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芳居古厝
25°00′42″N 121°32′51″E / 25.011679°N 121.547429°E
义芳居古厝 | |
---|---|
位置 | 台北市大安区基隆路三段155巷128号 |
建成时间 | 1876年 |
官方名称 | 义芳居古厝 |
类型 | 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宅第 |
评定时间 | 1989年8月18日 |
详细登录资料 |
义芳居古厝,是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安区青峰里、台湾大学保留地的三合院,居民为避免被台湾大学征收拆除而主动提报为古迹,现为直辖市定古迹。
由来与建身
[编辑]清治时期,大加蚋堡下内埔地区,是泉州府安溪县籍民的垦拓地[1]。在艋舺经营芳兰记的陈振师(陈文俊),率领族人到下内埔,即今天基隆路、辛亥路一带的青峰里为核心买地垦田,因此,后人便以其商号为该地区之名[2]。陈振师先在嘉庆八年(1803年)建立芳兰大厝,由其长子后代所居[3]。光绪二年(1876年),陈朝来在今日的下内埔段三九二地号建立三合院,横额题“义芳居”,落款为“丙子年”[4]。
义芳居面积六百二十坪,建积二百五十坪[5]。坐东南朝西北,背倚芳兰山,坐山面水,正厅中央合退凹,中开石框大门[4]。正身及护龙的墙壁皆为坚固的甓所筑,外涂石灰[6]。墙身基部由沙岩大块石条砌成,上部空牛砖砌,方形及圆形漏窗左右各一[5]。砖块为颜只砖,大都来自福建[7]。较诸一般古厝窗户多用木材,窗子采用的石材是新店、景美一带的砂岩[6]。正厅和左右护龙屋顶采用硬山式的燕尾翘脊,上覆以青瓦[3]。双护龙则采马背平脊,屋瓦为青黑色仰合瓦[5]。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王启宗教授表示,义芳居与北台湾地区安溪籍先民所建的宅地,如卧龙街义德居、深坑黄氏永安居类似,是光绪年间台湾地区安溪厝的典型代表[8]。
台北盆地早期聚落以散村为主,为提高家居安全,个别的居住单位设有独立的空间防御体系,像该屋就建有三座枪楼,但今日仅存一座位于右侧外护龙[7]。根据研究,可屈膝射击的铳眼有廿四个,在建筑物四周形成严密的火网,反映当时下内埔的社会治安状况[4]。日治时代的研究报告中,义芳居被认为是相当典型的农村实例,尤其建物的防御火网构成深受瞩目[7]。
义芳居为陈振师三子后代所居,有一脉往不远处建立玉芳居[3]。因繁衍众多,义芳居空间日渐不敷使用,因此外护龙有加建情形,左护龙室内空间为因应现代居住环境,地坪改为瓷砖,并加设天花板,但基本格局仍然维持相当完整[7]。
保存与修复
[编辑]芳兰大厝、玉芳居、义芳居,并称“芳兰三块厝”[9]。这三屋位于台湾大学校地保留地,玉芳居先遭台大征收建立学生宿舍(男七舍)而拆除[3]。1987年,陈家在台第九代子孙陈炳良,为保护祖屋,主动提出让义芳居成为古迹[7]。1988年5月16日,经请文献专家林衡道、淡江大学教授周宗贤、建筑师杨仁江会勘后,台北市政府首长会报通过将义芳居及芳兰大厝列为古迹,并报请内政部审定[10]。但内政部至次年迟未有回音,加上台湾大学委托台北市政府工务局对义芳居、芳兰大厝进行拆迁补偿费用估验、原本代居民力争的周陈阿春、许文龙市议员,皆因荣星案在押,此举引起居民严重恐慌、产生绘声绘影的流言[11]。1989年8月2日,内政部的台闽地区古迹评鉴会议,除讨论劝业银行旧厦保存争议外,增列义芳居、万山岩雕为第三级古迹[12]。同年,8月18日,公告义芳居为第三级古迹[6]。
1993年6月,由于厝内仍有四五户陈氏子孙居住其内,电冰箱、电视机、冷气机等日常电器制品众多,造成电力负载量过大发生电线走火,造成屋顶形成一个1米见方的大破洞,和几个30、40公分的小洞、瓦壁剥落[13]。此外,前埕原为砂岩石块的铺面,因砂岩本身质地松软易于风化及受损,加上住户将其当成停车空间,以致地坪严重损坏、凹凸不平[5]。1994年,先进行正身右次间的紧急修护工程[6]。1995年12月6日,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审查通过第二阶段修护案,由李干朗负责规划[5]。1997年7月11日,第三期工程开工,以六百多万元修复房舍正身右护龙内外及前埕,由民政局长副局长锺则良主持开工典礼[6]。
修护后,部分木门被住户改装成现代化铁门,窗户外面则加装冷气机,原用来防御外敌的枪孔被充作装有线电视缆线的小孔[14]。甚至有住户将之作为强盗集团的落脚处,在屋内设立好几处暗门,以躲避警方查缉[15]。此外,古厝右护龙增建浴室及厨房,民政局一直有意拆除改善,但现住户认为为日常民生所必需,因此反对拆除[1]。
义芳居前方新建道路的路面和排水沟,垫高地基竟比义芳居高出50公分,加上后方丘陵地势,一下雨,义芳居就会淹水[16]。一旁的台大农场园艺分场温室新建工程垫高地基,更让义芳居成地理相对低点[17]。
2001年10月23日,议员厉耿桂芳邀文化局官员、学者会勘义芳居,见到义芳居的标识牌被弃置在地,古迹安装现代设备,让到场的学者米复国、阎亚宁、胡宝林等人看了都脸色凝重[14]。2003年7月1日,厉耿桂芳与都发局副局长脱宗华等会勘,义芳居依然暗淡颓圯,电线和开关裸露在外,破坏古迹原有外貌[18]。2004年5月13日,厉耿桂芳再邀文化局长廖咸浩、台湾大学总务长陈振川与居民会勘,发现屋梁的花饰凋落,右护龙内杂乱不堪[19]。2012年10月30日,厉耿桂芳又会勘,发现前一年北市文化局补助修缮完的屋梁,被丢弃在厅堂中,正堂墙面满布电线、铁皮雨棚,两侧外墙还搭配铁皮雨棚[20]。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洪茗馨. 居民陳情三級古蹟修護受阻 義芳居古厝增建物緩拆. 中国时报. 1998-06-13 (中文(台湾)).
- ^ 江妙莹. 義芳居祖厝 厝內廿四個銃眼為早期防禦外侮而設 堪稱少見. 中国时报. 1994-11-17 (中文(台湾)).
- ^ 3.0 3.1 3.2 3.3 凌小云. 歷史鴻爪 古厝留痕. 联合报. 1988-05-23 (中文(台湾)).
- ^ 4.0 4.1 4.2 施静茹. (古蹟巡禮/攝影報導之十六)義芳居古厝(三級古蹟). 联合报. 1992-11-12 (中文(台湾)).
- ^ 5.0 5.1 5.2 5.3 5.4 龚招健. 整修「義芳居」可望近期發包 行政院文建會編列三百萬元支應工期一百廿天. 中国时报. 1995-12-07 (中文(台湾)).
- ^ 6.0 6.1 6.2 6.3 6.4 陈盈珊. 義芳居古厝小心翼翼再「復舊」 列為三級古蹟可得妥善保存材料 人手難尋施工舉步維艱. 中国时报. 1997-07-12 (中文(台湾)).
- ^ 7.0 7.1 7.2 7.3 7.4 龚招健. 「義芳居」已成熱門旅遊地點. 中国时报. 1995-12-07 (中文(台湾)).
- ^ 龚招健. 大安區公所昨舉辦古蹟之旅 一百二十餘位市民在專家解說下參觀「義芳居」與「林安泰古厝」. 中国时报. 1995-08-09 (中文(台湾)).
- ^ 陈家杰. 《百年古厝,哭》還義芳居古貌. 联合晚报. 2003-07-01 (中文(台湾)).
- ^ 兩宅第列為古蹟 市府首長會報通過. 联合报. 1988-05-17 (中文(台湾)).
- ^ 洪淑惠. 義芳居芳蘭古厝將拆遷!? 台大報請估驗 居民恐慌 內政部指未認定前不動一根汗毛. 联合晚报. 1989-03-26 (中文(台湾)).
- ^ 卓亚雄、王维真. 土銀:不是古蹟 但不放棄它!. 联合报. 1989-08-03 (中文(台湾)).
- ^ 刘子凤. 我家住在透天的義芳居古蹟...電線走火屋頂燒破一個大洞 瓦壁剝落隨時可能傾圮 依規定不得任意翻修 文建會補助經費尚在考量中.... 联合晚报. 1993-07-15 (中文(台湾)).
- ^ 14.0 14.1 杨金严. 古蹟義芳居修補草率 難看 水泥取代黑瓦屋頂 槍孔成了纜線孔 學者會勘臉色凝重. 联合报. 2001-10-24 (中文(台湾)).
- ^ 谢明俊. 後代匪類 古蹟淪為賊窟 藏身義芳居 加裝暗門避警 四嫌洗劫卡拉OK店. 中国时报. 2004-03-05 (中文(台湾)).
- ^ 蔡伟祺、陈怡静. 古蹟任破敗 芳蘭大厝傾圮 議員批台大. 自由时报. 2011-04-27 [202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中文(台湾)).
- ^ 周志豪. 2古蹟殘破 市府、台大失職 芳蘭古厝搖搖欲墜 台大稱已研議維護 義芳居破損 文化局指投入4百多萬補助 盼所有人也出力. 中国时报. 2011-04-27 [2021-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9) (中文(台湾)).
- ^ 陈英姿. 義芳居 埋沒荒煙蔓草中 清代古宅 三級古蹟 維修狀況不理想 文化局允協調處理. 联合报. 2003-07-02 (中文(台湾)).
- ^ 曾令仪. 義芳居修繕 各單位叫窮 環境雜亂積水 維修古蹟有基金專戶 文化局籲支持. 联合报. 2004-05-14 (中文(台湾)).
- ^ 刘荣. 《古蹟濫修》 義芳居 鐵皮雨棚纏身. 自由时报. 2012-10-31 [202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9)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