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Yin Yang

系列条目

道家思想
道家人物
皇德 三皇五帝 广成子 伊尹 太公望
老子 尹喜 文子 庄子 列子
环渊 杨朱 黄石公 张良 刘安
道家典籍
老子》《庄子》《列子》《文子
黄帝书
相关条目
诸子百家 兵家 儒家 法家
黄老 玄学 中医学
道教 佛教 禅宗

被不少学派及宗教认为是天地万物的演化运行机制,其为与中国哲学思想有关的重要概念之一[1] 。相关理论认为道决定了事物“有”或“无”[2],以及生物“生”或“死”的存在形式[3]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和周而复始自然现象,是万事万物在道协同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 [4];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法自然”这个理念[5] 有两种解释,主流是当时所讲的“自然(itself)”不是指现今所讲的“大自然(Nature)”,而是指“自然而然”[6][7],“道”虽是生长万物的,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疑后代禅宗则解释为“”效法“自然”(今日用语),应为误解。[原创研究?]另一种解释,坚信人受地的制约,地受天的制约,天受道的制约,道受自然的制约[8];奉行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价值观[9]

此一概念,不单为学派道家儒家等等所重视,也为宗教道教所使用。另外,道家思想中的道是非人格神,道教神话中的元始上帝及三大天尊( (被视为道的具象化形式的三清是由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在神话中化出老聃的神仙[10])三者所组成的组合,其地位高于玉皇大帝的地位) 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并且从道家思想中完善了道教[11])、儒教教义中的昊天上帝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教义中的惟一真神人格神,后两个宗教的圣典所分别提及的希腊文词语 λόγος 及阿拉伯文词语 سبيل 也被翻译为中文语境中的道,基督教圣典《圣经》提到:“太初有道,道与同在,道就是神。”[12](原文:Ἐν ἀρχῇ ἦν ὁ λόγος, καὶ ὁ λόγος ἦν πρὸς τὸν θεόν, καὶ θεὸς ἦν ὁ λόγος.)伊斯兰教圣典《古兰经》也提到:“不信道而且妨碍主道的人们,真主将使他们的善功无效。”[13]

《周易》中的“道”

[编辑]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上古三大奇书。《易》事实上是包括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一般《易经》即指《周易》。有研究者声称《易经》所提及的道不是指天道,而是指道路或马路[14]

民间神话故事中的“道”

[编辑]

相传烛龙的儿子猰貐曾经投生到人间,成为的暴力性混合体,祂后来被允许前往被称为“道外之地”的某个来世[15]

“道”一词在这𥚃的意思是不明确的。由于在后来出现的古道教等不少宗教的教义中,道通常是包摄世间万物的,但在这个非常古老的神话故事中,有至少一个来世处于道之外,似乎暗示道不是遍在的,甚至可能是受限的,因此这显示一些民间故事及神话传说与正统宗教之间在关于道的观点的方面上有很大差异。

《系辞》中的“道”

[编辑]

主条目:系辞

系辞》是儒家经典,据传由孔子所著,但现今学者认为其是由儒家弟徒在战国时期汉朝初期所撰写出来的。

阴阳就是道

[编辑]

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天之道,曰阴与阳也”,并引用孔子的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所以说儒家认同:“道者,阴阳变化之理也。”道,即宇宙运行、自然变化的规律。

道的演化运行

[编辑]

《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中的“太极”与“道”字相通,正因为万物由“道”所生,所以万物变化均由太极,化成两仪、四象、八卦。所以易经的卦象才能盖括所有变化,成为筮卜的依据。在《系辞传》中,道只是单纯的由阴及阳所构成的自然规律。

其他被撰写于先秦时期的经典中的“道”

[编辑]

“道之大如天,其广如地,其重如石,其轻如羽,民之所以知者寡。”(《管子·白心》)

“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则(且)也。显明弗能为名,广大弗能为刑(形),独立不偶,万物莫之能令。”(《黄帝四经·道原》)

“一者,道之本也,胡为而无长。□□所失,莫能守一。一之解,察于天地,一之理,礭于四海。何以知□之至,远近之稽?夫唯一不失。"(《黄帝四经·十大经·兵容》)

《老子》中的“道”

[编辑]

“道”是著于春秋时期或战国时期的书籍《老子》所论述的处世哲学概念,其内容被多次增减,经过无数次注解后成为《道德经》。[16]道家老聃为其开创者,道教则奉此人为道祖,并且宣称他是混元老君所投生而为的,道家及道教这两个名称也由此人的名字而来。

什么是道?

[编辑]

道是有无的统一[17]

[编辑]

《老子》第一章一开始就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为妙之门。”[18]

只可意会

[编辑]

老子坚信,可以掌握的道理,都是片面的见识。可以传授的知识,都是片面的见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9] 庄子认为,见识和见解都是个人成见[20]王弼对此的解释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不道,不可名也。”

为妙之门

[编辑]

老子认为:“有”、“无”两者是道(天地万物的演化运行机制)的对立统一体,道通过“有”、“无”反应了“天地万物”形成、演化、消亡,即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自然现象,他用“天地之始”形容“无”,用“万物之母”形容“有”。当道常无形时,他能感受天地之始的奥妙;当道常有形时,他能观察到万物之母的徼幸。“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他表示:“有”和“无”不但同出于道而异名,是道的两种运行形式,而且同样被认为是认知事物的关键所在,“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有”是关键、“无”又是关键,所以“有”、“无”成为他意会事物的绝妙之门,“玄之又玄,为妙之门”[21][22][23]

有无相生

[编辑]

接着,老子用美与善说明道与有、无的道理。被统一的审美观,令人厌恶;被统一的善良观,是虚伪的。让“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才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圣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另外,他还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证明生命、建筑和行为从无“天地之始”,到有“万物之母”的运行道理。并用“有”和“无”表明自己对道、德、仁、义和礼的态度,“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24]

有生于无

[编辑]

老子又用天、地、神、谷、万物和侯王等现象进一步解释了“有无相生”,“有序”和“无序”之间在“道”作用下的转化过程。他举例说,的“有”序统一状态,“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还描述了道的“无”序混乱状态,“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他的结论为,“反者”令道动摇不定,无序混乱,“反者”与“得一者”相反;“弱者”让道发挥作用,“弱者”为上善若水的“得一者”;天下万物生于有序之道,有序之道生于无序之道。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5][26]

无用有利

[编辑]

认识事物的“有”“无”两方面,是利用“道”解决问题的关键,老子用车、器和室阐明了“有”“无”与“利”“用”之间的关系。他说:“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能给人便利,“无”能发挥其效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27]

有道无道

[编辑]

天下有道,骏马耕田。天下无道,兵荒马乱。老子用马在和平或者战争时期的作用,说明不知足的侯王们带来的祸害。他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28]

道似万物之宗

[编辑]
象帝之先
[编辑]

当观察道对万物的作用时,令老子产生一种无穷无尽的感觉。道,渊源流长,好似万物之宗。能挫掉人的锐气,解决天下纷争,中和日月光芒,同化万里尘埃。湛湛如水,好似生灵并存。他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养育了道,却认为存在于天帝之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29][30]

上善若水
[编辑]

老子用水来形容道和万物的关系。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31]

万物并作
[编辑]

老子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得出万物相互作用,各自复归其根,生命自我繁衍,是没身不殆,死而不亡,生死交替,天长道久的根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32]

万物自宾
[编辑]

老子相信,道的信念无需发号施令,即“道常无名”。朴实无华的民心虽然微不足道,却令天下人无法征服。如果王侯能顺其民心,万物将自我繁衍昌盛。“天地相合”风调雨顺,无需发号施令,民众自觉地互相监督。自始自终侯王的制度都依赖发号施令来维稳,如果还有发号施令的行为存在,世人应适可而止,则不致陷于危殆。按道的信念治理天下,犹如佰川纳海,自主自愿,无需用发号施令来维稳。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33][34][35]

衣养万物
[编辑]

老子深有体会,道精妙绝伦,影响广泛,就在眼前,却无法辨认。万物依赖道而生息繁衍,道的功德无法言传。道滋养万物,而不为他们做主,通常无需万物的任何回报,可认为道很渺小;道使万物归顺,而不去主宰他们,可认为道很伟大。道从来不自高自大,所以影响宏大。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35][36]

万物自化
[编辑]

老子自信,道无需为万物做主,而大有作为。如果侯王能顺其民意,万物将自主自化。自主自化会令人产生贪欲,他将镇定于无名的自觉、自愿、自信,互相监督,朴实无华的民心,只要即无名又朴实的民心存在,人们将无贪欲之心。不贪之宁静,天下将自然稳定。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37]

三生万物
[编辑]

与“万物自化”相呼应,老子用“三生万物”来警告“反者道之动”、称孤道寡的王公。他声称:“道运行演化有序统一,一运行演化产生阴阳二者,阴阳交替产生阴阳气三者,阴阳气三者相互作用产生万物。道让万物在阴、阳、气三者共同作用下,而呈现生态协和[22][29][38]。连世人也厌恶称孤、道寡、和不敬畏谷神之人[39],而有的王公却把天地万物视为己有,并胡作非为,还孤家寡人地称谓自己。对这种损害生态协和为益己,或者为益己而损毁生态协和的行为,我用世人常用的一句话,来警告这些王公们,“强梁者不得其死”,我认为这句话非常恰如其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40]

无为而治

[编辑]

老子还多次论述“无”。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夫唯不争,故无尤。”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41]

他归纳出无为而治的信念:“道无需为万物做主,顺势而为,而大有作为。如果侯王能顺其民意,万物将自主自化。自主自化会令人产生贪欲,他将镇定于无名的自觉、自愿、自信,互相监督,朴实无华的民心,只要即无名又朴实的民心存在,人们将无贪欲之心。不贪之宁静,天下将自然稳定。”“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42]

道法自然

[编辑]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8]

在万物混合作用下,形成于天地存在之前的一种自然现象。无声无息,独立运行,周而复始,可以为天下之母。我不知其名,称之为道,用博大精深、逝逝长远和反复变幻来形容。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受地制约,地受天制约,天受道制约,道受自然制约。自然,天地万物互相作用,即“万物并作”之结果。[29][8]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善者不多 多者不善

圣人无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予人己愈多

故天之道 利而不害 人之道 为而弗争[43]

《老子》座右铭:“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以德论道

[编辑]

因为在老聃所生活的时期,五德终始说盛行,所以他多次用五行之“德”,来阐明他的万物之“”。[44]

以天论道

[编辑]

有时会被用来与道作对比。《老子》宣称天受制于道,而且在天地出现之前,便已经有道。

以梵论道

[编辑]

有学者声称早期的道家吸收了吠陀教关于的观念,因而提出了关于道的理论[45]

以佛论道

[编辑]

道教教内的不少教派曾经宣称老聃曾到天竺胡人宣扬关于道的思想,其弟子尹喜则创立了佛家。这个说法的正确性目前已经被否定。

以神论道

[编辑]

凡神论认为天地日月构成了的身体,泛神论则认为万物的总和就是。有研究者声称道是汎神论中的,汎神论认为万物的总和只是的一部分[46]

《庄子》中的“道”

[编辑]

庄子》是道家另一部经典作品,里头也有述及“道”的概念。《庄子》把太一等同于道。

无处不在

[编辑]

《庄子》外篇《知北游第廿二》中,有这么一段: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下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尝相与游乎旡何有之宫,同合而论,旡所终穷乎!尝相与旡为乎!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寥已吾志,旡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徬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物物者与物旡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庄子在此回答东郭子问“道是什么”,大意是说:“‘道’是无始无终,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人要学道的话,当看鼻涕虫,当看粪尿便溺,所有事物都不放过,才能观见‘道’的法则与伟大。”[38]

后世有人为了贬损道家及道教,故意把“道在粪溺”一言改为“道乃屎尿”。

《荀子》中的“道”

[编辑]

荀子·天论》宣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属于儒家的著名思想家荀况上卿在〈天论〉中表示他认为天地法则是无情的、非人格化的,不会因人们进行宗教仪式一事而特别眷顾他们,如果人们的行为违反天地法则,便可能会招来灾祸,故此荀况声称与其崇拜天地鬼神,倒不如利用天地规律以获取好处,例如如果人们仔细观察四时变化,便知道应该何时播种和收割农作物[47]

荀况声称万物的总和只是作为自然规律的道的一部分,而某一事物只是万物的总和的一部分,他称那些了解某一事物便以为自己了解自然规律的人为愚昧的人,并且声称因为包括慎子、老子、墨子及宋子在内的不少思想家都只了解自然法则的其中一面,所以他们所提倡的策略都会产生负面的结果[48]

《灵宝经》中的“道”

[编辑]

道教圣典灵宝经》宣称大道无形无名[49],也是本无的和本虚的[50],天地在大道之中,大道包摄整个世间[51],天地为其形,阴阳为其气[52]。其也宣称化出万物的太质在天地之内时升时降,日月却在天地之外移动[53]太阳运行于穹顶上方,月亮运行于大地下方[54]

由上可知,在《灵宝经》中,大道的力量只遍摄一个器世间英语Loka#Hinduism,日月星辰甚至能在作为大道之形的天地的外面运行,如果把天地阴阳排除在外,那么作为自然规律的大道便是一无所有的,在包含了十亿个器世间的大千世界中,大道的力量所能及的范围是极其微小的,大千世界的数量却是无限的,故称三千大千世界,大道在像恒河沙那么多的事物中几乎微不足道。

《老子序》中的“道”

[编辑]

道教典籍《老子序》宣称道生出,道代表木阳,佛代表金阴,道为大父,佛为大母,道代表苍天,佛代表大地,道掌管生命,佛掌管死亡,道代表因,佛代表缘,两者结合而生万物,然而,生活在北周帝国统治时期的历算家甄鸾郡守在其被用来抨击道教的作品《笑道论》中批驳了这个说法,他声称根据五行说,木是由金所产生的,金不是由木所产生的,故知如果道代表木阳而佛代表金阴,那么代表木阳的道根本不会生出代表金阴的佛,故此这个说法是错误的[55]

《老子化胡经》中的“道”

[编辑]

道教伪典老子化胡经》把道描述为一个负责造出万物和主宰仙界的天君,其有权力役使一众神仙,也能够形成天地规律[56],亦能够驱赶鬼魅和救度众生等等,其也会穿着华服去弘法,该教典也宣称道居住在人间、天庭、穹苍或其他地方[57]。《老子化胡经》的作者似乎认为道有身体,原因是其宣称道身长六,并且散发出金色的光芒,还能发言说话、破坏山石、诛除妖怪、移动星辰和安排季节等等[58],其也描述了道的外表特征,并且声称道在清晨时会穿过地户,在黄昏时会穿过天门[59]

根据《老子化胡经》所提出的这些说法,道是一位天尊[60]。由于据《云笈七签》所引用的《元始经》所述:“大罗之境,无复真宰,惟大梵之气,包罗诸天。”可知在神话中,居住在玉京山一带且是道的化身[61]:644、683浮黎元始天尊仍未超脱大梵的境界,因此身为天尊的道在该教典中不过是一位像大梵天王那样只能够统摄一个器世间的人格化的普通神灵,而在极其广阔的娑婆世界中,共有十亿个梵王各自统摄自己所在的器世间,但只有一位佛陀负责教化居住在娑婆世界的众生,故知相比之下,作为一位非常常见的统主的道的重要性极弱,其也无法引导众生出离世间。

其他宗教教义及学派思想中类似的概念[1]

[编辑]

中国传统宗法性宗教

[编辑]

中国传统宗法性宗教认为天皇大帝是地位最高的神灵,并且崇拜五方上帝,又认为五方上帝居住在太微宫[62]。后来道教将天皇大帝等同于勾陈大帝,其为四御之一,负责辅佐三清,也是斗姆元君的长子和紫微大帝的胞兄。道教也宣称五方上帝为“五方五老君”所化[63][64]

旧儒家

[编辑]

生活在西汉帝国统治时期的旧儒家创立者董仲舒中大夫声称:“天者,百神之大君也。”在其思想中,天是万物的主宰者,而且是人格化的[65],它不但生养万物,而且主宰它们[66],它也是天地规律的源头[67]

生活于南宋帝国统治时期的著名理学家朱熹侍讲则声称在天之上还有天理苍天之所以有资格成为天,是因为有天理在主宰之,如果苍天没有这个道理,它便不可以成为天,虽然天理是苍天的主宰,但是真实情况不是像道教所宣称的那样 有被称为三清的天尊坐在天空上方[68]

后世有人批驳朱熹所提出的说法,其声称天理无体无命,只是一个非人格化的道理,故不能够生养万物,事实上天理与元炁一样都是源自于太一的,而太一是源自于天道的,故天道才是万物的本源[69]。其也声称天地本身亦须服从天道,故此天的地位低于道的地位[70]

婆罗门教

[编辑]

吠陀教圣典《吠陀经》中,梵最初被认为是祭祀仪式背后的神秘力量,后来被撰写出来的多本奥义书开始提升梵在神话中的地位。婆罗门教的前身古婆罗门教认为下梵是梵摩罗天赖以造创万物的原理,其由原质所构成,能够在任何一物身上被找到。佛教兴起后,透过把大梵等同于尚被困在轮回中的无知的天众 梵摩天 ,佛教贬低了大梵天的地位,从而表明自身比古婆罗门教优越这一立场。后来印度教创立者阿迪·商羯罗吸收了印传佛教所认可的空性论的部分观点,提出了上梵是世间本来面貌这一说法,从而使得梵成为了印度教教义中万物的本源[71],而三相神印度教神话中的地位则有所下降,成为上梵的具象化形式。

佛敎教义中的空性与上梵这一概念有一些相似之处[72],但佛敎对这些说法也曾提出不少批驳意见[73]

关于道家思想可能受到吠陀教教义影响一事的理论

[编辑]

L•S•瓦西里夫(L. S. Vasil’ev)在一篇为宾夕法尼亚大学而撰写的论文中表示他认为早期的道家吸收了吠陀教关于梵、阿特曼和普鲁苏的观念并将其分别转变为道、这三个概念,此外,作者声称奉行综摄主义的道教信奉者在他们的崇拜仪式中使用 梵 一词来代替 道 这一名称[74]

维克多·H·梅尔(Victor H. Mair)表示他认为道家在其早期历史上与吠陀教有着积极的“文化关系”,而《道德经》是针对印度的哲学思想 被撰写出来的,作者也表示他认为梵与道是相同的[75]

起源于西方的哲学思想及神学思想

[编辑]

在起源于古希腊哲学思想中,逻格思是支配世界的规律,而在基督敎所认可的神学理论中,物尔朋(译自拉丁文词语Verbum)被认为是上主所发出的话语。在《约翰福音书》的开端,罗格思被等同于天主[76]

儒教

[编辑]

儒教认为昊天上帝是万天之尊。昊天上帝的形象是道教所崇拜的玉皇大帝的形象的原型[77]

在道教神话中,昊天上帝诞生自在开天辟地之后死亡的混元老祖盘古的尸骸,其原为混元老祖的头骨。后来混元老祖的形象被转变为元始天王的形象。道教故意给予元始天王“先天道祖元始至尊毘卢上帝”这个称号以将其与大乘佛教神话中的毗卢遮那佛混为一谈。道教教典《元始大洞玉经序》甚至宣称:“元始天王即毘卢遮那圣主,为生佛生仙之祖。”[78]

然而,大乘佛教认为没有诸佛之祖。大乘佛教教典《楞严经》宣称悉达多太子早已预见到在末法时期,附佛外道会声称他们有无上功德及神通,并且蛊惑世人,使其对佛法失去信心,更有甚者会因此家破人亡 这些事情[79],他们还会自称元佛,宣称十方众生都是其子女,并且声称他生下诸佛和造出世间,而且不用修行就已经有这个地位[80],他们还会声称佛陀菩萨也有大小、先后、真假、男女之分,这些外道邪见很具迷惑性,如果轻信则深陷不已[81],佛陀化作凡人以度化众生,使人了解佛法妙处、起信心,绝对不会自称某某菩萨或罗汉,如果有人这样做,他必定是附佛外道[82]

关于谁是第一位佛陀这个问题,根据大乘佛教教典《妙法莲华经》上的相关记载,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开始之前便已经开始的“太古离衰劫”,寂趣音王佛在当时是其居住地第一个成为佛陀的生灵,他跟后来成功证得道果的生灵一样是透过思考和修行等等来证得佛果的,在寂趣音王佛入灭之后,依次共有二万亿位佛陀住世,佛号皆为威音王佛[83]

藏传佛教阿迪佛本初佛[84],但其声称阿迪佛只是众生清净本性的象征,而不是一位真实存在的佛陀或创物主[85]

道教

[编辑]

成书于唐朝时期的、吸收了佛教部分教义而成的道教典籍《道教义枢》宣称万物源自于混元实体,在混元之中,既有粗劣之物质,亦有精妙之物质,精妙的物质就是道气,粗劣的物质则包括五有识及五无识(即五行),《道教义枢》卷七宣称:“五有识者,谓金、木、水、火、土也。”[86]

由上可知,在《道教义枢》中,道气只是存在于混元中的一种物质,其不是精神性事物,作为一种物质性事物,道气是没有性命的,故此道气是一种死物。

流行于中华的民间宗教

[编辑]

吕祖明道说》宣称“道”字从“首”从“辵”,“首”指“先天一炁”;“辵”义为乍行乍止。其宣称:“有先天一炁之道存焉。何言之?性非此道不能圆,命非此道不能了,其事非人不敢言。故道家巧譬曲喻,而有玉液了性,金液了命之说。夫玉液金液者,即先天一炁之道也。其所以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者,此道也。鬼神所以能为造化之迹,而为二气之良能者,亦此道也。” “首者先也,取先天一炁之义也;辵者乍行乍止也。”道在其描述下成为了由两种气所构成的一种像能量一样的东西,能够被鬼神用来施行“造化之迹”。

藏传佛教

[编辑]

藏传佛教教典《大乘庄严宝王经》别本宣称慈悲无上佛的身体是诸天的源头,亦是自生者。该教典声称慈悲无上佛眼生日天月天,眉生大自在天,肩生大梵天王,心生遍入天王,齿生辩才天女,口生风天地天自祂的腿脚生出,靝天自祂的腹肚生出,这些天众代表着天地及其间的一切[87],暗示慈悲无上佛是它们的源头[88]

大乘佛教

[编辑]

大乘佛教认为舜若多是万物的本根。大乘佛教否认有能够完全不受限制地产生万物的、作为常住不变的自体的本源,但认为本根能够让万物在因缘所发挥的作用下以其为基础得以出现[89]

上座部佛教

[编辑]

上座部佛教认为真如实相,即诸法的实质面貌[90],但真如不被认为是本源,所谓“法尔如是”,诸法既以这样的面貌出现,便如此存在,一切皆由起,亦由缘灭,并不是由某个本源所产生的。上座部佛教认为真如不是无为法(asankhata)[91],原因是既然诸法本身都只是有为法,诸法的实质面貌 真如 当然也不能独立于诸法的生住异灭。在上座部佛教教义中,涅槃是唯一一个不是由因缘所和合而成的的东西[92]

原始佛教

[编辑]

原始佛教认为佛家不谈第一因,因为它认为众生无始以来便一直流转,所以它认为本际不可得,此外,其认为《阿含经》所提及的阿赖耶不是指阿赖耶识,而是指无明欲贪,它使众生被困在轮回之中[93]

宗教界观点

[编辑]

佛敎

[编辑]

汉传佛教教内的禅宗人士使用道一词来指称回归宇㣙的源头一事、佛法、正确的冥想方式及涅槃等概念,他们以这种充满联想及微妙的含义的方式使用道一词,借此解释四圣谛[94]

佛敎教义中的空性与道这一概念颇为相似,但仍有颇大差别,由于道被认为是万物实有的循环规律,而空性被认为是诸法本无自性这一特性,而且万物本为一体,故此亦无共性可言,故说空性本身亦是空的,因此在佛敎看来,道家及道教关于道的观念仍然是有漏法 而不是无漏法,所谓常存的天道事实上只是天众所在的道趣,其实尚未出离世间,此外,道体被认为处于掺杂了多种因素的某种混沌状态,由于缺乏对因缘的观察,因此老聃认为道体是实有的,却没有发现诸法皆空这个事实,故不知道诸法因缘起而出现,非由某一实有的本源所产生[95]。佛敎对古婆罗门教关于下梵的观点也有类似的见解[96]

汉传佛教苾刍憨山德清大师声称在佛教教义中,佛性是万物的始根,佛性本身是的,至于所谓的道体其实是心识虚妄的产物,老聃所讲的道事实上仍然停留在作为五蕴之一的识蕴所涉及的区宇内,尚未达到究竟空的境界[97]

基督敎

[编辑]

信奉安立甘教的著名神学家C•S•鲁益思老师用道一词来指称关于正确的态度及错误的态度的学说和关于世界及人们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信念[98]。他声称每个宗教都有关于普遍的伦理准则的教义,试图与道保持一致。在鲁益思老师的思想中,天主亚威造创了道,并且通过耶稣基督来充份地展现它。

研究东亚本土宗教的宗教学家塞拉芬·罗斯修士的学生东正教赫古门达马士革(克里斯滕森)把罗格思等同于道。他出版了《道德经》的完整注释译本,标题为《基督永恒之道》(Christ the Eternal Tao[99]

更正教护教士声称老聃在《老子》中使用道一词作为对于造物者的称呼,并且声称因为老聃及庄周都意识到它是无形的和神秘的,所以他们对于造物者的认知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由于他们没有得到造物主所给予的启示,因此他们对其的认识仍然是迷迷糊糊的,故没能全面地了解惟一真神,后来出现的道教更是与以老聃及庄周为代表人物的道家没有什么关系的 、源于古时平民百姓对狐鬼精魅的崇拜的 、吸收了一些关于阴阳、五行及命理等等的观念的多神论宗教,道教只是借用了道家所使用的辞汇,但其教义与道家思想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100]

学术界观点

[编辑]

新儒家人士

[编辑]

新儒家深受中传佛教所宣扬的万法唯心论所影响,其不认可儒家所宣扬的关于天命的理论和旧儒家所宣扬的关于天理的理论[101]。属于新儒家的斈者杜保瑞教授在其作品《反者道之动》中宣称老聃所讲的道其实只是他所臆想出来的一种被用来认识事物的律则,自然现象本身不会服从这种律则[102]。杜教授也宣称由于道只不过是纯粹的以人类的心理情绪的发展为分析对象所发展出来的律则,因此它的有效范围仅仅是人类所身处的社会,并不涉及自然界[103]

存有三态论者

[编辑]

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林安梧教授在其所写的论文中探讨了不少学者所持有的关于《老子》的观点,林教授在存有三态论的基础上,声称“‘天地人我万物通而为一’的总体根源”就是《老子》所提及的“道”,它处于未开显的混沌状态,其后外境及意识同时生起,但两者当时仍然未被区分开来,这就是“一”,随后众生区分外境及意识,并且以意识执取外境中的事物,这就是“二”,之后众生确认自身及其他事物的存在性,这就是“三”,一切事物就是这样被区分开来的,此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段文字的意思,故此道不是能够离众生而生万物的本源,而是在众生的参赞下得以使自身开显为万物的本原:

“存有”乃“天地人我万物通而为一的总体根源”,如此根源本为无分别、不可说,是一隐然未显的状态;但它不能停留于此,它必得开显。因为“存有的根源”有“人”参与于其中,故必得开显之也。“存有的根源”此是“境识俱泯”处,然此“境识俱泯”终不永远处在“泯”的状态,它必得开显,先是“境识俱起”而未分,此即“存有之开显”也。继之而为“境识俱起而两分”、“以识执境”,转而为一“存有之执定”也。如此开显所成之“存有三态论”它既有存有论的向度,亦带有宇宙论的趋向﹔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所成的存有论是离不开人的参赞的。一样的,这样所成的宇宙论并不是一离了人而去说的宇宙生化历程。换言之,这样的存有论与宇宙论是合而为一的,亦是不离人之实践的;这样所成的存有论与宇宙论所统称的形而上学不同于理论观解型态的形而上学,而是一实践体验型态的形而上学。如此说来,既落在“境识不二”、“心物不二”、“能所不二”下论此,则无所谓“主观境界型态”与“客观实有型态”的对橛两分。以是之故,刻意区分两者之异同,这是落在“格义/逆格义”之困境下而生之纠葛[104]

——林安梧,〈关于《 老子道德经》[道, 一, 二, 三及天地万物] 的几点讨论〉

语言学式唯心论者

[编辑]

分体论认为世界是一个由多个分体所构成的总体,但分体只具有个别性而不具有同一性,例如河流由许多水滴所构成,但由于水滴会不断流失并被其他水滴代替,因此河流虽为一者,但不是始终同一的,故此分体论与一元论多元论不同,宗教哲学家陆基洋博士声称语言哲学家陈汉性教授等人仔细地研究了东西方相关的语言学理论等等,在此基础上,自诩为再世庄周的陈教授声称由于中文不像英文那样有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之分,因此古时中文使用者的思想中缺乏很多与本体论形而上学有关的概念,故此他们不会用心研究物体的构成要素如何流动等与“一/多”式关系有关的许多问题,陈教授声称在分体论相关思维模式主导下,老聃等人用道一词来指称流行于先秦时期的思潮中的“规范性话语”,而不是指某个本源,他从语言学式唯心论(linguistic idealism)的角度出发,试图证明老聃以关于“部分/整体”式关系的说法阐释道的无恒常性,在其思想中,道不过是一种言语,道生万物一说其实不是传统上所言的本源生出万物这一说法,而是指人们用言语来把世界上的一切区分为不同的事物这件事情[105]

“知道一种功效”是什么意思?从根本上说,这就是一种知道怎样。对什么怎么样?怎么作某些区别以及怎样根据这种功效去要求和行动。这包括能够去作区别或区分(划分世界),它们依据跟划分一致的看法而暗含着行动。……知道怎样使用一个名称,也就是知道区别和区分的一种足以指导我们的行为之文化上所接受的方式。如果我们认为道就是一种行为之“道”("way"),那么名称、区别和评价的全部就相应于一个道。一个道是相应于一个话语系统的具体的行为集 ──它的行为的体现。……道反映了话语或语言的特征。它本质上是规范的,而且它“创造”事物[106]

——陈汉生,《中国古代的语言和逻辑》

陆博士对陈教授所提出的不少说法提出质疑,他也表示虽然他认为陈教授对《老子》的内容的诠释十分精采,而且陈教授创立了不少自相一致的理论,但是如果诠释者的任务是揭示典籍内容的原意,那么他并不认为陈教授成功地找出了《老子》的作者所持有的关于道的观点[107]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老子“道法自然”生态智慧及其借鉴价值透视 - 养生理论 - 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 www.lzdaoism.org.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9). 
  2. ^ 老子書中「有」與「無」的觀念. club.ntu.edu.tw. [2017-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5). 
  3. ^ cms), http://www.jieqi.com (jieqi. 生谈死:话庄子与基督宗教的生死观- 第一章:双方生死观的背景-其他类型-天主教图书中心-天主教在线. books.chinacatholic.net.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9). 
  4. ^ 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查证请求]
  5. ^ 道法自然:与科学同行的东方神秘主义体系. guoxue.ifeng.com.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6. ^ 道法自然詞語解釋 / 道法自然是什麽意思. www.chinesewords.org/dict/304598-561.html. [2021-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7. ^ 陈鼓应-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章所说的“道”,都是指实存意义的道。末句所说的“天法道,道法自然”,乃是指效法实存 之“道”所呈现的自然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章所说的“道”,都是指实存意义的道。末句所说的“天法道,道法自然”,乃是指效法实存之“道”所呈现的自然规律。)
  8. ^ 8.0 8.1 弘音. 禅解道德经. 青苹果数据中心. : 第十二 关于《老子》的分章和句读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9. ^ 先秦道家价值观体系的变迁-光明日报-光明网. epaper.gmw.cn.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10. ^ 《传授经戒仪注诀》:“老君者,得道之大圣,幽显所共师者也。应感则变化随方,功成则隐沦常住,住无所住,常无不在,不在之在,在乎无极,无极之极,极乎太玄。”
    《云笈七签》:“三气混沌,凝结变化,五色玄黄,大如弹丸,入玄妙口中。玄妙因吞之,八十一年乃从左腋而生。生而白首,故号为老子。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玄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先于无先,挺于空洞,陶育乾坤,号曰无上正真之道。神奇微远,不可得名。”
    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道德天尊,九仙教主,道之始炁,以教言之,自元始至此为洞神,曰太清金阙后圣玄元道君太清仙王禀元皇虚皇之诰,宣三洞四辅之文,随方应化,演教传经,今古尊崇,万方钦仰,自三皇以来,宣说灵宝之经,万世度人无量,天人崇位,双皇封尊,为太上老君者是也,居太清仙境。”
  11. ^ 孔鲱. 道家智慧一點通. 
  12. ^ 約翰福音. 
  13. ^ Qur'an Chinese Translation Surah - 古兰经汉译章节. www.islamicity.com. [2017-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14. ^ 叶金山. 《易經》儒家是巫術之家. 老子讲堂. 2015-01-31 [2025-01-05] –通过老子神学院 (中文). 《易经》本文中的“道”字,全经原文中只出现三次,就是在“复自道、履道坦坦、有孚在道”这几个“道”字,所指的都是“道路”,也就是大马路,根本就不是指“真理”的“道”,也不是哲学的“道”。 
  15. ^ Ni (2023),第168页.
  16. ^ 作者:□熊铁基. 从《老子》到《道德经》_光明日报_光明网. www.gmw.cn. [2017-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17. ^ 老子書中有和無的觀念22. club.ntu.edu.tw. [2017-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5). 
  18. ^ 18.0 18.1 老子. 道德经.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17年7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5月3日). 
  19. ^ 道可道_道可道,[语文]_苑学堂. www.xiuwenyuan.com.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3). 
  20. ^ 庄子:智慧之人不会被自己之成见所左右_儒佛道频道_腾讯网. rufodao.qq.com.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5) (中文(中国大陆)). 
  21. ^ 中国道教 - 我对《道德经》中“玄”字的理解. www.chinataoism.org. [2017-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22. ^ 22.0 22.1 KongHai SG, 01 "道"是什么 "道"在哪里 之一, 2013-07-10 [2017-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0) 
  23. ^ 洪·葛. 抱朴子內篇. 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 第四页至第六页. 
  24. ^ 上德不德. edba.ncl.edu.tw. [2017-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0). 
  25. ^ 弱者道之用析論. club.ntu.edu.tw. [2017-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26. ^ 老子的理想人格. club.ntu.edu.tw. [2017-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27. ^ 解读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_中国网. www.china.com.cn.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5). 
  28. ^ 【品典】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要闻——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www.ccdi.gov.cn. [2017-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8). 
  29. ^ 29.0 29.1 29.2 KongHai SG, 02 "道"是什么 "道"在哪里 之二, 2013-07-10 [2017-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0) 
  30. ^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德经解释-老子. www.ldbj.com.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31. ^ 人間福報 : 【《老子》經典名句】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32. ^ 道德經復命章第十六 真義解說. 信坚园地. 2014-04-30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美国英语). 
  33. ^ 老子《德道经》. www.dedao.org.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34. ^ - 知止不殆. terms.naer.edu.tw.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中文(台湾)). 
  35. ^ 35.0 35.1 KongHai SG, 04 "道"的特征 特性 之一, 2013-07-10 [2017-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0) 
  36. ^ 【道德经】第34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原文、译文、点评). yw.eywedu.com.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37. ^ 37、不欲以静,天下自定(上篇大结局) - 《道德经》启示录 - 龙脉网—龙的传人—传承龙的文化—传统文化交流网站. www.chinalongmai.net.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3). 
  38. ^ 38.0 38.1 KongHai SG, 03 幻灯片 "道"是什么 "道"在哪里, 2013-07-10 [2017-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0) 
  39. ^ 盖建民. 《谷神篇》與道教天人宇宙論思想探微. 届中华文化与天人合一国际研讨会. 2015 [2017年7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5月3日). 
  40. ^ 刘福增. 老子精讀.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41. ^ 古文解惑:《老子》選讀─聖人常無心 以百姓心為心 - 香港文匯報. paper.wenweipo.com.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42. ^ 中国道教 - 无为而治的生活智慧. www.chinataoism.org.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6). 
  43. ^ 老子 (帛書校勘版)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17-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中文). 
  44. ^ 老子《道德经》56-60_搜狐历史_搜狐网. www.sohu.com. [2017-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0). 
  45. ^ Vasil'ev, L. S. (2014). Dao and Brahman: The phenomenon of primordial supreme unity. Sino-Platonic Papers().
  46. ^ 叶金山. 老子「泛神論」和「阿凡達(Avatar)」. 老子讲堂. 2015-03-16 [2025-01-05] –通过老子神学院 (中文). 
  47. ^ 水晴. 荀子.天論. 痞客邦. 2009-09-17 [2025-01-08] –通过水城晴风 (中文(台湾)). 
  48. ^ Unknown. 荀子的《天論》批判老子【對於積極進取的一面卻毫無所悉】. 修正老子讲堂【老子道德经ㆍ非金山神学版】. 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2025-01-08] (中文). 
  49. ^ 《灵宝经》记载说:“大道无形,视听不可以见闻;大道无名,度数不可以筹算。”
  50. ^ 《灵宝经》记载说:“道本无也,以有言者非道也。道本虚也,以实言者非道也。”
  51. ^ 《灵宝经》记载说:“所谓大道者,高而无上,引而仰观,其上无上,莫见其首,所谓大道者,卑而无下,俯而俯察,其下无下,莫见其基。始而无先,莫见其前。终而无尽,莫见其后。大道之中而生天地,天地有高下之仪。天地之中而有阴阳,阴阳有始终之数。一上一下,仰观俯察,可以测其机。一始一终,度数推算,可以得其理。以此推之,大道可知也。”
  52. ^ 《灵宝经》记载说:“天地者,大道之形。阴阳者,大道之气。”
  53. ^ 《灵宝经》记载说:“阴阳升降,不出天地之内。日月运转,而在天地之外。东西出没,以分昼夜。南北往来,以定寒暑。昼夜不息,寒暑相推。积日为月,积月为岁。月之积日者,以其魂中藏魄,魄中藏魂也。”
  54. ^ 《灵宝经》记载说:“天地之形,其状如卵。六合之内,其圆如球。日月出没,运行于一天之上,一地之下。上下东西,周行如飞轮。东生西没,日行阳道。西生东没,月行阴道。一日之间,而分昼夜,冬至之后,日出自南而北。”
  55. ^ 甄鸾. 《笑道论》. 中华典藏. [2025-01-09] (中文). 八佛生西阴者。老子序云。阴阳之道化成万物。道生于东。为木阳也。佛生于西。为金阴也。道父佛母。道天佛地。道生佛死道因佛缘。并一阴一阳不相离也。佛者道之所生。大乘守善道者。自然无所从生。佛会大坐。法地方也。道会小坐。法天圆也。道人不兵者。乃是阴气女人像也。故不加兵役。道作兵者。可知道人见天子王侯不拜。像女人深宫不干政也。道士见天子守令拜者。以干政为臣僚也。道会饮酒者无过也。佛会不饮。以女人饮酒犯七出 也。道会不斋。以主生生须食也。佛会持斋。以主死死不食也。又以女人节食也。道人独坐。以女人守一也。道士聚宿故无所制也。臣笑曰。文始传云。道生东木男也。佛生西金女也。今以五行推之。则金能刻木。木以金为官鬼。金以木为妻财。推此则佛是道之官鬼。道是佛之妻财也。 又云。道生佛者理则不然。阴阳五行岂有生金之木。故知道不生佛。  参数|quote=值左起第200位存在换行符 (帮助)
  56. ^ 《老子化胡经》记载说:“老子曰:‘道能经天序地,置立乾坤,画出天道,安动山川,配适阴阳,列影星辰。二十八宿,各有名字,身或长九丈,或长一旬;或笼天合地,日月不明;或整理逆顺,转死易生;或呼召甲子,役使众神;或吹嘘寒暑,呼吸阴阳。’”
  57. ^ 《老子化胡经》记载说:“老子曰:‘太上者,方物之所尊,上天为众神之所祖宗,在地为万国之师君。道是虚无,难名之神,成功不名其效,救死不认其生。或居世界,或居九天,或在宵虚,监视世间,顺天者吉,毁圣者亡。或上历九府,下入黄泉,涛演宵虚,无疋无伦。或严庄显服,受度真贤。或上高疋首,为说死生。或蔽隐合口,与天地相毕。或坐唤六甲,集诸群仙,〔或〕策使飞龙,布火乾坤。或缩地断火,天地焦然。’”
  58. ^ 《老子化胡经》记载说: “老子曰:‘道身长丈六,金色照天,发言雷电,石劈山崩。或摄奸耶(邪),考煞不仁。’ 王曰:‘渊乎,何道之深妙。岩岩乎,真为大神。’ 老子曰:‘牵天挽地,走使星辰,驱驰日月,或东或西。一日六时,节度其间,冬温夏暑,其神序焉。’ 王曰:‘惭天之神,一代之君。’”
  59. ^ 《老子化胡经》记载说:“ 老子曰:‘道有千二百形影,万二千精光,七十二相,八十一好。朝入地户,暮过天门,九龙负水,洗沐身形。九色班错,金光照天。身长九丈,巨相无边。面广一丈二尺,上下齐平。顶有华发,颜有光明。额有九千,目有九精,鼻有双柱,耳有三门,足摄二五,手捉十文。项有圆光,睹彻万天,发言口雷电,万种音声。在地为有古先生,在天为元名之君,周行人极,变化一身,穷神尽圣,唯道为尊。无极世界,五亿诸天,论说经诫,开度愚圣,莫不从吾教化,以我为先。闻王好道,致此殷勤,吾今去矣,王其奉焉。’”
  60. ^ 《老子化胡经》记载说:“王曰:‘以吾屈重,远问圣人。吾是天子,道是天尊,能寒能暑,能死能生。’”
  61. ^ 王承文. 《敦煌古靈寶經與晉唐道教》. 北京: 中华书局. 2002. ISBN 710103618X (中文(繁体)). 
  62. ^ 《礼记正义》卷十二·王制第五:“谓大微五帝,应于五行,五行各有德,故谓五德之帝。木神仁,金神义,火神礼,水神智,土神信,是五德也。”
  63. ^ 道教总庙三清宫. 玉皇上帝聖紀. [2018-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64. ^ 五方五老及五方五帝聖紀. 道教总庙三清宫. [2018-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65. ^ 邓红. 《董仲舒思想研究》. 台北: 文津出版社. 2008. ISBN 9789576688652 (中文(繁体)). 
  66. ^ 深川真树. 《影響中國命運的答卷——董仲舒〈賢良對策〉與儒學的興盛》. 台北: 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2018. ISBN 9789864782215 (中文(繁体)). 
  67. ^ 户川芳郎. 《古代中国的思想》. 姜镇庆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ISBN 7301024800 (中文(简体)). 
  68. ^ 《朱子语类》:“天之所以为天者,理而已。天非有此道理,不能为天,故苍苍者即此道理之天,故曰:‘其体即谓之天,其主宰即谓之帝。’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虽是理如此,亦须是上面有个道理教如此始得。但非如道家说,真有个‘三清大帝’着衣服如此坐耳!”
  69. ^ 叶金山. 「理學」對孔子有罪. 老子讲堂. 2008-08-07 [2025-01-08] –通过老子神学院 (中文). 
  70. ^ 叶金山. 「天法道」的信仰真義. 老子神学院. 2012-10-14 [2023-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4) (中文). 
  71. ^ 商羯羅──印度佛教的終結者. 佛法讨论室精华集. 1999-11-06 [2023-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8). 
  72. ^ chenyuhsi. 佛教詮釋學的新範疇 ──從意識原理重釋終極實相「空」諦. Buddhist Psychology by Prof. Chen Yu-Hsi. 2018-10-22 [2023-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30) (英语). 
  73. ^ 商羯罗《梵经注》对佛教的批判 - 佛子联谊论坛 - 格鲁修学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 www.gelupa.org. [2023-10-25]. 
  74. ^ Vasil’ev, L. S. Dao and Brahman: The Phenomenon of Primordial Supreme Unity (PDF). Sino-Platonic Papers. Translated by Rostislav Berezki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31. December 2014 [2023-10-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10-20). 
  75. ^ Laozi; Mair, Victor H. Tao Te Ching: The Classic Book of Integrity and the Way. New York: Quality Paperback Book Club. 1998: 135, 142, 160. ISBN 9780965064750. 
  76. ^ “在起初已有圣言,圣言与天主同在,圣言就是天主。 圣言在起初就与天主同在。 万物是借着他而造成的;凡受造的, 没有一样不是由他而造成 的。” -出自《圣经·新约·约翰福音书》第一章第一节至第三节
  77. ^ 玉皇大帝小考(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李遠國). [2010-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04). 
  78. ^ 康熙己丑岁五月望日南岳紫虚元君魏华存谨叙. 《元始大洞玉經序》. 《道藏輯要》. [2024-12-13]. 
  79. ^ 楞严经》:“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己,得上人法,玄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80. ^ 楞严经》:“口中常说十方众生皆是吾子,我生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
  81. ^ 楞严经》:“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后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亦然。其人见故,洗涤本心,易入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82. ^ 《大佛顶首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唐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我灭度后,教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及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
  83. ^ 《妙法莲华经〈常不轻品〉曰:“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离衰,国号大成。其威音王佛于彼世中,为天、人、阿修罗说法。……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之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像法住世之劫数,如四天下微尘。其佛饶益众生,已后灭度。正法像法灭尽,后于此国土复有佛出,亦号威音王如来,如是次第有二万亿,皆同一号。”
  84. ^ B. Alan Wallace, "Is Buddhism Really Non-Theistic?" Lecture given at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Boston, Mass., Nov. 1999, p. 8.
  85. ^ Norbu & Clemente, 1999, p. 94.
  86. ^ 胡孚琛. 《中华道教大辞典》.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8: 483. ISBN 7-5004-1794-2. 
  87. ^ Alexander Studholme, The Origins of Om Manipadme Hum: A Study of the Karandavyuha Sutra, SUNY, 2002, p. 40
  88. ^ Alexander Studholme, The Origins of Om Manipadme Hum: A Study of the Karandavyuha Sutra, SUNY, 2002, p. 12
  89. ^ chenyuhsi. 佛教緣起論與本體創生論相輔相成不可割裂—佛理新思維之四. Buddhist Psychology by Prof. Chen Yu-Hsi. 2021-09-18 [2025-01-06] (英语). 中观学派以逻辑的推论,从缘起法则论证现象界的一切法“无自性”(或无实体),再把无自性定义为“空”;对照之下,真心系的圣哲们则是借由睿智的直观,从本体之空性直指现象界的一切法(色等五蕴)当体即是空。前者不立真如、如来藏等本体概念,只重消极面的破除义;后者有破有立,以“真如随缘”的慧见阐明缘起法则与真如空性乃一体两面,真如随缘以立万法,是真如的本源义、创生义,所立诸法皆无自性(无实体)可得,本性皆空,是真如的本性义。这可说是佛教诠释学对中观学派的“缘起性空”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六祖坛经》第一行由品描述慧能大师向五祖禀告开悟体验,讲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里“自性”是指众生人人具足的真如本性,即佛性、如来藏。“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比较容易了解,说的是真如本性(本体)本无实体(无自性)可得的空性=清净性。至于“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恐怕很多读者都不甚了了,但经过本文以上的解说,意思应该是很清楚的,一切万法皆以真如空性(本体)为终极依据(本源),随顺世间各种因缘条件而现起,本性是空,是清净,没有什么好或不好的分别执著。故“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同时表达了真如本体(自性)的随缘创生义和本性清净义(空义),而缘起的法义亦包涵于其中。 
  90. ^ Buddhadasa Bhikkhu, translated by Santikaro Bhikkhu (1997) The Natural Cure for Spiritual Disease: A Guide into Buddhist Science.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21-01-17. Evolution/Liberation, Published by The Dhammadana Foundation.
  91. ^ Andre Bareau, Les sectes bouddhiques du Petit Véhicule (Ecole Française d'Extreme-Orient, 1955), Chapitre I 'Les Mahasanghika', p. 236
  92. ^ James P. McDermott. Encyclopedia of Indian Philosophies, Volume VII: Abhidharma Buddhism to 150 A.D, see entry on the Kathavatthu.
  93. ^ hck8365. 第一因. 台湾原始佛教协会. 2006-03-05 [2025-01-07] (中文). 
  94. ^ Hershock (1996),第67–70页.
  95. ^ 周洁. 《道德经》与佛教思想之比较浅探 (PDF).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3 (2): 45-49 –通过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96. ^ 精选书摘. 印度宗教中的身體觀:整個大自然皆是可能的「梵」之領域,也是「我」之展現.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17-09-12 [2023-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中文(台湾)). 
  97. ^ 曾瑞池. 憨山德清《道德經解》思想研究. 2014 –通过国立中兴大学 (中文). 
  98. ^ Lewis, C.S. The Abolition of Man. : 18. 
  99. ^ Damascene (2012),第[页码请求]页.
  100. ^ 神的存在與本質 (PDF). 护教学(六). 
  101. ^ 叶金山. 新儒家是印度唯心學派支流. 老子讲堂. 2008-08-26 [2025-01-05] –通过老子神学院 (中文). 宋明新儒家和当代新儒家,其“理学、心学”的本质,是佛教的“唯心论”,不是孔孟儒家的“天道论”;而两代新儒家高唱的“心性论”本质,则是“唯心心性论”,不是孔孟儒家的“天道心性论”。所以说,新儒家根本不是孔孟真儒的继承者,新儒家是假儒家, 新儒家是佛教的印度唯心学派。 
  102. ^ 木鵵说书人. 理魔重生再論杜保瑞. 老子讲堂官方网站. 2008-10-05 [2025-01-05] –通过老子神学院官方网站 (中文). 杜保瑞首先以道“其实是一些人类思维活动中的认识法则,甚而是一种习性或胸怀。”以及“自然现象却并不服从于这些律则的规律”,来割裂老子哲学中心思想的“道”和自然象之间的关系。以贬低老子所启示的“道”,使“道”成为人类思维活动中与宇宙万物毫无关系的妄念空想,甚至成为个人独有之“习性”,以遂行其新儒家破坏老子哲学的一贯阴谋。他完全无视于《老子道德经》:“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万物尊道而贵德,……。”等等各章经文的深切启示,竟然狂妄地说:“这些律则的深意其实是一些人类思维活动中的认识法则,甚而是一种习性或胸怀,因此根本上它们的适用范围只在人文现象中有效,而不能过渡到自然现象,我们可以以这些律则来观看自然现象,从而得到若干的领会,但是自然现象却并不服从于这些律则的规律。( p.089)” 
  103. ^ 叶金山. 理魔重生再論杜保瑞(系列之二). 老子讲堂. 2008-10-05 [2025-01-05] –通过老子神学院 (中文). 杜保瑞说:“所以整个道之动的律则,所处理的纯然是人类心理的感受的问题,老子的道的律则义是以人类心理情绪为分析的对象,是分析着人类的心理情绪感受的发展律则而说出了整体存在的律则。所以它的有效范围也只能以人存有着的社会活动范围为限。” (p.265)”杜保瑞在书中妄言“道”是“分析着人类的心理情绪感受的发展律则而说出了整体存在的律则。”,我们再证诸他不断强调老子启示的“道”和自然无关,又纯粹是个人的“主观心境”,其实杜保瑞心里真正想说的是:“老子所启示的道,仅只是分析著老子自己的主观心里情绪感受的发展而说出。”只是他不敢清楚说出来而已。 
  104. ^ 林安梧. 關於《 老子道德經》[道, 一, 二, 三及天地萬物] 的幾點討論 (PDF). 东华汉学. 2008, (7): 1-24 –通过东华大学. 
  105. ^ 陆基洋. 論陳漢生 (Chad Hansen) 對老子「道」概念的詮釋思想 (PDF). 清华学报. 2013, 43 (4): 599-640. 除说明了何谓“知”与“道”外,上引文字末段亦提及道之能“创造”事物,在他看来,既然材质的界限源自某一话语系统的约定,那么语言的机制便将世界划分成马和非马、美和丑、白和黑(非白)等二元的区别,由是陈汉生以为道生万物之说是就语言之分割世界的规范功能而言,而绝非传统所谓从宇宙论或本体论的角度去理解道生化万物之说,由此而言,其对于道的形上性质的理解乃将其限定在制约行动的脉络中,而非如传统所言之具生化万物功能的内容上。 
  106. ^ 陈汉生. 《中國古代的語言和邏輯》. 由周云之翻译. : 83–84. 
  107. ^ 陆基洋. 論陳漢生 (Chad Hansen) 對老子「道」概念的詮釋思想 (PDF). 清华学报. 2013, 43 (4): 599-640. 总结而论,本文首先藉引介学者对于陈汉生诠释假说之探讨与质疑,说明了他通过对中文文法结构及名词性质之观察,而以为中文不具备表征、描述之语义功能,及不能具有指称任何个体概念之作用的观点,实蕴涵如下两点:其一,即中文为一不能被学习得到的语言;其二,即中文使用者不可能具有任何思想。接着,本文指出了陈汉生对于老子“道”的诠释,即以为其要旨在于否定所有话语系统及随之而起的价值取向的观点,并不能推广而使之与文本的其他部分的内容彼此融贯。陈汉生对老子“道”概念的诠释思想无容疑议是非常精采,若我们视诠释的工作为表达、论述自己的哲学观点,并进而建立自相一致的理论系统,则他对中国先秦思想的诠释绝对可算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若我们视诠释的工作为揭示和解释经典本义,则我们实不敢苟同陈汉生对老子“道”概念的诠释思想是成功地寻找出内在于文本的独特意涵。 

参考书目

[编辑]
  • Damascene, Hieromonk. Christ the Eternal Tao 6th. Valaam Books. 2012. 
  • Hershock, Peter. Liberating intimacy: enlightenment and social virtuosity in Ch'an Buddhism. SUNY Press. 1996. ISBN 0-7914-2981-4. 
  • Ni, Xueting C. Chinese Myths: From Cosmology and Folklore to Gods and Immortals. London: Amber Books. 2023. ISBN 978-1-83886-263-3. 
  • Norbu, Namkhai; Clemente, Adriano (1999). The Supreme Source: The Kunjed Gyalpo, the Fundamental Tantra of Dzogchen Semde. Snow Lion Publications.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