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北平原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平原郡中国东晋时设置的,后改称平原郡东平原郡

建置沿革

[编辑]

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前秦青州刺史苻朗降晋[1],分青州乐安郡侨置平原郡,为区别于南方侨置的平原郡,称北平原郡,治梁邹城(今山东省邹平县北)。南燕献武帝二年(399年),攻取东晋青州,改北平原郡为平原郡[2]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灭南燕,复为北平原郡

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改平原郡为南平原郡,北平原郡为平原郡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分青州置冀州,平原郡改属冀州。平原郡领平原、鬲、安德、平昌、般、茌平、高唐七县。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侨置广宗县[3]宋明帝泰始四年(468年),平原太守刘休宾以郡降于北魏[4]

北魏献文帝皇兴三年(469年),改宋之冀州为齐州,平原郡为东平原郡,仍治梁邹城。安德、般二县改属乐安郡乐安郡临济县改属东平原郡。东平原郡遂领平原、鬲、临济、茌平、高唐、广宗六县。[5]

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省并鬲、临济、茌平、广宗四县;省并东清河郡、东平原郡入广川郡,改称东平原郡,治武强县,领武强、平原、高唐、贝丘四县。[2]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东平原郡,领县直属齐州[6]

人口

[编辑]

行政长官

[编辑]

北平原太守(384年-399年)

[编辑]
  • 崔逞,字叔祖,清河东武城人,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出任。[7]
  • 辟闾浑,晋孝武帝太元十三年(388年)至十七年(392年)见任。[8][9]

平原太守(399年-410年)

[编辑]

北平原太守(410年-420年)

[编辑]

平原太守(420年-469年)

[编辑]

东平原太守(469年-500年)

[编辑]

平原相(500年-515年)

[编辑]
  • 房伯祖,清河绎幕人。[15]

东平原太守(515年-520年)

[编辑]

东平原相(520年-531年)

[编辑]
  • 罗道珍,襄阳人。[20]
  • 辛穆,字叔宗,陇西狄道人,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至孝昌二年(526年)在任。[21]
  • 辛子馥,字元颖,陇西狄道人,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529年)出任。[21]

东平原太守(531年-577年)

[编辑]
  • 郑豪,荥阳开封人。[17]
  • 封询,字景文,渤海蓨人。[22]

东平原郡守(577年-583年)

[编辑]

国主

[编辑]
  • 平原郡开国公高肇,500年-515年在位。
  • 平原郡开国公元亮,520年-531在位,服阕后袭祖爵江阳王。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资治通鉴 卷一〇五 晋纪二十七》
  2. ^ 2.0 2.1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3. ^ 3.0 3.1 《宋书 卷三十六 志第二十六》
  4. ^ 4.0 4.1 《魏书 卷六 显祖纪第六》
  5. ^ 5.0 5.1 《魏书 卷一百六 地形志第五》
  6. ^ 《隋书 卷三十 志第二十五》
  7. ^ 《魏书 卷三十二 列传第二十》
  8. ^ 《资治通鉴 卷一〇七 晋纪二十九》
  9. ^ 《晋书 卷九 帝纪第九》
  10. ^ 《资治通鉴 卷一一一 晋纪三十三》
  11. ^ 《宋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二十五》
  12. ^ 《宋书 卷七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13. ^ 《宋书 卷二十九 志第十九》
  14. ^ 《宋书 卷八十八 列传第四十八》
  15. ^ 15.0 15.1 《魏书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一》
  16. ^ 《魏书 卷七十二 列传第六十》
  17. ^ 17.0 17.1 《魏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四十四》
  18. ^ 《魏书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五》
  19. ^ 《魏书 卷三十九 列传第二十七》
  20. ^ 《魏书 卷七十一 列传第五十九》
  21. ^ 21.0 21.1 《魏书 卷四十五 列传第三十三》
  22. ^ 《北齐书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