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病毒
歡迎來到病毒主題!
病毒是無法獨立生長複製、僅能在宿主細胞中複製的小型病原體,廣泛分布於地球上所有生態系,動物、植物、真菌、細菌與古菌等所有生物皆會被病毒感染。第一個被發現的病毒是菸草鑲嵌病毒,由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於1899年發現並命名,迄今已有超過6000種類型的病毒得到鑑定。
病毒由遺傳物質(DNA或RNA)和蛋白質衣殼組成,有些病毒還具有脂雙層構成的包膜,衣殼形狀常見者有螺旋形與正二十面體等,還有較複雜的複合型(如感染細菌的噬菌體)。病毒的大小一般僅有細菌的百分之一,介於10至300奈米間,大多無法以光學顯微鏡觀察,而需使用電子顯微鏡。巴爾的摩病毒分類系統將病毒基於遺傳物質種類和複製機制分為七種。
許多病毒可感染人類而造成疾病,包括感冒、流感、水痘、愛滋病與SARS等疾病皆是病毒感染所致,不同的病毒的致病機制各異。疫苗接種與抗病毒藥物可以預防、治療部分病毒的感染。病毒的具體起源過程仍未知,目前對此有許多假說,分別認為最早的病毒可能來自退化的小型細胞、從生物基因組中跳脫的DNA或RNA元件、或在細胞生命起源以前就已經出現。
精選病毒
伊波拉病毒屬是絲狀病毒科的一個屬,其下包含五種病毒,可感染人類而致伊波拉出血熱,此病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膚色改變、全身痠痛、體內出血、體外出血、發燒等,且其致死率很高,部分毒株甚至可高達80%。此病毒得名自剛果民主共和國(舊稱薩伊)的伊波拉河,接近首次於1976年爆發的部落。伊波拉病毒是人畜共通病毒,主要的感染途徑是透過患者體液傳染,如血液、汗、嘔吐物、排泄物、尿液、唾液或精液等。狐蝠科蝙蝠可能是此病毒的自然宿主。
病毒感染
尼帕病毒感染是由尼帕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於1998年在馬來西亞爆發,由馬來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得名於馬來西亞雙溪立百新村。馬來西亞大多數確診患者在馬來亞大學醫學中心接受了診治。尼帕病毒於1999年被分離出並得到確認。此病毒的感染者可能無症狀,也可能發燒、咳嗽、頭痛、呼吸急促和神志不清,一兩天之內可能惡化為昏迷。有50%至75%的被感染者死亡。併發症可能包括腦部炎症和恢復後的癲癇發作。
尼帕病毒(NiV)是亨尼巴病毒屬的一種RNA病毒,通常在特定種類的果蝠之間傳播。尼帕病毒既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也可以由其他動物傳播給人,通常需要與感染源直接接觸。尼帕病毒可以基於症狀和實驗室檢測進行診斷。病患的管理僅限於支持性護理。截至2020年[update],既沒有針對尼帕病毒的疫苗,也沒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預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觸蝙蝠和病豬,以及不喝生椰棗汁。截至2018年5月,據估計已發生700例尼帕病毒人類感染病例,其中50%至75%的感染者死亡。2018年5月,該病在印度喀拉拉邦爆發,造成17人死亡。
疫情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疫情又稱SARS事件,是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所引發的流行病疫情,在2002年11月至2003年9月間散布於29個國家和地區。疫情的原發疫源地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順德市。疫情造成全球超過8,000人感染,導致包括醫務人員在內的774例病人死亡,此次疫情初期訊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掩蓋,有關訊息透過參與SARS治療的醫師,網際網路及SMS在中國社會傳播,最終被世界衛生組織在視察時知曉,後世界衛生組織及國際壓力迫使中國黨政官員承認了疫情的嚴重性,並允諾與世界衛生組織充分合作。在疫情擴散期間發生了一系列事件:引起社會恐慌,包括醫務人員在內的多名患者死亡,引起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及媒體的關注。
精選圖片
語錄
“ | 病毒是有生命的化學物質... | ” |
推薦條目
病毒種類:冠狀病毒 • 輪狀病毒 • 鼠冠狀病毒 • 人類冠狀病毒229E • 人類冠狀病毒NL63 • 果子貍SARS冠狀病毒 • B病毒
病毒疾病:流行性感冒 • 埃博拉出血熱 • 登革熱 • 天花 • 腦膜炎 • 貓傳染性腹膜炎
疫情與流行病學:中國大陸艾滋病情況 • 2019冠狀病毒病朝鮮疫情
大眾文化:與時間賽跑:在艾滋病肆虐的非洲尋找希望
人物:安尼魯·康特
相關新聞
2月26日:進行中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已在全世界造成超過1億1000萬人染病,其中超過250萬人死亡。WHO
2月18日: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州有七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H5N8亞型(均無症狀),此為首次發現H5N8感染人類的報導,過去認為此病毒株僅感染禽鳥,去年便造成大量雞隻遭到撲殺。WHO
2月14日:幾內亞東南部的城鎮古埃凱爆發新的伊波拉病毒疫情,共有7人確診。 WHO
2月7日:剛果民主共和國北基伍省再度爆發伊波拉病毒疫情,有1人確診感染。 WHO
2月4日:肯亞的裂谷熱疫情自去年11月爆發以來已造成32人感染,其中11人死亡。 WHO
11月21日:治療2019冠狀病毒病的複合型單株抗體REGN-COV2 抗體組合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緊急使用授權,用於12歲以上的輕度至中度患者,本月稍早FDA已授予另一種單株抗體Bamlanivimab緊急使用授權。 FDA 1, 2
11月18日: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省的伊波拉病毒疫情正式宣告結束,此疫情於去年6月爆發,共造成130人感染,其中55人死亡。 UN
你知道嗎?
傳記
彼得·皮奧特(Peter Karel Piot,1949年-)是一位比利時病毒學家,專攻埃博拉病毒和艾滋病病毒。1974年皮奧特於根特大學獲醫學士學位,1976年在安特衛普熱帶醫學研究所研究期間在電子顯微鏡下發現了埃博拉病毒,此外他也參與了許多非洲國家的愛滋病防疫計畫與研究,於1991年至1994年擔任國際愛滋病學會會長,2009年至2010年擔任倫敦帝國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2010年至今擔任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院長。
防治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是預防麻疹、腮腺炎、風疹(德國麻疹)的疫苗,由三種疾病病毒的活性減毒性病毒混合而成,是以注射的方式施打疫苗。麻腮風三聯疫苗最早是由莫里斯·希勒曼在默克藥廠時所研發。
最早特許的麻疹疫苗是在1963年問世,在1968年出現了改良版的疫苗。腮腺炎疫苗及風疹疫苗分別是在1967年及1969年發明的。1971年時這三種疫苗合併為三聯疫苗,也就是麻腮風三聯疫苗。麻腮風三聯疫苗在1971年獲得美國的許可使用,在1989年開始引入第二劑的施打。自從1970年代出現的最原始版本起,麻腮風三聯疫苗開始在世界各地廣為使用,已在超過六十個國家使用,數量超過五億劑。
麻腮風三聯疫苗一般是給兒童施打的疫苗,第一劑一般是在一歲時施打,在入學前(大約四到五歲)會再施打第二劑。第二劑是為了小部份(約2至5%)施打第一劑後對麻疹還無法完全免疫的人施打,使其建立免疫力,不過施打疫苗的時程會隨各國而不同。
分類
主題
任務
- 發表您對這個主題頁面的看法
- 加入病毒專題
- 在病毒相關條目的討論頁加上{{WikiProject Viruses}}
- 創立目前仍缺乏的病毒條目
- 擴充現有的病毒小作品與初級條目,增添內容、圖片與參考來源
- 擴充現有的病毒條目,將其提升至優良條目或典範條目等級
- 推薦可展示於本頁的條目、圖片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