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澎湖海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澎湖海戰
日期1683年7月10日—16日[1]
地點
結果 清軍決定性勝利,鄭克塽投降,明鄭政權就此覆滅。
領土變更 清朝台灣島西南部和澎湖群島納入統治版圖。
參戰方
清朝 明鄭
指揮官與領導者
施琅 劉國軒
兵力
24,000
鳥船70艘、趕繒船103艘、雙帆居船65艘,合計238艘[2]
20,000
大小炮船、鳥船、趕繒船、洋船、雙帆等各式軍艦約200艘(另一說40~50艘)[3]
傷亡與損失
329人陣亡
1,800人受傷[4]
14,000人陣亡 [5]

澎湖海戰(另稱施琅攻臺)為清朝軍隊消滅明鄭割據政權之關鍵戰役,主要戰場為澎湖群島。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在澎湖海域與明鄭水軍對戰,清軍先敗而後勝,明鄭統帥劉國軒集潰勇從澎湖吼門水道逃竄。劉國軒戰敗消息一出,明鄭內部無心抵抗清軍,未久延平郡王鄭克塽率眾薙髮降清,南明鄭氏政權自此覆亡,結束在台灣22年統治。

戰前情勢

[編輯]

三藩之亂

[編輯]

三藩之亂時期,入主中原不久的清朝因根基不穩,且與南明各地勢力戰火不斷,因此對割據閩台一方的明鄭基本採取和談為主的策略。康熙六年(1667)清廷曾派總兵孔元章赴台灣招撫。並答應若鄭經歸順,可封「八閩王」並繼續統領閩台屬地,但鄭經拒絕。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除去鰲拜開始親政。隨即令刑部尚書納蘭明珠南下福建並作出重大讓步,允許鄭氏封藩,並可世守台灣。鄭經自比朝鮮國王,回稱:「苟能照朝鮮事例,不削髮,稱臣納貢,尊事大之意,則可矣」。康熙帝覆:「若鄭經留戀台灣,不思拋棄,亦可任從其便。至於比朝鮮不剃髮,願進貢投誠之說,不便允從。朝鮮系從未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6],此時康熙帝反對將台灣作為屬國,實際上將和談否決。

康熙十一年(1674年4月21日),清朝靖南王耿精忠起兵反清,隔海邀請鄭經西征。鄭經渡海後,擊敗耿精忠、尚之信,佔領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和汀州。腹背受敵的耿精忠只好降清。耿精忠降清後,獨自面對清朝軍隊的鄭經節節敗退,最後退回廈門。康熙十四年(1677年)清朝與鄭經展開和談,清朝康親王傑書許諾,若鄭經從中國沿海的島嶼撤退,就答應比照朝鮮,讓東寧成為清朝藩屬,並與東寧通商,永無猜嫌。康熙十五年(1678年)清朝將領賴塔給鄭經的書信中聲稱,如果鄭軍肯退守台灣,則鄭氏可永據台灣,與朝鮮、日本地位相同,不必剃髮易衣冠、稱臣納貢全憑自願。但鄭經索要海澄互市,導致談判破裂[7]

康熙十六年(1679年)後,在清康親王的推動之下,清朝承諾鄭經,臺灣(以澎湖為界)可以援「朝鮮例」、「不薙髮」、僅稱臣納貢、兩岸開放通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巡撫姚啟聖主導最後一次議和,再次表達清朝政府願意讓臺灣成為東南沿海的朝鮮,願意讓當時在位的鄭克塽效仿朝鮮的箕子,成為大清朝東南沿海的屏障,世守臺灣,然而鄭克塽未予回應[8]

提案進攻

[編輯]

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朝恢復福建水師體制。康熙十八年(1679年),任命湖南岳州水師總兵官萬正色為福建水師提督。至是年年底,福建水師有戰船240艘,官兵28,580名。[9] 康熙十九年(1680年),鄭經和清朝戰爭失利,放棄廈門金門,退往台灣。 福建總督姚啟聖打算趁勢進攻台灣,但遭福建水師提督萬正色反對,加上一些大臣支持萬正色,康熙帝也顧慮未解決西南吳世璠,決定暫緩進攻[10]

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中風而死。明鄭政變,年僅12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王,馮錫範劉國軒掌握實權,明鄭官員向心力開始動搖,傅為霖負責與清朝談和,甚至願當內應[11]。姚啟聖認為是時候進攻台灣,但萬正色反對出兵[12]。姚啟聖知道施琅仇視明鄭,必能幫助他擊敗鄭軍,便向康熙帝推薦施琅。康熙帝不滿萬正色反戰,便同意施琅擔任水師提督,萬正色調任陸師提督。

施姚爭權

[編輯]

按照康熙皇帝規劃,應由姚啟聖、萬正色、巡撫吳興祚一起商討作戰,施琅卻打算排除姚啟聖等人的節制,以便能全權進攻台灣,不過康熙帝只同意吳興祚負責後勤,仍然命令姚啟聖和施琅共同出兵[13]

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初五(1682年6月10日),清軍抵達銅山島,姚啟聖和施琅卻在爭執出兵時機,姚啟聖主張利用冬天的北風,施琅主張利用夏天的南風,導致清軍無法順利出兵[14]。 最後康熙帝於十月初六(11月15日)裁定施琅負責前線作戰,姚啟聖改任後勤作業[15],才讓施琅如願取得統帥權。 十一月初三(12月1日)施琅率領約21,000人,軍艦238艘前往興化平海衛訓練軍隊。

姚啟聖軍權旁落後,為避免施琅獨得戰功,轉而和明鄭談判。但是施琅主戰意志堅決,且負責談判的劉國軒不接受剃髮易服[16],談判因此破裂。 康熙二十二年五月廿三日(1683年6月17日)康熙帝下令施琅盡速進攻,因此爆發六月(陽曆7月)的澎湖海戰。

鄭軍動向

[編輯]

永曆三十三年(1679年)起,清朝實施遷界令,嚴重打擊明鄭的貿易,糧食補給也出現問題,鄭經下令每戶人家每個月必須多繳一斗米,將領也必須用自己的俸祿充軍[17],仍沒辦法解除危機。當時英國商館就如此看待明鄭: 「台灣王之境況甚不安定,不易抵抗滿清人,滿清人常施恫赫,國王因其財富被消耗,故每日向人民橫徵暴斂,亦不能使軍隊滿意。是以我國不惟受敵人(清軍)之威脅,亦恐軍隊(鄭軍)因缺餉而叛變[18]。」

永曆三十四年(1680年)鄭經退守台灣後,澎湖成為前線要地,防守卻很薄弱。直到十月,施琅抵達廈門以及傅為霖為清軍內應事情爆發,劉國軒才前往澎湖強化守備。劉國軒抵達澎湖後,在娘媽宮風櫃尾、四角嶼、雞籠嶼築城;東蒔、西蒔、內塹外塹西嶼頭、牛心山設置砲台。同時在海邊建造矮牆並配置火銃,阻止清軍登陸[19]

永曆三十七年(1683年),劉國軒得知施琅準備進攻,便從台灣島調度鄉兵到澎湖,並將商船以及私人用船都改為軍艦[20],準備決戰。

戰爭經過

[編輯]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從銅山島出發,姚啟聖也撥3,000人同施琅出征[21]。十五日(9日)鄭軍哨船發現清軍已到花嶼貓嶼一帶,趕緊回報劉國軒,當晚清軍在八罩島過夜。

十六日(10日)施琅進攻娘媽宮,以速度快的鳥船當作先鋒。劉國軒讓林陞江勝指揮水軍;邱輝為先鋒[22],自己在娘媽宮港口督戰。當時受風勢阻擾,清軍不敢前進,只有以藍理為首的7隻艦隊突入鄭軍[21]

施琅再派出第二波鳥船部隊,交戰不久後開始漲潮,一些清軍船隻被海水沖向岸邊,鄭軍趁勢將艦隊分成兩翼包圍清軍[23]。 施琅見狀趕緊突入鄭軍,想解救被圍困的船隻,卻被林陞率軍包圍。施琅在交戰中被火銃射傷右眼,不過沒有失明[23]; 林陞也被大炮打斷左腿[23]。林陞負傷讓鄭軍失去指揮,施琅藉機撤離戰場,到西嶼附近的海上休息。

施琅於十七日(11日)返回八罩島,八罩島地形險惡,船隻遇暴風很容易撞上島邊的暗礁,農曆六月又是容易發生颱風的時節,施琅卻很幸運沒碰到颱風[24]。劉國軒得知清軍在八罩島休息,親自進攻卻被施琅擊退[25]。 施琅趁勢於十八日(12日)先派戰船攻取澎湖港外虎井嶼、桶盤嶼。[26]

二十二日(16日)早七時,施琅決定發動總攻擊,將艦隊分成三路進攻,剩下約80艘當後援部隊[27],搭配採用以眾擊寡的「五點梅花陣」,即是五艦結為一隊攻東寧的一艦:

  • 中路:共有56艘船,分成8隊,每隊有7艘船。由施琅親自指揮,作為主力進攻娘媽宮。
  • 右路:共有50艘船,由總兵陳蠎等從澎湖港口東側東蒔攻入雞籠嶼四角嶼,之後會合中央部隊夾攻鄭軍。
  • 左路:共有50艘船,由總兵董義等從澎湖港口西側內塹攻入牛心灣,讓鄭軍誤判清軍要在此地登陸。[28]

天亮前,開始颳起颱風。辰時(7時—9時)受颱風影響,海上吹起西北風,鄭軍順着風勢進攻,一時處於優勢,清將朱天貴被炮擊而死[25]。到了中午,颱風受到赤道鋒面帶的影響[29],海上開始吹南風,風向轉變成對清軍有利。施琅命令全軍反攻,順着風勢發射各種火器,並且以數船圍攻鄭軍一船,鄭軍全面崩潰,江勝戰死、邱輝自焚[30]。共斃傷鄭軍1,2000人,俘5,000餘人。擊毀、繳獲戰船190餘艘。劉國軒眼見大勢已去,率領殘餘部隊從北面吼門退往台灣,澎湖各島鄭軍都向施琅投降。清軍陣亡329人,傷1,800餘人。[26][4]

戰後結果

[編輯]

施琅戰勝後,考慮台灣水道險惡,進軍困難[31]。施琅決定暫緩進攻,採取攻心戰術,讓明鄭從內部崩潰。施琅在澎湖禁止殺戮,張榜安民;發佈《安撫輸誠示》。派原劉國軒副將曾蜚赴台。[26]派人醫治受傷戰俘,並配給他們衣服、糧食,再將士兵送回台灣[30]。還拉攏鄭軍將領為內應,防守淡水何佑首先私通施琅,其他將領也跟進[32]

鄭軍戰敗消息傳到台灣,人心開始不安。為了延續政權的生存,有將領提出進攻呂宋島,得到馮錫範同意[33]。卻傳出遠征軍只想搶劫,還打算逃往海外[34],因此劉國軒阻止此計劃。六月廿七日(7月21日),寧靖王朱術桂自縊殉國[35][36]。七月十三日(9月3日),施琅率軍在台灣登陸。[26] 後來在劉國軒大力主張下,鄭克塽於七月十五日(9月5日)向施琅投降[37],並於八月十八日(10月8日)剃髮易服[38],明鄭正式滅亡。

鄭克塽投降後,清廷為了是否把台灣併入版圖產生爭論,不少大臣認為台灣孤懸海上,治理以及防守花費不小,主張棄守。最後施琅上奏〈恭陳臺灣棄留疏〉以台灣戰略地位重要,說服清廷將台灣併入版圖。

傳說

[編輯]

依據《天妃顯聖錄》記載:施琅進攻澎湖時,抵達八罩島,島上缺乏淡水。清軍挖開退潮後的沙地,發現有淡水可供飲用。媽祖還告訴清軍「二十一日必得澎湖,七月可得臺灣。」和鄭軍決戰的日期,清軍將士還看到媽祖現身。施琅認為是媽祖庇佑清軍戰勝,因此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加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39][40][41]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貿易史料,第41頁,據英國商館記錄,陽曆的戰鬥日期為6月30日—7月7日
  2. ^ 靖海紀事,第19頁,〈舟師北上疏〉。此戰清軍兵力還有其他說法: 閩海紀要記載60,000人、軍艦600艘;《清史稿·卷一百三十五·兵六》記載20,000人、軍艦300艘;貿易史料記載原有軍艦400艘,後來增援200艘;靖海志海紀輯要,第76頁記載軍艦500艘
  3. ^ 貿易史料,第41頁記載鄭軍只有40~50艘船。周雪玉 1990,第107頁懷疑,施琅虛報鄭軍兵力以便誇大戰績
  4. ^ 4.0 4.1 靖海紀事第36頁,〈飛報大捷疏〉
  5. ^ 靖海紀事第28,32頁,〈飛報大捷疏〉
  6. ^ 史料選輯第85頁
  7. ^ 宋貴龍. 〈鄭氏王朝及其對台灣的統治〉 (碩士論文). 高雄市: 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2008年 [2021-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4) (中文(臺灣)). 
  8. ^ 蘇軍瑋. 〈歷史的兩岸關係:清朝與明鄭談判研析〉 (PDF). 《展望與探索》. 2007年11月, 第五卷 (第十一期): 第71,82頁 [2021-06-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11). 
  9. ^ 任力(1996年),第30頁
  10. ^ 陳正在,《台灣海疆史》,第101頁
  11. ^ 周雪玉(1990年),第65頁
  12. ^ 靖海志,第93頁
  13. ^ 鄭氏亡事,第22頁
  14. ^ 周雪玉(1990年),第73-74頁
  15. ^ 鄭氏亡事,第24頁
  16. ^ 鄭氏亡事,第27頁
  17. ^ 臺灣外記第354-355頁
  18. ^ 貿易史料,第16頁
  19. ^ 周雪玉(1990年),第92-94頁
  20. ^ 靖海紀事第27頁,〈飛報大捷疏〉
  21. ^ 21.0 21.1 靖海志,第94頁
  22. ^ 盧建榮,《入侵台灣》,頁76及頁85
  23. ^ 23.0 23.1 23.2 靖海紀事第28頁,〈飛報大捷疏〉
  24. ^ 靖海志,第95頁
  25. ^ 25.0 25.1 鄭氏始末,第77頁
  26. ^ 26.0 26.1 26.2 26.3 任力 1996,第33頁
  27. ^ 周雪玉(1990年),第99-100頁
  28. ^ 任力(1996年),第32頁
  29. ^ 周明德(1987年),第71-73頁
  30. ^ 30.0 30.1 閩海紀要第76頁
  31. ^ 靖海紀事第35頁,〈飛報大捷疏〉
  32. ^ 周雪玉(1990年),第103頁
  33. ^ 臺灣外記第427頁
  34. ^ 閩海紀要第77頁
  35. ^ 石萬壽. 朱術桂. 台北: 台灣大百科全書 -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 2009-11-18 [2017-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9). 
  36. ^ 王禮 主修,陳文達、林中桂、李欽文、張士箱 編纂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 編輯. 《臺灣縣志》 原版約刊行於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台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公司. 2005-06-30: 279頁. ISBN 986-00-1269-5. 
  37. ^ 靖海紀事第44頁,〈臺灣就撫疏〉
  38. ^ 靖海紀事第51頁,〈舟師抵臺灣疏〉
  39. ^ 天妃顯聖錄第12-13頁
  40. ^ 蔡相煇. 媽祖信仰研究. 秀威出版. 2006年10月: 158–164頁. ISBN 978-986-6909-08-5. 
  41. ^ 駱芬美. 被誤解的臺灣史: 1553~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時報文化. 2013年2月: 179頁. ISBN 978-957-13-5728-7. 

書目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