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河南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河南尹
历代变更
设立先秦
使用状况王世充易名
秦朝三川郡
西汉河南郡
新朝河南郡→保忠信
东汉河南尹
三国河南尹
西晋河南郡
东晋/十六国河南郡
南北朝河南郡
隋朝河南郡

河南郡,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郡级行政区,旧称三川郡(古土文物作“叁川郡”),又曾改称河南尹,唐朝以后由洛州河南府所取代,“河南郡”作为行政区划名称走入历史,但仍作为郡望存在。

建置沿革

[编辑]

先秦三川郡

[编辑]

先秦

[编辑]

战国时期韩宣王三川郡,以境内有三川而得名。辖域相当于今河南黄河以南,灵宝以东,中牟以西的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区。

秦代

[编辑]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秦攻韩,韩献成皋、巩,秦国疆界至大梁,置三川郡,郡治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一说治荥阳[1](今荥阳市东北),辖域和韩国的三川郡相当。可考领县有洛阳、河南、荥阳、京、索、阳武、缑氏、卷、巩、新城、启封、成皋、宛陵、新安、宜阳、渑池、陕、梁、平阴。

汉代河南郡

[编辑]

西汉

[编辑]
  • 西汉汉高帝二年(前205年)三川郡改称河南郡,与河东郡河内郡合称三河,是西汉京畿范围内的郡级行政区,治所在雒阳
  • 惠帝四年(前191年)析置新城县。
  • 汉景帝时期,启封县更名为开封县。
  • 元鼎四年(前113年),分新安、宜阳以西设立弘农郡
  • 元始二年(2年)时期,辖有雒阳、荥阳、偃师、京县、平阴、中牟、平县、阳武、河南、缑氏、原武、巩县、谷成、故市、密县、新城、开封、成皋、苑陵,梁县、新郑共计22县。

东汉

[编辑]

东汉建立后由于定都雒阳,按原来长安京兆尹之例而改称河南尹,下属二十一县,划属司隶校尉部,建安十八年(213年),改划属冀州刺史部

  • 建武十五年(39年)河南郡改称河南尹,洛阳改称雒阳
  • 建武二十一年(45年)废故市。
  • 永和五年(140年),辖有雒阳、河南、梁县、荥阳、卷县、原武、阳武、中牟、开封、苑陵、平阴、谷城、缑氏、巩县、成皋、京县、密县、新城、偃师、新郑、平县共计21县。

魏晋南北朝

[编辑]

曹魏时,治所在洛阳。辖有洛阳(旧称雒阳)、巩、河阴(旧称平阴)、成皋、缑氏、新城、偃师、梁、新郑、谷城、陆浑、阳城(旧属颍川郡)、阳翟、荥阳、京、密、卷、阳武、苑陵、中牟、开封、原武共22县。

  • 汉末时置有荥阳都尉,领荥阳等县。正始三年(242年)升格为荥阳郡,辖有荥阳、京、密、卷、阳武、苑陵、中牟、开封计8县。魏末时废郡,划归河南尹。
  • 咸熙元年(264年)以原武置原武郡

西晋以后复称河南郡,治所在洛阳。

  • 泰始元年(265年),辖有洛阳、巩、河阴、成皋、缑氏、新城、偃师、梁、新郑、谷城、陆浑、阳城、阳翟、荥阳、京、密、卷、阳武、苑陵、中牟、开封共21县。
  • 泰始二年(266年),分荥阳、京、密、卷、阳武、苑陵、中牟、开封8县置荥阳郡,河南郡辖县减为13县。
  • 泰始、咸宁年间(265年-280年),废偃师入洛阳,谷城入河南,增置新安,河南郡辖有洛阳、巩、河阴、成皋、缑氏、新城、偃师、梁、新郑、谷城、陆浑、阳城、阳翟、新安共12县。
  • 汉赵河南郡(311年-320年),领县5:洛阳、河南、巩、河阴、新安
  • 后赵河南郡(320年-350年)
  • 冉魏河南郡(350年-351年)
  • 东晋河南郡(351年-352年)
  • 前秦河南郡(352年)
  • 东晋河南郡(352年-365年)
  • 前燕河南郡(364年-370年)
  • 前秦河南郡(370年-384年)
  • 东晋河南郡(384年-399年)
  • 后秦河南郡(399年-416年),领县11:洛阳、河南、巩、缑氏、新城、梁、河阴、陆浑、新安、成皋、阳城
  • 东晋刘宋河南郡(416年-423年),领县11:洛阳、河南、巩、缑氏、新城、梁、河阴、陆浑、东垣、新安、西东垣
  • 北魏河南郡(423年-534年),领县:洛阳、河南、缑氏(493年并入洛阳)、新安、东垣、巩、新城、颍阳(467年置,526年改属阳城郡)、堙阳(489年置)、河阴(505年复置)、阳城(520年-525年间置,526年改属阳城郡
  • 东魏北齐河南郡(534年-577年),领县1:宜迁
  • 西魏北周河南郡(537年-577年),领县:渑池
  • 北周隋朝河南郡(577年-583年),领县1:河南[2]

隋代河南郡

[编辑]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河南郡,河南县直属洛州。大业元年(605年)洛州改称豫州。大业三年(607年)废州置郡,称“河南郡”。领县18:河南、洛阳、阌乡、桃林、陕、熊耳、渑池、新安、偃师、巩、宜阳、寿安、陆浑、伊阙、兴泰、缑氏、嵩阳、阳城。郑开明元年(619年),改河南郡为司州,河南郡之名不再作为行政区划名称。[3]

人口

[编辑]

行政长官

[编辑]

三川守(前249年-前206年)

[编辑]

河南守(前205年-前148年)

[编辑]

河南太守(前148年-9年)

[编辑]
  • 司马安。[7]
  •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汉宣帝本始二年(前72年)离任。[6]
  • 严延年,字次卿,东海下邳人,汉宣帝神爵四年(前58年)有罪,弃巿。[8]
  • 严彭祖,字公子,东海下邳人,汉元帝初元五年(前44年)离任。[6]
  • 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离任。[6]
  • 毕众,汉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离任。[6]
  • □汉,汉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离任。[6]
  • 甄尊,字少公,京兆尹杜陵人,汉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出任。[6]
  • 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汉成帝时在任。[9]
  • 宗正,字子泄,京兆尹长安人,汉成帝永始四年(前13年)出任。[6]
  • 徐让,字子张,汉成帝元延元年(前12年)离任。[6]
  • 王崇,汉哀帝建平三年(前4年)离任。[6]
  • 马况,扶风茂陵人。[10]
  • 陈遵,字孟公,京兆尹杜陵人,汉孺子居摄三年(8年)出任,数月免。[11]

河南大尹(9年-14年)

[编辑]

保忠信卿(14年-23年)

[编辑]

河南太守(23年-25年)

[编辑]

河南尹(25年-310年代)

[编辑]

河南太守(311年-495年)

[编辑]

河南尹(495年-534年)

[编辑]

河南太守(534年-577年)

[编辑]

河南郡守(577年-583年)

[编辑]

河南尹(西魏,537年-540年代)

[编辑]

河南太守(西魏,540年代-557年)

[编辑]

河南郡守(北周,557年-577年)

[编辑]

河南尹(607年-618年)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王先谦《汉书补注》
  2.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3.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4. ^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5. ^ 《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汉书·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7. ^ 《汉书·卷五十·张冯汲郑传第二十》
  8. ^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
  9. ^ 《汉书·卷八十六·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
  10. ^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
  11. ^ 《汉书·卷九十二·游侠传第六十二》
  12. ^ 《后汉书·卷十七·冯岑贾列传第七》
  13. ^ 《后汉书·卷三十七·桓荣丁鸿列传第二十七》
  14. ^ 14.0 14.1 14.2 《后汉书·卷七十九·儒林列传第六十九》
  15. ^ 《后汉书·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第十二》
  16. ^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
  17. ^ 《后汉书·卷二十一·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
  18. ^ 18.0 18.1 《后汉书·卷二十六·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
  19. ^ 《郯令景君阙铭》
  20. ^ 20.0 20.1 《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21. ^ 21.0 21.1 21.2 《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
  22. ^ 22.0 22.1 《后汉书·卷四十三·朱乐何列传第三十三》
  23. ^ 《后汉书·卷四·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24. ^ 24.0 24.1 《后汉书·卷四十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三十八》
  25. ^ 《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第七十九》
  26. ^ 《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第七十一》
  27. ^ 27.0 27.1 《后汉书·卷十六·邓寇列传第六》
  28. ^ 《续汉书·汉书志第二·律历中》
  29. ^ 《后汉书·卷四十六·郭陈列传第三十六》
  30. ^ 《后汉书·卷六十三·李杜列传第五十三》章怀注引谢承书
  31. ^ 《后汉书·卷五十六·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
  32. ^ 《水经注·卷十六·榖水注》
  33. ^ 33.0 33.1 《后汉书·卷六·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
  34. ^ 34.0 34.1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第七》
  35. ^ 《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第四十四》
  36. ^ 36.0 36.1 36.2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37. ^ 37.0 37.1 《后汉书·卷六十六·陈王列传第五十六》
  38. ^ 《后汉书·卷六十四·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
  39. ^ 《蔡中郎集·卷六·太尉汝南李公碑》
  40. ^ 《后汉书·卷三十八·张法滕冯度杨列传第二十八》
  41. ^ 《司隶校尉杨淮碑》
  42. ^ 《水经注·卷五·河水五》
  43. ^ 《后汉书·卷五十一·李陈庞陈桥列传第四十一》
  44. ^ 《水经注·卷九·清水注》
  45. ^ 《后汉书·卷六十五·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
  46. ^ 《后汉书·卷六十三·李杜列传第五十三》
  47. ^ 《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第五十下》
  48. ^ 48.0 48.1 48.2 48.3 《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第八》
  49. ^ 《后汉书·卷七十五·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
  50. ^ 《三国志·卷六·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裴注引《英雄记》
  51. ^ 《后汉书·卷五十八·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
  52. ^ 《后汉书·卷七十一·皇甫嵩朱隽列传第六十一》
  53. ^ 《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第十下》
  54. ^ 《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55. ^ 55.0 55.1 55.2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
  56. ^ 《三国志·卷十二·魏书十二·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57. ^ 《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58. ^ 《三国志·卷十五·魏书十五·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59. ^ 《三国志·卷二十四·魏书二十四·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60. ^ 60.0 60.1 《三国志·卷十一·魏书十一·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61. ^ 《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二十七·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62. ^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
  63. ^ 63.0 63.1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十三·锺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64. ^ 64.0 64.1 《晋书·卷四十四·列传第十四》
  65. ^ 《晋书·卷三十四·列传第四》
  66. ^ 《资治通鉴·卷七十九·晋纪一》
  67. ^ 《晋书·卷九十·列传第六十》
  68. ^ 《晋书·卷四十二·列传第十二》
  69. ^ 《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五》
  70. ^ 《三国志·卷十六·魏书十六·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裴注引《世语》
  71. ^ 《三国志·卷十六·魏书十六·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裴注引《杜氏新书》
  72. ^ 《资治通鉴·卷八十一·晋纪三》
  73. ^ 《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二十八·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裴注引《世语》
  74. ^ 74.0 74.1 74.2 《晋书·卷四·帝纪第四》
  75. ^ 《晋书·卷四十·列传第十》
  76. ^ 76.0 76.1 《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十七》
  77. ^ 《晋书·卷四十六·列传第十六》
  78. ^ 《晋书·卷三十五·列传第五》
  79. ^ 《资治通鉴·卷八十二·晋纪四》
  80. ^ 《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十三》
  81. ^ 81.0 81.1 《晋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九》
  82. ^ 晋书·卷039》:颖表请幽州刺史石堪为右司马,以右司马和演代堪,密使演杀浚。《晋城阳简侯石鲜墓志》载:城都王遣荥阳太守和演代鲜,召为和南尹。自表以疾,权驻乡里。永嘉元年,……
  83. ^ 《晋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三十九》
  84. ^ 84.0 84.1 84.2 《晋书·卷五·帝纪第五》
  85. ^ 85.0 85.1 《晋书·卷六十三·列传第三十三》
  86. ^ 《资治通鉴·卷八十八·晋纪十》
  87. ^ 《资治通鉴·卷九十三·晋纪十五》
  88. ^ 《晋书·卷八·帝纪第八》
  89. ^ 《晋书·卷一百十四·载记第十四》
  90. ^ 《晋书·卷七十四·列传第四十四》
  91. ^ 91.0 91.1 《晋书·卷九·帝纪第九》
  92. ^ 《晋书·卷六十七·列传第三十七》
  93. ^ 《晋书·卷十·帝纪第十》
  94. ^ 《晋书·卷一百十九·载记第十九》
  95. ^ 《宋书·卷四十八·列传第八》
  96. ^ 《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五十五》
  97. ^ 《魏书·卷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一》
  98. ^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张忻墓志
  99. ^ 《魏书·卷十六·道武七王列传第四》
  100. ^ 《魏书·卷七下·高祖纪第七下》
  101. ^ 101.0 101.1 《魏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三》
  102. ^ 《周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
  103. ^ 《魏书·卷三十一·列传第十九》
  104. ^ 《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
  105.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司空公领雍州刺史文宪元公墓志铭
  106. ^ 《魏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
  107. ^ 《魏书·卷六十八·列传第五十六》
  108. ^ 《魏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
  109. ^ 《魏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七》
  110. ^ 《魏书·卷二十四·列传第十二》
  111. ^ 《魏书·卷十五·昭成子孙列传第三》
  112. ^ 《魏书·卷十九中·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中》
  113.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雍州刺史元公墓志铭
  114.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侍中太尉公冀州刺史广平王墓铭
  115. ^ 《魏书·卷七十三·列传第六十一》
  116. ^ 《魏书·卷八十三下·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下》
  117. ^ 《魏书·卷八十九·列传酷吏第七十七》
  118. ^ 《魏书·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下》
  119.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侍中司徒公骠骑大将军使持节定州刺史常山文恭王墓志铭并序
  120. ^ 120.0 120.1 《魏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六十五》
  121. ^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杨昱墓志
  122. ^ 《魏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六十五》
  123. ^ 123.0 123.1 《魏书·卷十一·废出三帝纪第十一下》
  124. ^ 124.0 124.1 124.2 《周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五》
  125. ^ 《周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三十一》
  126. ^ 《周书·卷三十四·列传第二十六》
  127. ^ 《周书·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四》
  128. ^ 128.0 128.1 《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