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宦官时代
第三次宦官时代为十五至十七世纪时,明朝于[需要解释]的宦官干预朝政的时代。
明初对宦官的禁制
[编辑]朱元璋建立明朝,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除宰相一职,集君权、相权于一身,朱元璋在位时,平均每天要批阅一百五十件奏章,裁决四百种案件,又设立“殿阁大学士”,长驻宫殿,作为皇帝秘书。
朱元璋在位期间,大学士的职责和现在的文胆或秘书相同,有不输给宰相的工作量,但没有宰相的实权。大学士帮助皇帝批阅奏章,回复信件,捉刀文稿,也会分析案情,并把自己的意见上呈皇帝,但大学士草拟的意见皇帝会不会采纳,大学士自己也不知道,因他们和皇帝之间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他们的意见要靠主管内廷的宦官来转达,这些奏章称为“票拟”,宦官的身份虽然卑微,但在递送奏折、旨意的过程中已有秘书之实,同时因随伺皇帝而有进言影响皇帝决策的机会,只要有心上下操弄,即可轻易干政,外朝权臣亦可藉与之勾结独揽大权,如万历初期的首辅张居正与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
起初,朱元璋明白宦官干政可能扰乱朝纲,曾立铁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1],更严禁宦官识字,以防其舞文弄墨。但这样的局面却被靖难之变起兵夺位的明成祖朱棣轻易打破,朱棣夺位后,召用解缙、胡广、杨荣等入文渊阁参与机务,明朝内阁制度建立。更由于许多宦官在靖难之变中曾经暗助朱棣,因此朱棣也宠信宦官。
明成祖打破禁制
[编辑]建文帝在位时,御中官日严,下诏“出外稍不法,许有司械闻”,朱棣起兵时,宦官多逃入其军。靖难之役后,朱棣夺得皇位,得助于宦官[2],“以为忠于己,而狗儿辈复以军功得幸,即位后遂多所委任”[1];另一方面,因华北以北地区长期受异族统治,导致朝中官员大都来自南方,在成祖掌权之后,部分为免朝政皆为一地方势力所把持,部分因宦官中出身北方、朝鲜者多利于外事,随开始重用宦官,例如派遣郑和、侯显、王景弘等率船队七下西洋,宣扬国威。又设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交由宦官主持,“令嬖昵者提督之”,“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成祖的决策产生的的影响十分重大,不但令宦官被委派行政任务的行为惯例化,使之主掌握东厂等机构更是令宦官集团常态化的掌握警察权,而隐然形成除科举官僚外的另一个官僚体系,其对情治权的掌握更令朝臣不论为排除异己、营私或自保均须结纳宦官。从而导致明朝政治加速腐败。
宦官得到学习机会
[编辑]明宣宗设“内书堂”,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从此宦官可以读书识字、舞文弄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司礼监又取得“批红”之权,可代理皇帝批奏章,“后来嗣主之怠荒,即人主不与政,惟有秉笔太监与政矣”。
由于明朝宦官可以受到正式教育,所以他们的知识和道德水平,整体上比第一、二次宦官时代的宦官高。皇帝也仗重宦官处理政事,与士大夫集团对抗,这也与第一、二次宦官时期,宦官只以亲近及控制皇帝得以掌权又不一样。
宦官权力的发展
[编辑]第三次宦官时代,由司礼监太监王振揭开序幕。1435年,9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司礼太监王振带着他游戏,控制锦衣卫,正统七年(1442年)王振毁去宫门所铸太祖禁内臣预政之铁碑,正统十四年(1449年)又劝英宗御驾亲征,最后发生了“土木堡之变”,削弱明朝的边防力量,只能修长城加强边防。
明宪宗在位时,成化十二年(1476年)设西厂,后于成化十八年(1482年)一度废除,明孝宗时宦官之权势一度压抑,明武宗时复设西厂,并设内行厂,明朝宦官之权势无以复加,正德五年(1510年)除去刘瑾后,西厂与内行厂一同废除。
明神宗在位时因国本之争而怠政,最后的三十年只在金銮殿亮过一次相。内阁大学士数十年见不到皇帝,不能向皇帝面呈“票拟”,所有的“票拟”都要仰仗宦官转达,宦官的权力遂膨胀,但神宗仍掌握朝局。
魏忠贤专权是明朝宦官为患最烈的时期,天启帝整天忙着木工,没时间批阅公文,这给了魏忠贤很好发辉的舞台,当时政府高级官员和士大夫阶层,公然争先向宦官卖身投靠,甚至建立生祠,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国子监生陆万龄上书,称魏忠贤可与孔子相提并论,因为“孔子作《春秋》,忠贤作《要典》。孔子诛少正卯,而忠贤诛东林”。其后,魏忠贤生祠“几遍天下”,“每一祠之费,多者数十万,少者数万”,且“剥民财,侵公帑,伐树木无算”。黄运泰造生祠迎塑像时,“五拜三稽首”,“率文武将吏列班阶下,拜稽首如初”。魏忠贤更严酷打压复社、东林党。直到崇祯帝即位后,迫使魏忠贤自经为止,虽然崇祯帝清洗阉党,但明朝内忧外患,积重难返,挽救不了明朝的江山,李自成在北京时“下令尽逐内监,无老幼贵贱,即以其杖驱之,皆号泣徒跣,破面流血而去”[3]。《国榷》甲申年四月戊午朔,述“(李自成军)尽驱内官出城,毋再入。凡数百人,各大棍逐之。初城守时,内官坐城上,士卒作白杨木棍,涂以朱,至是即以驱阉人,都人称快。”
参考文献
[编辑]中国宦官三大干政时期 |
东汉:第一次 | 唐朝:第二次 | 明朝:第三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