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宋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宋代
国家 北宋 南宋
国君士族
涿郡赵氏
首都 汴梁[注1] 临安[注2]
君主
 -建国君主
 -亡国君主
共9位
太祖赵匡胤
钦宗赵桓
共9位
高宗赵构
少帝赵昺
成立 960年
陈桥兵变
1127年
建炎南渡
灭亡 1127年
靖康之变
1279年
崖山海战
  橙色部分为北宋疆域(1111年)。
  橙色部分为南宋疆域(1142年)。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系列条目
史前时代
旧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古国时代
三皇五帝
铜石并用时代
黄河文明长江文明辽河文明珠江文明

前21世纪—前17世纪

前17世纪—前11世纪

前11世纪

前256年
西周 前11世纪—前771年
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前5世纪
战国 前5世纪—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

220年
西楚 前206年—前202年
西汉 前202年—9年
9年—23年
更始政权 23年—25年
东汉 25年—220年
三国
220年—280年

220年—266年
蜀汉
221年—263年

222年—280年

266年—420年
西晋 266年—316年
东晋
317年—420年
五胡十六国
304年—439年



420年

589年
420年—479年 北魏
386年—534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西魏
535年—557年
东魏
534年—550年
557年—589年 北周
557年—581年
北齐
550年—577年
581年—619年
618年—907年
武周 690年—705年




907年

979年
后梁
907年—923年
十国
南唐
吴越
前蜀后蜀
荆南
南汉北汉
907年—979年

(契丹)

916年—1125年

西辽
1124年—1218年
后唐
923年—937年
后晋
936年—947年
后汉
947年—951年
后周
951年—960年

960年

1279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西夏
1038年—12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1115年—1234年
蒙古帝国 1206年—1368年
1260年/1271年—1368年
北元 1368年—1388年
1368年—1644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
后金 1616年—1636年
1636年/1644年—1912年
中华民国
大陆时期 1912年—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至今
中华民国
台湾时期 1949年至今
相关条目
中国历史年表

宋朝中古汉语IPA读音:/suoŋH/,960年2月4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细分为北宋南宋,合称两宋,共经历18任皇帝的统治,国祚共历319年。宋朝是中国建立皇帝制度后,国祚最长的一个中国朝代汉朝因被新朝更始帝时期隔断而非国祚延续最长)。因国君,为区别于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终始说,宋朝为火德,因而也被称为“火宋”、“炎宋”[参1]。北方政权两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参2]

公元960年,五代时期后周殿前都点检(禁军统帅)赵匡胤的部下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夺后周恭帝柴宗训帝位而改元自立,史称宋太祖。宋朝由此而立。建国之初,太祖因陈桥兵变而意识到武人执政的危险性,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注3]将兵权归于中央,并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到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并推行重文抑武的国策,采取调将指挥制。这一国策影响之深远,使得北宋自成立之初便频频不敌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等有中央政府的北方国家,用兵则屡遭挫败[注4],不过透过澶渊之盟的岁币外交手段,两方维持了大体的和平,贸易的进展也使得中原文化向北方申延。

公元1127年,金朝侵略北宋,徽宗钦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上,北宋灭亡。其后,徽宗之子康王赵构南下称帝,是为宋高宗,经过一连串战争后,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与金达成绍兴和议,向金称臣,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后维持至江南偏安统治的局面[参3]。公元1234年起,蒙古帝国取代金国成为宋朝的最大威胁,此后便开始了长达45年之久的宋元战争。公元1276年,元军突破长江防线,南宋都城临安随后亦陷落,领土多被元军所侵占。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以宋军全军覆灭告终,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标志着宋朝的正式灭亡。

两宋时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外戚专权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时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没有出现唐朝中晚期时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代[参4][参5]

宋朝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繁盛,中国历史学家邓广铭漆侠认为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注5]唐宋八大家有六人出自宋朝,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着尊师重道之风;商业经济发达,科技发展非常进步(详见宋朝科技),四大发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宽容,虽压制民变,但对忤旨或党争失势的官员鲜有刑罚;宋太祖立下祖训要求其子孙不得杀害文人及上书谏议之人,文人的地位得以提升,有说法认为宋朝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时代。

北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至南宋光宗邵熙三年(1192年)间的小冰期气候,很可能对其社会变化造成了显著影响。[11]

北宋历史

[编辑]

陈桥兵变

[编辑]
宋太祖赵匡胤

与宋以前的朝代不同,宋朝与隋朝一样,是通过军事政变而非武力攻夺建立的。宋朝的开国君主赵匡胤,原任后周一朝殿前都点检(即禁军统领),由于战功卓著,受后周世宗信任,成为其左右手。显德六年(959年)世宗崩,年仅7岁的恭帝继位,赵匡胤有了代立之心,打算效仿后周太祖的“黄旗加身”。显德七年(960年)春节之际,赵匡胤的党羽制造辽国南下的假情报,时后周宰相范质急令赵匡胤率军出城御敌。正月初三,赵匡胤抵达陈桥驿驻扎,当天夜里他酣睡之时,被手下将卒加黄袍于身(黄袍加身),高呼“万岁”,被拥为天子,时年33岁,是为宋太祖。后周廷臣得知时城内空虚,只得承认现实。后周恭帝被迫逊位[参6],“禅让帝位予赵匡胤。赵匡胤曾为归德军节度使,驻于宋州春秋时期宋州为宋国故地(今河南商丘一带),故定国号为“宋”[参2],定开封,改建隆。依据五行相生的顺序,后周的“木”德之后为“火”德,因此宋朝以“火”为五行德运,并取红色为王朝正色[参1]

建隆元年,赵匡胤平定南北李筠李重进二人的叛军。建隆二年(961年)七月、开宝二年(969年)十月,他听从赵普的意见前后两次“杯酒释兵权”,将手握重兵的将军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赵彦徽罗彦瓌等和地方武将的军事指挥权予以剥夺,委以虚职,改以文官治军,并将军权与财政大权全部集中到中央。两宋因此得以避免唐时藩镇割据的局面。然而,这项国策也导致地方军事资源减少,使宋朝在对外战争中始终处于下风[参7]

一统中原

[编辑]
宋太宗赵光义

政权稳固后,赵匡胤着手扫除五代残余割据,一统天下。赵匡胤在与赵普雪夜商讨后,决定以先南后北为战略顺序,先取经济富庶的南方六国以巩固国力,再掉头北伐契丹附庸北汉。他先行假虞灭虢之计,攻灭荆南湖南割据政权,之后又灭亡后蜀南汉南唐三国。赵匡胤一心希望恢复唐时北方领土,设立封桩库储蓄钱财布匹,以期日后从辽人手中赎回被石敬瑭出卖的燕云十六州

太祖驾崩

[编辑]

开宝九年(976年)八月,宋太祖再度派兵北伐,却于当年十月十九日深夜突然去世,留下千古谜团,统一大业被迫暂停。其弟赵光义自称奉母亲昭宪太后遗命《金匮之盟》而登皇帝位,是为宋太宗[参8]。此后,大宋天子皆为太宗后代,至南宋孝宗皇帝时才由太祖子孙回归皇位。

太宗稳固帝位后,继续统一事业。其后,割据福建两州陈洪进、割据吴越钱氏相继归降。太宗遣大将潘美挥师北上围攻北汉都城太原,击退辽援兵,灭亡北汉,终于结束安史之乱后近二百年藩镇割据的局面[参3]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太宗不顾众臣反对,趁伐取北汉之势,从太原出发展开北伐。北伐初期一度收复河北易州涿州。太宗志得意满,下令围攻燕京,宋军与辽人在高粱河畔展开激战[参9]。太宗亲临战场,结果受伤中箭,乘驴车仓惶撤离,北伐未果。七年后的雍熙三年(986年),太宗遣曹彬田重进潘美兵分三路进行北伐。中、西两路进军顺利,而主力东路军贪功冒进,在岐沟关大败而溃。中、西二路被迫撤军。西路军在撤军后接到将已攻占的云、应、朔、寰州四州百姓内迁的命令,副将杨业中伏被俘,绝食三日而死。淳化四年(993年)二月,四川爆发王小波李顺发动叛乱。乱军所到之处调发富家大姓除生活品外一切财产于众,得到蜀地农民呼应。次年正月,乱军占据成都,建立大蜀政权,太宗得知后派遣两路大军讨之,乱军终于至道二年(996年)彻底失败。几次边陲防线的失利、后方叛乱的爆发遏制了北宋进一步收复疆土,太宗的施政也不得不转为重内虚外[参3]。太宗本人附庸风雅,喜好诗赋,政府也因此特别重视文化事业,宋朝重教之风因而展开。太宗喜好书法,善八分飞白六种字体,尤其善书飞白体,宋朝的铜钱淳化元宝也是太宗亲自题写的[参10]

宋太宗即位之事甚为蹊跷,是为“烛影斧声”之事,朝野相传赵光义谋杀宋太祖而得位,为确保政权合法性,赵光义抛出其母杜太后遗命之说,即“金匮之盟”。金匮之盟起源于杜太后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称要宋太祖死后先传其弟赵光义(即宋太宗),再传赵光美(后改名为廷美),再传赵德昭(太祖赵匡胤长子),而宋太祖同意。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然而,宋太宗却先后逼死宋太祖之子德昭和赵德芳,又贬黜赵廷美到房州,两年后赵廷美死于谪所。太宗长子赵元佐因为同情赵廷美被废,另一子赵元僖暴死,最后襄王赵元侃被立为太子,改名恒[参11]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崩,李皇后和宦官王继恩等企图立赵元佐为帝。时宰相吕端处置得当,赵恒顺利即位,庙号宋真宗。宋朝始步入安稳守成时期[参12]

北御辽夏

[编辑]
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奉行太宗末年的黄老政治无所作为,避免介入军事。自雍熙北伐后,辽国就经常在宋辽交界抢劫杀掠,到景德元年(1004年)终于演变成大规模侵宋战争[参13]。宰相寇准力主抗战,结果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与辽军相持在澶州城下,辽军求和。经过几番交涉,两国议和成功。和约主要内容是:宋每年给辽绢廿万匹,银十万两,双方为兄弟之国。史称该和约为“澶渊之盟”。历代观点以批评者为主,认为真宗并无收回燕云十六州,且军事胜利者却要年年向战败者赎巨款买和平,甚为屈辱。惟另一种分析认为,击退南侵本身已是胜利,宋时经济发达合约负担并非巨大,难以说成城下之盟[参14],辽朝此后数十年不敢再南侵,宋朝亦没有割地,不像南宋时割地求和的局面[参15]

之后,寇准渐渐失宠,终被罢相。真宗开始信用佞臣王钦若。王钦若长于逢迎,深知真宗希望天下呈现一派祥和的气象,于是与另外一位宰相王旦联手,于各地制造“祥瑞”之象,极力鼓吹真宗封禅,深得真宗之意。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一年内先后三次封禅,并开始兴建玉清昭应宫,严重损耗民力[参16]。真宗与皇后刘氏无子,真宗偶尔一次临幸刘氏侍女李氏,结果李氏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产下一子赵受益,就是后来的仁宗。而后,刘氏与另一名嫔妃杨氏共同抚养这名孩子。天禧二年(1018年)中秋,真宗正式封赵受益为太子,改名赵祯。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廿日,真宗驾崩。太子赵祯即位,刘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在仁宗成年前代理军国大事。从此开始刘太后十一年的垂帘听政时代[参17]。仁宗执政早期一直处在刘氏的阴影之下,直到刘氏死后他才得以施展抱负 ( 后人京戏以此取材编为“狸猫换太子”、“打龙袍”)[参18]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夏景宗大庆三年(1038年)称帝后,宋夏之间爆发持续数年的战争,宋军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战役中屡次失败。宋夏战争主要经历五个时期,即宋仁宗夏景宗时期,宋英宗夏毅宗时期,宋神宗夏惠宗时期,宋哲宗夏崇宗时期,宋徽宗-夏崇宗时期。宋军的失利使辽国趁机施压,导致重熙增币的发生[参19]。宋夏战争不利后,仁宗罢免宰相吕夷简,任用范仲淹富弼韩琦等名臣推行庆历新政,任用包拯管理京城和御史台 ( 此时期即为包青天戏剧题材的主要背景 ),取得良好效果。在边疆上,任用大将狄青,先后弭平南蛮壮族侬智高叛乱和西夏的挑衅。然而一些守旧派人物指称这些改革派官吏拉帮结伙,互相吹捧,是为朋党。仁宗一向厌恶廷臣结党营私,这些新政官员后来多被贬为地方官,短暂的庆历新政就此结束[参20]

仁宗死后,英宗赵曙即位。他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之孙。嘉祐七年(1062年)被立为皇太子。英宗多病,最初朝政由曹太后掌管。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以后英宗始才亲政。英宗亲政仅半个月就爆发濮议,这场争论长达十八个月。起因是宰相韩琦提请讨论英宗生父名分的问题,朝中因此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应称英宗生父濮王为皇伯,另一派认为该称皇考。最终曹太后下旨称皇考,才平息这场争论。总体来说,英宗是一位有为的君主。他继续任用前朝能臣,也大胆挖掘新人。英宗非常重视书籍的编修,《资治通鉴》便是英宗发起的[参21]

变法党争

[编辑]

英宗死后,其长子神宗赵顼[注6]即位。神宗在位期间,宋初制订的制度已产生诸多流弊,民生出现倒退,北方西夏又虎视眈眈。因此,神宗锐意改革。神宗启用著名改革派大臣王安石推行新法,任其为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包括均输青苗免役市易保甲保马方田均税等。但是,新法的实行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强烈反弹。加之天灾不断,神宗实行新法的决心有所动摇[参22]熙宁七年(1074年),北方大旱,官员郑侠向神宗呈上流民图一幅,图中景象惨不忍睹,神宗受到极大震撼。次日,神宗就下令暂罢青苗、方田、免役等十八项新法。尽管这些法令不久后被恢复,但神宗与王安石之间开始不信任。熙宁七年四月,王安石首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后来变法派中的官员吕惠卿肆意妄为,王安石因此复职回京,但依然受到保守派的坚决阻挠。熙宁九年(1076年)六月,王安石长子,也是王安石主持新法的主要助手王雱去世,王安石借机坚决求退,神宗于十月再罢相位,此后王安石便不问世事[参23]

有“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当开元天宝时”之叹的王安石

后人对熙宁新法的看法非常两极,但无庸质疑的是,新法的推行效果远不如预期。新法的实行虽然大大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和耕地面积,但是却严重增加平民负担。熙宁新法在军事上的改革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军队战斗力无明显改善。加上王安石立意求新,把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化”的十余项改革措施于数年内全盘推行,使变法陷入欲速不达的困境[参24]。且新法实施后期,条文与执行效果偏差越来越大,一些措施从利民变成扰民。新法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也是最后失去民心的原因,变法派如吕惠卿曾布李定蔡京等都是品性饱受争议之人,以致被视作小人。对于历史上这次改革,黄仁宇曾评论道:“早我们之前九百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世界里其他地方提出。但现代金融是一种无所不至的全能性组织力量,它之统治所及概要全部包含,又要不容与它类似的其他因素分庭抗礼。”[参25]

王安石被罢后,神宗继续改革事业,号为“元丰改制”。元丰改制虽与熙宁变法并称为“熙丰新法”,但力度无法同熙宁变法相提并论。新法施行数年,宋朝国力渐强,神宗逐步将重点转移到外患上,熙宁年间西征吐蕃、西夏取得了数次军事胜利,元丰改制之后神宗决心一举消灭西夏,以绝外患。熙宁五年(1072年)五月,神宗开始西征,取得大捷,大大鼓舞神宗的信心。9年后的元丰四年(1081年)四月,西夏发生政变,神宗借此再征西夏,不想遭遇惨败,神宗因此一病不起。元丰八年(1085年)正月初,神宗立六子赵佣为太子。神宗颁布的新法虽然短暂地被其母高太后废,但不久又陆续恢复,其中不少沿用到南宋时期[参26]

神宗崩后,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对刚即位的哲宗赵煦[注7]严加钳制。高太后信用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冷落哲宗,结果引发严重的新旧党争,此阶段以旧党胜利,新法几乎尽废告终,是为元祐更化。更化期间,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核心不仅对新党进行远超前代报复性打击(首开贬官岭南之例,而非往日闲置西京),甚至连诸如苏轼这类旧党中的新法同情者也都排挤出朝廷。然而元祐年间,朝廷在政治上并没有太大建树,反而重新陷入新法前边事败坏财政紧张的状况。哲宗亲政后,贬斥旧党,信用新党,恢复熙丰新法,史称“绍圣绍述”,“绍述”意为继承,“绍圣”的年号更表明了宋哲宗“绍述先圣”,亦即继承宋神宗变法事业的意图。尽管与王安石主持的熙宁新法相比,绍述之法更着重于朝廷聚敛而非厚养民生,但因为旧党被得势的新党报复性地彻底打击,一些旧党所反对的养民之法得以确实执行,民生也稍有恢复。更重要的是,绍述扭转了元祐以来财政边事败坏的状况,宋廷财政收入重新丰裕,并因此取得了对西夏多次军事胜利,更在元符年间尽取横山,对西夏形成了彻底的战略优势[参27][参28][参29]

靖康之祸

[编辑]
宋徽宗是一位甚负才华的艺术家,却也是亡国之君

元符三年(1100年),年仅23岁的哲宗驾崩,并没有留下子嗣,故死后由弟弟赵佶[注8]即位,是为宋徽宗。徽宗即位第一年由向太后垂帘听政,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向太后去世,徽宗亲政。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等,好享乐,对朝政毫无兴趣,曾被章惇批评“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即位后徽宗愈加生活奢侈迷醉,喜逛青楼,徽宗还崇信道教,自封为教主道君皇帝,听信道士之言大兴土木,在开封东北角修万岁山,后名为艮岳,方圆十余里,其中芙蓉池、慈溪等胜地,亭台楼阁、飞禽走兽应有尽有。徽宗在两浙路地区设立应奉局与造作局,专在南方搜集奇花异石,是为花石纲,引得民怨沸腾[参30]

徽宗既疏于理政,而又爱好佞言逢迎,尽管属意易于聚财的新法,但即位之初便将当初直言反对其即位的绍述主持者章惇逐出朝廷,而政务都交给以蔡京为首的奸佞廷臣,时称六贼。蔡京以恢复新法为名大兴党禁,排斥异己。蔡京当政次日,就下达禁止元祐法的诏书,即谓元祐奸党案,正直的大臣,即便并非旧党拥趸,也全被排出政治中心,甚至于当年新党的干将,诸如曾布吕惠卿等也皆逐于外州。由于徽宗的穷奢极欲和蔡京的曲意逢迎,厚养民生的熙宁新法演变为盘剥黎民的崇宁新法,各类苛捐杂税,以及蔡京肆意发行“当十大钱”所造成的货币贬值与币制混乱,均造成民众极为沉重的负担。尽管徽宗朝也有诸如《皇宋政典》、《政和五礼新仪》的编撰以及崇宁教育改革等文化教育以及法律制度上的善政,但仍然无法弥补经济民生层面上已经形成的严重破坏,最终引发北宋末年的诸多民变[参31]重和元年(1118年),黄河泛滥,河北、京东四路遭受水灾,流民失所、无可谋生,淮南宋江发动民变,起义军一度占居京东、淮南、河北数县。两年后的宣和二年(1120年),宋江等三十六名起义首领接受朝廷招安,起义结束。同年十月初九(11月1日),方腊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西北)举义,各地农民闻风响应,不久发展至万人。三个月内,义军占领两浙六州五十余县城。次年正月,徽宗派童贯南下征讨,屡败义军,终于七月生擒方腊[参3]

由于徽宗本人好大喜功,加之对西夏的战事一路凯歌高奏,平靖西寇似乎已近在咫尺,所以当他看到辽朝金朝进攻后,便于重和元年(1118年)春,派遣使节马政登州渡海至金。双方商议共同攻辽,北宋负责攻辽南京西京二道之域(即燕云十六州之域);灭辽后,燕云之地归宋,过去宋给辽的岁币改缴金国。此即海上之盟。然而与势如破竹的攻辽金军相比,宋军在攻辽过程中,屡遭败绩,甚至于攻略幽州时虽一度攻入燕京(辽国称南京,今北京市)内,却因志得意满而再遭辽国残兵痛击而溃退出城,最终还得借助金兵才得破城。虽然金太祖在占领幽州十六州中的幽州等七州后如约交割给宋,但目睹宋军大都腐败残弱的金兵不再视宋为不可战胜的天朝上国,便乘胜掠去燕京人口北返,更生南下攻宋之意[参32]

金灭辽与北宋形势图

宣和七年(1125年),金军以平州知州张觉背金投宋为由,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宋朝杀张觉求和,却导致留守幽州的原辽将郭药师离心。尽管西路军因面对善战的河东禁军而受滞于太原不得南下,但面对荒废兵事的河北禁军,东路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逼近东京城,期间郭药师更献幽州投降,由幽云降卒新组建成的义胜军也降金。徽宗大惊失色,后依李纲建议传位其子钦宗赵桓,自称太上皇,逃到江南。钦宗在啼哭中登上皇位,在战和之间举棋不定,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启用李纲保卫东京。李纲暂时抵挡金军。金军退兵后,钦宗软硬兼施将太上皇迎回东京软禁,诛杀以蔡京、童贯为首的奸臣“六贼”。金人以为宋朝要中兴,一度想就此作罢,但郭药师说宋朝外强中干。

金军于靖康元年(1126年)二次南下。休战之间仍不曾解围的太原终因内外交困,坚守近一年后于该年九月陷落,而京畿禁军主力却又在朝廷政争的掣肘下以添油战术援晋,结果白白消耗并造成名将种师中阵亡、姚古种师道兵败,至此开封已彻底暴露在金军兵锋之下,而诸路勤王兵马也难以急援京师。开封城被金军围困期间,城内疫病流行,饿死病死者不在少数。闰十一月丙辰日(1127年1月9日),尽管开封城实际仍能稍守,但慌张失措的钦宗及宰相何栗、枢密使孙傅竟迷信郭京“六甲神兵”的愚蠢把戏,致使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与诸将破外城,要挟钦宗亲赴金营求和及勒索金银乃至劫持钦宗,宋将范琼也变节,将太上皇及皇族男女都押赴金营。靖康二年二月六日(1127年3月20日),金人以抵债为名,掳妃嫔公主贵戚及宗妇、族妇、歌女等数千人到金国五国城(今黑龙江哈尔滨依兰县[注9],废徽、钦二帝,贬为庶人,史称靖康之变[注10]。被掳走的女眷或被金兵轮流蹂躏致死,或被打入洗衣院金国官妓院)终身为妓,或被金人霸占为妾。金人在五国城侮辱徽钦二帝,封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最后二人皆客死异乡。金朝攻灭北宋后,先后扶持张邦昌刘豫,建立“大楚”和“大齐”两个傀儡政权[参32]

南宋历史

[编辑]

建炎南渡

[编辑]
建立南宋的宋高宗

金朝靖康之难中俘虏众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赵构得以幸免。靖康二年(1127年),赵构从今天的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运为“火”,改元“建炎”意味着重建王朝的火德[参1]。之后高宗一路南行,过淮河长江,建炎三年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今南京市)作为行都,称“东都”。绍兴元年(1131年)升杭州临安府(今杭州市)作为“行在”,绍兴八年正式定临安为行都,建康改为留都[参34]。金朝也一路南扑,直逼临安,高宗无路可逃,只得入海逃避,在温州沿海漂泊四个月之久。由于南方天候潮湿河道纵横,加上南宋军民的英勇抗战,金主帅完颜兀术撤兵北返,在北撤镇江时,被宋将韩世忠截断退路,被逼入黄天荡。宋军以八千兵力围困金兵十万之众,竟相持四十八日,最后金军用火攻才打开缺口,得以北撤,途中金军又在建康被岳飞打败,从此不敢渡江[参35]。在南宋“中兴四将”中,最著名者当推岳飞。通过北伐,南宋夺回金扶植的伪齐政权之部分土地。

1141年金、南宋、西夏三国对峙图

南北对峙

[编辑]

宋高宗苗刘之变后,为了防范及避免将领因北伐成功提升威望威胁其地位,决定一心议和,只希望偏安江南的统治。宋金在1138年首次议和,南宋一度收回河南陕西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人撕毁和议,快速攻下河南与陕西,并往南深入。由于宋朝军民抗战英勇,金军在川陕、两淮的进攻皆告失败。七月,金将兀术南攻不利,转攻郾城,被岳飞打败,转攻颖昌,又为岳飞败。岳家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距开封仅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兀术出逃开封,北方各地义军纷纷响应,以至于金人南望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就在此时,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飞班师。

杭州岳王庙岳飞雕像

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与金于书面达成《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参36]。宋割让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每年向金进贡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岳飞与其子岳云、部将张宪于临安(今杭州[注11]。《绍兴和议》达成后,宋高宗生父徽宗的灵柩和生母韦氏本人被送回南宋[注12]宋钦宗则因为金人反悔而未能如约南归。

高宗任用秦桧。秦桧在靖康年间曾主张抗金,后被金人掠去。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秦桧南返,由于他奉行投降主和政策,与高宗之意甚合。秦桧归朝仅三月就成为副宰相,八月后又成为右丞相。由于秦桧大力提倡的“南自南,北自北”[注13],当时尚与高宗相左[参37],一年后被高宗罢免。绍兴八年(1138年)五月,高宗复任秦桧为右丞相。秦桧迫害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官员,联姻外戚,结交内臣。高宗对于秦桧的行为采取默许,但同时牵制其权力。秦桧后来权势巨大,引起高宗警觉。高宗亲下命令,使秦桧的孙儿失去状元。秦桧的权势日渐下降。绍兴廿五年(1155年),秦桧病重,策划让其子接替相位,被高宗否决,不久后一命呜呼[参38]。秦桧死后,高宗一方面打击其余党,一方面重用主和派官员,继续主导政事。

宋孝宗

高宗在南渡后失去生育能力,因此他从太祖的两名后裔赵瑗赵璩中选择继承人。最后赵瑗胜出。绍兴卅二年(1162年),赵瑗被立为太子,并改名赵昚[注14]。绍兴卅一年(1161年),金帝海陵王完颜亮南侵,被虞允文采石之战中击退。此时金国发生内乱,金帝海陵王被杀,金军北返。议和失败让高宗萌生退意。六月,五十六岁的高宗下诏退位,太子赵昚即位,是为孝宗。自称太上皇,居德寿宫。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八日,高宗逝世[参39]

孝宗即位后,改革朝政,力图恢复,宋朝进入相对复兴时期,孝宗平反岳飞,打击秦桧余党,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隆兴元年(1163年)四月,孝宗令李显忠邵宏渊等出兵北伐。北伐一度胜利,但由于各路将领不和加之轻敌,历时仅廿日就告失败。之后,孝宗不得已与金和谈,隆兴二年(1164年)十二月,宋、金正式签定隆兴和议。内政上,孝宗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总体说来,宋朝的内政形势有所改观。高宗死后,孝宗对政治日益冷淡,最后在守孝三年后,决定让位于其子赵惇[注15],也就是光宗。光宗即位不久就患精神疾病,对孝宗十分不敬。绍熙五年(1194年)七月,孝宗去世[参40]

光宗性好猜忌,非常不信任孝宗朝的大臣,因此即位两年后日渐疯癫。绍熙五年七月孝宗病逝后,光宗不服丧。临安城内混乱不堪,局势不稳。宗室赵汝愚赵彦逾秘密策划另立新君。最后,太皇太后下诏,光宗被奉为太上皇。其子赵扩即位,是为宁宗,改元庆元。六年后,光宗去世。宁宗一朝被韩侂胄史弥远两名权臣操控[参41]

内忧外患

[编辑]
宋理宗赵昀

宁宗初期,赵汝愚任宰相。赵汝愚本人政治操守良好。但由于宋朝皇室任职宰相无先例不合礼,加上韩侂胄煽风点火,最后被罢去相位。南宋民间依然十分怀念他,临安城门上每天都有悼念的诗文。韩侂胄为了彻底清除赵汝愚的影响,假借学术之名,制造庆元党禁,将理学称为“伪学”。当时朝中信仰理学的大臣大多反对韩侂胄,韩侂胄借此将这批士大夫全部赶出朝廷。庆元六年(1200年)间,韩侂胄见理学已不成威胁,解除了党禁。党禁不得人心,为了笼络士人,韩侂胄又借北伐的名义蛊惑人心[参42]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贸然进行开禧北伐,很快就遭到失败。北伐的失败让韩侂胄成为众矢之的,政敌史弥远借此与主和派和韩的反对派结成联盟,金人又以杀韩侂胄作为和谈条件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三日,史弥远等伪造密旨,将韩侂胄杀死。从此之后开始史弥远专政时期。史弥远与杨皇后勾结,大权独揽[参43]

宁宗本有八子,但都夭折了,于是立沂王的儿子赵竑为太子。赵竑对史弥远专政非常不满,因此史弥远废赵竑太子,改立赵昀为皇位继承人。嘉定十七年(1224年)闰八月三日,宁宗去世,赵昀即位,是为理宗。理宗即位,史弥远继续专政,赵昀也就奉行韬晦之策。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弥远去世,理宗终于摆脱史弥远,次年改元端平,实施一系列改革,史称“端平更化”。理宗将史弥远旧党尽数罢斥,朝政一度得到改观。其时,金朝在蒙古帝国步步紧逼下面临亡国,朝中的对外政策也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应该联蒙抗金;另一派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和海上之盟的教训,援金抗蒙,使金成为宋的藩屏[参44]

绍定五年(1232年)十二月,蒙古遣使商议宋蒙合作夹击金朝,由于金国主力已在“三峰山之战”被蒙古军歼灭,呈亡国之态,宋廷当朝大臣大多赞同联蒙灭金,只有赵范反对。理宗答应蒙古的要求,蒙古也允诺灭金之后将河南还给宋朝。但是蒙宋口头协定没有留下书面文件,埋下后患。金哀宗得知,也派使节来宋陈述利害,希望联合抗蒙,被理宗拒绝。理宗任命史嵩之主管灭金事宜。绍定六年(1233年),宋军攻克邓州端平元年(1234年)五月,蔡州被克,金哀宗自缢,金朝灭亡。宋将孟珙将金哀宗遗骨带回临安。理宗将金哀宗遗骨供奉于太庙,以告慰徽、钦二宗在天之灵[参45]

抵御蒙军

[编辑]
通向合川钓鱼城城门的石梯小道

金朝灭亡后,蒙军北撤,河南空虚,理宗意图据关(潼关)、守河(黄河),收复三京(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归德),光复中原。端平元年(1234年)五月,理宗任命赵葵为主帅,全子才为先锋,下诏出兵河南。六月十二日,全子才收复南京。七月五日,宋军进驻开封。但由于粮草不济,贻误战机,进攻洛阳时被蒙军伏击,损失惨重。各路宋军全线败退。“端平入洛”宣告失败,宋于此役损失惨重,大量精兵与物资付诸流水,也为之后蒙古侵宋提供借口。“端平入洛”之后,理宗怠于政事,沉迷于声色犬马,朝政大坏[参46]

端平二年(1235年),三路蒙军分别大举入侵川陕四路,荆湖北路和淮南西路,都被击退。蒙军并不甘心,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再次兵分三路大举南侵,前锋接近长江北岸。由于宋军奋勇作战,打败蒙军,再一次挫败蒙军占领川陕四路从而渡江南下的企图。而后,南宋军民又在抗蒙将领曹友闻王坚孟珙孟瑛余玠、张钰等人的指挥下,多次击败蒙军,使其不得不绕道而行。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汗蒙哥在征战合州时受宋军流矢所伤死于军中。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与宋军交战,听到蒙哥死讯,又得知幼弟阿里不哥准备在和林称汗,准备撤军以争大汗之位,宋臣贾似道借机与忽必烈议和,以保太平。忽必烈返回北方自立为汗[参46]

理宗两子早夭,因此择其弟赵与芮之子赵禥[注16]为皇储。由于其母曾在怀孕期间服过堕胎草药,因此赵禥先天不足。景定元年(1260年)六月,理宗下诏立赵禥为太子。景定五年(1264年)十二月廿六日,理宗去世,赵禥即位,是为度宗。赵禥即位后不理朝政,右丞相贾似道因此擅权。贾似道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终日在葛岭别墅中与妻妾玩乐,由于他好斗蟋蟀,时人称他为“蟋蟀宰相”。他禁止让度宗了解前线战事。襄阳樊城被围三年后,度宗才得知此事。咸淳七年(1271年),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市)建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咸淳十年七月九日(1274年8月12日),度宗去世,终年35岁[参46]

崖山亡国

[编辑]

宋度宗去世后,其长子赵㬎即位。当时,宋朝已进入瘫痪状态。德祐元年(1275年)春,元军攻克军事重镇安庆池州,威逼建康,长江防线崩溃。朝野大震,各界都冀望贾似道能出征,结果宋军大败,贾似道被贬,在赴任途中被监押官郑虎臣所杀。德祐元年十一月廿日,常州沦陷,元军遂屠城。不久平江也告沦陷,临安人心惶惶。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初五,临安城举行受降仪式,赵㬎退位。但赵㬎之兄赵昰和弟赵昺被大臣保护逃出临安[参47]

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1276年)。但是,小朝廷内部斗争不断,景炎元年十一月,元军逼近福州,十一月十五日,朝臣陈宜中张世杰护送赵昰和赵昺乘船南逃,从此小朝廷只能海上行朝。景炎三年(1278年)春,小朝廷抵达雷州。四月十五日,年仅十一岁的赵昰去世。陆秀夫与众臣拥戴赵昺为帝,改元祥兴(1278年)。在元军猛攻下,雷州失守,小朝廷迁往崖山。元军将领张弘范领军紧追在后,对崖山发动总攻,宋军无力战斗,全线溃败,史称崖山海战,据估计,宋军在此役中阵亡十万,海上都是尸体。身在元营的文天祥亲自目睹惨状,作诗云:“羯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参48],宋朝到此彻底灭亡。张弘范在石壁上刻“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字而还。[注17]

疆域与行政区划

[编辑]
北宋行政区划分布图

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依旧建都于开封。太平兴国四年,北宋攻灭北汉,结束自安史之乱黄巢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然而,宋朝与辽国的疆界已经退至今山西的河曲岢岚原平代县繁峙和河北的阜平满城容城霸州天津市区一线。在宋辽间的战争中,辽军曾多次南下,最远到达澶州(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市);宋军也曾推进到此线以北。由于没有燕云十六州以北的冀北山地作屏障,朝廷只能在边界上广植柳树作为界线。在与西夏的作战方面,党项人、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虽一度向宋朝投降,并献出银州、夏州、绥州、宥州四州之地,但他的族弟李继迁在三年后就占据银州,以后又不断进攻夏、灵、麟等州,一直没有真正臣服宋朝的统治。

景佑元年,李继迁之孙李元昊正式建夏国,史称西夏。此后,宋朝的西北界大致稳定在今甘肃兰州靖远,宁夏同心及陕西北部的白干山一线。宋神宗力图开扩疆土,取得等州。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宣和三年西安州怀德军又被西夏所取。在西北,是从吐蕃夺取唐朝后期以来的失地。

熙宁四年,宋廷任命王韶为新置的洮河安抚使,开始对河湟一带用兵。最后收复今乌峭岭以南的湟水流域、大夏河流域、洮河流域。宋朝的进展是恢复对大理以外西南地区的控制。经过多次的军事征伐和“招抚”,今四川南部、湖北西南、湖南西部、贵州东北和广西西部重新归入版图,设置正式州县或羁縻州。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熙宁五年,宋神宗派章惇开“梅山蛮”。梅山即今湖南中部新化、安化一带,是瑶族聚居地区,从此设县建城,编户籍,定赋税,与汉族地区同样设置正式行政区[参49]。宣和四年,为北宋疆域极盛时期,共拥有二十六路、二百五十四州、三十府、五十五军、四监。

南宋行政区划分布图

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攻占开封,次年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掳北迁,北宋覆灭。1127年,赵构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位,是为宋高宗,史称南宋。在金兵的进逼下,高宗不断南迁,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建为行在所(临时首都)。建炎南渡之后,南宋领土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岷山以东地区,北界却因金人的入侵而大大南移。南宋初,金兵一度进到今湖南、江西和浙江三省的中部。

1138年后,宋金双方确定以当时的黄河为界。但次年金人毁约,出兵取河南、陕西。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定以淮河为界。第二年又将西部界线调整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及今秦岭以南。以后虽有局部变动,基本稳定在这条界线。

南宋的南部和西南边界并没有什么变化,宋朝与大理交界处设立等州。至宋徽宗时期,版图最为辽阔,其南至思陵州(今广西宁明)、东至登州(今山东蓬莱)、北至代州(今山西代县)、西及西宁州(今青海西宁)。据赵汝适于1226年所写的《诸蕃志》一书记载,当时澎湖列岛已为福建路的晋江县所占,但无涉及台湾岛[参49]

宋朝的地方政府机构实行路、州(府、军、监)、县虚三实二级制。宋朝虽沿袭唐制,在州县两级保留稳定的区划建制,但又汲取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一级行政区划从固定的方镇),改为按需要功能随时变更的“”。宋立国之初,承唐之制,分天下为十道。开宝八年,改道为路,各置转运使以司财赋转运,又别置他使分掌刑法军事,诸使路名虽同,但辖区不一定相同。至道三年始定为十五路转运司路,包括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广南东广南西十五路[参50]

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为利州益州二路,分峡路为夔州梓州二路。天禧四年(1020年)分江南路为西二路。熙宁五年(1072年)分京西路为二路,分淮南路为西二路,分陕西为永兴军秦凤二路。之后又将河北路分为西二路,分京东为西二路。崇宁五年(1106年)又将开封府升为京畿路

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盟约,约定灭辽后宋得燕山府路云中府路,但宣和七年正式置路后不足一年即逢靖康之变,旋即丢失。建炎南渡后,宋朝设立两浙东两浙西江南东江南西淮南东淮南西荆湖南荆湖北京西南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广南东广南西十六路。宋朝的行政区划设置与地方政治制度可谓重内轻外,中央高度集权。虽然避免藩镇割据的局面,但导致地方防务贫弱,也让终宋一代外患不止[参51]

北宋时期,各路设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总称监司,号称“外台”,具有监察职能,权任颇重[参3]。路的划分上,则惯常以转运司路为基准进行户口财赋统计,在其基础上按行政军事需要再划分其余诸司路,所谓“至道十五路”“天禧十八路”“宣和廿六路”皆指转运司路。

安抚司俗称“帅司”,设安抚使一人,俗称“帅臣”,职权有“掌一路兵民之事。皆帅其属而听其狱讼,颁其禁令,定其赏罚,稽其钱谷、甲械出纳之名籍而行以法”,以知州事兼充,太中大夫以上者称安抚使,位卑者称“主管某路安抚司公事”。真宗景德年间始设于河北、河东路。北宋时,边事繁重之河北、河东、陕西等路,少数民族聚居的荆湖北、广南东西等路,以及副翼京畿的京东京西等路安抚使较为常设。南宋时期,十六转运司路皆设安抚使,但凡任者二品以上,称安抚大使。

转运司俗称“漕司”,主管所领州县的水陆转运和财政税收,兼管司法和民政等,每路设转运使一人,俗称“漕臣”,以朝官以上并知州以上官员者充任,如以两省五品以上充任或掌管两路以上者称“都转运使”,资历浅者称“权转运使”、“权发遣转运使”。提点刑狱司俗称“宪司”,主管一路的司法,兼管财政等,设提点刑狱公事一人,简称“提点刑狱”或“提刑”,一般情况下一漕司路范围内设一宪司,但刑事繁重之路常划分为两宪司路。宋神宗时,增设提举常平司,俗称“仓司”,主管本路常平、义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之事,一般情况下一漕司路范围内设一仓司,但仓事繁重之路常划分为两仓司路,南宋时与提举茶盐司合并,增管茶盐。四监司以外,又设提举坑冶、茶马、市舶等司处理专务[参3][参52]

路以下设,其中州府之设为唐朝旧制,军监之设为唐末五代发展而来的新型政区。州是宋代最主要的中层政区,其按户口多少分为雄、望、紧、上、中、中下、下共七等,又按地位高低划为都督州、节度州、观察州、防御州、团练州和刺史州(军事州)五等,都督州、节度州除州名外另有军额。宋初革五代之弊,召诸镇节帅与其支郡牧守上京,赐宅邸留之,至是自节度州以下五等州之牧守官成为高等武官的转迁之阶,而都督州之都督唯授亲王遥领。而各州郡的实际管理,由朝廷命京朝臣出守,每州设知州事一人,号“知某州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若所知州为都督州,则号“知某州军府事”。凡二品以上带中书、枢密院、宣徽院使职事者任州长官称“判某州军州(府)事”,资浅者任州长官称“权知某州军州(府)事”或“权发遣某州军州(府)事”。除知州事外,另设“通判某州军州(府)事”为副贰,简称“通判”,大州设两三人,小州一人,而原本的州郡副贰,如节度副使、团练副使、州长史州司马等,沦为被贬文臣所带恶衔。

府分两类,北宋四京与南宋临安府这类首都或陪都政区称“京府”,其他为“次府”,次府实际上只是是等级较高的州,且大部分次府均为皇帝登基前所领亲王封邑的州,皇帝登基后升格为次府。京府中,东京开封府的令制长官牧、尹不常置,以皇太子和亲王兼,皆为虚衔,实际长官以侍制(从四品)或少卿(从六品)以上文臣充任,称“权知开封府事”,因系京师民事繁重故谓“权知”,军事总决于枢府三衙故不知军事;南宋时期,以皇太子兼临安府尹,俗称“判临安府”;实际长官号“知临安军府事”,以侍从官、卿监官以上文臣充。次府建制与一般州郡相似,名义长官为武官、宗室转迁之阶,实际长官设知府事一人,称“知某府军府事”,简称“知府”,以文臣朝官以上、武臣刺史以上者充任,北宋前期官至尚书左、右仆射及使相以上领府事者称“判某府军府事”,俗称“判府”;府之副贰为“通判某府军府事”,俗称“通判”或“府判”。

均是唐末以来发展的新行政区。唐末五代时,在战事繁重或军事要冲之地常设置“军”作为军队驻地,在矿冶、铸钱、煮盐之所设置“监”处理专务。当时这些专务区划俱不领县,也不管民政户口,以州县所改者,撤销其县级建制。进入宋代以后,“地要不成州,而当会津”的部分州郡,因其军事重要性而不省并入他州,只是降改为军,同时不撤销其属县建制,因而除陕西路河北路河东路部分以边垒为军者因无涉民政仍旧不领县外,宋代大部分军俱“领县同下州”,兼管户口与民政,但领县一般甚少;监与军类似,在太宗朝以后的辖区调整中出现领县监,亦同下州。领县同下州的军、监各设知军事或知监事一人,称“知某军事”和“知某监事”,俗称“知军”和“知监”。同时,唐末五代以来的不领县而只负责专务的军监依然存在,这些军监一般隶属于州甚至隶属于县,长官分别称“某军使”和“监某监”。

州、府、同下州之军及监下设县,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中下、下八等,三年升降县一次。京都所治之地为赤县,京城旁县为畿县,其余县等,按建隆元年十一月所定:四千户以上为望、三千户以下为紧、二千户以上为上、千户以上为中、不满千户为中下、五百户以下为下。凡大县或驻有兵马的县, 朝廷派文臣京朝官或武臣三班使臣充任“知某县事”,简称“知县”,小县以选人赴任,称“县令”或“县尉”(长官为“县尉”者惯称“尉司”而不称县),每两三年一任。

政治制度

[编辑]

中央官制

[编辑]

北宋初期体制大体沿袭唐朝五代的政治制度,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专任,品位尊崇的尚书令中书令为名誉职务,不实授,侍中则授予少数位高权重的大臣。一般以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宰相,以尚书左右丞、六部侍郎以上至三师(太师、太傅、太保)者充任,通常设两员,有时设一员或三员,宰相还兼馆、殿大学士之职。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以中书舍人以上至六部尚书官者充任,亦无常员,通常设两员,有时设一员、三员或四员。宰相与副宰相、枢密使、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中书门下枢密院称为东、西“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这样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因此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机构,负责弹劾等事宜。北宋前期,宰相主管民政、枢密使主管军政、三司使主管财政。宋神宗元丰改制后,宰相实际兼管财政。南宋时,宰相又兼任枢密使,兼管军政。这使得宰相再次握有民政、财政和军政的大权。[参53]

中书门下设于禁中,又称政事堂都堂,是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行政机关。其宰相称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为“参知政事”。设置副宰相是为了分散正宰相权力以及扩充处理政务,这是是宋代政治的特色之一[参53]。宋神宗时元丰改制将中书门下恢复为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以尚书左、右仆射各兼门下、中书侍郎为正宰相,再设门下、中书侍郎各一人,尚书左、右丞各一人为副宰相。宋徽宗时,权臣蔡京太师,统领三省事务,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作为宰相。南宋宋高宗时,为了集中政务以应付军政急务,将三省合并为一,宋孝宗又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此后不再以三省长官或副长官为宰相。宋哲宗时设平章军国重事或同平章军国事,以处“老臣硕德”,位居宰相之上,每数日一朝,非朝日不到都堂。宋宁宗时,韩侂胄任“平章军国事”,每三日一朝,宰相不再掌印。南宋末年,贾似道专权,任“平章军国重事”,左、右丞相实际上屈居于类似副宰相的地位[参53]

枢密院作为全国军政的最高机关,长官为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以谏议大夫以上至六部尚书等官充任,副长官为枢密副使或同知知枢密院事,以起居舍人以上至尚书左右丞等官充任。资历浅者,称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不常置。为了防止唐朝藩镇割据五代频繁发生的禁军哗变篡位等事重演,此职务大多由文官担任。枢密院掌管全国军马调度权力与高级武官考选奖惩,而全国禁军兵员的管理、训练、防御、升迁、赏罚等则由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三衙联合管理。枢密院长官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相等统称执政,宰相与执政官合称宰执[参54]

三司是北宋初期主管财政的最高机构,即盐铁部度支部户部三司,号曰计省,位亚执政,号称“计相”。其长官称三司使,以两省五品以上及知制诰、杂学士、学士充。副手称三司副使,以员外郎以上历三路转运及六路发运使充。元丰改制时裁撤三司,职权归户部工部。南宋时兵役军费繁重,故又增设总领所作为户部的派出机构,专门负责数路或一路各军之钱粮征收供应,并参预军政。总领所共四处,分别为:

总领所长官称“总领某处等路财赋军马钱粮”,简称总领[参55]

中央行政执行机构方面,宋朝早期,六部九寺五监被一些新设一些机构取代职权,如审官院流内铨分别代行吏部考校京朝官和选人的职权,枢密院三班院代行兵部考校武官的职权,太常礼院和礼仪院代行礼部与太常寺的礼仪之权,三司代行户、工部及司农太府两寺的大部分职权,审刑院代行刑部复审大理寺所定案牍之事等。直到元丰改制时,撤销朝廷的诸多令外机关,以三省代替中书门下,六部各设尚书和侍郎,主管本部事务,才行使相应的职权。但实际上,元丰新官制与《唐六典》所载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制仍有相当差别:三省合署办公,两尚书仆射分兼中书门下两省台长,故名为三省实为一省,至建炎正式合并;六部多由原有的令外机构合并重组而成,故而改制后多兼理本应由寺监管理的庶事杂务,而规模变得空前庞大;寺监事权为六部所侵,导致除大理寺外皆不治京外之事,故建炎时一度全部裁并入六部,绍兴后虽有所复置,但也不复九寺五监之设,如以太常寺兼管宗正寺事、光禄寺并入鸿胪寺太仆卫尉两寺与少府都水两监自此罢置不复。

中央监察机构主要有御史台谏院御史台专管监察,其长官称御史中丞,副长官称侍御史知杂事,主管纠察百官,肃正纲纪。台官有弹劾权,可以上疏言事,评论朝政,弹劾官员,还准许“风闻”论事。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殿院、察院,下设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专管规谏讽谕的机构是谏院,宋仁宗时始单独置院,其长官称知谏院事或左、右谏议大夫,凡朝政缺失、百官任非其人、各级官府办事违失都可谏正。台、谏官都以言事弹劾为责,其职权本无多大差别,这一状况导致后世台、谏的合流[参56]

最后,为皇帝起草制诰、国书和宫廷内所用文书的机构是翰林学士院,设翰林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翰林侍读学士、直学士院等。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或知制诰分掌“内制”和“外制”,总称“两制”,翰林学士等还侍奉皇帝,充当顾问。宋初的最高司法机构是大理寺刑部宋太宗设置有“审刑院”,其长官称知审刑院事,官属有详议官。各地奏案先经大理寺裁决,报告审刑院复查,写出奏稿,上呈中书。中书申奏皇帝论决,宋神宗元丰改制后,审刑院并入刑部。[参57]

官员管理制度

[编辑]

宋代实行差遣分离的制度,此乃承晚唐五季遗绪之由。安史之乱后散官因滥授而不为人所荣,导致以职事官为实权,散官为号的制度遭到破坏,唐中后期出现了以使职为实权,职事官为号的新制度,职事官因位高权重、不轻易授人、不掌管实务、闲简无事,或为外官所领而阶官化,有些品秩低的职事官因属清选,成为士人及第后供职于藩镇的起家之选或初转之资而阶官化,也有些职事官因职司清要,被授予藩府立功将佐有功者而阶官化。五代时期,使职之间也逐步系统化和严密化,最后形成等级化,发展成年考成资,依资迁转的阶官化制度。宋代早期没有扭转这个趋势,反而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宋代极为复杂的官员管理制度。

为官员的待遇等级,分文武两类,列班序迁之制不尽相同,其中,文官以朝官、京官、选人序阶,武官以正任、遥郡、内使和军职列班。北宋初期至中期用唐朝中央政府的三省六部九寺五院等官司之正副官组合而成文官官阶,称为“本官”或“正官”,虽具官名,但无实职,只用以定品秩、俸禄、章服和序迁,因此又称为“阶官”或“寄禄官”,领有本官者位高称“朝官”,位卑称“京官”,是为宋朝的中高级文官。京朝官外,由地方州郡的幕职吏僚和县之长贰官员构成低级文官官阶,号为“选人”,少数选人得任本职,但大多数同样徒具虚名。武官方面,以内使三班借职至内客省使或禁军军职构成武官官阶。“内使”又称“武选”,名义上为禁中供应侍从的使臣,但与文官本官相似,并非常直禁中处理宫中事务,实际职务另有差遣;“军职”则是职事与官名相称,专门负责禁军各级单位的训练管理。武选至诸司正使或横行官以上,军职至军都指挥使厢都指挥使,因军功再晋升则加刺史团练使防御使观察使节度观察留后(徽宗改为承宣使)五等州郡牧守官,品秩俸禄仍视内阶军职,号曰“遥郡”,尊为“美官”,至是方可得任一方统兵大将。遥郡武官因功再晋,则落去内阶军职,仅留牧守官号,品秩始视牧守官,号曰“正任”,尊为“贵官”,最高可晋任正任第六阶从二品节度使。按宋制,武官欲入西府执政之列则必须先晋正任,三衙管军亦唯任正任武官。宋神宗元丰改制时,朝廷有意通过恢复《唐六典》模式的律令官制,以扭转中央政府冗官冗费的现状,乃废文武散官,制《元丰寄禄格》,以散官名号的新制寄禄官阶取代前期京朝官迁转官阶,自开府仪同三司至承务郎共二十五阶文阶寄禄官宋徽宗时增为三十七阶(包括选人),还改定武官内班官为五十二阶武阶寄禄官绍兴把略显混乱的武阶官厘清以后,文武寄禄官制度基本定型,一直延续到宋亡。

又称阁职,指三馆秘阁官(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集贤院学士)、诸殿(观文殿、资政殿、端明殿、保和殿)大学士、诸殿学士、枢密直学士、诸阁(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徽猷阁、敷文阁、焕章阁、华文阁、宝谟阁、宝章阁、显文阁)学士、诸阁侍制、直阁等诸殿阁图书馆官员。这些官职名义上是禁中诸多图书馆的长贰官员,但实际上不釐馆阁事务,仅为内外差遣所带加衔,以标文学高选。

差遣是指官员临时委任的职务名,故又称“职事官”,带有“判、知、勾当、管勾、权、直、提举、提点、提辖、签书、监”等动词。北宋初年鉴于唐末和五代“君弱臣强、藩镇割据、武臣擅权”等弊端,委派京朝官充任知州事和知县事,以接管节度使等武臣所掌地方之政事、司法、财政等权,而割据一方的地方武将被剥夺事权,原先的刺史团练使防御使观察使节度观察留后节度使等常由地方武将担任的六等州郡长官成为武臣迁转之阶,此后“知事”“同知”“通判”取代了以往“刺史”“长史”“司马”“”“”“”等地方官名,成为宋、四朝地方官的正式官号。元丰改制之前,中央朝廷沿袭唐末五代差遣令外官治事的制度,事务官员也基本上以差遣为本职,但元丰改制以后,绝大部分差遣官按照《唐六典》的模式与本官进行统合,中央的文职差遣官基本消失。

北宋前期的官品沿袭唐、五代之制,文官共九品,有正、从,自正四品以下,又分为上、下,共三十阶。但官品和官职多不相称。元丰改制正名责实,减少官品的等级,改为九品正、从十八阶,同时职事官和差遣统一。朝廷对各级官员制订磨勘(考核劳绩过失)、叙迁、荫补、碍止(中级官员至某级别时停止通过定期磨勘晋升,而必须因大功或才能得皇帝特旨简拔晋升的规定)等法。对于中、上级官员的待遇比较优厚,有俸禄、职田、祠禄、恩赏等。宋神宗后,一些下台的或势将下台的官员有的还被授予或自请担任宫观官监岳庙等祠禄官,坐领“祠禄”。此外,朝廷的各种临时赏赐,也成为官员的又一重要经济收入。官、职和差遣的分离,导致大批冗员的出现[参58]

军事

[编辑]
一艘宋朝的战船,取自《武经总要

宋朝军队实施以募兵为主,征兵为辅的军队构成,实行自愿性的募兵制[参59],并且将灾年招募流民、饥民当兵,作为一项传统的国策,有社会福利性质,起到稳定政权作用[注18][注19]。北宋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藩兵,其中禁军厢军为募兵,乡兵藩兵为征兵。禁军是直属朝廷的正规军,也是宋朝军队的主力,虽名禁军,实际上奉皇命出戍八方,分守天下要紧之处,而非仅仅戍守京师。厢军是各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但在重内轻外的国策下,精干兵员均被抽调至禁军,因此厢军战斗力低下,实际上只负责地方治安与后勤杂役,军事任务均交予同驻地的禁军。此外,乡兵则是按机关抽调的壮丁,藩兵则是防守在边境的非汉民族军队[参60]靖康之变以后,原有的禁军战力遭受毁灭性破坏,故开始依赖诸如岳家军这样的武将自建军队。绍兴以后,朝廷重新收拢兵权,岳家军等“行营护军”逐步演化为直属中央,戍守固定区域,由武将直接统领的地方正规军,号称“御前诸军”,俗谓“屯驻大兵”,取代了原本禁军的主力地位。

禁军方面,北宋初年沿袭后周制度,设殿前司侍卫亲军司以统率,合称两司[参61],设有殿前司都点检、殿前司副都点检、殿前司都指挥使、殿前司副都指挥使、殿前司都虞侯、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司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虞侯、侍卫亲军司马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司马军副都指挥使、侍卫亲军司马军都虞侯、侍卫亲军司步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司步军副都指挥使、侍卫亲军司步军都虞侯等高级军职。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和军事阶层的稳定,决定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剥夺权利[参62]。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削去殿前司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军职。同年七月,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将的军权,同时废除殿前司副都点检一职[参63],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长时间不置[参64],真宗景德二年废置侍卫亲军司都虞侯[参65],侍卫亲军司分为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前两者和殿前司并称三衙,至此完成了从两司到三衙门的演变,三衙分别由殿前司都指挥使、侍卫亲军司马军都指挥使和侍卫亲军司步军都指挥使统领。但是,三衙虽有掌兵之实,却无发兵之权,具体的军事谋划与武官奖惩任命由枢密院负责。

宋朝在三衙以外,另设枢密院以司符节边备、武官铨选等战略规划事务,与三衙并为最高军政机关。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太祖太宗之时,其他任何官员,即便是宰相,未得皇帝许可都不得过问枢密院事务。该项规定后来逐渐松弛,南宋时由宰相兼枢密使渐成惯例。而枢密院虽能发兵,且掌统兵官任免之权,却不能直接统军,这样就导致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宋朝又实行更戍法,经常更换统兵将领,同时打散禁军的番号军、厢、厢下军等高级编制,调配军力时以满编五百人的“指挥”(营)为单位进行调动,作战时经常将来自不同军厢的指挥交予未曾管理过这些兵士的武官指挥。如是,使将不得专其兵,以防止军队中出现个人势力[参66]。此外战争时战区最高司令皆由文官或太监担任,而且改变战略必须经过皇帝同意,对宋朝战力有负面影响。宋朝实行“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真宗朝以后,枢密院使和枢密院副使多由文臣出身者担任,少数武臣曾入枢密院,但都遭到文臣以祖宗成法反对[参67],都遭到罢黜。真宗以后,以文官任统兵官,督率武将,渐成惯例;安抚使、经略安抚使由文官担任,武将担任都部署(都总管)、副都部署、部署(总管)、副部署、钤辖、巡检、都监,号为将官,领兵马,受指挥。宋朝的建国兵力部署“守内虚外”,但在熙宁年后首都驻军减少[参68]

武经总要》中记载的投石机

北宋中期以后对西夏等国的战争,使得军事费用增加,对统兵将帅限制太多“权任轻而法制密”,将不专兵,动相牵掣,“元戎不知其将校之能否,将校不知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以谦让自任。”[参69] 同时,军纪不明使宋军严重缺乏训练,终日“游戏于廛市间,以鬻巧诱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参70]“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参71]张演评说:“宋朝之待武臣也,厚其禄而薄其礼。”[参72]王夫之指出:“宋所忌者,宣力之武臣耳,非偷生邀宠之文士也”[参73]。针对以上弊端,熙丰变法后开始实行置将法,将禁军分为“繋将禁军”与“不繋将禁军”,“不繋将禁军”诸指挥(营)仍如旧法,“繋将禁军”诸指挥(营)则被组织为固定的大编制单位“”,不行更戍法,一般驻扎在固定的地域,由固定的将司长贰官员正将副将负责管理与指挥。各地置将法实施状况不同,其中边事繁重的陕西、河东实施较为彻底,东南诸路禁军则仍以不繋将禁军为主[参74]

南宋军队的主力为屯驻大兵以及三衙。屯驻大兵战斗力较强,原本是武将自行召募部队,如岳家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说。这时朝廷控制军队的能力已经弱化,枢密院的权责也逐渐缩小。绍兴十一年,韩世忠岳飞等将领的兵权相继被削减,屯驻大兵逐渐演变为中央统管的正规地方军,与禁军三衙平行[参75]

宋代军事技术的巨大进步,宋朝以前仍处于冷兵器时代,从宋朝开始火器登上战争舞台,使用霹雳炮震天雷引火球铁火炮、火箭、火球、火枪、火炮等火器,逐步进入冷兵器和火器并用时代。水战装具的发展,舟师仍在江河、濒海地区发展,南宋时还尚有车船。投石机方面有车行炮、单梢炮、七梢炮与旋风炮等[参76]。各代中央和地方多设立兵器制造与管理机构,严格控制兵器的制造和发放,还规定有兵器查验、维修和授予制度。

在兵种结构上,步兵为主要兵种,并配有少量骑兵,车兵则逐步消失。没有北方良好牧地提供足够战马与驮马的问题终宋一代始终困扰著宋国军备(尤其在主要敌国辽、金皆有优势骑兵的情况下特别严重),并成为两宋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原创研究?]然而有记载称宋初掌握的马匹曾超过20万匹[参77][参78]天禧年间甚至马多到估直出卖[参79],并且欧阳修指出河东路适宜养马[参80]

城防设施发展出城制、弩台、敌楼等设施。其中以山城防御体制最具有名,南宋守将余玠于四川防御蒙军,为了巩固川西地区,他采用“守点不守线,连点而成线”的方针,修筑钓鱼城(今重庆合川东)、大获(今四川苍溪南)、青居(今四川南充南)、云顶(今四川金堂南)、神臂(今四川合江西北)、天生(今重庆万县西)等十余城,形成一个防御网,成功抵御蒙军攻击[参81]

南宋刘松年所绘《中兴四将岳飞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图》。左边起第二人是岳飞、第四人是张俊,右边起第二人是刘光世,第三人是韩世忠

外交

[编辑]
宋代绘刻的《禹迹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
刘齐阜昌七年,1137年刻)

宋朝外敌频繁,外交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针对不同的外交对象,给予不同的馆待礼遇,并使之专门化。都对宋朝构成巨大威胁,外交对等,其外交事务主要由枢密院的礼院负责[参82],包括文书往来、使节派遣和一切接待事宜等。元丰年间,枢密院改置北面房,掌北界国信,南宋沿袭之。此外,宋朝专门设置主管往来国信所,作为负责与辽、金交往的具体事务机构。而西夏高丽越南(宋朝先称之为“交趾”,后改称“安南”。宋时越南历经前黎等王朝统治)等国,由于宋朝视他们为藩属国,所以发出的外交文书和礼物等皆称“制诏”或“赐”,对其国家的外交承认被称为“册封”。宋朝在京城设置许多外交接待馆驿,作为国家接待各国使节的地方。辽国在都亭驿,西夏在都亭西驿,高丽在梁门外安州巷同文馆回鹘于阗礼宾院三佛齐真腊大理大食等国家在瞻云馆怀远驿[参3]

宋朝奉行朝贡体制,然而将重心放在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也就是“来则不拒,去则不追”[参83]。宋代朝贡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有较固定的管理机构,明确规定贡期,严格贡使的证明,回赐的制度化等。南宋时,还将海外贸易作为朝廷的财政收入预算之一,对于朝贡物并非照单全收,而是只接受其中的一小部分,其余的按市舶贸易的规则进行抽买。免税贡物的减少,意味着税收的增加,这样既有利于外交往来,又给朝廷带来实惠,使外交和经济获得双赢[参84]

宋朝有名的外交家有富弼、沈括与洪皓。富弼在外交上面对大军压境的辽国时屡立奇功。他以理挫败自傲的辽使,迫使辽使行参拜之礼,后又两次出使辽国,挫败辽国割地要求。富弼分析宋、辽、西夏三国的关系,认为辽与西夏强盛的原因是获得中国的资源与人力而至[参85],并且协助宋朝撬开辽夏同盟,使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稳定下来。沈括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份,出使辽国交涉划界事宜,获成而还。他在出使途中绘记辽国山川险阻及风俗人情,完成《使虏图抄》,上于朝廷。《宋史》称:沈括“使契丹。凡六会,敌人环而听者千辈,无以驳其议。”洪皓在南宋危难之时出使金国,被拘15年,但仍不愿投降金国。洪皓曾屡次派人向被囚禁在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的宋徽宗宋钦宗及在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宋高宗秘密传递消息。归国后,宋高宗称他“虽苏武不能过”[参84]

人口

[编辑]

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全国有6,499,145户,人口约3250万。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元丰(1078年—1085年)年间,全国有户1,600万。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全国有户1,730万。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户数达20,882,258户,人口约1亿1275万;估计宣和二年(1120年)有户二千二百万。人口1亿1880万。靖康之祸后,中国再次出现中原人口大量南徙的现象。这次南迁有两波。第一个高潮是从“靖康之难”到《绍兴和议》;第二个高峰则是在金主完颜亮南侵期间。南方人口因此大量增加,根据估计,南宋人口峰值是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户口达到1360万。若以绍兴卅二年(1162年)与崇宁元年比较,两浙路户口增加26万户、江南西路增加42万户、福建路增加33万户、潼川府路增加24万户,夔州府路增加14万户。宋代的城市人口大量增加,10万户以上的城市有50个,其中临安人口过120万(1274年),汴梁人口过180万(1125年),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城市[参3][参86]

在人口分布上。宋徽宗崇宁年间,华北各路中以京畿路人口最集中,元丰六年有户23万,崇宁元年有户26万。而永兴军路则有户100万。以长安为中心的京兆府也有户23万。这两路人口集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宋朝与西夏的战争中这些地方处于前线有关。南方人口主要集中在两浙、江南东西、福建、川陕四路。这五路户口达到571万户,占南方户口的一半。其中两浙路最多,达到197万户。江南西路户口则有166万、江南东路则有户101万。福建路有户106万。淮南东西路共计达到130万户。川峡四路总计有200万户(1231年有500万户.)、荆湖南北路总计有140—150万户,广南东西路仅80余万户,京西南路有40万户[参87]

宋代户口流动表
年代 户数 口数 备注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6,499,145户 32,500,000人(按每户5口算)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 4,131,576户(主户),估计实际有5,242,105户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6,839,331户(主户),实际8,677,677户。
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 10,296,565户 26,205,441口
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年) 10,792,705户
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 12,462,531户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 14,181,486户 20,506,980口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 14,245,270户 30,807,211口 1069年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元佑元年(1086年) 17,957,912户 四千七万二千六百六口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 19,120,921户 42,566,243口
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 19,960,812 户 44,914,991口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 20,264,370户 45,324,154人丁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 20,882,258户 112,750,000人
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 22,000,000户 118,800,000人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 11,364,337户 24,202,301男口
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 11,139,850户 33,112,327男口
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 12,976,123户 28,558,940男口
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 12,302,873户 27,845,085男口
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 13,600,000户 约80,600,000人
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 12,670,801户 28,320,085男口 一说此年有1550万户,8060万人
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 5,696,989户 13,026,532男口
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 3,105,454户 8,426,232男口
注:本表数据源自《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宋史‧地理志》;宋代的口数是男丁数

经济

[编辑]

宋太祖建国时就确立土地私有产权制度,买卖自由,并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租佃经营成为重要的土地经营形式。租佃契约期满后佃农可以自由决定终止或续约[参88]。人口流动性增强,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有学者认为宋代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参89]

宋代大量开金、银、铜、铁、煤等矿藏,在宋代煤炭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进入了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领域,汴京家家户户都以煤作为家庭燃料,形成“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的社会风貌[参90][参91][参92]。在生产上,煤应用于冶炼工业也大大提高了铜、铅、钖的产量。冶铸、切削和加工技术的长足进步又为陶瓷、纺织、造船、井盐等行业的成长提供了燃料、工具等必要条件。[参93]

宋代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各地也出现了各种制造工厂和加工工厂。如造船厂、火器厂、造纸厂、印刷工厂、织布厂、各地的官窑等。同时也进口原料,加工制造成商品出售到各地。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洋、南亚、西亚、非洲、欧洲等地区总计58个国家通商[参94]加上宋代城市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流入。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有获得当地户口资格,具开放性的措施使得商业发达,资金货币流通广泛,银行也可以贷款、异地付款。铸造钱币还先后印刷发行多种类形式的纸币。因此关于怎么加速货币周转,流通的经济话题受到关注。文官中懂金融的不少,包括沈括、叶适,都提出了很先进的货币理论。[原创研究?]

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的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文化高度繁荣。而南宋初期对南方的大规模全面深度开发,促成南方地区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从此完全取代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参95]

农业

[编辑]

在宋朝,农业逐步走向专业化与商业化[参96]。北宋初期大面积开荒,土地不抑兼并,农田规模扩大,为提高耕种效率,注重兴修水利,改进农具,改良品种,农业发展迅速[参97]。许多新形田地在宋朝出现,例如梯田(在山区出现)、淤田(利用河水冲刷形成的淤泥所利用的田地)、沙田(海边的沙淤地)、架田(在湖上做木排,上面铺泥成地)等。这大幅增加宋朝的耕地面积[参98]至道二年(996年),宋廷掌握耕地为三百一十二万五千两百余顷。到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达到耕地面积顶点四百六十余万顷,各种新的农具在宋代出现,例如新式水车龙骨翻车筒车。代替牛耕的踏犁,用于插秧的鞅马。新工具的出现也让农作物产量大幅成长。一般华北的麦地田每年可亩收二石到三石半,江淮、两浙、福建、川陕、荆湖等地区一年可达到三至七石。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从占城引进耐旱、早熟的稻种,分给江淮两浙,就是后来南方的早稻尖米,又叫占城米、黄籼米[参99]。两宋时太湖地区稻米产量居全国之首,尤其以平江府(今苏州)为代表,有“苏湖熟,天下足”(指苏州和湖州)或“苏常熟,天下足”(指苏州和常州)之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农业发展迅速,一些北方农作物粟、麦、黍、豆来到南方。宋朝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南宋中期,棉花盛行种植于川陕江淮两浙荆湖、闽、广(即粤)地区,种桑养蚕和麻的地区也在增加。茶叶在北宋时遍及淮南、荆湖、福建及四川诸路。这些地区每年上缴给政府专卖机构的茶叶达一千四、五百万斤,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远销国外。当时以福建所产最为著名,其它名茶尚有两浙的日经茶,江西的双井白茶,广西容州的竹茶等。南宋时,南方的注茶地比北宋更多,吴兴的紫笋、常州的阳羡、绍兴的日注、隆兴的黄龙等,都被称为“绝品”。[参100]甘蔗种植遍布苏、浙、闽、广(粤)、等省[参101],糖已经成广泛使用的食品,出现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制糖术的专著:王灼著《糖霜谱[参102]

手工业

[编辑]
宋朝哥窑——米色釉贯耳瓶

北宋的主要矿产包括等。北宋仁宗在位时代金属矿藏达到两百七十余处,较盛唐年间增加一百余处。仁宗时期,每年得金一万五千多两、银廿一万九千多两、铜五百多万斤、铁七百廿四万斤,铅九万多斤、锡卅三万斤。

宋朝的丝、麻、毛纺织业都非常发达,而西北地方流行毛织业,四川、山西、广西、湖北、湖南、河南等地麻织业非常兴盛。到南宋时,广东雷州半岛地区和广南西路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两浙川蜀地区则为丝织业,朝廷在丝织业密集的地区设立织锦院,即是官办的丝织作坊,也同时造福相关的印染业。1295年前后,黄道婆海南岛黎族的纺织技术带到松江府乌泥泾,并改进纺织工具与技术,在推广棉纺织方面的历史功绩是很突出的。[参103]

宋朝官窑民窑遍布全国。时有河北曲阳定窑河南汝州汝窑禹县钧窑开封官窑浙江龙泉哥窑弟窑江西景德镇景德窑福建建阳建窑等七大名瓷窑,和分布在各地的许多大小瓷窑,所产宋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如日本、高丽、东南亚、南亚、中西亚等地[参104]

北宋时期阴刻装饰的枕头

北宋时,主要的造纸材料包括麦杆等。四川、安徽、浙江是主要的造纸产地,蜀地的布头笺、冷金笺、麻纸、竹纸,安徽的凝霜、澄心纸、粟纸及浙江的藤纸等都闻名于世,甚至还有纸被、纸衣、纸甲等制品。纸张的大量生产与活字印刷术为印刷业的繁荣提供基础,宋朝的印刷业分三大系统,官刻系统的国子监所刻之书被称为监本,而民间书坊所刻的书被称为坊本,士绅家庭自己刻印的书籍属于私刻系统。东京、临安、眉山、建阳、广都等都是当时的印刷业中心。当时坊刻书中以浙江口碑最佳,称浙本,四川次之,称蜀本。福建的刻书以量取胜,称建本的其中尤以建阳麻沙镇最多,世称麻沙本。社会上流行刻书的风气,以临安国子监所刻的书品质最顶尖。宋朝的刻书以纸墨精良、版式疏朗、字体圆润、做工考究、传世稀少、价值连城而闻名于后世[参105]

运输业

[编辑]

宋朝政治经济中心向东向南转移,东南地区河道发达,水网密布,是天然的交通网络。宋朝又注重疏浚河道,建造桥梁,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南宋时期,海上交通的发展也格外兴旺。

宋代造船技术水准处于当时世界极度先进的状态。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明州造出两艘万料(约600)神舟。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一艘宋代古船,有13个隔水仓,在船出海航行过程之中一两个隔水仓漏水,船也不会有多大危险。宋代的主要造船厂分布在江西、浙江、湖南、陕西等地区。虔州、吉州、温州、明州都是重要的造船基地。宋太宗至道年间(995年—997年),全国年船量均超过三千三百余艘。到了南宋,由于南方多水加上海上贸易日益发达,造船业发展更快。临安府(今杭州)、建康府(江宁府,今南京)、平江府苏州)、扬州湖州泉州广州潭州衡州等成为新的造船中心。广州制造的大型海舶木兰舟可“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舵长数仗,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南宋初年还出现车船、飞虎战船等新式舰船[参106]

金融商业

[编辑]

货币

[编辑]

宋代是工业革命之前,站在世界发展巅峰的超大规模经济体;有学者认为宋代在经济上乃是中国历代王朝中旷古空前的伟大年代。宋代商业繁盛,通行的货币有铜钱铁钱白银黄金。黄金是用以保值、跨洲贸易的最佳首选,铜钱、白银是作为中远距离交易通货,铁钱则是作为零钱于在地市集、做小额交易使用。宋政府每年铸造的货币量来衡量,其中个别年分所生产的货币数,就超过有唐一代发行货币的总额。宋太宗至道年间(995—997年),每年铸币83万贯。到神宗熙宁六年,已达506万贯;在工业革命以前的货币发行规模仅此一例,且远远超过世界各国。尽管如此,宋货币的供给仍无法应付增长的市场对货币的需求;每年的朝议都将“钱荒”列为讨论议题。加上商品入口,宋代大量铜钱、白银外流。另一方面宋代货币精良信用稳定,东南亚、日本、朝鲜、金、辽(东北亚)等区域经济体一致通行宋货币,至于其他地区,如西亚欧洲非洲并非如此,如在20世纪50年代,丹麦考古队在中东仅发现两枚宋钱;宋钱在南洋日本金国辽国朝鲜等国取代本国货币,成为当地主要通行货币。作为一级东亚货币,宋代的铜钱大量外流东亚地区,帝国内部铜矿稀缺,造成硬通货短缺。

为应付不断增长的货币需求,真宗时期,成都民间十六家富户主持印造一种信用本位的兑换纸钞,代替铜钱仅仅在四川使用的一种地方货币,是为交子[参107](按照纸币的经济学定义,只有国家发行的才算真正纸币)。仁宗后改归官办,并定期限额发行。徽宗时期,改交子名为钱引,并扩大流通领域。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改为官办“会子”,会子主要有东南会子(也叫行在会子),湖北会子和两淮会子。但是为防止铜钱北流,宋朝政府规定在与金交界处仍然只能使用铁钱。与交子不同,会子是以铜钱为本位的,面值有一贯(一千文)、两贯和三贯三种,后增印两百文、三百文与五百文小面额钞票乾道五年(1169年)定为三年一界,每界发行一千万贯,以旧换新。熙宁十年(1077年)岁入7070万贯,农业的两税为2162万贯,占30% ;工商税为4911万贯,占70%。工商税收入构成朝廷财政收入的主体[参108]

会子危机

[编辑]
会子

第一界会子的发行额仅三百万贯。到乾道四年(1168年)仅七年的时间,发行额增加到七百万贯。之后固定在一千万贯。尽管会子的加印与隆兴北伐有关,但是由于作为本位的金属货币没有相应追加,币值增长指数已经达到300%以上。到理宗淳祐六年,会子发行额增加六十五倍。会子虽与铜钱可自由兑换,但由于会子不断贬值,两者汇率也急遽走低[参107]

南宋对维持会子的稳定与信用进行过一定的努力,除了制定数年一界的换新旧会子兑换制度控制流通量外,宋孝宗时期还制定了“中半纳入(地方上缴的税赋可以有一半用会子缴纳,并且不计贬值、依其面值计价)”的制度来确保其信用;然而1205年北伐失败造成的财政恶化导致了会子制度逐步走向破产,自宁宗宣布十一、十二、十三界会子同时流通后,会子之多犹如决堤之水,物价飞涨犹如脱缰野马,出现会子挤兑铜钱的现象。嘉定二年(1209年),会子换界。政府规定新旧会子以一比二的比例兑换,同时严禁不按比例兑换会子,否则抄家,并鼓励打小报告互相揭发。这种以行政权力而非经济政策强制确保会子价值的手段无异于宣告会子信用破产。反而导致拒收会子与贬值的浪潮越演越烈。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社会无论中下层都损失惨重。迫不得已,政府发还抄没的家产,并筹措一千四百万贯来回收旧会子[参107]。嘉定五年后危机才渐渐平息。从此之后,会子换界已无法正常进行。政府一旦发生财政危机,就会以滥印钞票饮鸩止渴。理宗亲政后,由于十六及十七界会子数量巨大,险些再度造成通货膨胀端平入洛之后,会子与铜钱的汇率从端平初年暴跌25%。十八界会子发行量更加大,白米涨到每米三四百钱,是孝宗年间(1162年—1189年)的十一倍。淳祐七年,理宗颁诏,十七、十八界会子永远使用,希望借此来抑制物价上涨。但是两百文的十八界会子却连一双草鞋都买不到,会子已与废纸无异。景定五年(1264年),贾似道规定十七界会子须在一月之内全部换成十八界会子,并将会子改为“金银见钱关子”,宣布关子与会子的兑换比例为1:3,但通货膨胀更恶性发作[参109]。不过,南宋的会子虽然一路贬值,但与元、明两朝的彻底失败相比仍维持了相当长时间的流通与信用,故可视为近代前较为成功的纸币实验。

海外贸易

[编辑]
图中描绘一艘宋朝的沙船

由于西夏阻隔西北的丝绸之路,加上经济中心的南移,从宋朝开始,东南沿海的港口成为新的贸易中心。唐代时全国仅于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在广州一地设有市舶司,负责外贸事务[参110]。宋代先后在广州临安府(杭州)、庆元府(明州,今宁波)、泉州密州板桥镇(今胶州营海镇)、嘉兴府(秀州)华亭县(今松江)、镇江府、平江府苏州)、温州、江阴军(今江阴)、嘉兴府(秀州)澉浦镇(今海盐)和嘉兴府(秀州)上海镇(今上海市区)等地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参111]。其中以广州、泉州和明州最大。泉州在南宋后期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代海外贸易分官府经营和私商经营两种方式,其中民营外贸又占大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北宋朝廷制定一部《广州市舶条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而各个外贸港口还在城市里设立“蕃市”,专卖外国商品;“蕃坊”供外国人居住;“蕃学”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朝廷还专门制定蕃商犯罪决罚条。现在广州和泉州城内仍然有许多藩客墓,成为当时海外贸易繁荣的佐证[参112]

与宋王朝通商的国家有:占城真腊三佛齐吉兰丹渤泥巴林冯兰无里底切三屿大食大秦波斯白达麻嘉伊禄故临细兰登流眉中里斯伽里野木兰皮等欧亚地区五十八个国家[参94]。宋朝出口货物包括丝绸瓷器纺织品茶叶五金。进口货物包括象牙珊瑚玛瑙珍珠乳香没药安息香胡椒琉璃玳瑁等几百种商品[参113]。宋朝从大量进口货物通过市舶司获得的税收,从宋仁宗皇祐年间(1049年—1054年)的53万贯,治平年间(1064年—1067年)63万贯,到了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已达200万贯,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对宋代的繁荣起重要作用。南宋时代,宋朝在与金和大理的交界处设立榷场来互通有无。宋朝出口药材茶叶棉花、犀角等,进口北珠、人参、毛皮、马匹等货物。民间也有大量的走私贸易。由于宋朝铜钱信用佳,被大量走私到东南亚西亚,而当时的辽国、金国、西夏、越南、朝鲜和日本更停用自己的通货,改用宋钱[参114]

赋税制度

[编辑]

宋朝税收制度特点是赋重役轻。[参115]

首先,兵役基本消失。唐中叶以后,均田制破坏,府兵制解体,兵农分离的募兵制逐渐取代兵农合一的调兵制。南宋人王栐说:北宋“兵农既分,军制大异于古。”募兵制已占居主导地位。兵源既不像唐代前期那样调集世袭军户,也不像南唐那样差调全国农民,[参116]而主要是来自招募和雇佣的普通老百姓,特别是饥民。府兵制虽有残留,诸如存在于某些特定地区的弓箭手之类的乡兵,但也不是全国各地的普遍现象。北宋的基本状况是:职业士兵“以起军旅”,普通农民“无预征役”。[参117]政府一般不再“籍农民之身以为兵”,转而“赋敛农民之粟帛以赡正军”。北宋人韩琦在比较汉唐调兵和北宋养兵的优劣时说:“杜甫诗中《石壕吏》一首,读之殆可悲泣,调兵之害乃至此”,进而得出养兵“自有利民处不少”的结论。苏辙也曾将北宋兵制同前代兵制作对照,称:“古者兵出于民”,“民之于兵,可谓劳矣”;“近世兵民既分”,“民可谓逸,而兵可谓习矣。”从当时人这些前后对比和劳逸、利害之论,都是北宋农民大体摆脱兵役负担的确证。其次,厢军分担夫役。北宋农民的主要徭役负担是包括春夫和急夫在内的夫役。第三,夫役雇法推行。人们通常所称王安石的免役法或雇役法,指的是差役即职役雇法。

宋代的杂税名目众多,“经制、折帛钱为诸州之害,板帐、月桩为诸县之害”[参118],此外还有二税盐钱、蚕盐钱、丁绢、丁盐钱、僧道免丁钱、秤提钱、市例钱、折估钱、折布钱、布估钱、畸零绢估钱等,“不可以遍举,亦不能遍知”。[参119]其征敛赋税的手段,诚如朱熹所说:“古者刻剥之法,本朝俱备。”[参120]宋人的类似说法颇多,诸如:“正税之外,杂赋至繁,诡制异科,丑名暴敛”;[参121]“其色不一,其名不同。”以致世人“不能尽举”;“当官者不能悉其详”[参122]蔡戡又言:“其赋敛繁重,可谓数倍于古矣。”各人的具体说法虽然不尽一致,但共同之处是肯定赋税的名目繁多。赋税倍增的结果是:“民间苦赋重。”[参123]。其赋税之重导致宋朝的杀婴风俗盛行[参124][参125][参126]

政府又通过将税收大量投入到军队里,利用灾年招募流民、饥民当兵的政策[参127]辅以一系列常设的社会救济政策(特别是对老人和儿童[参128])。

宋代的农才赋役制度,名称和中唐之后的两税法一样,但内容不同,宋两税是单纯以土地为征收对象的土地税,标准是按各户所占有田地的数量和质量收取。而唐两税却是要综合每户的人丁和资产包括土地、桑、居宅、牲畜和钱财等定户等再以户等计算本户之两税。可知唐两税的范围远较宋两税为广,唐两税包括田亩税、户税、力役,而宋两税只是纯田亩税而不包括户税、力役。在宋,户税、力役是另算的,按各户人丁收的税称丁税,也就是户税,按户等财产分级别收的税称役钱,也就是力役的内容。也就是说,宋的两税加丁税再加役钱才约等于唐的两税。[参129]宋朝的税制是“以贫富为差”的“两税法”,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户别,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划为不同户等,按户等财产分级,高资产户纳税多,低资产户纳税少,没有田产,则不用缴税。役钱则是宋制规定,凡应服劳役者可输钱免役,也就是付朝廷募兵制的费用。

宋商税主要有住税和过税。住税即买卖交易税,税率3%,过税即商品流通税,税率2%。宋公布商税则例,把应纳税的商品名目颁布于税务、官署、交通要道,使商人了然。税务按照则例收税,商旅按照则例纳税,非则例所载(即假如税务私增收税条目),商旅可以拒纳并越级上诉。[参130]另一项税收是海关税。主要对商品进出口和流通收税。外船来经商先经市舶检查,抽取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二的税。宋朝鼓励海上贸易,将制造的产品销往外地,先后在广州、明州、杭州、泉州、密州、秀州、温州、江阴军、澉浦等九处设置市舶机构,赚取大量收入[参131]

文化

[编辑]

宋太祖曾要求其子孙永远不得杀害文人,文人在宋朝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重文轻武的风气在宋朝达到极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注20]、“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参132]等俗谚都是出在宋朝。宋真宗时,状元出身的陈尧咨拒绝出任官级更高的武职[参133]。在理学的兴起、宗教势力退潮、言论控制降低、市民文化兴起、商品经济繁荣与印刷术的发明等一系列背景下,宋朝优秀文人辈出,知识分子自觉意识空前觉醒。史尧弼在《策问》中认为:“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陆游在《吕居仁集序》中也认为:“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参134]

学术思想

[编辑]
南宋时期重要的理学家、教育家、史学家朱熹在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到岳麓书院张栻论学,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朱张会讲”,推动了宋代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儒学在宋朝得到的空前的复兴,在佛、道思想的影响下,产生新的儒学思想—理学。理学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要内容,在建构儒家形而上学本体论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代表人物包括“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理”和“气”是并存的,密不可分,但有先后之分。理是万物之源。“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两方,人欲是一切罪恶之根源,应当去人欲、存天理[参135]。经过二程与朱熹的发展,理学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南宋末年理宗时成为官方哲学。之后,陆九渊又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也”。人们应当去人欲,存本心,到达清明寡欲的境界,陆九渊之思想经过之后明朝大儒王守仁的继承发展,成为新的哲学体系—心学,在明朝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除了理学与心学之外,宋朝晚期还出现第三种学术势力—浙东事功学派,其由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所组成[参136]

史学

[编辑]

与前代相比,宋朝的史学特别发达。历史学家陈寅恪说:“中国史学,莫盛于宋”,“宋贤史学,古今罕匹”。宋朝有多个官方修史机构,如起居院日历所实录院国史院会要所等。最著名的史学著作当属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编写过程长达十九年(加上《通志》超过二十年),共二百九十四卷,叙事上起周烈王廿三年(前403年),下迄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采用编年体方法书写,为后人提供一本系统广博的史书。随后,另一史学家袁枢又对《资治通鉴》进行全面的整理,写成《通鉴纪事本末》,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朱熹也作了一部《通鉴纲目》,共五十九卷,可谓《资治通鉴》的简略版。史学家郑樵写成《通志》,与唐杜佑通典》、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合称“三通”[参137]

此外重要的史学著作还有廿四史薛居正等奉旨编修的《旧五代史》和欧阳修私撰的《新五代史》。以及王溥私撰的《唐会要》和《五代会要》。著名的地方志有《太平寰宇记》、范成大吴郡志》、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周密武林旧事》等。由于金石学和考古学快速兴起,也有一些相关史书诞生,如欧阳修的《集古录》、吕大临考古图》、赵明诚金石录》等”[参138]

此外宋代编修不少与史学相关的类书,著名的“宋四大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广记》。

文学

[编辑]
苏轼,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

宋朝文学空前发达,秉诗、词、散文都有伟大成就。让宋朝散文走向兴盛并承接古文运动的大师是欧阳脩。欧阳修的散文主旨明确、内容充实、平易自然,为宋朝散文的风格奠定基调。三苏之中,苏洵的文章以议论见长,文风雄奇劲简。苏轼的文章洒脱自然,清新豪放之中又带些忧郁,前后《赤壁赋》等文章确定他在文坛上不可撼动的地位。他的弟子也颇有出息,陈师道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李廌号称“苏门六君子”。南宋时期,苏轼的散文甚至成为科举考试的范文,时人言:“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而苏辙的文章疏于叙事而长于议论。曾巩忠实的追随欧阳修的风格,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文风自然纯朴,少有华丽辞藻。王安石也以议论文为长,风格雄健自然。但是到了南渡之后,宋朝的散文就开始衰落,其后的文人都无法同北宋六家相比”[参139]

宋诗虽不及唐诗,但远在之上,目前正在编撰的《全宋诗》收录宋诗作品达十六万多首之巨。与散文相同,欧阳修也开创宋朝的诗风,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部诗话《六一诗话》就是其所著。王安石诗风工练,比欧阳修更讲究修辞技巧与典故运用。苏轼的诗变化多端,雄放洒脱。其吸收前朝所有诗人的手法,并长于各种诗体,尤其是古体与七言近体,可谓别开生面,奔放灵动,成为宋诗一代大宗。黄庭坚虽出于苏门,但却开创江西诗派,他的诗歌模仿杜甫,讲究炼字煆句,显得耐人寻味。之后又有“南宋四大家”,即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也堪与北宋三家相比。杨万里的诗歌清新活泼,以天然风景为主;范成大的诗歌关心民生,诗风清丽秀婉;陆游的诗以爱国著称,他的诗对偶工整,后人言“好对偶被放翁用尽”[参140]

是曲子词的简称,也称长短句。根据《全宋词》的记录,宋朝词人达到一千三百卅家,作品及残篇总计达到两万零四百多首。词是宋朝文学的标志性体裁。晏殊被称为宋朝词家初祖,继承先唐五代花间词的风格,其词和婉明丽。欧阳修的词也具类似词风。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作用,他的慢词令人耳目一新,确定长调的地位,充实词的形式,丰富词的表现手法。作品广为大众喜爱以至于当时人言“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参141]。其后,苏轼又对宋词进行革新,创立豪放派,扩大词的选材范围,为后来的南宋爱国词奠定基础。周邦彦格律派的始祖,其后的女词人李清照也属此列。在靖康之难后,忧患意识使得豪放派词大放异采。其中以辛弃疾为大成,也有另一派词人姜夔、吴文英等延续先周邦彦的风格,继续发展婉约的词风。[参142]

此外,宋代“说话”(评书)非常流行,说话的内容就是话本。最著名的话本有《三国志平话》、《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宋宣和遗事》等;一些明清白话小说也是根据宋朝的话本改编。

宗教

[编辑]

唐朝相比,宋朝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略有下降,宗教也更加世俗化与汉化。后周时,周世宗下令限制佛教,废除各地非敕额的寺院,又贬斥儒学,废除孔子后代的免税权。

宋太祖建立宋朝后,致力于统一全国,加强中央集权制的统治,在一些方面继承和发展周世宗的政策。宋太宗任用文臣执政,儒学随之逐渐兴起,佛教也渐流行。宋真宗自称“礼乐并举,儒术化成”,大力提倡儒术,同时又提倡佛教,信奉道教,建立起儒佛道的思想统治。然而整体来说,宋朝宗教以道教较为兴盛,北宋许多帝王如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等都信道教,政府支持提倡,使北宋道教大盛,南宋较衰,但余风仍在民间。佛教在后周周世宗时,曾受打击,宋初渐复,但宋徽宗崇道抑佛,又略受打击,南渡后又复,在佛学研究上比之唐代要黯然消沉。此外,民间尚有祆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参143]

北宋11世纪的孔雀明王画像

佛教在五代十国时期,于吴越南唐后蜀等南方各国流行。宋初,宋廷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李蔼作《灭邪集》反佛,宋太祖说他是“非毁佛教,诳惑西姓”,把他发配沙门岛。宋太宗进而认为佛教“有裨政治”,在五台山峨眉山天台山等处修建寺庙,在开封设译经院翻译佛经。宋太祖开宝年间,开始在益州雕印大藏经,宋太宗时雕版完成。这是第一部印行的佛经总集。宋真宗更加大力提倡佛教,撰写《崇儒术论》的同时,又作《崇释论》,说佛教与孔孟“迹异而道同”。宋真宗继续建寺译经,并亲自作佛经注释。宋真宗统治时期,成为宋朝僧徒最多,佛学最盛的时期[参144]。当时管理佛教事务的中央机构是左右街僧录事,隶属于鸿胪寺。各州府或大刹设僧政司,管理一境或一寺事务。宋朝沿用唐朝的度牒制度,度牒相当于出家许可证,没有度牒就属于不合法的“私度”。度牒制度原本是为控制僧尼人数,限制寺院的规模。但是自神宗朝起,为解决财政短缺,政府开始将度牒货币化,度牒沦为国家的敛财手段。其后度牒买卖始终参与国家财政运转,徽宗时期和绍兴年间尤为严重。佛教宗派以禅宗净土宗最为兴盛。而禅宗之中又以临济、云门二宗最为繁茂。净土宗相对禅宗而言更为俗化。原先艰深的理论被阐释的更加简单化与口号化[参145]

道教在宋朝变化繁多,十分兴旺。宋朝管理道教的机构是礼部所属的祠部。宋朝道教出现内丹派南宗、正一天师道(参见正一道天师道)、忠孝净明道(即净明道)和全真道等新的道教教派。最后全国形成真大道教、正一天师道和全真教三足鼎立的局面[参146]宋太祖时,道士们进见,劝他“无为无欲”“恬淡寡欲”,太祖不予理睬。宋太宗召见华山道士陈抟,赐给封号,命南唐降臣徐铉校正道书,又在东京、苏州等地修建道观,道教逐渐得到朝廷的提倡。宋真宗是道教的狂热的信奉者,对人说:“释道二门,有补世教”,又说:“三教(儒、道、释)之设,其旨一也”。宋真宗和道士们编造神话,说玉皇在他梦中传告赵氏始祖是轩辕帝。宋真宗尊玉皇为玉皇大天帝,赵氏始祖为圣祖天尊大帝,布告天下。参知政事丁谓等制定礼仪,大事祭祀。并且在东京修建玉清昭应宫,表明他是道教的忠实信徒。宋真宗又命王钦若主持续修道藏,搜编道书四千三百多卷。全国各地大修道观。道教得以广泛流行[参147]

祆教、摩尼教与景教被称为“三夷教”,于晚唐时先后被禁。祆教在宋朝以后则基本消失。摩尼教转而在民间秘密流传,并渐与其他宗教结合,历五代两宋仍不衰。北宋的方腊锺相起义都与摩尼教有关。伊斯兰教方面,唐朝时,穆斯林开始到中国进行贸易,宋朝伊斯兰教的影响更大。穆斯林在西洋与南洋贸易中占优势,他们负责市舶司,最著名的是蒲寿庚。犹太教徒主要分布在宋朝开封一带,当时被称为“蓝帽回回”、“天竺教”等。他们自称“一赐乐业”教徒,极有可能是以色列的音译。他们是现今开封犹太人的祖先[参148]

教育

[编辑]
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

宋朝政府对文人之待遇在中国史上属于最高水准,由于宋代非常重视考生质素,教育事业也得到政府的支援。宋仁宗时,下诏州、县办学,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宋代官学,规模空前,政府在中央设立国子监太学、武学、律学及四门学广文馆。中央各部门也设立书学、算学、画学、医学。地方上,设立州县两级学校,并在路设立学官。教师先由地方选聘,后改聘进士或国子监、太学毕业学生,教材有国家统一颁布,多以五经为主[参149]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制订太学三舍法(内舍、外舍、上舍)。学校会于每年按成绩升舍,在上舍成绩优秀时,可免州试和礼部考试,并特赐及第。有宋一代,各地书院式私学盛行,主要由于自唐朝以来,印刷业发达,书籍增多,民间可掌握的教育资料也开始增加,又因五代时战乱四起,教育中断,想学习的人一般都集中在有学识的学者的周围,既而形成书院。宋朝时,官方为了对私人办学进行管理,对私学“赐匾”、“赐书”、“赐学田”,给予承认,于是书院形成以私学,半官办,官办私学等多种方式。另外由于当时有学识有威望的学者,比如朱熹、陆九渊都喜欢在书院讲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书院式私学的威望[参150]。著名书院有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茅山书院。南宋时期,书院规模扩大,学生增多,逐步在社会上形成另一种办学和上学的风气。书院也从最初的教学场所变为兼顾研究的学术机构。宋朝政府还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至元丰元年(1078年)、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三次进行兴学运动,以改革教育制度,提高人文品质,这三次运动也取得一定的成效[参151]

宋代改良科举制度也促成教育的发展,新的措施包括殿试的设立,防弊措施的增加,放宽应考条件,并增加取士数量等等。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通过者在宫内由皇帝主持殿试,在宋代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南、北宋三百二十年,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进士二万人以上,考试的公平使得平民的机会均等,因而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参152]

科技

[编辑]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指南针的四种使用方法:1 水浮法、2 置指甲法、3 置碗唇法、 4 缕悬法

科学技术史学者李约瑟认为,对科技史来讲,唐朝不如宋朝有意义[参153]。宋朝也可谓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科技进步最快的时代,四大发明之中的胶泥活字印刷术诞生于宋朝,不过,一直到1440年德国谷登堡的铅字活字印刷术出现和印刷术开始在欧洲传播以后(1833年传入中国),世界各地居民的识字率才开始攀升。

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指出,由于宋朝的经济未能在改革社会上发挥作用,导致科学技术无法系统地演进[参154]。庆历年间,布衣毕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活字印刷术。这种印刷术成本较低,省功省力,快速就得到推广。不久就传入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指南针的系统应用也是在宋朝,特别是用于航海导航“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参155]。指南针的使用方法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有四种:一是水浮法,即将指南针放到盛水的容器中指示方向;二是置指甲法,即将指南针置于手指指甲上指示方向[注21];三是置碗唇法,即将指南针放在碗唇边上指示方向;四是缕悬法,既将指南针用丝线悬空指示方向。后来第一种方法演化成水罗盘,第二种演化为旱罗盘,而第三、四种由于精密度低而被淘汰。火药发明于唐末。北宋初年,曾用以制作火箭、火球等。后来又出现带爆炸性的霹雳炮南宋时期更出现铁火炮突火枪枪火铳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威力巨大,被广泛使用在对蒙战争中。《武经总要》是仁宗时期官方编修的一部详细的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的巨著,其中就有大量的火器介绍与火药的配制方法。后来在蒙古人西征时,火药又被传到西方[参156]

杨辉所绘之《古法七乘方图》,描述二项式系数三角形中的几何排列

传统数学在宋朝取得很大成就与进步,贾宪秦九韶杨辉都是出众的数学家。著名的成果有“杨辉三角形”等,数学著作则有《数书九章》和《杨辉算法[参157]。宋朝的历法一共更改了十九次,是中国历史上历法改革非常频繁的时代。在神宗之前,使用的是楚衍所编制的崇天历。神宗到徽宗期间,改采以姚舜辅编制的纪元历。南宋的历法是以杨忠辅编制的统天历为主。它定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比实际周期仅差廿六秒。与目前所用的西历格里历完全一致。但比格里历要早四百年。在天文仪器上,燕肃天圣八年(1030年)发明的莲花漏首次使用漫流系统,记时的精准性因此获得大幅度的提高。苏颂元祐七年(1092年)研制成功的水运仪象台实现浑仪、浑象和报时的三位一体,并且具有近世天文台开启式圆顶等工具。景德三年(1006年)对豺狼座超新星的观察记录和至和元年(1054年)的天关客星观察记录是宝贵的天文资料。宋朝政府对医药学非常重视,设有太医局翰林医官院,官修医方有《太平圣惠方》等,官修本草有《开宝本草》等。中医的分科由唐朝的四科增加到九科,妇科儿科在宋朝正式成形[参158]针灸学、解剖学法医学进步尤大,最著名的法医著作是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参159]。宋朝最重要的科技著作是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梦溪笔谈共计达卅卷,六百零九条,全面总结当时宋朝的科技成就[参160]

建筑

[编辑]
北宋《金明池夺标图》描绘金明池当时的景况

宋朝在经济手工业和科学技术方面都有发展,使得宋代的建筑师、木匠、技工、工程师、斗栱体系、建筑构造与造型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建筑方式也日渐趋向系统化与模组化,建筑物慢慢出现自由多变的组合,并且绽放出成熟的风格并且拥有更专业的外型。为了增强室内的空间与采光度,采用减柱法移柱法,梁柱上的斗拱铺作层数增多,更出现不规整形的梁柱铺排形式,跳出唐朝梁柱铺排的工整模式[参161]。宋代的建筑明显瘦长单薄,有弧形的屋顶以及宋代特有的尖塔。[参162]

虽然宋朝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但杰出的建筑都是佛塔、石桥、木桥、园林皇陵宫殿。由于注重意境的园林设计特意追求把自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的意境,所以这一时期的建筑,一改唐代雄浑的特点,变得纤巧秀丽,柔弱纤秀,曲线柔和,注重装饰,华丽而繁细[参163][参164]。建筑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不像唐代浑厚的风格,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油漆的大量使用,颜色十分突出。在窗棂,梁柱与石座的雕刻与彩绘的变化十分丰富[参165],柱子造型更是变化多端[参161][参166][参167]

虽然数千年来,建筑智慧依靠口耳相传,子承父业相传下来,关于建筑的文献却早已存在。历史学家通过水墨画中所描绘的建筑物了解宋朝建筑的配搭。此外李诫所著之《营造法式》是宋朝建筑学的重要文献,它对施工和度量的描述非常深入,比以前的文献更有组织,也对后世中国建筑设计,影响深远[参168]。另一方面,朝廷设立专门负责建筑营造及相关的官职与机构-将作监来掌管宫室建筑,让建筑智慧有系统地流传下来[参168]

艺术

[编辑]
范宽谿山行旅图

宋朝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顶峰期,宋朝皇帝特别重视书画事业,在宫廷设立翰林画艺局,翰林图画院与画学。宋画主要可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三大分类。中国山水画到宋朝为一多方发展之时期,派别之分演既多,画家亦彬彬辈出。宋朝初期中国山水画承袭五代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人,使中国山水画推向高峰。北宋以米芾米友仁父子最为卓越,他们成功的将文人画与山水画风格相融合,后人难以企及。其他山水画名家还有北宋的范宽郭熙。范宽的《谿山行旅图》中峰鼎立的构图方式,表现出山的气势雄伟,前景作一巨石与主峰取得平衡,并以山腰的一线飞瀑,连贯上下气势。到了宋代南渡以后,山水画风大变,崇尚水墨。有名的有号称为“南宋四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李唐、刘松年等画家的笔法细润,色彩富丽,精丽巧整,世称院体。后来的马远与夏珪学习唐朝画法并参以南宋水墨之法。[参169]

崔白的双喜图

文人画与花鸟画互相融合,让宋朝花鸟画显得格外清丽脱俗。花鸟画自从五代黄筌徐熙分道扬辉之后,到了宋朝,纯綷审美之风气盛行起来,以致于花鸟画与山水画更加兴盛,几乎取代人物画的中心地位。宋初名家有黄居采徐崇嗣二人并起,其情形颇兴北宗山水发展于院内,南宗山水发展于院外者相似。除了黄徐二人之外,还有崔白和宋徽宗擅长花鸟画。徽宗的书法绘画都在中国艺术史上有重要地位。徽宗独创瘦金体,并重视书画事业。翰林书画院的地位大幅提高,著名画家,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就是其提拔。其子赵构也受到熏陶,成为杰出书法家[参170]。徽宗时期,院体画中的花鸟画大盛,徽宗本人就是个花鸟画大家。宋朝人物画的宗师是李公麟,他绘画体裁广泛,无所不工无所不能。以建筑物比例构图的界画在宋朝勃兴,郭忠恕和张择端是其代表。南渡以后,历史人物题材画开始兴起。苏汉臣的《秋庭婴戏图》,画中的两个小孩推枣磨时的精神和眼神,就令人叹为观止。道释人物画在宋代不甚盛行,不过确有一些重要画家出现,包括武宗元李公麟梁楷等人。其中以《八十七神仙卷》最为出名,众多仙人仙女,飘然列队而行,行如流水,极为生动[参171]

汝窑青瓷莲花式温碗

宋朝是中国历代当中陶瓷艺术的鼎盛时期,其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成就,即使后人仿制也少能匹敌。宋瓷经学者研究归纳,以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最为出名。定窑白瓷浅刻见长;汝窑官窑哥窑则以青瓷为主,青瓷系以氧化铁为发色剂,先在坏体上施以浅浮雕,再施釉,烧成翠绿,影青等等;钧窑位于钧州,作品特色为用等金属氧化物,经烧成后在土坏表面形成各种红、绿、紫、白,多采多姿的效果。官窑,顾名思义,即专门为皇室烧制的陶瓷。南宋时由于许多北方名窑的工匠避难来到南方,为南宋的青瓷、白瓷工艺带来新的技术,加上海上丝瓷之路的便利,使中国瓷器开始畅销到世界各地。

黄庭坚伏波神祠诗卷(局部)

宋朝书法主张尚意,注重在哲理性、书卷气、风格化与意境表现,同时也提倡个性化和独创性。宋朝书法跳脱唐朝的风格而开创新局。隋唐五代的书法注重在“工”的体现,而宋朝书法主张尚意抒情的部分,需具有“学识”即“书卷气”的部分。苏轼提出“我书意造”的口号,他的笔法内紧外松,险竣多变。苏(苏轼)、黄(黄庭坚)、米(米芾)、蔡(蔡襄,“蔡”原指蔡京,为北宋误国六贼之一,后世以其“人品奸恶”,遂改为蔡襄)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晋帖行书遗风。无论是天资既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苏东坡,还是高视古人的黄庭坚和萧散奇险的米芾,都力图在表现自己的书法风貌的同时,凸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使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并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而南宋的吴说宋徽宗陆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书家中进一步延伸,其中宋徽宗特殊的书法风格被称作瘦金体,然而南宋书家的学问和笔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参172]

宋朝时,油画较有发展,作品有如易元吉《寒梅雀兔图》、赵大年《雪犬》、陈公储《画龙》、龚吉《兔》册、宋澥山水画册等。时油画多为油画。北宋《营造法式》记载了桐油炼制法。有说中国油画在元代传入欧洲,其说待订。[参173][参174]

社会

[编辑]
在宫殿玩耍的孩子

由于晚唐五代时期门阀士族已经没落,科举考试制度到宋代真正得到广泛应用,对社会真正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度使大量过去贫寒的读书人一跃成为士大夫阶级,使政府与社会有了紧密的联系,也打开平民入仕为官的管道。透过科举入仕的知识阶级在宋朝时已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各方面取得十分全面的优势地位,在法律上也拥有许多特权,因而社会大众以中举任官做为读书的首要目标,社会也就衍生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风尚。儒家的忠孝节义观念,透过社会、乡约[注22]族规家礼等各种方式深入民间,推广于全社会。中国自宋代以后也得以构成一个比唐代远为普及的文化社会族群。而基层知识分子,构成基层乡绅,并成为村镇百姓与官府的桥梁。他们指导公共工程、支援学校与书院、编纂地方地志、参加地方祭典、纠集赈灾工作、招募地方自卫武力、提供村镇行为规范。两宋时期,透过科举孕育而成的士大夫阶级,是一个同时拥有政治权力、经济优势、学术文化素养的新兴族群。

清明上河图局部,描绘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瓦舍[注23]是重要的庶民游乐场所,内有勾栏,专供大众娱乐。东京的瓦舍见于《东京梦华录》的就有十座。临安的瓦舍见于《武林旧事》的有廿三座。瓦舍的演出内容呈现商业化、专业化、通俗化、大众化的新趋势。演出的内容主要包括说唱戏剧杂技武术等。其形式多样,深受大众的好评[参175]。而在农村,宗族制度成为维系社会的主因。廿世纪之前,中国的政权只向下延伸到县衙,其下完全通过“乡保”与“族长”进行管理。在理学的教化下与士人的影响下,官方办理社会救助;透过理学熏陶,商人阶级出资办理社会救助。救助内容除了办书院、订乡约以激励品德外,还普遍办理义庄,以救贫恤孤,资助教育;办社仓,以备荒歉 ;办保甲,以补地方之武装而保民。这种由士人自发的救助工作,成为自南宋以降中国社会安定的重大因素。在宋代之前,官方的社会救助活动多属临时性质;宋代开始,各州县普遍设立各种社会救助的永久性机构。族长通过订立乡约乡规来保持社会的秩序。地方绅士通过办学、救济事业、修桥铺路等手段造福乡里[参176]

学者柳诒徵认为宋朝的会社企业、集会集市以及行业协会组织十分发达。例如,吴自牧梦粱录》记录了文化、艺术、宗教、娱乐、食品餐饮、商业、制作、服务等各行业各种社会团行,诸如踏弩社、蹴鞠社、打球社、赌钱社、灵宝会、茶汤会、花团、菜行、鱼行、酒行、食饭行、布行、销金行、香水行、腰带作、油作、木作、竹作、香烛作、裱褙作、装銮作、裁缝作等各种企业,以及斗宝会、米市、肉市、药市、花市、珠子市等各种集会集市。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十分活跃。公共慈善事业,有米场、柴场、药局、养济坊、安济局、慈幼局、居养院等机构,由官府举办或平民捐助,用以救助遇灾或贫病幼老无告之人家。政府和民间无不认为慈善事业为公共事业之最要者,其风实自宋启之[参177]

君主年表

[编辑]

注:宋太祖黄袍加身后所追谥之其祖宗从未称帝、掌权,故不收录,可见宋朝君主列表一文

宋朝(960年—1279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北宋 960年—1127年
太祖 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
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赵匡胤 960年—976年 建隆 960年—963年
乾德 963年—968年
开宝 968年—976年
太宗 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
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赵炅 976年—997年 太平兴国 976年—984年
雍熙 984年—987年
端拱 988年—989年
淳化 990年—994年
至道 995年—997年
真宗 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
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赵恒 997年—1022年 咸平 998年—1003年
景德 1004年—1007年
大中祥符 1008年—1016年
天禧 1017年—1021年
乾兴 1022年
仁宗 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
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赵祯 1022年—1063年 天圣 1023年—1032年
明道 1032年—1033年
景祐 1034年—1038年
宝元 1038年—1040年
康定 1040年—1041年
庆历 1041年—1048年
皇祐 1049年—1054年
至和 1054年—1056年
嘉祐 1056年—1063年
英宗 体干应历隆功盛德宪
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赵曙 1063年—1067年 治平 1064年—1067年
神宗 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
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赵顼 1067年—1085年 熙宁 1068年—1077年
元丰 1078年—1085年
哲宗 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
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赵煦 1085年—1100年 元祐 1086年—1094年
绍圣 1094年—1098年
元符 1098年—1100年
徽宗 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
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赵佶 1100年—1126年 建中靖国 1101年
崇宁 1102年—1106年
大观 1107年—1110年
政和 1111年—1118年
重和 1118年—1119年
宣和 1119年—1125年
钦宗 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赵桓 1126年—1127年 靖康 1126年—11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高宗 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
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赵构 1127年—1162年 建炎 1127年—1130年

绍兴 1131年—1162年

元懿太子 赵旉 1130年—1130年 明受 1130年
孝宗 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
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赵昚 1162年—1189年 隆兴 1163年—1164年

乾道 1165年—1173年
淳熙 1174年—1189年

光宗 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
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赵惇 1189年—1194年 绍熙 1190年—1194年
宁宗 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
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赵扩 1194年—1224年 庆元 1195年—1200年

嘉泰 1201年—1204年
开禧 1205年—1207年
嘉定 1208年—1224年

理宗 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
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赵昀 1224年—1264年 宝庆 1225年—1227年

绍定 1228年—1233年
端平 1234年—1236年
嘉熙 1237年—1240年
淳祐 1241年—1252年
宝祐 1253年—1258年
开庆 1259年
景定 1260年—1264年

度宗 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赵禥 1264年—1274年 咸淳 1265年—1274年
孝恭懿圣皇帝 赵㬎[注24] 1274年—1276年 德祐 1275年—1276年
端宗 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赵昰 1276年—1278年 景炎 1276年—1278年
赵昺[注25] 1278年—1279年 祥兴 1278年—1279年

注解

[编辑]

    注:

  1. ^ 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灭亡后改称汴京
  2. ^ 浙江省杭州市。1127年6月12日,康王赵构应天府称帝建立南宋,是为宋高宗。1129年农历二月金国再次南袭,宋高宗从扬州经过镇江逃到杭州。是年农历九月,金国渡江南侵,宋高宗南逃,农历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随后又逃到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并自明州到定海(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跟随二十余只船在台州温州沿岸一带的东海海上漂泊四个多月,是为“海上朝廷”。期间在章安(今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停泊十七日。直到建炎四年(1130年)夏季金兵撤离江南后,他才又经过越州回到临安。临安取临时偏安之意,日后定作朝廷“行在”,充当临时首都,而始终视汴京为正统首都。
  3. ^ 一说此事为美化,但赵匡胤控制兵权为史实
  4. ^ 钱穆在《国史大纲》第六编《两宋之部》中说:“与统一相随并来的,是中国的富强”,而宋朝“却始终摆脱不了积弱的命运”。
  5. ^ 邓广铭 漆侠《北大宋史专题课》第一课 宋朝在中国的历史地位 第4页 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6. ^ :“趙頊”,:“赵顼”,拼音Zhào Xū注音ㄓㄠˋ ㄒㄩ
  7. ^ :“趙煦”,:“赵煦”,拼音Zhào Xù注音ㄓㄠˋ ㄒㄩˋ,音同“照续”
  8. ^ :“趙佶”,:“赵佶”,拼音Zhào Jí注音ㄓㄠˋ ㄐㄧˊ,音同“照吉”
  9. ^ 宋廷向金国交纳4.9520万金锭、154.5600万银锭,又以11635名王妃、宫女等共折合60.7700万金锭、258.3100万银锭发配于其士卒,但最后仍欠34.2780万金锭、87.1300万银锭。大部分女俘被抵押到金国官妓——洗衣院中。《靖康稗史笺证》记载:“契勘二庶人誓约,愿献犒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锭,先续过纳金247600两,用情准49520锭;银7728000两,准1545600锭。不欲照50两1锭旧例,所缩已多。是依庶人续约,准折金607700锭、银2583100锭,具详别幅。仍缩金342780锭、银871300锭。限五日内尽数津纳,如仍隐匿延稽,当府即纵兵大索,毋贻悔吝,须议指挥……选纳妃嫔83人,王妃24人,帝姬、公主22人,人准金1000锭,得金134000锭,内帝妃五人倍益。嫔御98人,王妾28人,宗姬52人,御女78人,近支宗姬195人,人准金500锭,得金225500锭。族姬1241人,人准金200锭,得金248200锭。宫女479人,采女604人,宗妇2091人,人准银500锭,得银1587000锭。族妇2007人,歌女1314人,人准银200锭,得银664200锭。贵戚、官民女3319人,人准银100锭,得银331900锭。都准金6077000锭,银2583100锭。”[参33]
  10. ^ 另称“靖康之祸”、“靖康之耻”
  11. ^ 据《宋史·岳飞传》载这是为了满足完颜宗弼为《绍兴和议》所设的前提以防止岳飞的十万岳家军攻入黄河以北:‘兀术遗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
  12. ^ 岳飞于绍兴十一年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被杀,南宋使节立刻于绍兴十二年(1142年)正月带着正式照函从岳飞被杀的临安(今杭州)去金国囚禁宋钦宗和韦氏的五国城(今黑龙江哈尔滨依兰县依兰镇五国城村)接人,韦氏四月丁卯日(5月1日)即启程回宋,八月壬午(9月13日),韦氏到达宋都临安。
  13. ^ 即原籍在南宋境内的汉人归南宋,原籍在金国境内的汉人归金国。
  14. ^ :“趙昚”,:“赵昚”,拼音Zhào Shèn注音ㄓㄠˋ ㄕㄣˋ,音同“照甚”
  15. ^ :“趙惇”,:“赵惇”,拼音Zhào Dūn注音ㄓㄠˋ ㄉㄨㄣ,音同“照蹲”
  16. ^ :“趙禥”,:“赵禥”,拼音Zhào Qí注音ㄓㄠˋ ㄑㄧˊ,音同“照奇”
  17. ^ 石壁上刻了的“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后来被人在前加了一个“宋”字,但张弘范并非宋人。明朝御史徐瑁削去,另刻“宋丞相陆秀夫死于此”。
  18. ^ 宋太祖认为,“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嵩山文集》卷1《元符三年应诏封事》)
  19. ^ 南宋吴儆写《论募兵》道:“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桀黠强悍之人既已衣食于县官,而驯制之,则饥民虽欲为盗,谁与倡之?是上可以足兵之用,下可以去民之盗,一举而两得之”
  20.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正因宋代人那样尚文轻武,所以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话头,也就从那时传下来。”但宋朝未必有这样的话流传。较有可能是《五代史汉平话》“汉史平话”卷上:“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21. ^ 另称“置指爪法”,即将指南针放到针尖上指示方向。
  22. ^ 由宗族邻里所发起的自律性生活公约。宋人吕大防制定乡约,便规定同约的人要:“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民间自律的乡约,可以弥补地方政治的不足。
  23. ^ 另作“瓦子”、“瓦肆”、“瓦市”。
  24. ^ :“趙㬎/趙顯”,:“赵㬎/赵显”,拼音Zhào Xiǎn注音ㄓㄠˋ ㄒㄧㄢˇ,音同“照显”
  25. ^ 世史学家常使用宋帝昺、宋少帝、宋幼主等称呼。

参考文献

[编辑]

    参:

  1. ^ 1.0 1.1 1.2 Chen, Yuan Julian. 陳元-臺北故宮藏宋元明帝王畫像與其隱喻的王朝正統性, Zhongguo wenhua 中國文化 [Chinese Culture] 44 (2016): 137-53. [2018-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0) (英语). 
  2. ^ 2.0 2.1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第247页—第250页. ISBN 7-5622-2277-0 (中文(中国大陆)).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邓广铭、漆侠、朱瑞熙、王曾瑜、陈振. 《中国大百科全书》,“宋”.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文(中国大陆)). 
  4. ^ 张广达. 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及其影响. 《唐研究》. 2005年, 第十一卷 (中文(中国大陆)). 
  5. ^ John King Fairbank,Merle Goldman. China, A New History [中国,一个新的历史]. 哈佛大学出版社. 1998年: 第88页—第107页. ISBN 978-0674116733 (英语). 
  6.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地球出版社. 1993年: 第206页. ISBN 9577140475 (中文(台湾)). 
  7. ^ 黄仁宇. 《中國大歷史》〈第十一章 北宋:大膽的試驗〉.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第153页. ISBN 957-08-1068-8 (中文(台湾)). 
  8.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地球出版社. 1993年: 第207页. ISBN 9577140475 (中文(台湾)). 
  9. ^ 黄仁宇. 《中國大歷史》〈第十一章 北宋:大膽的試驗〉.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第157页. ISBN 957-08-1068-8 (中文(台湾)). 
  10. ^ 王明荪. 《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第一章 宋的建國-統一之局的再造〉. : 第13页. 
  11. ^ 陈学霖. 《宋史論集》〈第一章 大宋「國號」與「德運」辯論述義〉. : 第13页. 
  12. ^ 王明荪. 《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第一章 宋的建國-統一之局的再造〉. : 第15页. 
  13. ^ 王明荪. 《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第二章 北宋的外患-遼與夏〉. : 第30页. 
  14.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10页. 
  15. ^ 任崇岳. 《论“澶渊之盟”后的宋辽关系》. 《历史教学》. 01期. 
  16. ^ 王明荪. 《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第二章 北宋的外患-遼與夏〉. : 第32页. 
  17. ^ 陈振. 《中国断代史系列·宋史》〈第五章 北宋中叶的改革浪潮(上):庆历新政〉第一节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二、刘太后专政与积贫状况的加剧.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 第181页. ISBN 7-208-04444-9 (中文(中国大陆)). 
  18.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08页. 
  19.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11页. 
  20.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15页. 
  21.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16页. 
  22. ^ 王明荪. 《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第二章 北宋的外患-遼與夏〉. : 第45页. 
  23.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17页. 
  24. ^ 王明荪. 《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第二章 北宋的外患-遼與夏〉. : 第51页. 
  25. ^ 黄仁宇. 《中國大歷史》〈第十一章 北宋:大膽的試驗〉. : 第166页. 
  26. ^ 黄仁宇. 《中國大歷史》〈第十一章 北宋:大膽的試驗〉. : 第170页. 
  27. ^ 王明荪. 《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第二章 北宋的外患-遼與夏〉. : 第52页. 
  28. ^ 漆侠等. 《辽宋西夏金代通史 政治军事卷》〈第十章 宋哲宗、徽宗时期的政治〉. : 第270页. 
  29. ^ 漆侠等. 《辽宋西夏金代通史 政治军事卷》〈第十二章 夏毅宗到崇宗时的政治、西夏与辽宋的关系〉. : 第327页. 
  30.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20页. 
  31. ^ 《辽宋西夏金代通史 政治军事卷》〈第十章 宋哲宗、徽宗时期的政治〉. : 第282页起. 
  32. ^ 32.0 32.1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卷三. : 第223页. 
  33. ^ 确庵耐庵. 《靖康稗史箋證》. : 第220页 (中文(台湾)). 
  34. ^ 黄仁宇. 《中國大歷史》〈第十二章 西湖與南宋〉. : 第175页. 
  35.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41页. 
  36.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44页. 
  37. ^ 大宋宣和遗事》:“及引对,桧言:‘如欲天下无事,须南自南,北自北,则无事矣。’高宗曰:‘如此,则朕亦北人,将安归乎?’”
  38.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46页. 
  39.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47页. 
  40.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47. 
  41. ^ 陈振. 《中国断代史系列·宋史》〈第十二章 南宋中期的政治、军事形势〉第二节 权臣秉政的宁宗时期 二、韩侂冑擅权与开禧北伐.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 第490页—第492页. ISBN 7-208-04444-9 (中文(中国大陆)). 
  42.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50页. 
  43. ^ 黄仁宇. 《中國大歷史》〈第十二章 西湖與南宋〉. : 第178页. 
  44.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48页. 
  45.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52页. 
  46. ^ 46.0 46.1 46.2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53页. 
  47. ^ 黄仁宇. 《中國大歷史》〈第十二章 西湖與南宋〉. : 第189页. 
  48.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54页. 
  49. ^ 49.0 49.1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55页. 
  50. ^ 辛向前. 也谈《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成书时代. 中国国学网引自明清小说研究. 2010-12-06 [201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中文(中国大陆)). 
  51.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56页. 
  52. ^ 徐东升. 论宋代的监司关系 ———以转运、提点刑狱和提举常平司为中心 (PDF). 江西社会科学. 2008, (5): 134–140 [2024-07-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7-20). 
  53. ^ 53.0 53.1 53.2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54页. 
  54.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55页. 
  55.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56页. 
  56.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57页. 
  57.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58页. 
  58.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一章 波瀾起伏的宋代政治〉. : 第260页. 
  59. ^ 《宋朝兵制初探》六 募兵制下的各项制度
  60. ^ 黄仁宇. 《中國大歷史》〈第十一章 北宋:大膽的試驗〉. : 第154页. 
  61. ^ 《长编》卷三 建隆三年十一月甲子
  62.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三章 積弱的軍事和繁榮的兵學〉. : 第350页. 
  63. ^ 《长编》卷二
  64. ^ 《玉海》卷一百三十九 宋朝侍卫亲军
  65. ^ 《宋诏令》卷九十四
  66. ^ 王曾瑜《宋朝军制初探》第二章“北宋前期至中期的禁兵”
  67. ^ 《长编》卷一百七十二
  68. ^ 《宋史》志第一百四十 兵一(禁军上)云:“三年十二月,枢密使文彦博等上在京、开封府界及京东等路禁军数,帝亦参以治平中兵数而讨论焉。遂诏:殿前虎翼除水军一指挥外,存六十指挥,各以五百人为率,总三万四百人;在京增广勇五指挥,共二千人;开封府界定六万二千人,京东五万一千二百人,两浙四千人,江南东五千二百人,江南西六千八百人,荆湖南八千三百人,荆湖北万二千人,福建四千五百人,广南东、西千二百人,川峡三路四千四百人为额。在京其余指挥并河东、陕西、京西、淮南路既皆拨并,唯河北人数尚多,乃诏禁军以七万为额。初,河北兵籍比诸路为多,其缘边者且仰给三司,至是而拨并畸零,立为定额焉。是时,京东增置武卫军,分隶河北四路,后又以三千人戍扬、杭州、江宁府,其后又团结军士置将分领,则谓之将兵云。”
  69. ^ 《长编》卷三
  70. ^ (宋)苏舜钦《苏学士集》卷一
  71. ^ (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卷五九
  72. ^ 章如愚:《群书考索》后集卷21《官门》
  73. ^ 王夫之:《宋论》卷二
  74. ^ 王曾瑜《宋朝军制初探》第四章“北宋后期军制”
  75.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三章 積弱的軍事和繁榮的兵學〉. : 第367页. 
  76.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三章 積弱的軍事和繁榮的兵學〉. : 第376页. 
  77. ^ 《文献通考》:“今天下甲卒数十万众,战马数十万匹……”;“即大名、洺、卫、相州凡七监,多择善马为种,牝牡为群,岁遣判官一人巡行点印,二岁已上者岁约八千馀匹,凡京城诸州饲马兵校一万六千三十八人,坊监及诸军马二十馀万匹。”
  78. ^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使赵守伦优给价和市在京及诸州民间私马,于是得十七万三千五百七十九匹。
  79. ^ 《宋史·兵志十二》:天禧中,宰相向敏中言国马倍于先朝,广费刍粟。乃诏以十三岁以上配军马估直出卖。先是市马以三岁已上、十三岁已下为率。天圣中,诏市四岁已上、十岁已下。既而所市不足,群牧司以为言,乃诏入券并省马市三岁已上、十二岁已下。明年,诏府州、岢岚军自今省马三岁、四岁者不以等第,五岁已上十二岁已下、骨格良善行者,悉许纲送估马司,余非上京省马并送并州拣马司。
  80. ^ 《宋史·兵志十二》:“河东岚、石之间,山荒甚多,汾河之侧,草地亦广,其间水草最宜牧养”;“河东一路,水草甚佳,地势高寒,必宜马性。又京西唐、汝之间,荒地亦广。请下河东、京西转运司遣官审度,若可兴置监牧,则河北诸监,寻可废罢。”
  81.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三章 積弱的軍事和繁榮的兵學〉. : 第386页. 
  82. ^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三百二十六 元丰五年》:“辽使人不可礼同诸蕃,付主客掌之非是,可还隶枢密院。”
  83. ^ 《宋史 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第二百四十四 外国一》:“宋之待遇亦得其道,厚其委积而不计其贡输,假之荣名而不责以烦缛;来则不拒,去则不追;边圉相接,时有侵轶,命将致讨,服则舍之,不黩以武。”
  84. ^ 84.0 84.1 宋史
  85. ^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五十 庆历四年》:“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民,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寇所为,皆与中国等,而又劲兵骁将长于中国,中国所有,彼尽得之;彼之所长,中国不及。”
  86. ^ 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宋史·地理志》
  87. ^ 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宋史·地理志》
  88. ^ 贾春泽.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浅析. [2011-01-12]. (原始内容 (DOC)存档于2011-11-22) (中文(中国大陆)). 
  89. ^ 葛金芳、顾蓉. 从原始工业化进程看宋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007-11-25 [2011-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5) (中文(中国大陆)). 
  90. ^ 中国通史 作者:高明士等人,出版社:五南
  91. ^ “昔汴都数百万家, 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今驻跃吴越,山林之广,不足供椎苏。”庄季裕,转引自全汉昇<略论宋代经济的进步>
  92. ^ “磁相等州所出石炭,今后除宫中支卖外,许令民间任便收买贩易”。《宋要会‧食货》
  93. ^ 中国税收制度史 黄天华, 洪钢 · 2009 · Business & Economics
  94. ^ 94.0 94.1 诸蕃志校释》,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2059-5. (宋)赵汝适著,杨博文注释. 
  95. ^ 郑学檬.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PDF). 长沙: 岳麓书社. 2003-10: 14-21 [2022-10-12]. ISBN 978780665298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2-30). 
  96. ^ 杜正胜主编. 《中國文化史》〈第九章 科舉與士大夫的社會文化〉. : 第175页. 
  97. ^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第五章 〈封建社会唐(后期)宋辽金元的经济〉. 复旦大学. 1982年: 第121页. 
  98. ^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第五章 〈封建社会唐(后期)宋辽金元的经济〉. 复旦大学. 1982年: 第132页. 
  99. ^ 严从简著《殊域周咨录·占城》
  100. ^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第五章〈封建社会唐(后期)宋辽金元的经济〉. 复旦大学. 1982年: 第134页. 
  101. ^ 漆侠著《宋代经济卷·第四章第三节 甘蔗种植的扩大》
  102. ^ 季羡林. 《中华蔗糖史》第六章〈宋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霜术〉.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7年. ISBN 7801272846. 
  103. ^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第五章 〈封建社会唐(后期)宋辽金元的经济〉. 复旦大学. 1982年: 第135页. 
  104. ^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第五章 〈封建社会唐(后期)宋辽金元的经济〉. 复旦大学. 1982年: 第136页. 
  105. ^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第五章 〈封建社会唐(后期)宋辽金元的经济〉. 复旦大学. 1982年: 第137页. 
  106. ^ 陈尚胜、陈高华. 《中國海外交通史》〈第三章 宋元:海外交通的鼎盛〉. : 第87页. 
  107. ^ 107.0 107.1 107.2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第五章 〈封建社会唐(后期)宋辽金元的经济〉. 复旦大学. 1982年: 第142页. 
  108. ^ 黄仁宇. 《中國大歷史》〈第十二章 西湖與南宋〉. : 第185页. 
  109. ^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第五章 〈封建社会唐(后期)宋辽金元的经济〉. 复旦大学. 1982年: 第144页. 
  110. ^ 陈尚胜、陈高华. 《中國海外交通史》〈第三章 宋元:海外交通的鼎盛〉. : 第110页. 
  111. ^ (宋)吴自牧著《梦梁录
  112. ^ 陈尚胜、陈高华. 《中國海外交通史》〈第三章 宋元:海外交通的鼎盛〉. : 第83页. 
  113. ^ (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 《嶺外代答校注》. 中华书局. 1993年. ISBN 710101665-0. 
  114. ^ 陈尚胜、陈高华. 《中國海外交通史》〈第三章 宋元:海外交通的鼎盛〉. : 第134页. 
  115. ^ 《文献通考》卷12《职役考一》说:“宋朝凡众役,多以厢军给之,罕调丁男。”
  116. ^ 龙衮:《江南野录》称:“初,(南唐)先主(李昪)之世,均量民田,以奠科赋,家出一卒,号为义师。又于客户,三丁抽一,谓之团军。”罗大经《鹤林玉露》卷4载:“李煜据江南,其亡也,亦有援兵十数万。……盖五代以前,兵寓于农,素习战斗,一呼即集。”
  117. ^ 《文献通考》卷152《兵考四·兵制》
  118. ^ 《宋会要辑稿》职官44之2、6。
  119.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6,绍兴三年六月乙巳。
  120. ^ 朱熹:《朱子语类》卷110
  121. ^ 宋庠:《元宪集》卷31《论蠲除杂税札子》
  122. ^ 蔡戡:《定斋集》卷5《论州县科扰之弊札子》
  123. ^ 《文献通考》卷4《田赋考四·历代田赋之制》
  124. ^ 《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东南数州之地……男多则杀其男,女多则杀其女,习俗相传,谓之薅子,即其土风。”
  125. ^ 《宋史·范如圭传》:“东南不举子之俗伤绝人理”
  126.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二:“民为身丁钱,至生子不举”
  127. ^ 《吴文肃公文集》云:“桀黠强悍之人既已衣食于县官,而驯制之,则饥民虽欲为盗,谁与倡之?是上可以足兵之用,下可以去民之盗,一举而两得之”
  128. ^ 《宋朝社会救济研究》 第一章绪论 ,第23页
  129. ^ 漆侠《宋代经济史》
  130. ^ 漆侠《宋代经济史》
  131. ^ 曹家齐. 宋代的交通形势与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 2022, (7) [2024-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9). 
  132. ^ 《贵耳集》卷下
  133. ^ 《湘山野录》卷中
  134. ^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 《中國文化史 (中)》〈第七章 兩宋:內省、精緻趨向與市井文化的勃興〉. : 第899页. 
  135. ^ 黄仁宇. 《中國大歷史》〈第十二章 西湖與南宋〉. : 第187页. 
  136.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八章 封建教育模式的調整與定型〉. : 第817页. 
  137. ^ 王明荪. 《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第七章 宋遼金元的制度與社會〉. : 第125页. 
  138. ^ 王明荪. 《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第七章 宋遼金元的制度與社會〉. : 第126页. 
  139. ^ 王明荪. 《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第七章 宋遼金元的制度與社會〉. : 第127页. 
  140. ^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
  141. ^ 郭杰、秋芙、赵慧平、王祥、刘刚. 中国文学史话.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年: 第119页. ISBN 9787206030185 (中文(中国大陆)). 
  142. ^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 《中國文化史 (中)》〈第七章 兩宋:內省、精緻趨向與市井文化的勃興〉. : 第947页. 
  143. ^ 王明荪. 《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第七章 宋遼金元的制度與社會〉. : 第147页. 
  144.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十章 諸教融合與發展〉. : 第958页. 
  145.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十章 諸教融合與發展〉. : 第947页. 
  146.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十章 諸教融合與發展〉. : 第985页. 
  147.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十章 諸教融合與發展〉. : 第981页. 
  148.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宋代 第十章 諸教融合與發展〉. : 第993页. 
  149. ^ 杜正胜主编. 《中國文化史》〈第九章 科舉與士大夫的社會文化〉. : 第169页. 
  150. ^ 杜正胜主编. 《中國文化史》〈第九章 科舉與士大夫的社會文化〉. : 第179页. 
  151.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八章 封建教育模式的調整與定型〉. : 第797页. 
  152.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八章 封建教育模式的調整與定型〉. : 第759页. 
  153. ^ Needham, Joseph.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Introductory Orientations [中国的科学与文化:定位导言] 卷一 (英语). 
  154. ^ 黄仁宇. 《中國大歷史》〈第十一章 北宋:大膽的試驗〉. : 第153页. 
  155. ^ (宋)朱彧著《萍洲可谈
  156.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五章 科學技術的巨大成就(上)〉. : 第555页. 
  157.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五章 科學技術的巨大成就(中)〉. : 第623页. 
  158.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五章 科學技術的巨大成就(下)〉. : 第679页. 
  159.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五章 科學技術的巨大成就(下)〉. : 第679页. 
  160. ^ 《中國文明史 宋遼金時期》〈第五章 科學技術的巨大成就(中)〉. : 第627页. 
  161. ^ 161.0 161.1 各朝代建筑与颜色. 中国文化网. [2011-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2) (中文(中国大陆)). 
  162. ^ . 艺术与建筑索引典. [2017-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2). 
  163. ^ 宋代建築.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 [2011-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1) (中文(台湾)). 
  164. ^ 中國建築藝術. 中国建筑网. [2011-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13). 
  165. ^ 王凤侠. 浅议宋代建筑的特点及其当代教育意义. 2006-04-11 [2011-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2) (中文(中国大陆)). 
  166. ^ 娄恒. 华夏建筑演进造极于宋. 大河网. 2008-02-19 [2011-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4) (中文(中国大陆)). 
  167. ^ 太原宋金木结构建筑特点. 山西文物网. 2007-10-16 [2011-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4) (中文(中国大陆)). 
  168. ^ 168.0 168.1 李誡. 中国建筑网. [2011-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14) (中文(中国大陆)). 
  169. ^ 王明荪. 《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第七章 宋遼金元的制度與社會〉. : 第128页. 
  170. ^ 妙體眾形,兼備各法 宋徽宗. 新竹教育大学数位艺术学习网. [2011-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20) (中文(台湾)). 
  171. ^ 王明荪. 《中國通史 宋遼金元史》〈第七章 宋遼金元的制度與社會〉. : 第129页. 
  172. ^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 《中國文化史 (中)》〈第七章 兩宋:內省、精緻趨向與市井文化的勃興〉. : 第900页. 
  173. ^ 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
  174. ^ 王付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论中国油画的历史》
  175. ^ 杜正胜主编. 《中國文化史》〈第十一章 城市發展與庶民文化〉. : 第221页. 
  176. ^ 杜正胜主编. 《中國文化史》〈第十章 民間信仰、社群組織與地域社會〉. : 第195页. 
  177. ^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参考书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中国朝代和政权
前朝
五代十国

960年2月4日 — 1279年3月19日
北宋
960年2月 — 1127年3月
南宋
1127年6月 — 1279年3月
后朝
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