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话
龙岩话 | |
---|---|
Lêng-nâ-goē | |
母语国家和地区 | 中国福建省龙岩市 |
区域 |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 |
语系 | |
方言 | |
语言代码 | |
ISO 639-3 | – |
ISO 639-6 | lyan |
福建闽南语地区,龙岩话为黄色。 |
龙岩话(闽南语:Lêng-nâ-goē)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闽南语的一种方言,通行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受到闽西客家文化圈的影响,龙岩话中含有不少客家语的特色,这一点与漳平话很相似。龙岩话与漳州话、厦门话可以勉强通话,然而也有一定程度的通话困难,但音韵、词汇等特点皆与闽南语相同,因此龙岩话属闽南语方言而不是客家语的方言。龙岩话与漳州话、厦门话沟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其声调调值完全不同。
使用地区
[编辑]龙岩话通行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使用人口占该区总人口的92%。其中以城关话为标准口音,适中镇则通行的适中话,与城关话存在一定差异。漳平县的赤水镇和双洋镇亦通行龙岩话。历史上这两个镇隶属于宁洋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洋撤县,赤水、双洋划入漳平县,但是这两个地方的语言和习俗均与龙岩类似,与漳平其他地方差异较大。赤水话和双洋话与龙岩话可以沟通,但是与漳平话沟通非常困难。漳平县虽然行政上隶属与龙岩地区,但是其方言却接近于漳州话,与龙岩话差异非常大,所以漳平话不是龙岩话,但是漳平下辖的赤水和双洋两个镇说的是龙岩话。
音韵体系
[编辑]龙岩话有14个声母、65个韵母和8个声调。
声母
[编辑]龙岩话共有14个声母(包含零声母);如果将出现条件互补的声母分开计算则是20个。[1]:84,85
双唇音 | 齿龈音 | 龈颚音 | 软颚音 | 声门音 | |||||
---|---|---|---|---|---|---|---|---|---|
清音 | 浊音 | 清音 | 浊音 | 清音 | 清音 | 浊音 | 清音 | ||
鼻音 | [m] 问 |
[n] 脑年 |
[ŋ] 熬 |
||||||
塞音 | 不送气 | [p] 八兵 |
[b] 麦明 |
[t] 多东 |
[k] 高九 |
[g] 热月 |
[ʔ] 安温 | ||
送气 | [pʰ] 派片 |
[tʰ] 讨天 |
[kʰ] 开轻 |
||||||
塞擦音 | 不送气 | [ʦ] 资早 |
[ʨ] 酒字 |
||||||
送气 | [ʦʰ] 草寸 |
[ʨʰ] 刺手 |
|||||||
擦音 | [s] 三事 |
[ɕ] 酸想 |
[x] 风副 | ||||||
流音 | [l] 南老 |
其中:
- b、l、g 和 m、n、ŋ 的出现条件互补,前者出现在非鼻化韵母前,后者出现在鼻化韵母前;例如“老”读 lau²¹,“脑”读 nãu²¹。
- ts、tsʰ、s 和 ʨ、ʨʰ、ɕ 的出现条件互补,前者出现在开口呼、合口呼韵母之前,后者出现在齐齿呼韵母之前;例如“租”读 tsɿ³³,“字”读 tɕi³³。
韵母
[编辑]ue、ɛ、iɛ、uɛ、ai、uai、au、iau
m、im、am、iam、iep、ap、iap
in、un、an、ian、uan
it、at、iat、uat、uot、ŋ
aŋ、iaŋ、uaŋ、oŋ、ioŋ、ak、iak、uak、ok、iok
ĩ、ũ、ũi、ã、iã、uã、iuã、iãt、õ、iõ、ɛ̃、iɛ̃、uɛ̃、ãi、ãu、iãu
声调
[编辑]龙岩话共有8个声调,是闽南语中声调最多的一个方言。
标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调类 | 阴平 | 阳平 | 阴上 | 阳上 | 阴去 | 阳去 | 阴入 | 阳入 |
音值 | ˧˧˦ (334) | ˩˩ (11) | ˨˩ (21) | ˥˨ (52) | ˨˩˧ (213) | ˥˥ (55) | ˥ (5) | ˧˨ (32) |
白话字调号 (括弧内附注的是使用范例) |
不标调 (a) | ˆ (â) | ́ (á) | ˇ (ǎ) | ̀ (à) | - (ā) | 不标调 (ap/at/ak) | ˈ (a̍p/a̍t/a̍k) |
例字 | 边、东 | 寒、铜 | 碗、党 | 近、重 | 汉、冻 | 尺、当(拟声词) | 曲、触 | 白、逐 |
带下划线者代表发音短促。
连读音变
[编辑]龙岩话的连读音变包括连读变调和变音两种。以n为结尾的韵母如果紧跟的后一个字的声母是ph,p 或 b,要变音为m,这一点和日语类似,例如:新sin334->sim334-11妇pu52。还有合音现象,如落花生的落花合音为lua11,所以落花生读音为lua11sin334。
两字连读组成词语时,前字的声调可能发生后字声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就是连读变调。
以下是龙岩话两字组的连读变调规律表。其中,纵行为前字,横行为后字。
阴平, 334 | 阳平, 11 | 阴上, 21 | 阳上, 52 | 阴去, 213 | 阳去, 55 | 阴入, 5 | 阳入, 32 | |
阴平, 334 | ||||||||
阳平, 11 | ||||||||
阴上, 21 | ||||||||
阳上, 52 | ||||||||
阴去, 213 | ||||||||
阳去, 55 | ||||||||
阴入, 5 | ||||||||
阳入, 32 | ||||||||
注:阴平调334的单字加“仔”后,要变成阳去调55,如:锹 t'io334-55 仔;孙sun334-55仔。
参考资料
[编辑]- 郭启熹,龙岩方言词典.Lu jiang chu ban she, 2016,ISBN:7545911261, 9787545911268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T9MGkAEACAAJ]
参阅
[编辑]- ^ 中国语言资源集.福建.概况卷:全二卷之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3-09. ISBN 9787522719375.
- ^ 四川閩語(摘自《四川方言與巴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