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陵郡
外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代變更 | |
---|---|
設置 | 西晉 |
使用狀況 | 江蘇省常州市 |
東漢 | 吳郡西部都尉 |
三國 | 毗陵典農校尉(吳) |
西晉 | 毗陵典農校尉→毗陵郡(281年) 毗陵郡→晉陵郡(311年) |
南北朝 | 晉陵郡(宋) 晉陵郡(齊) 晉陵郡(梁) 晉陵郡(陳) |
隋朝 | 常州→毗陵郡(607年) 改稱為常州(620年) |
唐朝 | 常州→晉陵郡(742年) 改稱為常州(758年) |
準郡級行政區時期
[編輯]東漢末年,東吳在吳郡無錫縣以西地方設置吳郡西部都尉,治所在毗陵縣(今江蘇省常州市),管轄無錫、毗陵、武進、雲陽4縣。三國時期,改設置毗陵典農校尉,管轄毗陵、武進、雲陽3縣[1][2]。
毗陵郡時期
[編輯]西晉太康二年(281年),改為毗陵郡。治所在丹徒縣(今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後改治毗陵縣。其轄境相當於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鎮江市、丹陽市、無錫市、江陰市等地。
晉陵郡時期
[編輯]永嘉五年(311年),因避東海王司馬越世子司馬毗諱,以毗陵郡改名。治所在丹徒縣(今江蘇省鎮江市東南丹徒鎮)。東晉初將東莞郡僑治在晉陵郡(江蘇省常州市)東南,南齊時廢除。
東晉初晉陵郡移治京口(今鎮江市)。義熙九年(413年)又移治晉陵縣(今江蘇省常州市)。戶一萬五千三百八十二,口八萬一百一十三,下領六縣:晉陵縣、延陵縣、無錫縣、南沙縣、曲阿縣、暨陽縣[3]。轄境相當今江蘇省鎮江、常州、丹陽、金壇、江陰等市地。南朝宋以後逐漸縮小。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廢郡併入常州。
隋朝以後
[編輯]隋朝大業三年罷州置郡,改常州為毗陵郡,領晉陵縣、無錫縣、江陰縣、義興縣。唐朝武德三年(620年),復改毗陵郡為常州。
天寶元年,改常州為晉陵郡,下轄晉陵縣、無錫縣、義興縣、江陰縣、武進縣(今江蘇省丹陽市運河鎮)[4],至德二年(758年)復為常州。
- 唐朝晉陵郡太守
- 徐嶠(開元末年—742年)
- 盧奐(742年)
- 劉同升(744年—746年)
- 林洋(747年—748年)
- 杜庭誡(748年)
- 董琬(天寶年間)
- 韋昭理(天寶年間)
- 崔巽(天寶年間)
- 崔渙(757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