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甲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甲溪
Llyung Tmali
大甲溪下游
大甲溪流域图
词源大甲
国家 中华民国台湾
地区台湾中部
台中市 · 南投县 · 宜兰县
流域
源头南湖溪
 • 位置南湖大山东峰
 • 坐标24°21′57″N 121°27′02″E / 24.36583°N 121.45056°E / 24.36583; 121.45056
 • 海拔3,632米(11,916英尺)
第二源头伊卡丸溪
 • 位置七家湾溪最远源头:雪山主峰东北侧一号圈谷
河口台湾海峡
 • 位置台中市大安区清水区高美湿地
 • 坐标24°20′00″N 120°33′23″E / 24.33333°N 120.55639°E / 24.33333; 120.55639
 • 海拔0米(0英尺)
流域面积1,235.73 km2(477.12 sq mi)
本貌
长度140 km(87 mi)
流量 
 • 平均流量40.7 m3/s(1,440 cu ft/s)
 • 最小流量23.5 m3/s(830 cu ft/s)
 • 最大流量10,300 m3/s(360,000 cu ft/s)
特征
左岸支流南湖溪 · 登仙溪 · 久良屏溪 · 石山溪 · 马仑溪 · 佳保溪 · 里冷溪 · 麻竹坑溪 · 抽藤坑溪 · 食水嵙溪 · 旧庄溪
右岸支流伊卡丸溪 · 志乐溪 · 匹亚桑溪 · 小雪溪 · 鞍马溪 · 稍来溪 · 东卯溪 · 沙莲溪 · 横流溪 · 沙连溪 · 旱沟
大甲溪下游的石冈水坝

大甲溪泰雅语Llyung Tmali)是台湾中部重要的河川,属于中央管河川,主流上游最远源流为发源于南湖大山东峰(标高3,632米)的南湖溪[1],流域主要分布于台中市,并包括南投县宜兰县之一小部分。沿途汇流自发源于中央尖山北侧的左股支流中央尖溪,发源于铃鸣山北侧的左股支流耳无溪,南湖溪流至730林道环山检查哨附近与发源自南投县仁爱乡的左股大支流合欢溪汇合后,续流至台七甲线65.5公里处(清泉桥太保久间)与右股另一大支流伊卡丸溪汇流后,始称大甲溪[2]。流经梨山佳阳德基谷关白冷马鞍等聚落,流入东势区新社区后,逐渐进入平地,后流经石冈区丰原区后里区神冈区外埔区清水区大甲区大安区,最后注入台湾海峡

历史

[编辑]

大甲溪上游流域泰雅语称为Llyung Tmali,为泰雅族人的先祖自原居地北港溪上游(泰雅语:Llyung Bnaqiy)向北翻越分水岭白狗(泰雅语:Hakul,《台湾府志》称福骨)之后向外扩散迁徙重要的据点。在大甲溪上游流域重要的泰雅聚落有Slamaw(斯拉茂,日治时日文写做“サラマオ Saramao”,有转写成“萨拉矛”、“沙拉茅”等,今梨山)、Tabok(松茂)、Kayo(佳阳)、Sqoyaw(转写成“志佳阳”、“斯卡谣”等,今环山)、Qyawan(给拉万,今音转为七家湾溪)等部落,称斯拉茂群或萨拉茅群。随后泰雅先祖迁徙到大甲溪谷尾端的边缘与兰阳溪的分水岭思源垭口(泰雅语:Quri Sqabu),Pinsbkan家族中的一个家族,由此衍生了三个支系:往北迁徙的一支翻越雪山山脉(途经罗叶尾山、桃山新达大霸尖山等地),后来散布到桃园、新竹、苗栗、台北等地区,是为卡奥湾群;往东迁徙的一支翻越中央山脉南湖山群,后来散布到南澳等地区,是为南澳群;往东北迁徙的一支,散布到兰阳溪流域各部落,是为溪头群。[3]在大甲溪最高源头支流七家湾溪流域进行的考古调查,发现目前台湾已知高海拔文化中年代最早、海拔最高史前时代人类的七家湾遗址,有距今约四千年新石器时代中期到晚期的文化层,及距今约一千两百年的文化层,出土遗物显示七家湾遗址为台湾东部宜兰、西部埔里之间的先民交通重要据点,证实先民在数千年前即穿越台湾脊梁山脉迁徙。[4][5]

日治时台湾总督府企图进入大甲溪上游流域萨拉茅群领域,遭到当地泰雅族人激烈抵抗,1905年、1913年两次征伐,仍无法完全征服萨拉矛群。1919年,造成全球至少2500万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H1N1型)流传至台湾山区,大安溪流域的北势群泰雅族人病死者不计其数。族人为取得首级以祭祖灵消除灾难时常出草,造成日本理蕃的压力。1920年1月,流感疫情深入萨拉茅群。7月,萨拉茅群与斯卡谣等泰雅部落联合攻击日警驻在所,爆发萨拉矛事件

为加强监控大甲溪上游流域的泰雅族人,1920–1921年兴建一条警备道路从兰阳溪谷翻越思源垭口穿越大甲溪上游溪谷,沿线设立警官驻在所,日语称为“ピヤナン越嶺警備道”,有译写成埤亚南古道,战后中横宜兰支线台七甲线即大致循此道修建。

1960年中横公路完成以后,政府陆续安置许多参与兴建工程的荣民在大甲溪上游流域沿岸部落落地生根,迁徙原居七家湾溪的泰雅族人至环山部落,并引进温带水果,开设福寿山农场武陵农场等地进行垦植。

地理

[编辑]
日治时期早期使用流笼渡过大甲溪

大甲溪主流长度共140公里,流域面积1235.73平方公里上游受到兰阳溪河川袭夺的影响呈现河谷宽广但水量小的情形,自环山以下深切山脉形成峡谷从达见到石冈不到60公里的流程,高低差竟达1200米,故有利于水力发电计划的执行,其年平均流量约31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七家湾溪有胜溪南湖溪志乐溪匹亚桑溪小雪溪鞍马溪马仑溪稍来溪十文溪东卯溪横流溪麻竹坑溪沙连河等。

大甲溪主流最远源流的发源地位于海拔3632米的南湖东峰,河川坡度陡急,平均坡降为百分之二点六,因此富含丰富的水力资源,系台湾第四长河流,也是水力资源非常丰沛的河川。加上大甲溪河谷两侧又系坚硬的岩层,因此具有兴建水坝的良好条件。由东至西,目前共建有德基水库青山坝谷关坝天轮坝马鞍坝石冈坝水库水坝,除了提供民生用水外,其水力发电功能在丰水期可达120万千瓦,所以为大甲溪水资源利用之重心。

大甲溪源流海拔最高的支流为高山溪、七家湾溪,源发于海拔3886米的雪山,为国宝鱼樱花钩吻鲑的家乡。

水系主要河川

[编辑]
大甲溪天冷段
大甲溪上游
大甲溪发电厂天轮分厂
松鹤部落

以下由下游至源头列出水系主要河川,其中粗体字为主流河道。

主要坝堰及水力发电厂

[编辑]

由上至下依序有: 德基水库→德基电厂→青山坝→青山电厂→谷关水库→谷关电厂→天轮坝→天轮电厂→马鞍坝→马鞍电厂→石冈水坝

交通意外

[编辑]

危险水域

[编辑]

台湾的河川均具有河身短、坡度大、水流湍急、暗藏深潭暗流等特性,且各地短延时强降雨不定,更往往导致溪水暴涨,极短时间及造成洪峰流量十分庞大,逃生不易;故无绝对安全水域,多数应严禁涉险戏水:

主要桥梁

[编辑]

以下由河口至源头列出主流上之主要桥梁:

大甲溪河段

[编辑]

南湖溪河段

[编辑]

大甲溪的上游有着雪霸国家公园,使得溪中的水中生物甚为繁盛。其中最有名也让很多学者去拜访研究的鱼种就是---樱花钩吻鲑。

题咏

[编辑]

崩山万壑争流潝,溪石团团马蹄絷。
大者如鼓小如拳,溪面谁填递疏密。
水挟沙流石动移,大石小石荡摩涩。
海风横刮入溪寒,故纵溪流作鬐鬣。
水方没胫已难行,水至拦腰命呼吸。
夏秋之间势益狂,弥漫五里无舟楫。
往来溺此不知谁,征魂夜夜溪旁泣。
山崩岩壑深复深,此中定有蛟龙蛰。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經濟部水利署:臺灣地區之河川─中央管河川 (PDF). [2008-05-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2. ^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櫥窗:治理計畫--大甲溪. [2008-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8). 
  3. ^ 林益仁; 王信翰. 自然資源的治理─一個泰雅族的模式初探. 台湾原住民族研究学报. 2014, 4 (4): 139–172 [2022-01-03]. ISSN 2308-32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3). 
  4. ^ 七家灣遺址.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5. ^ 七家灣遺址出土陶罐.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6. ^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體育保健科. 危险水域. [2023-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延伸阅读

[编辑]
  • 王执明,方力行,朱效祖,余炳盛等/撰,《台湾土地故事》,台北市,大地地理,2000年4月初版。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