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明朝午门血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明朝午门血案,是发生在明朝正统十四年八月癸酉(1449年9月12日,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八月廿六日)北直隶京师午门的一宗血案,此案为朝廷官员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当着监国郕王朱祁钰的面,锤死锦衣卫指挥同知马顺等三人,此血案为明朝历史上唯一的朝堂斗殴事件。因兵部侍郎于谦的急中生智,参与此事的官员均没有受到惩罚。

背景

[编辑]

明朝正统十四年八月,明英宗王振的怂恿下,亲征蒙古瓦剌,在土木堡被围俘虏,明廷精锐尽丧,随行百官殒命。瓦剌也先乘势进入明朝内地,围困北京城。监国郕王朱祁钰召集群臣在一边筹画备战方略同时,明朝廷臣呼吁严惩土木之变祸首王振及其余党的行动也开展。

经过

[编辑]

同年八月癸酉,郕王朱祁钰摄朝朝议时,右都御史陈镒上奏请求诛杀王振全族,并称:“振倾危宗社,请灭族以安人心。若不奉诏,群臣死不敢退。”其上奏同时痛哭,廷臣一时纷纷响应。朱祁钰无法做决定,于是下令择时改议,廷臣则抗议不依。朱祁钰一时恐惧,将站起离去,内使将关门,众臣随后拥入。朱祁钰只得下令籍没王振家,并遣锦衣卫指挥马顺前往。众人称:“马顺是王振党羽,应当遣都御史陈镒。” 当时太监金英传旨,令百官退下。众人却欲殴打金英,金英脱身而入[1]

这时,都指挥同知马顺站出叱斥百官,户科给事中王竑突然站起带头在朝廷上猛击马顺,并咬下其面,称:“马顺过去借助王振的威严作恶,如今已至此,你还不知道恐惧么!”于是众臣纷纷跟随,马顺当即毙命。众人又向郕王朱祁钰索要王振党羽毛贵王长两人,金英于是将两人踢出,随即两人被群臣群殴致死。一些大臣竟将三具尸体挂到东安门上,军人士兵看到后争相击打不止。之后,逮捕王振侄锦衣卫指挥王山,反接跪于朝廷上,大臣纷纷唾骂他。至此一时血溅朝堂,而士卒亦声汹欲诛,朝廷礼仪顿时不复存在。百官们虽然殴打杀死马顺,也感到恐惧不能自安[2]

郕王朱祁钰看后也大惧,欲起身离去。这时,兵部侍郎于谦挤到郕王身前,扶臂劝导道:“殿下勿走。马顺等人罪当死,不杀不足以泄众人愤怒。况且群臣心为社稷,没有其他想法,请不要追罪于各位大臣。”众人听后方止,而此时于谦的袍袖已经裂开[3]。郕王朱祁钰为于谦所执,被逼从其所令,降令旨奖谕百官归莅事,马顺罪应死,不再追论。众人拜谢后离出[4]

于谦在退出左掖门时,吏部尚书王直握着他的手叹道:“国家正是倚仗您的时候。今天这样的情况,即使是一百个王直也处理不了啊!”[5][6][7]

结果

[编辑]

此后,陈镒奉令旨,籍王振并其党羽彭德清等家。振第宅数处,壮丽拟宸居,器服珍玩,尚方不及,玉盘径尺者十面,珊瑚高者七八尺,金银十余库,马万余匹,均归国库。其侄王山在集市中凌迟而死,王振全族无论老少全部斩首。太后命于谦兵部尚书,清理王振余党后,明朝官员全部一心回到京师保卫战的筹备工作中,并最终获得此役胜利[8]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33):“癸酉,郕王临午门,言官大臣次第宣读弹劾王振启章,言:“振倾危宗社,请灭族以安人心。若不奉诏,群臣死不敢退。”因哭,声彻中外。王起入,内使将阖门,众随拥入。有令旨籍没振,遣指挥马顺往。众曰:“顺,振党也。宜遣都御史陈镒。”时太监金英传旨,令百官退。众欲捽殴英,英脱身入。”
  2. ^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33):“马顺从旁叱百官去,给事中王竑愤起,捽顺首,曰:“马顺往时助振恶,今日至此,尚不知惧!”众争殴之,或就脱顺韡,捶击屣踏,立毙顺。众又索振党内使毛、王二人,英捽令出,亦击杀之,曳三尸陈东安门,军士犹争击不已。逾时,执振侄锦衣卫指挥王山,反接跪于廷,众唾骂之。于是众竞喧哗,班行杂乱,无复朝仪。百官既殴杀顺,益恟惧不自安。”
  3. ^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70):“郕王方摄朝,廷臣请族诛王振。而振党马顺者,辄叱言官。于是给事中王竑廷击顺,众随之。朝班大乱,卫卒声汹汹。王惧欲起,谦排众直前掖王止,且启王宣谕曰:“顺等罪当死,勿论。”众乃定。谦袍袖为之尽裂。”
  4. ^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33):“王亦屡起,欲退还宫。兵部侍郎于谦直前揽王衣,曰:“殿下止。振罪首,不籍无以泄众愤。且群臣心为社稷耳,无他。”王从之,降令旨奖谕百官归莅事,马顺罪应死,勿论。众拜谢出。是日,事起仓卒,赖谦镇定。谦排众翊王入,袍袖为裂。”
  5. ^ (明)焦竑编,《国朝献征录·兵部尚书于公谦传》(卷38,王世贞书):“正统己巳虏酋也先既破略独石马营诸镇至秋益猖獗振遂挟上下诏亲征谦与邝埜上言也先丑竖子耳诸边将士足制之陛下?宗庙社稷主奈何不自重奉以与犬羊角乎?请毋烦六师上不听埜乃从治兵而留谦治部事车驾至土木蒙尘报至京师大震皇太子幼不能监国大后乃命郕王摄政以辅之王御左顺门时中贵人振虽巳殁虏中外恨而欲食其肉于是九卿台谏廷劾振罪请用反法于其家奏未竟而锦衣指挥马顺者振党也妄传王旨叱众退给事中王竑起直前擒顺曰此正所谓翼虎者今日犹敢尔众争捶之立死又捶二阉之尝私振者死时卫卒声汹汹王惧欲退诸大臣皆披靡有趋匿者公独直前掖王且启王下令曰捶顺与二阉死者义激无罪少选俟得请皇太后即族振且籍顺等家众姑退于是王乃起谦徐徐步出掖门吏部尚书王直者最?笃老臣执谦手而叹曰朝廷正藉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
  6. ^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70):“退出左掖门,吏部尚书王直执谦手叹曰“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当是时,上下皆倚重于谦,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
  7. ^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33):“既出,吏部尚书王直者,笃老臣,执谦手而叹曰:“朝廷正藉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
  8. ^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33):“丙子,移王座入奉天门左受朝。陈镒奉令旨,籍振并其党彭德清等家。振第宅数处,壮丽拟宸居,器服珍玩,尚方不及,玉盘径尺者十面,珊瑚高者七八尺,金银十余库,马万余匹,皆没官。脔山于市,族属无少长皆斩。振暨山弟林等皆从驾,死于兵。太后命以于谦为兵部尚书。”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