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湾首庙天坛

坐标22°59′38″N 120°12′14″E / 22.993874°N 120.203953°E / 22.993874; 120.20395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臺南天壇
台湾首庙天坛
台南天坛
天坛现貌 地图
位置台南市中西区忠义路二段84巷16号
坐标22°59′38″N 120°12′14″E / 22.993874°N 120.203953°E / 22.993874; 120.203953
建成时间 大清咸丰四年(1854年)
网站台湾首庙天坛天公庙官网
官方名称台湾首庙天坛
类型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寺庙
详细登录资料

台湾首庙天坛,位于台湾台南市中西区,为主祀玉皇上帝道教庙宇,昔日为府城最高点-鹫岭之上。别称台南天坛,民间俗称新天公庙。该地原为郑氏王朝祭天用的祭坛,清咸丰四年(1854年),才于原址建庙立坛。1985年经中华民国政府指定为三级古迹。1997年文化资产保存法修正取消三级分级制后,已变更为直辖市定古迹。现与开基玉皇宫同为台南市两大天公庙

民俗

[编辑]

台湾民间说法,“台湾天公三间半”,意思是台湾主奉天公的名庙,分别是南台湾的台南天坛、中台湾沙鹿玉皇殿北台湾新竹天公坛,以及“半间”彰化元清观(市区改正)[1]

天坛与天公埕

[编辑]
1933年的天坛

朝代的道教坛庙设置大略可分为自然神祇坛庙(如天坛)及人文神祇庙宇(如关帝庙)两大类。其中,天坛为与上天交谈的场所,因此祭祀活动必须于露天举行,也就是于不设屋顶的坛上举行仪式。而一般来说,天坛祭祀活动仅为君王才能从事的科仪。

相传1661年12月郑成功荷兰东印度公司取得台湾后,官方的祭天天坛即设于“鹫岭”,该小山丘即为台南天坛现址。因为该地颇为平坦,台语亦称天坛为天公埕(Thiⁿ-kong-tiâⁿ)。自此,此地点成为郑氏王朝统治者每年祭祀上天的场所。

1683年明郑灭亡后,明郑王朝君臣,还有官兵、眷属十万人,俱遭清政府下令强制迁入中国内地十八行省。该坛现址遂不再举行任何祭仪,然而轮值天公炉活动仍于当地依例轮值举行,并由在地仕绅轮流值年,供奉该圣炉于该轮值仕绅的民宅大厅,是为炉主制度的道教习俗,也于其后普遍见于台湾各地,且沿袭至今。

天坛所在位置称为鹫岭,为市内最高处。日治时期以后,台南测候所亦落脚此处以便观测气候。详见鹫岭

建庙

[编辑]

府城地区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九玉皇上帝圣寿的“天公生”日,用掷筊方式选出炉主安置圣炉的做法一直沿用到1850年代。后来因为汉人的台湾移民渐多,教众有增无减,于是当地仕绅研拟于原天坛现址建庙安置天公炉,而轮值炉主则成为该年度的庙宇经费资助人。1854年,府城官民共同集资兴建庙宇,于同年8月动工,隔年完工。

1855年完工的天坛正殿奉祀玉皇上帝圣位,右侧奉福德正神,随后并增建后殿祭祀其他道佛神像。该庙不但成为台湾史上首座坛庙,也是少见的天坛坛庙;另外,此间由官民合建的天坛,更是以圣牌而非泥塑木雕神像祭祀玉皇上帝的庙宇。

庙宇祭典

[编辑]
立于1950年的“台南市天坛修复记”碑文,描述1949年的整修。值得注意的是碑文中时任省主席吴国桢的名字已遭挖掉。

台南天坛的现有庙宇外观与名称均是从1893年的大修后沿用至今,于1862年、1893年、1949年、1982年及1996年经过规模大小不一的整修。其中,以1899年的整修幅度最大。迄今庙宇原貌亦为当时所修竣模样。 该庙之所以修竣重整,除了年份久远之外,增祀神明也是其主因。迄今,该庙的祭祀神明约有20多位,主要神祇有:

  • 正殿:
    • 玉皇上帝:俗称天公、天公祖。由于玉皇上帝是自然界的神化,至尊无形,庙宇多不塑像,以神明牌位代替,民间祭拜则以天公炉代表。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上帝诞辰,即“天公生”,祭典从零时起至凌晨4时左右止,仪典盛大隆重。
  • 先达厅:天坛开庙先贤
  • 马爷祠:马使爷、神马

建筑设计

[编辑]

因台南天坛附近的数百年的街道整建,加上多次整修都未能复旧施工,因此整体建筑并未显出古貌。不过该庙三进三开间带两廊的格局仍显宏伟。除此,殿外龙形照壁、正殿的重檐歇山顶、后殿的双斜坡硬山单檐式屋顶,及各殿均有的起翘燕尾屋架斗拱、“憨番”雕刻都极具特色。

高悬屋垣的“一”字匾名震南都,长186.3公分,宽66.8公分,厚4.3公分。台语俗谚称“千算万算,算不到天一划。”[2](或作“千算万算,不值天一划”,意思是“人算不如天算,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故立了“一”字匾,纪念上苍造化之功。

额面以楷书刻“一”字,四面围绕84字楷书阴刻小字,自右上角起,以逆时针方向排列。匾额框为杉木;匾额板面材质经取样检测后确认为柳桉木。柳桉木的木材运用始于日治时期,木材原产东南亚,属常绿乔木。2009年2月5日依南市文资第09818543330号,被台南市政府指定为文化资产“一般古物”类。[3]:164-170

本庙“一字匾”与台湾府城隍庙的“尔来了”匾、竹溪寺“了然世界”匾合称“府城三大名匾”。若加上祀典武庙的“大丈夫”匾额,则称台南四大名匾。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初九拜天公!俗語「台灣天公三間半」 為何少半間真相曝. 今日新闻NOWnews. 2023-01-20 [2024-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7). 
  2. ^ 旅游资讯-天坛天公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南大饭店
  3. ^ 卢泰康著. 〈天壇「一」字匾〉,收於氏著,《文化資產中的古物研究與鑑定——臺南瑰寶大揭密》. 台北市: 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2017年7月初版一刷. ISBN 978-957-11-9180-5. 

来源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