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
教育主題
教育,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產生於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
在學校教育中,教師直接向學生教授一系列課程,包括閱讀、寫作、數學、科學、歷史等。與之相對地,職業教育中只教授單一的職業技能。除此之外,人們還可以從其他渠道獲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館、圖書館、互聯網,以及生活中的經驗。其他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漸出現。
典範條目
張伯苓(1876年—1951年),天津人,中國近代教育家、體育活動家、政治家。是以南開大學、南開中學等為代表的南開系列學校的創始人及校長,亦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創始人和常務委員之一,他還曾擔任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理事長,以及考試院行憲後首任院長。因創辦新式教育,張伯苓被尊稱為「中國現代教育的一位創造者」,作為中國奧林匹克運動的先驅,因其領導的南開中學在1908年提出奧運三問而被譽為「中國奧運第一人」。張伯苓不僅是南開的旗幟,也是中國近代教育領域一個頗為獨特的成功者。
優良條目
韓國教育是韓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人力資源保證,被稱為促進經濟發展的第二經濟。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創造了「漢江奇蹟」。在韓國成功的背後,「教育立國」戰略是根本原因之一。1961年,韓國人均GDP僅為80美元,80%的人口為文盲。韓國政府將15-20%的財政支出用於教育。1975-1985年間,韓國的教育經費從2.2億韓圓增加到35.3億韓圓,增長近16倍。不僅如此,韓國每年還從世界銀行貸款6000萬美元用於教育。目前韓國已經普及了9年義務教育,基本消除了文盲,是世界識字人口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韓國學生在國際數學和科學競賽中一直保持着出色的成績。2011年,韓國23-34年齡的人口中具有大學文憑的比例達到了64%,遠高於OECD國家平均 39% 的水平。在2014年英國培生集團(Pearson)第二次實施的「全球教育強國」調查中,韓國超越了2012年排名第一的芬蘭,綜合排名第一,成為世界教育強國。韓國教育的學制為6-3-3-4制,即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小學和初中在韓國是免費義務教育。韓國在1959年普及了小學義務教育,96%的適齡兒童接受了義務教育。1969年,韓國廢除了初中入學考試制度,1985年開始在偏遠地區實施初中免費義務教育,2004年已經擴大到全國範圍。韓國的高中在1974年開始實行了「平準化」,2014年開始在偏遠地區實行高中免費義務教育,2017年將推廣到全國範圍。1995年,韓國小學升初中的入學率為99.8%,初中入高中的升學率為98.7%,高中應屆畢業生入大學的升學率為55%,復讀生升學率達74.2%。韓國是個尊師重教的國家。《韓國憲法》明確規定所有國民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20世紀80年代,終身教育被寫入《韓國憲法》。為保障國民的教育權益,韓國製定了一整套的教育法律,包括《教育基本法》、《幼兒教育法》、《初等、中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終身教育法》等,使人一生的教育都有法可依。韓國《教育法》第一條對韓國教育的理念是這樣闡述的,「根據『弘益人間』的偉大思想,教育的目的在於協助所有人完善其個人的品德,培養獨立生活能力和取得能參加建設民主國家和促進全人類繁榮活動的公民資格」。
你知道嗎
著名教育家
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年8月9日—1980年9月16日),法籍瑞士人,是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他的認知發展理論成為了這個學科的典範。皮亞傑早年接受生物學的訓練,但他在大學讀書時就已經開始對心理學有興趣,共曾涉獵心理學早期發展的各個學派,如病理心理學、精神分析學、容格的格式塔學和弗洛伊德的學說。從1929年到1975年,皮亞傑在日內瓦大學擔任心理學教授。皮亞傑對心理學最重要的貢獻,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種隨意、缺乏系統性的臨床觀察,變為更為科學化和系統化,使日後臨床心理學上有長足的發展。
歡迎參與
- 歡迎參與教育主題相關條目的撰寫,翻譯,和相關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