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41號潛艇 (1914年)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艦名 | U-41號 |
下訂日 | 1913年4月22日 |
建造者 |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 |
船廠編號 | 201 |
動工日 | 1913年4月22日 |
下水日 | 1914年10月10日 |
服役日 | 1915年2月1日 |
結局 | 1915年9月24日在夕利群島附近遭英國Q船巴拉隆號擊沉 |
技術數據 | |
艦型 | U-31至U-41型 |
排水量 |
|
全長 | |
全寬 |
|
吃水 | 3.56米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速度 |
|
續航距離 |
|
潛航深度 | 50米 |
艦載船 | 1艘小划艇 |
乘員 | 4名軍官、31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服役記錄 | |
所屬 |
|
指揮官 |
|
參與行動 | 四次巡邏 |
戰績 |
|
陛下之41號潛艇(德語:SM U 41[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一艘潛艇或稱U艇。它由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承建,於1914年10月10日下水,至1915年2月1日交付使用。U-41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的329艘德國潛艇之一,在其四次巡邏中,共擊沉協約國或中立國的28艘商船,容積總噸為58546噸。1915年9月24日,該艇於第二次巴拉隆事件中在夕利群島遭英國Q船擊沉。
設計
[編輯]U-41號為雙殼遠洋潛艇,在尺寸上類似於U-23至U-30型,僅在推進和速度上略有不同。德意志帝國海軍將其視為非常優秀的公海艦艇,具有適中的機動性和良好的水面掌舵能力。[2]
艇只的全長和耐壓殼體長分別為64.70米和52.36米;舷寬6.32米,當中的耐壓殼體寬為4.05米;有7.68米的總高和3.56米的吃水深度。艇只的總排水量達971噸;其中水上為685噸,水下為878噸。[2]
U-41號搭載有可在水上使用的兩台日耳曼尼亞六缸二衝程柴油發動機,總功率為1,850匹公制馬力(1,361千瓦特);以及可在水下使用的西門子-舒克特雙電動發電機,總功率為1,200匹公制馬力(883千瓦特)。這些發動機用以驅動雙軸、每根軸各一個的直徑1.6米長螺旋槳,從而使艇只在水上的最高速度達16.4節(30.4公里每小時),在水下的最高航速為每小時9.7節(18.0公里每小時)。它可以8節(1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上巡航8,790海里(16,280公里),或以5節(9.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下巡航80海里(150公里)。艇只的潛航深度為50米。[2]
艇只裝備了四具直徑為500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其中艏、艉各兩具,並可攜帶合共6枚魚雷。此外,U-41號於1915年還增配了一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其標準船員編制為4名軍官和31名水兵。[2]
歷史
[編輯]U-41號是由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12年6月12日向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訂購。它自1913年4月22日開始鋪設龍骨,1914年10月10日下水,至1915年2月1日正式入役,並被編入駐黑爾戈蘭島的第二潛艇區艦隊。其首任暨唯一一任艇長為海軍上尉克勞斯·漢森,他此前曾是U-16號的指揮官。[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U-41號曾多次襲擊協約國或中立國商船。從1915年5月至9月,共有30艘商船成為該艇的受害者,其中包括擊沉28艘、擊傷1艘和繳獲1艘,容積總噸近60000噸。[3]1915年9月24日,U-41號在第二次巴拉隆事件中遭英國Q船擊沉。在戰爭的這一階段,U艇指揮官奉命嚴格遵守交戰規則(「巡洋交戰規則」)。當發現商船目標時,U艇會在附近浮出水面,登船搜尋違禁品。這避免了中立船隻被誤擊,但卻使U艇暴露在巨大的風險中。
在截停了一艘容積總噸為6651噸的英國貨輪烏爾比諾號(Urbino)之後,U-41號依照交戰規則派遣了一支登船隊檢查貨物。在船上檢獲戰爭物資後,德國人用救生艇把商船船員趕下了船。正當U-41號利用甲板炮擊沉烏爾比諾號的過程中,懸掛着美國國旗的宛德拉號(偽裝成美國商船巴拉隆號)來到了現場。U艇船員準備檢查這艘中立船隻的文件,後者卻突然近距離開火,但並未撤下美國國旗。此舉違反了交戰規則;雖然規則允許懸掛假旗,但要求交戰國必須在敵對行動開始前表明身份。儘管U-41號的甲板炮是有人值守,但只完成了一次發射脫靶。漢森於是下令潛航,希望從水下遁逃。然而,U艇急速下沉至76米,超過了規定的50米最大潛航深度。漢森遂下令排空所有沉浮箱,又使艇只躍升出水面。當U艇的損壞程度加劇,船員們開始棄艇。U-41號在夕利群島以西約49°10′N 7°20′W / 49.167°N 7.333°W的方位沉沒。全艇僅兩名軍官獲救,艇長漢森也在陣亡名單之列。[4]
這一事件在德國引起了廣泛的憤怒,尤其是在海軍軍官中。德國鑄幣師卡爾·格茨甚至設計了一款宣傳獎章來紀念這次沉沒事件。
襲擊歷史摘要
[編輯]日期 | 船名 | 船籍 | 噸位 | 結局[5] |
---|---|---|---|---|
1915年5月2日 | 美利堅號 | 挪威 | 3706 | 擊沉 |
1915年5月2日 | 巡航者號 | 英國 | 146 | 擊沉 |
1915年5月2日 | 八都馬號 | 英國 | 148 | 擊沉 |
1915年5月2日 | 墨丘利號 | 英國 | 222 | 擊沉 |
1915年5月2日 | 聖佐治號 | 英國 | 215 | 擊沉 |
1915年5月3日 | 奧斯卡號 | 挪威 | 107 | 擊沉 |
1915年5月3日 | 羅克珊號 | 瑞典 | 355 | 繳作戰利品 |
1915年5月25日 | 內布拉斯加人號 | 美國 | 4409 | 擊傷 |
1915年5月26日 | 莫文娜號 | 英國 | 1414 | 擊沉 |
1915年5月27日 | 凱德比號 | 英國 | 1130 | 擊沉 |
1915年5月28日 | 埃塞俄比亞人號 | 英國 | 3794 | 擊沉 |
1915年5月28日 | 斯彭尼穆爾號 | 英國 | 2733 | 擊沉 |
1915年5月28日 | 圖洛克穆爾號 | 英國 | 3520 | 擊沉 |
1915年5月29日 | 塞斯妮號 | 葡萄牙 | 623 | 擊沉 |
1915年5月29日 | 迪克西亞納號 | 英國 | 3329 | 擊沉 |
1915年5月29日 | 格蘭里號 | 英國 | 4140 | 擊沉 |
1915年7月16日 | 巴爾瓦號 | 俄羅斯帝國 | 1165 | 擊沉 |
1915年7月17日 | 拉德茨基將軍號 | 俄羅斯帝國 | 2118 | 擊沉 |
1915年7月24日 | 格朗吉伍德 | 英國 | 3422 | 擊沉 |
1915年7月25日 | 凱爾特人號 | 英國 | 264 | 擊沉 |
1915年7月25日 | 塞東尼亞號 | 英國 | 259 | 擊沉 |
1915年7月25日 | 象徵號 | 英國 | 157 | 擊沉 |
1915年7月25日 | 赤膀鴨號 | 英國 | 192 | 擊沉 |
1915年7月25日 | 霍諾麗亞號 | 英國 | 179 | 擊沉 |
1915年7月25日 | 利萊諾號 | 美國 | 1923 | 擊沉 |
1915年7月28日 | 特隆赫姆峽灣號 | 挪威 | 4248 | 擊沉 |
1915年9月23日 | 盎格魯-哥倫比亞人號 | 英國 | 4792 | 擊沉 |
1915年9月23日 | 錢塞勒號 | 英國 | 4586 | 擊沉 |
1915年9月23日 | 赫西俄涅號 | 英國 | 3363 | 擊沉 |
1915年9月24日 | 烏爾比諾號 | 英國 | 6651 | 擊沉 |
註釋
[編輯]腳註
[編輯]- ^ 1.0 1.1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Claus Hansen.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12 January 2015].
- ^ 2.0 2.1 2.2 2.3 Gröner,第6頁.
- ^ Herzog,第67頁.
- ^ Kemp 1998,第15頁.
- ^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by U 41.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12 January 2015].
參考資料
[編輯]-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U-boats and Mine Warfare Vessels.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2. 由Thomas, Keith; Magowan, Rachel翻譯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1. ISBN 0-85177-593-4.
- Herzog, Bodo. Deutsche U-Boote 1906–1966. Erlangen: Karl Müller Verlag. 1993. ISBN 3-86070-036-7.
- Kemp, Paul. Die deutschen und österreichischen U-Boot-Verluste in beiden Weltkriegen. Gräfelfing vor München: Urbes. 1998. ISBN 3-924896-43-7.
- 陳進 等 (編). 《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8. ISBN 978-7-111-589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