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
儒教 | |||||||
漢語名稱 | |||||||
---|---|---|---|---|---|---|---|
正體字 | 儒教 ‧ 孔教 ‧ 儒家信仰 | ||||||
簡化字 | 儒教 ‧ 孔教 ‧ 儒家信仰 | ||||||
| |||||||
越南語名稱 | |||||||
國語字 | Nho giáo | ||||||
喃字 | 儒教 | ||||||
韓語名稱 | |||||||
諺文 | 유교 | ||||||
漢字 | 儒敎 | ||||||
| |||||||
日語名稱 | |||||||
漢字 | 儒教 ‧ | ||||||
| |||||||
儒教英文名稱 | |||||||
儒教英文 | Ruism | ||||||
孔教英文名稱 | |||||||
孔教英文 | Con-fu-cianism |
中國民間信仰系列 |
中國民間信仰 |
---|
儒教,儒教體制源於夏商周的五教和祭禮,夏禮已不可考,周公據殷禮製立禮樂制度,至西周時逐漸瓦解,孔子基於王道復古的理想為復興禮樂而創立儒家,西漢時再次成為官方信仰,以古代神職「儒」稱謂儒教,常與佛教、道教並稱「儒釋道」三教。
儒教以天子為宗教領袖,以周公、孔子為先聖先師,以《易經》中的神道設教。儒教自漢代以來被奉為官學,其後各主要朝代或歷史時期,都是官方指導思想。五經成為國家法典以及中華法系的法理基礎,以春秋決獄。[1]漢代末年,儒教廣泛傳播,「太尉公承夙緒,世篤儒教,以《歐陽尚書》、《京氏易》誨受四方。學者自遠而至,蓋逾三千。」[2]清代儒家宗教化形成的孔教也屬於儒教分支,到今日仍在港、澳、新、馬、台及海外華人社會具有重要宗教地位。
概論
[編輯]儒教即中國傳統宗法性宗教,因易與「儒家教化」混淆也有部分學者取「敬天法祖」中二字稱天祖教[3][4]。 何光滬對於儒教的定義如下:「所謂儒教,非指儒學或儒家之整體,而是指殷周以來綿延三千年的中國原生宗教,即以天帝信仰為核心,包括『上帝』觀念、『天命』體驗、祭祀活動和相應制度,以儒生為社會中堅,以儒學中相關內容為理論表現的那麼一種宗教體系。」[5]
基本教義
[編輯]「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6] 儒教的意思是藉助神祇進行教育教化,民眾比較容易接受和順服。
敬天,奉祖,孝親,忠信,仁義,崇禮,性善,弘毅,見賢思齊。
- 「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大學》)
- 「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三達德」:智、仁、勇。
-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 「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孝經》)
- 「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易傳》)
-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
- 「持志養氣」、「養浩然之氣」(孟子)
-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
- 「三希修煉」: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周敦頤)
-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
天命觀
[編輯]孔子提出君子要「知天命」,「不知天命無以為君子」。知天命是儒家思想特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天命就是自覺有一種使命感,「知天命」,即領悟自己負有使命,必須設法去完成。這種使命的來源是天,所以稱為天命。
儒教最高的追求為天人合一,人以德合天,修身合乎道而不逾矩所以孔子設禮,為「德」的最高表現。
泛靈論
[編輯]儒教信奉的最高神,是天。 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 天,地,君,親,師。表示敬天法祖、孝親順長、忠君愛國、尊師重教。
生死觀
[編輯]儒教並不關注死後世界,雖然略有提及死後去處,但並沒有具體記載死後世界的景象。
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故祭,求諸陽陰之義。
——《禮記·郊特牲》
天望而地藏,體魄則降,知氣在上。
——《禮記·禮運》
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焄蒿悽愴,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
——《禮記·祭義》
孔子曰: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謂鬼;魂氣歸天,此謂神。
——《孔子家語》
儒教經典中,提及的死後世界大致有兩種,即天上的天界(所謂「昭明」世界)、地下的黃泉。也就是中國人口頭常說的「在天之靈」,「泉下有知」。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左傳 隱公元年》
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
——《禮記 祭法》
天界
文王在上,於昭於天。……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詩經 大雅 文王》
黃泉
(鄭莊公)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左傳·隱公元年》
一般認為聖賢君子有明德,成為光明的靈魂(神),死而升天;小人言行思慮多物慾,與身體一同下降進入地下,死而下黃泉。
君子曰終,小人曰死。
——《禮記·檀弓》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論語·先進》
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論語·雍也》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論語·為政》
但儒教並沒有像其他宗教一樣,建構一個具體的死後靈魂世界,在生死觀上表示生死一體,都應該實現生命中的種種價值。
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儒教的由來與發展
[編輯]儒家 |
---|
儒家文化圈 |
起源
[編輯]「儒教」一詞首先出現於《史記》,其《遊俠列傳》道:「魯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俠聞」。 儒體系在開創之後,表示遵循堯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所以追朔後的起源會比孔子的時代還早。 最早追朔自堯舜禹的五教。堯舜即注重「敬敷五教」。[7]「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於百姓者也」[8]「舜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9]五教即五禮,全是家庭之禮。其中"五教" ,就是處理人際道德關係的五種基本規範,即孟子所解釋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10]堯舜禹的臣子皋陶興"五教"、定"五禮"、創"五刑"、立"九德"、親"九族"。《尚書·皋陶謨》曰:「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因此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之教即是儒教。「堯、舜、禹、湯之執中,與孔子所本於堯舜之執中者,於何見之?見之於庸德、庸言而已。故中字屬於理境,而庸字屬於行為。講儒家之學,必須注重倫理,始可見其自契敷五教以來,一脈相承之統系,否則儒家者流出於司徒之官之說,亦不能得其解。」[11]這也是太史公說儒教「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原因。
前身
[編輯]「儒」是春秋時從巫、史、祝、卜中分化出來的、熟悉夏商周詩書禮樂的術士。《說文》:儒,術士之稱。何術?"儒"字:左"人"右上"雨"下"而"(鬚意),「需求」一詞本意求雨耕農,上古原為祈雨術士之職司。《法言·君子》:通天地之人曰儒。周朝「重民五教,惟食、喪、祭。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12]孔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13]周朝的禮儀、典章、制度取於夏朝、商朝,並且發揚光大,是儒者心中理想的制度。詩書禮樂是周朝的王官之學,又稱古之四教,周朝貴族的教科書。《國語·楚語上》記載申叔時談到教育王室公子時所開列的教材即包含了這六部古書。 「教之《春秋》,而為之聳善而抑惡焉,以戒勸其心;教之《世》,而為之昭明德而廢幽昏焉,以休懼其動;教之《詩》,而為之導廣顯德,以耀明其志;教之處,使知上下之則;教之樂,以疏其會合而鎮其浮;教之《令》,使訪物官;教之《語》,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務用明德於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廢興而戒懼焉;教之《訓典》,使知族類,行比義焉。」[14]這裡的《春秋》和《世》都是史書,《令》是關於時令節日天文曆法,比如《禮記·月令》。《語》是指《國語》《家語》,比如傳世的《孔子家語》。《故志》是指孔子收入《尚書》中的《仲虺之誥》《湯誥》《大誥》《康誥》《酒誥》《洛誥》之類。《訓典》則是《尚書》中的《堯典》《舜典》《伊訓》之類。孔子把周朝的王官之學帶入民間,儒教就是基於詩書禮樂發展而來的禮教,並經過孔子的傳承以及後來歷朝聖賢對於五經的闡釋不斷完善。荀子說「故詩書禮樂之道歸是矣。詩言是其志也,書言是其事也,禮言是其行也,樂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15]儒教以孔子為至聖先師,以昊天上帝為至上神,上帝給人類指派了君和師,讓他們來教化、治理上帝的子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16]
商周
[編輯]根據何光滬的說法,儒教延續自商周國教,是延續了三千年的中國原生宗教。[17]兩個朝代都崇拜的至高無上神,稱為上帝,即商朝的帝與周朝的天。上帝被認為是商代王室的始祖,[18]他的別稱是「上甲」。[19]在商代神學中,自然神和祖先視為帝的一部分,四方風被代表祂的宇宙意志。[20]周族推翻了商朝,天帝成為至高神。[18]商將上帝認定為他們的祖先神,以通過神權主張他們的權力,而周朝則將這一主張轉化為基於道德力量的合法性,即天命。在周朝的神學中,天沒有單一的世系後代,而是恩賜有德統治者。周王宣稱他們戰勝商是因為他們愛民德行,而商是暴政,因此被天剝奪了權力。[21]
漢代
[編輯]漢朝孝武皇帝時定為中國官方統治思想,尊六經立學宮,重視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的禮儀制度的建設,被稱為經學,或者漢學,漢靈帝詔諸儒正定五經,刊於石碑,為古文、篆、隸三體書法以相參檢,樹之學門,使天下咸取則焉,正式把儒教定為國教,。唐朝制定了《開元禮》成為後代禮儀制度的模範,其中對於如何祭天、祭祖,如何祭孔,都做了詳細的、具有法典意義的規定。古代中國人把儒教叫做「聖教」。
宋代
[編輯]南宋朱熹創建理學,尊四書、重視培養內心虔誠的「孔孟之道」。朱熹的儒教思想體系從天地萬物說起,從格物致知入手,落實於人倫日用,道德修養,歸結為求仁,成賢成聖。他制定的《白鹿洞書院學規》,同時也是他的施政方針。他用畢生精力注釋的《四書集注》,成為宋代以後官方培養人才的標準教科書。理學以及心學又被稱為宋學。
近代
[編輯]晚清進士康有為的力推。康有為曾與弟子梁啓超合作推行短暫的戊戌變法。為了推動變法,康有為將儒學革新改造為孔教,一方面將儒學宗教化,孔子為教主,以凝聚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將儒學政治化,凸顯孔子的改革精神,以便推動其變法。康有為曾於《以孔教為國教配天地議》中說:「欲救人心,美風俗,惟有亟定國教而已;欲定國教,惟有尊孔而已。」
康有為在1898年於《孔子改制考》一書中為了其改革的政治意圖,把孔子描繪為一位社會改革家,並尊孔子為「萬世教主」,又把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的「素王」。他在《孔子改制考·序》中就說「天既哀大地生人之多艱,黑帝乃降精而救民患,為神明,為聖王,為萬民作傳,為大地教主」,由此可見康有為所推的孔教實蘊含著極大的宗教式偶像崇拜意味,有別於較為著重教化、教學的儒教和儒學。
近現代
[編輯]直到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廢止讀經,儒教失去了官方思想的地位。民國早年還曾有「打倒孔家店」的運動,到國民政府時期,又重新尊孔,把孔子祭祀列為國家祭祀。1949年國共內戰後,中國大陸否定儒家思想,並曾有批林批孔運動,而在台灣則有相反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儒教思想除了「先王之道」以外,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也很重要。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當中就有很多關於倫理關係的主張,比方說「孝」、「仁」,生活方式上主張節儉、富貴不淫等等。在性別上,認為男女有別,陰陽互補,傳統社會是「男尊女卑」。儒教不主張通過暴力革命來進行社會地位和身份的改變,並且把這看作社會動亂的根源,而主張通過學習文化知識、建功立業的方式,而政府也安排相應的「選賢與能」的制度。
現代
[編輯]中國大陸在進入改革開放以後,儒教重新逐漸得到重視。儒教至今對很多中國人的思想依然有很重大的影響。儒教也是古代韓國和越南的官方正統思想,現在儒教對韓國、越南以及日本一些人的思想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在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儒教研究中心」,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參加了成立中心大會,在2016年,宗教藍皮書中國宗教報告,正式把儒教作為中國的傳統宗教加以研究和介紹。但是,中國政府經常提及「五大宗教」(道教、佛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現存有宗教團體的只有這「五大宗教」而儒教沒有。[22]《宗教藍皮書·中國宗教報告(2016)》中將儒教的當代復興問題列於「五大宗教」之後。[23]
儒教經典
[編輯]儒教經典指的是孔子所「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24]「自孔子在時,方脩明聖經以絀繆異。」[25]「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兮,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26]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一炬,《樂經》從此失傳。詮釋五經,完備禮制的經學是漢晉隋唐的主流。著名的經學家有鄭玄、王肅、孔安國、趙岐、何休、王弼、韓康伯、范寧、何晏、郭璞、孔穎達、賈公彥、徐彥、邢昺、孫奭等。
南宋時朱熹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合為「四書」,「學問須以《大學》為先,次《論語》,次《孟子》,次《中庸》」,[27]朱熹認為古禮不可考,倡導道統之說,自創《朱子家禮》。南宋以來的科舉考試重心也轉向四書,標誌理學成為主流。著名的理學家有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陸九淵、張載、王陽明等。
儒教禮儀
[編輯]儒教禮儀包括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以凶禮哀邦國之憂,以賓禮親邦國,以軍禮同邦國,以嘉禮親萬民」。[28]吉禮是五禮之冠,主要是對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禮,以就是「皇天、上帝、社稷、寢廟、山林、名川之祀」。[29]《禮記·祭統》說:「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按照《周禮·春官·大宗伯》的說法,嘉禮包括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饗燕之禮,脤膰之禮,賀慶之禮。華夏王朝秉承《尚書》華夷之辨之旨,《後漢書》、《晉書》、《宋書》、《南齊書》、《隋書》、《舊唐書》、《新唐書》、《宋史》、《明史》均有禮儀志或祭祀志,以示繼承周禮。
周禮 | 分類 | 禮名 |
---|---|---|
吉禮 | 天神 | 郊祀、大雩、朝日、夕月、祓禊 |
吉禮 | 地祇 | 祀皇地祇、神州、社稷、五嶽四瀆四鎮、海、祀社稷山川、五祀 |
吉禮 | 人鬼 | 享宗廟、祭孔 |
嘉禮 | 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饗燕之禮,脤膰之禮,賀慶之禮 | 冠禮、笄禮、聘禮、婚禮、節令(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立冬)、視朔、冬至朝賀、除夕、元旦、鄉飲酒、鄉射禮 |
賓禮 | 接見、宴請外賓 | 相見禮、燕禮、公食大夫禮、覲禮 |
軍禮 | 射禮、大儺、講武、告齊太公廟 | 大射 |
凶禮 | 喪禮、葬禮、致奠、探病 | 既夕禮、虞禮 |
吉禮
[編輯]- 郊祀禮: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為天下祈福。冬至祭天於圜丘稱郊,夏至祭地於方丘稱社,故稱郊社,二者分別位於國都南郊和北郊,郊謂大祀,祀為群祀,故亦稱為郊祀。王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為立社,曰王社。諸侯為百姓立社,曰國社。諸侯自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
- 祀祖禮:祭祖祢與祭天地同爲最重要的祭祀,分爲廟祭與墓祭。
- 會盟禮:會盟時向神明祝告盟約。
- 封禪禮:封禪大多在泰山舉行,封是祭天,禪是祭地,封禪是一種皇帝受命於天下的典禮。由於三皇之首,天皇伏羲,以木德而被尊為天下共主,木主東方,伏羲府邸泰山,亦被稱為青帝,所謂泰山北斗象徵巔峰之意,即源於泰山象徵著天下共主、三皇之首、青炎黃白玄、五帝之首青帝伏羲之意,歷代自認功垂千秋之帝王多以封禪祭祀天皇伏羲,向天皇伏羲表功,以更為堅定既壽永昌,受命於天之玉璽所載之願。以強調帝王君權神授的天子身份。
- 奠基禮:起源遠古時期獵頭祭祀習俗,在破土動工前祭祀本土的生靈祈神保佑。
嘉禮
[編輯]- 冊封禮:君王分職、授政、任功、冊命封爵、封地建國,人臣辭讓、謝恩行跪拜禮。
- 禪讓禮:為朝代更迭名正言順,前朝帝王主動設受禪台將天子的地位讓出。
- 踐阼禮:天子的就職典禮。
- 懷子禮:即「胎教禮」。母親懷子後,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身不行惡事,心不起惡念,能以胎教。
- 出生禮:
凶禮
[編輯]- 喪禮:儒教非常重視葬禮,《禮記》中喪禮的篇目有《喪服小記》、《喪大記》、《奔喪》、《問喪》、《喪服四制》、《服問》、《間傳》、《三年問》、《檀弓上》、《檀弓下》、《雜記上》、《雜記下》等十餘篇。儒教喪禮制度非常複雜,對於人的行為、態度、飲食、喪服、斂日及喪禮的等級、程序都有詳細規定。對不同親疏關係和社會等級又有不同規定。
- 荒禮:荒災時期散利、薄征、緩刑、弛力、舍禁、去幾、眚禮、殺哀、蕃樂、多昏、索鬼神、除盜賊
吉禮的甲骨文證據
[編輯]吉禮可以追溯到殷商時代,根據《尚書》則能追溯到堯舜禹時代,是真正古老的華夏傳統。甲骨卜辭中已見「帝、鬼、巫、褅、雩、蒸、祝」等字。[30]甲骨卜辭所記的商代人崇拜的東西,第一是上帝,其次是日、月、雨、雲、雪、四方、山、水等自然神祇。[31]比如有「丁丑卜,嗔貞:其壬丁宗門告帝甲暨帝丁,受又」。[32]從甲骨卜辭所見,商人求雨的巫術一是焚人祭天,一是用龍參加祭祀。前者焚的是「巫」(上天使者)與「旌」(不祥之人),目的是感動上帝哀憐亢旱而賜雨。甲骨卜辭中的求雨之祭均伴隨舞蹈,[33]在甲骨文中有「辛卯奏舞,雨。癸巳奏舞,雨。甲午奏舞雨。」[34]甲骨卜辭記:「庚寅卜,辛卯隸舞雨;壬辰隸舞雨;庚寅卜,甲午隸舞雨」。甲骨卜辭中有大量「貞我舞,雨」,「茲舞,人從雨」之類的文字。在甲骨文中,「舞」寫作「喪」或「鋌」,像人舞若兩袖形。
又有「貞:有鹿?亡其鹿?」在這些卜辭中,「其鹿」的用意是占問是否用鹿來獻祭上帝的意思。
「儺」在商代已有,在甲骨文中寫作「宼」。商代甲骨文對四方神的祭祀分為三類,其中就有祓禳。
另如田狩,甲骨卜辭有「戊午卜敖貞『我狩砌禽』」,說明了武乙同帝辛時代舉行次故之多而已。武丁時一次打獵,就捉到了一頭老虎,四十頭鹿,一百六十四頭狐狸,一百五十九頭小鹿。[35]
神職系統
[編輯]神職人員
[編輯]儒教是民族宗教和國家宗教,傳統上國家組織、家庭組織、教育機構、宗族組織即為教團組織,神職工作內容主要為祭祀、講學。
天子為國家主祭並由太常輔助,太常主管國家的祭祀禮儀與廟祠陵園,太常屬官太樂、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醫等。
宗族、家族由家長、族長負責宗祠祭祀的主持。
國家為特定人物建立的專祠,位於都城的由太常寺官員負責祭祀,其他各省由當地官員負責。
祭祀典禮中的禮生,也擔任著祭祀的輔助工作。
祭祀場所
[編輯]清代皇室祭祀在九壇八廟(除堂子為薩滿教祭祀外),貴族階級都有宗廟,民間家庭則在祠堂、堂屋祭祀。公共祭祀場所有武廟、文廟、書院、城隍廟、土地廟、海神媽祖廟、山神廟等百神廟,還有功臣賢人的專祠包括忠烈節義之士的忠烈祠。
神祇信仰
[編輯]分為天神、地祇、人神。
大祀三十:正月上辛祈穀,孟夏雩祀,季秋大享明堂,冬至圜丘祭昊天上帝,正月上辛又祀感生帝,四立及土王日祀五方帝,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東西太一,臘日大蜡祭百神,夏至祭皇地祇,孟冬祭神州地祇,四孟、季冬薦享太廟、後廟,春秋二仲及臘日祭太社、太稷,二仲九宮貴神。
中祀九:仲春祭五龍,立春後丑日祀風師、亥日享先農,季春巳日享先蠶,立夏後申日祀雨師,春秋二仲上丁釋奠文宣王、上戊釋奠武成王
小祀九:仲春祀馬祖,仲夏享先牧,仲秋祭馬社,仲冬祭馬步,季夏土王日祀中霤,立秋後辰日祀靈星,秋分享壽星,立冬後亥日祠司中、司命、司人、司祿,孟冬祭司寒
自然神祇
[編輯]司中、司命、司人、司祿、司寒、風師、雨師、雷師、雲師、帝社、先蠶、司令、泰厲、靈星、山林、川澤、馬祖、先牧、馬社、馬步
七祀:
王七祀:司命、中霤、國門、國行、泰厲、戶、竈。
諸侯五祀:司命、中霤、國門、國行、公厲。
大夫三祀:族厲、門、行。
適士二祀:門,行。
庶士、庶人一祀:戶或竈。
五方上帝:
中央黃帝含樞紐(配帝軒轅氏,從祀后土、鎮星、中宿、日、北辰、北斗)
東方青帝靈威仰(配帝伏羲氏,從祀勾芒、歲星、東宿、雷公、風伯)
北方黑帝汁光紀(配帝顓頊氏,從祀玄冥、辰星、北宿、月、雨師)
九宮貴神:
西北曰青龍、正北曰太一、東北曰太陰、
正西曰咸池、中央曰天符、正東曰軒轅、
西南曰攝提、正南曰天一、東南曰招搖。
嶽鎮海瀆:
朝代 | 唐[36] | 宋[37] | 元[38] | 明[39] | 清[40][41] |
---|---|---|---|---|---|
東嶽泰山 | 天齊王 | 仁聖天齊王→天齊仁聖帝(皇后淑明) | 天齊大生仁聖帝 | 東嶽泰山之神 | |
南嶽衡山 | 司天王 | 司天昭聖帝(皇后景明) | 司天大化昭聖帝 | 南嶽衡山之神 | |
西嶽華山 | 金天王 | 順聖金天王→金天順聖帝(皇后肅明) | 金天大利順聖帝 | 西嶽華山之神 | |
北嶽恆山 | 安天王 | 安天元聖帝(皇后靖明) | 安王大貞玄聖帝 | 北嶽恆山之神 | |
中嶽嵩山 | 中天王 | 崇聖中天王→中天崇聖帝(皇后正明) | 中天大寧崇聖帝 | 中嶽嵩山之神 | |
東鎮沂山 | 東安公 | 東安王 | 元德東安王 | 東鎮沂山之神 | |
南鎮會稽山 | 永興公 | 永濟王 | 昭德順應王 | 南鎮會稽山之神 | |
西鎮吳山 | 成德公 | 成德王 | 成德永靖王 | 西鎮吳山之神 | |
北鎮醫無閭山 | 廣寧公 | 廣寧王 | 貞德廣寍王 | 北鎮醫無閭山之神 | 靈應 |
中鎮霍山 | 應聖公 | 應靈王 | 崇德應靈王 | 中鎮霍山之神 | |
東海 | 廣德王 | 淵聖廣德王→助順廣德王 | 廣德靈會王 | 東海之神 | 顯仁 |
西海 | 廣順王 | 通聖廣潤王 | 廣順靈通王 | 西海之神 | 正恆 |
南海 | 廣利王 | 洪聖廣利王 | 廣利靈孚王 | 南海之神 | 昭明 |
北海 | 廣澤王 | 沖聖廣澤王 | 廣澤靈佑王 | 北海之神 | 崇禮 |
東瀆淮河 | 長源公 | 長源王 | 長源博濟王 | 東瀆大淮之神 | 通佑 |
南瀆長江 | 廣源公 | 廣源王 | 廣源順濟王 | 南瀆大江之神 | 涵和 |
西瀆黃河 | 靈源公 | 顯聖靈源公→顯聖靈源王 | 靈源弘濟王 | 西瀆大河之神 | 潤毓 |
北瀆濟水 | 清源公 | 清源王 | 清源菩濟王 | 北瀆大濟之神 | 永惠 |
五龍:
青龍神廣仁王、赤龍神嘉澤王、黃龍神孚應王、白龍神義濟王、黑龍神靈澤王(宋徽宗封)
儒教傳統的祖先信仰和君主崇拜相互影響,除了人人都供奉祖先外,天子擁有「封神」的權利,太廟內也不僅供奉七廟先帝還配享已故的功臣名將,歷代帝王廟也供奉了188位中國曆朝帝王和79位歷代賢相名將。民間祠堂除了祭祀先祖和灶神也為歷代聖賢建廟立祠。
先醫
[編輯]三皇:伏羲、神農、黃帝
東廡:僦貸季、岐伯、伯高、少師、雷公、伊尹、淳于意、華陀、皇甫謐、巢元方、韋慈藏、錢乙、劉完素、李杲
西廡:鬼臾區、俞跗、少俞、桐君、馬師皇、扁鵲、張機、王叔和、葛洪、孫思邈、王冰、朱肱、張元素、朱彥修
十哲:費公閔損、薛公冉雍、黎公端木賜、衞公仲由、魏公卜商、鄆公冉耕、齊公宰予、徐公冉求、吳公言偃、陳公顓孫師
東廡:金鄉侯澹臺滅明、任城侯原憲、汝陽侯南宮适、萊蕪侯曾點、須昌侯商瞿、平輿侯漆雕開、睢陽侯司馬耕、平陰侯有若、東阿侯巫馬施、陽穀侯顏幸、上蔡侯曹卹、枝江侯公孫龍、馮翊侯秦祖、雷澤侯顏高、上邽侯壤駟赤、成邑侯石作蜀、鉅平侯公夏首、膠東侯後處、濟陽侯奚容箴、富陽侯顏祖、滏陽侯句井疆、鄄城侯秦商、即墨侯公祖句茲、武城侯縣成、汧源侯燕伋、宛句侯顏之僕、建成侯樂欬、堂邑侯顏何、林慮侯狄黑、鄆城侯孔忠、徐城侯公西葴、臨濮侯施之常、華亭侯秦非、文登侯申棖、濟陰侯顏噲、泗水侯孔鯉、蘭陵伯荀況、睢陵伯穀梁赤、萊蕪伯高堂生、樂壽伯毛萇、彭城伯劉向、中矣伯鄭衆、緱氏伯杜子春、良鄉伯盧植、滎陽伯服虔、司空王肅、司徒杜預、昌黎伯韓愈、河南伯程顥、新安伯邵雍、溫國公司馬光、華陽伯張栻
西廡:單父侯宓不齊、高密侯公冶長、北海侯公皙哀、曲阜侯顏無繇、共城侯高柴、壽張侯公伯寮、益都侯樊須、鉅野侯公西赤、千乘侯梁鱣、臨沂侯冉孺、沐陽侯伯虔、諸城侯冉季、濮陽侯漆雕哆、高苑侯漆雕徒父、鄒平侯商澤、當陽侯任不齊、牟平侯公良孺、新息侯秦冉、梁父侯公肩定、聊城侯鄡單、祁鄉侯罕父黑、淄川侯申黨、厭次侯榮旂、南華侯左人郢、朐山侯鄭國、樂平侯原亢、胙城侯廉絜、博平侯叔仲會、高堂侯邽巽、臨朐侯公西輿如、內黃侯蘧瑗、長山侯林放、南頓侯陳亢、陽平侯琴張、博昌侯步叔乘、中都伯左丘明、臨淄伯公羊高、乘氏伯伏勝、考城伯戴聖、曲阜伯孔安國、成都伯揚雄、歧陽伯賈逵、扶風伯馬融、高密伯鄭玄、任城伯何休、偃師伯王弼、新野伯范寧、汝南伯周敦頤、伊陽伯程頤、郿伯張載、徽國公朱熹、開封伯呂祖謙
配享:張良
十哲: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勣、田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
東廡:白起、孫臏、廉頗、李牧、曹參、周勃、李廣、霍去病、鄧禹、馮異、吳漢、馬援、皇甫嵩、鄧艾、張飛、呂蒙、陸抗、杜預、陶侃、慕容恪、宇文憲、韋孝寬、楊素、賀若弼、李孝恭、蘇定方、王孝傑、王晙、李光弼
西廡:吳起、田單、趙奢、王翦、彭越、周亞夫、衞青、趙充國、寇恂、賈復、耿弇、段熲、張遼、關羽、周瑜、陸遜、羊祜、王濬、謝玄、王猛、王鎮惡、斛律光、王僧辯、于謹、吳明徹、韓擒虎、史萬歲、尉遲敬德、裴行儉、張仁亶、郭元振、李晟
儒教的標誌
[編輯]儒教沒有正式通行的標誌,以下為較常出現的象徵物。
- 孔子像:最為普遍的標誌物,古代學堂都有孔子畫像,近代教育場所也常有孔子塑像。
- 木鐸:出自《論語》「天將以夫子為木鐸」,為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振鳴以引起眾人注意,召集群眾所用,比喻為宣揚上天教化的人。
- 鐘:代表禮樂教化。
- 漢字:除了直接使用「儒」字外,西方文化界曾用「水」、「囍」等漢字符號來作為儒教的標誌。用「水」的出處可能為孔子觀水或孔子為「黑帝水精子」的神話傳說,同時他們認為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中國哲學中五行之首。「囍」他們認為這個字代表孔子仁與禮思想,表示人與人之間和樂的相處之道。[43]
- 麒麟:古代傳說中的神獸,王道、仁政、聖人、祥瑞的象徵,據說孔子出生及去世前曾出現。
- 其他:周子太極圖、八卦等。
儒教服飾
[編輯]孔子曰:「行夏之時,乗殷之輅,服周之冕」。[44]因此歷代華夏王朝的史書都有繼承周禮的輿服制。儒教服飾體現了「象天法地」「絕地天通」的信仰,「周之王也,制禮上物,不過十二,以為天之大數也」,通過《周禮》中的天子六服和王后六服等級化而來。天子六服象徵天,有三辰昭其明;王后六服象徵地,而有五行相生。
儒教曆法
[編輯]儒教曆法來自《禮記·月令》。冬至祀昊天上帝,夏至祀皇地祇,孟春祈谷祀昊天上帝,孟冬祀神州,孟夏雩祀昊天上帝,季秋大享明堂祀昊天上帝。除夕送寒氣而有大儺之禮。
儒教是否宗教的各種觀點
[編輯]- 宋朝觀點
中國宋代以來,常把儒道釋三教並稱。
- 唐朝觀點
唐朝《辨惑一》記載:「吳尚書令闞澤對吳主孫權曰:『孔老二家,比方佛法,優劣遠矣。何以言之?孔老設教,法天以制,不敢違天。諸佛說教,諸天奉而行,不敢違佛。』」[45]敘述了孔子與老子是順應天意而生法,佛家則以佛陀而製法於天。屬於宗派與教派之爭。
- 明朝觀點
明代末年,利瑪竇來華試圖通過「驅佛補儒」「合儒-補儒-超儒」「陽闢佛而陰貶儒」「貶佛毀道,援儒攻儒」,修改儒教教義(比如替換上帝概念)以使其基督教化,方便傳教,遂倡儒教非教說。這引起了明朝傳統派士大夫和佛教徒極度不滿。崇禎年間《刻辟邪集序》中說:「有利馬竇、艾儒略等,託言從大西來,借儒術為名,攻釋教為妄,自稱為天主教,亦稱天學。」[46]
- 清朝觀點
利瑪竇一死,繼任者立即認為儒教是宗教,引發禮儀之爭,教宗克勉十一世發布教宗敕令《自那一天》絕對禁止中國天主教徒敬天祭孔祭祖。1742年,教宗本篤十四世在教宗敕令《自上主聖意》「禁止傳教士對敬天祭孔祭祖問題進行再議,並堅決否定克勉十一世特使Charles Ambrose Mezzabarba的八條變通辦法,要求堅決執行《自那一天》禁令。[47]20世紀初,滿清還頒布《學務綱要》:「外國學堂有宗教一門,中國之經書即是中國之宗教。學堂不讀經,則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謂三綱五常,盡行廢絕,中國必不能立國。」
- 清末民初觀點
梁啓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論》中第一個提出了儒教非教說,否定了自己早先在《西學書目表》的儒教說,認為孔子所教「專在世界國家之事,倫理道德之原,無迷信,無禮拜,不禁懷疑,不仇外道」,孔子應與蘇格拉底並稱,而不能與釋迦、耶穌並稱,「夫不為宗教家,何損於孔子!」。蔡元培、陳獨秀發展了梁氏的儒教非教說,否認孔教是教,但不否認漢武帝之後存在過儒教。陳獨秀正告康有為:「吾國非宗教國,吾國人非印度、猶太人,宗教信仰心,由來薄弱」奠定了「中國古代無宗教說」的基礎。他們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奠基人,獲得了五四時期學者的全體支持。1982年崔大華發表於《哲學研究》第六期的《「儒教」辨》以及錦全發表《中國社會科學》1983年第3期的《是吸收宗教的哲理,還是儒學的宗教化?》認為儒學的核心是道德、倫理,因為儒學沒有人格神,沒有彼岸世界,沒有把孔子當作神。儒教不像道教那樣可以成仙升天或者像佛教那樣講究來世,也沒有西方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那樣的天國。但這是各大宗教的不同特點,並非宗教的構成要素。而猶太教、瑣羅亞斯德教和神道教也是沒有天國的概念,舊約里甚至沒有「天國」一詞。[48]早期中國原始宗教具有上帝、四岳、祖先等諸神崇拜,儒教承認存在神、鬼,但不關心其世界的事,而將注意力完全放在現實世界,儒家左丘明的左傳說「神無福也」,按照儒家歷史觀,神不是決定戰爭勝敗、國家發展或者衰敗等等一系列人間世事的主宰,儒家認為「先王之道」(即周文王、周武王所實施的政策和治國理念)才是保證社會穩定和國家昌盛的根本因素。然而根據出土金文化考古材料,周文王、武王所實行的政策以及當時社會的意識形態和儒家所提倡的「先王之道」有很大的區別,實際上儒家的「先王之道」更像是一種基於西周早中期社會的理想模式。漢武帝以後儒教和其他一些思想流派結合,出現了祭天地、拜孔子、敬祖先等個別中國原始宗教的儀式,不過中國原始宗教的很多內容已經失傳(有一些內容保存在道教科儀之中),今天人們只能通過甲骨文、西周金文等出土文獻去了解夏、商、周三代的中國原始宗教。儒教雖然和亞伯拉罕諸教有很大的區別,但毫無疑問儒教是東亞古代最重要的意識形態之一。
- 民國至近代觀點
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於民國47(1958)年5月25日答美記者羅賓遜電視訪問時,面對記者提問:「基督教義與儒家的倫理學說不是有衝突之處嗎?」明確否定儒家是宗教,僅承認其為哲學思想。這是近代首次的官方表述。[49]中華民國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承此觀點,解釋「儒教」一詞時不稱「宗教」,而只講「儒家」[50]。
1978年底,在中國無神論學會成立大會上,任繼愈提出儒教是宗教的論點。1980年起,任繼愈發表了一系列文章,正式提出「儒教是宗教」的主張。儒教是教說的第一篇文獻是1980年《中國社會科學》第一期發表的《論儒教的形成》,此後就是《儒家與儒教》等論文。儒教是教說的依據是儒家經典神聖化建立了儒教神學體系。神學化的儒家,把政治、哲學和倫理三者融為一體,形成龐大的儒教體系,在意識形態中一直占據着正統地位。儒教的來源,一是殷周時期的天命神學和祖宗崇拜的宗教思想,一是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宋代創立的理學標誌着儒教的成熟。儒教崇奉的對象是「天地君親師」,有神靈系統和祭天、祀孔的儀式,儒教的經典是六經,中央的國學和地方的府、州、縣學就是儒教的宗教組織,學官就是儒教專職的神職人員;儒教不講出世,不主張有一個來世天國,而把成賢成聖作為宗教的最高追求;其教義就是宗法制度和宗法思想的神化和宗教化。朱熹對神靈非常虔誠,每遇大事,要向孔子報告;天旱少雨,向山川等神靈祈禱。朱熹的宗教感情,是儒者宗教感情的典型體現和集中代表。人神關係在儒教中的表現,就是天人關係。在儒教中,天是人命運的主宰,人必須順從天的意志。董仲舒說天有意志,有喜怒,可以賞善罰惡。朱熹在董仲舒的基礎上,把天理性化,也把天人性化。認為天又道德的屬性——至善,從而使天人一理,天人貫通;對上帝意志的順從,就表現於對天理的遵守。[51]
何光滬指出儒教的天是佑民、討罪的天,是有意志有人格的至上神。儒教的政教合一在性質上基本上是和基督教、伊斯蘭教一致的。[52]賴永海指出天即上帝是儒家的至上神,天的意志是儒家一切政治、倫理原則根本出發點。以昊天上帝為至上神的神靈系統是儒教的信仰系統。上帝最初乃是上古的祖宗神。宋代儒者把天、理、帝(上帝)等說成同實異名的概念,只是改變了上帝觀念,並沒有改變上帝是世界主宰的實質。孔子及優秀的儒者,死後都被祀為國家的公神。君主和儒者是尊奉天命治理和教化民眾的君和師。宋代開始,儒者們用哲學的理氣關係、心性之論,論證仁義禮智之教,忠信孝悌之德,都是天賦予每個人的本性,因此遵守這些原則,乃是自己的本分。儒學本質上就是釋經之學。[53]
另一方面,一些學者認為,不僅儒,而且儒家思想本身也是以人為中心的無神論宗教。[54]中國人重視葬禮,重視家族的延續,重視孝道,重視落葉歸根,對祖先的尊敬可以說是一種習慣。[55]當代中國人部分會把宗教等同於迷信,在言行上拒絕接受宗教,因而往往也不認為儒為宗教。
黃進興認為近代儒教是否為宗教之爭,皆執「基督教」作為宗教的基型,以此裁度儒教,[56]然而這種觀念與傳統宗教觀差異甚大,與東漢以來儒、釋、道三教鼎立,可以成為獨立的宗教個體不同。明代以來「三教合一」,因與釋、道二教結成有機體,遂蛻變成民間宗教。1910年刊行的「臺灣舊慣調查會」報告書把儒教定位為宗教,記道:「儒教是孔子及孟子所祖述的古代聖王教義,內容包括宗教、道德及政治,三者渾然融合成為一大教系。」[57]
《臺灣私法》引《臺灣府誌》,列舉玉皇上帝、東岳大帝、北極大帝、天后、五穀先帝、保生大帝、三山國王、水仙尊王、開漳聖王、廣澤尊王、註生娘娘及臨水夫人、五顯大帝、元帥爺、王爺、大眾爺、義民、城隍爺、福德正神、灶君、文昌帝君及魁星諸神皆屬儒教,[58]後來增田福太郎認為臺灣人的宗教是「道、儒、佛三教互相混合而成的一大民間宗教」,就忠實反映傳統的宗教觀念。片岡巖的《臺灣風俗誌》也是承襲這種宗教觀,擴大了日治時期儒教宗教的範疇。[59]日治時期儒教並不局限於民間信仰,1941年《大眾人事錄》〈黃純青〉詞條:黃純青的宗教是「儒教」,1958年的魏清德〈身世報告書〉,自述宗教信仰是「儒教」。黃純青、魏清德都由日治時期橫跨到戰後,宗教信仰都定位為儒教, 1918年八芝蘭公學校(今士林國小)所編的《鄉土誌》,儒教即列為「宗教」之首。[60]
傳統社會儒教往往置於參照座標的原點,其他各教無不悉心揣度與儒教的對應與聯繫,在「宗教」(religion)的概念入主後,陳熙遠認為:儒教竟謫配到「宗教」的邊緣,不僅「儒教」在「宗教」的論域裡逐漸邊緣化,……而且由於避諱傳統「教」字的稱謂有誤導為「宗教」的可能,在現代語彙中,「儒教」更幾乎為「儒學」、「儒家」、「儒道」所取代。[61][62]
台灣的儒教與宗教
[編輯]「儒教」一詞不必然是指「宗教」,有時只是指「教化規範」,而其「祭祀行為」亦有宗教性格。日治時期台灣山本曾太郎就指出:儒教是否為宗教?目前學者的研究尚無一致的看法;要斷定儒教是否為宗教是不容易輕下結論的。[63],山本曾太郎認為儒教是一種「純然的宗教」。[64] 「儒教」是否為宗教的問題之所以為很多人士爭論根源在於「宗教」的定義。一些人支持來自於歐美的以基督教為樣板的「宗教」的定義,由此意義上來説,儒教不是宗教。一些人只是把「宗教」一詞當作中國固有的「教化」來理解,由此説來,毫無疑問,儒教也是一種宗教。
不論「儒教是不是宗教」,但《台灣民報》的作者群常拿「儒教」與各宗教作比較,如吳三連說「孔子曰、大同、老子曰、無為而治、佛曰、極樂世界」,是宋代以來的儒、釋、道並論的「三教觀」。
台灣社會雖然是各種宗教薈集之所在,然而還是以閩粵族群的儒教、道教、佛教,及揉和三教的民間信仰等這些傳統宗教最為凸顯。[65]信徒遍及臺灣主流人群的媽祖廟有被歸入儒教,但實則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並融入了道教乃至佛教色彩的民間信仰。台灣日治時期的宗教分類曾將「人格神」的信仰畫入儒教,因此媽祖信仰亦屬儒教,儒教成為台灣最大的宗教,戰後則將「人格神」信仰歸類為道教或台灣民間信仰,有時亦不承認儒教為宗教,現時有組織的儒教如中國儒教會、中華聖教總會等則承認為宗教團體。[66][67][68][69]儒教中,在一定時期內被公認最有高尚品格的人稱作「儒宗」,如曾子、朱熹、二程、王陽明等。
儒教與神道教的關係
[編輯]日本神道教吸收了儒教的信仰和禮儀。祈年祭、鎮花祭、神衣祭、三枝祭、大忌祭・風神祭、月次祭、鎮火祭、道饗祭、鎮魂祭、神嘗祭、相嘗祭、新嘗祭、踐祚大嘗祭、追儺、奉幣均來自周禮的規定。[71]每年4月的神衣祭,在《禮記·月令》中也有「是月也,天子乃薦鞠衣於先帝」的記載。
儒教吉禮 | 出典 | 神道教祭祀 | 出典 |
---|---|---|---|
郊祀 | 以共皇天、上帝、社稷之饗。 | 祈年祭 | 二月祈年六月十二月々次。十一月新嘗祭等者。國家之大事也。欲令二歳災不起。時令順一レ度。預二此祭一神。 |
時享薦 | 先薦寢廟而後食。四月以彘嘗麥,麥之新,氣尤盛,以彘食之,散其熱。七月登穀,黍稷之屬,於是月始熟,而先薦。八月嘗麻,九月嘗稻,皆初熟而薦之。十二月嘗魚。 | 月次祭 | 二月祈年六月十二月々次。十一月新嘗祭等者。國家之大事也。 |
先薦寢廟 | 示例 | 相嘗祭 | 謂嘗二新穀一以祭二神祇一也。朝諸神之相嘗祭。 |
大嘗禘 | 內祭則大嘗禘是也,外祭則郊社是也 | 踐祚大嘗祭 | 神祇令仲冬下卯大嘗祭是也。[72] |
臘百神 | 臘者,歲終大祭,縱飲。非迎氣,故但送而不迎。 | 鎮魂祭 | 大嘗鎮魂。既入二神祇祭祀之例一。然所以別顕一者。 |
先蠶 | 薦鞠衣於先帝 | 神衣祭 | 又麻績連等。績麻以織二敷和衣一。以供二神明一。故曰神衣 |
大儺 | 示例 | 追儺 | 示例 |
儺 | 儺,磔牲於宮門及城四門,以禳陰氣。 | 道饗祭 | 卜部等於二京城四隅道上一而祭之。言欲令四鬼魅自外來者不三敢入二京師一。故預迎二於路一而饗遏也 |
端午 | 示例 | 鎮花祭 | 示例 |
寒食 | 示例 | 鎮火祭 | 示例 |
宋明理學傳入日本後,藤原惺窩以及德川家康的老師林羅山認為神道即堯舜之道,陽明學者熊澤春山主張「以神明之本體為良如」,把「良知」與神道相柔和。山崎暗齋之後,又有荷田春漫、荷茂真淵提倡復古神道,主張以孝道為先,孝父母、敬神和忠於天皇,這顯然也是受到了儒教的影響。這些主張「神儒調和」的學者試圖「援儒攻佛」以復興受佛教衝擊的神道教,基本上採取的是工具主義的態度,並未接受其內核(湯武革命的思想尤其被視為危險),對孟子亦加以貶抑而獨尊孔子,預示日本學者後來拋棄儒學擁抱西學的行為;更為激進的國學派思想家則將儒家思想亦視作外來,主張研究《古事記》《萬葉集》《源氏物語》等古書,要求復興未受佛儒污染的純淨的神道思想。
關於孔教(儒家宗教化)
[編輯]中華之古教曰儒教,與古道教並存,東漢時立宗教之道教;儒教至清代分枝為孔教,孔教分了三家:孔聖會(1909年)、孔聖堂(1912年) 、孔教學院(1930年) 。
近代以來,中國的科技文明和軍事實力逐漸落後於西方國家。中國人為求存圖強,發生了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運動,同時也對儒教產生強烈懷疑,發起了批判。1912年民國成立之後,對是否再將儒教定為國家思想產生了分歧。民國初年以來康有為的孔教運動倡導儒教和國家官僚組織分離,按基督教模式允許人人祭天,允許人人祭孔,因為「自共和以來,教化衰息,紀綱掃蕩,道挨凌夷,法守集壞,禮俗變易,蓋自羲軒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化,一旦而盡,人心風俗之害,五千年未有斯極。」[73]革命人士主張不再尊儒,而康有為、陳煥章等人成立孔教會,呼籲將孔教定為「國教」,並得到大總統袁世凱的支持。後因袁世凱稱帝失敗,請定國教運動也沉寂下來。但是康陳繼續在民間傳播孔教,並且還創造了一些宗教化禮儀。與此同時,以學衡派為首的一批認為傳統儒家思想通過更新能夠適應現代文明的學者,則力圖用現代觀點重新解讀儒家經典,創造「新儒家」。新儒家與康有為和陳煥章的孔教是不同的。
印度尼西亞孔教會
[編輯]印度尼西亞孔教會發展開始於1900年,當年成立「中華會館」,潘景赫和陳金山分別擔任會館主席和秘書;中華會館領袖李金福著《華人宗教》一文,肯定宗教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孔子學說是華人宗教的精髓。1923年,各地孔教會代表在中爪哇梭羅市舉辦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家一致同意成立孔教總會,設在萬隆,後來在1924年正式成立,推選張震益和胡英恭為總會主席和秘書。日本侵占印尼,認為孔教總會反對日本而下令凍結其一切活動。1955年,重新成立了全國性的孔教總會(MATAKIN)。1966年蘇哈托軍事政變上台後,華文教育被禁止,孔教會轉入地下和家庭活動。1972年統計,印尼有300萬孔教信徒,占印尼華人的大半。1999年瓦希德當上總統後,孔教會才重新合法。2006年,印尼孔教會重新公開活動,印尼身份證上允許將孔教登記為自己的宗教信仰。2006年,蘇西洛總統出席春節活動承諾,在進入改革時代後,要根據憲法精神,解決印尼華人身份地位問題,讓華族與所有民族享有同等的權利,讓孔教同其他宗教享有同等的地位[74]。
目前,印尼孔教總會在印尼各地設有200個左右的分會——孔教會(MAKIN)。孔教會組織教徒定期以禮堂為主從事宗教祈禱、唱聖歌和學習經書等活動,還開展的活動有華夏傳統節日、聖誕日(即孔誕日或孔聖誕日)的祭孔儀式,家庭互助、小孩教育、新人結婚公證和舉辦婚禮,老人故去的喪禮舉辦,慈善、賑災等活動。孔教會出版各種儒家經典以及《孔子聖跡故事》、《孔教聖歌》、《禮儀手冊》、《中國文化》等書籍,並製作聖歌碟片、龍和麒麟圖案等各種用具和紀念品。由於曾經幾十年禁止華文,因此目前出版的書籍幾乎全是印尼文,孔教徒希望子女能學會華文,讀原版的經書和資料。印尼的孔教徒把曲阜看作「聖地」,希望一輩子至少要去一次。
參考文獻
[編輯]- ^ 《後漢書·儒林傳序》
- ^ 《蔡中郎集》卷五《司空楊公碑》
- ^ 任文利. 《儒教作为“国民宗教”的向度考察》. 《原道》. 2017年2月7日, (第23輯).
- ^ 《天祖教——傳統宗教述略》張豐乾 《論當代儒學發展前景兩大問題》李英華
- ^ 何光滬. 《中国文化的根与花——谈儒学的“返本”与“开新”》.
- ^ 《周易·觀·彖》
- ^ 《尚書·虞書》
- ^ 《國語·鄭語》
- ^ 《史記·五帝本紀》
- ^ 唐賢秋,2004,《道德的基石: 先秦儒家誠信思想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 桑兵,張凱,於梅舫,2008,《近代中國學術批評》,中華書局,第47頁
- ^ 《尚書·周書》
- ^ 《論語·八佾》第十四
- ^ 《國語·楚語上》
- ^ 荀子,先秦,《荀子·儒效》
- ^ 《孟子·梁惠王下》
- ^ 陳勇 (2012),第105, note 45頁.
- ^ 18.0 18.1 Libbrecht (2007),第43頁.
- ^ Didier (2009),第227–228, Vol. II頁.
- ^ Didier (2009),第143–144, Vol. II頁.
- ^ 馮耀明 (2008),第163頁.
- ^ 國家宗教事務局 宗教知識. [2018-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2).
- ^ 中國宗教學術網. 《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2016)》. [2017-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 ^ 莊子,《莊子·天運》
- ^ 《新唐書》卷五十七
- ^ 荀子,先秦,《荀子·勸學》
- ^ 朱熹,南宋,《朱子語類》卷十四
- ^ 《周禮·春官宗伯》
- ^ 《禮記·月令》
- ^ 毛遠明,1999,《左傳詞彙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 ^ 項楚,2009,《中國俗文化研究》,巴蜀書社
- ^ 魏慈德,2006,《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研究》,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
- ^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
- ^ 中國屈原學會,2003,《中國楚辭學》第二輯,學苑出版社
- ^ 朱歧祥,1990,《甲骨四堂論文選集》,臺灣學生書局
- ^ 《舊唐書》本紀第九·玄宗下
- ^ 《宋史》志第五十五·禮五·吉禮五
- ^ 《元史》志第二十七·祭祀五
- ^ 《明史》卷四十九·志第二十五
- ^ 《清朝通典》
- ^ 《清史稿》志五十八
- ^ 《清史稿》 志五十九
- ^ CONFUCIANISM Symbols of Confucianis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論語·衛靈公》
- ^ 李師政,唐,《辨惑一》
- ^ 徐昌治,《聖朝破邪集》八卷(亦題《破邪集》或《皇明聖朝破邪集》)
- ^ Peter Phan, Culture and Liturgy: ANCESTOR VENERATION AS A TEST CASE
- ^ Mike Mason. 2002.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b. Wheaton, IL: Crossway Books. Page 160: "Indeed it is important to realize that throughout the Old Testament there was no equivalent to the Christian concept of "Heaven." Heaven was the place where God dwelt, but there was never any suggestion that the faithful might go there."
- ^ 〈反攻戰爭是弔民伐罪的革命戰爭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這兩者之間是沒有甚麼衝突,儒家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中國人都繼承了這個偉大傳統,而且都以這個傳統為榮。但是,你要知道儒家思想是一種倫理學說,而不是一種宗教。中國的傳統文化裡,對於人倫關係有豐富的哲理,但是對於神的定義,還是沒有具體的解釋。基督的教義正可以彌補這一缺點。所以基督教義與儒家學說事實上相輔相成,可以共同造成人生更完美的生命。」
- ^ 辭典檢視 [儒教 : ㄖㄨˊ ㄐㄧㄠˋ]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2022-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1).
- ^ 任繼愈,2007,《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 宗敎學》,福建教育出版社,347頁
- ^ 《論中國歷史上的政教合一》(1988,《文化·中國與世界》)
- ^ 李申,《關於儒教的幾個問題》《儒教、儒學和儒者》
- ^ 安樂哲(Roger T. Ames):Confucianism and A-theistic Religiousness (《儒家思想的宗教性》)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郝大維]]:「儒家民主主義」. [2010-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7).
- ^ 黃進興,1997,〈作為宗教的儒教——一個比較宗教的初步探討〉,《亞洲研究》23期,頁188。
- ^ 李世偉、王見川,1999,《臺灣的宗教與文化》,(臺北:博揚文化公司),頁155。
- ^ 《臺灣私法(二卷上)》,1911,(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頁246。
- ^ 片岡巖,《臺灣風俗誌》,1921,(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90年眾文圖書中文版)頁643-679。
- ^ 翁聖峰,〈禮失求諸野?——論儒學、儒教宗教性與臺灣文學研究的學術整合〉,許素蘭編,《回眸凝望•開新頁——臺灣文學史料集刊》第7輯(臺文館叢刊48),頁112-131,國立臺灣文學館,2017/8。.
- ^ 陳熙遠,2002/12,〈「宗教」——一個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關鍵詞〉,《新史學》13卷4期,頁37-66。
- ^ 翁聖峰,2009/3,〈日治時期臺灣孔教宗教辨——以臺灣文社及崇文社為論述中心〉,殷善培編,《文學視域》(pp.399-424),臺灣學生書局。
- ^ 原文:無論儒教は果して宗教なりや否やに關しては學者間に尚は一致點を認めてないら、その斷定に苦してむけれども
- ^ (〈宗教的殖民政策論(上)〉《臺灣青年》2:5,和文頁31,1921年6月。)
- ^ 宗教的類別與台灣民間信仰. [2010-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日據時期臺灣的儒學與儒教——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翁聖峰,「第2屆台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收錄於《第2屆台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81~p118,成功大學中文系編,1999/12/18。再經修改之後,刊於《臺灣文獻》第51卷第4期,p285~p308,2000/12/31。
- ^ 〈評《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兼論續編《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的可行方向〉,翁聖峰,2001/3,《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1卷第1期,p169~p186。
- ^ 〈一九三○年台灣儒學、墨學論戰〉,翁聖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第19卷第1期2006/3,1~22。
- ^ 〈《鳴鼓集》反佛教破戒文學的創作與儒釋知識社群的衝突〉,翁聖峰,《台灣文學學報》第9期,PP83~104,2006/12。
- ^ 《台灣大百科》〈鸞堂〉。[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樊和平,1995,《儒學與日本模式》,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68頁
- ^ 『令集解』2(職員令)神祇官條・大嘗
- ^ 康有為,《中國學會報題詞》,1913。載湯志鈞編:《康有為政論集》(下),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797頁
- ^ 苏西洛出席春节活动 承诺解决印尼华人地位问题. [200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3).
- 陳勇. 作为宗教的儒学:争论与影响. Brill. 2012 [2022-03-14]. ISBN 978-90-04-2437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8) (英語).
- Didier, John C. In and Outside the Square: The Sky and the Power of Belief in Ancient China and the World, c. 4500 BC – AD 200. Sino-Platonic Papers. 2009, (192) (英語). Volume I: The Ancient Eurasian World and the Celestial Pivo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Volume II: Representations and Identities of High Powers in Neolithic and Bronze Chin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Volume III: Terrestrial and Celestial Transformations in Zhou and Early-Imperial Chin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馮耀明, Problematizing Contemporary Confucianism in East Asia, Richey, Jeffrey (編), Teaching Confucian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2022-03-14], ISBN 978-0-19-804256-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5) (英語).
- Libbrecht, Ulrich. Within the Four Seas...: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Philosophy. Peeters Publishers. 2007 [2022-03-14]. ISBN 978-90-429-18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3)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 黃克武:〈民國初年孔教問題之爭論,1913-191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張祥龍:〈儒教的重建〉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8)
- 張祥龍:〈重建儒教的危險、必要及其中行路線〉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8)
- 吳震:〈近代中國轉型時代「政教關係」問題——以反思康有為「孔教」運動為核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柯若樸:〈「民間儒教」概念之試探:以臺灣儒宗神教為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