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乌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乌丸
乌桓位于汉朝东北

乌桓上古汉语拟音:ʔˤa ɢʷˁar),又名乌丸古丸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源自东胡[1],与鲜卑有共同先祖,同源于原始蒙古族,但因国近中原也混有一定数量的汉人,语言文化相同,是最早附属于匈奴的部落。

名称与起源

[编辑]

据《后汉书》,乌桓为东胡后代,在匈奴冒顿单于灭东胡国时,部分东胡部落退居在乌桓山,因此得名[2]

据中华民国学者丁谦考证,乌桓即蒙古语的乌兰,为红色之意[3],考证其地点在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兰州市附近。

历史

[编辑]

初(前3世纪末)之际,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东胡。东胡人北迁至鲜卑山乌桓山,各以山名为族号,分别形成鲜卑人和乌桓人。乌桓山即现大兴安岭中部的东西罕山。乌桓随水草放牧,以穹庐为室,常要向匈奴进贡,匈奴每岁向乌桓征收牲畜、皮革。

汉武帝元狩4年(前119年),汉骠骑将军霍去病进攻匈奴左地,迁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置护乌桓校尉,使之与匈奴隔离,为汉侦察匈奴动静。王莽时期,令乌桓不再向匈奴缴纳皮布,多次强召乌桓伐匈奴,甚至以妻子为人质,动辄威杀之,招致乌桓反目,遂降匈奴。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46年)乌桓趁匈奴内乱之时进攻匈奴,把匈奴赶出大漠以南。东汉对乌桓优抚,允许乌桓人部分移居太原关内各地,驻牧于辽东属国,乌桓人大多归附于汉。乌桓南迁后,原居地为鲜卑所占,留在塞外的部分乌桓人民,亦附鲜卑,常助鲜卑攻击汉朝。

东汉末年,辽东、辽西等地的乌桓大人趁乱称王。初平元年(190年),辽西乌桓大人蹋顿统一现辽宁一带的乌桓各部。袁绍赐予蹋顿单于称号。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袁绍官渡之战之后败给曹操,其子袁熙袁尚投奔乌桓蹋顿,形成残余势力。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战于柳城曹纯虎豹骑俘获蹋顿,蹋顿当阵为张辽斩杀。诸王亦多被杀,降汉者达二十余万人。从此乌桓彻底衰落,地位为鲜卑取代。

五胡十六国时期,乌桓与各族杂居,形成“杂胡”。乌桓、鲜卑和匈奴的混血后代“铁弗”人赫连勃勃立国胡夏

唐朝嫩江以北有乌丸国,传说是乌桓后人所创。太祖耶律阿保机曾派兵征伐,之后乌桓融入其他民族。

乌桓文化

[编辑]

乌桓语言系属与鲜卑相同,属东胡系统,有突厥语族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等不同的说法。现代语言学家多支持他们属于蒙古语族

乌桓人以游牧为主,髡发,父死可妻后母。他们的婚俗葬送礼仪与高句丽族相似。

《魏书》载:乌丸人擅骑射,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以穹庐为宅,门向东。食肉饮奶,民风彪悍。他们贵少而贱老,怒则杀父害兄,却不害母亲。乌丸人以强者为大人。大人召集各部,刻木为信,无文字。姓氏无常,常以大人名字姓。嫁娶可先将女人抢去,再派媒人送马牛羊以作聘礼。女婿随妻回家,拜女方家人,但不拜父母。为其妻家劳作两年,妻家送丰厚嫁妆。乌丸人男女老幼,习惯中蹲坐,悉剃发。女子至嫁人后才留发髻,以金碧装饰,类似步摇。父兄死后,叔娶其嫂,子娶后母。农作物主要是青穄东墙,十月成熟。会酿白酒,米自中原引进。生病,知道以艾灸、烧石治疗,或者以刀放血之后向天地山川之神祝祷。死,敛尸而且有棺,葬时以歌舞相送。生者会将死者生前所用乘马、衣物、服饰,烧之以送,特别要烧条狗,以护死者灵魂归于赤山。敬鬼神,祠自然万物,及历代大人,祠后祭礼烧之。法律上,违大人言者死,相争斗由大人平之,有罪者以牛羊赎死罪。叛逃者发配雍狂

相关史实

[编辑]

《资治通鉴》记,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大捷,班师回朝途中,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三十余丈乃得水。军自柳城始,途经碣石道(今昌黎碣石山流域),遇“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之景观,命士卒山中觅水,得泉(今称相泉),操遂令军止行安营。寻樵夫闻知,此谓碣石流域,泉溢于虎山坡,南称龟山,西南碣石山。日落,时黄昏,远眺夕阳暮色,近拥万马千军,志未酬,己暮年,而诗性起,作赋《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是。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小传》记,曹操北征乌桓解救十余万被掳汉民同徙,途经碣石道,遇“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仙境圣地,令固泉砌井,以养暮年、度余生。遂将民编充驻守于此之营帐“草粮屯”“后营”“留守营”“驻操营”“歇马台”“饮马河”(今昌黎、抚宁村庄、河流名称)略。择日曹操率从至碣石仙台顶,登高必赋其性也,赋诗《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泼涌起。日月之行,若在其中。星汉灿烂,若在其里。”军遂赴易县。 古人依相泉建寺,后称“山坡寺”,明清《昌黎县志》有记载。尚存井(泉)一眼,寺院荒址一座。

与乌桓族有关的历史人物

[编辑]

乌桓族

[编辑]

中原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陈寿作;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乌丸者,东胡也。
  2. ^ 《后汉书》卷120〈乌桓鲜卑列传〉:“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
  3. ^ 丁谦《匈奴传考证》上篇:“乌桓者,乌兰之转音也,蒙古语,红曰乌兰,故《传》中又称为赤山。”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乌桓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后汉书/卷90》,出自范晔后汉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三国志/卷30》,出自陈寿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