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湾海战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有海军历史学者认为以两军投入战场的军舰总吨位而言,莱特湾海战堪称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海战进行的时间从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日军虽居劣势,但在塞班岛、马里亚那群岛等战役皆失利后,若再丧失菲律宾或台湾,其帝国“南线”资源输送本土的命脉将断绝,在东南亚与中国、朝鲜、本土的联系将被切断。日本因此决定孤注一掷,企图击退盟军在莱特岛的登陆部队,并打败其海上力量。而盟军几经考虑后,放弃攻打台湾而先从菲律宾登陆,并决心以优势军力掩护登陆,并一举击溃前来支援的日本帝国海军。结果如所预料,数量上远居于劣势的大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战败。
涞灵战役是1940年9月22日至10月10日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对占据河北涞源—山西灵丘地区的日本华北方面军驻蒙军一部发起的进攻作战,属于中国抗日战争中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一部分。日军称之为察南南境反击作战。涞灵地区是联络八路军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和平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环节,日军对此地亦是非常重视,且黄土岭战斗八路军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后,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对杨成武的部队恨之入骨。新任的旅团长人见与一部署了一批已深入至晋察冀边区内部的据点。八路军展开此次战役的目的便是扫除这些据点,相机扩大根据地,达到巩固根据地的目的。
74号反坦克手榴弹俗称粘性炸弹,是一款英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设计和生产的手榴弹。它是其中一种为英国陆军和国土警卫队而开发的反坦克武器。由于英军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时,失去了大量的反坦克炮,它此时便成为一项替代品,以解决反坦克炮数量不足的问题。74号反坦克手榴弹由第一防卫司设计,它内部有一个盛载硝酸甘油的玻璃球,其表面被糊上了强力粘合剂,用以固定于金属外壳上。该手榴弹的设计有几处缺陷。当使用者拉出手榴弹手抦上的针,外壳会一分为二而露出玻璃球,另一支针将启动爆炸机制。使用者然后需要将它放上敌方坦克或其他载具,亦必需用少许力以打破玻璃球。测试时,它不能粘附布满灰尘和泥土的坦克。再者如果使用者不小心拉出它手抦上的针的话,玻璃球很容易就会粘上制服。它的主要使用者是国土警卫队,但在北非的英国和英联邦军队亦有使用,在新几内亚战役亦有被澳大利亚陆军采用。法国游击队亦有使用。
B-17轰炸机是美国波音为美国陆军航空军制造的四引擎重型轰炸机。美军在1930年代提出200架轰炸机的生产合约,当时参与竞争还有道格拉斯和格伦·L·马丁,最终波音设计的机型胜出,甚至比陆军航空军原先要求的规格更好。B-17的原型机在一次时坠毁令合约取消,但陆军航空军对波音的B-17设计印象深刻并订购了13架,其后陆军航空军恢复全面量产,包括衍生型B-17A至B-17G。它是一种多用途的飞机,除了在美国陆军航空军中作为轰炸机服役及在皇家空军中作炸弹运输机外,其他国家亦有采用。在二次世界大战之中,B-17是美国陆军航空军对德国工业和军事目标进行日间战略轰炸的主力机种。战后因为结构坚固,有不少被使用为森林消防机,直到1980年代美国还有一批B-17消防机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