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01號潛艦 (1917年)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艦名 | U-101號 |
下訂日 | 1915年9月15日 |
建造者 | 不來梅威悉船廠 |
船廠編號 | 252 |
動工日 | 1915年11月30日 |
下水日 | 1917年4月1日 |
服役日 | 1917年5月15日 |
結局 | 1918年11月21日移交英國,後拆解報廢[1] |
技術數據[2] | |
艦型 | U-99至U-104型 |
排水量 |
|
全長 | |
全寬 |
|
高度 | 8.25公尺 |
吃水 | 3.65公尺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速度 |
|
續航距離 |
|
潛航深度 | 50公尺 |
乘員 | 4名軍官、32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服役記錄 | |
所屬 |
|
指揮官 |
|
參與行動 | 八次巡邏 |
戰績 |
|
陛下之101號潛艦(德語:SM U 101[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一艘中型潛艦或稱U艇。它由不來梅的威悉船廠承建,於1917年4月1日下水,至同年5月15日交付使用。U-101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的329艘德國潛艦之一,曾參加過大西洋潛艦戰。在其八次巡邏中,共擊沉協約國或中立國的22艘商船(26045總噸)和1艘輔助軍艦(208總噸)。戰後,根據停戰協議的要求,U-101號於1918年11月21日被引渡至英國正式投降,至1919至1920年間在莫克姆拆解報廢。
設計
[編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為了滿足潛艦破交戰的作戰需求,德意志帝國海軍潛艦監察局(Inspektion des U-Bootwesens)在U-43號(戰時動員型)的基礎上,研發出了一種技術上更為成熟的中型雙殼體遠洋潛艦。其排水量適中、性能均衡,非常適合北海和英國周邊海域的作戰環境。海軍為此共計批出34艘訂單,戰術編號使用U-81至U-114號。[6]實戰證明,這一系列的潛艦具有出色的航海能力和穩定的耐用性,它們的許多布置也對後世IX級潛艦和國外一些潛艦的設計產生了影響。[7]
U-101號是該系列第二批次的九號艇,也是由不來梅威悉船廠承建(U-99至U-104號)的第三艘。從這一批次開始,設計部門對艇體線形進行了優化,步行甲板扶手被取消,側面舷牆降低高度後與艇體外殼融為一體,有效改善了潛艦的機動性能。[6]但與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承建的同一批次產品(U-93至U-98號)相比,其艇體尺寸、排水量、航速和魚雷裝備等方面均顯著下降,惟續航里程略為提高。[8]U-101號的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別為750噸和952噸。其全長67.60公尺;舷寬6.32公尺,當中的耐壓殼體寬為4.05公尺;有3.65公尺的吃水深度。[9]艇只搭載有可在水上使用的兩台猛獅六缸四衝程柴油發動機,總功率為2,400匹公制馬力(1,765千瓦特);以及可在水下使用的西門子-舒克特雙電動發電機,總功率為1,200匹公制馬力(883千瓦特)。這些發動機用以驅動雙軸、每根軸各一個的直徑1.65公尺長螺旋槳。它的潛航深度為50公尺。[10]
U-101號在水上的最高速度達16.5節(30.6公里每小時),在水下的最高航速則為8.8節(16.3公里每小時)。它可以8節(1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上巡航10,100海里(18,700公里),或以5節(9.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下巡航45海里(83公里)。該艇裝備了四具直徑為500公釐的魚雷發射管,其中艏、艉各兩具,並可合共攜帶至多12枚魚雷;作為輔助武器的甲板炮則最初是一門88公釐30倍徑速射炮,自1918年起又增加第二門88公釐炮和一門105公釐45倍徑速射炮。其標準船員編制為4名軍官及32名水兵。[10]
歷史
[編輯]U-101號是由德意志帝國海軍作為F項戰時訂單(Kriegsauftrag F)的一部分,於1915年9月15日向不來梅的威悉船廠訂購,建造編號為252。艇體自1915年11月30日開建,1917年4月1日下水,至同年5月15日在首任艇長、海軍上尉卡爾·科普曼的指揮下正式交付使用。[3]在科普曼之後,卡爾-齊格弗里德·馮·格奧爾格上尉(1917年12月20日-1918年6月17日)和弗里德里希·烏爾里希上尉(1918年6月18日-11月11日)也曾相繼擔任過該艇指揮官。[4][5]完成海試後,U-101號自1917年7月10日起被編入分駐黑爾戈蘭和威廉港的第二潛艦區艦隊服役,並一直隸屬於該部隊直至戰爭結束。[11]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U-101號在北大西洋東部的不列顛島周邊海域完成了九次巡邏;[12][註 2]共計擊沉協約國或中立國的22艘商船(26045總噸)和1艘輔助軍艦(208總噸)。[1][註 3]其中,被U-101號擊沉的最大型船舶是容積總噸為5078噸的英國貨輪墨西哥城號(Mexico City),它是在從利物浦前往亞歷山卓港的途中,於1918年5月26日行至南棧島以西約15海里(28公里)處中魚雷沉沒,造成29人死亡。[14]而1917年11月26日在皇后鎮以西海域遇襲的英國液貨船克雷內拉號則顯著更大(7035總噸),[15]但這艘隸屬皇家輔助艦隊、正前往美國的輪船在此過程中僅僅受損,[16] 並在美國海軍驅逐艦顧盛號的協助下設法返回港口。[17]
U-101號在戰爭中倖存了下來,沒有被擊沉。戰後,根據對德停戰協議的要求,它於1918年11月21日移交英國,並在哈維奇正式向協約國投降。由於英國海軍部不再使用,該艇遂於1919至1920年間在莫克姆拆解報廢。[18]
襲擊歷史摘要
[編輯]日期 | 船名 | 船籍 | 噸位 (容積總噸) |
結局[19] |
---|---|---|---|---|
1917年8月6日 | 羅斯蒙特號 | 英國 | 3044 | 擊沉 |
1917年9月26日 | 雅克利娜號 | 法國 | 2899 | 擊沉 |
1917年10月9日 | 內爾維號 | 比利時 | 1759 | 擊沉 |
1917年11月26日 | 克雷內拉號 | 英國皇家海軍 | 7035 | 擊傷 |
1917年11月27日 | 羅斯特勒南聖母號 | 法國 | 186 | 擊沉 |
1918年1月19日 | 聖克萊爾號 | 英國 | 621 | 擊傷 |
1918年2月1日 | 慈光號 | 英國 | 116 | 擊沉 |
1918年2月2日 | 瑪利亞瑪達肋納號 | 法國 | 115 | 擊沉 |
1918年2月2日 | 蘇菲號 | 英國 | 354 | 擊沉 |
1918年2月3日 | 尼古勞斯號 | 義大利王國 | 3561 | 擊傷 |
1918年2月5日 | 墨西哥城號 | 英國 | 5078 | 擊沉 |
1918年3月20日 | 格倫福德號 | 英國 | 494 | 擊沉 |
1918年3月22日 | 千里達號 | 英國 | 2592 | 擊沉 |
1918年3月23日 | 簡·格雷號 | 英國 | 124 | 擊沉 |
1918年3月24日 | 約翰·G·沃爾特號 | 英國 | 258 | 擊沉 |
1918年3月27日 | 艾倫代爾號 | 英國 | 2153 | 擊沉 |
1918年3月30日 | 費希爾湖號 | 英國 | 418 | 擊沉 |
1918年4月2日 | 索爾韋女王號 | 英國 | 307 | 擊沉 |
1918年5月14日 | 恩布拉號 | 丹麥 | 157 | 擊沉 |
1918年5月26日 | 長公主號 | 英國 | 1986 | 擊沉 |
1918年5月27日 | 莫里哀號 | 法國 | 1545 | 擊沉 |
1918年5月28日 | 弗羅拉號 | 法國 | 209 | 擊沉 |
1918年5月29日 | 紀念品號 | 丹麥 | 549 | 擊沉 |
1918年5月30日 | 瓦納塔號 | 英國 | 1683 | 擊沉 |
1918年5月31日 | 漂亮波莉號 | 英國 | 19 | 擊沉 |
1918年6月3日 | 聖約翰斯號 | 英國皇家海軍 | 208 | 擊沉 |
注釋
[編輯]腳註
[編輯]- ^ 1.0 1.1 1.2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s: U 101.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1-12-08].
- ^ Gröner 1991,第12-14頁.
- ^ 3.0 3.1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Karl Koopmann.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1-25].
- ^ 4.0 4.1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Carl-Siegfried Ritter von Georg (Pour le Mérite).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1-25].
- ^ 5.0 5.1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Friedrich Ulrich.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1-25].
- ^ 6.0 6.1 陳進,第71頁.
- ^ Herzog,第50頁.
-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Types: Type U 93.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1-11-29].
- ^ Herzog,第48頁.
- ^ 10.0 10.1 Gröner 1991,第12–14頁.
- ^ Herzog,第136頁.
- ^ Herzog,第123頁.
- ^ Herzog,第69頁.
- ^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during WWI: Mexico City.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1-12-08].
- ^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during WWI: Crenella.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1-12-08].
- ^ RFA Crenella. Royal Fleet Auxiliary Historical Society. [2010-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0).
- ^ Cushing II DD-55. History Central. [2010-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8).
- ^ Herzog,第91頁.
- ^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by U 101.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1-25].
參考資料
[編輯]-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U-boats and Mine Warfare Vessels.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2. 由Thomas, Keith; Magowan, Rachel翻譯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1. ISBN 0-85177-593-4.
- 陳進 等 (編). 《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8. ISBN 978-7-111-58947-1.
- Herzog, Bodo. Deutsche U-Boote 1906–1966. Erlangen: Karl Müller Verlag. 1993. ISBN 3-86070-0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