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江州 (西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江州 (隋朝)
江州
西晋元朝
291年-607年

617年-742年

758年-1277年
人口 
• 464年
52033户,377147口[1]
• 639年
6360户,25599口[2]
• 1102年
84569户,138590口[3]
历史
历史 
• 成立
291年
• 废除
1277年
继承
九江郡
浔阳郡
江州路
今属于 中国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

江州中国西晋时至元朝时的。早期幅员广袤,包括今天江西省福建省的大部和浙江省的一部分,南朝后期辖境缩小,隋朝以后辖境仅限于今天江西省九江市一带。

沿革

[编辑]

晋朝

[编辑]

西晋元康元年(291年),以荆、扬二州疆土广远,统理尤难,分扬州七郡(豫章国鄱阳郡庐陵郡临川郡南康郡建安郡晋安郡)与荆州三郡(武昌郡桂阳郡安成郡)合十郡置江州,治豫章国南昌县(今江西省南昌市)。江州之名系因江水之名而来。永兴元年(304年),分扬州庐江郡、江州武昌郡置寻阳郡,属江州。永嘉元年(307年),桂阳郡改属湘州

东晋时,江州成为军事重镇,侨置新蔡郡咸康六年(340年),州治迁至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永和元年(345年),州治迁回南昌。不久又迁至柴桑。[4]

南朝

[编辑]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武昌郡改属郢州。至此,江州领十郡:寻阳郡豫章郡鄱阳郡庐陵郡临川郡南康郡建安郡晋安郡安成郡南新蔡郡

南朝梁天监中(502年-519年),分晋安郡南安郡普通五年(524年),建安郡改属东扬州大通二年(528年),分豫章、庐陵、临川三郡置巴山郡。后分寻阳郡侨置太原郡承圣元年(552年),临川郡改属宁州。承圣二年(553年),鄱阳郡改属吴州太平元年(556年)前后,分豫章郡豫宁郡,安成、巴山、豫宁三郡改属高州,豫章郡新吴县等地改属南江州。太平二年(557年),寻阳、太原等郡改属西江州,江州徙治南昌。同年,南江州、西江州并入江州。至此,江州领七郡:寻阳郡豫章郡庐陵郡南康郡晋安郡南安郡太原郡

南朝陈初,江州徙治寻阳郡柴桑县湓口城(今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天嘉四年(563年),废高州,其所领临川、安成、安乐、巴山、广丰、豫宁六郡改属江州。光大二年(568年),晋安、南安二郡改属丰州;废吴州,其所领鄱阳郡还属江州。太建五年(573年),北伐得齐昌郡新蔡郡高唐郡晋熙郡,属江州。太建八年(576年),分江州晋熙、新蔡、高唐三郡置晋州。太建十一年(581年),齐昌郡失陷。至此,江州领十二郡:寻阳郡豫章郡庐陵郡南康郡鄱阳郡临川郡安成郡安乐郡巴山郡广丰郡豫宁郡太原郡[4]

隋朝

[编辑]
隋代行政区划变迁
区划 开皇元年 区划 大业3年
江州 鄱阳郡
鄱阳郡 鄱阳县 余干县 弋阳县
鄱阳县 广晋县 银城县
余干县 安仁县 上饶县
葛阳县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后废郡,分江州置洪州(故豫章郡部分、豫宁郡广丰郡巴山郡部分)、吉州(故庐陵郡安乐郡安成郡部分)、袁州(故安成郡部分、豫章郡部分)、虔州(故南康郡)、抚州(故临川郡巴山郡部分)、饶州(故鄱阳郡);废寻阳郡寻阳县太原郡龙城县,二县直属江州。江州辖境缩小到今天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彭泽县湖口县都昌县等地。

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寻阳县彭蠡县龙城县彭泽县大业三年(605年),改江州为九江郡彭蠡县湓城县[5]

太平元年(617年),改九江郡为江州。同年,后梁取江州,下辖湓城、彭泽二县。

唐朝

[编辑]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占领江州,分湓城县浔阳县,州治仍为浔阳县湓口城(今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武德五年(622年),分湓城县楚城县(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赛阳镇荆林街),分彭泽县(今江西省彭泽县瀼溪镇和团村)置乐城县(今江西省彭泽县黄岭乡旧县街)、都昌县(今江西省都昌县蔡岭镇洞门口村),彭泽、乐城、都昌三县改属浩州。武德八年(625年),废浩州,彭泽(乐城并入)、都昌二县还属江州;湓城县并入浔阳县。贞观八年(634年),楚城县并入浔阳县。至此,江州领三县:浔阳、彭泽、都昌。

天宝元年(742年),改江州为浔阳郡至德二载(757年),分彭泽县、鄱阳郡鄱阳县宣城郡秋浦县至德县(今江西省东至县尧渡镇梅城),属浔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浔阳郡为江州,至德县改属饶州[6]

南吴顺义七年(927年),分浔阳县德安县南唐昇元元年(937年),改浔阳县为德化县。昇元三年(939年),分德化县瑞昌县保大七年(949年)前后,分德化县湖口县。保大十一年(953年),分彭泽县东流县。至此,江州领七县: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都昌、东流。[7]

宋元

[编辑]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平江南,次年取江州,属江南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分都昌县置星子县,东流县改属池州。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都昌、星子二县改属南康军咸平三年(1000年),析置广宁监。至此,江州领五县一监: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广宁监。

天禧四年(1020年),分江南路为两路,江州属江南东路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合两路为一路,江州属江南路绍兴元年(1131年),分江南路为两路,江州属江南西路[8]

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占领江州。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江州为江州路[9]

长官

[编辑]
晋朝江州刺史(291年-420年)
刘宋江州刺史(420年-479年)
南齐江州刺史(479年-502年)
南梁江州刺史(502年-557年)
陈朝江州刺史(557年-589年)
隋朝江州刺史(589年-607年)
唐朝江州刺史(621年-742年,758年-907年)
宋朝知江州军州事(975年-1275年)
元朝知江州事(1275年-1277年)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魏嵩山 主编 广东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1995年5月第一版) 2、田余庆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东晋门阀政治》(2012年5月第五版)

  1. ^ 宋书》州郡志
  2. ^ 旧唐书》地理志
  3. ^ 宋史》地理志
  4. ^ 4.0 4.1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
  5.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
  6.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7.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
  8.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
  9. ^ 《元史·卷六十二·志第十四》
  10. ^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裴注引《诸葛氏谱》
  11. ^ 《晋书·卷四·帝纪第四》
  12. ^ 《世说新语·俭啬第⼆⼗九》刘孝标注引《永嘉流⼈名》
  13. ^ 13.0 13.1 《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三十一》
  14. ^ 《三国志·卷十八·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裴注引王隐《晋书》
  15. ^ 15.0 15.1 《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16. ^ 《晋书·卷六·帝纪第六》
  17. ^ 17.0 17.1 《晋书·卷七·帝纪第七》
  18. ^ 《资治通鉴·卷九十四·晋纪十六》
  19. ^ 《晋书·卷六十六·列传第三十六》
  20. ^ 《晋书·卷七十三·列传第四十三》
  21. ^ 21.0 21.1 《晋书·卷八十·列传第五十》
  22. ^ 《晋书·卷七十六·列传第四十六》
  23. ^ 《晋书·卷九十三·列传第六十三》
  24. ^ 《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九》
  25. ^ 《晋书·卷八·帝纪第八》
  26. ^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晋书·卷七十四·列传第四十四》
  27. ^ 《晋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
  28. ^ 《晋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五十四》
  29. ^ 29.0 29.1 29.2 《晋书·卷九十九·列传第六十九》
  30. ^ 30.0 30.1 30.2 《晋书·卷八十五·列传第五十五》
  31. ^ 31.0 31.1 《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七》
  32. ^ 《宋书·卷五十二·列传第十二》
  33. ^ 《晋书·卷十·帝纪第十》
  34. ^ 《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五》
  35. ^ 《宋书·卷四十二·列传第二》
  36. ^ 《宋书·卷五·本纪第五》
  37. ^ 《宋书·卷六·本纪第六》
  38. ^ 《宋书·卷七·本纪第七》
  39. ^ 《宋书·卷八·本纪第八》
  40. ^ 《宋书·卷九·本纪第九》
  41. ^ 《宋书·卷十·本纪第十》
  42. ^ 《南齐书·卷二·本纪第二》
  43. ^ 43.0 43.1 《南齐书·卷三·本纪第三》
  44. ^ 《南齐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二十六》
  45. ^ 《南齐书·卷四·本纪第四》
  46. ^ 《南齐书·卷六·本纪第六》
  47. ^ 《南齐书·卷七·本纪第七》
  48. ^ 《南齐书·卷八·本纪第八》
  49. ^ 《梁书·卷二·本纪第二》
  50. ^ 50.0 50.1 《梁书·卷三·本纪第三》
  51. ^ 《梁书·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七》
  52. ^ 《梁书·卷四·本纪第四》
  53. ^ 53.0 53.1 《陈书·卷一·本纪第一》
  54. ^ 《梁书·卷五·本纪第五》
  55. ^ 《梁书·卷六·本纪第六》
  56. ^ 《陈书·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九》
  57. ^ 《陈书·卷三·本纪第三》
  58. ^ 《陈书·卷四·本纪第四》
  59. ^ 《陈书·卷五·本纪第五》
  60. ^ 《陈书·卷六·本纪第六》
  61. ^ 倪广龙《隋代刺史研究》
  62. ^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
  63. ^ 63.0 63.1 《宋史·卷二百八十五·列传第四十四》
  64. ^ 《宋史·卷二百七十七·列传第三十六》
  65. ^ 《宋史·卷三百二十四·列传第八十三》
  66. ^ 《宋史·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十》
  67. ^ 《宋史·卷十四·本纪第十四·神宗一》
  68. ^ 《宋史·卷三百三十三·列传第九十二》
  69. ^ 《彭待制汝砺墓志铭》
  70. ^ 70.0 70.1 《宋史·卷三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一十四》
  71. ^ 《宋史·卷三百六十三·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72. ^ 《宋史·卷三百七十九·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73. ^ 73.0 73.1 73.2 《宋史·卷二十五·本纪第二十五·高宗二》
  74. ^ 《宋史·卷三百六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75. ^ 《宋史·卷二十六·本纪第二十六·高宗三》
  76. ^ 《宋史·卷二十七·本纪第二十七·高宗四》
  77. ^ 《宋史·卷四百四十五·列传第二百〇四·文苑七》
  78. ^ 《宋史·卷四百五十二·列传第二百一十一·忠义七》
  79. ^ 《宋史·卷三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80. ^ 80.0 80.1 《宋史·卷四百〇四·列传第一百六十三》
  81. ^ 《宋史·卷三百八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82. ^ 《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83. ^ 《宋史·卷三百九十四·列传第一百五十三》
  84. ^ 《宋史·卷三十八·本纪第三十八·宁宗二》
  85. ^ 《宋史·卷三百九十七·列传第一百五十六》
  86. ^ 《宋史·卷四百〇一·列传第一百六十》
  87. ^ 《宋史·卷三百九十六·列传第一百五十五》
  88. ^ 《宋史·卷三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五十一》
  89. ^ 《宋史·卷四百·列传第一百五十九》
  90. ^ 《宋史·卷四百〇六·列传第一百六十五》
  91. ^ 《宋史·卷四百〇五·列传第一百六十四》
  92. ^ 《宋史·卷四十二·本纪第四十二·理宗二》
  93. ^ 《宋史·卷四百一十四·列传第一百七十三》
  94. ^ 《宋史·卷四百二十五·列传第一百八十四》
  95. ^ 《宋史·卷四十四·本纪第四十四·理宗四》
  96. ^ 《宋史·卷四十五·本纪第四十五·理宗五》
  97. ^ 《元史·卷八·本纪第八》
  98. ^ 《元史·卷九·本纪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