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41号潜艇 (1914年)
历史 | |
---|---|
德意志帝国 | |
艦名 | U-41号 |
下订日 | 1913年4月22日 |
建造者 | 基尔日耳曼尼亚船厂 |
船廠編號 | 201 |
動工日 | 1913年4月22日 |
下水日 | 1914年10月10日 |
服役日 | 1915年2月1日 |
结局 | 1915年9月24日在锡利群岛附近遭英国Q船巴拉隆号击沉 |
技术数据 | |
艦型 | U-31至U-41型 |
排水量 |
|
全長 | |
全寬 |
|
吃水 | 3.56米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速度 |
|
續航距離 |
|
潛航深度 | 50米 |
舰载船 | 1艘小划艇 |
乘員 | 4名军官、31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服役记录 | |
所属 |
|
指挥官 |
|
参与行动 | 四次巡逻 |
战绩 |
|
陛下之41号潜艇(德語:SM U 41[註 1])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一艘潜艇或称U艇。它由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承建,于1914年10月10日下水,至1915年2月1日交付使用。U-41号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的329艘德国潜艇之一,在其四次巡逻中,共击沉协约国或中立国的28艘商船,容积总吨为58546吨。1915年9月24日,该艇于第二次巴拉隆事件中在锡利群岛遭英国Q船击沉。
设计
[编辑]U-41号为双壳远洋潜艇,在尺寸上类似于U-23至U-30型,仅在推进和速度上略有不同。德意志帝国海军将其视为非常优秀的公海舰艇,具有适中的机动性和良好的水面掌舵能力。[2]
艇只的全长和耐压壳体长分别为64.70米和52.36米;舷宽6.32米,当中的耐压壳体宽为4.05米;有7.68米的总高和3.56米的吃水深度。艇只的总排水量达971吨;其中水上为685吨,水下为878吨。[2]
U-41号搭载有可在水上使用的两台日耳曼尼亚六缸二冲程柴油发动机,总功率为1,850匹公制馬力(1,361千瓦特);以及可在水下使用的西门子-舒克特双电动发电机,总功率为1,200匹公制馬力(883千瓦特)。这些发动机用以驱动双轴、每根轴各一个的直径1.6米长螺旋桨,从而使艇只在水上的最高速度达16.4節(30.4公里每小時),在水下的最高航速为每小时9.7節(18.0公里每小時)。它可以8節(1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上巡航8,790海里(16,280公里),或以5節(9.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下巡航80海里(150公里)。艇只的潜航深度为50米。[2]
艇只装备了四具直径为500毫米的鱼雷发射管,其中艏、艉各两具,并可携带合共6枚鱼雷。此外,U-41号于1915年还增配了一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其标准船员编制为4名军官和31名水兵。[2]
历史
[编辑]U-41号是由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912年6月12日向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订购。它自1913年4月22日开始铺设龙骨,1914年10月10日下水,至1915年2月1日正式入役,并被编入驻黑尔戈兰岛的第二潜艇区舰队。其首任暨唯一一任艇长为海军上尉克劳斯·汉森,他此前曾是U-16号的指挥官。[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U-41号曾多次袭击协约国或中立国商船。从1915年5月至9月,共有30艘商船成为该艇的受害者,其中包括击沉28艘、击伤1艘和缴获1艘,容积总吨近60000吨。[3]1915年9月24日,U-41号在第二次巴拉隆事件中遭英国Q船击沉。在战争的这一阶段,U艇指挥官奉命严格遵守交战规则(“巡洋交战规则”)。当发现商船目标时,U艇会在附近浮出水面,登船搜寻违禁品。这避免了中立船只被误击,但却使U艇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中。
在截停了一艘容积总吨为6651吨的英国货轮乌尔比诺号(Urbino)之后,U-41号依照交战规则派遣了一支登船队检查货物。在船上检获战争物资后,德国人用救生艇把商船船员赶下了船。正当U-41号利用甲板炮击沉乌尔比诺号的过程中,悬挂着美国国旗的宛德拉号(伪装成美国商船巴拉隆号)来到了现场。U艇船员准备检查这艘中立船只的文件,后者却突然近距离开火,但并未撤下美国国旗。此举违反了交战规则;虽然规则允许悬挂假旗,但要求交战国必须在敌对行动开始前表明身份。尽管U-41号的甲板炮是有人值守,但只完成了一次发射脱靶。汉森于是下令潜航,希望从水下遁逃。然而,U艇急速下沉至76米,超过了规定的50米最大潜航深度。汉森遂下令排空所有沉浮箱,又使艇只跃升出水面。当U艇的损坏程度加剧,船员们开始弃艇。U-41号在锡利群岛以西约49°10′N 7°20′W / 49.167°N 7.333°W的方位沉没。全艇仅两名军官获救,艇长汉森也在阵亡名单之列。[4]
这一事件在德国引起了广泛的愤怒,尤其是在海军军官中。德国铸币师卡尔·格茨甚至设计了一款宣传奖章来纪念这次沉没事件。
袭击历史摘要
[编辑]日期 | 船名 | 船籍 | 吨位 | 结局[5] |
---|---|---|---|---|
1915年5月2日 | 美利坚号 | 挪威 | 3706 | 击沉 |
1915年5月2日 | 巡航者号 | 英国 | 146 | 击沉 |
1915年5月2日 | 八都马号 | 英国 | 148 | 击沉 |
1915年5月2日 | 墨丘利号 | 英国 | 222 | 击沉 |
1915年5月2日 | 圣乔治号 | 英国 | 215 | 击沉 |
1915年5月3日 | 奥斯卡号 | 挪威 | 107 | 击沉 |
1915年5月3日 | 罗克珊号 | 瑞典 | 355 | 缴作战利品 |
1915年5月25日 | 内布拉斯加人号 | 美国 | 4409 | 击伤 |
1915年5月26日 | 莫文娜号 | 英国 | 1414 | 击沉 |
1915年5月27日 | 凯德比号 | 英国 | 1130 | 击沉 |
1915年5月28日 | 埃塞俄比亚人号 | 英国 | 3794 | 击沉 |
1915年5月28日 | 斯彭尼穆尔号 | 英国 | 2733 | 击沉 |
1915年5月28日 | 图洛克穆尔号 | 英国 | 3520 | 击沉 |
1915年5月29日 | 塞斯妮号 | 葡萄牙 | 623 | 击沉 |
1915年5月29日 | 迪克西亚纳号 | 英国 | 3329 | 击沉 |
1915年5月29日 | 格兰里号 | 英国 | 4140 | 击沉 |
1915年7月16日 | 巴尔瓦号 | 俄罗斯帝国 | 1165 | 击沉 |
1915年7月17日 | 拉德茨基将军号 | 俄罗斯帝国 | 2118 | 击沉 |
1915年7月24日 | 格朗吉伍德 | 英国 | 3422 | 击沉 |
1915年7月25日 | 凯尔特人号 | 英国 | 264 | 击沉 |
1915年7月25日 | 塞东尼亚号 | 英国 | 259 | 击沉 |
1915年7月25日 | 象征号 | 英国 | 157 | 击沉 |
1915年7月25日 | 赤膀鸭号 | 英国 | 192 | 击沉 |
1915年7月25日 | 霍诺丽亚号 | 英国 | 179 | 击沉 |
1915年7月25日 | 利莱诺号 | 美国 | 1923 | 击沉 |
1915年7月28日 | 特隆赫姆峡湾号 | 挪威 | 4248 | 击沉 |
1915年9月23日 | 盎格鲁-哥伦比亚人号 | 英国 | 4792 | 击沉 |
1915年9月23日 | 钱塞勒号 | 英国 | 4586 | 击沉 |
1915年9月23日 | 赫西俄涅号 | 英国 | 3363 | 击沉 |
1915年9月24日 | 乌尔比诺号 | 英国 | 6651 | 击沉 |
注释
[编辑]脚注
[编辑]- ^ 1.0 1.1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Claus Hansen.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12 January 2015].
- ^ 2.0 2.1 2.2 2.3 Gröner,第6頁.
- ^ Herzog,第67頁.
- ^ Kemp 1998,第15頁.
- ^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by U 41.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12 January 2015].
参考资料
[编辑]-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U-boats and Mine Warfare Vessels.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2. 由Thomas, Keith; Magowan, Rachel翻译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1. ISBN 0-85177-593-4.
- Herzog, Bodo. Deutsche U-Boote 1906–1966. Erlangen: Karl Müller Verlag. 1993. ISBN 3-86070-036-7.
- Kemp, Paul. Die deutschen und österreichischen U-Boot-Verluste in beiden Weltkriegen. Gräfelfing vor München: Urbes. 1998. ISBN 3-924896-43-7.
- 陈进 等 (编). 《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ISBN 978-7-111-589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