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州
外观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改沅州置嵩州,十六年(596年)改嵩州置朗州,治所在武陵县(今湖南省常德市)。唐朝时,朗州曾改名为武陵郡。下辖武陵县(今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龙阳县(今湖南省汉寿县)[1]。辖境相当今湖南省常德、桃源、汉寿、沅江等市县地。濒洞庭湖,唐兴修水利工程,溉田甚多。五代末周行逢割据湖南,曾以此为根据地。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朗州为鼎州[2]。
- 朗州刺史
- 房崱(武德年间)
- 程知节(637年)
- 刘弘基(637年)
- 夏侯绚(639年—648年)
- 元仁师(646年)
- 任怀玉(651年)
- 张臣合(656年—663年)
- 邓弘庆(龙朔年间)
- 骞基(唐高宗时)
- 胡处立(684年)
- 苏瓌(武周时)
- 李朴(武周时)
- 敬晖(706年)
- 郑某(唐中宗时)
- 李适之(开元年间)
- 李琎(739年)
- 田某(天宝年间)
- 李鷾(至德年间)
- 第五琦(762年—763年)
- 王翃(大历初年)
- 韦夏卿(770年)
- 胡叔清(772年)
- 李国清(775年—777年)
- 崔益(大历、建中年间)
- 崔何(贞元年间)
- 韦凛(贞元年间)
- 宇文宿(807年)
- 徐缜(811年—812年)
- 窦常(812年—815年)
- 韦辞(815年—817年)
- 韦干度(817年)
- 李翱(820年—821年)
- 温造(821年—823年)
- 裴偃(大和年间)
- 韩述(大和年间)
- 崔某(832年—834年)
- 刘端夫(835年)
- 郭仲武(开成、会昌年间)
- 唐伸(会昌年间)
- 刘濛(大中初年)
- 李讷(855年—856年)
- 薛廷望(咸通初年)
- 謇宗儒(870年)
- 元虚受(咸通年间)
- 张某(咸通、乾符年间)
- 郑洿(乾符年间)
- 段彦谟(880年)
- 崔翥(881年)
- 雷满(881年—901年)
- 雷彦威(901年—904年)
- 雷彦恭(904年—907年)
- 裴喻
- 李众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