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角
黃巾軍首領
張角
國家東漢
時代東漢
姓名張角
籍貫鉅鹿郡
逝世184年
東漢
親屬
兄弟張寶
張梁

張角(?—184年),鉅鹿人。東漢末年太平道首領、黃巾之亂領導人。

生平

[編輯]

張角出生於鉅鹿縣,活躍於東漢末年,自稱「大賢良師」,信奉黃老學說,並以此教授門徒。給人治病的時候,先使病人下跪承認自己的過失,再給予符水或咒術治療。有的病人恰好痊癒,所以百姓們便慢慢相信了張角的的學說,也就是「太平道」。張角於是派出了幾個門徒周遊四方以傳播教義,十多年的時間裡,逐漸發展出數十萬的信徒,遍布了等八州。有的人甚至變賣所有財產前往投奔張角,道路甚至給擠得水洩不通,數萬人還沒走到就死在了路途。郡縣的官員沒有細察內情,反而聲稱張角推廣教化,得到人民擁戴。

張角勢力如日中天,因此設立了三十六方,方的編制猶如軍團,大方統領了萬餘人,小方也統領了六七千人,每個方都設立了渠帥統領。張角宣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並用白土在京城官署或州郡官府的門上書寫「甲子」二字作為起事的記號。

大方馬元義等先集結了荊揚兩州的數萬人,預計在(今河北臨漳縣境)起事。還經常往來於京城,讓中常侍封諝徐奉等作為內應,約定於三月五日時內外同時發起動亂。

來不及發動之時,張角的一名弟子唐周上書告發,馬元義在洛陽遭到逮捕,並處以車裂之刑。朝廷也開始抓捕所有「太平道」的信徒,包括張角本人。張角知道事情敗露,於是迅速通知各方起事響應,約定頭戴黃巾作為標誌,因此當時的人都稱呼他們為「黃巾賊」。

光和七年二月,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兩個弟弟張寶張梁分別自稱「地公將軍」、「人公將軍」,拉起了黃巾之亂的序幕。兵鋒所及之處,皆焚燒官府,或劫掠村莊,各地州郡無法抵抗,多數的官員都棄職逃亡,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各地群起響應,京師大為驚動。

起事之後,朝廷派遣北中郎將盧植討伐張角,盧植連戰連勝,斬殺俘虜萬餘人,張角等人退守廣宗(今河北威縣東)。盧植興築圍牆,挖掘壕溝,製作雲梯,幾乎快要攻陷廣宗,但此時盧植受到宦官誣陷,被押解回京,並由東中郎將董卓接替。但董卓攻擊張角遲遲不能取勝,於是朝廷下令剛在潁川(今河南禹州市)、東郡(今河南濮陽西南)一帶討平黃巾賊左中郎將皇甫嵩負責討伐張角。而張角就在差不多這個時間裡因病去世,他死後不久,十月,皇甫嵩和張梁廣宗大戰,張梁大敗,當場陣亡,張角也被剖開棺木,砍下人頭,將人頭送到洛陽示眾。失去領頭人物的黃巾之亂也陷入各方單打獨鬥,從而被東漢朝廷給順利平定。

三國演義中

[編輯]

據小說《三國演義》描述,張角入山採藥,遇到一名碧眼童顏的老人(人稱南華老仙)授予《太平要術》。張角得書後,曉夜攻讀,終有所成,創太平道,並根據太平經「眾星億億,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蚑行之言,不若國一賢良也」,自稱「大賢良師」(實應得到東漢順帝于吉宮崇所傳的《太平清領書》)。

相關記載描述,中平元年(184年)正月瘟疫流行時,許多生病的百姓喝下他的符水後,都不藥而癒,張角被百姓奉為活神仙,張角又派出八使到外傳教。因此,追隨的信徒愈來愈多,甚至高達數十萬人,遍及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荊州揚州兗州豫州等八州人,皆祀奉張角的名字,幾乎佔了當時全國的三分之二,信徒尊稱「大賢良師」。

張角與弟子雲遊四方,傳播其思想。及後把十幾萬信眾組織起來,分為三十六方,每方各置首領統率,並宣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更令各人以白土書「甲子」二字於家中大門上。

中平元年(184年)張角與其弟張寶張梁率領信徒起義,史稱「黃巾之亂」。張角更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參加的人都裹上黃色的頭巾作為標誌,所以稱之為『黃巾軍』。在廣宗(今河北威縣)擊退北中郎將盧植的進攻;後又打敗東中郎將董卓

不久,張角病死。同年十月,角弟張梁戰死廣宗。失去領導下,黃巾軍迅速瓦解。黃巾軍被鎮壓後,張角被戮屍梟首。但餘波未了,當時各地有實力的地方勢力成為軍閥,號稱諸侯,趁亂世控制朝廷,架空皇帝,直接影響到東漢的滅亡。

影響

[編輯]

此役對後代也有影響,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方臘之亂就是尊張角為教主。

評論

[編輯]
  • 元懌:「臣聞律深惑眾之科,禮絕妖淫之禁,皆所以大明居正,防遏姦邪。昔在漢末,有張角者,亦以此術熒惑當時。論其所行,與今不異。遂能詃誘生人,致黃巾之禍,天下塗炭數十年間,角之由也。昔新垣姦,不登於明堂;五利僥,終嬰於顯戮。」

登場作品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漫威宇宙歷年來的至尊法師究竟有誰?今天直接統整介紹!. 廢材觀測站. 2022-05-09 [2022-06-02] (中文(臺灣)). 
  1. 范曄後漢書孝靈帝紀
  2. 范曄《後漢書,皇甫嵩朱雋列傳
  3. 陳壽三國志吳志一·孫破虜堅傳
  4. 干寶搜神記·卷六
  5. 袁宏後漢紀·孝靈皇帝紀中
  6. 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