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州
外觀
岐州,南北朝到唐朝的一個州,治所在雍縣(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區南)。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設置,轄境為今陝西省周至縣、麟遊縣、太白縣、寶雞市、隴縣一帶。隋朝雍縣遷至今鳳翔縣,隋煬帝大業年間改為扶風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復為岐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為扶風郡。至德二載(757年)十二月,升為鳳翔府。
隋朝行政區劃變遷 | |||||||||||
---|---|---|---|---|---|---|---|---|---|---|---|
區劃 | 開皇元年 | 區劃 | 大業三年 | ||||||||
州 | 岐州 | 隴州 | 郡 | 扶風郡 | |||||||
郡 | 岐山郡 | 武都郡 | 隴東郡 | 安夷郡 | 縣 | 雍縣 岐山縣 郿縣 虢縣 汧源縣 汧陽縣 南由縣 陳倉縣 普潤縣 | |||||
縣 | 雍縣 三龍縣 周城縣 |
洛邑縣 | 汧源縣 汧陽縣 |
南由縣 長蛇縣 |
岐州刺史
[編輯]- 北魏岐州刺史
- 劉藻(487年-492年)
- 皇甫椿齡(494年-496年)
- 慕容郁(497年)
- 員標(499年-500年)
- 趙超宗(501年-503年)
- 楊津(504年-511年)
- 元謐(512年-516年)
- 元彧(517年-518年)
- 胡寧(518年-519年)
- 劉道斌(521年-523年)
- 崔延伯(523年)
- 裴芬之(523年-524年)
- 伊瓮生(524年)
- 楊椿(525年)
- 魏蘭根(525年-527年)
- 張熠(527年)
- 杜顒(527年-529年)
- 張熠(529年)
- 楊侃(529年)
- 羅鑒(529年)
- 賀拔岳(530年-532年)
- 韋義遠(532年-533年)
- 楊幼卿(533年)
- 越特肱(534年)[1]
- 唐朝岐州刺史
- 李神符(618年)
- 李靖(武德年間)
- 柴紹(623年—625年)
- 鄭善果(627年)
- 張德亮(631年)
- 豆盧寬(貞觀年間)
- 盧某(貞觀年間)
- 李元祥(636年)
- 蕭瑀(636年)
- 李愔(639年)
- 崔世俊(貞觀年間)
- 王仁表(貞觀年間)
- 馮長命(貞觀年間)
- 張發(貞觀年間)
- 長孫操(649年)
- 柳亨(654年—655年)
- 李素節(655年)
- 于承素(655年)
- 李賢(656年)
- 程知節(顯慶年間)
- 于志寧(龍朔年間)
- 竇惲(高宗時)
- 崔義起(高宗時)
- 魏玄同(儀鳳初年)
- 蘇良嗣(682年)
- 李義琛(高宗末年)
- 李崇真(光宅初年)
- 雲弘嗣(691年)
- 李上義(武周時)
- 薛元嗣(武周時)
- 楊守挹(武周時)
- 陳令英(武周時)
- 韋㴶(武周時)
- 宗楚客(700年)
- 張昌期(703年)
- 武攸寧(神龍初年)
- 李某(神龍初年)
- 蘇珦(神龍年間)
- 武重規(中宗時)
- 李思訓(景龍末年)
- 薛謙光(711年)
- 楊廉(先天年間)
- 元行沖(開元初年)
- 李成器(714年)
- 韋湊(714年—716年)
- 單思遠(717年—718年)
- 李隆範(718年—720年)
- 鄭繇(718年—720年,長史)
- 李朝隱(722年)
- 陸伯玉(725年)
- 馬回(開元年間)
- 閻玄秀(開元年間)
- 許景先(728年—729年)
- 呂元悟(開元年間)
- 李擇言(732年)
- 蕭炅(736年—738年)
- 鄭少微(739年)
- 裴卓(開元末年)[2]
注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舊唐書·志第十八·地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