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话
台湾话 | |
---|---|
台湾话(Tâi-uân-uē) 台语(Tâi-gí / Tâi-gú) | |
发音 | [tai˩˩ gi˥˩](第一优势腔;偏漳腔) [tai˩˩ gu˥˧](第二优势腔;偏泉腔) [tai˩˩ gɨ˥˥](海口腔) |
母语国家和地区 | 中华民国台湾地区 |
区域 | 东亚 |
母语使用人数 | 690.6万 (2020年)[1] |
语系 | |
文字 | 台语汉字 罗马字(白话字、台罗拼音对照表) 台湾语假名 台语注音符号 台语谚文 |
官方地位 | |
作为官方语言 | 中华民国 |
承认少数语言 | 台湾大众运输工具并用播音语言之一[3] |
管理机构 | 中华民国教育部终身教育司阅读及语文教育科[4] 中华民国文化部[5] |
语言代码 | |
ISO 639-3 | 无(mis) |
Glottolog | taib1242 Taibei Hokkien[6] |
语言瞭望站 | 79-AAA-jh |
2010年台闽地区各六岁以上在家中有使用该语言(可复选语言)者,于所在的乡镇市区人口中所占之比例 |
| |
| |
台湾话(白话字:Tâi-oân-ōe;台罗:Tâi-uân-uē),通称台语(Tâi-gí / Tâi-gú),又称为台湾台语[7]或台湾闽南语(Tâi-uân Bân-lâm-gí),是源自闽南语泉漳片、通行于台湾及澎湖群岛的语言,为闽南裔台湾人的母语,现并为中华民国国家语言之一。与发源地福建省南部的泉漳片相比,台湾话主要特点是有日语借词,且整体而言声调相当统一,与福建之同安话声调相近[8],而口音上的“偏泉”、“偏漳”主要是表现在个别韵母[9]。
台湾话起源于荷治时期由荷兰当局召募至台湾开垦的福建移民,以及伴随着1661年明代末期郑成功率领泉漳乡亲军队自同安县之金门渡海出兵征服大员而传播至台湾,且自此始接连被明郑与清治台湾政府视为教育语言。自17世纪中叶起,特别是在渡台禁令解除后,由于大量的闽南地区和粤东地区的移民入居台湾,使得其中来自于福建泉州府和漳州府的闽南民系移民的母语,伴随着居住领域的扩张而扩散至台湾各地,形成今日所知的台湾话,并成为台湾全境的通用语之一。其后之日治时代,则以同安话或厦门话为标准音,官方并授权或主编出版了许多与日语对译之作品。尽管在日治及战后时期,官方先后推行日语与中华民国国语(华语),台湾话在现今的台湾依然普遍可闻。根据2009年《台湾年鉴》,台湾民众约有73%能够说台湾话[10]。战后初期,小学是可以使用台湾话来教授汉文的,不过在历经国语政策后,华语成为台湾教育体制中绝对性的教学语言,并且由于书写上存有多种标准,导致台湾话面临传承危机。
名称
“台语”一词于1849年台湾府儒学训导刘家谋的著作已使用。[11]“台湾话”一词则在直隶总督李鸿章于1874年的信函中可以见到。[12][13]台湾总督府所实施的全台湾户籍调查中,该语族群占台湾常住人口的8成,由于该语言为台湾人口数量占绝对多数族群的母语,且同时是台湾大多数地区的自然共通语,因此被命名“台湾语”(日语:台湾語),并以此出版著作。[a][14][15][16]
而“闽南语”一词最早出现于1935年上海《申报》,[来源请求]在中华民国政府发布戒严令且撤退到台湾、推行国语政策后,于1967年将当时一般人所习称之“台语”、“台湾话”字样,更改为“闽南语”、“闽南话”。[17]而解严之后,到了2021年文化部长李永得表示将把台湾闽南语的名称改为“台湾台语”,[18]并于2022年建议各机关应优先使用“台湾原住民族语、台湾客语、台湾台语、马祖语、台湾手语”为台湾固有族群语言的官方书面名称。[19]
其他名称尚有“学佬话”、“鹤佬话”、“河佬话”、“河洛话”、“和乐话”、“福佬话”、“福建语”、“咱人话”及“福尔摩沙汉语”等。[20][21][22]
历史
明清时期
明朝末年,战乱频频,陆续有闽南、粤东籍移民渡海抵台。最初进行集体移民与农业开垦者,首推渡日海商颜思齐与郑芝龙。颜思齐于1622年,率领部下占据笨港(今云林县北港镇),进而开拓诸罗山(今嘉义市)。颜氏死后,郑芝龙继承头领地位,遂横行于台湾海峡。1628年,接受明朝招安。[23]明思宗崇祯年间,福建地区连年饥荒,郑芝龙建议福建巡抚熊文灿,招民数万人并给予“三金一牛”(一人白银三两、三人耕牛一头),吸引至台湾开垦。[24] 虽然不少人在经济改善后即返回家乡,但亦有一部分占据平原土地、落地生根,并将闽南语一并传播至台湾。
1624年及1626年,荷兰、西班牙先后占领大员(今台南市安平区)及鸡笼(今基隆市)。在荷兰人统治台湾的40年中,曾召募更多泉、漳甚至客籍汉人开垦台湾。在长期与平埔原住民杂处与荷兰人的统治下,随移民来台的闽南语亦开始出现别于原乡的变化[25]。
明末郑成功抗清失败后,1661年率大军攻占台湾、驱除荷人。郑家出身泉州,明郑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陈永华参军,是同安人,而其所带来的军民大多数是泉州人。因此,此时在台湾的闽南语以泉州音为优势[26]。
1683年,施琅攻台,明郑覆亡,清廷正式统治台湾。在清廷统治台湾的212年间,闽人来台人数激增,其中又以泉漳最多,闽南语亦随移民传播至台湾各地。虽然不停地发生械斗,但日后由于交通发达、泉漳居民混居,使得泉漳两腔开始混合。除了宜兰(漳州腔)、鹿港与台西(泉州腔)等少数地区保存较纯正的口音以外,台湾各地多通用一种“不漳不泉”,或“亦漳亦泉”的新闽南语。洪惟仁等语言学家称为泉漳滥,即泉漳混合之意。[27]
值得一提的是,1842年厦门港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逐渐成为闽南地区对外的门户。厦门港自古隶属于泉州同安县,位于同安县之西南端,而同安县位于泉州府最西边靠近漳州府,厦门话因其厦门港经济地位而取代泉州话成为闽南语代表腔。[28]
近代
甲午战争后,1895年战败的清政府将台湾割让予日本。在日治时期,教育方面推行日语为国语的政策,日语在政治上占尽优势,亦成为族际公用语之一。然而,台湾话、客家话、阿美语及泰雅语亦自日语大量吸收新词汇,例如厕所称“便所”(piān-sóo)、面积单位“坪”(pênn)等,甚至直接借用日语音如煤气称为“瓦斯(Gas)”(日语:ガス,罗马字:Gasu)、摩托车(Autobike)称为“欧都迈”(日语:オートバイク,罗马字:Ōtobaiku)等,使得与原乡语言略有区别。
日治末期皇民化运动推行国语家庭政策,使得都市地区台湾人习操日语。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方言一度复兴,但台湾话及客家话已受到冲击,使得文读系统衰落,成为纯粹的生活语言。[29]此后,一般人已难以台湾话读出诗词或古文,反之香港人至今仍能以粤语朗读。
194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管台湾后,因其在中国大陆的国共内战战败,带着大批军队与难民撤退至台湾,使得台湾人口由600万遽增至800万,为台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其后中华民国政府以国语运动积极推行中华民国国语(为现代标准汉语,属官话),广泛使用于媒体及公共场所,并在校园里禁止其它非官话语言(包含原住民语言),藉以同化年轻人,遂使台湾话渐渐式微。
现况
依据学者预测,因近年来国语(官话)完全普及且占优势,加上经历台湾话断层的老一辈不常用它来与晚辈交谈,且在学校并未学得适当工具来表达,若无加强教育传承,该语言恐在21世纪末到22世纪初(甚至更早)便会消逝[30][31][32]。教育部自2010年起开办台湾闽南语能力认证,累积超过4万6千多人报名,每年超过1万人报考[33]。在2017年,20~30岁之间台语族群后代的年轻人在经过16年的母语教育,因与国语上课时数严重不对等、未能用台湾话教课全面落实在各科达成生活化目标,致使会流利讲的学生依然未增加。发音不对、词不达意的字仍时不时出现[34]。台北市长柯文哲亦表示,他的儿女也慢慢不讲台湾话,台湾话作为母语,传承出现困难[35]。在文化部拟定国家语言发展法草案时,其所召开的公听会中即有人呼吁成立使用全台湾话教育的公共性质台语电视台及台语发展委员会[36],希望占比高的台湾话人口能用自己的税收,也花在挽救自己后代的母语上,使政府资源在语言呈现上过去长期不成比例的现象能正常化。[37]
2018年,教育部《本土语言资讯网》指出,1986年-1994年出生的台湾人说台湾话的比例已降到22.3%[38]。台北医学大学兼任讲师张嘉䜩表示,大学生不擅长台湾话已不局限于台湾北部地区,连中部以南,包括云林、嘉义、台南和高雄的年轻一代的程度也很差。依照联合国LVA的标准,世代传承明显较接近第三级的“明确危险”。[39]
主计总处于2020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台主要沟通语言为台湾话者占31.7%,作为次要语言则占54.3%。各年龄层方面,65岁以上有 65.9% 人口将台湾话作为主要语言,但随年龄渐降,使用比例也渐降,其中6至14岁的族群仅7.4%将台湾话作为主要使用语言。[1]
一些国家的台湾裔家庭有能力讲台语,如在美国长大的知名女主持人Janet能说台语和英语,回台之后主持旅游节目和儿童节目,她认为母语教育很重要[40][41]。以及AI教父辉达创办人黄仁勋,2023年不仅在台大毕业致词中用记忆里的台语开场讲了一段才用英语,隔年面对记者以英语提问时,以台语问其它人:“伊袂晓讲台湾话乎”,期盼女记者能使用台语,因此让记者抢着答说:“会晓,会晓,我会晓讲”,他笑着回答了她一个问题。[42][43][44]
与厦门话的关系
形成差异
在所有的闽南语语系当中,台湾话与厦门话在腔调上最为接近[45],这两种方言在方言形成的角度来说有以下四种特征:
- 台湾各大城市的居民是从泉州府、漳州府搬迁到台湾早期开发地再搬迁至大城市的,而各大城市漳泉籍居民融合,口音也趋向混合;语言学家杜嘉德在清末《厦英大辞典》序言与附录指出厦门语(闽南语)本土内部有4种固有真正方言:漳州话、晋州话(泉州话)、同安话、厦门话, 而在台湾则上述各种方言混在一起,[46][47] 并在附录 II“声调差异” 把闽南语声调分为三种:漳州腔、泉州腔、同安腔,并说同安与厦门之间腔调大同小异;[8] 且厦门自古属同安县,厦门话并不能简单的用“不漳不泉的漳泉滥”来理解, 它应该是在同安话的基础上进一步和其他闽南次方言融合所形成的。[48]
- 1662年明末清初郑成功自原属泉州府同安县之金门出师征服台湾以后,同安人陈永华参军就已在台南府城奠定台湾以后230多年以台南为中心的以闽南语为教育语言的文教体制, 其后泉漳移民大举移居台湾,因此台南方言作为台湾主流通行语时间相对早;且语言学家吴守礼认为台南市的方言是福建省同安方言的色彩较浓,[49] 更有“台南同安腔”之称;[50] 而杜嘉德则在《厦英大辞典》附录 III 指出厦门话是在清末南京条约后因通商港口地位后才忽然被高度重视,在此之前厦门话并不被注意。[51]
- 1895年因甲午战争而使台澎被割让日本后,以台北为中心的日治时期的台湾曾长期将同安话/厦门话发音奉为标准音而编纂辞书。[52] 1916年台湾教育家刘克明甄选在地理和语言上都位于闽南地区之正中且在台湾最为通用的同安话为标准音、由台湾总督府总务长官下村宏作序、经语言学家小川尚义校阅而编撰出版《国语对译台语大成》;[9] 1932年小川尚义再以厦门音(同安话之变体[2])为标准音、以台湾总督府官方名义编撰出版《台日大辞典》,再加上与此同时期台湾已有台湾放送协会等现代大众广播,对全台湾腔调更趋向 同安/厦门腔调起推进作用。
- 原属泉州府同安县的厦门和泉州其他县份以及漳州之间的来往未有长久间断过,而台湾跟闽南地区往来在国共两党对立时期曾有间断数十年。台湾由于交通、高等教育制度、电视、广播事业发达,工业、商业、义务役兵役、就业、就学所带来人口的流动量和交流量远超过闽南地区,以致于台湾话相对于闽南地区内部差异较小,互相通话较无阻碍。而厦门话虽被称为“闽南话之代表”,但使用范围只限于厦门市和它的近郊,不论是人口或地域,文艺或媒体,都不如台湾话。
音调差异
厦门话中,柳声母[l]接近于浊齿龈塞音[d](鼻化韵母时作齿龈鼻音[n])和浊双唇塞音[b](鼻化韵母时作双唇鼻音[m])的对应[53]。
词汇差异
台湾话与厦门话在语音及语法上大同小异,而有差异主要是在个别有规律对应韵母和个别词汇,特别是日语借词, 表现在以下几点:
- 因受本身所处地理而产生的特有词汇,如:台湾话的大甲蔺、在来米、九孔、花枝。
- 对于同一个事物或概念的用词有异,如:“黑板”在台湾话是“乌枋(oo-pang)”,厦门话是“乌牌(o·-pâi)”。
- 由于两地的北京语不同而带来的差异,如:台湾话的“电脑”,在厦门话里也可以称为“计算机”。
- 台湾话因历史而特有的外语借词,如﹕甲(土地面积单位,荷兰语)、水道水(自来水,日语)。
标准语问题
自厦门港1842年后成为通商口岸以后,厦门话因其港口经济地位而逐渐成为闽南语的代表方言,取代了早期泉州话与漳州话的地位[54]。而台湾在日治时期直到1940、50年代,也确实有把厦门话视为台湾话的标准语并加以仿效的倾向[55],但这种观念由于后来两岸分治,现在已经消失。当今台湾民间语言及媒体语言、字典词典及教科书的编辑,所使用的都是台湾实际通行腔,而非厦门话。[56]
方言差
台湾的汉人移民多来自明清的泉州府(44.8%)和漳州府(35.2%),由原乡带来的语音,便随移民传播至全台。而后交通逐渐发达,人口流动容易,致使台湾话趋向泉州口音、漳州口音混合,形成“漳泉滥”(洪惟仁,1987年)。而泉州口音又因为原乡所在县份不同,又细分三邑腔(40.3%)、同安腔(32.5%)、安溪腔(25.9%)等三种主要口音。由于各地漳泉裔移民多寡不同,混合程度亦不相同,因此有的地方略偏泉,有的地方略偏漳。以全台而言,一般来说辞汇和韵母泉州话和漳州话都兼具,调值则偏向同安腔。[8][9]
大致上,偏漳腔流行于近山地带,故被称为“内埔腔”;偏泉腔流行于沿海地区,故被称为“海口腔”。台湾话的地方差异,其实就是漳泉滥比例的不同而已,是一条光谱上的不同位置,以鹿港口音为偏泉腔的极端,宜兰口音为偏漳腔的极端。而最年轻的高雄口音与台东口音是二度移民的结果,最接近“台湾优势腔”(通行腔 / 普通腔[58])[b]。
中华民国教育部出版的《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选定最接近通行腔的“高雄音”做为主音读,另一个同样具优势地位的“台北音”则为第二优势腔[59]。
语言学家洪惟仁将台湾话的腔调分为三大腔,并在其下细分。虽然台湾分为三大腔,但彼此间的差异并不像泉州话、漳州话间那么大,因此这三种腔彼此间沟通上困难度不高。而各大腔中的小腔调间,更只是词汇或是少部分发音差异,彼此沟通无大碍。[57][60]
- 混合腔(漳泉音混合,声调偏漳音的漳泉滥)
- 漳腔(又称为内埔腔)
- 北北基漳腔[i]:主要分布于台北内湖、士林大部分、北投东半部,新北板桥、土城、中和、石门、金山、万里、瑞芳北半部(九份、金瓜石),基隆(不含七堵与暖暖)
- 宜兰漳腔[j]:保留最多漳州话老漳海腔特色的腔调,主要分布于宜兰,新北贡寮、双溪
- 桃园漳腔[k]:北桃园、南桃园中坜北部与新屋大牛栏
- 大台中漳腔[l]:台中大肚山以东(约为台中市区、丰原、大雅、潭子、大肚、乌日、大里、雾峰、太平),南投,彰化东南
- 云嘉南漳腔[m]:彰化竹塘、云林东侧、口湖,嘉义县(除了布袋、东石、义竹、六脚、太保部分区域、朴子部分区域、鹿草部分区域),嘉义市,台南后壁、白河、东山、新营北部
- 澎湖漳腔[n]:澎湖白沙
- 花莲新漳腔[o]:花莲市及其卫星城市
- 泉腔(又称为海口腔)
- 台北泉腔[p]:分布于基隆七堵与暖暖、台北北投西半部、中山、士林南半部(社子)、南港、文山、万华、大同、松山、信义、大安、中正,新北(不含上述两腔出现过的新北区域),桃园龟山、芦竹
- 新竹西北海岸泉腔[r]:桃园新屋(深圳里与蚵间里),新竹市,新竹新丰,苗栗后龙、通霄部分区域(白沙屯)
- 台中泉腔[s]:台中大肚山以西(约为沙鹿、清水、龙井)、大甲、大安、外埔、后里、神冈
- 彰化泉腔[t]:彰化沿海,以鹿港腔为代表,保留较多泉州话府城腔(今泉州市鲤城区)特色
- 云嘉南泉腔[u]:云林、嘉义沿海,台南北门、安平(不含云林口湖)
- 高雄泉腔[v]:高雄旗津、小港、林园,屏东琉球
- 澎湖泉腔[w]:澎湖(不含白沙)
- 台东泉腔[x]:台东绿岛
泉腔 |
---|
彰化鹿港(近似泉州话府城腔) |
澎湖、云林台西、大甲至布袋海线(海口腔) |
台北盆地、新竹(近似泉州同安话)[3][4][失效链接] |
嘉义—高雄周边、台东(近似厦门话) |
台中盆地、彰化—云林内陆地区、北桃园(内埔腔) |
宜兰(近似漳州漳浦话) |
漳腔 |
语音
台湾话与其他汉语族语言同为声调语言,声调在语句中有辨义作用,亦有不少繁复的变调规则。台湾话继承闽南语文(文读)、白(白话)异读的音韵体系,亦即同一汉字常有文白发音不同的情形[63]。白话音是日常生活语言的发音;文读音则是阅读汉语古文经典时的读音。目前在生活词汇使用上,文白交叠的情形所在多有,但不致造成沟通的困难。
闽南语不能与闽东语、客家语、粤语对谈,与操官话者更全然无法理解,清代常以笔谈沟通。例如,在康熙年至雍正年间担任巡视台湾监察御史一职的顺天府大兴县(今属北京市)人黄叔璥,在其所撰之《台海使槎录》一书的记载台湾道习俗的章节中表示:
郡中𫛞舌鸟语,全不可晓。如刘呼涝、陈呼澹、庄呼曾、张呼丢。余与吴侍御两姓,吴呼作袄,黄则无音,厄影切,更为难省。[64]
其中,黄氏以官话拟音,亦有反切“无音”(“黄”,白话音读n̂g)。
子音
台湾话的子音(声母)包括以下语音,下排以中华民国教育部官方的两套标准“台罗拼音”(Tâi-Lô)与“台语方音符号”等拼写系统为例:
双唇音 | 齿龈音 | 龈颚音 | 软颚音 | 声门音 | ||||||
---|---|---|---|---|---|---|---|---|---|---|
清音 | 浊音 | 清音 | 浊音 | 清音 | 浊音 | 清音 | 浊音 | 清音 | ||
鼻音 | [m] m ㄇ 毛 |
[n] n ㄋ 耐 |
[ŋ] ng ㄫ 雅 |
|||||||
塞音 | 不送气 | [p] p ㄅ 边 |
[b] b ㆠ 文 |
[t] t ㄉ 地 |
[k] k ㄍ 求 |
[g] g ㆣ 语 |
[ʔ] (不标示)英 | |||
送气 | [pʰ] ph ㄆ 波 |
[tʰ] th ㄊ 他 |
[kʰ] kh ㄎ 去 |
|||||||
塞擦音 | 不送气 | [ʦ] ts ㄗ 曾 |
[ʣ] j ㆡ 热 |
[ʨ] tsi ㄐ 贞 |
[ʥ] ji ㆢ 入 |
|||||
送气 | [ʦʰ] tsh ㄘ 出 |
[ʨʰ] tshi ㄑ 手 |
||||||||
擦音 | [s] s ㄙ 衫 |
[ɕ] si ㄒ 时 |
[h] h ㄏ 喜 | |||||||
流音 | [l]~[ɾ]~[d] l ㄌ 柳 |
上表中以语音作区别,实际上若以音位来区别,[m], [n], [ŋ], [ʨ], [ʨʰ], [ɕ], [ʥ]都只是[b], [l], [g], [ʦ], [ʦʰ], [s], [ʣ]的同位异音(条件变异),不是实际上的音位。[m], [n], [ŋ]为[b], [l], [g]后接鼻化韵母时的音变,[ʨ], [ʨʰ], [ɕ], [ʥ]为[ʦ], [ʦʰ], [s], [ʣ]后接[i]介音时的音变。
浊塞音[b], [d], [g]来自古时同位鼻音[m], [n], [ŋ]去鼻塞音化而分化出来,因而[b], [d], [g]只能接非鼻音韵母,其中[d]后跟来母[l]合流为同音位。在1800年出版的闽南语音韵书籍《汇音妙悟》即视去鼻、鼻音这两组为同音位,使用同字母[65],现今中国大陆的闽南方言拼音方案仍是将两组以同符号标示,以后接是否鼻音韵母来区别发音。这组浊塞音阻塞接近其同位鼻音,阻塞感有时不明显,有时可能有些许前鼻音,此时严式的国际音标可写成[mb], [ŋg], [nl][y][66][67],有时则毫无前鼻音,是纯浊音[68]。有学者认为/b/声母有[b]、[bβ]、[β]变体,/g/声母则有[g]、[ɡɣ]、[ɣ]变体[69]。
台罗拼音中/l/声母的发音有很多说法,有学者认为是浊齿龈塞音(d)[70][67];或阻塞感极接近浊齿龈塞音(d)的齿龈边音(l)[71][72];或老派发齿龈塞音(d),新派发齿龈边音(l)[73];或音韵地位是d,实际在前、高元音也念浊齿龈塞音(d),只有在低、后元音之前念成齿龈边音(l)[74];或是齿龈闪音(ɾ)[75];或浊齿龈塞音(d)、浊齿龈边音(l)跟齿龈闪音(ɾ)都是/l/声母不同情况下的变体[69]。
入、热在泉腔中发为[ʥ]、[ʣ],在漳腔中发为[ʑ]、[z]。但在年轻一代,泉腔已多改发为[l][76];而漳腔则在部分福佬客聚集地区将[ʑ](ㆢ)改发为[g],但[z](ㆡ)则保持原音。[77][78]
母音
台湾话在绝大多数的地区使用6个母音,仅有部分泉州腔较浓厚的地区保留泉州特有元音,以下以括号表示非优势腔使用的母音。台湾无纯漳腔或纯泉腔,均有混合,因此并非偏泉腔就一定没有漳腔音,也非偏漳腔就一定没有泉腔音。
前元音 | 央元音 | 后元音 | |||
---|---|---|---|---|---|
基本 | 鼻化 | 基本 | 基本 | 鼻化 | |
闭元音 | [i] i ㄧ 衣 |
[ĩ] inn ㆪ 圆 |
([ɨ]) ir ㆨ 鱼 |
[u] u ㄨ 污 |
[ũ] unn ㆫ 张 |
半闭元音 | [e] e ㆤ 礼 |
[ẽ] enn ㆥ 生 |
[o] o ㄛ 歌 |
||
中元音 | ([ə]) er ㄜ 火 |
||||
半开元音 | ([ɛ]) ee ㄝ 家 |
[ɔ] oo ㆦ 乌 |
[ɔ̃] onn ㆧ 恶 | ||
开元音 | [a] a ㄚ 查 |
[ã] ann ㆩ 衫 |
歌韵(台罗:o)在台湾话中原本只有[o](ㄛ)的读法;但在二十世纪后以台南为中心开始逐渐变为[ə][z][80],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南台湾[81][82]。而北台湾除了/o/继续发为[o]外,亦有学者认为部分腔调[o]已经并入[ɔ][83]。中华民国教育部的台罗拼音以高雄音为第一优势腔,歌韵采用了[ə]的说法。但要明确区分南北腔调时,歌韵[ə]会被标为or,把o留给北部腔。[84]
央母音 [ɨ](鱼韵)和[ə][aa](火韵[ab])仅存在泉腔较浓厚的地区。此两音在台湾已大量流失,在老年人有此两音的地区,其儿童发这类字用此两音的比率已是老年人的四分之一以下。[86]
[ɛ](家韵)仅存在漳腔较浓厚的地区,然今已残存不多,仅彰化永靖一带老一辈有存留[87]。台罗的/ing/,当地老辈读作[ɛŋ]。“家”在优势腔文读音[ka],白读音[ke],在该地文白均读为[kɛ]。
台罗的/ing/、/ik/,偏漳腔的[ɪ]有明显复元音化为[ɪe]或[ɪə]的倾向[73],[ə]或[e]是过渡音。现今主流台湾话也常出现 [ɪəŋ]、[ɪək̚]。
台罗的/ian/、/iat/,音读[ian]、[iat̚]在口语中有一部分人将介音i省略而读为en与et,但此音节的简化形式并未全面普及,还有许多人保留介音i。[88]
泉腔无[ẽ](/enn/)的音,发为[ĩ](/inn/)。部分漳腔(主要是台南腔)无[ũ](/unn/)的音,发为[ɔ̃](/onn/),分布于台南附近。[89]
声调
传统声调名称,分平、上、去、入四声,四声又各分阴、阳,共八个声调,清音为阴调,浊音为阳调。今闽南语泉州话(不包括同安话)、台湾话偏泉鹿港腔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的八声;而台湾话普通腔与偏漳腔、漳州话、同安话、厦门话只保留七个声调,将阳上声混入阴上声或阳去声(传统声韵学的说法是“浊上归去”,而剩余上声已不分阴、阳)[90],因此基本上台湾只有七个声调。以下调值和调性描述以高雄腔和台北腔为准。为了列出保留阳上音的调值,另列鹿港腔,鹿港腔本调中虽然只有六种调值,但因为其中两调变调后会各产生两种不同的调值,所以仍视为有八个声调。[90]。对于这七个声调,可使用口诀“衫短裤阔,人矮鼻直”来帮助记忆[91]。
顺序 | 调名 | 调性描述 | 调值 | 拼音 | 方音符号 | 范例 | ||||
---|---|---|---|---|---|---|---|---|---|---|
平 上 先 |
阴 阳 先 |
高雄腔 | 台北腔 | 鹿港腔 | 白话字 | 台罗正式版(方便版) | ||||
0 | 无 | 轻声 | 语调较轻 | 视情况 | -- | -- | 不使用 | 后日 (āu--ji̍t) | ||
1 | 1 | 阴平 | 语调上扬声高,属高平音 | 55 | 44 | 33 | a | a(a1) | 不标 | 番 (huan) |
2 | 3 | 阴上 | 语调重短气下,属高降音 | 51 | 53 | 55/53 | á | á(a2) | ˋ | 反 (huán) |
3 | 5 | 阴去 | 语调低下气收,属下突音 | 31 | 21 | 31 | à | à(a3) | ˪ | 贩 (huàn) |
4 | 7 | 阴入 | 语调平出气稳,属低促音 | 3ʔ | 2ʔ | 5ʔ | ah | ah(ah4) | -ㆷ | 法 (huat) |
5 | 2 | 阳平 | 语调低粘回升,属回旋音 | 24 | 24 | 24 | â | â(a5) | ˊ | 烦 (huân) |
6 | 4 | 阳上 | 语调低平/中平 | 无 | 22/33 | ǎ | ǎ(a6) | 不使用 | 犯 (鹿港腔,huǎn) | |
7 | 6 | 阳去 | 语调中转基平,属基调音 | 33 | 33 | 31 | ā | ā(a7) | ˫ | 患 (huān) |
8 | 8 | 阳入 | 语调促短急切,属高促音 | 5ʔ | 4ʔ | 35ʔ | a̍h | a̍h(ah8) | -ㆷ· | 罚(hua̍t) |
9 | 无 | 高声 | 语调由中升高 | 35 | 35 | 不使用 | a̋(a9) | 不使用 | 昨昏 (tsa̋ng) |
平 | 上 | 去 | 入 | |
---|---|---|---|---|
阴 | ①君kun ⓘ | ②⑥滚 kún ⓘ | ③棍 kùn ⓘ | ④骨 kut ⓘ |
阳 | ⑤群 kûn ⓘ | ⑦郡 kūn ⓘ | ⑧滑 ku̍t ⓘ |
- 入声韵尾有[p̚]、[t̚]、[k̚]、[ʔ]四种,拼音写作-p, -t, -k, -h,方音符号写作ㆴ、ㆵ、ㆶ、ㆷ。分别为-m, -n, -n, 无韵尾的对应入声。例如kap为kam的入声,而非ka有kap, kat, kak, kah四种入声(ka仅有kah一种入声)。
- 轻声用两个连字号表示,连字号后面的字轻读,连字号前的字重读且不变调。例如表示后天的“后日”(āu--ji̍t)。
- 第九声出现于日语词、合音及三连音首字和部分语句。
- 台湾话部分字没有固定声调,像是语助词、感叹词、语法词等,在台罗会标为-h 入声尾,并标为轻声。例如“啊”标为 --ah。[94]
连读变调
台湾话继承闽南语绝大多数特色,包括普遍出现的连读变调。一般连读变调遵循规律性,但也有一些特殊现象[95],偏泉腔的新一代使用者,其发音虽然仍保留偏泉音,但下表中的变调已慢慢不用,都变得与偏漳腔无异。而下表中的鹿港腔为老鹿港腔,新一代的鹿港腔变调也逐渐向优势腔变调方式靠拢[95]。
原调 | 阴平 | 阴上 | 阴去 | 阴入 | 阳平 | 阳上 | 阳去 | 阳入 | ||
---|---|---|---|---|---|---|---|---|---|---|
腔口 | ptk尾 | h尾 | ptk尾 | h尾 | ||||||
偏漳腔 | 33 | 55 | 51 | 5ʔ | 51 | 33 | 无此调 | 31 | 3ʔ | 31 |
偏泉腔 | 33 | 24 | 51 | 5ʔ | 51 | 31 | 无此调 | 31 | 3ʔ | 31 |
鹿港腔 | 33 | 35 | 55 | 5ʔ | 55 | 11 | 11 | 11 | 1ʔ | 11 |
句法
影响
书写系统
台湾话有数种相异表记系统,大致可分为汉字、罗马拼音、自创文字等。其中教育部已针对汉字、罗马拼音制订标准:
外来语
台湾为多族群、多语言社会,并历经过多次统治者官话转换。中华民国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辞典附录所收之外来词有172个。[96]以下依影响深浅作为排列依据。
受日语的影响
有些用语非台湾话对于该名词之定式用语,属于使用日语名词之读音作该名词的替代。有些是外语经日本转意之后再转译至台湾的单字或词,依使用者背景或环境因素而会有所不同,有的已较少人用。有部分词汇至今仍只有日语借词,例如“瓦斯”的台语“gasu”;而有些词汇仍绝大多数仍使用日语借音,例如“招牌”的台语“kha̋ng-páng”。[97]
若是一些特殊的日本名词(如日本地名),于现代的台语大多会直接使用日语。
日语 | 罗马字拼写 | 词义 |
---|---|---|
あいさつ(挨拶) | aisatsu | 招呼 |
ひさし(庇) | hisashi | 遮阳板 |
きゅうけい(休憩) | kyūkē | 休息 |
かばん(鞄) | kaban | 皮包、书包 |
きもち(気持ち) | kimochi | 心情 |
めいし(名刺) | mēshi | 名片 |
おみやげ(お土産) | omiyage | 伴手礼 |
さよなら | sayonara | 再见 |
すし | sushi | 寿司 |
のり(苔) | nori | 海苔 |
みそ(味噌) | miso | 味噌 |
あげとうふ(揚げ豆腐) | agetōhu | 阿给 (取“扬げ”二字) |
おでん(关西方言) | oden | 黑轮 |
わさび(山葵) | wasabi | 山葵 (俗多称“芥末”) |
さしみ(刺身) | sashimi | 生鱼片 |
とろ | toro | 鲔鱼肚 |
たこ(蛸) | tako | 章鱼 |
おじさん | ojisan | 非亲属男性长辈敬称 (日语中是对与父母同辈男子的敬称) |
おばさん | obasan | 非亲属女性长辈敬称 (日语中是对与父母同辈女子的敬称) |
ひのき(檜) | hinoki | 桧木 |
まんが(漫画) | manga | 漫画 |
かた(肩) | kata | 肩 (用来修改衣服用) |
りんご(林檎) | ringo | 苹果 |
あっさり | assari | 阿莎力 (日语是指清爽,在台语形容做事很干脆、做事不拖泥带水) |
しあげ(仕上げ) | shiage | 对……最后加工、润饰 |
よび(予備) | yobi | 预备 (俗亦发音作 yubi) |
日语 | 日语罗马字 | 台语发音 (台罗拼音) |
国语词义 |
---|---|---|---|
かんばん(看板) | kanban | kha̋ng-páng | 招牌 |
にんじん(人参)[98] | ninjin | li̋n-jín/lín/tsín | 胡萝卜 |
日语 | 日语罗马字 | 台语发音 (汉字、台罗拼音) |
国语词义 |
---|---|---|---|
べんとう(弁当) | bentō | 便当 piān-tong | 便当(餐盒) |
きふ(寄付) | kihu | 寄付 kià/kì-hù/hū | 捐献 |
べんじょ(便所) | benjo | 便所 piān-sóo | 厕所 |
びょういん(病院) | byōin | 病院 pēnn/pīnn-īnn | 医院 |
あじのもと(味の素) (日本知名调味料厂牌“味之素”) |
ajinomoto | 味素 bī-sòo | 味精 |
日语 | 日语罗马字 | 原文 | 国语词义 |
---|---|---|---|
オートバイ | ōtobai | 英语:auto-bike | 机车、摩托车 |
トラック | torakku | 英语:truck | 卡车 |
バンバー | bambaa | 英语:bumper | 保险杆 |
サック | sakku | 英语:sack (本义为袋子,日语延伸其含义) |
保险套 |
コンクリート | konkurīto | 英语:concrete | 混凝土 (另有一种台式本地说法“红毛土”) |
バック | bakku | 英语:back | 倒车、后退 |
サービス | sābisu | 英语:service | 优待、招待 |
ホース | hōsu | 英语:hose[98] | 水管 |
ドライバー | doraibaa | 英语:driver | 螺丝起子 |
ペンチ | Phenchi | 英语:pincer | 老虎钳 |
ブラジャー | burajā | 法语:brassière 英语:brassiere[98] |
胸罩 |
アルバイト | arubaito | 德语:Arbeit[98] | 打工 |
ガス | gasu | 荷兰语:gas | 瓦斯 |
メンス | mensu | 英语:menses | 月经 (另有一种台式本地说法“月事”) |
サンドイッチ | sandoicchi | 英语:sandwich | 三明治 |
クリーム | kurīmu | 英语:cream | 鲜奶油 |
バター | batā | 英语:butter | 奶油 |
トマト | tomato | 英语:tomato | 番茄 (另有一种台式本地说法“柑仔蜜”) |
ケチャップ | kechappu | 英语:ketchup (实为闽南语“橘汁 kiat-chiap”之译音) |
番茄酱 |
パン | pan | 葡萄牙语:pão | 面包 |
てんぷら | tenpura | 葡萄牙语 tempero 或 西班牙语 témporas 等可能外来语源 | 天妇罗、甜不辣 |
受客家话或潮州话影响
客家话/潮州话 | 台语发音 (汉字、台罗拼音) |
国语词义 |
---|---|---|
一个(潮州话) | tsi̍t-kâi | 一个 |
檐龙(潮州话) | 檐龙 tsînn-lîng | 壁虎 |
Hô-ló(人)(客家话) | 福佬(人)Hô-ló(-lâng)[99] | 闽南人 |
受平埔族原住民语影响
主要源自台湾原住民语言的台湾地名,如“艋舺”这词即来自于北台湾原住民巴赛语的“Vanka / Banka”。[100]
原住民族语 | 台语发音 (汉字、台罗拼音) |
国语词义 |
---|---|---|
assey (南部平埔语) (不明白、不知) |
阿西 a-se | 茫然不知实情 |
原文不明,只保留下“妻子”的意思,使用台湾话发音。不过亦有学者如翁佳音则认为“牵手”起源于台湾原住民语或南岛语之可能性“非常低”。[101] | 牵手 | 妻子 |
patay (平埔语/噶玛兰语) (死亡、不知变通) |
帕代 patay | 精神有问题 |
受现代标准汉语影响
此章节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
文法和用词的改变
- 疑问句官话化(“吗”、“吧”的使用)
台湾话中本无这样的后缀于疑问句之用法,而是以“敢 kám”、“乎 honnh”等词作为疑问句前缀及后缀,但因受官话影响,已有将其代换的趋势。如:“伊‘敢’是你小弟?”变为“伊是你小弟‘吗’?”、“是按呢‘乎’(honnh)?”变为“是按呢‘吧’!”。 - 以官话词汇直接取代原有之台湾话词汇
如:“歪膏(兼)揤斜 uai-ko(-kiam)-tshi̍h-tshua̍h”(中南部使用较多)、“无七无八”已鲜为使用,而大部分以官话同义之“乱七八糟”取代。 - 叠字形容词消失
台湾话中的叠字形容词(如“躼躼长 lò-lò-tn̂g”)不见于官话中,故此种用法已逐渐失传。台湾话中的叠字形容词对所形容之名词有微调作用,因此用来极为鲜活。尤其用以形容颜色时(如:红记记 âng-kì-kì、黄锦锦 n̂g-gìm-gìm 等),可造出无法以官话形容之微细分别。如:同样是黑色,“乌趖趖 oo-sô-sô”为较一般性之形容,如“彼项物件乌趖趖”(那个东西很黑);而“乌汁汁 oo-tsiap-tsiap”用于形容脏污而不均匀之黑,如“你的手乌汁汁”;而“乌嘛嘛 oo-mah-mah”可用于较抽象之黑,如形容天色的黑。
以上三种黑并无确切之分野,台湾话人口多能心领神会而不至于错用。但由于官话之强势,这种微妙之形容词迅速消失,若偶然见用,听者亦难以领会其间之分别。(其实叠字形容词应为汉语各语支的共同点,在官话(北方汉语)中也屡见不鲜,如用以形容颜色时的“红通通”、“黄澄澄”等;而“乌汁汁”对应“黑擵擵”(hēimāmā)用于形容脏污而不均匀之黑,如“你的手黑擵擵。”;而“乌嘛嘛”对应“黑摸摸”(hēimōmō),可用于较抽象之黑,如天色。) - 词汇定型化
例如颜色方面,因台湾话不太分“蓝”、“绿”,皆称“青 tshenn/tshinn”,例如“青草”、“青山”为绿色;而有时以“青”称蓝色,如“青天”、“海青色”。但今日年轻的台湾人的台湾话,受到官话分清蓝、绿的影响,多有以“蓝 nâ”专指官语的“蓝色”,例如:直接以台湾话称“蓝天”,而不称呼“青天”;而以“青”称绿色之倾向。
官话字汇
- 台湾话发音
持续引进的新事物之名称,如:
国语 | 台语发音 (台罗拼音) |
---|---|
电视 | tiān-sī |
收音机 | siu-im-ki (亦用日文发音 la-jih-oo,ラジオ rajio) |
电脑 | tiān-náu |
国小 | kok-sió |
国中 | kok-tiong |
母语 | bú/bó-gí/gú/gír |
国语 | kok-gí/gú/gír |
高速公路 | ko-sok kong-lōo |
高铁 | ko-thih |
原住民 | guân-tsū-bîn |
而如“整个”,台湾话原本使用同义辞“规个”(kui-ê),但现今也有使用“整个”直接改念台湾话发音(tsíng-kò/kô)使用于口语中。
- 以国语发音
穿插于台湾话句子中,如:谢谢(台语混杂时常发成:seh-seh)、遥控器、大家乐、麦当劳、汉堡、锅贴、硬盘、萤幕等词汇;或一句官话、一句台语,甚至一句话内有官话、台语夹杂混用,即俗称的“鸡母屎半乌白”,愈年轻的台湾人因对台湾话生疏而愈明显有此现象。
文学
清治时期的1885年,由牧师汤玛斯·巴克礼所创办的台湾府城教会报,开辟了台湾人使用白话字(教会罗马字)创作的园地。许多白话文学作家如偕叡廉、柯设偕、林茂生、郑溪泮、赖仁声、蔡培火等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02]
日治时期的台湾话文论战后,赖和、郭秋生等人开始以汉字从事“台湾话”创作。战后,中华民国政府接受盟军的委托接收并管理台湾。两年后,二二八事件爆发,事后宣布全台戒严。戒严时期,台语文学受到打压,不过仍然有一群作家以台语创作,例如:林宗源、向阳、宋泽莱、林央敏、黄劲连、陈明仁、胡民祥、陈雷等。1987年台湾解严后,台语文学作品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文类也由初期的诗开始往小说、散文、戏剧等各方面开拓,例如李勤岸、庄柏林、路寒袖、杨允言、蒋为文、蓝淑贞、方耀干、周定邦、张春凰、陈金顺、清文等。[103]
谈到台语小说,最特别的就是“华台相杂”“台华相杂”的创作模式(类似年轻人说话华台语夹杂),作者描述的文字,以国语或台语为行文主体,或轻重不一,如萧丽红所著的《白水湖春梦》,其对话几乎皆为台语(以自创汉字书写)。蒋为文认为,这是一种类似语文学习过程当中的中介语现象,因作者缺乏台语文学主观意识及台语文书写的客观技术,故严格来说还不算是台语文学。[104]
音乐
传统音乐
流行音乐
戏剧
电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台湾社会中,于1945年至1949年间,在台湾省电影摄制场所拍摄的少量新闻片之外,并未有电影公司去摄制剧情片,而仅有数家来自于上海的电影公司前来拍摄外景。台湾人开拍的第一部闽南语电影,是上映于1955年由歌仔戏剧团所参加演出的《六才子西厢记》。同年,亦有第二部闽南语电影被拍摄,即是《薛平贵与王宝钗》。[105]
传播媒体
电视频道
广播
注释
- ^ 如杉房之助的《日台会话新编》;小川尚义的《台语类编》、《日台大辞典》、《台日大辞典》;东方孝义的《台日新辞书》;刘克明的《国语对译台语大成》等等诸多作品。
- ^ “台湾通行腔”(优势腔)是一种偏漳腔(或说以漳州腔为主体),再渗入少数偏泉腔变体类型的腔调。
- ^ 偏漳海腔[61]
- ^ 偏漳山混合腔[61],细分有台南普通腔、关庙普通腔、茄萣关庙腔、学甲漳东腔
- ^ 根据洪惟仁在《台湾语言的分类与分区:理论与方法》指出此种腔调属于漳山腔(漳州北部)特色,台湾普通腔主流是〈箱姜白〉(宕开三)念-iunn,此变体是泉腔及漳海腔(漳州南部)的共同特色,是台湾的优势腔
- ^ “漳东腔”为发“猪”、“鱼”、“汝”、“去”等字时,会将韵母-i发为-u,变成tu、hû、lú、khù。在中国福建,漳东腔分布在古泉州府同安县的部分区域(涵盖今日漳州市龙海区角美镇、厦门市海沧、集美(杏林)、厦门岛等区域。)
- ^ 根据洪惟仁在《台湾语言的分类与分区》指出此种混合腔调为台南偏漳山混合腔中的方言岛,具有“出归时”的现象,此现象为把普通腔调的tsh-声母念成s-,如把“红菜”(茄)念成ang-sài(与“翁婿”同音),但此特色现象(“出归时”)正在急遽消失,预测中老年层死亡后,此现象又会消失,恢复成tsh-的声母。
- ^ 除了具有“出归时”的特色外,还有“漳东腔”特色,〈居居〉字类念-u,漳东腔特色比学甲保存更好,但同类字或变成-i或-i/-u并存,语尾助词“啦”说成ta11
- ^ 细分有普通老漳海腔与普通新漳海腔
- ^ 细分有普通老漳海腔与礁溪老漳海腔
- ^ 细分有普通老漳海腔
- ^ 细分有竹山老漳海腔、普通新漳海腔、丰原新漳海腔、太平新漳海腔、大肚新漳海腔、南投新漳海腔、名间新漳海腔、永靖新粤漳山腔、员林新粤漳海腔
- ^ 细分有普通新漳海腔、椬梧新漳海腔、白河新漳海腔、普通漳山腔、掌潭漳山腔
- ^ 白沙老漳海腔
- ^ 普通新漳海腔
- ^ 细分有普通老泉山腔、新泉山腔、老同安腔、台北新同安腔、普通偏泉腔
- ^ 以同安腔为底,并受“漳东腔”影响(原因可能为有集美杏林或厦门岛等地的移民)。j-→l-;《汇音妙悟》〈科〉字母*-er→-e,〈居〉字母*-ir→-u,如“猪”tu、“鱼”hû;〈熋干白〉念-ainn,如“指”念tsáinn;“关”念成kuainn;阴上变调念高升调,阳入本调念高平调。
- ^ 细分有老泉海腔、新泉山腔、老同安腔、新竹市老同安腔、普通偏泉腔、白沙屯腔
- ^ 细分有老泉中腔、新泉中腔、普通偏泉腔
- ^ 细分有老泉中腔、鹿港老泉中腔、中部老泉山腔、新泉山腔、彰化新同安腔、普通偏泉腔
- ^ 细分有中部老泉山腔、新泉山腔、老泉中腔、新泉中腔、台西新泉中腔、新泉海腔、普通偏泉腔
- ^ 细分有普通偏泉腔与大林蒲腔
- ^ 细分有湖西老同安腔、竹篙湾老同安腔、澎湖新同安腔、澎南湖西新同安腔、普通偏泉腔
- ^ 普通偏泉腔
- ^ 或写作[nd],如胡方(2005)和张振兴(1993)。
- ^ 音近ㄜ,有些学者则认为此音是与官话ㄜ相同的[ɤ][79]
- ^ 部分学者认为是[ɘ][85]
- ^ 南部腔将歌韵发为[ə],与泉腔的火韵[ə]发音相同,但因形成方式不同,并不同韵。
参考文献
- ^ 1.0 1.1 10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初步統計結果提要分析 (PDF). [2021-10-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0-06).
- ^ Sino-Tibetan. [2016-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3).
- ^ 《大众运输工具播音语言平等保障法》,民国89年(2000年)3月31日立法
- ^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2015-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1).
- ^ 國家語言發展法 第二條. [2019-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 Taibei Hokkien.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 ^ 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111-115年). 台北市: 中华民国文化部、原住民族委员会、客家委员会、教育部. 2022 [2023-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8).
- ^ 8.0 8.1 8.2 Douglas, Carstairs.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London: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1899.
- ^ 9.0 9.1 9.2 刘克明. 《臺語大成》. 1916.[失效链接]
- ^ CHAPTER 2 People and Langua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he Republic of China Yearbook 2008》,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 ^ 刘家谋撰,郭秋显、赖丽娟主编. 《劉家謀全集彙編》. 新北市: 龙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12: 册2,页596. ISBN 9789866429583 (中文).
- ^ 李鸿章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辑. 《李文忠公選集》. 台北市: 台湾银行. 1961: 册1,页15 (中文).
- ^ 顾廷龙、戴逸主编. 《李鴻章全集》.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 册31,页22. ISBN 9787533645236 (中文).
- ^ 小川尚义. 臺日大辭典. 台北: 台湾总督府. 1931-1932.
- ^ 田内八百久万. 臺灣語. 台湾: 太田组事务所. 1895.
- ^ 岩崎敬太郎. 臺灣語典. 台湾: 新高堂书局. 1922.
- ^ 〈習稱「臺灣話」就是「閩南語」 有關單位.通告改正〉. 《经济日报》 (台北市). 1967-10-27: 版6 (中文).。
- ^ 台、客、原住民書面語將冠名「台灣」 金曲獎國語獎項擬改為「華語」. [2021-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 ^ 中華民國文化部-國家語言發展. 文化部. [2022-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2) (中文(台湾)).
- ^ 吴坤明. 臺灣閩南語之淵源與正名 (PDF). 台湾学研究第五期. 台湾学研究中心: 54–73. 2008年6月 [2010-04-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06).
- ^ 蒋为文. 是「台語」kap「咱人話」,m̄是「閩南話」!. 台文通讯BONG报219期. 2012-07 [2014-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 ^ "Civil Affairs Handbook Taiwan (Formosa)". Office of the 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 Navy Department. 1944-10-15.
- ^ 臺灣省資料館,史蹟文物簡介,《歷代之經營--明代》. [2013-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2).
- ^ ibid (同上)
- ^ 董峰政. 有「台灣味」的閩南話. 自立晚报. 1999年4月5日 [2016年5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0日) (中文(繁体)).
- ^ 黄秀仍. 明鄭清領時期臺灣閩南語的形成 (PDF). 远东学报. 2006年6月 [2016年5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年10月12日) (中文(繁体)).
- ^ 洪惟仁,《台湾河佬语声调研究》,1987年。
- ^ 泉州旅游信息网,泉州方言文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洪惟仁,《台湾方言之旅》,前卫出版社,1991年:145页。ISBN 978-957-9512-31-2。
- ^ 濒危的母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各世代说台语的比例急速下降,从65%到18%。
- ^ 台語漸式微 學者:21世紀恐消失. [2021-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 ^ 台湾的语言政策何去何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年龄层越低,华语的使用率越高。
- ^ 閩南語認證考試今起網路報名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自由电子报. 2017-04-05 [2020-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 ^ 世界母语日反思 当我们只会用“母汤”取代“毋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9-02-21
- ^ 台語人口漸減 柯文哲:我兒女也都很少講台語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自由电子报. 2017-06-10 [2020-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 ^ 台語30年內滅亡? 文化部公聽會端藥方. 生活新闻 (民视).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7).
- ^ 文化部办国家语言发展法草案公听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中华民国教育部,《本土语言资讯网‧本土语言使用情况说明》,https://mhi.moe.edu.tw/newsList.jsp?ID=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專家爆台語消失危機「南部也很淒慘」 全台僅22.3%年輕人會講.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 ^ Janet謝怡芬獲選十大傑出青年 爸爸代領獎引以為傲. 中央通讯社. 2020-09-17 [2024-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1).
- ^ Janet主持公視節目 感謝台語讓她出人頭地. 中央通讯社. 2019-08-13 [2024-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1).
- ^ 黃仁勳以台語開場立標竿. 自由时报. 2023-05-30 [2024-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1).
- ^ 「AI教父」黃仁勳身價破兆 直擊逛夜市拎麻花捲超反差. 台视新闻网. 2023-05-27 [2024-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1).
- ^ 黄仁勋(左), 记者(右下). 結束私廚餐敘 #黃仁勳 會粉絲親切秀台語問「她不會說台灣話齁」- 94看新聞. 三立新闻网. 2024-05-30 [2024-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24) (英语及台语).
- ^ 梁淑慧,《硕士论文》,2004年:第二章第二节
- ^ Douglas, Carstairs.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London: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1899.
- ^ Douglas, Carstairs.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London: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1899.
- ^ 张屏生. 《廈門話並不能簡單的用「不漳不泉的漳泉濫」來理解》 (PDF). [2022-07-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7-09).
- ^ 吴, 守礼. 臺南市福建省同安方言的色彩較濃. [2022-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吴, 守礼. 經歷台南同安腔與員林漳州腔的異同. [2022-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4).
- ^ Douglas, Carstairs.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London: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1899.
- ^ 《台语文运动访谈暨史料汇编》,杨允言、张学谦、吕美亲,国史馆,2008-03-01
- ^ 《普闽典》,闽南方言拼音方案
- ^ 周长楫1996;张振兴,1997
- ^ 王育德2002;郑良伟,1987
- ^ 郑良伟1987
- ^ 57.0 57.1 洪惟仁. 台灣的語種分布與分區 (PD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中央研究院). 2013, 14 (2): 315–369 [2018-0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2-20) (中文(台湾)).
- ^ 2003洪惟仁《泉漳竞争与台湾普通腔的形成》新竹:国立清华大学语言所博士论文
- ^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編輯凡例. [2011-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 ^ 洪惟仁,台湾语言地图集,2019
- ^ 61.0 61.1 洪惟仁,台湾语言的分类与分区:理论与方法,2019
- ^ 吴正龙、陈淑君. 員林地區饒平張姓分佈與語言.
- ^ 据厦门大学周长楫教授指出三千七百五十八个汉字中文白异读的字有40%左右。
- ^ 黄叔璥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辑. 《臺海使槎錄》. 台北市: 台湾银行. 1957: 页43 (中文).
- ^ 董同龢. 廈門方言的音韻.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1957, (29): 231-253.
- ^ 张振兴. 臺灣閩南方言記略. 文史哲出版社. 1997年: 第七页. ISBN 9789575476809.
- ^ 67.0 67.1 胡方,论厦门话[mb ηg nd]声母的声学特性及其他,2005
- ^ 朱晓农. 語音學. 2010.
- ^ 69.0 69.1 张裕宏,白话字基本论,2002
- ^ 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1981
- ^ 董同龢,记台湾的一种闽南语,中研院史语所,1967.06
- ^ 罗常培,厦门音系,1930
- ^ 73.0 73.1 张振兴,台湾闽南方言记略,1993
- ^ 洪惟仁,音变的过程与动机,2014
- ^ 郑良伟,台语语音规律大纲及语例,1996
- ^ 洪惟仁. 音變的動機與方向:漳泉競爭與臺灣普通腔的形成. 新竹: 清华大学语言所博士论文: 99. 2003.
- ^ 庄雅雯、冯钟纬、陈如意. 〈入〉字頭「g」變體在鶴佬客地區與非鶴佬客地區之差異 (PDF). 台湾的语言方言分布与族群迁徙工作坊论文集. 2009 [2016-06-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2-20).
- ^ 洪惟仁. 閩南語入字頭(日母)的音變潮流 (PDF). 台湾语文研究. 2012, 7 (2) [2016-06-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2-20).
- ^ 张振兴. 臺灣灣閩南方言記略.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89.
- ^ 董忠司. 台南市方音中的[ə]元音與元音系統的重組 (43). 中华学苑: 23-46. 1993.
- ^ 董忠司. 福爾摩沙的烙印(上). 台北: 文建会. 2001: 55页.
- ^ 陈淑娟. 台灣閩南語新興的語言變異:台北市、彰化市及台南市元音系統與陽入原調的調查分析. 语言暨语言学. 2010, 11 (2): 425-468.
- ^ 陈淑娟. 台灣閩南語元音系統及陰、陽入聲調的變異與變化──台灣閩南語的字表調查分析. 台湾语文研究. 2009, (3): 151-172.
- ^ 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使用手冊 (pdf).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08-12 [2016-06-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26).
- ^ 骆嘉鹏. 閩客方言影響下的台灣國語音韻特點. 马来西亚汉语语言学国际学术会议. 2006-03-04. 参数
|journal=
与模板{{cite magazine}}
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journal}}
或|magazine=
) (帮助) - ^ 洪惟仁. 台灣泉州腔央元音的崩潰與語音標記性. 中国社会语言学. No. 1 (北京): 34-56. 参数
|journal=
与模板{{cite magazine}}
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journal}}
或|magazine=
) (帮助) - ^ 陈彦君、杨秀芳. 臺灣永靖閩南方言音韻研究 --兼論特殊韻讀-eŋ/-ek韻的來源與發展.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2011.
-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编辑说明->编辑凡例->音档说明)
- ^ 洪惟仁. 台灣的語種分布與分區. 语言暨语言学. Vol. 14 no. 2. 2013-02-01: 347. 参数
|journal=
与模板{{cite magazine}}
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journal}}
或|magazine=
) (帮助) - ^ 90.0 90.1 台中教育大学台罗学习网—第二课 声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民视台湾学堂. 講台語當著時:台語的聲調. YouTube. 2017-06-01 [2017-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8).
-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昨昏. [2016-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引擎. [2016-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0).
-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音讀說明. [2011-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 ^ 95.0 95.1 台中教育大学台罗学习网—第三课 变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附錄:外來詞.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12-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 ^ 詹依儒. 《臺語中日語借詞使用現況調查》.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语文学系硕士论文. [201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6).,页85。
- ^ 98.0 98.1 98.2 98.3 此些用语另有其他说法。
- ^ 台語辭典(台日大辭典台語譯本):福佬. [2009-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 ^ 臺灣名稱的由來. 中华民国教育部数位教学资源. [2014-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9) (中文(台湾)).
- ^ 翁佳音. 馬尼拉文獻中的「牽手」. 原住民委员会. [2017-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2).
- ^ 罗马字是台湾新文学ê开基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收于蒋为文著2005《语言、认同与去殖民》台南:国立成功大学。
- ^ 台文作家简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方耀干提供。
- ^ 中介语 ia̍h是透滥新生语?论乡土文学作品 ê语言文字使用现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收于蒋为文著2011《民族、母语kap音素文字》台南:国立成功大学。
- ^ 台湾史硏究会主编. 《臺灣史硏究會論文集(第一集)》. 台北市: 台湾史硏究会. 1988: 页223 (中文).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台語內涵爭議”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AutoS7-17”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AutoS7-19”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dict.edu.tw”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臺灣閩南語”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AutoS7-20”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references>
标签中name属性为“AutoS7-21”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