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语的历史
赣语的历史可以确定地追溯至秦朝。
上古赣语
[编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将屠睢代表秦朝出征百越。50万名士兵驻扎在余干县、南康县等地,他们是江西省境内的首批汉族定居者。据《淮南子·人间训》所载:“其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这应该是江西地区最初的华夏族人口,赣语的形成亦由此而始。汉高帝初年(公元前202年),汉朝在江西设置豫章郡,郡治南昌,下辖十八县。豫章郡人口在一百来年的时间内连番四倍,在当时中国一百多个郡中,豫章郡的人口名次由53位跃居第四位。在扬州的六个郡中,由第五位跃居第一位,占扬州总人口的五分之二,上古赣语也就随着秦始皇和汉武帝征南行动和华夏人的南迁而形成了。后来,汉朝在公元前202年设豫章郡,此后人口增长迅速。 西汉扬雄的著作《𬨎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仅“南楚”方言就提及达85次,其中单言“南楚”、不并引其他地名有42次,提到“南楚之外”、“南楚之南”10次。而《史记·货殖列传》中则注明道:“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同时,《方言》中提及的吴越、吴杨越、吴楚等地亦被认为包括江西的部分地区,所以该时期的江西话应是似吴类楚的一种独具特色、有别于周畿雅言的语言。
然而陈昌仪认为,随着“中原人第一次大批涌入,促使了中原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中原汉语与土著语言的融合。这一融合过程大约到东汉末期才完成。”因此扬雄的《方言》没有对“具有特色的原始赣语引起关注,没能得到应有的反映。”
中古赣语
[编辑]中古赣语是3至6世纪的赣语。这一时期,赣语受到中原移民的汉化。有些学者认为中古赣语、客家话和江淮官话通泰片有着南朝通用语的底层。[2]:123-135
不过,中古赣语仍与官方语言有很大差异。《南史·列传第三十七》中记载:
上方欲奖以贵族盛姻,以谐之家人语傒音不正,乃遣宫内四五人往谐之家教子女语。二年后,帝问曰:“卿家人语音已正未?”谐之答曰:“宫人少,臣家人多,非唯不能得正音,遂使宫人顿成傒语。”
中世赣语
[编辑]中世赣语是唐朝和宋朝(6至13世纪)的赣语。中原移民在江西的最后一次广泛定居发生在安史之乱后。这一时期的赣语变得稳定了。
对这一时期江西诗人用韵的研究也为构拟中世赣语而做。现代赣语保留了这一时期的许多特征,[3][4]例如:
- 尤侯韵对萧豪韵;
- 支微韵对鱼模韵;
- 鱼模韵对家麻韵;
- 皆来韵对支微韵;
- 监廉韵对寒先韵;
- 庚青韵对江阳韵。
近世赣语
[编辑]近世赣语是元朝和明朝(13至17世纪)的赣语。 近世赣语的部分特征有:[5][6]
近代赣语
[编辑]近代赣语是清朝(17世纪)至近代的赣语。
19世纪中叶出版的课本《类字蒙求》反映了南昌话的语音特点,如-m与-n合流,有7个声调等;学者们发现赣语在这一时期相当稳定。
这一时期西方人也开始学习赣语。英国外交官庄延龄是第一个记录了赣语语音现象的西方人,他注意到自己抚州的朋友将弛声与送气音混淆。
另见
[编辑]参考
[编辑]阅读更多
[编辑]- 陈昌仪, 赣方言概要
- 李军, 陈昌芳, 19世纪中叶南昌话韵母与声调系统的特点
- 李莎莉, 明代江西诗人用韵研究
- 刘纶鑫, 客赣方言史简论
- Laurent Sagart, Les dialectes Gan
- Sagart, Laurent. 2002. Gan, Hakka and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Dialec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ialect Variations in Chinese, 129–153. 第3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 Linguistics Section.
- 邵百鸣, 葛力力, 略论赣方言的形成
- 田业政, 元代江西诗人古体诗用韵研究
- 游汝杰, 西洋传教士汉语方言学著作书目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