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共同體
外觀
東亞共同體 | |||||
漢語名稱 | |||||
---|---|---|---|---|---|
正體字 | 東亞共同體 | ||||
簡化字 | 东亚共同体 | ||||
| |||||
越南語名稱 | |||||
國語字 | Cộng đồng Đông Á | ||||
儒字 | 共同東亞 | ||||
韓語名稱 | |||||
諺文 | 동아시아 공동체 | ||||
漢字 | 東아시아 共同體 | ||||
日語名稱 | |||||
漢字 | 東アジア共同体 | ||||
舊字體 | 東アジア共同體 | ||||
|
東亞共同體(英語:East Asian Community,縮寫:EAC),是一個設想中的區域合作組織,2009年日本曾試圖推廣此構想,效仿歐洲聯盟,在東亞、南亞、大洋洲建立緊密合作。[1]
歷史
[編輯]1967年東南亞國家協會成立,針對越南作為反共產黨的宣示,1997年發展為東協自由貿易區,並在其建議下,2005年成立東亞峰會。東亞峰會和東協的關係不甚明朗。
2009年日本政府在競選期間提出東亞共同體。
日本外務省被視為較為積極推動的一方。自民黨及民主黨均在政綱中提到在東亞地區建設一個共同體的構想。特別是在政黨中提倡「與亞洲共生」的民主黨更為屬意。日本國外則主要由韓國的保守政治家所提倡。這個構想曾在ASEAN+3、印度、澳洲、紐西蘭參加的2003年第9屆東協峰會上作為議題。2009年10月10日,第二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北京舉行,敲定未來合作大方向:共建東亞共同體。大多數的贊成者主張應先朝向東亞地區共同的經濟圈作為目標,然後再以歐元作為榜樣導入區域貨幣。這是從「流通貨幣」到區域貨幣作為的一籃子貨幣概念的構想。但也有憲政民主、市場經濟以及漢字文化等共同價值觀的意見。
然而2011年以後中日雙方因釣魚臺問題遭到阻礙、2012年安倍晉三再度執政後關係更形惡化,此議逐漸沉寂,現已不活躍。[2]
回應
[編輯]贊成意見
[編輯]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的習近平在2009年12月14日訪問日本前表示,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提出建立東亞共同體,顯示了日本政府重視東亞區域合作的積極姿態。這一構想符合亞洲一體化進程的大趨勢,也是包括中日兩國在內本地區各國共同追求的目標。構建東亞共同體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立足現實,又要著眼長遠。當前最重要的是各國應加強對話溝通,形成共識。[3]
反對意見
[編輯]- 反對方認為,與大日本帝國1940年代提倡成立的大東亞共榮圈過於相似,違反讓東亞各方在對等立場下均能參加的國際組織的主張。而贊成方認為,國際政治的現實就是強權政治,應從開始就信任「國家之間的對等立場」的樂觀想法。
- 中國大陸的發展程度不均衡,日本本身排外的心態,朝鮮半島的殖民地歷史都成為東亞共同體成長的障礙。東亞雖然在文化區域上都是儒家文化的範圍,但受意識形態和西化浪潮影響,凝聚力不夠,尤其是朝鮮和中國大陸與日本南韓的政治模式之間的矛盾。[4]
相關人物
[編輯]構想
[編輯]批判者
[編輯]研究者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韋弦. 东亚共同体能否实现?. 新加坡: 聯合早報. 2009-10-13 [2017-02-27]. (原始內容 (shtml)存檔於2012-08-29) (中文(簡體)).
- ^ 徐一睿. 徐瑾 , 編. 从东亚共同体到TPP:日中渐行渐远 (shtml). FT中文網. 2014-08-27 [2017-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中文(簡體)).
- ^ 习近平:建东亚共同体是中日共同目标. 東方早報. 2009-12-14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 ^ 徐一睿. 徐瑾 , 編. 从东亚共同体到TPP:日中渐行渐远 (shtml). FT中文網. 2014-08-27 [2017-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