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1線

线路图: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灣省道臺1線
  • 縱貫公路
  • 西部幹線
  • 省道
  • 四線道[註 1]
臺灣省道臺1線的路線圖
道路信息
道路總長461.081公里(286.502英里)
6條支線
启用时间2003年10月28日(最近一次通車)
限制車速限制:40~70公里每小時
  • 起點
  • 終點
  • 主要結點
起點台北市中正區行政院前(台北市忠孝西路中山南路口)
終點屏東縣枋山鄉楓港
台1甲線
總長27.432公里(17.045英里)
台1乙線
總長21.931公里(13.627英里)
台1丙線
總長8.032公里(4.991英里)
台1丁線
總長14.011公里(8.706英里)
台1戊線
總長8.727公里(5.423英里)
台1己線
總長4.188公里(2.602英里)
公路系統
臺灣省道

臺1線,又稱縱貫公路西部幹線[1],是臺灣西部一條南北向的省道,自清代就是縱貫南北的交通要道。北起臺北市忠孝西路中山南路口(行政院大門前,臺灣公路原點和與臺3線共線起點,臺1甲線臺5線臺9線交岔處,該路口原有「復興陸橋」,已拆除)南至屏東縣枋山鄉楓港(與臺26線交接處),全長共計461.081公里[2]。沿途經過臺灣西部14個縣市[註 2],堪稱臺灣最重要的省道,與東部的臺9線大致構成環島路網。

蘇花改南迴改竣工後,台9線縮短約20公里長,台1線再次成為臺灣公路系統里程最長的省道。

臺1線另有6條支線,編為臺1甲、乙、丙、丁、戊、己線。另外,於屏鵝公路佳冬段設有戰備跑道,俗稱「佳冬戰備道」,也是唯一設在省道的戰備跑道。

臺1線的海拔最高點位於桃園市楊梅區埔心里(43.5K處),標高181公尺。[3]

歷史

[编辑]

清治時期

[编辑]

在清治時期初期,以臺灣府為中心,當時雖還沒有如同現代觀念中,有完整「一條」縱貫南北的道路[4]:39,但往北有平埔聚落分散的據點為基礎的「北路」,往南有各個軍團營盤聯繫起來的「南路」。縱貫道路的雛形,就是從各部族之聯絡道,以及軍路所一條條的串聯起來。

而後在大清帝國實質統治的版圖擴大後,仍以臺灣府為中心,南北設有縣治的情況下,各縣治間之公文傳遞之公事,便開始有政治和軍事目的的「官道」產生。其為官道,所以於使用的人不多[5]:22,常因狂風暴雨,路線總是不時偏移、改道。而又歷經多次反清事件,清廷為了不讓叛賊沿官道逃逸,便不架橋、不修路。如此,官道的某些路段甚至比一般小徑更不如[5]:24

日治時期

[编辑]

日本治臺後不久,為求軍事交通上的便利,便打算將清朝遺留的羊腸小徑,拓寬成為軍用卡車也可通行的標準道路,一路從基隆屏東[5]:28。不過,起初這條道路並未建橋、僅鋪砂石,極為簡陋。直到1916年,日本政府將此條全長461.7公里之碎石路,定名為「縱貫道」,並制定道路標準[5]:28。屬於以國庫或地方經費改善養護之「指定道路」。爾後,臺灣第一條具有公路雛形之縱貫道,也才算是真正形成。

戰後時期

[编辑]

路線沿革

[编辑]

二次大戰結束,因為美軍密集轟炸,使臺灣的道路幾乎滿目瘡痍,幾近癱瘓[5]:30。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在美國物資及金錢援助下,公路局矢志恢復全島交通,將道路修復[5]:30。而在1952年以前,只有「基隆到桃園」與「臺南到高雄」兩個路段有混凝土或瀝青路面,其餘路段仍是碎石路段[6]:22。1952年到1956年,則進行改善工程,在桃園臺南之間鋪設灌入式瀝青路面[6]:23。而隨著臺灣經濟發展,部分路段交通逐漸壅塞,便在1970年以後開始進行四線道拓寬工程,於1997年完工[6]:23。在臺九線楓港外環道興建前,臺一線與臺九線曾經擁有相同終點。

編號沿革

[编辑]

1965年,臺灣開始編定省道編號,其中臺1線全長501.098公里,起訖點為臺北行政院鵝鑾鼻燈塔。1978年改以楓港為終點,並將原高雄後庄段改為臺1乙線(後改為台1戊線),全長縮短為456.717公里。此後仍有數次零星調整,最大的一次是1994年,包括將原臺北桃園段改為臺1甲線,三重、新莊、龜山、桃園、中壢、臺南等市區段改經外環道等。

支線

[编辑]

甲線

[编辑]

臺灣省道臺1甲線
一省道
道路信息
道路總長27.432公里(17.045英里)
历史 台1線(1965年-1993年)
限制車速限制:最高40~60公里每小時
  • 起點
  • 終點
  • 主要結點
起點臺北市中正區行政院前
新莊二交流道
終點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
公路系統
臺灣省道
經過桃園市龜山區的臺1甲線

全長約27.432公里,自臺北市中山北路一段起(即行政院前,臺灣公路原點,本線與臺1線臺3線臺5線臺9線五條省道皆由此展開),經民權西路改往西行越臺北大橋淡水河)往三重、新莊,至新北市新莊區丹鳳地區與臺1線短暫共線後,於桃園市龜山區迴龍地區一分為二,接著於桃園市龜山區嶺頂地區再度短暫共線後,於振興路口一分為二。終點位於桃園區復興路中山路口(接近桃園市政府前)。全長約27.1公里,聯絡臺北市中山區大同區、新北市三重區新莊區桃園市龜山區,最後於桃園市桃園區臺1線主線會合,會合地點在桃園市政府的正前方(未與該道路直接接觸)。臺北捷運新莊線即沿臺1甲線三重、新莊段建造。

臺1甲線(臺北市中山北路民權西路、新北市重新路中正路、桃園市萬壽路與復興路)事實上為臺1線臺北-桃園段的舊線,地方俗稱一省道(縱貫公路俗稱「省道」)、中正路縱貫路等。而真正的正線(原稱中山路,現在改稱新北大道)——新臺1線——反而常被俗稱為二省道,形成俗稱與官方編號略有出入的情況。

乙線

[编辑]

臺灣省道臺1乙線
中清路五權路復興路、新興路、中山路
道路信息
道路總長21.931公里(13.627英里)
限制車速限制:最高40~70公里每小時
  • 起點
  • 終點
  • 主要結點
起點臺中市大雅區大雅市區
終點臺中市大肚區王田
公路系統
臺灣省道

臺中市大雅區中清路三段、民生路口起(與臺10線交會處),經西屯區北屯區中清路二段、北區中清路一段,於北區公園路五權路口轉往西南(西區五權路→南區復興路烏日區新興路→中山路二段),至大肚區中山高速公路王田交流道與臺1線會合,連接中山高速公路大雅交流道[註 5]王田交流道[註 6]。全長約21.931公里,是聯絡臺中國際機場、臺中市區與彰化縣的重要道路之一。

現今本線原為台10線大雅至臺中市區、台12甲線臺中市區至南王田路段合併而成。原台1乙線高雄市民族陸橋經鳳山至大寮後庄(臺1線高雄鳳山舊線),現為台1戊線

丙線

[编辑]

臺灣省道臺1丙線
  • 金馬路
  • 金馬東路
道路信息
道路總長8.032公里(4.991英里)
限制車速限制:最高40~70公里每小時
  • 起點
  • 終點
起點彰化縣彰化市大度橋
終點彰化縣彰化市和東莊
公路系統
臺灣省道

全長約8.032公里,為彰化市區外環道金馬路。南端與臺19線會合,連接國道一號彰化交流道;北端延伸段金馬東路至(臺1線)大度橋於2005年完工,可經臺14丙線(彰興路)接臺74線

現今本線為新闢路線,原臺一丙線為高雄市高雄陸橋(接臺一線、舊臺一乙線)--高雄車站(建國一路)--中山凱旋路口(中山一、二、三路),接臺17線,原線已解編為市區道路。

大度橋南端(起點,臺1線叉路,此部分原為臺14丙起點,後來14丙起點退至彰興,金馬東路口)→三村庄(臺14丙線彰興路叉路)→金馬東路→金馬路陸橋(臺1線叉路)→金馬路一二段→彰美彰和金馬路口(縣道134號叉路)→金馬路三段→和東庄(中華陸橋,終點,臺19線叉路)

丁線

[编辑]

臺灣省道臺1丁線
道路信息
道路總長14.011公里(8.706英里)
历史 台1甲線(1965年-1993年)
限制車速限制:最高50~70公里每小時
  • 起點
  • 終點
起點雲林縣莿桐鄉
終點雲林縣斗南鎮
公路系統
臺灣省道

臺1丁線在雲林縣莿桐鄉自臺1線分出,往東南通往斗六市轉向西南至斗南鎮再接回臺1線,途中行經雲林縣政府家樂福斗六店、雲林科技工業區,全長約14.011公里。

本線於日治時代已有此縱貫道支線,從莿桐通往斗六再轉回斗南,戰後此線編為臺1甲線。原臺1丁線(二省道)為今臺1線忠孝大橋至桃園市龜山區嶺頂地區(原三重新莊泰山中山路,今新北大道、及龜山東萬壽路)路段,今則臺1、臺1甲、臺1丁三線編號互換。

戊線

[编辑]

臺灣省道臺1戊線
道路信息
道路總長8.727公里(5.423英里)
限制車速限制:最高40~60公里每小時
  • 起點
  • 終點
  • 主要結點
起點高雄市三民區民族陸橋
高雄交流道
終點高雄市大寮區後庄
公路系統
臺灣省道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二路民族陸橋)起轉建國一路,往東經鳳山區中山西路光遠路(與臺25線共線)、中山東路大寮區中庄接臺1線。全長8.727公里,為鳳山區東西向主要幹道之一。沿線有高雄捷運橘線鳳山站大東站鳳山國中站

本線為亦為台1線舊線(民族陸橋-鳳山-大寮後庄),改編為台1乙線,後改為台1戊線

己線

[编辑]

臺灣省道臺1己線
竹南聯絡道
道路信息
道路總長4.188公里(2.602英里)
限制車速限制:最高60公里每小時
  • 起點
  • 終點
  • 主要結點
起點 竹南平交匝道苗栗縣竹南鎮台拓)
竹南交流道
終點苗栗縣頭份市蘆竹湳
公路系統
臺灣省道

苗栗縣竹南交流道聯絡道,全長4.188公里,連接西部濱海快速公路(臺61線)、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國道3號)與台1線

行經行政區域

[编辑]
臺1線起點:臺北市忠孝東西路、中山南北路口(臺灣公路原點)。臺1甲線、臺3線臺5線臺9線也以此為起點。
臺1線新莊段,上方為臺1線高架段,左側為機場捷運新莊副都心站,平面道路則為新北大道。
臺1線和臺1甲線在桃園及新北市交界的迴龍段共線(龜山區萬壽路)
臺1線終點。在未興建新楓港外環道之前,這裡原是臺26線起點與臺9線終點。
省道臺1線:桃園市與新竹縣交界處,里程52公里處(順樁方向)
省道臺1線:桃園市與新竹縣交界處,里程52公里處(逆樁方向)
臺1線(從雲林縣大埤鄉望向嘉義縣大林鎮)
臺1線水上鄉近北回歸線公園處
主線[7]
縣市 鄉鎮
市區
地點 里程
(km)
交會道路 備註
臺北市中正區台北市區0.000 台1甲線
台5線
台9線
公路起點
共線起點、起點
萬華區北門 台3線共線終點
1.439 忠孝橋 跨越淡水河
新北市三重區三重市區2.899 市道108號
台1甲線
市道104號
 中山橋 跨越二重疏洪道
新莊區新北產業園區 北63線
6.573 市道106甲線
新莊副都心8.334 市道107甲線
台65線
泰山區泰山8.966 市道106號
明志11.952 市道107號
 丹鳳一橋
新莊區迴龍13.402 台1甲線共線起點
桃園市龜山區龍華 市道116號
龜崙 台1甲線共線終點
 光華橋
 福慧橋
 全真橋
台灣高鐵 台灣高鐵經過台灣高鐵高架路段
20.269 台1甲線共線起點
龜山市區 台1甲線共線終點
 南崁溪一號橋
市道105號
 南崁溪二號橋
 南崁溪三號橋
桃園區桃園市區25.278 台4線
市道110號
共線起點
共線起點
市道110號共線終點
台4線共線終點
桃園市政府 台1甲線終點
武陵高中 桃園環線
八德區部桃醫院 桃51線
中壢區內壢32.228(地區道路)
 新街溪橋 跨越新街溪
新街 市道110甲線
環北 市道113丙線
市道113號
 老街溪橋
新明 市道112號共線起點
38.349 市道114號
平鎮區宋屋 市道112號共線終點
台66線
 埔心陸橋 跨越台灣鐵路縱貫線
楊梅區埔心43.609(地區道路)
瑞梅 中山高速公路 69 楊梅 楊梅交流道
楊梅市區48.160 市道115號共線起點
市道115號共線終點
新竹縣湖口鄉老湖口 台31線終點
57.851 縣道117號
順興(地區道路)連接 83 湖口 湖口交流道
 山崎陸橋 跨越台灣鐵路縱貫線
新豐鄉新豐市區61.178 竹7線
明新科大 竹5線
竹北市大眉(地區道路)
 鳳山溪橋
竹北市區69.149 市道118號
70.142 縣道120號 縣道120號起點
71.519 頭前溪橋 跨越頭前溪
新竹市東區前溪 台68線7 新竹二 新竹二交流道
公道五路
北區北門74.676 縣道122號
 和平橋
香山區客雅茄苳景觀大道
 三姓橋
三姓橋(地區道路)
美山美山連絡道連接 台61線
香山82.981(地區道路)
 香山陸橋 跨越台灣鐵路縱貫線
內湖85.211 台13線 台13線起點
縣道117號 縣道117號終點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109 香山 香山交流道
 中隘橋
苗栗縣竹南鎮頂埔 苗2線
頭份市頭份市區92.821 縣道124甲線連接 110 頭份 頭份交流道
94.495 縣道124號
台13線共線起點
蘆竹湳 台1己線
縣道124丙線
台1己線終點
縣道124丙線起點
96.139 台13線共線終點
 尖山大橋 跨越中港溪
 南港溪橋 跨越南港溪
造橋鄉談文101.042 台13甲線
潭內 苗8線
後龍鎮新港 苗13線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僅通過無交流道
後龍市區110.878 縣道126號
台72線 台72線起點
2 後龍端 後龍端
 後龍溪橋 跨越後龍溪
十班坑112.932 台6線
西湖鄉西湖市區118.335 縣道119號
 溪湖橋
僑文 苗33線
後龍鎮南勢山 苗32線
通霄鎮白沙屯123.603 台61線 111 白沙屯 白沙屯交流道
新埔 台61線 115 新埔 新埔交流道
通灣 台61線聯絡道連接 121 通霄一 通霄一交流道
通霄市區132.797 縣道128號
 通霄隧道
市道121號
 梅南橋
 苑裡橋
苑裡鎮苑裡市區(地區道路)
 台灣鐵路 苑裡鐵路地下道
苗40線
 房裡橋
田心仔142.670 縣道140號
143.382 山柑尾橋
台中市大甲區幼獅 中1線
日南148.144 市道121號
 大安溪橋 跨越大安溪
大甲市區 中13線
153.559 市道132號
 育德橋
水汴頭 中7線
 大甲溪大橋 跨越大甲溪
清水區甲南159.361 台17線
台中環線
起點
連接 0 清水端 清水端
菁埔160.373 中59線
清水市區(地區道路)
 美田橋
162.989 中49線
164.192 台10線
中53線該路段擦過沙鹿區鹿寮里與梧棲區邊界[8]
梧棲區大庄167.604 台12線
 大庄橋
份頭(地區道路)
170.615 安良橋
龍井區山腳170.724向上路
 山腳橋
 龍田一號橋
龍田臨港東路在此左轉向東延伸
 龍田陸橋 跨越台灣鐵路縱貫線海線
龍井市區175.804 中62線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僅通過無交流道
大肚區大肚市區178.205 中60線
追分(地區道路)
王田183.967 中山高速公路 180 王田 王田交流道
烏日區成功185.148 台1乙線終點
186.280 大度橋 跨越烏溪
彰化縣彰化市金馬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僅通過無交流道
187.762 台1丙線起點
台1丙線接續金馬路陸橋
188.528 台14線起點
彰化市區
八卦山
191.077 台19線
縣道139號
起點
起點
南瑤192.050 縣道137號起點
 南興橋
花壇鄉口庄(地區道路)
花壇市區198.138 縣道146甲線
中庄 台74甲線
 過溝橋
大村鄉大橋頭(地區道路)
大村市區202.144 縣道146號
美港 彰70線
員林市員林市區204.337 縣道148號
台灣鐵路 縱貫線經過縱貫線高架化路段
彰76線
 第二田中央橋
縣道141號
溝皂207.481 台76線 22 員林 員林交流道
僅東出西入
207.481 功垂橋 跨越員林大排
207.481 台76線 22 員林 員林交流道
僅西出東入
埔心鄉鳥巢 彰80線
永靖鄉五汴頭(地區道路)
 汴頭橋
永靖市區210.421 彰144線
 第一永靖橋
彰87線
湳港西(地區道路)
田尾鄉溪畔 彰150線
田尾市區214.653 彰154線
彰141線
 第一北勢寮橋
北斗鎮北斗市區215.641(地區道路)
縣道150號
四維(地區道路)
 北斗橋
溪州鄉舜耕 彰182線
 盛祿橋
溪州市區220.704 縣道152號
溪墘厝 中山高速公路僅通過無交流道
(地區道路)
台灣高鐵 台灣高鐵經過台灣高鐵高架路段
水尾(地區道路)
227.830 溪州大橋 跨越濁水溪
雲林縣西螺鎮西螺市區227.932 縣道154號
振興(地區道路)
中山高速公路 230 西螺 西螺交流道
莿桐鄉義和 雲42線
新庄子 雲50線
莿桐市區232.931 縣道156號共線起點
縣道156號共線終點
233.980 台1丁線起點
 新虎尾溪橋
中園 雲54線
虎尾鎮惠來厝 縣道145乙線連接 235 虎尾 虎尾交流道
雲74線
斗南鎮溪埔寮(地區道路)
 虎尾溪橋 跨越虎尾溪
苓德 縣道158號共線起點
 田頭橋
田頭(地區道路)
 北勢子橋
新厝寮 縣道158號共線終點
連接 240 斗南 斗南交流道
241.640 台1丁線終點
 石牛溪橋
斗南市區242.374 縣道158乙線
縣道158甲線
 大湖口溪橋
斗南鎮
大埤鄉
[註 7]
豐田 縣道157號起點
245.188 台78線 32 斗南 斗南交流道
石龜(地區道路)
248.272 石龜溪橋 跨越石龜溪
嘉義縣大林鎮大湖 嘉98線
大林市區 嘉95線
252.273 縣道162號
下埤頭 嘉94線
 三疊溪橋
溪口鄉三疊溪 嘉92線
 三疊陸橋 跨越台灣鐵路縱貫線
民雄鄉崙子頂 嘉88線
民雄市區 嘉106線
嘉107線
257.690 縣道164號
 民雄排水橋
 民雄之森景觀橋
吳鳳科大 嘉90線
頭橋261.524 縣道166號
嘉義市東區嘉英(地區道路)
 牛稠溪橋
嘉北世賢路
(地區道路)在此右轉向西延伸
 博愛陸橋 跨越台灣鐵路縱貫線
西區嘉義市區268.388 縣道159號
台18線
嘉義縣水上鄉北回 嘉42線
水上市區274.181 縣道168號共線起點
275.203 縣道168號
縣道163號
共線終點
共線起點
 水上橋
南靖276.247 縣道163號
台82線
共線終點
連接 25 水上 水上交流道
嘉41線
277.955 八掌溪橋 跨越八掌溪
台南市後壁區上茄苳 南91線
後壁市區 南82線
282.617 市道172甲線
 竹圍橋
下茄苳284.438 南80線
 頂寮橋
安溪寮287.101 市道172號共線起點
新營區土庫台灣高鐵 台灣高鐵經過台灣高鐵高架路段
南76線
新營市區 市道172號共線終點
289.782新營市區聯絡道
(新營陸橋)
新營陸橋僅南出北入
南100線
 急水溪橋 跨越急水溪
柳營區太康 南108線
柳營市區293.755 南316線
 柳營陸橋 跨越台灣鐵路縱貫線
南95線連接柳營外環道
 新文橋
六甲區龜子港297.444 市道174號共線起點
南68線
林鳳營 南60線
市道174號共線終點
300.605 六官橋
官田區南廍 南318線
台灣高鐵 台灣高鐵經過台灣高鐵高架路段
隆田304.062 市道176號 市道176號終點
 隆田陸橋 跨越台灣鐵路縱貫線
305.164 市道165號 市道165號終點
官田 南120線
306.986 南117線
 官田北橋
 官田橋
渡頭307.833 市道171號
308.937 台84線 26 渡頭 渡頭交流道
 曾文溪橋 跨越曾文溪
善化區東勢寮 南122線
茄拔311.626 南129線
南124線
小新營313.750 市道178號
陽光城西拉雅大道
新市區大營 南177線
豐榮 南136線
新市市區 南138線
南144線
321.159 台19甲線共線起點
台19甲線共線終點
台灣高鐵 台灣高鐵經過台灣高鐵高架路段
新港社大道322.263新港社大道
台南支線連接 9 新市 新市交流道
 豐化橋 跨越鹽水溪
永康區車行南科聯絡道僅北出南入
蔦松 市道177號 市道177號起點
326.500 中山高速公路連接 319 永康 永康交流道
鹽行 南142線
六甲頂330.737 台19線終點
在此左轉向南延伸
 永康陸橋 跨越台灣鐵路縱貫線大橋車站
大橋332.466 台20線
東區後甲334.262 市道180號
裕農路後甲圓環
虎尾寮 市道182號
 中華陸橋 跨越台灣鐵路縱貫線
東區
南區
[註 8]
大林338.180中華南路一段在此左轉向南延伸
生產 生產路
仁德區十三甲342.161 南352線
台86線 5 台南 台南交流道
 三爺宮溪橋
二行 市道177號 市道177號終點
344.839 二層行橋 跨越二仁溪
高雄市湖內區太爺(地區道路)
高4線
 涵口一橋
大湖 高6線
高5線
349.392 台28線
路竹區一甲 高10線
路竹市區352.076 高8線
高18線
路竹科學園區(地區道路)
北嶺墘 高17線
岡山區灣內(地區道路)
 岡山橋
岡山市區359.319 高28線
台19甲線
高32線
 阿公店橋 跨越阿公店溪
南岡山 市道186號僅經過其高架路段,無交會
 林頭橋
橋頭區林子頭(地區道路)
 橋仔頭橋
橋頭市區363.917 高36線
高30線
高34線
青埔(地區道路)
 楠梓溪橋
楠梓區楠梓市區德民路
加昌路
 楠梓陸橋 跨越台灣鐵路縱貫線加昌路
楠梓陸橋369.281 台22線
楠陽路
起點
參見楠梓百慕達
 竹仔門橋
稔田水管路
仁武區五塊厝台灣高鐵 台灣高鐵經過台灣高鐵高架路段
371.567 高57線
高鐵路
左營區福山華夏路
374.151大中路
台南支線
 民族橋 跨越愛河
三民區鼎金明誠路
灣子內大順路
建工路
大港377.952十全路
台1戊線起點
在此左轉向東延伸
大順路
寶獅 中山高速公路 367 高雄 高雄交流道
381.596 市道183乙線
鳳山區赤山青年路
牛潮埔383.609 市道183號
台25線
起點
高60線
 三爺宮溪橋
埤頂(地區道路)
 建國橋
大寮區後庄386.223 台1戊線 終點
高63線
松寮陸橋
江山 高64線
磚子磘389.541 台29線
391.549 高屏大橋 跨越高屏溪
屏東縣屏東市頭前溪392.946 縣道189號
 頭前溪橋
台3線
屏47線
終點
 牛稠溪橋
屏東市區396.769 台27線
歸來台灣鐵路 屏東線經過屏東線高架化路段
屏41線
屏42線
麟洛鄉麟洛市區401.554 屏43線
屏39線
 北麟洛橋
內埔鄉豐田403.402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僅通過無交流道
屏87線
屏86線
內埔市區 屏91線
406.742 屏48線
 內埔橋
407.693 屏50線
忠心崙409.254 縣道187號共線起點
屏84線
縣道187號共線終點
 龍頸溪橋
竹田鄉竹田 屏82線
屏85線 屏85線共線起點
竹南412.164 屏85線 屏85線共線終點
連接 22 竹田端 竹田端
412.704 新潮州大橋 跨越東港溪
萬巒鄉頭溝水(地區道路)
 頭溝水橋
潮州鎮北勢尾413.891 縣道187號
縣道185甲線
潮州市區 屏77線
 綠溪橋
417.796 縣道189號
419.057 潮州高架橋 跨越台灣鐵路潮州基地
檨子腳 屏70線
屏72線
 檨子橋
新埤鄉打鐵 屏112線
 鍛冶橋
南州鄉巷子內423.251 縣道187乙線連接 424 南州 南州交流道
 建成橋
新埤鄉沙崙 屏120線
新埤市區425.886 縣道189號
 新埤大橋 跨越林邊溪
佳冬鄉昌隆427.798 屏131線
屏135線
屏131線
枋寮鄉大響營 屏136線
水底寮436.406 台17線 終點
屏142線
 博愛橋
枋寮438.925 縣道185號 終點
439.145 屏144線
 枋寮陸橋 跨越台灣鐵路南迴線
439.583 屏146線
屏143線
 枋寮大橋
枋山鄉加祿443.329(地區道路)
嘉和(地區道路)
 南勢湖橋
內獅(地區道路)
 七里橋
枋山市區451.919 屏147線
 枋山大橋
成功454.143(地區道路)
 獅子頭橋
楓港 台9線 終點
461.080 台26線公路終點
  •       共線
  •       半套匝道
臺1甲線
臺1甲線東端,亦為臺北市中山北路一段南端。
臺中市烏日區臺1乙線中山路三段。
臺1乙線
臺1丙線
臺1丁線
臺1戊線
臺1己線

里程表

[编辑]

臺一線

縣市 鄉鎮 里程數(KM)
臺北市 全區 0.9
臺北市 中正區 0.2
萬華區 0.7
新北市 全區 13
新北市 三重區 5.1
新莊區 4.5
泰山區 3.4
桃園市 全區 38
桃園市 龜山區 10
桃園區 5.5
八德區 1.8
中壢區 7
平鎮區 4.6
楊梅區 9.1
新竹縣 全區 19.7
新竹縣 湖口鄉 12.5
新豐鄉 1.2
竹北市 6
新竹市 全區 17.6
新竹市 東區 4.9
北區 0.4
香山區 12.3
苗栗縣 全區 53.4
苗栗縣 頭份市 9.1
竹南鎮 1.3
造橋鄉 7.4
後龍鎮 11.3
西湖鄉 4.7
通霄鎮 15.5
苑裡鎮 4.1
臺中市 全區 43.1
臺中市 大甲區 14.1
清水區 8.3
梧棲區 4.6
龍井區 6
大肚區 8.9
烏日區 1.2
彰化縣 全區 41.4
彰化縣 彰化市 9
花壇鄉 6.4
大村鄉 3.6
員林市 3.9
埔心鄉 0.5
永靖鄉 4.4
田尾鄉 2.8
北斗鎮 2.4
溪州鄉 8.4
雲林縣 全區 22
雲林縣 西螺鎮 3.8
莿桐鄉 5.4
虎尾鎮 2
斗南鎮 10.8
嘉義縣 全區 21.4
嘉義縣 大林鎮 4.9
溪口鄉 1.7
民雄鄉 7.1
水上鄉 7.7
嘉義市 全區 8.1
嘉義市 東區 3.5
西區 4.6
臺南市 全區 67.6
臺南市 後壁區 10
新營區 3.7
柳營區 5
六甲區 4.1
官田區 9.6
善化區 5.8
新市區 7.6
永康區 11
東區 5.2
仁德區 5.6
高雄市 全區 46.4
高雄市 湖內區 5.6
路竹區 6.1
岡山區 5.9
橋頭區 5.1
楠梓區 3.4
仁武區 1.7
左營區 2.4
三民區 6.3
鳳山區 3.7
大寮區 6.3
屏東縣 全區 68.8
屏東縣 屏東市 8.2
麟洛鄉 2.7
內埔鄉 5.9
竹田鄉 3.7
萬巒鄉 0.5
潮州鎮 8.5
新埤鄉 3.9
南州鄉 1.5
佳冬鄉 5
枋寮鄉 9.8
枋山鄉 19.1


臺一甲線

縣市 鄉鎮 里程數(KM)
臺北市 全區 3.6
臺北市 中山區 2
中正區 0.2
大同區 1.4
新北市 全區 11.3
新北市 三重區 5
新莊區 6.3
桃園市 全區 12.8
桃園市 龜山區 10.3
桃園區 2.5

臺一乙線

縣市 鄉鎮 里程數(KM)
臺中市 全區 22
臺中市 大雅區 2.3
西屯區 1.8
北屯區 2.4
北區 2.9
西區 2.6
南區 2.9
烏日區 7.1

臺一丙線

縣市 鄉鎮 里程數(KM)
彰化縣 全區 7.5
彰化縣 彰化市 7.5

臺一丁線

縣市 鄉鎮 里程數(KM)
雲林縣 全區 14.1
雲林縣 莿桐鄉 4.1
斗六市 7.8
斗南鎮 2.2

臺一戊線

縣市 鄉鎮 里程數(KM)
高雄市 全區 8.8
高雄市 三民區 1.1
苓雅區 2.5
鳳山區 4.3
大寮區 0.9

臺一己線

縣市 鄉鎮 里程數(KM)
苗栗縣 全區 4.1
苗栗縣 竹南鎮 3.9
頭份市 0.2

資料來源:Google地圖精算

高架段

[编辑]
  • 省道臺1線從忠孝橋臺北端起至新北市泰山區止採高架設計(包括中山高架道路),而高架道路下之亦屬臺1線。自2012年3月1日起臺1線與臺1甲線之新北市路段由新北市政府工務局管理養護[9]
  • 俗稱臺一線快速道路中山高架橋,臺一線高架段從新北市三重區忠孝大橋新北市泰山區民生路口全長7.3公里。
  • 最早通車的高架段位於忠孝橋至中山橋之間,(臺一線2K+811)於1982年4月完工,主梁為預力鋼筋混凝土箱型梁,橋梁總長 2,015公尺,淨寬14公尺[10]
  • 第一標自三重區中山橋至新五路口,長3.1公里,2003年10月28日通車;
  • 第二標新莊區新五路至泰山區民生路於2007年1月8日通車,從臺北車站直通至泰山區大約15分鐘車程。
  • 此段計有思源路口、新五路口上下、中興北街與化成路間、化成路與思源路間、新五路與五工六路間、泰林路口、民生路口,8個上下匝道[11][12]。目前有299路線公車及五股區、泰山區免費接駁公車行駛[13]
  • 臺一線高架橋與桃園機場捷運線共構工程,臺灣首座公路與捷運橋梁共構工程,為臺一線高架橋第一標工程之延伸,起自新五路口往南約 1,359 公尺,於民生路前下地銜接臺一線平面道路,為公路與捷運共構之雙層高架橋工程,上層為桃園機場捷運線高架橋,下層為中山高架道路(臺一線高架橋)。

交流道

[编辑]

高速公路

[编辑]

快速公路[14]

[编辑]
台84線渡頭交流道與台1線

鄰近鐵路車站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由於臺1線行經中南部繞行市區的外環道大多是四線道,因此部份居民對於外環道如此稱呼。
  2. ^ 亦即通過除了基隆市與南投縣以外的臺灣西部全部縣市。
  3. ^ 東出西入
  4. ^ 西出東入
  5. ^ 需透過大雅聯絡道銜接
  6. ^ 需透過台1線銜接
  7. ^ 該路段同時為斗南鎮與大埤鄉邊界
  8. ^ 該路段同時為東區與南區邊界
  9. ^ 往西北為臺1線(大肚等海線地區);往東北為臺1乙線(烏日、臺中市區);往南為臺1線。

參考來源

[编辑]
  1. ^ 公路總局-台1線公路. 中華民國交通部公路總局. [2019-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7). 
  2. ^ 行政院. 108年底_省道各路線統計資料. 公路總局. 2018-03-02, 24卷 (39期) [2022-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3. ^ 台一線最高點. [2021-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2). 
  4. ^ 黃智偉. 《省道台一線的故事》. 臺北市: 如果. 2011年8月. ISBN 978-986-6702-15-0. 
  5. ^ 5.0 5.1 5.2 5.3 5.4 5.5 陳世慧、林日揚、蔡文村等撰文. 《台灣脈動 省道的築夢與築路》 再版一刷(2010-02). 臺北市: 經典雜誌. 2008年4月. ISBN 978-986-83618-5-0. 
  6. ^ 6.0 6.1 6.2 李麗菁. 《臺1線的鄉愁 從上茄苳到二層行》.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12. ISBN 978-986-04-3024-0. 
  7. ^ 省道公路里程表
  8. ^ 臺中市沙鹿區行政區域圖. 內政部臺灣行政區域圖. 2005年12月 [2017年12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7月14日) (中文(臺灣)). 
  9. ^ http://www.thb.gov.tw/tm/Menus/Discussing/ThbTake/DiscussDetail.aspx?key=10056[失效連結]
  10. ^ 大台北縣市聯外橋梁伸縮縫維修實務之探討 (PDF). [2012-06-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0-05). 
  11. ^ 台一線中山高架新莊泰山段通車. [2008-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18). 
  12. ^ 泰山區鄉政建設規劃設計案-期中簡報. [2008-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13. ^ 泰山區公所. [2008-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7). 
  14. ^ 公路總局─快速公路資訊. [201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7). 

外部鏈結

[编辑]
KML is from Wiki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