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嘏
傅嘏(209年—255年),字兰石[1],一说字昭先[2],北地郡泥阳县人。傅介子之后,傅巽之侄。三国时曹魏官员,曾辅助司马师及司马昭兄弟。少有才名,于黄初年间作《皇初颂》、《请立贵嫔为皇后表》。
生平
[编辑]傅嘏弱冠时已知名于世,被司空陈群辟为掾。何晏、邓飏和夏侯玄都有名声,想和他结交,但傅嘏都拒绝,好友荀粲觉得很奇怪,认为大家都是当时的俊杰贤者,应当交好以利国家;傅嘏则称三人德行败坏,日后必定会失败,不应亲近以免日后受到牵连。[3]
正始年间,曾任尚书郎和黄门侍郎。当时辅政大臣曹爽专政,任用何晏为吏部尚书,傅嘏于是找曹爽的弟弟曹羲,指何晏迷惑曹爽兄弟,令他们疏远贤人,朝政败坏,劝他们远离何晏。何晏知道后大为不满,于是与傅嘏不和,更因小事而罢免傅嘏,让他出任荥阳太守。太傅司马懿此时请傅嘏为从事中郎。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罢免并诛杀曹爽,傅嘏转任河南尹,后迁尚书。
嘉平四年(252年),东吴大帝孙权逝世,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和镇南将军毌丘俭都上表伐吴,但三人计划都不一,于是下诏询问傅嘏意见。傅嘏则反对发动战争,反而建议七项措施[4]去消耗对方力量,等待时机一举发兵灭国。但最终都没有采纳,同年冬天王昶等领兵征伐东吴,被东吴太傅诸葛恪在东关击败。诸葛恪北伐合肥时中判断诸葛恪不敢大军直接渡河渡海遥攻,青徐二州全力支援合肥之守。[5]后来获赐爵关内侯。
正元元年(254年),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后立曹髦为帝,傅嘏获封武乡亭侯。次年春季,毌丘俭和文钦在寿春讨伐司马师,当时司马师刚割了眼瘤,朝臣都认为司马师可派将领讨伐,毋须亲身领军,但傅嘏、王肃和锺会都劝司马师亲率军队攻击,傅嘏又说:“淮、楚兵劲,而俭等负力远斗,其锋未当也。若诸将战有利,大势一失,则公事败了。(江淮的兵众战斗力高,而今毌丘俭等人带领他们远道进讨,实在难以抵挡。若果诸将有所失利,大势一失,你就很可能会被推翻了。)”司马师于是决意亲征,傅嘏等亦随军。及后平定叛乱,傅嘏都有献谋。但战时司马师病情恶化,一眼突出,曾有意将朝政大权交给傅嘏,但傅嘏不敢接受。战后司马师就旋即逝世,锺会于是与傅嘏合谋,秘不发丧,傅嘏领军回师,并以司马师之名命令司马昭到许昌,然后一起回洛阳,并让他进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接替司马师独揽朝政。傅嘏因功进封阳乡侯,食邑增至一千二百户。同年傅嘏逝世,享年四十七岁。追赠太常,谥元侯。
家庭
[编辑]祖父
[编辑]父辈
[编辑]夫人
[编辑]- 鲍氏[6]
兄弟
[编辑]- 傅松[7]
子
[编辑]孙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 曹真碑阴上有北地人傅芬字兰石,不知是傅嘏别名还是别有傅芬,亦或是与任嘏弄混之故,或实名为傅芬而非傅嘏。
- ^ 《太平御览》三百八十五引《傅嘏别传》:“嘏字昭先,年八岁丧母,号泣不绝声,自然之哀,同于成人。年十四始学,疑不再问,三年中诵五经,皆究其义,群言无不综览。”此处按照裴注三国志应当是指乐安人任嘏,太平御览之错字又或是两人名事多有混肴的缘故。
- ^ 《傅子》:太初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何平叔言远而情近,好辩而无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邓玄茂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无亲。以吾观此三人者,皆败德也。远之犹恐祸及,况昵之乎?
- ^ 1.夺其肥坏,使还耕塉土。2.兵出民表,寇钞不犯。3.招怀近路,降附日至。4.罗落远设,闲构不来。5.贼退其守,罗落必浅,佃作易之。6.坐食积縠,土不运输。7.衅隙时闻,讨袭速决。
- ^ 《三国志·毌丘俭传》
- ^ 《赐傅嘏夫人鲍葬钱诏》:故太常傅嘏,昔以令德贤才,为先帝所接。登龙之际,有翼赞尽忠之勋。早代殡没,不终功业。每念其遗绩,常存于心。今嘏夫人鲍当葬,赐钱十万,给作藏人功。嘏墓开,祭以少牢。
- ^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叡生后汉弘农太守允,字固。二子:嘏、松
- ^ 《太平御览·卷三百八十五◎人事部二十六○幼知下》引《傅宣别传》曰:宣字世和,北地泥阳人,年十三而著《河桥赋》,有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