:02 (UTC)[回复]
(+)支持导入。--Martin我强烈反对WMF给出个人信息,支持闭站抗议 2024年12月27日 (五) 18:41 (UTC)[回复]

配置

[编辑]
英语界面的配置选单

AutoModerator可由管理员在Special:CommunityConfiguration/AutoModerator处配置,按扩展介绍,其有以下配置:

  1. AutoModerator将会设为开启模式。
  2. 配置阈值设为?
    1. 最谨慎(默认值):很少回退编辑,准确度最高;
    2. 谨慎:较少回退编辑,准确度中等;
    3. 不太谨慎:相对回退较多编辑,准确度稍低;
    4. 最不谨慎:回退很多编辑,准确度最低。
  3. 是否将回退操作标记为小修改
  4. 是否将回退操作标记为机器人编辑?
  5. 是否向受回退的编者发送讨论页信息?
  6. Automoderator不应回退哪些用户组所作的编辑?
  7. User:AutoModerator/错误报告处报告错误。

@YFdyh000SCP-2000谨通知上方活跃讨论者和管理员。——敬颂冬绥 ZhaoFJx() 2025年1月6日 (一) 18:29 (UTC)[回复]

我建议保持“最谨慎”,毕竟是测试性的引入,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考虑逐步升高;不标记为小编辑;标记为机器人编辑;发送消息;不回退“回退员、管理员”的编辑。——敬颂冬绥 ZhaoFJx() 2025年1月6日 (一) 18:31 (UTC)[回复]
建议:开启。最谨慎。非小修改。是否机器人 无意见,看回退量和误报率而定。发送消息。不回退延伸确认用户?或者更高,看误报率而定。--YFdyh000留言2025年1月6日 (一) 18:41 (UTC)[回复]
最谨慎;是(Twinkle、SWViewer等工具均使用了小编辑,小编辑标记也符合预期的场景);否(可以考虑经过一段测试期后修改为是);是;延伸确认用户(或者可以更低,比如自动确认用户)。 Stang 2025年1月7日 (二) 12:47 (UTC)[回复]
最谨慎;是否要标记为小修改与机器人编辑我暂时没意见;可能要视传送的讯息而定;不回退管理员与回退员的编辑,视运作状况再决定要不要降低门槛。--冥王欧西里斯留言2025年1月8日 (三) 06:41 (UTC)[回复]
最谨慎,是,否,是,延伸确认用户。--在下荷花请多指教欢迎签到2025年1月9日 (四) 07:13 (UTC)[回复]
我认为可将配置阈值设为“谨慎”。毕竟在“最谨慎”的阈值下,Automoderator一天只会回退两三次左右,反破坏作用极为有限,完全无法发现较小的破坏。若改为“谨慎”,误报也应在可控制的范围。--WiiUf🐉💫2025 2025年1月24日 (五) 11:35 (UTC)[回复]
目前应该先调整用户组白名单吧,看对自确用户的误报率如何、能否解决。--YFdyh000留言2025年1月24日 (五) 11:42 (UTC)[回复]

@ZhaoFJxYFdyh000StangS8321414Hehua7日时间已过,目前Automoderator的配置中关于是否标记为小修改、是否标记为机器人编辑以及不应回退哪些用户组所作的编辑上没有定论。在此通知参与讨论用户就其意见做进一步说明。--人间百态,独尊变态(讨论)(签名) 2025年1月16日 (四) 14:42 (UTC)[回复]

  1. 帮助:小修改说意义改变、需检视、有担忧、可能编辑冲突的编辑都不应小修改,所以我倾向不是小修改,除非回退破坏对社群而言是高置信度(例如95%以上)而默认无需二次检视。TW工具是人工操作,且编者可自行调整是否小修改、有担忧的问题可经编辑摘要说明与凸显。
  2. 机器人与否,可能看是否冲击了最近更改巡查,但从操作性质来说,标注机器人或许降低误导和便于筛选。
  3. 是否回退延伸确认用户,暂无共识。可以先允许一阵子,看误报反馈情况,再由管理员决定?类似滥用过滤器等运作。“同一页面同一用户可回退次数”同上,先交管理员视情况决定?
--YFdyh000留言2025年1月16日 (四) 15:08 (UTC)[回复]
(▲)同上 要不先不回退管理员,观察一段后再逐步下放到延伸确认用户?小修改的话,隔壁英维机器人的回退操作是标记为小编辑的。——敬颂冬绥 ZhaoFJx() 2025年1月16日 (四) 16:21 (UTC)[回复]
已部署Automoderator的7个wiki中,似乎有2个(bn和vi)选择非小编辑。--YFdyh000留言2025年1月16日 (四) 17:59 (UTC)[回复]
一个未经妥善测试的程序不应当使用机器人标记,这会让它的编辑在最近更改中被隐藏。对于豁免用户组我还是坚持使用延伸确认用户这个标准,我觉得已经足够了。 Stang 2025年1月17日 (五) 01:53 (UTC)[回复]
简单写了个小脚本测试了一下误报的情况怎么样,这是最近100K次编辑中,会在“最谨慎”(true>0.99)这个配置下被回退的编辑,共30笔。感觉其中还是有一些误报的,另外想知道可不可以忽略掉某些页面(比如沙盒)的编辑:
Revisions with true probability >= 0.99:
Rev ID: 85607217, True Probability: 0.998129665851593, False Probability: 0.0018703341484069824,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07217
Rev ID: 85610058, True Probability: 0.9971864819526672, False Probability: 0.0028135180473327637,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10058
Rev ID: 85618569, True Probability: 0.9910821914672852, False Probability: 0.008917808532714844,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18569
Rev ID: 85618955, True Probability: 0.9959309697151184, False Probability: 0.004069030284881592,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18955
Rev ID: 85619500, True Probability: 0.9953624606132507, False Probability: 0.004637539386749268,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19500
Rev ID: 85619952, True Probability: 0.9967047572135925, False Probability: 0.0032952427864074707,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19952
Rev ID: 85622370, True Probability: 0.9946627616882324, False Probability: 0.005337238311767578,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22370
Rev ID: 85622379, True Probability: 0.9956135749816895, False Probability: 0.004386425018310547,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22379
Rev ID: 85622677, True Probability: 0.9948369264602661, False Probability: 0.005163073539733887,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22677
Rev ID: 85625145, True Probability: 0.9905315041542053, False Probability: 0.009468495845794678,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25145
Rev ID: 85634335, True Probability: 0.9962349534034729, False Probability: 0.0037650465965270996,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34335
Rev ID: 85634512, True Probability: 0.9979973435401917, False Probability: 0.0020026564598083496,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34512
Rev ID: 85645384, True Probability: 0.992682158946991, False Probability: 0.007317841053009033,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45384
Rev ID: 85645623, True Probability: 0.9979594945907593, False Probability: 0.0020405054092407227,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45623
Rev ID: 85656235, True Probability: 0.9914224743843079, False Probability: 0.008577525615692139,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56235
Rev ID: 85658526, True Probability: 0.990656852722168, False Probability: 0.009343147277832031,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58526
Rev ID: 85666489, True Probability: 0.9946956038475037, False Probability: 0.005304396152496338,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66489
Rev ID: 85668964, True Probability: 0.9923447966575623, False Probability: 0.007655203342437744,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68964
Rev ID: 85673885, True Probability: 0.9917764663696289, False Probability: 0.008223533630371094,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73885
Rev ID: 85675177, True Probability: 0.9952389001846313, False Probability: 0.004761099815368652,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75177
Rev ID: 85679555, True Probability: 0.991058349609375, False Probability: 0.008941650390625,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79555
Rev ID: 85680299, True Probability: 0.9934773445129395, False Probability: 0.006522655487060547,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80299
Rev ID: 85681581, True Probability: 0.9914299845695496, False Probability: 0.00857001543045044,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81581
Rev ID: 85683545, True Probability: 0.9935425519943237, False Probability: 0.0064574480056762695,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83545
Rev ID: 85686042, True Probability: 0.9914498925209045, False Probability: 0.008550107479095459,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86042
Rev ID: 85686596, True Probability: 0.9905632734298706, False Probability: 0.009436726570129395,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86596
Rev ID: 85687554, True Probability: 0.9924798011779785, False Probability: 0.007520198822021484,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87554
Rev ID: 85689212, True Probability: 0.9950689077377319, False Probability: 0.004931092262268066,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89212
Rev ID: 85693239, True Probability: 0.9985597729682922, False Probability: 0.0014402270317077637,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93239
Rev ID: 85698859, True Probability: 0.9907416105270386, False Probability: 0.009258389472961426,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85698859
以上 Stang 2025年1月17日 (五) 02:17 (UTC)[回复]
顺便另一个问题,假设A对条目X进行了a, b, c, d, e 多笔编辑,这些编辑都属于破坏性质的,但是只有一个达到了AutoMod的阈值,这个时候是只回退了达到阈值的版本还是全部回退?比如安婕希页面,用户“毛王”的编辑只有 oldid=85679555 达到了 0.99 的阈值。 Stang 2025年1月17日 (五) 02:43 (UTC)[回复]
已设置MediaWiki:AutoModeratorConfig.json,不知这样是否就能运行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1月21日 (二) 03:16 (UTC)[回复]
是的。谨慎起见,个人将“不应回退哪些用户组所作的编辑”配置设为自动确认用户,如果运作没有问题,可考虑稍后(例如一至两周后)改为延伸确认用户。谢谢。--SCP-0000留言2025年1月21日 (二) 03:47 (UTC)[回复]
我倒是想的和你相反,先大面积试行,再根据情况缩小范围。--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1月21日 (二) 04:02 (UTC)[回复]
大面积试行的前提,我想是有人监看和善后一小批再说,而不是等到一大批误报而难以收拾。在最初期可以看量频繁调整。User:AutoModerator/Preload请降低保护级别,去掉开头多余空行。--YFdyh000留言2025年1月21日 (二) 04:56 (UTC)[回复]
已调整 User:AutoModerator/Preload--SCP-0000留言2025年1月21日 (二) 05:14 (UTC)[回复]
看起来是全部回退,如Special:diff/85773696。——敬颂冬绥 ZhaoFJx() 2025年1月21日 (二) 20:07 (UTC)[回复]
发现文档有说 When reverting, Automoderator performs a rollback--YFdyh000留言2025年1月21日 (二) 20:52 (UTC)[回复]
关于“将回退操作标记为机器人编辑”,现在User:AutoModerator默认就是具有bot权限,这与“将回退操作标记为机器人编辑”有什么区别?--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1月22日 (三) 02:18 (UTC)[回复]
权限是有能力标注,但非强制标注,设置决定是否标注。--YFdyh000留言2025年1月22日 (三) 02:57 (UTC)[回复]
不是哥们,机器人权限和“标记为机器人编辑”不是两个东西吗, Stang 2025年1月22日 (三) 04:26 (UTC)[回复]
怎么每笔被回退的编辑都是大量删减条目内容的编辑 囧rz……--WiiUf🐉💫2025 2025年1月24日 (五) 11:32 (UTC)[回复]
说的是呢。似乎机器人对大量删除外部链接特别敏感,其他的破坏形式目前似乎一个都没检测出来,或许真要从“最谨慎”切成“谨慎”模式看看?--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1月24日 (五) 13:39 (UTC)[回复]
目前似乎没有大问题,已改为“谨慎”及“延伸确认”来看看怎样。--SCP-0000留言2025年1月25日 (六) 04:46 (UTC)[回复]

提议将每日提示内容同步到首页“提示”版块展示

[编辑]

原标题为:编辑提示已建设完毕,现提议将内容同步到首页“每日提示”版块展示

公示期结束,方案获得通过,请管理员依Special:diff/85397555版本展示内容,同时比照WP:历史上的今天,将WP:提示的所有子页面设置半保护,直接被首页引用的{{Tip of the day with h3 heading}}设置连锁保护。后续如有更改,请在Wikipedia talk:每日提示维护小组提出。--Jeffchu2014留言2025年1月13日 (一) 10:26 (UTC)[回复]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经过Tisscherry君最近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Wikipedia:提示的所有每日提示内容已经建设完成(终于完成了一个天坑orz)。有鉴于此,如Wikipedia:每日提示维护小组#任务所述,现提议将“提示”内容同步到首页“每日提示”版块更新,特此征求社群意见。--Jeffchu2014留言2024年12月19日 (四) 10:43 (UTC)[回复]

等等,7月还有6天,这礼拜会完成,请稍等我一下。--提斯切里留言2024年12月19日 (四) 11:06 (UTC)[回复]
已经全部完成,并且再次检查过。--提斯切里留言2024年12月20日 (五) 16:00 (UTC)[回复]
真的不容易,该给与掌声鼓励:)--薏仁将🍀 2024年12月21日 (六) 04:39 (UTC)[回复]

可以参考这个版本展示,同时每日的内容全部参照WP:历史上的今天设置半保护。--Jeffchu2014留言2024年12月21日 (六) 04:56 (UTC)[回复]

刚发现这个版本没有替换掉“参与维基百科”版块,这个替换掉了,以这个版本进行讨论。--Jeffchu2014留言2024年12月21日 (六) 19:00 (UTC)[回复]
内容还请大家多帮忙看看,大多数内容都是机翻,读起来很不通顺,还有些是照搬英文的过期内容,现在已经无法复现。--Jeffchu2014留言2024年12月21日 (六) 19:29 (UTC)[回复]
(修改了标题,因为编辑提示指的是Editnotice)--SunAfterRain 2024年12月22日 (日) 04:51 (UTC)[回复]
可能1~7月的部分机翻问题要再确认,我是从7月20日左右接手,还有另一位用户@琉綺在11月和12月的部分帮了不少忙。我初步检查大部分都是符合中维现况的。--提斯切里留言2024年12月22日 (日) 09:43 (UTC)[回复]
他是不是不太熟悉维基的术语啊,article是“条目”,怎么老是说“文章”,太不专业了。--Jeffchu2014留言2024年12月22日 (日) 19:19 (UTC)[回复]
可能还略有疏漏,我再检查确认。--提斯切里留言2024年12月24日 (二) 12:46 (UTC)[回复]
@Tisscherry询问一下是否确认完毕。--人间百态,独尊变态(讨论)(签名) 2024年12月31日 (二) 11:57 (UTC)[回复]
漏回复了请见谅。目前机翻问题都已排除,地区词转换大部分都补上,往后也会再持续检查。--提斯切里留言2024年12月31日 (二) 12:25 (UTC)[回复]

请大家踊跃提出意见,若7天内无人反对,依WP:7DAYS规则通过。展示版本为Special:diff/85397555。--Jeffchu2014留言2025年1月6日 (一) 08:15 (UTC)[回复]
谢谢推进,我这几天也会抽空再巡巡。另外对于绿连英维方针指引的部分较为无法确定,因为大多数可能短时间内不会被提出讨论或是翻译,撤下好还是维持原样?--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1月6日 (一) 12:39 (UTC)[回复]
暂时隐藏吧。--Jeffchu2014留言2025年1月8日 (三) 17:38 (UTC)[回复]

7天内无人反对,方案正式获得通过。请管理员依Special:diff/85397555版本展示内容,同时比照WP:历史上的今天,将WP:提示的所有子页面设置半保护,直接被首页引用的{{Tip of the day with h3 heading}}设置连锁保护。后续如有更改,请在Wikipedia talk:每日提示维护小组提出。再次向辛勤付出的Wikipedia:每日提示维护小组成员表示感谢!--Jeffchu2014留言2025年1月13日 (一) 10:26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麻烦管理员@Ericliu1912抽空更新一下首页,thx。--Jeffchu2014留言2025年1月13日 (一) 10:28 (UTC)[回复]
@Jeffchu2014能不能设置板块显示?因为现在这样视觉有些不平衡。——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年1月14日 (二) 11:33 (UTC)[回复]
话说“参与维基百科”、“维基百科提醒您”跟“每日提示”能不能都留?不都留的话,应该留几个方得兼顾功能及视觉?——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年1月14日 (二) 11:34 (UTC)[回复]
那就用Special:diff/71842219。--Jeffchu2014留言2025年1月14日 (二) 15:53 (UTC)[回复]
技术层面只能出张嘴,若缩成小方框,置于“维基百科提醒您之下”,可行吗?但这样会不会有种类似感?--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1月14日 (二) 16:02 (UTC)[回复]
提醒你和每日提示的作用一毛一样,都是指南,完全可以去掉,两个都留反而冲突了。--Jeffchu2014留言2025年1月14日 (二) 17:39 (UTC)[回复]
@Ericliu1912怎样?--Jeffchu2014留言2025年1月15日 (三) 14:50 (UTC)[回复]
再稍等几日,若社群无其他意见,可照您所说版本更新之。——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年1月15日 (三) 15:51 (UTC)[回复]
没人反对,更新吧--Jeffchu2014留言2025年1月18日 (六) 06:24 (UTC)[回复]
@Ericliu1912--Jeffchu2014留言2025年1月19日 (日) 10:52 (UTC)[回复]
完成--千村狐兔留言2025年1月19日 (日) 13:17 (UTC)[回复]
没设置半保护--Jeffchu2014留言2025年1月19日 (日) 15:03 (UTC)[回复]
每日提示的排版和首页排版不太一致啊,原来的灯泡图标没了,多了一个提示标题以及下方的导航和更多链接,而且下方空白也比其他栏目多出来一些,完全破坏了首页排版--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1月24日 (五) 01:41 (UTC)[回复]
而且,现在提示的内容太长了,原来一两句话比较合适,现在这么长太破坏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1月24日 (五) 01:42 (UTC)[回复]
其实是每天的不一样长,像24号的就没问题,但是21/22号的就太长了。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24日 (五) 01:47 (UTC)[回复]
24号的是我刚改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1月24日 (五) 01:48 (UTC)[回复]
抄英文的排版还没抄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1月24日 (五) 01:49 (UTC)[回复]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目前每日提示的排版是学的enwiki,但enwiki的每日提示排版风格是设计来用在社群首页的,用在首页用这种排版完全不搭调啊--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1月24日 (五) 01:47 (UTC)[回复]
我暂时回退了首页上的每日提示,请设计好与首页协调的排版后再变更--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1月24日 (五) 01:52 (UTC)[回复]
也许确实在社群首页会更好?如果要删减的话也挺可惜的……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24日 (五) 07:37 (UTC)[回复]
如果现在的每日提示不改变的话,那么就大致两条路:
  1. 跟随enwiki,在社群首页使用(可能要略微改一下社群首页的排版);
  2. 如果非要在首页使用,重新设计首页的排版方式以适应现在的每日提示
两种路数都要多少修改使用的页面,社群首页明显要比首页修改幅度小很多--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1月24日 (五) 08:49 (UTC)[回复]
稍微改了一下Wikipedia:社群首页,以便更好展示每日提示的内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1月24日 (五) 08:59 (UTC)[回复]
你看下Special:diff/71842219的排版--Jeffchu2014留言2025年1月28日 (二) 16:05 (UTC)[回复]
这样的话,有个问题,难道每日提示和维基百科提醒您要同时并存?否则维基百科提醒您没有了的话,右侧栏位会少一块。而且每日提示的内容和排版真的适合首页吗?--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1月29日 (三) 12:29 (UTC)[回复]
本来就是计划把每日提示换掉的,每日提示的内容本来就少,需要更新。--Jeffchu2014留言2025年2月1日 (六) 15:01 (UTC)[回复]

本讨论章节会维持开放,暂时不按最后意见发表时间存档,直到找到解决方案。欲让机器人存档,请移除本模板。留言请置于本模板上方。

管理操作复核请求:对Wildcursive的处理

[编辑]

此请求是根据Wikipedia:管理操作复核请求所提出,请先阅读相关内容。

操作[1]
执行者Ch.Andrew (讨论 · 贡献 · 日志
先前讨论维基百科:管理员布告板/其他不当行为#Wildcursive

@Wildcursive首先,这位用户对于自己讨论页上由Cindyzs写出的宣传性内容置之不理,经我移除后再次加回。引用@薏仁将的话:……虽然WP:TPG对于用户讨论区使用自由度是相对宽松的,而本案被提报人对于相对当事者用户采取宽容容忍的态度去看待那些个人主观意识的政治观点宣传,然而被提报用户是可以有多次机会对相对用户进行劝告及以相关方针教导其用户避免再度出现不适当的行为,但被提报用户选择被动、消极的方式选择不作为的冷处理,此等则会被相对用户认为不反对即表认同的错误认知而持续性的做出不适当的行为;虽然该用户暂时已被封禁一周,但是难保解封后不再出现相同的不适当行为,而身为当事者的您,难道某个角度立场来说是无任何责任?又或者这种消极宽容的态度不也是变相的纵容对方行为?

而管理员章安德鲁对于此次提报,作出以下处理: 还原。以User:Wildcursive自行决定的版本为准/态度指引WP:OWNTALK:“对于用户讨论页而言,这些方针的遵循度会比其他讨论页较为宽松”“以上方针并不限制用户在自己的讨论页移除留言”、编辑指引WP:PUT:“您可以按照您认为合适的方式将讨论串删除、存档,或者是简要地总结以前的讨论”等语可以清楚得知,用户对于自身账号的讨论页具有裁量权,保留或删除内容由账号所有者自行决定即可,其他非当事用户无须干涉。

然而,很明显,方针(这甚至只是指引)中注明的是“较为宽松”而非“完全无需执行”,当然无法轻率得出“保留或删除内容由账号所有者自行决定即可”的结论。同时,WP:NOT中写明:“维基百科拒绝宣传。维基百科不是演讲台、讨论区、宣传工具、广告场所或者展览平台。此项适用于用户名、条目、分类、文件、讨论页、模板及用户页

综上所述,管理员的此次决定是不恰当的,因此我提出操作复核。 --WiiUf🐉 2024年12月20日 (五) 05:20 (UTC)[回复]

(~)补充:被提报用户在ANM进行政治宣传,而管理员完全没有考虑这点。--WiiUf🐉 2024年12月20日 (五) 05:26 (UTC)[回复]
(+)支持复核。——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0日 (五) 05:54 (UTC)[回复]
(+)支持复核:刚注意到这边有讨论,把我刚在那里留的意见改一下放这:
Ch.Andrew 解释他的处置理由有不少问题:不限制用户在自己的讨论页‘移除’留言并没有“不限制用户‘还原’因违反方针而被其他人移除的留言”之意,而他又以指引导出用户对于自身账号的讨论页具有裁量权,保留或删除内容由账号所有者自行决定即可,其他非当事用户无须干涉,然而他引用的WP:PUT是指引,WP:SOAP是方针,指引和方针冲突时是方针优先,遭移除的内容是违反方针,用指引当理由说可以保留违反方针的内容根本是无效的:
  1. 用这逻辑,每个用户都可以在自己讨论页放这些违反方针的内容,因为自己的讨论页自己当然有裁量权啊。
  2. 当 A 把自己讨论页上被移除之违反方针内容加回去,那就是 A 的编辑行为了,原本加的人违反方针,A 当然也违反方针。
我并质疑,这个案子原本已有其他管理员开始处理,为何不常活动的 Ch.Andrew 突然介入迅速处理掉这件案子。--LHD留言2024年12月20日 (五) 05:57 (UTC)[回复]
(?)疑问:另一个矛盾的点,依照处理的管理员认定的标准,那么:我只要找政治理念相同的用户B,或者用户C不反对我个人政治观点,那么我可以将那些政治观点放置在用户B与用户C个人讨论区,而且只要相对用户不反对,那么就不构成WP:SOAP相关限制(因为B、C君用户有自己裁量自己讨论区讨论议题权利)?那么请问WP:SOAP存在的意义是?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依照处理管理员认定的方式,B君与C君不表态、不反对那么那些已发生的宣传行为就不算构成WP:SOAP条件(裁量权在对方用户身上?),那么连带的是否连WP:DE也构不上边?然后更有趣的是:如果有人删除那些政治观点,我可以仿效他作法警告那些依照理据删除的用户要他们不要“越俎代庖”(因为讯息接受者没反对,裁量权在对方用户身上)请问是这个意思吗?请问可以如此作法吗?蛮好奇这种“特殊”认定标准。--薏仁将🍀 2024年12月20日 (五) 07:29 (UTC)[回复]
可能离题请见谅,其实上次就想提出,不晓得这是否算讨论页的漏洞?我认为可能需要研讨是否需要修改,因为虽然看似不妥,但对应现行方针指引确实没有明确违规,管理员处不处理都很难。感觉上暂时实施封禁的管理员是用了共识封,不过这是中维没有的方针。若没有界定标准,往后也可能再发生,故我认为可能需要进一步另行讨论。--提斯切里留言2024年12月20日 (五) 09:36 (UTC)[回复]
是的,标准的漏洞,看看届时发生处理的管理员怎么认定怎么解释或者类推适用,有没有惯例案例可循,的确需要填补漏洞,不然可能造成仿效效应。--薏仁将🍀 2024年12月20日 (五) 09:42 (UTC)[回复]
我认为不存在漏洞。明显已经违反WP:NOT。--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0日 (五) 09:55 (UTC)[回复]
这样就有处理落差了,我先前确实觉得这是为不妥,但现在可以理解了这是个人讨论页要如何处理的自由意志,而且以讨论页方针来说,到别人的讨论页进行“讨论的状况”不涉及宣传,那么实为不应该封禁的,管理员不处理也是正确的。
我这里指的漏洞,是要考虑这样认知差异的,而且确实不明确。--提斯切里留言2024年12月20日 (五) 16:14 (UTC)[回复]
但像是比较敏感性质的议题又或者如本案般主观意识政治内容的传递,那么在认定标准上这是否为宣传行为的一种?若属于宣传行为,那么其他用户是否可依据对应的方针指引予以移除?又或者必须知会讯息接受者相关内容可能有不适当之虞?倘若讯息接收者并无任何表态亦不反对,那么这些有疑虑的内容是否仍可移除?这些可能属于比较算认定上会造成的差异(或说灰色地带)也许值得讨论。--薏仁将🍀 2024年12月20日 (五) 23:01 (UTC)[回复]
也认同 这些可能属于比较算认定上会造成的差异(或说灰色地带)也许值得讨论。。 尽管我认同“管理员不处理也是正确”, 既然社群有分歧,可以就这是个人讨论页要如何处理的自由意志,而且以讨论页方针来说,到别人的讨论页进行“讨论的状况”不涉及宣传进行专门讨论。--Gluo88留言2024年12月21日 (六) 23:51 (UTC)[回复]
@Tisscherry 在下也认同 而且以讨论页方针来说,到别人的讨论页进行“讨论的状况”不涉及宣传,那么实为不应该封禁的,管理员不处理也是正确的。--Gluo88留言2024年12月21日 (六) 23:45 (UTC)[回复]
版主(:)回应:本人参与维基已约二十年,我自己的讨论版面有何文字、如何回应、取舍,向来是本人的自由,几无人越权干涉,亦属尊重版主之传统,包括许多行政管理人员皆能分清界线并协助回退对本人讨论页的真实破坏,违反本人意志乱删乱动才是无礼。我对于符合《世界人权宣言》、台湾人民自主意志与“自己的国家自己救”理念及维基百科自由民主多元开放精神的善意留言基本上皆大致不反对、不反感、不反弹。美国法律规范的维基百科可不是独裁中国、专制共产党或其百毒等工具,也绝不容遭其可怜打手操控限制。若我不觉得留言不当,属表达意见、交流新旧条目编辑方向、及我可接受的言论自由,其实轮不到远不相干之他人管太宽任意置喙。
已不常回维基的我是被动回应、被迫说明,说清楚、讲明白、畅所欲言、阐明理据是必要且正常的。既然远非明显破坏、亦属无害(有被害人吗?只有我吧!),我自然有在个人留言版对合理言论自由沉默不作为、不采取任何行动或回撤销状的权利!我有回应或不回应的自由。之前也有较清醒开明曾多少呼吸过较自由空气的中国人来我版谈上海独立自治女权、汉人杀满人等。或香港人来谈鱼蛋革命等,具善意的邻国维基人来我版面跟我谈政治,我通常会予以回复,编维基百科不可或缺的事实、史实、真理普世价值等皆属越辩越明。
每个人自己的版面多少出现与条目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文字很平常。大家摸着良心自问自己或他人名下的版面其实历来有多少连个条目名称都未出现的瞎扯蛋?要倒查22年吗?我有本版言论方向尺度的管辖权与裁量权, 这历来皆属自主自治自理自决的心证自留地空间。事实上, 许多维基化留言提醒我出现哪些新条目可查阅或补充增删, 又有哪些我已知的主题议题可加强。这些留言者与其纯粹条列出那些条目要我关注, 不如写成短文表达意见, 更能吸引我的关注而参与编辑, 我看不出两种方式的关键字词有何太大差别, 但绝对更有效, 引发更多点入的好奇或编辑的欲望, 对维基也自然是好的。无谓与过度禁制对维基生产力只是有害而无益。这跟平铺直叙广告没人看、没人买单是同样的道理,Did you know的DYK问题指南“请创作可以引起读者兴趣的问题”已验证了十几年。留言者想引起我的阅读编辑兴趣,或我的回应能否引起他人的阅读编辑兴趣,从这些留言是“待协作完善清单”的角度解释,有何不可?谁曰不宜?这与真正编辑条目时需依多重可靠来源,既不违背,也能并存。“不管黑猫白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这是相同的实用主义功益考量,能促进维基发展才是硬道理。捏死窒息中维才是罪人吧。
写动漫的能在彼此讨论页边写边聊动漫,没人说不可。写日本女星的在留言板互称某某美很漂亮、喜欢某某子,是不是宣传?说今天又看了10部,打算下周增补创建其中7条,是不是宣传?写交通的小聊维基假期旅游,说想去台南高雄玩,是不是宣传?写生医的讨论疫情,写文学的聊戏剧,皆很合理。为何写法政的就不能在自版小聊法政,碍了谁吗?这种种文字在本质上有重大区别吗?
维基百科有多少比例不是“宣传”?几乎大多数的图片文字皆可被解读为具某种宣传或反宣传之意。在某些人眼中耳里,不习惯的事物都很敏感、大惊小怪,但在早已熟悉如日常生活者看来却是如呼吸般再自然平常不过。此定义模糊不明而极可能衍生超多重标准的思想与言论警察之例一开,徒费时间精力,如同让真理部老大哥朝阳群众管到每个人在私宅的言行、门口的对联、信箱的广告、墙上的壁画、邻居的私语、手机的通信,有人来串门子,还要被检查,实属荒谬。每个人的页面用户框等自由编排创作就是贴在家门口的宣言标语,用户对待其个人版面的方式亦属自介自治的一部分,两者的性质、内在逻辑与适用对待应属相近。若纵容少数人企图在他人版上搞扩大文革纠斗,将成永无宁日的浩劫。无处不在的监控只会制造更多争端,兹生更广冲突,转移消耗编者注意力,终成反噬人人而成庞大数位极权主义一九八四
如果裹小脚慈禧看到奥运女子金牌就骂人家伤风败俗成何体统、或如果有个别极端伊斯兰教徒看到餐厅在卖猪脚火腿贡丸就呼天抢地说违逆真主要斩首、要下地狱、要烧店家,显非合理,政治控制与信息封禁是没必要的,别让中国迄今仍时常发生的作法自毙请君入瓮再实现,维基百科不该日益封闭退步。
管理员千村狐兔[2])与章安德鲁[3])均已表明尊重版主的态度,这基本上也是由正规编者自理其个人讨论页的传统,除非真属破坏或已被自删、警告表明不受欢迎者。企图惩处被留言者或已表明自行判断筛选者是很奇怪的事。当事人对此个案没意见、不在意、不觉得被骚扰,那就不需要再浪费时间强入人于罪。
十多年来本版基本自在自适健康无碍,天下本无事,实不烦庸人自扰扰人。--WildCursive留言2024年12月20日 (五) 11:54 (UTC)[回复]
实际上维基百科并不保障你在讨论页的言论自由,维基百科并非论坛第五点:与维基百科无关的项目内容。请勿存放与维基百科无关的材料,包括用户空间。请参阅WP:UPNOT了解不得包含的内容的示例。
WP:UPNOT此外,您不得在用户空间中包含可能损害项目声誉或可能引起广泛冒犯的材料(例如种族主义意识形态)。无论是严肃的还是恶意的,“维基百科不是演讲台”与百科全书条目一样适用于用户空间,而“维基百科不会审查内容”则适用于条目页面和图像;在其他命名空间中则存在一些限制,旨在确保与社群的相关性及不扰乱社群。您在用户空间确实比其他地方拥有更多的自由度,但不要粗心大意。任何编辑者都可以立即删除极具冒犯性的材料。,这些是具有冒犯性的,此外管理员的论点并不代表整个维基百科,宣传政治理念,诽谤民意代表,为不可接受的行为,例如诽谤马文君为叛国贼明显违反与维基百科无关的争论性言论,或攻击或诽谤编辑群体、个人或其他实体的言论。这些言论均被视为分裂性的并会被删除,而重新加入将被视为扰乱。,这些都是合理证据,因此删除该些留言为正当。-- A0(讨论·签名) 2024年12月21日 (六) 12:44 (UTC)[回复]
个人认为甚至可能违反UCoC第3.1 侮辱:这类行为包括恶言、侮蔑、使用刻板印象、基于个人特质的攻击行为。侮辱可指感知特质,其诸如智力、外貌、民族、种族、宗教(或无宗教信仰)、文化、种姓、性取向、认同性别、生理性别、残障、年龄、国籍、政治派别或其他特质。在部分情况中,反复地嘲笑嘲弄、讽刺挖苦、或侵犯攻击会构成集体侮辱。引战:以故意扰乱话题或恶意地发布言论方式,有意图地挑衅他人。-- A0(讨论·签名) 2024年12月21日 (六) 12:55 (UTC)[回复]
什么叫打着维基之名,不适当就是不适当,你认为你可以去公共政策网络参与平台提案说那些吗,当然不行,因为地方错了-- A0(讨论·签名) 2024年12月21日 (六) 15:10 (UTC)[回复]
我认为我有处理我的讨论页的自由,我不想要别人插手我讨论页面的事情。实在有不合规的内容我会折叠,但我不认同别人替我删除还不让我处置。 --MilkyDefer 2024年12月20日 (五) 13:45 (UTC)[回复]
你这话就相当于在说你认为你对你的用户页和用户讨论页有所有权。--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0日 (五) 22:56 (UTC)[回复]
我记得用户对于用户讨论页面仅有“使用权”,但阁下的说法,恐怕会变成用户对于自己的讨论页面及相关用户页面有“拥有权”,这错误的理解吧?。--薏仁将🍀 2024年12月20日 (五) 23:08 (UTC)[回复]
这个事件是一个编者在第三人的讨论页面发布宣传性内容(但是我认为那些内容可以搬到维基新闻做opinion piece),然后第四人意图移除内容后被还原,莫名其妙就要召唤管理员介入。此事之奇葩程度闻所未闻,因为那个编者没有滥用自己的讨论页。你们可以规定任何人不得反对他人在自己的讨论页面严格执法,但是我认为与其把原则法律化并且不断打补丁,不如让所有编者把自己的账号交出来交给三百多万个硬编码规则的机器人。--MilkyDefer 2024年12月21日 (六) 10:34 (UTC)[回复]
所以你的意思是,在条目讨论页、在用户页、在用户空间子页面均不得放置的宣传性内容,可以转而在用户讨论页放置?--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1日 (六) 10:38 (UTC)[回复]
👍 --Dryrace留言2024年12月28日 (六) 10:53 (UTC)[回复]
程序问题Wikipedia:管理操作复核请求有提到“在发起复核请求前,建议尝试与执行操作人(当事人)讨论,以解决问题”,请问提请复核之人等是否已和当事管理员进行过充分讨论沟通?虽说这只是“建议”,但是如果以后每个人都在未经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就径行提请社群复核管理员操作,恐致社群无谓困扰、消耗社群精力。-Peacearth留言2024年12月20日 (五) 16:19 (UTC)[回复]
本人已根据您的建议在有关管理员的讨论页留言。由于本人已于该留言详述意见,请恕不在此重复。--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2月21日 (六) 03:50 (UTC)[回复]
若要较真需注意上述WP:NOT中所列只有用户页,并无用户讨论页。WP:TPG#别人的意见中也着重强调(而这也是使用 deltalk 中自动生成的标签所链接到的页面){{deltalk}}是用来移除非常明显的人身攻击和不文明的留言,而涉及到的留言段落明显不属于这一类。另外想提醒一些编者,并不是所有您看到的不喜欢的内容都要跑到WP:ANM中提一个新提报,特别是本讨论中涉及到的留言并非发送给提报者。您这种行为相当于在两人间对话时擅自插嘴并大叫“我不喜欢这个对话!你们必须停止!”,这样十分不礼貌。若当事人认为此对话不妥自然会自行处理,但既然当事人认为这对话并不冒犯那我认这留言也并无大碍。我知道这留言相对于某些用户来说确实感到冒犯,但正如我之前所说,这些话并不是对您说的,您可以选择无视。参与维基百科所需要适应的一点是需要接受有用户的想法及观点与您不同,且,并不是所有您不喜欢的内容都必须删除。--广雅 范 2024年12月20日 (五) 19:06 (UTC)[回复]
NOT中列出了讨论页,显然用户讨论页属于讨论页。此外,《WP:用户页》指引中还列出了更广泛的适用于用户空间的条款。最后一句加粗的留言则属于混淆视听,从一开始所有人提出行为不当的理据就是宣传,而不是所谓“不喜欢的内容必须删除”。--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0日 (五) 23:00 (UTC)[回复]
宣传指的是对多数不特定的人推广自己的观点或者产品,如在条目空间打广告,又如在用户页大肆宣扬自己的政治立场。在讨论页这种两人对话的情况下是怎么成为宣传的呢?再者,也说过了,应由接收方判断这能不能接受,而不是完全不是接收方的第三者。--广雅 范 2024年12月21日 (六) 06:25 (UTC)[回复]
照这个逻辑,我放置在自己的用户页或讨论页将属于宣传的内容,我只要放在对方的讨论页,就可以避免被当作“宣传”?那以后大家做宣传只要将这些内容互相往对方讨论页放就行了,只要事先互相打好招呼,同意对方放置。--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1日 (六) 07:19 (UTC)[回复]
这是属于WP:GAME以及WP:POINT的行为。--广雅 范 2024年12月21日 (六) 07:32 (UTC)[回复]
是的,所以为什么目前他们二位未落入这个范畴呢?--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1日 (六) 07:36 (UTC)[回复]
范给的前设条件是“对多数不特定的人”,而且要满足WP:GAME的话一般还需要证明相关用户是带有目的性地持续这样做。Sanmosa 蚌埠 2024年12月21日 (六) 07:40 (UTC)[回复]
“对多数不特定的人”什么意思?至于“带有目的性地持续这样做”的话,从其多次被提报来看,我认为已经可以这样认为了。--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1日 (六) 07:42 (UTC)[回复]
“对多数不特定的人”我会理解为“无差别”,比如“对多数不特定的人攻击”相当于“无差别攻击”。Sanmosa 蚌埠 2024年12月21日 (六) 07:47 (UTC)[回复]
我没看到他给这个前设条件?(我这句指的也主要是“两人互相放置宣传材料”,当然多人互相放置也适用)--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1日 (六) 07:52 (UTC)[回复]
#c-范-20241221062500-自由雨日-20241220230000Sanmosa 蚌埠 2024年12月21日 (六) 08:14 (UTC)[回复]
哦。我的意思是,“放置内容”本身就已经构成了无差别传播,因为它们是公开可见的(邮件则不是),尤其是用户讨论页,曝光率是很高的。--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1日 (六) 08:16 (UTC)[回复]
对多数不特定的人:比如客栈、条目、用户页,放在那里的用意就是被大家看到;带有目的性地持续这样做:被提报者是反对第三方直接修改讨论页内容,并没有持续性进行宣传的意图。--广雅 范 2024年12月21日 (六) 07:52 (UTC)[回复]
然而用户讨论页是仅次于用户主页的很多人会查看的页面。--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1日 (六) 07:53 (UTC)[回复]
另外,放置于用户子页面、访问量几乎没有的内容也是可以因宣传而删除的。--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1日 (六) 07:57 (UTC)[回复]
那么本案例中被删除的留言是违反了WP:TPG#别人的意见内的哪一条呢?--广雅 范 2024年12月21日 (六) 08:11 (UTC)[回复]
违反了WP:SOAP ——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1日 (六) 08:13 (UTC)[回复]
这是编辑他人的留言,操作需符合WP:TPG#别人的意见中的一点。--广雅 范 2024年12月21日 (六) 09:36 (UTC)[回复]
违反了SOAP啊。“移除不允许的资料,例如……等”。--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1日 (六) 12:00 (UTC)[回复]
违反了WP:NOTADVOCACY作任何游说、宣传或招揽,包括商业、政治、科学、宗教、国家、体育或其他性质。条目当然可以客观地描述某人或事物,但必须符合中立观点。如有观点或意见希望得到其他人支持,请移驾至个人网志或论坛。,即为宣传政治,且本条适用所有命名空间。-- A0(讨论·签名) 2024年12月21日 (六) 12:51 (UTC)[回复]
还有WP:NOTOPINION-- A0(讨论·签名) 2024年12月21日 (六) 12:52 (UTC)[回复]
还有WP:NPA,攻击某些特定政治人物-- A0(讨论·签名) 2024年12月21日 (六) 13:06 (UTC)[回复]
(!)意见:一些有趣的问题请教参与议题的诸位
  1. 用户讨论区算不算讨论区的一种型态展现?
  2. 承上,若用户讨论区属于讨论区的一种呈现样态,那么试问用户讨论区是否也受到WP:SOAP规范限制范畴内?用户讨论区讨论区定义条件,那么也请说明其认定意见。
  3. 用户A传送高敏感议题(如:政治观点,如XXXX年的选举活动理想政治人选)传递投放给与其他用户至其讨论区,请问是否构成宣传行为?
  4. 承上假设这是构成WP:SOAP行为条件定义,而传递者也依照前述遭管理员封禁,那么请问:消极、被动不表任示何立场的讯息接收用户B消极不移除那些敏感话题而任凭展示,试问是否同样构成WP:SOAP相关要件?传递者被管理员封禁,难道相对讯息接收者就无需收到任何管理员口头提醒警告,告知该等敏感内容有WP:SOAP之虞,要求对方移除?
请参与该议题的诸位好好思考一下提问内容,思考这件议案处理是否妥适,谢谢。--薏仁将🍀 2024年12月21日 (六) 00:23 (UTC)[回复]
用户命名空间相对起维基百科命名空间及条目命名空间来说更具有私人性质,正如一般不允许随意修改他人用户页一样,用户讨论页的内容也应该由页主自行定夺。您的第三点确实构成了宣传,但如果 A 因为宣传被封这是因为他做出了“宣传”这种不当行为,而不是单凭他发的内容。B 作为宣传材料的接收者,若觉得无需理会则不移除并没有什么问题。不像维基百科命名空间会有多人同时参与讨论与条目命名空间会被索引,用户讨论页一般是对该用户的留言区,依我看来不是“任凭展示”。--广雅 范 2024年12月21日 (六) 06:34 (UTC)[回复]
感谢阁下特地拨冗协助厘清与回复,所以阁下认为:用户讨论区亦属于讨论区的样态形式,但是由于定位上属于个别用户“私人”性质,所以界定上,即便他人传递高敏感内容议题,则裁量权(删除、存档、保留)这些权益则属于个别用户的权利范围之内,而若没明显违反不文明、人身攻击,对方用户不排斥亦不反对情形下,第三方用户则毋须介入处理,请问如此解释是否正确?--薏仁将🍀 2024年12月21日 (六) 06:54 (UTC)[回复]
是的,我是这样认为的。--广雅 范 2024年12月21日 (六) 07:02 (UTC)[回复]
那这样子的话,基本上,照原处理管理员处理方式(还原对方用户遭他方用户介入移除的内容)是没有太多问题的,感谢阁下协助厘清。--薏仁将🍀 2024年12月21日 (六) 07:11 (UTC)[回复]
WP:NOTSOCIALWP:NOTHERE,显著违反方针的内容,移除行为无需经由任何人同意。->>Vocal&Guitar->>留言 2024年12月21日 (六) 07:18 (UTC)[回复]
这里我觉得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与维基百科相关的资料”应该如何解读,因为不同的解读方式会影响Ch.Andrew的操作具备正当性与否。Sanmosa 蚌埠 2024年12月21日 (六) 07:31 (UTC)[回复]
@WiiUfSanmosa 蚌埠 2024年12月21日 (六) 07:32 (UTC)[回复]
顺便也ping一下@薏仁將Sanmosa 蚌埠 2024年12月21日 (六) 07:41 (UTC)[回复]
这个要看切入的点是什么,所以我才会设置那些问题问参与讨论的诸位,貌似范君与原处置的管理员看法立场是近似的,但是我仍倾向认为即便是私人的性质,则也不应当消极任凭放置具有敏感争议的宣传材料,这边可能需要诸位需进一步厘清讨论,我个人觉得可能会有用户会利用这种认知判断差异落差而作仿效,届时倘若要规范,恐怕也许会被对方说嘴。--薏仁将🍀 2024年12月21日 (六) 07:54 (UTC)[回复]
我的问题是“与维基百科相关的资料”到底是说“与维基百科此一项目本身相关的资料”还是说“与维基百科的内容相关的资料”?Sanmosa 蚌埠 2024年12月21日 (六) 08:12 (UTC)[回复]
应该是被定义成:“与协作改善维基百科条目或者商讨相关姐妹计划、本身或内容相关联性议题”不论是个人前述定义或者您提出的二个要件,传送个人政治观点给与他人这已经很明确是“宣传行为”,不用怀疑;但是那些政治观点内容放置,似乎不像是“与维基百科存在相关性的资料”,就直接开门见山的问:一则202X年XXX直辖县市长选举理想人选被放置于用户讨论区,你能说明它关条目协作改善或维基百科相关性质议题资料有什么相关性?没有啊,不就是个人主观评价的内容?好像根本与条目改善协作或者相关议题商讨无关联性吧?--薏仁将🍀 2024年12月21日 (六) 08:35 (UTC)[回复]
我提这点主要是给大家一个思考的方向,我大致理解你的意见了。我签名那刻的时间是 2024年12月22日 (日) 08:49 (UTC)[回复]
其实有关页面内容的方针可适用于用户页空间的,标题以User(用户)和User talk(用户讨论)开头的页面都被视为用户页。另外当用户发现其用户讨论页面有使用不当情形,则应优先发布{{subst:uw-userpage}}提醒通知。--薏仁将🍀 2024年12月26日 (四) 11:02 (UTC)[回复]
@薏仁將我留意到用户页指引在今年11月有过一次修订,我在VPP那边就著那个修订提了一些问题,其中就牵涉到“用户页(面)”一词的理解,这恐怕也会影响这里的结果。Sanmosa 兰絮 2024年12月28日 (六) 15:30 (UTC)[回复]
但至少“用户讨论页”无疑是属于“讨论页”的,故用户讨论页肯定是适用WP:SOAP的。--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8日 (六) 15:34 (UTC)[回复]
说“无疑”太绝对了,至少敝人个人是持疑的。敝人认为,“讨论页”和“用户讨论页”是不同的页面,WP:SOAP仅适用于前者。--Matt Smith留言2024年12月29日 (日) 02:23 (UTC)[回复]
那你得拿出证据,而不是空穴来风。--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9日 (日) 03:53 (UTC)[回复]
法律无明文规定者,不为罪。WP:SOAP说适用对象是“用户名、条目、分类、文件、讨论页、模板及用户页”,这些对象中关于用户的只有“用户页”,没有“用户讨论页”。--Matt Smith留言2024年12月29日 (日) 04:38 (UTC)[回复]
WP:UP标题以User(用户)和User talk(用户讨论)命名空间开头的页面都被视为用户页。-- A0(讨论·签名) 2024年12月29日 (日) 04:41 (UTC)[回复]
我前面早已回复“用户讨论页”属于“讨论页”。--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9日 (日) 04:44 (UTC)[回复]
标题User(用户)和User talk(用户讨论)开头的页面都被视为用户页,皆须受内容方针规范,只是为了用户使用用户讨论页便利性及弹性,规定较宽松,但宽松不代表完全不受限制,这点要先厘清,而前面内容皆在用户页有相同说明。--薏仁将🍀 2024年12月29日 (日) 04:56 (UTC)[回复]
了解,谢谢。--Matt Smith留言2024年12月29日 (日) 05:04 (UTC)[回复]
您好,用户页上的衍生定义应当是不妨害影响这边的讨论结果,因为它可以帮助厘清究竟用户页的范围包括在哪?限制又在哪?还是说其实定义所指向的标的为全然不同的东西?--薏仁将🍀 2024年12月28日 (六) 21:19 (UTC)[回复]
于我而言,新版条文的规定无法使我有效判断两者是否为全然不同的东西,因此这个问题我无法解答,而这也是我要在VPP寻求解决方案的原因。Sanmosa 兰絮 2024年12月29日 (日) 03:49 (UTC)[回复]
我想问大家,那今天夏土贤如果是在讨论页发表的话,照以上的逻辑,是不是就可以了-- A0(讨论·签名) 2024年12月21日 (六) 10:08 (UTC)[回复]
这样说吧,发表是一回事,移除是另一回事。用户不能任意发表不当言论或许并不意味用户可以任意移除不当言论。我簽名那刻的時間是 2024年12月21日 (六) 13:36 (UTC)[回复]
这好像转移焦点了吧?假如目前被提报(及复核)的是移除留言的人,这条评论(评价移除操作是否恰当)才对题。但这里讨论的是将宣传性内容加回的用户的“加回”操作。——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1日 (六) 21:48 (UTC)[回复]
然而这里也涉及到一个逻辑问题,就是如果移除操作本身并不恰当,那移除操作是应该要被无效化的,那Ch.Andrew的操作就不能被认为不具备正当性。我签名那刻的时间是 2024年12月21日 (六) 23:29 (UTC)[回复]
哦,那就是我前面论证的我认为这一内容本身确实不应存在了(毕竟放置于几乎无人访问的用户子页面、且我认为宣传意味并不如本案高的内容,社群共识也是删除)——即我认为移除是正当合理的。--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1日 (六) 23:32 (UTC)[回复]
然而我这里也主张言论本身是否不当与移除是否正当合理不存在直接的关系。我签名那刻的时间是 2024年12月22日 (日) 00:09 (UTC)[回复]
你的意思是二个问题(行为)要分开看分开讨论,对吗?--薏仁将🍀 2024年12月22日 (日) 00:16 (UTC)[回复]
是的,你可以这样理解。我签名那刻的时间是 2024年12月22日 (日) 08:48 (UTC)[回复]
是说之前好像有个民众党党工因为宣传被封进了是吧,刚才翻了一下讨论页,守望者爱孟在2017年说了Wild阁下这里是维基百科的民进党总部,Jackac就是深爱台湾的请愿民众。。。哈哈哈,大概好久前就是这样了-- A0(讨论·签名) 2024年12月22日 (日) 01:16 (UTC)[回复]
(!)意见: 从讨论中看到,对是否可以删除其他人个人讨论页上的这类留言,以及恢复自己个人讨论页被他人删除的这类留言争议不小。当对立双方的判断不一致时,往往会导致编辑删除和恢复的反复。
  1. 鉴于双方的判断具有主观性,是否可以看作是编辑争议, 是否可以通过提报到编辑争议页面,由社群讨论并形成共识后再处理?
  2. 若有人违反共识进行操作,则可再提报至“维基百科:管理员布告板/其他不当行为”,并在此阶段请求管理员介入处理, 注重讨论建设性与公平性。
--Gluo88留言2024年12月21日 (六) 19:12 (UTC)[回复]
Cindyzs等用户在该讨论页所作所为显然与建设维基百科毫无关联。若Wildcursive想恢复其留言,唯一合理的理由就是这些留言与维基百科及社群相关,而不是其对讨论页的所有权,因为用户并没有对这种绝对的裁量权。至于拿着自由民主及思想自由说事的部分用户,仿佛是搞不清Wikimedia不是政府、第一修正案并不适用于此一样。看上去仿佛自己是民主斗士,实际上和拿法律条文要求维基百科自我审查的用户没什么区别,完全是无效论据。不重视社群共识,恰恰是与维基媒体运动的行事方式背道而驰的。——暁月凛奈 (留言) 2024年12月22日 (日) 00:37 (UTC)[回复]
那今天他说铲除亲中国势力者,是否会造成大陆编者或政治立场偏向大陆之编者之不快或感受到人身威胁,这明显非文明,又或是否违反UCoC第2.1我们期望所有维基媒体人都能对他人表示尊重。不论在维基媒体的线上还是线下环境,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我们要以互相尊重的态度对待对方。,分明是不行的,明显具有重大违规事宜,那怎么能够保留,又说他人是无耻政客,亦不尊重对面政治立场的人,所以维基百科根本是不容许这些的。-- A0(讨论·签名) 2024年12月22日 (日) 09:15 (UTC)[回复]
什么叫做“那今天他说铲除亲中国势力者”,请你不要把我没说过写过的话塞给我!如果你指的是Cindyzs说的,他留言以来,我对话页也没出现那样的文字。这已是你至少第二次胡乱把我没写的文字栽赃给我,易生误会。至于Cindyzs在我讨论页明白引用黄国昌的前一个党时代力量及其党主席王婉谕批他是“无耻政客”,这是有来源转述,我不认为他这样写有何大问题。至于为何他要特别提黄国昌,我猜是因为那其实是我于2013年创建的页面[4]无论他是奚落暗讽我、感叹我为何当年如此,我都没意见,这也算针对编辑史交换意见。我看不出有什么好屡屡删除的。--WildCursive留言2024年12月24日 (二) 04:01 (UTC)[回复]
我指的本来就不是你啊,这里是说soap的争论-- A0(讨论·签名) 2024年12月24日 (二) 04:45 (UTC)[回复]
戒严那边-- A0(讨论·签名) 2024年12月24日 (二) 04:46 (UTC)[回复]
WP:OWNTALK,有提到对于用户讨论页而言,这些方针的遵循度会比其他讨论页较为宽松,虽然留言内容看起来处处和方针指引相悖,也引起了反应,但这实质都不属于违规的部分,因为用户对于自己的讨论页拥有自主权,而且发布的位置不是被严格规范的。试问,今天若是情况相反,Wildcursive用户无法移除他不想留的内容,而到布告板寻求帮助,但是大家都跟他说这没有违规所以不能删除,适当的处理状况不应该是,让用户自己决定什么留言可以留什么不留,只要他不剪贴拼接扭曲意思,要帮助的时候管理员适当地提供协助,这样才是合乎讨论页自主权的。
这边另外想建议@Wildcursive,我留意到同样内容的留言您放了几个地方,在个人讨论页是为宽松的留言,但若上了客栈或布告板就有为难的状况,我先前没表达很好,不过我想请您考虑自行减去会违反讨论页方针的内容,这样或许会对讨论的结果较为友善。--提斯切里留言2024年12月22日 (日) 10:04 (UTC)[回复]
较为宽松并不代表不适用-- A0(讨论·签名) 2024年12月22日 (日) 10:06 (UTC)[回复]
@Tisscherry 我就是在个人讨论页回应,主文也放被提报页及此客栈,我不可能期待大家都翻来翻去的看,总该让我在被公审处完整陈述吧。有人说删了还是有记录,有心人都看得见,我也没啥好隐藏的。人有偏好与惯性,我删了这,说不定你想的是那,若直接告诉我还可商榷或讨论。父子骑驴讨好不了谁,我还是集中摆在一起,也会再抽空增修。我是被动回应、被迫说明,难得一次自辩,如同答辩书给各审不算超过,这是程序正义,称不上宣传。--WildCursive留言2024年12月24日 (二) 05:29 (UTC)[回复]
@Wildcursive君,我主要指的是最新的金牌的那段,放在客栈和布告板就不太妥当,且平心而论,这含有的身份识别较为强烈,可能不是那么公允,这让我想到之前曾经介入个体育项目的沟通,该名用户认为不懂篮球的都是女性,后来一直用“你”指称本人,一直要我去问男朋友或老公(???)。我想您应该能够明白,就点到为止了。删了的记录可以请求版本删除做隐藏,如果不会请求,直接找线上管理员也是可以的。--提斯切里留言2024年12月24日 (二) 11:22 (UTC)[回复]
@Tisscherry 既然你/你点明,请管理员删除似乎耗些工程也未必即时、全面,本想用删除线,想想还是略修。--WildCursive留言2024年12月25日 (三) 00:26 (UTC)[回复]
这人也跟夏土贤一样整天嘴上挂着文革-- A0(讨论·签名) 2024年12月24日 (二) 12:21 (UTC)[回复]
@Wildcursive君,您可以直接找Manchiu管理员,他处理很有经验的。谢谢您愿意考量,就看您的决定了。--提斯切里留言2024年12月25日 (三) 01:12 (UTC)[回复]
(+)支持复核,本人不认为管理员此举得当,理应予以讨论页编辑禁制。--Talimu0518留言2024年12月23日 (一) 14:07 (UTC)[回复]
我是觉得,如果有谁移除了不合适的内容,讨论页主人不应该恢复,否则应该要算到他头上。我自己对于我自己的讨论页也是很开放,胡话我不小心回退了都会撤回。但是来反破坏的移除留言我是不会加回来的。不过没收别人的星章还是不妥,我觉得W应该恢复这条。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4年12月24日 (二) 11:59 (UTC)[回复]
(-)反对复核,方针或指引未明文限制用户处置其对话页的内容。--Matt Smith留言2024年12月25日 (三) 02:57 (UTC)[回复]
(!)意见:在用户页开宗名义的就已经帮助:“用户页用于维基人之间的交流与协同运作。虽然您可以自由地个性化和管理您的用户空间,但它们是社群项目页面,而不是个人网站、部落格、社群网络媒体或维基百科条目。它们应该用于更好地参与社群,而不是过度用于无关目的或损害项目的声誉。”而同一个规范章节对于用户页定义是:“用户页主要用于人际讨论、通知、测试和草稿(参见沙盒),以及(如果需要)有限的自传和个人内容。标题User(用户)和User talk(用户讨论)命名空间开头的页面都被视为用户页。”,是故,如果以定义去结合相关前述条件限制,消极的置放政治观点议题是不允许的,只是解释的人没有前后上下文的关联性给找出来罢了,所以纵使讯息接收用户认为政治观点属于一种言论表达的自由,但综合前述对于用户页定义与限制条件,仍不可以放置于用户讨论页面,因为视为宣传行为。这样子解释有清楚吗?--薏仁将🍀 2024年12月26日 (四) 09:05 (UTC)[回复]
(~)补充:被提报者目前已被管理员做出相关限制措施,请参照WP:ANO#WildcursiveSpecial:Diff/85443983描述案件处理,询问@WiiUf君是否考虑撤销提案?--薏仁将🍀 2024年12月26日 (四) 09:17 (UTC)[回复]
管理操作复核重点是复核“管理操作”本身(WP:管理操作复核请求),被提报者后续是否有被限制,并不影响这里的复核吧?--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26日 (四) 09:22 (UTC)[回复]
了解。--薏仁将🍀 2024年12月26日 (四) 09:46 (UTC)[回复]
(!)意见:看了以上一大串,很惊讶这会有这么大的讨论。相关惯例已行之有年,并形成指引。用户讨论页是用来让编辑之间讨论的,尊重用户编辑本身的意愿是惯例,应以用户以及跟他正在交流中的编辑为主。第三方直接进入,介入对话,强制进行删除,不符合指引,也不礼貌。指引方针为“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大量编辑其他人的用户页和用户讨论页,除非编辑可能会有帮助。如果不确定,请询问。 ”如果第三方编辑对留言有意见,不应该直接进入删除别人的留言,因为这会影响到原本两位编辑之间的交流,扭曲留言的意思。“如果对某个用户的页面有顾虑,最好的办法是通过讨论页引起对方的注意。如果对方同意,就让对方自己编辑。”如果认为这段对话真的有必要移除,用户不愿意主动进行,应该在社群页面发起议题讨论,经过社群达成共识之后,再根据共识,礼貌的请用户移除相关段落。以尊重惯例来进行处理,为最好方向。--Alfredo ougaowen留言2024年12月26日 (四) 15:08 (UTC)[回复]
刚刚看到他已经被部分封锁了,这个复核请求可以关闭了吧。Пусть от победык победе ведёт! 2024年12月26日 (四) 16:22 (UTC)[回复]
上面我有提过看看原提出用户是否愿意撤回提案,但自由雨日君认为,这并不影响复核程序进行。--薏仁将🍀 2024年12月26日 (四) 22:57 (UTC)[回复]
其实有关页面内容的方针可适用于用户页空间的,标题以User(用户)和User talk(用户讨论)开头的页面都被视为用户页。另外当用户发现其用户讨论页面有使用不当情形,则应优先发布{{subst:uw-userpage}}提醒通知。另并非用户讨论页面不受其拘束,而是标题User(用户)和User talk(用户讨论)开头的页面都被视为用户页,皆须受内容方针规范,只是为了用户使用用户讨论页便利性及弹性,规定较宽松,但宽松不代表完全不受限制,这点要先厘清。--薏仁将🍀 2024年12月26日 (四) 22:52 (UTC)[回复]
我仍然希望能够继续此次复核请求(至少应移除该用户讨论页中的广告内容)。—WiiUf🐉 2024年12月27日 (五) 10:21 (UTC)[回复]
同上,我认为应该移除该用户讨论页的违反方针内容,因此(+)支持复核。还有上面某位前管理员的言论,感觉根本没有理解方针,或者说是为反驳而反驳。--Dryrace留言2024年12月28日 (六) 10:51 (UTC)[回复]
(+)支持复核。我认为仅移除与维基百科无关的政治宣传即可,用户讨论页存在过多的与维基百科无关的内容会容易被认为滥用。--Lanwi1Talk 2024年12月29日 (日) 09:05 (UTC)[回复]
( π )题外话讨论以过两个星期有余,差不多可以下个定论啦。--花开夜留言2025年1月7日 (二) 17:28 (UTC)[回复]
@Ericliu1912切勿直接存档尚未正式关闭的评论。”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18日 (六) 00:24 (UTC)[回复]

本讨论章节会维持开放,暂时不按最后意见发表时间存档。欲让机器人存档,请移除本模板。留言请置于本模板上方。

新年标志

[编辑]

新年在1月29日,是时候征集新年标志了。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4年12月29日 (日) 15:15 (UTC)[回复]

还好是农历,要不然只剩3天就2025了——敬颂冬绥 ZhaoFJx() 2024年12月29日 (日) 17:54 (UTC)[回复]
我给一个可能的方向:“乙巳”二字均状似蛇,或许可以考虑将这两个字弄成蛇的形状。Sanmosa 兰絮 2024年12月29日 (日) 23:54 (UTC)👍 自由雨日觉得这挺赞的。[回复]
可以参考这种新年邮票[5],中国邮政的“福纳百祥”恰好类似二字的图形化。--Kethyga留言2024年12月31日 (二) 06:42 (UTC)[回复]
那我参考看看,或许我能画个草稿。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1日 (三) 01:54 (UTC)[回复]
话说一百五十万条目也快了,要换标志吗--August0422讨论页 2025年1月3日 (五) 10:07 (UTC)[回复]
草稿
刚弄好草稿了搞错了一些东西,稍后再修复。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1日 (三) 02:31 (UTC)[回复]
正好是25,赞。不过右边的因为不对称看着有点胖()——敬颂冬绥 ZhaoFJx() 2025年1月1日 (三) 02:34 (UTC)[回复]
@ZhaoFJx那个是我画错了,现在的才是正确版本。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1日 (三) 02:44 (UTC)[回复]
蛇环绕维基球如何? -Lemonaka 2024年12月31日 (二) 06:46 (UTC)[回复]
File:2013logohant.png
或者我们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把十二年前@Buernia老师做的拿出来复用。——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4年12月31日 (二) 13:09 (UTC)[回复]
不是不好看,但感觉……就真像是12年前的。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1日 (三) 01:53 (UTC)[回复]
毕竟那个时候扁平化设计普及程度还不如当今,人家设计的2020和2021新春标志就是扁平化的,我一直觉得Buernia设计的标志很好看的,当年百万条目标志他有参与评选就好了(可惜人家那时可能没时间),不至于搞得那个时候单论设计稍微好看些的偏偏是那个眼镜版标志(最后因为影射而被否决),我到现在都觉得最终采用的百万条目标志过于简陋,因此我支持到时150万条目时搞个特别标志。--💊✖️2️⃣3️⃣留言2025年1月4日 (六) 11:56 (UTC)[回复]
我提议如下,蛇环绕维基球 左侧尾部形成2,头部为5 @Sanmosa 如何? -Lemonaka 2025年1月1日 (三) 03:09 (UTC)[回复]
这比较复杂,我处理不来,而且我预感这样的构图就算成形也会很chaotic。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2日 (四) 12:34 (UTC)[回复]
或许通过 ASN 或公告栏公开征集设计?本站应该不缺乏会设计的人才,问题是没有人知道。--SCP-0000留言2025年1月1日 (三) 04:59 (UTC)[回复]
@SCP-2000公告栏有放了,但放ASN不会太过扰民了吗?--SunAfterRain 2025年1月1日 (三) 08:48 (UTC)[回复]
如果放几日(例如一周)应该没有大问题。--SCP-0000留言2025年1月1日 (三) 17:55 (UTC)[回复]
@魔琴刚刚想起一个问题,就是vector 2022的标志是中文字位于维基球右侧的,因此中文字位于维基球下侧的自定义标志无法于vector 2022显现,我不清楚vector 2022的标志里的中文字与维基球是否两个分别的图像,还有vector 2022的标志图像是否可以通过类似vector 2010的自定义标志的方式来替换。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2日 (四) 12:38 (UTC)[回复]
是两个独立的文件;可以 Stang 2025年1月2日 (四) 12:43 (UTC)[回复]
@Stang感谢代为回应,那我现在赶工把乙巳双蛇的纯图像文件给弄上来。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2日 (四) 12:48 (UTC)[回复]
@Stang不好意思,要再ping一次,但我也想知道如何在vector 2022实现类似User:Sanmosa/Logo test.js的效果,毕竟我自己也需要预览一下。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2日 (四) 13:00 (UTC)[回复]
@SanmosaSunAfterRain提供的片段供参考:$('.skin-vector-2022 .mw-logo > .mw-logo-icon').attr('src',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c/%E4%B9%99%E5%B7%B3_snake.png').removeAttr('height').css('height', 'auto') Stang 2025年1月2日 (四) 14:08 (UTC)[回复]
已更新代码。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2日 (四) 14:21 (UTC)[回复]

Sanmosa版

[编辑]

刚才基于草稿稍稍上了色,大家可以给些评价。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2日 (四) 12:18 (UTC)[回复]

如果想试试提前在中文维基百科全站换上SVG样式的logo的话,在自己的JS页加这个码就好:importScript('User:Sanmosa/Logo test.js');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2日 (四) 12:20 (UTC)[回复]
好看!很简约的徽标,不过会不会太简约了((——敬颂冬绥 ZhaoFJx() 2025年1月2日 (四) 12:50 (UTC)[回复]
与我两年前说的一样,我个人偏好极简风。只要看起来是舒服的,那简不简约其实并不重要。另一方面,简约的标志一般也有利于识别,因此设计简约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2日 (四) 12:58 (UTC)[回复]
能结合“25”就更好了。--东风留言2025年1月2日 (四) 13:22 (UTC)[回复]
然而“巳”与“5”的字形好像是冲突的?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2日 (四) 14:53 (UTC)[回复]
个人感觉,这个logo完全没有维基百科的元素。或者说,如果没有底部的文字,我完全看不出这是维基百科的logo 囧rz……历年的logo都有维基百科的特色。个人建议新年标志结合原版的维基球制作,在这一点上我比较倾向于@Lemonaka的“蛇环绕维基球”提议。
题外话,第一眼看上去,感觉蛇的形状更像是“2C”(--Nebulatria留言2025年1月2日 (四) 13:38 (UTC)[回复]
然而2021年的农历新年特别标志除了“W”形牛角与“维”字外也没有多少“维基百科的特色”,而且两者的“维基百科的特色”并不明显。(看上去更类似的字符可能是“ƧꞆ”?)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2日 (四) 14:29 (UTC)[回复]
其实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2日 (四) 18:48 (UTC)[回复]
但“W”与“维”也是维基百科的元素啊,目前的标志实在看不出与维基百科的关联性。--Nebulatria留言2025年1月3日 (五) 10:20 (UTC)[回复]
我的意思是,这可能并不是必须具备的元素?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3日 (五) 13:59 (UTC)[回复]
(!)意见:左边那条蛇像“己”字多于“乙”字。(附:1989年是己巳年) -- 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5年1月2日 (四) 15:09 (UTC)[回复]
大家好,还有不久的半年,中共的坦克就要开去天安门广场轧人了![开玩笑的] --Txkk留言2025年1月2日 (四) 18:36 (UTC)😨1 [回复]
怎么说呢,“2”、“乙”与“己”的字形都是相近的,所以这有些无可避免。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3日 (五) 00:13 (UTC)[回复]
左边的蛇就是太没有棱角,所以最像“己”而不是“2”或者“乙”。画一条转头的蛇可能可以。--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5年1月3日 (五) 02:26 (UTC)[回复]
刚刚打开大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看了下,发现图标设计思路几乎和Sanmosa一样啊。虽然没选上,但我觉得Sanmosa设计得是真的很有创意。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28日 (二) 14:55 (UTC)[回复]

刚刚弄了个第二版。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4日 (六) 01:42 (UTC)[回复]

看到时能不能解决“乙”“己”容易混淆的问题,还有右边的蛇加个尾鳍就可以变成鲸鱼了[开玩笑的](虽然鲸鱼的尾部没那么细,不过最好还是把头画小一些)。--💊✖️2️⃣3️⃣留言2025年1月4日 (六) 12:05 (UTC)[回复]
我有时间再调整一下设计。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4日 (六) 13:01 (UTC)[回复]
右头非常大,看起来很不对。 -Lemonaka 2025年1月6日 (一) 10:02 (UTC)[回复]
右头中间改用白色如何,这样蛇头可以形成一个园 -Lemonaka 2025年1月6日 (一) 10:04 (UTC)[回复]

What7what8版

[编辑]

试做了一个看看,感觉不是特别完善,不知道效果如何,大家可以给些评价。--User:What7what8🏠 2025年1月3日 (五) 20:32 (UTC)[回复]

@What7what8 对。我(+)支持这个 -Lemonaka 2025年1月4日 (六) 01:48 (UTC)[回复]
不得不说,看上去的效果是好的。Sanmosa 兰絮 2025年1月4日 (六) 01:57 (UTC)[回复]
这并不混乱,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c-Sanmosa-20250102123400-Lemonaka-20250101030900 -Lemonaka 2025年1月6日 (一) 10:01 (UTC)[回复]
很可爱欸——敬颂冬绥 ZhaoFJx() 2025年1月4日 (六) 01:58 (UTC)[回复]
是很可爱,但怎么说呢,就真的有一种很微妙的感觉--SunAfterRain 2025年1月4日 (六) 05:36 (UTC)[回复]
(+)支持使用该logo,比较可爱一点。--Talimu0518留言2025年1月4日 (六) 09:38 (UTC)[回复]
(+)支持该logo,蛮可爱的。-- 2025年1月4日 (六) 09:41 (UTC)[回复]
(+)支持此一版本。--维基病夫❤️边缘人小组·签到·🕯Jimmy Carter 1924~2024 2025年1月4日 (六) 10:45 (UTC)[回复]
(+)支持很可爱呀 支持(๑•̀ω•́๑)--Liao_509 ☄️Fighting!签名🖋 2025年1月4日 (六) 10:46 (UTC)[回复]
看进一步完善之后是什么效果吧,目前来说Sanmosa君的标志完成度还是比这个的高。--💊✖️2️⃣3️⃣留言2025年1月4日 (六) 11:45 (UTC)[回复]
(+)支持。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1月4日 (六) 13:19 (UTC)[回复]
(+)支持但等待进一步完善 Aqurs1留言三玖天下第一 2025年1月5日 (日) 09:22 (UTC)[回复]
建议做工精细一些。--WiiUf🐉💫2025 2025年1月5日 (日) 10:35 (UTC)[回复]
黄色蛇在右边的尾巴可以向左吗?蛇和吐出的舌头,就更接近25或乙巳了。 -Lemonaka 2025年1月6日 (一) 10:01 (UTC)[回复]
(+)支持,很有美感,两只蛇蛇很可爱。 -- 菜国人 聊天 2025年1月6日 (一) 14:04 (UTC)[回复]
(+)支持:要是乙巳这两个字能够调整一下会更好(比如换位置字体颜色什么的,总觉得现在比较微妙)。配色或许也可以调整,但是如今黄黄红红的主色调其实不错。--The Puki desu留言2025年1月7日 (二) 10:52 (UTC)[回复]
其实甚至没有必要在蛇身上写乙巳()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7日 (二) 20:44 (UTC)[回复]
(+)支持。可爱捏。( π )题外话:乙如果考虑与己、2区分,或可以使用甲骨文字形(?)--MC晓康 2025年1月11日 (六) 13:14 (UTC)[回复]

做了一点细微的修改,另外也补回了包含下方文字的logo,感谢提醒!--User:What7what8🏠 2025年1月15日 (三) 19:11 (UTC)[回复]

喜欢新的版本,如果文字的配色和上面一样那就更好了。-- 菜国人 聊天 2025年1月16日 (四) 04:55 (UTC)[回复]
@What7what8:拼图的边缘可否再做平滑一些?--WiiUf🐉💫2025 2025年1月17日 (五) 07:40 (UTC)[回复]

小结

[编辑]
编号 制作人 icon logo_hans logo_hant
1 Sanmosa
2 Sanmosa
3 What7what8
- 默认(对比用途)

感谢创作者们提供的精彩作品。目前已列出了三个方案,上方表格展示的是缩放到实际显示尺寸的效果。如有需要可以可以进行投票来选出最佳方案,投票区可以在下方设置。另@What7what8,烦请一并制作一份包含下方“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文字的logo。 Stang 2025年1月14日 (二) 03:05 (UTC)[回复]

辛苦丝糖整理。我比较喜欢#1和#3,两位作者的成果都各有优点。——敬颂冬绥 ZhaoFJx() 2025年1月14日 (二) 03:08 (UTC)[回复]
倾3,谢谢 -Lemonaka 2025年1月14日 (二) 03:25 (UTC)[回复]
本人粗略地制作了两幅logo,如有需改进之处,欢迎提出。--WiiUf🐉💫2025 2025年1月14日 (二) 11:22 (UTC)[回复]
啊,感谢,但是必须是SVG格式的…… @WiiUf Stang 2025年1月14日 (二) 11:31 (UTC)[回复]
那我移除了?--WiiUf🐉💫2025 2025年1月14日 (二) 11:47 (UTC)[回复]
咱拿inkscape复制粘贴了一个,如果没问题就用这个吧 Stang 2025年1月14日 (二) 12:51 (UTC)[回复]
如果字样随着维基球稍微缩放一点会不会更好?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14日 (二) 13:54 (UTC)[回复]
窝懒得弄,要不你做一个看看效果@魔琴 Stang 2025年1月14日 (二) 14:00 (UTC)[回复]
有空搞(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15日 (三) 12:18 (UTC)[回复]
2号缩小了好像有点阴间(?)1或3都还好,更倾3一点——MC晓康曰:“大邑商万岁!” 2025年1月14日 (二) 12:25 (UTC)[回复]
(忘了咱的意见了)偏好 #3,风格很可爱~ Stang 2025年1月14日 (二) 13:03 (UTC)[回复]
@What7what8 衬线字体和上方的图像似乎不是很搭( ——敬颂冬绥 ZhaoFJx() 2025年1月14日 (二) 14:29 (UTC)[回复]
强烈偏向选3,因为活泼又可爱且立体,且其它两个较死板-- 菜国人 聊天 2025年1月14日 (二) 16:07 (UTC)[回复]
虽然我是1与2的作者,但老实说我也倾向于3。如果没有其他意见的话,那我建议比照5年前的做法直接公示方案3,而不另外举行投票。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15日 (三) 05:43 (UTC)[回复]
谢谢,而且上面已经投票过了-- 菜国人 聊天 2025年1月15日 (三) 08:38 (UTC)[回复]
按以往的做法,上面的顶多只能算意见收集,正式的投票还是要另外办的。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15日 (三) 11:03 (UTC)[回复]
才注意到1/2两个方案和CCTV蛇年春晚标志有些类似,不知道当时是参考春晚标志做的,还是纯粹自己想出这样做的。春晚标志那个“乙”的处理可比这里的好不少(毕竟人家是有专门的美工,可不像我们都是业余人士),要是1或者2有部分参考这个春晚标志进行改善的话,都不用大家选3这样的做工上有问题的标志了(人家自己都说“感觉不是特别完善”,而且人家似乎也没时间完善)。不过说这些话有些晚了,毕竟我从不看春晚。--💊✖️2️⃣3️⃣留言2025年1月26日 (日) 01:24 (UTC)[回复]
3的最大问题是给人一种做工有些粗糙的感觉……除非做工能变得更加细致,否则我宁可选2(老实说2也有改善的空间)。--💊✖️2️⃣3️⃣留言2025年1月15日 (三) 08:52 (UTC)[回复]
但是我认为2比较丑,且很像鬼,而3就可爱多了。-- 菜国人 聊天 2025年1月15日 (三) 09:29 (UTC)[回复]
这几天能把做工弄得更细致一些就能支持,假若这些天3还是没改动,1和2也实在不行的话也是宁可不更改标志,也不是每一次农历春节都用了特别标志了的。--💊✖️2️⃣3️⃣留言2025年1月15日 (三) 10:21 (UTC)[回复]
他已经修改了-- 菜国人 聊天 2025年1月17日 (五) 04:55 (UTC)[回复]
我对比了下,没怎么改,还是一样做工粗糙……--💊✖️2️⃣3️⃣留言2025年1月17日 (五) 07:22 (UTC)[回复]
偏3 Aqurs1留言三玖天下第一 2025年1月16日 (四) 05:09 (UTC)[回复]
3我觉得还可以,但希望作者可以把svg的外框设成正方形的--SunAfterRain 2025年1月17日 (五) 02:30 (UTC)[回复]
打个岔,3号方案的下方的“全书”字是否繁简放反了?(这应该不是刻意为之吧)--WiTo🐤💬 2025年1月21日 (二) 05:41 (UTC)[回复]
@What7what8^,应该是不小心的吧 Stang 2025年1月21日 (二) 09:45 (UTC)[回复]
弄的时候不小心搞乱了图层顺序,非常抱歉,感谢提醒!--User:What7what8🏠 2025年1月21日 (二) 17:25 (UTC)[回复]
@What7what8不好意思再次打扰,可以把“带文字的logo”修改成长方形吗(不保留两侧的空白),并且让这个“带文字的logo”的高度小于等于155px?非常感谢,这有利于部署 Stang 2025年1月22日 (三) 02:18 (UTC)[回复]
抱歉最近贱体抱恙,没有关注到这边,现在似乎投票还是公示都不是太来得及。目前来看大概可以认为3号获得普遍共识,我建议直接公示三天,然后交由技术人员处理。悬挂时间建议从1月27日(十二月廿八)至2月4日(正月初七)晚(东八区)为止。各位也可以继续优化这个作品。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21日 (二) 06:32 (UTC)[回复]
可,令祈愿阁下早日康复--花开夜 留言 ·签名 ·贡献 2025年1月21日 (二) 09:02 (UTC)[回复]
(-)反对:什么共识?没看到我一直在讲做工粗糙的问题吗?特别是这个拼图什么样子真的值得(...) 吐槽,还有这两条蛇也显得偏肥。包括WiiUf君(虽然不清楚他支持的倾向如何)也在说“建议做工精细一些”“拼图的边缘可否再做平滑一些?”这么多天没看到改善,也许是实在没时间没精力也没办法但特别标志不是年年春节都有,我不觉得给读者展示这样的标志是一个正确的做法,特别是跟以前Buernia设计的一些新春标志所形成的反差感。当然能赶在年二十九之前得到改善另说。--💊✖️2️⃣3️⃣留言2025年1月22日 (三) 09:31 (UTC)[回复]
我觉得胖瘦程度刚好啊,而且肥一点恰恰可以让来年的五谷丰登等有大量盈余之类的想法,瘦了反而不太好吧-- 2025年1月22日 (三) 10:00 (UTC)[回复]
我不觉得什么“五谷丰登”“大量盈余”的设计思维用在蛇身上是合适的,你用到去年的龙身上倒还好。蛇要么就设计的长一些,这样一来粗一些也没关系,如果蛇体型偏短,那么同时也设计的细一些,就没那么多违和感。当然最主要问题还是拼图。--💊✖️2️⃣3️⃣留言2025年1月22日 (三) 10:15 (UTC)[回复]
@What7what8。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22日 (三) 10:42 (UTC)[回复]
我认为拼图只需要该N对外很细凸出来的部分就可以了。-- 菜国人 聊天 2025年1月22日 (三) 20:08 (UTC)[回复]
除了做工之外其实还不错,就是有一点诡异⋯⋯⋯--WiiUf🐉💫2025 2025年1月23日 (四) 07:16 (UTC)[回复]
我是觉得做工方面是这个标志最大的问题,不过其实只要把拼图部分改善,就像你说的,“再做平滑一些”,顺便可以参考下人家Buernia做的2020年的新春标志(人家做的这拼图真的好太多,当然水平有限至少也该达到过得去的程度),也还是能够达到可接受的程度。--💊✖️2️⃣3️⃣留言2025年1月23日 (四) 07:58 (UTC)[回复]
What7what8君可能现实生活繁忙,不知有无大佬能协助优化拼图样式的?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25日 (六) 04:55 (UTC)[回复]
农历年已经快到了,最好直接IAR通过,不然不论是三天还是七天都赶不上除夕--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6日 (日) 08:36 (UTC)[回复]
如果未经改善而直接通过,那我可以依据WP:共识方针的相关规定,提出抗议。赶不上就赶不上,谁让这里的所有方案都有很明显值得挑的地方,又不是年年春节都搞。--💊✖️2️⃣3️⃣留言2025年1月26日 (日) 08:54 (UTC)[回复]
应该只有你有意见,其实@What7what8的已经有十票。-- 菜国人 聊天 2025年1月26日 (日) 08:58 (UTC)[回复]
在没有时间投票的情况下,只要没有人能够让我无法进一步回嘴,那我的这个反对就相当于一票否决,这就是共识制。What7what8当初放出方案的时候自己也承认过“不是特别完善”,我一开始也是说了看完善之后效果如何,结果这么多天了,他只是微调了下标志。--💊✖️2️⃣3️⃣留言2025年1月26日 (日) 09:04 (UTC)[回复]
投票不能取代讨论,在没时间举办投票的情况下只能争取一致同意的共识。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26日 (日) 09:00 (UTC)[回复]

What7what8的方案已获得十票支持,反映出多数参与者的共识。虽然您的反对意见值得重视,但根据共识制原则,单一否决不应覆盖大多数支持,目标是达成最大协调,而非一票否决。What7what8虽然提到设计“不完全完善”,但已根据反馈微调配色,显示出改进的诚意。在设计中,细节不必达到完美,而是应以整体效果是否符合需求为主。设计需时间和精力,原作者可能因其他因素无法进一步大幅修改,但目前方案已在“可爱”和“表现力”上获得高度认可,已具备条件。 —— 菜国人 聊天 2025年1月26日 (日) 09:24 (UTC)[回复]

我说我的“反对就相当于一票否决”,是在表明从现状上来看,实际的效果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因为投票来不及搞,且不止我一个人指出这个标志的问题所在(虽然另一个人整体上是支持的),只要这个标志能够得到进一步改善,至少把拼图优化一下,我肯定不会有异议,但是很明显What7what8他似乎是没有时间搞。诚意固然重要,但结果怎么样比这个更重要,表达意见的是我们这些用户,正式采用的可是给全体读者看的,我当然知道我们这些普通用户,美工水平大多都是业余,想设计个标志庆祝春节或者庆祝条目数里程碑,看起来过得去就行,就算有的挑,只要无伤大雅也是可以的,然而这个标志,这做工不论是跟普通标志比,还是跟2020年新春标志比,差的可不是一点两点,这接合线一看就是很明显有问题,有的凸起凹陷大小以及角度明显就不统一,本来这拼图就没什么立体感,最底下那个拼图右侧那斜的样子就是最典型的体现,我要做这样的拼图卖给客户那八成是卖不动的,本来拼图就是维基百科标志最主要的要素。更何况表现力这种东西,也会受到做工的影响,这个也是图标设计时需要做好把控的。--💊✖️2️⃣3️⃣留言2025年1月26日 (日) 10:11 (UTC)[回复]
理解您的立场,您提到的问题确实值得关注,尤其是拼图设计的细节和质感问题。这些反映出设计上可能存在的瑕疵,特别是在与其他标志相比时,确实显得有些不足。What7what8虽然进行了微调,但因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可能未能做到完善的修改。您的关切也反映了用户对设计实际效果的期望,毕竟最终目的是为了展示给全体读者。如果能进一步改善细节,确实能增强标志的整体效果和表现力,使其更具吸引力和专业感。诚意固然重要,但结果无疑更具影响力。-- 菜国人 聊天 2025年1月26日 (日) 12:14 (UTC)[回复]
如果原作者公开原档和所用软件资料,让有能力和时间的用户协助修改,可行吗?--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5年1月27日 (一) 06:31 (UTC)[回复]
@What7what8--Steven Sun留言2025年1月27日 (一) 11:58 (UTC)[回复]
临近年关,事情较多,加之精力有限,未能继续完善这个标志,把控有所疏忽,导致做工粗糙,深感抱歉!此外,近日因健康状况影响,还需一段时间恢复,未能及时关注这边的事项,再次表达歉意。关于拼图部分,原图是File:Adapted_Wikipedia20symbol_puzzleglobe.svg,各位可以协助修改。恕本人给各位带来困扰,再次深表歉意!感谢大家的理解与包容!--User:What7what8🏠 2025年1月27日 (一) 13:11 (UTC)[回复]
我觉得既然是基金会设计的拼图球变体,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27日 (一) 13:27 (UTC)[回复]
这样的话应该也不需要修正了,未必修完会比原来的好。@Liu116。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27日 (一) 13:43 (UTC)[回复]
我就说难怪,正常来说要搞个立体球的特别标志,应该是照着现有标志File:Wikipedia-logo-v2.svg去P,结果居然是拿这个……搞得我一开始还以为这个新年标志是从头开始手动把这个拼图球重新画了一遍。不过,查了一下这个原图主要是作为维基百科20周年,基金会所提供的纪念标志素材之一而使用的(File:WP20_Logo_Zh-简体.png),然而原图不仅是拼图架构上特意做成这样的风格,连带拼图内的文字/图标,以及其他的标志素材都是类似的风格,这样即便是做工粗糙,那看起来一点都不违和,这就好比有的动画,特意搞作画崩坏,搞出来的效果是会和因为业务水平问题搞出来的作画崩坏是截然不同的。然而这个新年标志,拼图框架本身和拼图里面的文字,风格上就不吻合,那么自然就不能够与20周年纪念标志素材一概而论,用“特意搞作画崩坏”来解释了。当时参考File:WP20Symbols_puzzleglobe1.svg来设计这新年标志都会比现在这样更好。所以我的结论不变,实在来不及那还是干脆全部方案都不采纳,今年还是继续和去年一样用平时的标志过年吧。--💊✖️2️⃣3️⃣留言2025年1月27日 (一) 16:41 (UTC)[回复]
@Liu116若修改拼图内文字如何?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28日 (二) 00:58 (UTC)[回复]
重要的是图标内各元素的相互契合,既然拼图框架是基于20周年纪念标志素材的,那么拼图内文字也该参考同样的素材去做。--💊✖️2️⃣3️⃣留言2025年1月28日 (二) 01:12 (UTC)[回复]
下次这种事情在有初步共识后直接社群发起投票更好。 --花开夜 留言 ·签名 ·贡献 2025年1月27日 (一) 23:55 (UTC)[回复]
当时Stang整合所有方案之前我就已经是观望的态度了,当时时间还比较充足,还有机会进行大调整,不好说投票中途对方案进行显著修改程序上会对于投票本身有什么影响(参考这个),另外上面也提到投票不能代替讨论,真要是在投票的时候我提出这样子详尽的反对理由,也不能说就可以这么直接地10比1通过了,至少通过之前也还会有进一步的讨论。--💊✖️2️⃣3️⃣留言2025年1月28日 (二) 01:09 (UTC)[回复]
@Liu116魔琴What7what8Idlcn花开夜根据20周年纪念标志素材修改了一下文字部分,大家看一下这版如何?
乙巳新年标志
--Steven Sun留言2025年1月28日 (二) 01:42 (UTC)[回复]
我个人挺喜欢的,但现在早已来不及公示。恐怕成遗憾了。--花开夜 留言 ·签名 ·贡献 2025年1月28日 (二) 01:46 (UTC)[回复]
我们有IAR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28日 (二) 02:00 (UTC)[回复]
我赞成Sun阁下的方案,旧方案亦可。 --花开夜 留言 ·签名 ·贡献 2025年1月28日 (二) 02:58 (UTC)[回复]
@Steven Sun “乙”和“巳”这两个字与拼图球上的字体不统一?——敬颂冬绥 ZhaoFJx() 2025年1月28日 (二) 03:00 (UTC)[回复]
拼图球上的字体是从20周年纪念标志中截下来的,“乙巳”用的是思源黑体。--Steven Sun留言2025年1月28日 (二) 03:33 (UTC)[回复]
已微调字体曲线,尝试使风格统一。--Steven Sun留言2025年1月28日 (二) 04:30 (UTC)[回复]
只要Liu116君不反对应该就能算一致同意的共识了,最多把前面的人ping来征求一下意见。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28日 (二) 04:57 (UTC)[回复]
修改之后风格显得比之前更为契合,违和感也比之前降低,毕竟文字大致上都是搬的基金会20周年纪念的素材(File:WP20Symbols_puzzleglobe1.svg),设计语言上是相近的,不像之前套用原版标志里面的文字。新版相对来说更容易让人感觉这样的粗糙感是特意这样搞出来的。当然这边可以再稍稍等一下,看其他人怎么看。--💊✖️2️⃣3️⃣留言2025年1月28日 (二) 05:42 (UTC)[回复]
支持新版,建议迅速IAR展示至2月4日 Aqurs1留言三玖天下第一 2025年1月28日 (二) 05:51 (UTC)[回复]
我认为旧版新版都没有问题,可以直接展示。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28日 (二) 05:46 (UTC)[回复]
@Aqurs1August.CAugust0422EasterliesIdlcnKethygaLemonakaLiao 509MCxiaokangMilkypineNebulatriaPatrickovSCP-2000SanmosaSickManWPStangSunAfterRainTalimu0518The Puki desuTxkkWenChuanHighwayWhat7what8WiTo7946WiiUfZhaoFJx烦请确认一下新版3号标志设计,并确认是否能有一致共识采用此版本的3号标志设计。无异议的话在补充含文字版后可以送phab。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28日 (二) 05:50 (UTC)[回复]
可以,修改很好。-- 菜国人 聊天 2025年1月28日 (二) 05:54 (UTC)[回复]
无额外意见,今天再不送就别送了,都已经除夕啦 囧rz……--WiTo🐤💬 2025年1月28日 (二) 05:56 (UTC)[回复]
年初一上也不迟。--💊✖️2️⃣3️⃣留言2025年1月28日 (二) 06:17 (UTC)[回复]
送phab处理总要点时间处理的,当然还是早点送为佳。--WiTo🐤💬 2025年1月28日 (二) 06:43 (UTC)[回复]
没意见,这样很好。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1月28日 (二) 06:15 (UTC)[回复]
ok了-- 2025年1月28日 (二) 06:20 (UTC)[回复]
支持--Haohaoh4 2025年1月28日 (二) 06:21 (UTC)[回复]
可以IAR上去了--August讨论签名 2025年1月28日 (二) 06:28 (UTC)[回复]
不反对。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8日 (二) 06:39 (UTC)[回复]
支持,如果可以请尽快实行--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5年1月28日 (二) 08:27 (UTC)[回复]
(+)支持--维基病夫❤️边缘人小组·签到·Donald Trump 45 and 47! 2025年1月28日 (二) 14:19 (UTC)[回复]

部署

[编辑]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28日 (二) 10:43 (UTC)[回复]

phab:T384913,感谢Stang君提phab站。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28日 (二) 11:27 (UTC)[回复]
UTC时间14:00正式生效了。--💊✖️2️⃣3️⃣留言2025年1月28日 (二) 14:55 (UTC)[回复]
太好了。--花开夜 留言 ·签名 ·贡献 2025年1月28日 (二) 15:19 (UTC)[回复]
感谢参与讨论的各位。我建议参照往例,悬挂至东八区2月4日(正月初七)晚。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29日 (三) 12:06 (UTC)[回复]
初七是不是有点短了,还没过完年吧,应该到十五十六才算过完年?——杰里毛斯留言2025年1月31日 (五) 06:11 (UTC)[回复]
(▲)同上,目前我查阅的工具书基本都是把“十五”作为(广义)春节的结束,没一个定为“初七”的。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31日 (五) 06:15 (UTC)[回复]
附议。若无人反对建议变更旧例,改为2月12日晚。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31日 (五) 09:01 (UTC)[回复]
我已经不记得以前的春节特别标志是挂多久的了……--💊✖️2️⃣3️⃣留言2025年2月1日 (六) 03:58 (UTC)[回复]
可参考File:Wiki.pngMediaWiki:Common.css的历史。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2月1日 (六) 04:05 (UTC)[回复]

本讨论章节会维持开放,暂时不按最后意见发表时间存档。欲让机器人存档,请移除本模板。留言请置于本模板上方。

仲裁问题

[编辑]

请协助创建LTA:夏土贤

[编辑]

已完成: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该用户已符合LTA标准,请熟悉其行为模式的用户协助创建该页面。--WiiUf🐉💫2025 2025年1月21日 (二) 07:43 (UTC)[回复]

@WiiUf我正在尝试创建此LTA,欢迎各位协助完成。--花开夜 留言 ·签名 ·贡献 2025年1月21日 (二) 08:55 (UTC)[回复]
尝试简化了一下这个页面,并调整部分用词。——Aggie Dewadipper 2025年1月21日 (二) 18:53 (UTC)[回复]
感谢--花开夜 留言 ·签名 ·贡献 2025年1月21日 (二) 18:58 (UTC)[回复]
已经移动到Wikipedia:持续出没的破坏者/User:夏土贤。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1月22日 (三) 02:16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提请解任U:KOKUYO之管理员权限

[编辑]

禁制复核如何知会有意愿处理的管理员前往处理?

[编辑]

如题,依照《维基百科:禁制方针#禁制复核》在自身用户讨论页提出的禁制复核,如何知会有意愿处理的管理员前往处理?--—— 红渡厨留言贡献2025年1月30日 (四) 04:20 (UTC)[回复]

使用{{unblock}}模板?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30日 (四) 04:30 (UTC)[回复]
{{unblock}}模板好像只能用于封禁而非禁制?--—— 红渡厨留言贡献2025年1月30日 (四) 04:51 (UTC)[回复]
但是分类名叫”“Category:封禁及禁制申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30日 (四) 07:17 (UTC)[回复]
好像有{{Unban}}这个模板,可以参考一下。--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5年1月30日 (四) 11:12 (UTC)[回复]
果然!我就记得禁制也有个类似模板可以用。结果因为分类名不分,记错成同一模板了……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30日 (四) 11:18 (UTC)[回复]
感谢,那就是这个了。--—— 红渡厨留言贡献2025年1月31日 (五) 10:46 (UTC)[回复]


管理操作复核请求:对T407210009的两周临时封禁

[编辑]

此请求是根据Wikipedia:管理操作复核请求所提出,请先阅读相关内容。

操作[6]
执行者Manchiu (讨论 · 贡献 · 日志
先前讨论[7]

对此封禁时长提出异议,简短原因在此:若是临时封禁,至少应参考不当行为持续长度,而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此为直接机翻来源)至少在2023年11月就开始,从而使短短两周的封禁在其编辑历史上起到微不足道的预防作用。其二:用户已经多次收到提醒,而此前也已有因侵权行为被封禁,光是去查核其此前的所有编辑以移除侵权内容就大量消耗编者时间,在T407210009上次被封禁一周后,解封后一个月又回到编辑继续添加侵权内容,此严重、持续性侵权行为明显已经无法仅仅由有限期封禁防止。 --beef [talk] 2025年1月31日 (五) 04:14 (UTC)[回复]

  • (+)推翻到不限期封禁。如上。beef [talk] 2025年1月31日 (五) 04:15 (UTC)[回复]
  • (-)反对在操作者已经证明了被封禁者近来编辑并没有故意侵权的事实之后,提请人仍然在此提请的行为如同追杀,令人不寒而栗。--MCC214Sign | Contributions 2025年1月31日 (五) 05:25 (UTC)[回复]
    很抱歉,但是Manchiu的说法实际上并不很准确。光是在这位用户最近的50笔编辑中,就有两笔违反原创研究:12,一笔抄袭原文:3。如果阁下认为两周的封禁能够让此用户回心转意,那在下自然是支持这次操作。--人间百态,独尊变态(讨论)(签名) 2025年1月31日 (五) 05:58 (UTC)[回复]
    抱歉,因为扰乱而辗转难眠的人不是造成扰乱的编者,而是需要跟在后面收拾烂摊子的编者。封禁,有效阻止侵犯著作权后我才能睡个好觉。你能把我的简单诉求说成追杀实在是让我大开眼界。我的背上已经有足够多的稻草了,每次在维基百科上看到这样子睁着眼睛说瞎话的行为就像是一个刀片在我的心脏上划过一样。伤害了我对中维编者的信任和期盼,您满意吗?--beef [talk] 2025年2月1日 (六) 09:01 (UTC)[回复]
    听到这里和下面你写的那堆文字,我总算明白你去年提名某个人当管理员的原因了,原来所有的逻辑和某个人一模一样,不读条目就要离开维基百科,派翠可夫深明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道理,但你却没有,维基百科的用户身份和社会一样,有高低之分,你要令其不限期封禁,相当于以大欺小,人家经你一封,到了站外向着想加入本项目的人说“维基百科的用户和管理怎样严格那样严格,机会也不给人啊”,那人家会对这里的印象会好吗?为何站外会有类似伪基百科和香港网络大典那样批评维百的声音(另见对维基百科的批评),按照某个人的逻辑,难道你不想想其中的原因吗?况且操作者说明其封禁理由所提到很重要的一点是“之后也检查过他最近的数十笔编辑,并无侵权行为,这种正常编辑与侵权编辑间杂用户,我不知道他是否了解侵权方针,因此才短期禁止以阻止其继续添加侵权行为,后续无改善方应施行更长时期封禁。”,但你不断强调的是“他以前、现在和将来都只会有侵权编辑”,是不是有点以偏概全呢?而人家用到“我不知道他是否了解侵权方针”这句话,这是假定善意的一种,AGF本身就是我们必需遵守的原则,难道操作者有错吗?--MCC214Sign | Contributions 2025年2月1日 (六) 09:51 (UTC)[回复]
    按照阁下的逻辑,那咱觉得到不如直接将不限期封禁删除。因为只要我们“不限期封禁”,就可能会有人到站外说维基百科的不好。那还不如让维基百科当个“好好百科”更有利于外宣。--人间百态,独尊变态(讨论)(签名) 2025年2月1日 (六) 10:11 (UTC)[回复]
    请你不要偷换概念,不限期封禁是在极端和非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才能利用的手段,而不是用来解决任何人(包括阻碍你清理扰乱的人),派翠可夫也说过似乎在他第一次被封禁后的五个月也没有人Ping过他。这样的话,时间显然对事件规模有所影响;而社群是否曾经跟他做好沟通,本人也是有疑问的,你不要假定每个维基人会明白这些有默认文字而苍白无情的罐头警告信息,也不要假定每个维基人会在没有任何人用自己的文字教育别人的情况下很自制地改善自身的问题吧。--MCC214Sign | Contributions 2025年2月1日 (六) 10:21 (UTC)[回复]
    那么我挺好奇您认为什么样的行为属于极端和非不得已的情况。而且如果阁下认为现在对于此用户来说比起封禁更需要的是用自己的文字教育别人,那么您是否认同现在就解封此用户并在讨论页对他的侵犯著作权行为进行劝导。--人间百态,独尊变态(讨论)(签名) 2025年2月1日 (六) 10:34 (UTC)[回复]
    封禁和教育本身就是软硬兼施的手段,两者必须合理运用,缺一不可,规则也表明“用户可使用一系列的警告模板用以传送简单的罐头提示,但按情况量身编写的讯息更佳。封禁应为最后的手段,管理员应在封禁违规用户前确认有关用户知晓或已获告知相关的规范,并已给予足够时间让其停止不当行为。”,但我看过其的讨论页警告,一是就是罐头警告信息,一是就是意义不明的自身编写信息,对于一个维基人来说是无法从中认识到自身扰乱的行为。--MCC214Sign | Contributions 2025年2月1日 (六) 10:54 (UTC)[回复]
    感谢您的回复。只是在下仍存在疑惑。按照阁下所引管理员应在封禁违规用户前确认有关用户知晓或已获告知相关的规范,并已给予足够时间让其停止不当行为。,可阁下又说一个维基人来说是无法从中认识到自身扰乱的行为。我是否可以认为之前罐头提示并不符合已获告知相关的规范,从而这个封禁本身就不应该成立。--人间百态,独尊变态(讨论)(签名) 2025年2月1日 (六) 11:16 (UTC)[回复]
    我认为如果给了罐头信息+自己撰写的警告无效之后封禁一个人那才有说服力,才有封禁一个人的正当理由,而被封的人才会觉得心服口服,但依本站情况来看,似乎只有“发了罐头信息警告后相关用户依然故我就封禁”的常识,而没有要自身编写警告信息后相关用户依然故我才能封禁的原则(虽然原理上并不能照本宣科,但你不做这个动作似乎不能成为一个封人“无可挑剔且不容置疑”的理由)。--MCC214Sign | Contributions 2025年2月1日 (六) 11:34 (UTC)[回复]
    如果阁下认为必须要有自己撰写的警告才有封禁一个人的正当理由,那么我建议阁下去提议修改对应的方针而不是容忍这种常识。--人间百态,独尊变态(讨论)(签名) 2025年2月1日 (六) 11:44 (UTC)[回复]
    我本身的论点就是取自方针,所以并没有需不需要修改的问题,问题只在你有没有仔细阅读相关的内容和明白其当中的含意罢了,总而言之,封禁一个人要考虑很多事情,包括会不会遇到别人的质疑而已嘛,一个人不考虑清楚到最后就好像Longway22和Wpcpey的事情一样,封禁者以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规则而作封禁理由被质疑,最后因为了避免一案多审和重复封禁,而只能撤销相关封禁决定一样。--MCC214Sign | Contributions 2025年2月1日 (六) 11:50 (UTC)[回复]
(!)意见:如果纯粹从Deadbeef君的角度出发,不限期封禁确实是唯一选项。虽然正式的说法应以“社群”为本位,但也可以看出在这次之前,除了Deadbeef君或者人间百态君之外,没有人留意过T君的编辑。在这个场合,说Deadbeef君或者百态君的意见可以代表整个社群,并不为过。
另一方面,本人认为在确定是否不限期封禁前,有以下问题要考虑。
第一,“T君恢复权限后一个月即恢复有问题编辑”这事,查阅其贡献记录即可得知;但从这件事至他再被指侵权,好像隔了三、四个月,而本人看他的用户页的链入页面列表,似乎在他第一次被封禁后的五个月也没有人Ping过他。这样的话,时间显然对事件规模有所影响;而社群是否曾经跟他做好沟通,本人也是有疑问的。
第二,Deadbeef君指出,不限期封禁可以令社群毋需再为其可能再次破坏而耗费资源。本人认为,用户始终是人,不能排除其以滥用傀儡之类的手段作进一步破坏的可能性。当然,维基百科对于这种情况早有表述,就是回退、封禁、不理会,但是这样一来,社群还是要监察相关条目的情况或者是否有类似形式的编辑出现,而把人封了可能还要寻找新的用户名,是多了一重工夫。这样的话,本人承认自己并不知道Deadbeef君这个理据是否成立。
第三,这两天刚刚有两名用户(Ironbolt及Joker Twins)因为对社群的质询或管理员的封禁表示对抗而被不限期封禁。相比之下,T君被三次封禁都没有噤声。虽然不能排除T君拒绝沟通的可能性,但T君亦曾经回复过他人的Ping,似乎又未必如此。
由于本人未能就以上三点得出明确结论,请恕本人未能即时认同对有关用户作不限期封禁。然而,本人希望大家就Deadbeef君的理据,以及本人上面提出的三点作出思考,再决定应予何种处理为宜。
以上--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5年2月1日 (六) 08:05 (UTC)[回复]
第一,T407210009有充分的机会去了解复制粘贴新闻报道在维基百科上是不可接受的。在其讨论页的留言我就找到著作权相关的提醒:[8][9][10]。对于他人在其讨论页的提示,他一次都没有回复或表现出了解,反而你去说社群没有做好沟通?是请问中文维基百科应该围绕着T407210009才行吗?
第二,根据既往贡献可以得出:T407210009若重返编辑,几乎必然会持续侵犯著作权,而一般用户受WP:ABK功能影响下根本没有实际创建傀儡的技术。我严重怀疑你这种态度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论是所谓封禁之后需要“监察相关条目或相似编辑”、“寻找新用户名”,或是没封禁时及时查核并清除侵犯著作权内容,我都没见你参与。请问WP:编者著作权调查/T407210009下你要不要来打扫一下呢?对实际情况不清楚,你又有什么依据得出“封禁后反而更多消耗社群时间”这样的言论呢?
第三,我见过这个差异,但是令人感到荒谬的是你能觉得从2023年11月编辑到2025年1月的历史中,只要有一次回复他人的留言或Ping就能算“并非拒绝沟通”。
对于这种编者产生圣母或拯救情结,实际是在对于辛苦总结来源中的内容从而写条目的编者不尊重、对于不知疲倦巡查最近更改的编者不尊重、对于耗费二十多分钟只查核了4个潜在侵犯著作权差异的编者不尊重。多共情干正事的编者,少共情不干正事的编者。--beef [talk] 2025年2月1日 (六) 08:55 (UTC)[回复]
如果本人不体谅、不尊重您,本人就不会写下引言(即认为即使您的主张能代表整个社群亦不为过)以及第二点(提问不限期封禁是否能杜绝下次这种麻烦),也不会使用{{意见}}(而非任何反对模板)了。
一、您举的三个链接是7月封禁之前的事,本人也有看到,但承认自己是集中在后面的事态发展,因为您提出复核的是前几天的封禁;而有关著作权调查之所以这么长也是因为事情累积了五个月。本人说社群没有好好沟通或留意,换个说法也可以是本人认为,事情搞到要您(和百态君)这样辛苦地调查,是社群对您(们)不起,如果能够更早留意和使他回应(如前所言,也不是没有成功的例子),可能不用等到现在就已经能作出更有效的手段。
二、如果已有机制能防止用户在被不限期封禁后滥用傀儡,那本人没有其他问题。
三、如前所言,本人“……不能排除T君拒绝沟通的可能性”。您指本人认为他“……并非拒绝沟通”,并非事实,惟本人也想指出有其他可能性。您身为最直接受影响者,当然有最大的理由对此不表认同,但请不要随便用“荒谬”来形容其他不是您预期内的意见。
事实上,本人没有认为自己提出的几点一定有效,相反更多的是本人认为自己有些地方不明白而已。本人承认在您找Manchiu时已经开始尝试调查和思考,如果结果不能令您满意,本人谨此致歉,但希望您不要默认本人的立场。
最后关于完成T君的著作权调查,本人承认自己不知道怎样做才对(本人担心自己犯错,尤其是担心自己作出伪阴性结论),本人可以私下请教您具体做法吗?--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5年2月1日 (六) 09:43 (UTC)[回复]
已在你的讨论页下留言,稍后我会将更完善的教程写到一个用户子界面上。--beef [talk] 2025年2月1日 (六) 10:37 (UTC)[回复]

另外我想多一嘴:虽然此复核属于社群讨论仍在进行中,这不妨碍任何管理员以单独管理员操作来对T407210009进行处理,谨应遵循WP:WHEEL,不过将有限期封禁改为不限期封禁是不算回退管理员操作的。beef [talk] 2025年2月1日 (六) 10:40 (UTC)[回复]

本讨论章节会维持开放,暂时不按最后意见发表时间存档,直到复核请求关闭。欲让机器人存档,请移除本模板。留言请置于本模板上方。

管理操作复核请求:案涉操作显然不符相关方针指引

[编辑]

此请求是根据Wikipedia:管理操作复核请求所提出,请先阅读相关内容。

操作Special:Diff/85815933
执行者Manchiu (讨论 · 贡献 · 日志
先前讨论Wikipedia:管理员布告板/其他不当行为#Factrecordor

Wikipedia:管理员布告板/其他不当行为#Factrecordor》一案,管理员操作不符合《维基百科:讨论页指引》:讨论页不是聊天室,所有的讨论都必须与条目的改善建议有关,无关的讨论将被删除。Wikipedia:维基百科不是什么#维基百科不是宣传工具》:虽然有些话题,尤其涉及时事或政治,会教人情绪高涨及想谈论评价,不过维基百科并非合适场所。现申请重新判定。 --—— 红渡厨留言贡献2025年1月31日 (五) 15:59 (UTC)[回复]

  • 单独从给出的差异来看,确实多含离题内容,另外也有近似WP:STALK的可能性,不过个人认为列出的差异甚少,不足以说明行为的持续性,因此个人认为应(+)推翻至对Factrecordor警告。beef [talk] 2025年1月31日 (五) 16:14 (UTC)[回复]

本讨论章节会维持开放,暂时不按最后意见发表时间存档,直到复核请求关闭。欲让机器人存档,请移除本模板。留言请置于本模板上方。

中文维基百科编辑者调查问卷

[编辑]

我最近正在进行一项研究,希望能对维基百科有所助益,因此我做了一个维基百科编辑者问卷调查,填写时间约5分钟,请大家协助填写,我将不胜感激:中文维基百科编辑者调查问卷

另外我也制作了读者调查,也希望大家能分享给自己的亲友填写:中文维基百科读者调查问卷

研究结果(编辑者及读者对维基百科态度与了解程度的差异)也会于4月左右发布在我的用户页供大家参考。-Caly Hsu ... 2025年2月1日 (六) 09:09 (UTC)[回复]

挺有趣的问卷。不过我设计的话可能会加入两条问题:阁下在阅览维基百科条目时有多常观看或阅读条目列出的参考资料原文?(来看看与认为内容是否可信的关系)和维基百科的内容有没有著作权?(2018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信息及通讯科技科的选择题要考生判断的一道问题,36%考生认为没有,见第21页)、--S叔 2025年2月1日 (六) 11:50 (UTC)[回复]
为五个选择题设计的正确答案似乎都不太严谨。--Fire Ice 2025年2月1日 (六) 15:25 (UTC)[回复]
甚是。--Ghren🐦🕚 2025年2月1日 (六) 15:5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