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飛彈危機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6年4月14日) |
古巴飛彈危機 | |||||||
---|---|---|---|---|---|---|---|
冷戰的一部分 | |||||||
中情局照片:蘇聯製的R-12飛彈於紅場上的展示,該型飛彈後續部署至古巴 | |||||||
| |||||||
參戰方 | |||||||
美國 土耳其 義大利 支持: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
蘇聯 古巴 支持: 華約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約翰·F·甘迺迪 | |||||||
傷亡與損失 | |||||||
擊落1架U-2偵察機,飛行員魯道夫·安德森少校當場死亡 1架RF-8A戰鬥偵察機受損 |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
---|
種類 |
政治實體 |
散佈 |
條約 |
古巴飛彈危機(英語:Cuban Missile Crisis),又稱古巴危機、加勒比海飛彈危機或加勒比海危機(俄語:Карибский кризис,羅馬化:Karibsky krizis,IPA:[kɐˈrʲipskʲɪj ˈkrʲizʲɪs]),是1962年冷戰時期在美國、蘇聯與古巴之間爆發的長達1個月零4天的嚴重政治、軍事危機。事件爆發的原因是蘇聯為應對美國在義大利和土耳其部署彈道飛彈的舉措,在古巴部署了類似的彈道飛彈,進一步導致對抗升級為一場世界危機。儘管這場危機持續時間很短,但其仍是美國國家安全史和核戰爭準備史中的一次重要事件,亦通常被認為是冷戰最接近升級為全面核戰爭的一次[3]。
背景
[編輯]冷戰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兩個戰勝國美國和蘇聯分別代表兩個截然不同的經濟和思想意識形態政策,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亦即自稱自由民主國家,結成陣營,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亦即自稱代表無產階級的共產黨執政國家,展開全球性的政治較量,兩個超級大國的策略在於不斷使用新的武器來顯示自己的優勢。
雙方的戰略考慮均不排除向對方進行核「首發」的措施。這個戰略的目的在於向對方進行猛烈的第一次打擊,以癱瘓對方,無法進行核反擊。常規武器火力無法達到這個目的。當時兩個超級大國所擁有的飛彈技術(洲際彈道飛彈)可以覆蓋到18,000公里外的目標,因此雙方均可以從自己的國土打擊對方國土內的目標。同時雙方的戰略轟炸機機隊(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和圖波列夫Tu-95)也能夠打擊對方領土內的目標。但是這些武器的短處在於它們的預警時間太長,因此對方有足夠的時間採取反制措施。為了縮短這個預警時間,雙方必須將其核飛彈儘量部署到對方的領土附近。
在1962年古巴危機前夕,美蘇核武庫(總量/其中戰略核彈頭)對比為(27,000/5,000):(3,600/300)。美蘇可從本土打到對方的洲際飛彈對比為294:56,其中蘇聯SS7(R16)剛裝備不久,實際可能僅20枚SS7(R16)和3枚SS6(R7)可應戰快速調用;且與當時美國的「宇宙神」和「大力神I」洲際飛彈一樣,這些首批洲際飛彈同有可靠性欠佳的問題。美國另有剛成軍的5條華盛頓級核潛艦,每艘可攜帶16枚射程1850公里使用固體燃料可從水下發射的「北極星」Polaris A-1中程飛彈,可於北冰洋和日本海對蘇聯構成潛在核威懾,而蘇聯當時還沒有相應的對抗措施。基於以上極具優勢的核力量,1959年美國在義大利和土耳其公開部署了45枚中程彈道飛彈PGM-19朱庇特彈道飛彈,距離莫斯科僅約2,000公里,進階形成對蘇聯的公開核威懾,這是後來古巴危機的導火線。
1898年美國戰勝西班牙,逼使西班牙放棄古巴主權,古巴成為獨立國,但古巴的政治、經濟實際被美國控制,大部分古巴產業掌握在美國人手中。美國與古巴訂立不平等條約,直接干涉古巴政府,並在關塔那摩灣建造永久海軍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古巴的民族主義日漸高漲,而美國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廢除憲法,實行軍事獨裁統治,引發民眾反抗。1953年7月,以卡斯楚為首的古巴革命軍發動武裝起義,經過多次失敗,卡斯楚等革命黨人流亡海外,與南美阿根廷游擊隊領袖切格瓦拉合作,1956年底乘坐小艇從墨西哥偷渡返回古巴,展開在山區的游擊戰爭。卡斯楚一開始不是一個左翼共產主義者,而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希望透過武裝和革命解放拉丁美洲。但是他身邊的人都是左翼[4]。1958年底,卡斯楚占領哈瓦那,巴蒂斯塔逃到多明尼加。1959年1月1日,卡斯楚領導的革命黨終於推翻巴蒂斯塔政權,建立古巴革命政府,這時美國和古巴之間沒有敵意對立。美古對立始於1959年底,古巴領導層變為激進派,大量古巴難民進入加州,美國國內反對卡斯楚的聲音逐漸變大,民意不斷向甘迺迪施壓,希望推翻古巴政權。這時美國再次希望通過制裁向古巴施壓,祭出武器禁運,和停止向古巴購買糖(糖是古巴的重要經濟作物,因此對古巴經濟打擊極大),美國企業也開始減少對古巴的原油供應。古巴革命政府實行土地改革,開始沒收土地和私有財產,美國人擁有的銀行、工廠、商店、農場全部國有化。1960年古巴作為回應,開始向蘇聯購買武器,蘇聯也同意向其供應原油。同時美國的在古巴原油加工企業全部收歸古巴國有。1960年12月在聯合國大會上,蘇聯和古巴領導人非正式會面,赫魯雪夫表示,如果美國入侵古巴,蘇聯會以飛彈回擊。1961年1月古巴驅逐美國外交人員,美國政府立即宣佈與古巴革命政府斷絕外交關係,凍結古巴在美國的資產,且開始對古巴實施貿易禁運,古巴革命政府開始倒向蘇聯陣營。
古巴革命
[編輯]1952年,富爾亨西奧·巴蒂斯塔通過軍事政變成為古巴總統[5],隨即解散議會,廢除1940年以來的憲法,他的獨裁政府同時也招致了諸多反對(儘管美國政府不贊同,但是沒有表達任何反對)。1959年1月1日,菲德爾·卡斯楚從最初的82人起家[6],逐漸獲得各激進團體的支持,反政府活動成功,推翻了自1952至1959年的巴蒂斯塔獨裁軍政府政權[5]。1月13日成立了古巴共和國。宣告這一勝利的是領導人民革命的菲德爾·卡斯楚,當時這位領袖人物年僅32歲。新政權成立初期,美國同古巴的關係還比較好。2月,卡斯楚出任總理,4月訪問美國,還受到艾森豪政府的熱烈歡迎[5]。同時美國希望把古巴納入美國的勢力範圍,鞏固它在拉美的基礎。 無論是卡斯楚還是他的戰友,本來不僅同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沒有任何聯繫,而且甚至對馬列主義、對共產主義學說尚無基本的認識。
美古關係惡化
[編輯]古巴新政府的領導成員發生很大變動,政府重要部門絕大多數被主張實行激進政策的人所掌握。美國政府擔心古巴動搖美國在拉美的基礎,因而就對古巴新政權產生不滿,企圖逼新政府就範,結果就導致了美國與古巴關係的日益惡化。卡斯楚的新政府一開始打算保持古巴與美國的關係,但是美國不肯與卡斯楚交往;卡斯楚向美國貸款,但是德懷特·艾森豪政府拒絕其要求,並支持古巴內部的遊擊組織試圖推翻卡斯楚政府。1961年1月5日,艾森豪政府於卸任前半個月宣布同古巴斷絕外交關係。同時,從經濟上開始對古巴進行制裁,企圖通過卡斷經濟命脈來扼殺古巴新政權。因此卡斯楚只能向美國以外的勢力求援。
豬玀灣事件
[編輯]1961年4月15日,在剛上任不久的甘迺迪政府的支持下,古巴流亡者組成的部隊駕駛改塗流亡政府標誌的美國B-26型轟炸機從佛羅里達起飛,對古巴進行了兩天的轟炸,1000多名流亡軍從瓜地馬拉的訓練營出發,抵達尼加拉瓜卡貝薩斯港登船,於古巴南部豬玀灣登陸,意圖占領當地機場,迎接古巴流亡政府,而後籍流亡政府請求美國軍事介入,由已在佛羅里達訓練10個月的約1萬美軍直接插手,入侵古巴並推翻卡斯楚政府。但是在72小時之內,流亡軍被政府軍擊敗,流亡政府也未能登陸古巴。美國政府並未就此罷休,繼續對古巴施加壓力。 [7]
北方森林行動
[編輯]在古巴流亡軍的軍事行動失敗後,在時任參聯會主席李曼·雷姆尼澤上將主持下,美國又擬定了直接派兵入侵古巴的「貓鼬行動」;而其中關鍵的和機密的,作為「貓鼬行動」的「先導」和「正名」的「北方森林行動」,指示由美軍執行如襲擊美軍駐關塔那摩基地和位於佛羅里達的民用設施等各種恐怖襲擊,以及在深海擊沉古巴難民船,然後嫁禍於古巴卡斯楚政府引發眾怒,再以此為由直接出兵入侵古巴[8]。但貓鼬行動被甘迺迪擱置,甘迺迪通過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回復李曼上將,總統明確拒絕了北方森林行動部分,後李曼上將下令銷毀北方森林行動的相關文件,但其中部分文檔被遺忘未及銷毀,至美國國會在1992年通過法案,要求與甘迺迪暗殺事件相關的全部500萬頁檔案文件要在25年內全面公開,後被檢出曝光。而貓鼬行動中刺殺卡斯楚的部分得以施行,到80年代,這一部分變得更具象徵意義,CIA公開承認了對卡斯楚的各種光怪陸離的暗殺行動,但亦將刺殺行動限制在不波及其他領域如政變的範圍內,在638次刺殺行動的後期更具警示意圖。
向蘇求援
[編輯]受到美國的強大壓力,卡斯楚不得不向蘇聯尋求援助。蘇聯當時對古巴的處境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關切,正是出於同美國爭奪霸權的需要,想在拉丁美洲找一個立足點。古巴的求援,正是赫魯雪夫求之不得的事情。他認為,古巴局勢的發展,直接關係到蘇聯在拉丁美洲的影響,關係到蘇聯的威信及其在拉美的立足點。古巴和蘇聯於1960年就恢復了外交關係。在美國同古巴絕交後,蘇聯就抓住機會,增加了對古巴的經濟、軍事援助。蘇古關係的發展,也就隱伏著美蘇關係的緊張和日後的飛彈危機。[9]
被逼入絕境的卡斯楚,1960年秋天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講話。他面對坐在大廳裡的美國人說,是你們促使我們尋求新的市場和新的朋友,它們就是蘇聯和社會主義世界。在這之後,我們就開始對這種社會主義產生了興趣並開始研究它[10]。1961年4月16日,卡斯楚宣布古巴成為社會主義國家[11],正式地加入了社會主義陣營。
前奏
[編輯]從1959年開始美國分別在義大利(2個中隊30枚)和土耳其(1個中隊15枚)高調部署了共45枚PGM-19朱庇特彈道飛彈(有消息稱每個中隊都有機動運輸的後備彈,總數可能達75枚),在兩國分別設立了10個和5個發射場,每個發射場永久固定3具發射架(在土耳其的部分發射架,作為旅遊景點目前尚存),每具發射架常備豎立1枚裝載了核彈頭並連接了燃料加注管的朱庇特中導對準蘇聯,這些飛彈噴塗了義大利和土耳其國旗,名義上移交兩國空軍,實際由美國空軍掌管核彈頭的設置及飛彈的瞄準與發射。1962年4月最後一批在土耳其的PGM-19朱庇特彈道飛彈及其發射裝置豎立完畢[12],由於這些飛彈可迅速發射(最快的5分鐘)且露天無遮蔽公開部署,對華約的空中偵察毫不掩飾,處不受保護的狀態很容易被攻擊,因此它們明顯只是用來進行第一打擊使用的。
同期美英兩國低調地共同部署了4個中隊60枚PGM-17雷神飛彈(另有20枚機動運輸的後備彈)於英國,在英國設置了20個發射場,每個發射場永久固定3套發射裝置,與在土意部署朱庇特中導離莫斯科幾乎等距約2,000公里。雷神中導空重更輕,射程更遠而更脆弱,平置存於可移動倉庫下,便於拆裝彈頭,大多數平時已裝載了核彈頭;雷神發射裝置則要複雜許多,包括以無塵室標準管理的倉庫,和多棟以掩體標準建造的控制室及燃料儲存室,全部建築又建立在近2米厚的水泥地基上。雷神中導亦常備連接了燃料加注硬管,並與永久固定的液壓豎起/發射架連接,接到發射命令後需先移除倉庫然後豎起,再加注燃料,共需約15分鐘,相對朱庇特中導反應速度較慢。雷神中導發射失敗率較朱庇特中導高,曾在實彈高空試射任務中,於發射台上加注燃料的過程中爆炸,導致發射場核污染。
與部署在土耳其、義大利的朱庇特中導不同,英國原本是按備戰數十年的標準斥巨資建造這些發射裝置,造價遠高於雷神中導本身,並由此取得與美國的對等權限,即每座發射裝置有兩枚須同時使用的不同鑰匙,由英美分別掌管一枚,形成邏輯上的「與」關係,須英美共同同意才可發射。但這些裝置在服役平均不到2年後即被廢棄,部分拆除了金屬構件而水泥結構尚存,經申請獲許可後也可參觀。
與此同時美國此時已經擁有可以從水下發射的北極星飛彈,這些核潛艦不易被發現和消滅,而蘇聯當時還沒有相應的對抗措施。不過這些飛彈不像現在的潛射彈道飛彈那麼強大,當時剛剛裝備的A-1型最大射程只有1,850公里,若試圖攻擊莫斯科須先駛入黑海或波羅的海等蘇聯重兵把守的海域,尚未對莫斯科構成直接威脅。
1960年10月26日和27日美國首次從德克薩斯州的勞夫林空軍基地起飛U-2偵察機飛越古巴。1961年9月5日美國偵察機首次拍攝到SA-2地對空飛彈以及米格-21戰鬥機。
阿納德爾行動
[編輯]英美在歐洲和西亞部署的中導技術門檻較低,數量龐大,接到發射指令後5至15分鐘即可發射,飛行約12分鐘即可抵達莫斯科。60年代初(使用液體燃料的)遠程洲際飛彈發射準備時間均需至少1小時,2016年,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在競選辯論中透露,即便是美國現代的(使用固體燃料的)洲際彈道飛彈,在接到發射命令後準備時間也需4分鐘;而繞飛半個地球的飛行時間則約30分鐘,所以即便與當今對比,這批60年代的中導實在是太過接近,也就如達摩克利斯懸劍對莫斯科構成莫大的威脅。蘇共中央主席團(後更名為蘇共中央政治局)責成當時的第一書記赫魯雪夫著手解決這個問題。赫魯雪夫有多種選擇,他也的確施行了,包括升級以當時新式的 S-25 Berkut/SA-1防空飛彈(蘇式防空飛彈的鼻祖,比現今仍在使用的SA-2有更高承載力,但只能固定部署)為主要手段的莫斯科防空圈至加載1萬5千噸當量核彈頭成為防空核彈,擴建莫斯科地鐵包括傳聞依附於2號線上的秘密支線,並在蘇聯兩年未進行核試驗後於1961年10月30日親自下令試爆了一枚超級氫彈沙皇炸彈,但這些沒有解決根本問題。1962年4月,赫魯雪夫在與蘇聯國防部長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於黑海海邊散步時,面向黑海對面的土耳其,首次表達了其設想的更為激進的方案,即利用美古關係惡化,於古巴部署攻擊性中程飛彈,對美國實現同等威脅。赫魯雪夫當時誇張地向馬利諾夫斯基稱,這是「將一隻刺蝟扔進美國的褲襠」。後來的實際運行卻並非赫魯雪夫設想的那麼簡單。
1962年5月21日,蘇軍副總參謀長阿納托利·格里布科夫大將(Anatoly Gribkov)和兩名助手開始根據赫魯雪夫的想法制定「阿納德爾行動」(Operation Anadyr)。格里布科夫的初始計畫為在古巴部署5個彈道飛彈團,其中3個裝備R-12型中程飛彈(北約代號SS-4,射程2,000公里),2個裝備R-14型中遠程飛彈(北約代號SS-5,射程3,700公里),每個團配有8具發射架,按1.5倍配備相應飛彈,飛彈按1:1配置戰略核彈頭。總計40具發射架60枚飛彈和60枚百萬噸當量級戰略核彈。如果從古巴西部發射,飛彈射程足以覆蓋美國本土全境。為了給飛彈部隊提供支援,蘇軍還將部署大批防空和地面部隊,包括2個短程飛彈團(按1:5:5配備FKR-1短程巡弋飛彈含16具發射架、80枚飛彈和80枚戰術核彈頭)、2個防空師(配備防空飛彈)、1個戰鬥機團(裝備40架米格-21戰鬥機)、1個飛彈快艇支隊(12艘飛彈艇),和4個摩托化步兵團(配備T-54戰車124輛、水陸兩棲戰車12輛、裝甲車280輛、反戰車飛彈發射器36座)。上述部隊的總兵力為50,874人。
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在7月4日批准了行動計畫,三天後赫魯雪夫拍板決定實施。在9月4日美國U2偵察機發現了蘇軍的防空飛彈和快艇,甘迺迪向蘇聯干涉古巴提出抗議,蘇聯人又決定增派1個可投擲核炸彈的轟炸機團(最初為22架IL28和6枚空投核彈,後又增加20架IL28至總共42架,但並未全部運抵古巴),3個裝備月神luna短程飛彈-發射架-履帶式運載車一體裝置的自走火箭營(按1:5:1配備12輛可載彈機動的履帶發射車,60枚飛彈和12枚戰術核彈頭,至少有6部運抵古巴),2個喀秋莎火箭營(40部喀秋莎火箭發射車)。同時古巴動員正規軍兵力27萬,配備T-54戰車394輛,高射砲888門,重型火砲和重迫擊砲近千門來保護。
1962年9月8日蘇聯貨船「鄂木斯克號」攜帶SS-4中程飛彈赴哈瓦那,這可能是第6個在古巴部署的中程飛彈團,但是沒有將這批貨運到地方卸貨,古巴危機即已結束。
至1962年10月,蘇聯在美國大部未知情的情況下在古巴秘密部署的核子武器有:
- 兩批共158枚核彈頭,由2艘蘇聯貨輪「因迪吉爾卡河」號(Indigirka)和「亞歷山大羅夫斯克」號(Alexandrovsk)分別於10月4日和10月23日運抵古巴。其中包含百萬噸當量級戰略核彈頭,首批36枚、第二批24枚,共60枚。這60枚戰略核彈頭中的36(或一說40枚,除SS-4所需的36枚外,還有4枚被計劃藏匿於古巴主要港口,在港口被佔領、美軍登陸部隊雲集時引爆,充當核地雷)在危機爆發中轉移到陸地上,以備第1波核攻擊,危機結束後又迅速收回存於貨輪。
- 5個中程飛彈團共60枚SS-4、SS-5中程飛彈(共40具發射架)分批於9月8日夜和9月16日運抵古巴(另有材料說SS-4實際有4個團預定48枚,實際運到42枚,在危機結束後的撤出中按協議向美方展示了這42枚,而SS-5的發射架和核彈頭全部運到,但SS-5飛彈本身卻未運至古巴。),用於搭載百萬噸當量級戰略核彈頭,目標為美國主要城市。因SS-4、SS-5均使用強腐蝕性燃料,燃料只能在接到發射指令後灌注。據當時其中一名飛彈團指揮官自傳,當時蘇聯公開在建的發射場和隱蔽的發射架尚不具備快速發射能力,在隊員準備彈體時他本人將驅車前往核彈頭倉庫取回核彈頭,往返需要30分鐘,加上安裝彈頭、豎起和灌注燃料的時間,這批中程飛彈最快要滯後45分鐘至1小時才能發射。
- 7艘高爾夫級(golf class/project 629)常規動力彈道飛彈潛艦,各配備3枚射程600公里的ss-n-4(R13)艦載型短程飛彈用於搭載百萬噸當量級戰略核彈頭。這些潛艦與仍存有20枚百萬噸當量級核彈頭的蘇聯貨輪同泊於古巴港口,作為第2波核攻擊的後備載具。當時蘇聯尚無潛射技術,這7艘潛艦需上浮,將發射蓋打開通風情況下才能灌注強腐蝕的硝酸/苯胺燃料,發射準備時間約15分鐘。
- 首批22架經核武投擲改裝的IL28配有從貨輪卸載由空軍自行保管的6枚407H「塔季揚娜」空投型萬噸當量級戰術核炸彈,這是蘇聯在古巴的最快反應核攻擊力量。兼備配有反潛和常規轟炸的武器。
- 4艘狐步級(foxtrot class/project 641)常規動力潛艦,單獨配備各1枚T5型533mm戰術核魚雷,用於對付可能的美國對古巴的海上進攻。
- FKR-1短程巡弋飛彈,用於搭載80枚戰術核彈頭,一小部分瞄準關塔那摩,大部分圍繞哈瓦那,用於對付可能的美國對古巴的海陸進攻。
- Luna短程飛彈含12部可載彈機動的發射車、60枚射程30公里的3R10飛彈於10月8日運抵古巴,用於搭載增補的12枚戰術核彈(危機時至少有6部發射車和8枚載有核彈的飛彈投入戰備巡邏),並可能作為FKR-1的候補載具。
危機時間表
[編輯]- (以下均為1962年)8月5日和29日中央情報局通過U-2偵察機以及間諜報告首次在比那爾德里奧省發現了防空飛彈發射裝置。
- 8月24日,面對質疑聲,美國國務院情報司負責人希爾斯曼向國會保證,古巴軍事裝備是防禦性的。
- 9月4日,美國U-2偵察機發現了蘇軍的防空飛彈和快艇,甘迺迪向蘇聯提出抗議。同時甘迺迪宣稱「沒有證據說明古巴出現了進攻性飛彈。」
- 9月9日,中華民國黑貓中隊的一架U-2於中國江西南昌被擊落,美國擔心1960年U-2偵察機在蘇聯被擊落重演,暫停了對古巴的U2偵察。此禁令至10月9日解除,又因9月下旬至10月13日古巴上空連續近1個月陰雨,實際至10月14日才再次出動。
- 9月13日,甘迺迪重申古巴的軍事部署不是挑釁性行動。
- 9月19日,美國情報委會員在內部評估報告中再一次確認,蘇聯不會將進攻性飛彈運入古巴。
- 9月28日,美國在海上發現了蘇聯正往古巴運送伊爾-28轟炸機的貨輪,綜合多方面信息,甘迺迪有所警覺。
- 10月1日,美國調用膠片返回式偵察衛星變軌古巴上空拍照,同樣因為天氣原因未得有效情報。
- 10月7日,古巴總統奧斯瓦爾多·多爾蒂科斯·托拉多(此時卡斯楚為總理)在聯大發言:如果我們受到進攻,我們必會反擊,反擊將用強大武器,此武器強大到我們不想用它。這樣的暗示更加深甘迺迪政府的警覺。
- 10月9日,在解除U2禁飛的同時,美國專門又發射了1枚膠片返回式偵察衛星,試圖看到蘇聯正在進行的不尋常活動。
危機的爆發
[編輯]真正的危機從1962年10月中旬開始。
- 10月14日周日:兩架從德克薩斯州勞夫林空軍基地起飛的U-2偵察機飛越古巴拍照。實際上,此時「阿納德爾」計畫的準備工作已大部分完成(大部分中程飛彈已抵達,但第二批核彈頭將於10月23日抵達),赫魯雪夫在古巴西北部聖克里斯托佛附近將5個飛彈團中的2個未經偽裝地展開,向甘迺迪攤牌。
- 10月15日周一:偵察機拍攝的照片明確地顯示了飛彈的存在。這些飛彈是部署在古巴西北部聖克里斯托佛附近的SS-4飛彈,它們可以打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 10月16日周二:國家安全顧問麥克喬治·邦迪向甘迺迪匯報偵察結果,甘迺迪召集他的執行委員會來討論各種反應方式。其中包括容忍蘇聯部署飛彈、試圖採取外交解決以及軍事手段如封港、空襲和入侵。所有這些討論均是絕密(公眾和蘇聯不知道)。甘迺迪秘密下令繼續使用U-2偵察。
- 10月17日周三:美國一天之內派出六架U-2偵察機拍攝飛彈發射場,照片證明古巴兩處正在安裝SS-4、SS-5彈道飛彈發射架,至少有16枚SS-4,24個SA-2防空飛彈陣地和一個存放核彈頭的掩體。此外照片還顯示有數十架伊留申IL-28輕型轟炸機。SS-4、SS-5型號是根據雙重間諜奧列格·潘科夫斯基上校以前提供的情報判讀出的,這些飛彈中射程最大的為3,700公里,它們可以攻擊所有美國重要的工業城市,包括華盛頓,預警時間只有五分鐘。
- 10月18日周四:蘇聯外長安德烈·葛羅米柯赴白宮與甘迺迪會晤。這次會晤是一次計劃已久的會晤,並不是針對古巴事件的。出於策略性考慮甘迺迪在會晤中沒有提到古巴問題,雙方反覆討論蘇聯已經多次提出的使得柏林非軍事化的問題。這樣一來美國更加相信蘇聯是打算通過他們在古巴的發展來改善在柏林問題討論過程中的地位。這個假設也是其它西方盟國的意見,後來證明這個假設是錯誤的。在華盛頓,不斷有蘇聯大量向古巴出口武器的消息流傳。美國軍隊開始感到不安。美國將軍認為封港太軟弱,他們認為必須立刻進行空襲,然後入侵。尤其寇第斯·艾莫森·李梅空軍上將要求進攻:「紅狗在挖美國的後院,我們必須懲罰他們。」[來源請求]羅伯特·甘迺迪命令他的司法副部長尼古拉斯·卡心白審查封港的法律基礎。
- 10月19日周五:卡心白向執行委員會匯報封港的法律基礎。執行委員會被分為數個組,分別研究對付古巴飛彈的各種方案。
- 10月20日周六:雖然甘迺迪的高級顧問要求入侵,執行委員會最後決定按兵不動,進行封港。
- 10月21日周日:甘迺迪決定封港並召集大報紙的主編來避免報紙過早報道。
- 10月22日周一:美國軍隊進入警備狀態(三級戒備狀態),為了準備入侵,更多的美軍被移駐到佛羅里達州,約200艘艦船圍繞古巴。英國、法國、西德和加拿大的政府代表獲得通知,這些國家向甘迺迪表示他們的支持。甘迺迪發表電視演講,宣布從10月24日開始對古巴進行封鎖。此外他要求赫魯雪夫將蘇聯飛彈撤出古巴,並威脅假如美國被攻擊的話將進行強大回擊。克里姆林宮看到美國的強硬反應,擔心會出大事,高層開始討論美國的底線與入侵古巴的可能。
- 10月23日周二:赫魯雪夫宣布不接受封鎖,但是保證部署的飛彈完全是出於防禦策略的。美洲國家組織開會投票同意封鎖古巴。
- 10月24日周三:美國對古巴的封鎖開始,由「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戰鬥群率先執行。美國艦隻和蘇聯艦隻首次發生衝突,蘇聯貨輪部分減慢了速度、部分掉頭,蘇聯油輪「布加勒斯特」號則繼續航行並於25日越過封鎖線。美國海軍勒令「布加勒斯特」號停船接受檢查,布號未加理會,為了防止衝突升級,美國艦隻沒有總統的直接命令不許開火,因而放棄了對布號的攔截。26日美軍選中了被蘇聯租用的、為巴拿馬所有的「馬克盧拉」號貨船,對其進行自封鎖開始以後的第一次登船檢查,沒有發現載運武器後即讓其通過。蘇聯艦隻(由2艘老式艦砲巡洋艦、2艘飛彈驅逐艦、2艘巡防艦共6艘艦隻組成的小型艦隊)進入封鎖圈(離古巴海岸800海里),但是美國並未採取行動而是縮小了封鎖圈(改為離古巴海岸500海里),最終所有蘇聯艦掉頭離開了封鎖圈。蘇聯政府繼續表示不作任何讓步,但赫魯雪夫擔心除了在海上發生衝突之外,分布過廣且缺乏海軍保護的蘇聯貨輪一旦被強行攔截,其中所載武器可能將被美國人「奪取並且分析、檢查他們的飛彈和彈頭等諸如此類的先進武器[來源請求]」,仍命令多數載有軍火如IL28的貨輪返航。
- 10月25日周四: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會議上美國大使與蘇聯大使針鋒相對,美國首次展示蘇聯飛彈發射場的照片證明蘇聯的進攻性意圖。
- 10月26日周五:蘇聯不顧封鎖,在古巴繼續部署飛彈。美國執行委員會討論軍事步驟,並準備繼續美蘇對話,但軍方強硬派十分懷疑蘇軍企圖,要求空襲以示警告,必要時可以入侵古巴。當日較晚時蘇聯大使館向甘迺迪轉交了赫魯雪夫可能是較早發出的第一封信(此信被中情局鑑定為赫魯雪夫親筆簽名)。蘇聯人在此時展現願意談判的態度,表示如美國保證不入侵古巴的話蘇聯可以撤離飛彈。甘迺迪於是決定暫不入侵古巴。
危機的高峰
[編輯]- 10月27日周六:當天上午蘇聯大使館又向甘迺迪轉交了赫魯雪夫第二封比較官方的信,其中措辭比較強硬,且增加了美國須撤回部署在義大利和土耳其的飛彈的要求。後有分析認為,這是蘇共中央主席團堅持需達成解除北約中導對莫斯科威脅作出的決定。
該日為古巴衝突的最高峰,雙方均發生小型衝突,首先是早晨時分,美國空軍進行了一次運載火箭試驗,這次試驗沒有通知執行委員會。
同時蘇聯在古巴附近有四艘載有核魚雷的狐步級常規動力攻擊潛艦(B-4、B-36、B-59及B-130),美國海軍很快就確定了這四艘潛艦的位置,但是美國人不知道這些潛艦上帶有核魚雷。此時蘇聯已授權在古巴的蘇軍,在受到攻擊且無法聯絡莫斯科的情況下,掌握核彈的部隊可自行決定是否使用手中的核子武器而不必等待莫斯科命令。由於這些潛艦潛水很深,它們無法與莫斯科通訊。美國海軍科尼號驅逐艦(DD-508)向最後一艘隱藏在海底的舷號為B-59的蘇聯狐步級潛艦投擲了五顆訓練用深水炸彈以逼迫其上浮,在這之前蘇聯在古巴附近海域部署的潛艦大隊另外三艘「狐步」級常規動力攻擊潛艦已迫於壓力而上浮。此時B-59艇內電力已嚴重不足,食物、淡水等生活物資嚴重短缺,船員們忍受著近60度高溫,士氣低落。由於美蘇兩國要求浮上水面的警告方式不同,導致B-59號的艦長誤以為核戰爭已經爆發,遂決定要發射艦上的核魚雷,由於副艦長瓦西里·阿爾希波夫執意不同意(按照當時蘇聯核潛艦的規章必須三位最高軍官:艦長、政委、副艦長一致同意才能發射飛彈),最後潛艦上浮來請示莫斯科的命令[13][14]。
相應的,美國空軍也下令駐阿拉斯加等地的B52攜帶實戰用的核炸彈,輪流空中值班準備攻打蘇聯西伯利亞。當日一架由阿拉斯加起飛的U2「因導航和通訊系統故障」從公海上空接近蘇聯楚科奇半島,蘇方起飛6架戰機攔截,美方則以2架F-102「三角劍」戰機攜帶1,700噸當量的戰術核火箭前往支援U2。雖然甘迺迪下令沒有其直接命令不得開火,但嚴格說來,發射核武的核按鈕實際上仍掌握在空軍人員手中,一旦擦槍走火後果恐會不堪設想,這也導致危機結束後,甘迺迪要求所有核武須加裝密碼鎖,掌握核武的技術軍官只有在獲得上級授予的密碼解鎖後,才能使用核子武器。
同日,當地原蘇軍防空部隊發射的三枚SA-2防空飛彈中的兩枚擊中美國一架飛行在古巴上空21,336米的U-2,偵察機於巴內斯被擊中後墜毀在古巴,飛行員魯道夫·安德森少校當場死亡。另一架美國海軍的RF-8A也被37mm防空砲火擊中,U-2在古巴被防空飛彈打下的噩耗傳到美國空軍司令部後,鷹派就已經開始明確立場,認定蘇軍不打算接受談判,美國空軍官員當即決定根據計畫出動F-100超級軍刀戰鬥機空襲古巴巴內斯的防空飛彈陣地,將它們徹底摧毀。然而,這畢竟是對一個主權國家的重大軍事行動,因此,美國空軍不得不將作戰計畫上報國防部,國防部又上報甘迺迪總統。甘迺迪總統考慮再三,最後否決了軍方的空襲計畫。當天,甘迺迪下令10枚新研製的「義勇兵I/LGM-30A」洲際飛彈進入戒備(這批飛彈後來被發現起飛助推器有缺陷,可能導致射程低於4,300英里(6,920公里),根本無法到達蘇聯,至1963年的LGM-30B才得以修正),以警告赫魯雪夫不要輕舉妄動。赫魯雪夫本也無意妄動,僅面對入侵古巴領空的飛機不得不動。同時甘迺迪表示同意繼續談判。
此時美國軍方認為蘇聯在古巴的中導發射裝置將完全建成,在10月29日周一,可能具備類似朱庇特和雷神中導的快速發射能力,曾發動火攻東京的空軍上將柯蒂斯·李梅試圖逼迫甘迺迪馬上同意軍方擬定的進攻計畫,即29日凌晨由空軍率先開始空襲,並在其後幾天中遂行在古巴登陸並最終佔領古巴,且暗示屆時若年輕的總統未能作出決定,軍方也會發動攻擊。
危機的轉折點
[編輯]此時以參聯會主席馬克斯維爾·泰勒上將為首的軍方將領積極請戰,以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為首的文官則傾向於由司法部長羅伯特·甘迺迪提出、並獲約翰·甘迺迪總統首肯的談判方案,即先忽略赫魯雪夫的第二封信,只回覆第一封信所列的談判條件,暫時避開從義大利及土耳其撤出飛彈以備繼續和蘇聯討價還價。約翰·甘迺迪總統一方面以軍方不能保證一旦開戰可將所有蘇聯中程飛彈於發射前摧毀為由,拖延了對軍方進攻計畫的回覆(雖然軍方認為10月29日凌晨不宣而戰的突襲計畫可將大部分蘇聯中程飛彈摧毀於地面,即便少數中程飛彈得以發射並摧毀數個美國城市,也是可以接受的代價;但甘迺迪認為不宣而戰的突襲若成功摧毀所有蘇聯中程飛彈自不在話下,而是擔心一旦漏網的蘇聯飛彈成功發射並擊中美國城市造成大量平民傷亡,自己在政治生命中將背負發動美式珍珠港事件的罪名受到各方譴責,但是也不能表示軟弱,因此既不否決也不同意,拖延對軍方的回覆);一方面約翰·甘迺迪表面同意了執行委員會的討論結果,於當天下午向赫魯雪夫回電,表示同意赫魯雪夫的第一封信中建議的,以保證不入侵古巴換取蘇聯撤出中導;但另一方面約翰·甘迺迪對白天發生的多起軍事摩擦心有餘悸並決意立即解決危機,在回電赫魯雪夫的同時,私下令其胞弟羅伯特·甘迺迪派員前往蘇聯大使館,以向蘇聯大使提交書面回信的名義與蘇聯駐美國大使談判,談判秘密限於甘迺迪兄弟和蘇聯大使阿納托利·費奧多羅維奇·多勃雷寧及少數幾名「非正規渠道」的情報官員之間,泰勒上將、麥克納馬拉部長、及蘇聯外長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葛羅米柯均不知情。
華盛頓時間27日晚19:45,羅伯特·甘迺迪於華盛頓特區賓夕法尼亞大道950號美國司法部現「羅伯特·F·甘迺迪」大樓自己的辦公室約見了蘇聯大使多勃雷寧,並口頭傳達了其兄約翰·甘迺迪總統的意願,內容重點為口頭答應撤回在義大利和土耳其的飛彈,交談重點為向多勃雷寧解釋總統受軍方和執行委員會的壓力不能書面出具同意撤回義大利和土耳其飛彈的文件,但總統保證將實現這一點,而若赫魯雪夫執意要書面保證或因此而拖延的話,總統將難以壓制軍方,局面將有可能失控,甚至依約翰·甘迺迪的授意,羅伯特·甘迺迪向多勃雷寧透露了軍方計劃於29日凌晨發動進攻之事。其實約翰·甘迺迪同時另避開執行委員會,通過私人的律師關係正秘密起草對赫魯雪夫第二封信的回覆,其中書面列出了同意撤回義大利和土耳其飛彈的條款,以備不時之需。多勃雷寧與羅伯特·甘迺迪交談結束後天色已晚,仍連夜通知莫斯科並極力向赫魯雪夫轉達甘迺迪兄弟的真實意願,報告中向赫魯雪夫描述了羅伯特表現出的憔悴與不安。
此時華盛頓相對莫斯科時差晚7小時,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雪夫在華盛頓時間27日當晚私下談判完成後,於莫斯科28日周日凌晨召開緊急政治局會議,最終說服政治局成員表決認可約翰·甘迺迪的口頭承諾,同意蘇聯從古巴撤出中程飛彈。莫斯科28日下午16:00(華盛頓時間28日上午9:00),赫魯雪夫通過加密途徑電函甘迺迪和駐古巴蘇軍總司令伊薩·亞歷山德羅維奇·普利耶夫大將;同時另一方面下令莫斯科電台俄羅斯之聲於莫斯科時間28日17:00(華盛頓時間28日10:00)準點向全球廣播蘇聯從古巴撤出中導。只有不到1小時完成這個任務,俄語廣播稿立即以赫魯雪夫給甘迺迪的密電為基礎在克林姆尼宮擬定,由專人驅車趕往不遠處位於帕特尼斯卡婭大街25號的莫斯科廣播大樓,信使乘電梯前往位於頂樓的廣播室時,電梯又因故障(也有說信使在焦急中亂按電鈕導致這種老式電梯停擺)卡在樓中,因是周日樓中空空如也,只有隔音的廣播室和大樓門口的值班室有少量工作人員,信使大聲喊叫終於喚來樓底的大樓管理員,從籠式電梯縫隙中將廣播稿遞出,後者一路步行爬上大樓頂層,終於趕在17點前將廣播稿送至直播室;即便未能趕在17時廣播的話,官方途徑若不出意外也能在1小時左右由蘇聯駐華盛頓大使館將英語版本提交白宮。甘迺迪獲知了自己的情報部門翻譯的俄羅斯之聲的俄語廣播,比蘇聯官方途徑更早。另一方古巴政府也是從俄羅斯之聲廣播中獲知了這個消息,而當時蘇聯駐古巴大使「阿歷謝耶夫」還未從蘇聯收到任何相關信息茫然不知所措。不過赫魯雪夫仍對甘迺迪有可能對軍方失去控制而有所防備,雙方在往復函件中均未提及其餘98枚萬噸當量級戰術核彈頭及所屬除IL-28輕型轟炸機外的大部分載具,赫魯雪夫仍暫時在古巴秘密保有了這批核子武器直至一個月後局勢穩定後撤出。
- 10月28日周日:秘密外交談判終於成功。赫魯雪夫態度改變,在莫斯科電台中宣布,已成功使美國保證,同意不入侵古巴,因此,蘇聯將從古巴撤回所有武器。同時美國決定秘密撤回在土耳其和義大利部署的彈道飛彈。古巴飛彈危機結束。今天一般認為教宗領袖若望二十三世在這件事件的和平解決中起了一定的作用。甘迺迪本人是天主教徒,若望二十三世與赫魯雪夫之間一直有書信往來。
- 為了不使得美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盟國感到難堪、另外也出於宣傳目的,美國從土耳其撤飛彈比蘇聯晚一些(1963年4月),而且是秘密撤軍。這樣美國從表面上來看是這場危機的勝利者。不顧慮這個對外的心理效果的話,蘇聯在這場危機中獲得了一個戰術勝利:透過在古巴部署和撤出飛彈,蘇聯達到了美國從蘇聯的鄰國撤出飛彈的目的。客觀而言,雙方都達成了原先所設定的目標,也都各自保住了面子,算是一個相當圓滿的結局。
尾聲
[編輯]根據雙方協議,蘇聯同意撤出飛彈過程需接受美國監視,古巴開放部分港口的領空,讓美方偵察機低空近距離拍攝中導裝船過程。甘迺迪利用這個機會,讓公眾媒體實況電視轉播了這一過程。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天中,兩周來被核戰陰影籠罩而迫切想知道蘇聯在古巴到底藏了多少貨的美國民眾興奮地參與了對裝船中導的計數,總共數到42枚據信是ss4中導。而自始至終除了發現有安裝了ss5發射架的發射場,各方照片中沒有完全確定有ss5的存在,因此對ss5是否運到古巴,或是否赫魯雪夫一直將其藏匿,有不同見解。同時,由於美國撤出部署於義大利和土耳其的中導,將英國孤獨地置於冷戰最前線,而英國不願意獨自成為冷戰急先鋒,於是英國隨後也廢棄了雷神中導。
赫魯雪夫的舉動,使尚不知「阿納德爾」行動計劃和甘迺迪與赫魯雪夫秘密協議的公眾媒體興奮了一陣,以為赫魯雪夫剛被發現武裝介入,就在美方威脅入侵古巴計劃面前退縮。而事實上甘迺迪是避開大多數執行委員會成員,獨自決定秘密作出戰略退讓,使赫魯雪夫早一步達成了預期的戰略目的。
當然,彼時美國核彈頭數量為蘇聯7倍,北約各國總和為蘇聯9倍,美國在載具上也對蘇聯有很大優勢。美國在義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中程飛彈是基於北約優勢核武庫背景對蘇聯的公開戰略性核威懾,而赫魯雪夫以僅及北約總合1/9的核力量瓦解了此威懾,令美國意識到冷戰背景下,已無法對蘇聯單方面威懾,而需尋求和平共處之道。雙方在局部衝突中也盡量進行代理人戰爭,避免直接與對方衝突。
潘科夫斯基上校
[編輯]潛伏蘇軍總參謀部的雙重間諜奧列格·潘科夫斯基上校向CIA和MI6透露了「阿納德爾」行動,對甘迺迪的決策起了決定作用,因他避免了一場世界性核大戰,而「阿納德爾」行動本身的高度機密性,其本人也因此曝光,於10月22日被克格勃逮捕,後被槍決。相對而言,B59大副瓦西里·阿爾希波夫是撲滅了走火的導火索,而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和天主教會則是協調了雙方最高層的直接對話。
甘迺迪兄弟的結局
[編輯]對美國總統而言,事情並未就此圓滿謝幕,甘迺迪避開軍方,派出自己的弟弟和手下私自與赫魯雪夫達成協議的獨裁舉動引起軍方不滿(CIA有更大嫌疑);美國先是鼓動古巴流亡者武裝對抗卡斯楚,在流亡軍大量傷亡後,此時又保證不入侵古巴,從這件事中撤出,使古巴流亡政府認為受到美國出賣。這兩者具有報復心態,在1年後即1963年約翰·甘迺迪遇刺事件中成為首要的懷疑目標。而6年後即1968年羅伯特·甘迺迪在剛剛贏得了加利福尼亞州和南達科他州初選後即遇刺身亡,陰謀論中也有認為與其在古巴危機中扮演的角色脫不了關係。
美蘇新一輪核軍備競賽
[編輯]另一方面美蘇的相互核威懾也未自此緩和,赫魯雪夫深知蘇聯落後的情況,隨後以「生產香腸」的方式造飛彈,70年代後生產的核子彈頭數一度超越美國,將蘇美核競賽又推向新高,直至80年代雙方都發現無法取得絕對優勢而簽訂中導條約並開始核裁軍。
美蘇熱線
[編輯]古巴危機尤其強調了冷戰中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爆發核戰爭的危險。古巴危機後兩國均開始考慮如何避免類似的危機,尤其是改革交流層面,因為沒有適當的外交機關溝通,必須大費周章藉由第三國的場地派遣使節團多次商談,很容易造成資訊上的不對等和混亂,而直接談判則是這次化解危機的關鍵,為免訊息拖延導致誤判局勢而導致核戰爭爆發,此後,在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建立了美蘇熱線,這樣可以在緊急情況下立刻進行雙邊首腦談判來避免危機升級。以色列與埃及、約旦和敘利亞之間的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後不久,1967年6月5日美蘇兩國第一次使用熱線。後來,兩國在冷戰中還數次使用過熱線。
核按鈕和核子武器密碼
[編輯]危機中甘迺迪意識到雖然其作為總統有決定是否使用核武的權利,但核武的實際發射鈕掌握在保養核武的技術軍官手中。於是在危機結束後下令所有核武都需安裝密碼裝置,密碼由總統和軍方高層保管,僅在下達發射命令的同時交由技術軍官解鎖。這就是今天核按鈕的雛形。而在當時軍方對此並非情願,加之1963年甘迺迪即遇刺身亡,這一命令沒有立即嚴格按其本意執行。今日多數大國都已建立了一套規範看守核武庫,如何應用管理也在軍中成為了一門學問。
另見
[編輯]- 驚爆十三天:一部描述古巴飛彈危機的電影。
- X戰警:第一戰:一部背景設定在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期間的電影
- 赤色風暴:以10月27日蘇俄潛艦艦長與大副間對於核彈發射與否意見不同的事件為藍本所改編之電影,場景改為美國潛艦。
- 台海飛彈危機:一場與古巴飛彈危機類似的軍事衝突。
參考文獻
[編輯]- ^ Milestones: 1961–1968 –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October 1962. history.state.gov.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3).
- ^ Axelrod, Alan. The Real History of the Cold War: A New Look at the Past. New York: Sterling Publishing Co. 2009 [April 22, 2010]. ISBN 978-1-4027-6302-1.
- ^ Scott, Len; Hughes, R. Gerald.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A Critical Reappraisal. Taylor & Francis. 2015: 17 [2015-12-31]. ISBN 9781317555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9).
- ^ А.Д.Багатуров; В.В.Аверков. история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отношений 1945-2008.. москва: МГИМО-Унисерситет. 2009: 177–181. ISBN 978-5-9228-0513-1.
- ^ 5.0 5.1 5.2 Timeline: US-Cuba relations. BBC. [2019-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 ^ Factbox: Cuba's Fidel Castro, in his own words. Reuters. [2019-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7).
- ^ THE BAY OF PIGS. John F. Kennedy Presidential Library and Museum JOHN F. KENNEDY PRESIDENTIAL LIBRARY AND MUSEUM. [2019-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3).
- ^ Joint Chiefs of Staff. JCS , 編. Justification for US Military Intervention in Cuba (PDF). 1962 [2019-08-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16).
- ^ Jacqueline Loss; José Manuel Prieto. Caviar with Rum. : Timeline of Soviet–Russian–Cuban Relations from 1959 to the Present [2019-08-01]. ISBN 978-1-137-0313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7).
- ^ DR. FIDEL CASTRO DENOUNCES IMPERIALISM AND COLONIALISM AT THE UNITED NATIONS. EMBASSY OF CUBA. [2019-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 ^ Walter Lippmann. Fidel Castro Speaks on Marxism-Leninism. Cuba Committee. [2019-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7).
- ^ 存档副本. [2016-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7).
- ^ Noam Chomsky. Hegemony or Survival: America's Quest for Global Dominance. New York: Henry Holt. 2004: 74. ISBN 0-8050-768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3).
- ^ 不向霸王让分寸:美国如何处理古巴导弹危机. [2014-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