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
中国二十四史 | ||||
---|---|---|---|---|
次序 | 书名 | 作者 | ||
姓名 | 时代 | |||
1 | 史记 | 司马迁 | 西汉 | |
2 | 汉书 | 班固 | 东汉 | |
3 | 后汉书 | 范晔 | 刘宋 | |
4 | 三国志 | 陈寿 | 西晋 | |
5 | 晋书 | 房玄龄等 | 唐 | |
6 | 宋书 | 沈约 | 萧梁 | |
7 | 南齐书 | 萧子显 | ||
8 | 梁书 | 姚思廉 | 唐 | |
9 | 陈书 | |||
10 | 魏书 | 魏收 | 北齐 | |
11 | 北齐书 | 李百药 | 唐 | |
12 | 周书 | 令狐德棻等 | ||
13 | 南史 | 李延寿 | ||
14 | 北史 | |||
15 | 隋书 | 魏徵等 | ||
16 | 旧唐书 | 刘昫等 | 后晋 | |
17 | 新唐书 | 欧阳修等 | 北宋 | |
18 | 旧五代史 | 薛居正等 | ||
19 | 新五代史 | 欧阳修 | ||
20 | 宋史 | 脱脱等 | 元 | |
21 | 辽史 | |||
22 | 金史 | |||
23 | 元史 | 宋濂等 | 明 | |
24 | 明史 | 张廷玉等 | 清 | |
相关 | 东观汉记 | 刘珍等 | 东汉 | |
相关 | 新元史 | 柯劭忞 | 民国 | |
相关 | 清史稿 | 赵尔巽等 | 民国 | |
相关 | 点校本二十四史 | 顾颉刚等 | 共和国 |
《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撰。原名《五代史》,又称《梁唐晋汉周书》[a]。原本已佚,今本乃邵晋涵等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等文献中辑出,是二十四史中唯一辑本。[1]:1
《旧五代史》一共一百五十卷,比较详尽地记载了五代50余年的历史。该书分为梁、唐、晋、汉、周五书,以“世袭列传”“僭伪列传”记十国政权,以“外国列传”记周边政权或部族,另有天文等十志。
欧阳修《新五代史》刊行后,《薛史》遂废。清乾隆年间,邵晋涵在《永乐大典》中辑录旧文,参校《册府元龟》等书,为《旧五代史》辑本。虽非原书,再加上内容有窜改之处,但辑本保留了大量史料,与《欧史》可互相补充,有相当的价值。
编纂
[编辑]据《玉海》卷四十六引《中兴馆阁书目》的记载,宋太祖于开宝六年(973年)四月二十五日戊申,下令编修“梁、后唐、晋、汉、周五代史”,并令薛居正作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等同修。薛居正是《旧五代史》的主编。当时他任参知政事一职,在编成之后获升任为宰相。其下有刘兼、李穆、李九龄等人参与写作。用时一年多,成书于开宝七年(974年)闰十月甲子。[1]:1-4书中还有一些开宝六年后的纪事,估计是成书后还作了一些技术性的加工,最迟的是《郑珏传》所引及的太平兴国(976年—984年)年号。[1]:7
史料来源
[编辑]《旧五代史》主要是依靠五代时期的各种实录和范质的《五代通录》而编纂的。虽然五代时期战争频繁,但各朝皇帝依然重视编纂实录之工作。《宋史·艺文志》中记载,可考之五代实录有17种,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都有其实录[2]:417-418。学者认为,这些实录有三百六十卷之多。[1]:8《旧五代史》中保留了本朝人的语气,如“本朝”、“国初”之类,可见其编写时相当依靠实录。[1]:14
范质的《五代通录》也是重要的编纂来源。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此书六十五卷,范质因五代实录繁冗,“节略而成此书”,其各朝的实录合作一起,对编纂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2]:418
《旧五代史》因为编纂时间甚短,因此编写体例繁芜。在本纪方面,基本上都是依靠各代实录而成。实录的卷数甚多,写作时不舍巨细,《薛史》编写人员虽以取《实录》之大意,或者是删合琐节,以及是对话、奏议等方式削成六十一卷,其内容依然过多,和纪传体将事情具体细节放至列传的做法有异。[1]:14-15
内容
[编辑]清辑本目录
[编辑]全书共一百五十卷,记载了上至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下至后周恭帝显德七年(960年)间的史事。其体例模仿了《三国志》,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各至为一书,各朝的本记、列传列于各书之中。五书之后另有《世袭列传》、《僭伪列传》、《外国列传》以记载王朝本身之外的情况。列传之后是志,记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典章制度。[2]:419据《玉海》卷四十六引《中兴书目》,本纪六十一卷、志十二卷、传七十七卷。清辑本的分卷只是大致推定,但和原书不会有太大差别。[1]:7
下据《大典》本列出其目录:
- 卷001 梁书一 太祖本纪一 - 朱温
- 卷002 梁书二 太祖本纪二 - 朱温
- 卷003 梁书三 太祖本纪三 - 朱温
- 卷004 梁书四 太祖本纪四 - 朱温
- 卷005 梁书五 太祖本纪五 - 朱温
- 卷006 梁书六 太祖本纪六 - 朱温
- 卷007 梁书七 太祖本纪七 - 朱温
- 卷008 梁书八 末帝本纪上 - 朱友贞
- 卷009 梁书九 末帝本纪中 - 朱友贞
- 卷010 梁书十 末帝本纪下 - 朱友贞
- 卷011 梁书十一 后妃列传一 - 文惠皇太后・元贞张皇后・张德妃
- 卷012 梁书十二 宗室列传二 - 广王全昱・友谅・惠王友能・邵王友诲・安王友宁・密王友伦・郴王友裕・博王友文・庶人友珪・福王友璋・贺王友雍・建王友徽・康王友孜
- 卷013 梁书十三 列传三 - 朱瑄・朱瑾・时溥・王师范・刘知俊・杨崇本・蒋殷・张万进
- 卷014 梁书十四 列传四 - 罗绍威・赵犨・王珂
- 卷015 梁书十五 列传五 - 韩建・李罕之・冯行袭・孙德昭・赵克裕・张慎思
- 卷016 梁书十六 列传六 - 葛从周・谢彦章・胡真・张归霸・张归厚・张归弁
- 卷017 梁书十七 列传七 - 成汭・杜洪・锺传・田𫖳・朱延寿・赵匡凝・张佶・雷满
- 卷018 梁书十八 列传八 - 张文蔚・薛贻矩・张策・杜晓・敬翔・李振
- 卷019 梁书十九 列传九 - 氏叔琮・朱友恭・王重师・朱珍・李思安・邓季筠・黄文靖・胡规・李谠・李重胤・范居实
- 卷020 梁书二十 列传十 - 谢瞳・司马邺・刘捍・王敬荛・高劭・马嗣勋・张存敬・寇彦卿
- 卷021 梁书二十一 列传十一 - 庞师古・霍存・符道昭・徐怀玉・郭言・李唐宾・王虔裕・刘康乂・王彦章・贺德伦
- 卷022 梁书二十二 列传十二 - 杨师厚・牛存节・王檀
- 卷023 梁书二十三 列传十三 - 刘𬩽・贺瓌・康怀英・王景仁
- 卷024 梁书二十四 列传十四 - 李珽・卢曾・孙隲・张儁・张衍・杜荀鹤・罗隐・仇殷・段深
- 卷025 唐书一 武皇本纪上 - 李克用
- 卷026 唐书二 武皇本纪下 - 李克用
- 卷027 唐书三 庄宗本纪一 - 李存勗
- 卷028 唐书四 庄宗本纪二 - 李存勗
- 卷029 唐书五 庄宗本纪三 - 李存勗
- 卷030 唐书六 庄宗本纪四 - 李存勗
- 卷031 唐书七 庄宗本纪五 - 李存勗
- 卷032 唐书八 庄宗本纪六 - 李存勗
- 卷033 唐书九 庄宗本纪七 - 李存勗
- 卷034 唐书十 庄宗本纪八 - 李存勗
- 卷035 唐书十一 明宗本纪一 - 李嗣源
- 卷036 唐书十二 明宗本纪二 - 李嗣源
- 卷037 唐书十三 明宗本纪三 - 李嗣源
- 卷038 唐书十四 明宗本纪四 - 李嗣源
- 卷039 唐书十五 明宗本纪五 - 李嗣源
- 卷040 唐书十六 明宗本纪六 - 李嗣源
- 卷041 唐书十七 明宗本纪七 - 李嗣源
- 卷042 唐书十八 明宗本纪八 - 李嗣源
- 卷043 唐书十九 明宗本纪九 - 李嗣源
- 卷044 唐书二十 明宗本纪十 - 李嗣源
- 卷045 唐书二十一 闵帝本纪 - 李从厚
- 卷046 唐书二十二 末帝本纪上 - 李从珂
- 卷047 唐书二十三 末帝本纪中 - 李从珂
- 卷048 唐书二十四 末帝本纪下 - 李从珂
- 卷049 唐书二十五 后妃列传一 - 贞简曹太后・刘太妃・魏国夫人陈氏・神闵刘皇后・韩淑妃・伊德妃・昭懿夏皇后・和武曹皇后・宣宪魏皇后・孔皇后・刘皇后
- 卷050 唐书二十六 宗室列传二 - 李克让・李克修・李克恭・李克宁
- 卷051 唐书二十七 宗室列传三 - 永王存霸・邕王存美・薛王存礼・申王存渥・睦王存乂・通王存确・雅王存纪・魏王继岌・从璟・秦王从荣・从璨・许王从益・重吉・雍王重美
- 卷052 唐书二十八 列传四 - 李嗣昭・裴约・李嗣本・李嗣恩
- 卷053 唐书二十九 列传五 - 李存信・李存孝・李存进・李存璋・李存贤
- 卷054 唐书三十 列传六 - 王镕・王昭诲・王处直
- 卷055 唐书三十一 列传七 - 康君立・薛志勤・史建瑭・李承嗣・史俨・盖寓・伊广・李承勋・史敬镕
- 卷056 唐书三十二 列传八 - 周德威・符存审
- 卷057 唐书三十三 列传九 - 郭崇韬
- 卷058 唐书三十四 列传十 - 赵光逢・郑珏・崔协・李琪・萧顷
- 卷059 唐书三十五 列传十一 - 丁会・阎宝・符习・乌震・王瓒・袁象先・张温・李绍文
- 卷060 唐书三十六 列传十二 - 李袭吉・王缄・李敬义・卢汝弼・李德休・苏循
- 卷061 唐书三十七 列传十三 - 安金全・安元信・安重霸・刘训・张敬询・刘彦琮・袁建丰・西方邺・张遵诲・孙璋
- 卷062 唐书三十八 列传十四 - 孟方立・张文礼・董璋
- 卷063 唐书三十九 列传十五 - 张全义・朱友谦
- 卷064 唐书四十 列传十六 - 霍彦威・王晏球・戴思远・朱汉宾・孔勍・刘玘・周知裕
- 卷065 唐书四十一 列传十七 - 李建及・石君立・高行珪・张廷裕・王思同・索自通
- 卷066 唐书四十二 列传十八 - 安重诲・朱弘昭・朱洪实・康义诚・药彦稠・宋令询
- 卷067 唐书四十三 列传十九 - 豆卢革・韦说・卢程・赵凤・李愚・任圜
- 卷068 唐书四十四 列传二十 - 薛廷珪・崔沂・刘岳・封舜卿・窦梦征・李保殷・归蔼・孔邈・张文宝・陈乂・刘赞
- 卷069 唐书四十五 列传二十一 - 张宪・王正言・胡装・崔贻孙・孟鹄・孙岳・张延朗・刘延皓・刘延朗
- 卷070 唐书四十六 列传二十二 - 元行钦・夏鲁奇・姚洪・李严・李仁矩・康思立・张敬达
- 卷071 唐书四十七 列传二十三 - 马郁・司空颋・曹廷隐・萧希甫・药纵之・贾馥・马缟・罗贯・淳于晏・张格・许寂・周玄豹
- 卷072 唐书四十八 列传二十四 - 张承业・张居翰・马绍宏・孟汉琼
- 卷073 唐书四十九 列传二十五 - 毛璋・聂屿・温韬・段凝・孔谦・李邺
- 卷074 唐书五十 列传二十六 - 康延孝・朱守殷・杨立・窦廷琬・张虔钊・杨彦温
- 卷075 晋书一 高祖本纪一 - 石敬瑭
- 卷076 晋书二 高祖本纪二 - 石敬瑭
- 卷077 晋书三 高祖本纪三 - 石敬瑭
- 卷078 晋书四 高祖本纪四 - 石敬瑭
- 卷079 晋书五 高祖本纪五 - 石敬瑭
- 卷080 晋书六 高祖本纪六 - 石敬瑭
- 卷081 晋书七 少帝本纪一 - 石重贵
- 卷082 晋书八 少帝本纪二 - 石重贵
- 卷083 晋书九 少帝本纪三 - 石重贵
- 卷084 晋书十 少帝本纪四 - 石重贵
- 卷085 晋书十一 少帝本纪五 - 石重贵
- 卷086 晋书十二 后妃列传一 - 李皇后・安太妃・张皇后・冯皇后
- 卷087 晋书十三 宗室列传二 - 广王敬威・韩王晖・剡王重胤・虢王重英・楚王重信・寿王重乂・夔王重进・陈王重杲・重睿・延煦・延宝
- 卷088 晋书十四 列传三 - 景延广・李彦韬・张希崇・王庭胤・史匡翰・梁汉颙・杨思权・尹晖・李从璋・李从温・张万进
- 卷089 晋书十五 列传四 - 桑维翰・赵莹・刘昫・冯玉・殷鹏
- 卷090 晋书十六 列传五 - 赵在礼・马全节・张筠・华温琪・安崇阮・杨彦询・李承约・陆思铎・安元信・张朗・李德珫・田武・李承福・相里金
- 卷091 晋书十七 列传六 - 房知温・王建立・康福・安彦威・李周・张从训・李继忠・李顷・周光辅・符彦饶・罗周敬・郑琮
- 卷092 晋书十八 列传七 - 姚𫖮・吕琦・梁文矩・史圭・裴皥・吴承范・卢导・郑韬光・王权・韩恽・李怿
- 卷093 晋书十九 列传八 - 卢质・李专美・卢詹・崔棁・薛融・曹国珍・张仁愿・赵熙・李遐・尹玉羽・郑云叟
- 卷094 晋书二十 列传九 - 苌从简・潘环・方太・何建・张廷蕴・郭延鲁・郭金海・刘处让・李琼・高汉筠・孙彦韬・王傅拯・秘琼・李彦珣
- 卷095 晋书二十一 列传十 - 皇甫遇・王清・梁汉璋・白奉进・卢顺密・周环・沈赟・吴峦・翟璋・程福赟・郭璘
- 卷096 晋书二十二 列传十一 - 孔崇弼・陈保极・王瑜・张继祚・郑阮・胡饶・刘遂清・房暠・孟承诲・刘继勋・郑受益・程逊・李郁・郑玄素・马重绩・陈玄
- 卷097 晋书二十三 列传十二 - 范延光・张从宾・张延播・杨光远・卢文进・李金全
- 卷098 晋书二十四 列传十三 - 安重荣・安从进・张彦泽・赵德钧・张砺・萧翰・刘晞・崔廷勋
- 卷099 汉书一 高祖本纪上 - 刘知远
- 卷100 汉书二 高祖本纪下 - 刘知远
- 卷101 汉书三 隐帝本纪上 - 刘承祐
- 卷102 汉书四 隐帝本纪中 - 刘承祐
- 卷103 汉书五 隐帝本纪下 - 刘承祐
- 卷104 汉书六 后妃列传一 - 李皇后
- 卷105 汉书七 宗室列传二 - 魏王承训・陈王承勋・蔡王信・湘阴公赟
- 卷106 汉书八 列传三 - 王周・刘审交・武汉球・张瓘・李殷・刘在明・马万・李彦从・郭谨・皇甫立・白再荣・张鹏
- 卷107 汉书九 列传四 - 史弘肇・杨邠・王章・李洪建・阎晋卿・聂文进・后赞・郭允明・刘铢
- 卷108 汉书十 列传五 - 李崧・苏逢吉・李𬭸・龙敏・刘鼎・张允・任延皓
- 卷109 汉书十一 列传六 - 杜重威・李守贞・赵思绾
- 卷110 周书一 太祖本纪一 - 郭威
- 卷111 周书二 太祖本纪二 - 郭威
- 卷112 周书三 太祖本纪三 - 郭威
- 卷113 周书四 太祖本纪四 - 郭威
- 卷114 周书五 世宗本纪一 - 柴荣
- 卷115 周书六 世宗本纪二 - 柴荣
- 卷116 周书七 世宗本纪三 - 柴荣
- 卷117 周书八 世宗本纪四 - 柴荣
- 卷118 周书九 世宗本纪五 - 柴荣
- 卷119 周书十 世宗本纪六 - 柴荣
- 卷120 周书十一 恭帝本纪 - 柴宗训
- 卷121 周书十二 后妃列传一 - 圣穆柴皇后・杨淑妃・张贵妃・董德妃・贞惠刘皇后・宣懿符皇后
- 卷122 周书十三 宗室列传二 - 剡王侗・杞王信・越王宗谊・曹王宗让・纪王熙谨・蕲王熙诲
- 卷123 周书十四 列传三 - 高行周・安审琦・安审晖・安审信・李从敏・郑仁诲・张彦成・安叔千・宋彦筠
- 卷124 周书十五 列传四 - 王殷・何福进・刘词・王进・史彦超・史懿・王令温・周密・李怀忠・白文珂・白延遇・唐景思
- 卷125 周书十六 列传五 - 赵晖・王守恩・孔知濬・王继弘・冯晖・高允权・折从阮・王饶・孙方谏
- 卷126 周书十七 列传六 - 冯道
- 卷127 周书十八 列传七 - 卢文纪・马裔孙・和凝・苏禹珪・景范
- 卷128 周书十九 列传八 - 王朴・杨凝式・薛仁谦・萧愿・卢损・王仁裕・裴羽・段希尧・司徒诩・边蔚・王敏
- 卷129 周书二十 列传九 - 常思・翟光邺・曹英・李彦𫖳・李晖・李建崇・王重裔・孙汉英・许迁・赵凤・齐藏珍・王环・张彦超・张颖・刘仁赡
- 卷130 周书二十一 列传十 - 王峻・慕容彦超・阎弘鲁・崔周度
- 卷131 周书二十二 列传十一 - 刘皥・张沆・张可复・于德辰・王延・申文炳・扈载・刘衮・贾纬・赵延义・沈遘・李知损・孙晟
- 卷139 志一 - 天文志
- 卷140 志二 - 历志
- 卷141 志三 - 五行志
- 卷142 志四 - 礼志上
- 卷143 志五 - 礼志下
- 卷144 志六 - 乐志上
- 卷145 志七 - 乐志下
- 卷146 志八 - 食货志
- 卷147 志九 - 刑法志
- 卷148 志十 - 选举志
- 卷149 志十一 - 职官志
- 卷150 志十二 - 郡县志
新辑会证本目录
[编辑]陈尚君新辑会证本《旧五代史》是对清辑本的重辑,内容上较原辑本有很大改动,参考多种文献与金石碑碣改订、增补史文近万处。其除重新辑录《梁太祖本纪》外,又重辑列传五十二篇与《地理志》一篇,新增列传六十篇,删去清人误收、误录者九篇,适当调整了原书部分卷次。[1]:77-79
现亦列出新辑会证本目录以供参考比照:
- 卷01 梁书一 太祖纪一 - 朱温
- 卷02 梁书二 太祖纪二 - 朱温
- 卷03 梁书三 太祖纪三 - 朱温
- 卷04 梁书四 太祖纪四 - 朱温
- 卷05 梁书五 太祖纪五 - 朱温
- 卷06 梁书六 太祖纪六 - 朱温
- 卷07 梁书七 太祖纪七 - 朱温
- 卷08 梁书八 末帝纪上 - 朱友贞
- 卷09 梁书九 末帝纪中 - 朱友贞
- 卷10 梁书十 末帝纪下 - 朱友贞
- 卷11 梁书十一 后妃列传一 - 文惠皇太后・元贞张皇后・张德妃
- 卷12 梁书十二 宗室列传二 - 广王全昱・广王友谅・惠王友能・邵王友诲・朗王存宁・安王友宁・密王友伦・郴王友裕・博王友文・庶人友珪・福王友璋・贺王友雍・建王友徽・康王友孜
- 卷13 梁书十三 列传三 - 朱瑄・朱瑾・时溥・王师范・刘知俊(族子嗣彬)・杨崇本・蒋殷・张万进
- 卷14 梁书十四 列传四 - 罗绍威・赵犨(子岩,弟昶、珝)・王珂(兄珙)
- 卷15 梁书十五 列传五 - 韩建・李罕之・冯行袭・孙德昭・赵克裕・张慎思
- 卷16 梁书十六 列传六 - 葛从周・谢彦章・胡真・张归霸・张归厚・张归弁
- 卷17 梁书十七 列传七 - 成汭・杜洪(锺传)・田𫖳(朱延寿)・赵匡凝(弟匡明)・张佶・雷满(子彦恭)
- 卷18 梁书十八 列传八 - 张文蔚・薛贻矩・张策・杜晓・敬翔・李振
- 卷19 梁书十九 列传九 - 氏叔琮・朱友恭・王重师・朱珍・李思安・邓季筠・黄文靖・胡规・李谠・李重胤・范居实
- 卷20 梁书二十 列传十 - 谢瞳・司马邺・刘捍・王敬荛・高劭・马嗣勋・张存敬・寇彦卿
- 卷21 梁书二十一 列传十一 - 庞师古・霍存・符道昭・徐怀玉・郭言・李唐宾・王虔裕・刘康乂・王彦章・贺德伦
- 卷22 梁书二十二 列传十二 - 杨师厚・牛存节・王檀
- 卷23 梁书二十三 列传十三 - 刘𬩽・贺瓌・康怀英・王景仁
- 卷24 梁书二十四 列传十四 - 李珽・裴迪・韦震・高途・卢曾・孙隲・张儁・张衍・杜荀鹤・罗隐・仇殷・段深
- 卷25 唐书一 武皇纪上 - 李克用
- 卷26 唐书二 武皇纪下 - 李克用
- 卷27 唐书三 庄宗纪一 - 李存勗
- 卷28 唐书四 庄宗纪二 - 李存勗
- 卷29 唐书五 庄宗纪三 - 李存勗
- 卷30 唐书六 庄宗纪四 - 李存勗
- 卷31 唐书七 庄宗纪五 - 李存勗
- 卷32 唐书八 庄宗纪六 - 李存勗
- 卷33 唐书九 庄宗纪七 - 李存勗
- 卷34 唐书十 庄宗纪八 - 李存勗
- 卷35 唐书十一 明宗纪一 - 李嗣源
- 卷36 唐书十二 明宗纪二 - 李嗣源
- 卷37 唐书十三 明宗纪三 - 李嗣源
- 卷38 唐书十四 明宗纪四 - 李嗣源
- 卷39 唐书十五 明宗纪五 - 李嗣源
- 卷40 唐书十六 明宗纪六 - 李嗣源
- 卷41 唐书十七 明宗纪七 - 李嗣源
- 卷42 唐书十八 明宗纪八 - 李嗣源
- 卷43 唐书十九 明宗纪九 - 李嗣源
- 卷44 唐书二十 明宗纪十 - 李嗣源
- 卷45 唐书二十一 闵帝纪 - 李从厚
- 卷46 唐书二十二 末帝纪上 - 李从珂
- 卷47 唐书二十三 末帝纪中 - 李从珂
- 卷48 唐书二十四 末帝纪下 - 李从珂
- 卷49 唐书二十五 后妃列传一 - 贞简曹太后・刘太妃・魏国夫人陈氏・神闵刘皇后・韩淑妃・伊德妃・昭懿夏皇后・和武曹皇后・宣宪魏皇后・王淑妃・孔皇后・刘皇后
- 卷50 唐书二十六 宗室列传二 - 克让・克修(子嗣弼、嗣肱)・克恭・克宁
- 卷51 唐书二十七 宗室列传三 - 永王存霸・邕王存美・薛王存礼・申王存渥・睦王存乂・通王存确、雅王存纪・魏王继岌(弟继潼等)・从璟・秦王从荣・从璨・许王从益・重吉・雍王重美
- 卷52 唐书二十八 列传四 - 李嗣昭(子继韬、继俦・裴约)・李嗣本・李嗣恩
- 卷53 唐书二十九 列传五 - 李存信・李存孝・李存进(子汉韶)・李存璋・李存贤
- 卷54 唐书三十 列传六 - 王镕(子昭诲)・王处直(子都、郁)・李继陶
- 卷55 唐书三十一 列传七 - 康君立・薛志勤・史建瑭・李承嗣・史俨・盖寓・伊广・李承勋・史敬镕
- 卷56 唐书三十二 列传八 - 周德威・符存审(子彦超)
- 卷57 唐书三十三 列传九 - 郭崇韬
- 卷58 唐书三十四 列传十 - 赵光逢・赵光胤・郑珏・李琪・萧顷・孔循・崔协
- 卷59 唐书三十五 列传十一 - 丁会・阎宝・符习・乌震・王瓒・袁象先・张温・李绍文
- 卷60 唐书三十六 列传十二 - 李袭吉・马郁・王缄・卢汝弼・李敬义・李德休・苏循(子楷)
- 卷61 唐书三十七 列传十三 - 安金全(犹子审通)・安元信・安重霸・刘训・张敬询・刘彦琮・袁建丰・西方邺・张遵诲・孙璋
- 卷62 唐书三十八 列传十四 - 孟方立(从弟迁)・张文礼・董璋
- 卷63 唐书三十九 列传十五 - 张全义・朱友谦
- 卷64 唐书四十 列传十六 - 霍彦威・王晏球・戴思远・朱汉宾・孔勍・刘玘・周知裕
- 卷65 唐书四十一 列传十七 - 李建及・石君立・高行珪・张廷裕・王思同・索自通
- 卷66 唐书四十二 列传十八 - 安重诲・朱弘昭・冯赟・朱洪实・康义诚・药彦稠・宋令询
- 卷67 唐书四十三 列传十九 - 豆卢革・韦说・卢程・李愚・任圜・赵凤
- 卷68 唐书四十四 列传二十 - 薛廷珪・刘岳・封舜卿(从子翘)・窦梦征・李保殷・归蔼・孔邈・张文宝・陈乂・刘赞・何瓒・许光义・崔沂
- 卷69 唐书四十五 列传二十一 - 张宪・王正言・胡装・崔贻孙・孟鹄・孙岳・张延朗・刘延皓・刘延朗・刘仲殷
- 卷70 唐书四十六 列传二十二 - 元行钦・夏鲁奇・姚洪・李严・李仁矩・康思立・张敬达
- 卷71 唐书四十七 列传二十三 - 司空颋・曹廷隐・萧希甫・药纵之・贾馥・马缟・罗贯・张格・许寂(诚惠・周玄豹)・淳于晏・聂延祚・韦寂
- 卷72 唐书四十八 列传二十四 - 张承业・张居翰・马绍宏・孟汉琼
- 卷73 唐书四十九 列传二十五 - 毛璋・聂屿・石知讷・陶玘・温韬・段凝・孔谦・李邺
- 卷74 唐书五十 列传二十六 - 康延孝・朱守殷・杨立・窦廷琬・张虔钊・杨彦温
- 卷75 晋书一 高祖纪一 - 石敬瑭
- 卷76 晋书二 高祖纪二 - 石敬瑭
- 卷77 晋书三 高祖纪三 - 石敬瑭
- 卷78 晋书四 高祖纪四 - 石敬瑭
- 卷79 晋书五 高祖纪五 - 石敬瑭
- 卷80 晋书六 高祖纪六 - 石敬瑭
- 卷81 晋书七 少帝纪一 - 石重贵
- 卷82 晋书八 少帝纪二 - 石重贵
- 卷83 晋书九 少帝纪三 - 石重贵
- 卷84 晋书十 少帝纪四 - 石重贵
- 卷85 晋书十一 少帝纪五 - 石重贵
- 卷86 晋书十二 后妃列传一 - 高祖皇后李氏・太妃安氏・少帝皇后张氏・皇后冯氏
- 卷87 晋书十三 宗室列传二 - 广王敬威(弟赟)・宋王敬儒・福王德・通王殷・韩王晖・虢王重英・楚王重信・寿王重乂・剡王重胤・夔王重进・陈王重杲・重睿・延煦・延宝
- 卷88 晋书十四 列传三 - 景延广・李彦韬・张希崇・王庭胤・史匡翰・梁汉颙・杨思权・尹晖・李从璋(子重俊)・李从温・张万进
- 卷89 晋书十五 列传四 - 桑维翰・赵莹・刘昫・冯玉・殷鹏
- 卷90 晋书十六 列传五 - 赵在礼・马全节・张筠(弟篯)・华温琪・安崇阮・杨彦询・李承约・陆思铎・安元信・张朗・李德珫・田武・李承福・相里金
- 卷91 晋书十七 列传六 - 房知温・王建立・康福・安彦威・李周・张从训・李继忠・李顷・周光辅・符彦饶・罗周敬・郑琮
- 卷92 晋书十八 列传七 - 姚𫖮・吕琦・梁文矩・史圭・裴皥・吴承范・卢导・郑韬光・王权・韩恽・李怿・崔居俭・李象
- 卷93 晋书十九 列传八 - 卢质・李专美・卢詹・崔棁・薛融・曹国珍・张仁愿・赵熙・李遐・尹玉羽・张彭・郑云叟
- 卷94 晋书二十 列传九 - 苌从简・潘环・方太・何建・张廷蕴・郭延鲁・郭金海・刘处让・李琼・高汉筠・孙彦韬・王传拯・秘琼・卫审峹・赵彦之・李彦珣
- 卷95 晋书二十一 列传十 - 皇甫遇・王清・梁汉璋(弟汉瑭)・白奉进・卢顺密・周瓌・沈斌・吴峦・翟璋・程福赟・郭璘
- 卷96 晋书二十二 列传十一 - 孔崇弼・陈保极・王瑜・郑阮・刘遂清・房暠・孟承诲・刘继勋・郑受益・程逊・李郁・何泽・王弘贽・马重绩・石昂・陈玄
- 卷97 晋书二十三 列传十二 - 范延光・张从宾・张延播・张继祚・胡饶・娄继英・杨光远(子承勋)・卢文进・李金全
- 卷98 晋书二十四 列传十三 - 安重荣・安从进(王令谦・潘知麟)・张彦泽・赵德钧(子延寿)・萧翰・刘晞・崔廷勋・张砺
- 卷99 汉书一 高祖纪上 - 刘知远
- 卷100 汉书二 高祖纪下 - 刘知远
- 卷101 汉书三 隐帝纪上 - 刘承祐
- 卷102 汉书四 隐帝纪中 - 刘承祐
- 卷103 汉书五 隐帝纪下 - 刘承祐
- 卷104 汉书六 后妃列传一 - 李皇后
- 卷105 汉书七 宗室列传二 - 魏王承训・陈王承勋・蔡王信・湘阴公赟
- 卷106 汉书八 列传三 - 王周・刘审交・武汉球・张瓘・李殷・刘在明・马万・李彦从・郭谨・皇甫立・白再荣・王松・韩祚・王玫・李昭・张鹏
- 卷107 汉书九 列传四 - 史弘肇・杨邠・王章・李洪建(弟业)・阎晋卿・聂文进・后赞・郭允明・刘铢
- 卷108 汉书十 列传五 - 李崧・苏逢吉・李𬭸・龙敏・刘鼎・张允・卢撰・刘景岩(熊皦)・任延皓
- 卷109 汉书十一 列传六 - 杜重威・李守贞・赵思绾・王景崇
- 卷110 周书一 太祖纪一 - 郭威
- 卷111 周书二 太祖纪二 - 郭威
- 卷112 周书三 太祖纪三 - 郭威
- 卷113 周书四 太祖纪四 - 郭威
- 卷114 周书五 世宗纪一 - 柴荣
- 卷115 周书六 世宗纪二 - 柴荣
- 卷116 周书七 世宗纪三 - 柴荣
- 卷117 周书八 世宗纪四 - 柴荣
- 卷118 周书九 世宗纪五 - 柴荣
- 卷119 周书十 世宗纪六 - 柴荣
- 卷120 周书十一 恭帝纪 - 柴宗训
- 卷121 周书十二 后妃列传一 - 圣穆柴皇后・杨淑妃・张贵妃・董德妃・贞惠刘皇后・宣懿符皇后
- 卷122 周书十三 宗室列传二 - 剡王侗・杞王信・越王宗谊・曹王宗让・纪王熙谨・蕲王熙诲
- 卷123 周书十四 列传三 - 高行周・安审琦・安审晖・安审信・李从敏・郑仁诲・张彦成・安叔千・宋彦筠
- 卷124 周书十五 列传四 - 王殷・何福进・刘词・王进・史彦超・史懿・王令温・周密・李怀忠・白文珂・白延遇・唐景思
- 卷125 周书十六 列传五 - 赵晖・王守恩・孔知濬・王继弘・冯晖・高允权・折从阮・王饶・孙方谏
- 卷126 周书十七 列传六 - 冯道
- 卷127 周书十八 列传七 - 卢文纪・马裔孙・和凝・景范・苏禹珪
- 卷128 周书十九 列传八 - 王朴・杨凝式・薛仁谦・萧愿・卢损・王仁裕・裴羽・段希尧・司徒诩・边蔚・王敏・徐台符・符令谦・王著・许仲宣
- 卷129 周书二十 列传九 - 常思・翟光邺・曹英・李彦𫖳・李晖・李建崇・王重胤・孙汉英・许迁・赵凤・齐藏珍・叶仁鲁・马铎・王环・刘遂凝・刘遂雍・申师厚・张彦超・张颖・刘仁赡
- 卷130 周书二十一 列传十 - 王峻・慕容彦超(阎弘鲁・崔周度)
- 卷131 周书二十二 列传十一 - 刘皥・张沆・张可复・于德辰・王延・申文炳・扈载(刘衮)・李详・贾纬・赵延乂・沈遘・李知损・孙晟・皇甫晖
- 卷132 承袭列传一 - 钱镠(子元瓘,元瓘子佐、倧、俶)・马殷(子希声、希范、希广、希萼、希崇,杨昭恽・刘言・高季兴(子从诲,从诲子保融、保勗)・梁震・王保义)
- 卷133 承袭列传二 - 李茂贞(子从曮、从昶,从弟茂勋)・李仁福(子彝超、彝兴)・韩逊(子洙)・高万兴(子允韬)
- 卷134 僭伪列传一 - 杨行密(子渥、渭、溥)・李昪(子景・宋齐丘)・王审知(子延钧,延钧子昶,审知子延羲、延政)
- 卷135 僭伪列传二 - 王建(子衍)・孟知祥(子昶)
- 卷136 僭伪列传三 - 刘守光・刘陟(子玢、晟,晟子𬬮)・刘崇(子承钧)
- 卷137 - 契丹
- 卷138 - 奚・吐浑・鞑靼・党项・突厥・吐蕃・回鹘・于阗・高丽・渤海靺鞨・新罗・黑水靺鞨・南诏蛮・䍧牱蛮・昆明夷部落・占城国
- 卷139 志一 - 天文
- 卷140 志二 - 历
- 卷141 志三 - 五行
- 卷142 志四 - 礼上
- 卷143 志五 - 礼下
- 卷144 志六 - 乐上
- 卷145 志七 - 乐下
- 卷146 志八 - 食货
- 卷147 志九 - 刑法
- 卷148 志十 - 选举
- 卷149 志十一 - 职官
- 卷150 志十二 - 地理
流传
[编辑]《薛史》成书之后,有宁州杨及于天圣五年(1057年)进《重修五代史》,同年十二月秘书监致士胡旦进《五代史略》四十三卷,但此二书在后代近乎没有任何影响。欧阳修撰《新五代史》时,其史料内容大多取自《旧五代史》。[1]:19-23北宋时期,《旧五代史》广行于世。司马光等编修《资治通鉴》的时候,“皆专据薛史,而不取欧史”。沈括《梦溪笔谈》及王钦若《册府元龟》亦大量引用《薛史》。[3]:40
至南宋,《新五代史》取代了《旧五代史》的地位。据《续资治通鉴》卷一五八的记载,金从大定(1161年—1189年)之后,学校所用正史一直并用薛、欧二史。金泰和七年(1207年),“诏新学令内削去薛居正《五代史》,而专用《新五代史》”。张元济认为,南宋早在金人以前,朱熹上议设各科取士的时候,已经弃用《旧五代史》,“北朝文化自知不逮,故起而从其后”。虽然如此,南宋时期此书依然有不少记载,如赵希弁《郡斋读书后志》卷一、《直斋书录解题》、《遂初堂书目》等。南宋时期著作征引此书者,至少计有十数家。[1]:23-24
至元明时期,薛史已经罕有援引。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元末明初王祎的《大事记续编》中依然有引用《旧五代史》,可见尚有小量流传。入明之后,“惟明内府有之,见于《文渊阁书目》,故《永乐大典》多载其文,然割裂淆乱,已非居正等篇第之旧”。万历年间,胡应麟说《旧五代史》已经被废置。明末刻书家毛晋也说《旧五代史》已“久不传于世”。[1]:23-24
入清之后,《旧五代史》更是无人得见。吴任臣在编写《十国春秋》的时候,曾向黄宗羲借《旧五代史》。《十国春秋》卷首《凡例》叙中采用书有“薛氏《旧五代史》”,似乎确实借有此书,但全祖望以为“借之而未得”。假设确有此书,黄宗羲的藏书也已经毁于火海,《旧五代史》也应随之化为灰烬。明藏书家陈第曾藏有《旧五代史》,清代藏书家陆心源曾说嘉庆年(1796年-1820年)散出,杭州藏书家赵昱虽欲收藏,但未见。[1]:24-25
近代张元济于1930年辑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时,曾刊登广告,悬巨赏以征集原书,然而未得一纸半叶。[1]:19-23
特色
[编辑]体例完整
[编辑]《旧五代史》断代为史,即将五代各朝独立成书。《薛史》模仿了《三国志》的编撰方法,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各自为一书,体例完整。所涉朝代的本纪、列传分别编写并列入各书之中,五书之后,另有《世袭列传》《僣伪列传》《外国列传》记载中原王朝以外的情况。最后以天文、历、五行、礼、乐、食货、刑法、选举、职官、郡县十志,全面叙述了五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典章制度。全书以五代为正,十国为伪,目的是凸显继承后周的宋代乃正统政权。[2]:419
内容丰富
[编辑]《旧五代史》把五代各朝的重大事件都连贯地记录在各个皇帝的本纪里,材料相当充实,总体框架清晰,没有琐碎零散之感。在主要叙述中原地区的历史之外,也对其他地区的历史作了记述。此外,书中对礼乐及职官之制度、选举及刑法的沿革、食货和郡县的变化等也作了详细介绍。[2]:419-420
观点可取
[编辑]《旧五代史》在观点上也有不少可取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某些部分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倾向,如在谈及后汉灭亡时,就否定了“天命论”,把统治者的残暴看作是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这是触及到问题本质的论述;二是在分析方法上也有一定程度的辩证因素,如卷九十六对有作为的帝王如周世宗,既赞扬他“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又批评他“禀性伤于太察,用刑失于太峻”;三是在对人民的态度上也比较宽厚,指出:“好利残民,夫何足贵!”对王周的“享性宽惠,人庶便之”和刘审交的“无扰于民,百姓歌之”,大加赞扬。[2]:420-421
版本
[编辑]《大典》本
[编辑]在明初编纂《永乐大典》的时候,编纂者将《薛史》的内容分散收入于其各韵之中。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朱筠上《谨陈管见开馆校书折子》,建议从《永乐大典》辑录逸书,至次年二月开馆。邵晋涵以大学士刘统勋荐,于开馆初入充纂修官,专职史部,至四十年秋母丧南归。在这两年多时间,邵晋涵在参与编纂《四库全书》的时候,在各书中引自(或他认为来自)《薛史》的条文,再加以编排、注释编成《旧五代史》。当中,采自《永乐大典》者有822条、《册府元龟》318条、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6条、胡三省《资治通鉴注》12条、《太平御览》2条、洪迈《容斋随笔》1条。[2]:266-267
当时《永乐大典》藏于翰林院的典籍库中。邵氏或其他纂修官会先签出《永乐大典》中的佚文,将会将可以辑出的书目粘贴标识,然后由缮写官抄出当中的散片。因为《永乐大典》不便移出移入,因此缮写的工作都在翰林院里进行。《大典》所缺者,则参照《册府》等书以补其缺。遗文有脱讹衍者,馆臣贮会在各纪传上粘签,以说明差异。熊罗宿影库本时,粘签尚完整,为统一规格,重抄影印附后。粘签中所涉各项,与他书歧互者,邵晋涵重加考订,编写按语,作《旧五代史考异》五卷。[2]:287-290[4]:69-84
清辑本版本以熊罗宿影库本和孔继涵手校抄本最早,刘氏嘉业堂刊本次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次之。武英殿本最迟,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对比各个版本,熊孔二本的讳改较少,刘本较多,文渊阁本和殿本则最剧。[2]:287-290
《大典》本的评价
[编辑]《旧五代史》的辑本成就,梁启超曾给予肯定,认为,“极繁难者,例如《五代史》,散在各条,篇第凌乱,搜集既备,佐以他书,苦心排比,乃克成编。非得邵二云辈深通著述家法,而赴以精心果力,不能蒇事。此种工作,遂为后此辑佚家模范。”[5]陈尚君认为,邵晋涵《旧五代史》辑本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取材较为广泛。二,标明了史料来源,有利后世治史者校勘。三,考订细致。四,编次接近薛《史》原本面貌。[1]:28-42
清辑本的不足,主要有三。一、史料漏辑。据陈智超统计,现存《永乐大典》残卷引《旧五代史》共72段,清辑本仅采用60段;《太平御览》涉及《旧五代史》者76条,清辑本只采用了2条:《资治通鉴考异》涉及266条,清辑本只采用了6条,而且还有误引;《资治通鉴注》涉及138条,清辑本只采用了12条;《容斋随笔》涉及10条,清辑本仅采用了1条。此外,引用《旧五代史》的其它文献,如《玉海》、《职官分纪》、《五代史阙文》、《通历》、《群书考索》、《通鉴目录》、《记纂渊海》、《锦绣万花谷》、《群书会元截江网》等书,皆未采用。二、篡改原文。陈垣在《旧五代史辑本发覆》中指出四库馆臣在辑校时有十忌:忌虏、忌戎、忌胡、忌夷狄等等,并指馆臣会对这些字眼会作出修改。三、脱衍舛误甚多,仅中华书局校点本《校勘记》就考订出一千多条错误。[1]:28-42
中华书局校点本
[编辑]中华书局校点本最初由刘迺龢在陈垣指导下负责,文革前已经完成大部分工作,后由复旦大学完成校点工作。参与点校的有朱冬润等十一人,参与定稿的有五人,参与编辑整理工作的有陆枫等六人。197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社发行。[1]:42-46
该校点本对当时能够看到的清辑本系统的主要传本作了通校,确定以江西熊罗宿影库本为底本,参校了多种保存了《旧五代史》的书籍,如《永乐大典》、《册府元龟》等作校勘,在清辑本之上作了一千七百多条校记。[1]:42-46
重辑
[编辑]《旧五代史新辑会证》,陈尚君著,2005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12册,150卷,300多万字。和清辑本相比,《新辑会证》本扩大了佚文文献的范围,删除了误收佚文、重辑已有佚文,并在校勘上取得新的成果。[3]:49-50
《辑补旧五代史》,陈智超著,2021年由巴蜀书社出版。全书6册。和通行本相比,《辑补旧五代史》新增补列传113个,校正内容480处,增补了十志的内容,纠正了通行本的一些错误。[6]
评价
[编辑]《四库提要》在评论《旧五代史》时指出:“虽其文体平弱,不免叙次烦冗之病,而遗文琐事,反藉以获传,实足为考者参稽之助。”(虽然《旧五代史》文体平弱,不免叙述繁琐重复的病,但遗文琐事,反而借此得以流传,有助考者参稽。)[7]
清代史学家赵翼评价《旧五代史》:“事实较详,盖欧《史》专重书法,薛《史》专重叙事,本不可相无”。[8]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陈尚君认为:“五代虽还有《新史》,其长处在义例与文章,就史料的原始丰富来说,远不能取代《薛史》”。[2]:304
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陈尚君, 前言, 舊五代史新輯會證,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向燕南; 李峰 (编). 新舊唐書與新舊五代史研究. 20世纪二十四史研究丛书(第七卷).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梁太济, 薛史「輯本因避諱而改動的文字」,為什麼「一般不再改回」?——對《舊五代史》點校本的一點意見: 257-263
- 陈智超, 《舊五代史》輯本之檢討與重新整理之構想: 264-286
- 陈尚君, 清輯《舊五代史》評議: 287-304
- 单远慕, 薛居正和他的《舊五代史》: 414-423
- 陈登元, 薛氏《舊五代史》之冥求: 540-563
- ^ 3.0 3.1 3.2 孙先文. 《舊五代史》研究 (博士论文). 安徽大学. 2014.
- ^ 4.0 4.1 张昇. 四庫全書館研究.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ISBN 9787303140503.
- ^ 梁启超.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5: 397.
- ^ 《輯補舊五代史》書評.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1, (3): 2.
- ^ 四库馆馆臣. 四庫提要·史部二·舊五代史.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4).
- ^ 赵翼. 廿二史札記·卷二十一五代史.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1).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 在维基文库阅读本作品原文( 在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 《旧五代史 (四库全书本)》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五代史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