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埃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埃及

埃及金字塔

埃及阿拉伯共和国(阿拉伯语: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发音,简称埃及,来源于古希腊对埃及的称呼Aigyptos,原型是古城孟菲斯的误称Hekaptah,意思为普塔神灵之家。阿拉伯语自称埃及为:مصر‎,意为“辽阔的国家”,来源于亚述的楔型文字,塞姆语的米斯里。《诸蕃志》译作蜜徐篱,《瀛涯胜览》译作米息),是东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面积为1,020,00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过8000万。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地理上该国地跨二洲即亚洲非洲西奈半岛位于西南亚(西亚),而该国大部分国土位于北非地区。伊斯兰教国教,信徒主要为逊尼派,另外还有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法语

刷新


特色条目

哈夫拉金字塔第四王朝)和狮身人面像(约前2500年

古埃及阿拉伯文مصر القديمة‎)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的一段时间跨度近3000年的古代文明,开始于公元前32世纪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前343年波斯灭亡埃及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前4千年后半期,逐渐形成了国家,至前343年为止,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后王朝9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参见“历史”一节)。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时(前15世纪)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领域有现在的苏丹埃塞俄比亚,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现在的埃及和部分利比亚以外,其东部边界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

特色建筑

卡纳克神庙

卡纳克神庙——人类所有的思维都僵死和失落于此

卡纳克(karnak)神庙底比斯最为古老的庙宇,经很长时间陆续建造起来,由砖墙隔成三部分。其中中间的部分保存得最完好,也是面积最大的一部分,占地约有30公顷,也是献给太阳神阿蒙的(Amon Temple in Karnak);左侧的是献给Montu神的,占地2.5公顷;另一个是献给阿蒙神的妻子——形为秃鹫的Mut女神,现在尚未发掘。

在卡纳克神庙的周围有孔斯神庙和其他小神庙,每个宗教季节仪式从卡纳克神庙开始,到卢克索神庙结束。二者之间有一条一公里长的石板大道,两侧密排着圣羊像,路面夹杂着一些包着金箔或银箔的石板,闪闪发光。

卡纳克神殿因为其浩大的规模而扬名世界,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撑的寺庙。形象地说,卡纳克神殿的体量可以装下一个巴黎圣母院,占地超过半个曼哈顿城区。卡纳克神殿的大柱厅,约5000多平方米,厅内树有134棵石柱,分16行排列,中央两排特别粗大,每根高达21米,直径3.57米,可容纳100个人在上面站立。柱头为开放的纸莎草花。想象一下,这些石雕彩绘的大柱已经在这里站立了几十个世纪。整座大厅用如此密集的粗柱创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埃及

刷新

刷新

特色文物

古埃及的纸莎草书

莎草纸古埃及人广泛采用的书写介质,它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纸莎草的茎制成。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就开始使用莎草纸,并将这种特产出口到古希腊等古代地中海文明地区,甚至遥远的欧洲内陆和西亚

对古代写在莎草纸上手稿的研究,或称为纸莎草学,是古希腊罗马历史学家的基本工具。

莎草纸一直使用到8世纪左右,后来由于造纸术的传播而退出历史舞台。在埃及,莎草纸一直使用到9世纪才被从阿拉伯传入的廉价纸张代替。在此之前,羊皮纸和牛皮纸已经在很多领域代替了莎草纸,因为它们在潮湿的环境下更耐用,而且它们在任何地方都能生产。在欧洲,教会直到11世纪左右依然在正式文件中使用莎草纸。现在留存下来最近的具有确切年代的莎草纸实物文件是一份1057年教皇敕令和一卷书写于1087年的阿拉伯文献。拜占庭帝国直到12世纪依然在使用莎草纸,但是没能留下实物。

埃及交通

底下

苏伊士运河阿拉伯语قناة السويس Qanā al-Suways,又译苏彝士运河)处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横跨苏伊士地峡,处于地中海侧的塞德港红海苏伊士湾侧的苏伊士al-Suways)两座城市之间,全长约163公里,是全球最大的无船闸运河。

这条运河连结了欧洲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而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风暴角(好望角),大大节省了航程。从英国伦敦港或法国马赛港到印度孟买港作一次航行,经苏伊士运河比绕好望角可分别缩短全航程的43%和56%。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有时人们通过从船上卸下货物通过陆运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实现运输。

刷新

维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