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金城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金城郡
別名:西海郡、蘭州
歷史
 • 行政中心金城縣
允吾縣
榆中縣
子城縣
五泉縣
歷史 
• 成立
前81年
• 廢除
758年
地望:甘肅蘭州、
青海西寧、海東一帶

金城郡,中國古名。西漢始元六年(前81年)置。西漢末年其轄境大致相當於今甘肅省蘭州市青海省西寧市海東市一帶,屬涼州刺史部。初置時郡治在金城縣(縣治在今甘肅省蘭州市城區),後移治允吾ㄧㄢˊㄧㄚˊ[1](縣治在今甘肅省永靖縣西北)。東漢末析置西平郡蘭州總管府初置蘭州天寶中改為金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為蘭州。

郡名起源

[編輯]

金城郡因其治所起初在金城縣而得名。關於「金城」之名,東漢應劭云:「初,築城得金,故曰金城」。晉人臣瓚則認為:「稱金,取其堅固也。故《墨子》曰:雖金城湯池」[2]漢明帝曾召見日南郡的上計吏張重,詢問日南郡是否真的在太陽之南,張重答道:「鴈門不見壘鴈為門,金城郡不見積金為郡」[3]。可見其地並不產金。

建置沿革

[編輯]

漢代金城郡

[編輯]

西漢

[編輯]

金城郡之地原本分屬隴西郡天水郡張掖郡漢武帝時,置河西四郡,以「隔絕羌、胡」[4]元鼎六年(前111年),先零羌聯合匈奴,侵入令居縣、安故縣,武帝遣李息徐自為擊破之,始置護羌校尉

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因「邊塞闊遠」[5],割天水、隴西、張掖各二縣置金城郡。設置金城郡的目的是加強對西羌的控制。據考,金城郡始置時當領有金城、榆中、枹罕、白石、令居等縣。[6]之後郡界逐步向西推進,增置臨羌縣、浩亹縣。漢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趙充國率軍西征先零羌。神爵二年(前60年),置ㄧㄢˊ街縣[7]、破羌縣[8]、河關縣[9],並置金城屬國管理內附羌人。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金城郡治允吾,領十三縣:允吾、浩亹、令居、枝陽、金城、榆中、枹罕、白石、河關、破羌、允街、安夷、臨羌。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金城郡有38470戶,149648人。

西漢金城郡領縣
縣名 縣治所在地 始置年代 王莽改名 備註
允吾ㄧㄢˊㄧㄚˊ 甘肅省永靖縣西北 修遠 王莽封梁鴻之父梁讓於此地。
浩亹縣[10] 甘肅省永登縣河橋鎮[11] 興武
令居縣 甘肅省永登縣城關鎮[12] 前111年[13] 罕虜
枝陽縣 甘肅省永登縣南
金城縣 甘肅省蘭州市城區 金屏
榆中縣 甘肅省榆中縣西 秦代[14]
枹罕縣 甘肅省臨夏市西南
白石縣 甘肅省臨夏縣西南 順礫
河關縣 青海省同仁縣一帶[15] 前60年 縣西南有積石山
破羌縣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 前60年
ㄧㄢˊ街縣 甘肅省永登縣紅城鎮玉山古城[11] 前60年 修遠亭[16]
安夷縣 青海省西寧市
臨羌縣 青海省湟源縣東南 監羌[17]
與西海郡之關係
[編輯]

《漢書》地理志記載,王莽改金城郡為西海郡。但《漢書》平帝紀與王莽傳則明載西海郡為漢平帝末年新開之郡。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為營造「四海昇平」之氣象,派人持財物利誘居於青海湖一帶的卑和羌首領良願獻地,以其地置西海郡,與東海郡北海郡南海郡湊足「四海」之數。[18]闞駰《十三州志》:「(龍夷縣)城在臨羌新縣西三十里,王莽納西零之獻以為西海郡,治此城。」案此,則西海郡當為金城郡以西塞外之地。

另一種觀點認為,金城、西海原為兩郡,王莽時西海郡被羌人攻佔,於是將金城郡改名為西海郡。王峻《漢書證誤》:「今按其地正當青海之東,故《水經注》又曰:『莽置西海郡,築五縣周海,亭燧相望。莽篡政紛亂,亦廢棄。』蓋莽初置時本在金城之外,其後廢棄,遂移其名於金城耳。」

王先謙則持折中觀點:「莽時獻地之卑和羌,在臨羌縣西,見後闞駰注。莽納其地,因並金城之名改西海耳。《志》文不誤。」認為王莽將卑和羌所獻之地並入金城郡,又改金城為西海。

東漢

[編輯]

更始元年(23年),涼州為隗囂所據。更始二年,更始帝召隗囂入朝後,金城郡及河西四郡轉入張掖屬國都尉竇融之手。漢光武帝建武五年(27年),竇融降漢。然而「自王莽末,西羌寇邊,遂入居塞內,金城屬縣多為虜有」[19],「更始、赤眉之際,羌遂放縱,寇金城、隴西」[4],「先零羌殺金城太守居其郡」[20],於是金城人口多遷居武威。建武十一年(33年),馬援出征隴西,破先零羌於臨洮,諸羌退守浩亹隘。馬援又襲允吾谷,得勝而歸。朝臣認為破羌縣以西之地僻遠多寇,欲棄其地。馬援上書諫阻:「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如令羌在湟中,則為害不休,不可棄也。」[19]。次年(34年),金城郡殘餘之地併入隴西郡。十三年(35年),馬援破武都參狼羌,於是「隴右清淨」[19],分隴西郡復置金城郡。[21]漢和帝永元十四年(102年),拜曹鳳為金城西部都尉,都尉治所移駐龍耆城[22],管轄西海郡故地。

漢安帝永初三年(109年)當煎羌、勒姐羌攻入破羌縣。四年(110年),先零羌攻入褒中縣,漢中太守鄭勤戰死,金城郡陷落。於是僑置金城郡於隴西郡境內,治所在襄武縣。元初元年(114年),護羌校尉侯霸、馬賢等擊破當煎、勒姐,涼州刺史皮楊平定隴西。不久復置金城郡。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金城郡領十縣:允吾、金城、榆中、令居、枝陽、臨羌、浩亹、允街、破羌、安夷。有3858戶,18947人。在此之前,枹罕、白石、河關三縣已劃入隴西郡。漢獻帝建安中,析金城郡西部數縣置西平郡。吳增僅認為,西平郡當領有破羌、安夷、臨羌等縣。[23]

魏晉南北朝

[編輯]

魏晉之際,金城郡移治榆中縣。西晉泰始五年(269年),金城郡改屬秦州太康三年(282年),金城郡改屬雍州,領榆中、允街、金城、白土、浩亹五縣,約有2000戶。不久又改屬涼州。

十六國前期,金城郡分屬前趙前涼。前涼張寔新置永登縣,與金城郡令居、枝陽二縣合為廣武郡[24]。前涼張駿時金城郡改屬河州西秦時,乞伏乾歸曾數次以金城郡苑川城為都城。北魏時,金城郡領榆中、大夏二縣。西魏時,以西秦舊都苑川城置子城縣(在今蘭州市西北)[25],為金城郡治所。子城縣下有苑川鄉[26]

開皇三年(583年)郡廢,置蘭州總管府。

隋代金城郡

[編輯]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蘭州置金城郡,改郡治子城縣為金城縣,領金城、狄道二縣,有13157戶。隋末,改金城縣為五泉縣。大業十三年(617年),金城校尉薛舉薛仁杲父子據金城郡起兵,盡有隴西之地,號稱「西秦霸王」。

武德二年(619年)平薛仁杲,改金城郡為蘭州,領五泉、廣武、狄道三縣。天寶元年(742年)又改蘭州為金城郡,仍領三縣,治五泉。天寶二年[27],割狄道縣置狄道郡,此時金城郡有2889戶,14226人。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金城郡為蘭州。

職官

[編輯]

太守

[編輯]

金城西部都尉

[編輯]
  • 曹鳳,漢和帝時為金城西部都尉,駐龍耆城。[31]

人物

[編輯]

註釋及徵引文獻

[編輯]
  1. ^ 《漢書》地理志應劭註:「允吾音鈆牙」。《集韻》允,與專切。吾,牛加切。
  2. ^ 《漢書》地理志金城郡條下顏師古注
  3. ^ 太平御覽》卷四引《後漢書》
  4. ^ 4.0 4.1 《後漢書》西羌傳
  5. ^ 《漢書》昭帝紀
  6. ^ 《西漢政區地理》,173頁
  7. ^ 《漢書》地理志孟康註:「允音鈆」。《集韻》允,與專切。
  8. ^ 《漢書》地理志
  9. ^ 《水經注》河水引《地理志》
  10. ^ 亹,讀若門。
  11. ^ 11.0 11.1 杨业普,《甘肃史话丛书·永登史话》西汉时期四县治. [2010-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9). 
  12. ^ 王宗元,《汉金城郡令居县故城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2期. [2010-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7). 
  13. ^ 《史記》平準書
  14. ^ 見《史記》秦始皇本紀
  15. ^ 《漢書地理志匯釋》348頁
  16. ^ 《漢書》地理志原作「修遠」。王先謙注曰:「修遠下宜有亭字,以別於郡治,今脫。」
  17. ^ 《漢書》地理志原作「鹽羌」。王念孫《讀書雜志》:「鹽,當依《水經注》作監。凡縣名上一字稱臨者,莽多改為監。」
  18. ^ 《漢書》平帝紀:元始四年,「置西海郡,徙天下犯禁者處之。」王莽傳:「遣中郎將平憲等多持金幣誘塞外羌,使獻地,願內屬。」又云:「今謹案已有東海、南海、北海郡,未有西海郡,請受良願等所獻地為西海郡。」「又增法五十條,犯者徙之西海。徙者以千萬數,民始怨矣。」又云:居攝元年,「西羌龐恬、傅幡等怨莽奪其地作西海郡,反攻西海太守程永。」
  19. ^ 19.0 19.1 19.2 《後漢書》馬援傳
  20. ^ 《後漢書》竇融傳
  21. ^ 建武十二年,省金城郡屬隴西;建武十三年,復置金城郡。 《後漢書 卷一下 光武帝紀下》
  22. ^ 一說龍耆即西漢之西海郡治龍夷
  23. ^ 《三國郡縣表》卷五
  24. ^ 《晉書》地理志涼州。但本書地理志金城郡下已無令居、枝陽二縣,可能為前涼時復置。
  25. ^ 《水經注》河水、《輿地廣記》
  26. ^ 《北周地理志》,201頁
  27. ^ 《舊唐書》地理志蘭州條下謂分郡在天寶二年。同書臨州下曰在天寶三載,《新唐書》同。
  28. ^ 《漢書》百官公卿表
  29. ^ 三國志·蘇則傳》:徙為金城太守。
  30. ^ 三國志·閻溫傳》:就後為金城太守。
  31. ^ 曹全碑、《後漢書》西羌傳

參考書目

[編輯]
  1.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2.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3.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光緒二十一年初刻本
  4. 魏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5. 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6. 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7. 舊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8. 新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9. 嚴耕望,1947,《兩漢太守刺史表》,上海,商務印書館
  10. 譚其驤 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11. 王仲犖,1980,《北周地理志》,北京:中華書局
  12.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13. 水經注》,1990,陳橋驛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15. 周振鶴,2006,《漢書地理志匯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