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帝國聯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英帝國全圖,展示了大英帝國在1886年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領土與自治領(瓜分非洲前)

帝國聯邦[1](英文:Imperial Federation)為一系列在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早期被提出,關於改造大英帝國體制的政治構想。該政治構想認為需要建立一個新的聯邦制度政治實體來取代當時由英國統治殖民地自治領為體制的大英帝國;儘管該構想並未實現,但其在澳洲,加拿大,紐西蘭等殖民地及自治領曾受到廣泛歡迎。帝國聯邦的政治構想為帝國聯合主義者英語Unionism in the United Kingdom所推崇,其中較為知名者如殖民地大臣約瑟夫·張伯倫,其認為帝國聯邦或成為大英帝國繼續統治愛爾蘭的另一個方案,以取代由威廉·格萊斯頓設計的自治制度英語Home Rule(英文:Home Rule)[2]

歷史上曾有多個關於帝國聯邦的政治提案出現,但均未在英國本土的政治上佔據主流。帝國聯邦的主要遊說組織——帝國聯邦同盟英語Imperial Federation League(英文:Imperial Federation League)認為大英帝國應當促進 「帝國國防」 即將整個大英帝國視為一國建設其國防力量,並促進帝國內的貿易與經濟活動;但該組織在1893年分裂成為兩個派系並逐漸喪失其影響力。在關於帝國聯邦眾多政治提案中,大部分提案認為大英帝國應當成為一個統一的主權國家並在倫敦建立帝國議會(英文:Imperial Parliament) ,帝國議會應當管轄所有帝國內的貿易,並負責外交國防以及其他會影響整個聯邦的事務。新的帝國議會將直接統治英屬印度,而已有的自治領(即當時的澳大利亞聯邦加拿大自治領紐西蘭紐芬蘭自治領南非聯邦)將擁有帝國內部的自治政府,愛爾蘭自由邦亦將擁有自治政府,由此可減少其對英國統治制度的反感[2]

起因

[編輯]

19世紀末,大英帝國已統治世界約五分之一的土地及人口,業已成為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帝國。曾任大英帝國殖民地事務大臣阿爾弗雷德·米爾納認為:「帝國之潛力無可否認,但其國力以及潛力被認為受制於政治與憲法層面的未被統一,尤其在並無統一政策,統一的中央目標,沒有 『永久將其固之的力量(英語:Permanent binding force)』(即統一的憲法) 方面,令其潛力與國力受之浪費」[3]

19世紀80年代,大英帝國已坐擁數量龐大的殖民地,並已建成部分擁有自治政府的自治領(如加拿大,紐芬蘭,澳洲,紐西蘭及南非),但大部分仍然由殖民政府所統治(如印度,香港英屬西印度群島斐濟等)。帝國的未來並不明朗,因其並未闡明是是否所有殖民地最終都將會獲得自治權或將由英國永遠統治下去;對於當時的英國,倘若所有殖民地最終都擁有主權並實現自治,大英帝國的利益將難以在其殖民地繼續維持[4]。因此在已有大英帝國的基礎上創建帝國聯邦成為一個廣受帝國主義者及殖民主義者所歡迎的提議。儘管構想從未被計劃性的提出,但綜合的提議是要建立一個統一的,以大英帝國的所有殖民地作為其成員的聯邦制國家。帝國聯邦將會擁有一個以西敏制為體制的共同議會並使其運營這個超級國家英語superstate,基於此制度,帝國聯邦的統一將由一個民選政府所保障。殖民地及自治領將會獲得影響力的提升而英國亦可通過聯邦為帝國國防分擔開支,以結合大國體制與小國體制兩種體制間的最優特徵。帝國聯邦的制度將成為愛爾蘭自由邦統治問題的解決方案,亦可以應用於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等聯合王國構成國分裂主義的方案,這些地區將擁有自己的西敏制議會。

帝國聯邦的支持者認為帝國聯邦為聯合王國(即英國)提供了第二種可能的未來,即大英帝國的統一及英國重要地位的長期存在;以此擺脫大英帝國的解體以及英國目前國際地位的銳減,令其最終淪為二等國家。其支持者就地緣政治學層面上認為聯邦的跨度與體量過於龐大的論述也作出回應,認為科學的進步將解決目前的困境,英國教育家艾華·艾利斯·莫利斯英語Edward Ellis Morris在其1885年的課程中論述道:「 如今從倫敦墨爾本一如在1707年聯合法案的時代從奧克尼(位於蘇格蘭北方的群島)到達倫敦,或如1869年前從三藩市到達華盛頓特區之簡單。[5]

帝國聯邦運動

[編輯]

帝國聯邦同盟英語Imperial Federation League最早於1884年在倫敦創立,並隨後將其組織擴展至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巴巴多斯英屬圭亞那。儘管由帝國聯邦同盟主導的關於帝國聯邦的政治提案大多由保守黨提出,但該構想在自由黨帝國主義者(新帝國主義的擁護者)中也廣受歡迎,其中較為有名者如英國工業家威廉·愛德華·福斯特英語William Edward Forste;受查爾斯·戴里克英語Charles Dilke約翰·羅伯特·西利英語John Robert Seeley的影響,因構想本身所提出的,以大不列顛為中心,環繞自治的殖民地與自治領的理念,帝國聯邦運動同時也成為英國種族民族主義的重要一環。同盟最終在1893年,因對聯邦的核心職能為國防還是貿易無法達成共識,最終解散[6]

加拿大自治領的帝國聯邦運動支持者被稱作 「加拿大帝國主義者(英文:Canadian Imperialists)」,其所倡導 「加拿大帝國主義(英文:Canadian Imperialism)」 的意識形態;在加拿大歷史學家 Carl Berger 1970年代的著作《權力的辨別(The Sense of Power)》中,闡明了加拿大帝國主義與加拿大民族主義間的不同。較為知名的加拿大帝國主義者有喬治·門羅·格蘭特英語George Monro Grant喬治·羅伯特·柏堅爵士英語Sir George Robert Parkin李科克喬治·泰勒·丹尼森三世英語George Taylor Denison III[7]

阻礙

[編輯]

帝國聯邦的主要阻礙之一便是殖民民族主義,因為帝國聯邦所構想的帝國議會將由大量互相競爭的利益集團組成,而賦予該議會以議會至上的權力將導致帝國議會的權力向殖民地與自治領的地方議會轉移。澳洲總理 Alfred Deakin認為帝國聯邦運動將導致自治領在國際關係中的影響力提升,並最終暨越帝國的國防和外交政策,令帝國聯邦無法有效的執行其權利,將其視之一種令自治領走向獨立的方法。事實上,帝國聯邦同盟的殖民地分部比其倫敦總部在1896年因內部紛爭而解散後仍然運作。

儘管時任英國殖民地事務大臣的約瑟夫·張伯倫在1895年到1903年間,對帝國聯邦抱有同情,他曾提議建立一個永久的帝國諮議會(英文:Imperial Council / Council for the Empire)用以團結各個殖民地政府並通過相關的殖民地法律,但該提議在1897年級1902年的殖民地會議上遭到否決,原因為帝國諮議會的建立將剝奪各個自治領既有的自治權;類似的,他提議對帝國的武裝力量進行統一化的議案也遭之否決。在隨後的帝國會議上,帝國優先貿易英語Imperial preferential trade(英文:Imperial Preferential Trade)的提案被英國自由黨政府因其自由貿易的立場被否決,直到1932年的大英帝國經濟會議(亦為1932年帝國會議),因為受到大蕭條的影響,各大英帝國成員國最終同意建立帝國關貿優先權(英文:Imperial Preference);儘管如此,帝國的貿易優先制度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便消亡。

衰落及當代情況

[編輯]

對帝國聯邦運動的支持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逐漸減少,戰爭期間,因為大英帝國作為一個整體對同盟國宣戰,其位於海外的殖民地不得不加入這場主要在歐洲大陸發生的戰爭,各個自治領的國族認同逐漸增強,其中以澳洲與加拿大最為顯著。另一方面,國防與帝國合作的事務被帝國會議機制部分性的解決了,而英國國內增長的對殖民地的憐憫傾向使得自治領政府逐漸走向獨立,最終以貝爾福宣言1931年西敏法令收場。1937年帝國會議,帝國聯邦的構想最後一次在政府層面進行討論,但構想隨着帝國會議的解散一同退出歷史舞台。大英帝國統一的理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被萊昂內爾·柯蒂斯圓桌運動英語Round Table movement(英文:Round Table movement)所延續,並直至英聯邦皇家英聯邦學會英語Royal Commonwealth Society的建立,最終影響了現代英聯邦的構成。

2016年後,隨着英國脫歐事件的發生,許多曾經出現在帝國聯邦構想中的理念在CANZUK運動中重獲新生,批判者認為CANZUK運動如帝國聯邦一樣,無視了地緣上的距離及其對貿易夥伴的影響,並認為其所關心歷史連接並不會產生任何經濟上的效益;與歷史上類似的是,CANZUK運動的支持者則表示科技的進步已經使得從墨爾本到倫敦僅需一天時間得以完成[8]

參見

[編輯]

參考來源

[編輯]

引用

  1. ^ 陳正國. 亞當史密斯的帝國論述及其背景.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2020-06-01, (72): 131-197 [2022-11-21]. doi:10.6523/SOCIETAS.202006_(72).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1) (中文(臺灣)). 
  2. ^ 2.0 2.1 Kenneth J. Panton,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2015 ) p. 238.
  3. ^ Bernard Porter, The Lion's Share: A Short History of British Imperialism 1850–1970 (1975) p 133
  4. ^ Smith, William Roy. British Imperial Federation.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921, 36 (2): 274-297 [2022-11-21]. ISSN 0032-3195. JSTOR 2142255. doi:10.2307/214225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1). 
  5. ^ Smith, 1921.
  6. ^ Ewart. p. 163.
  7. ^ Imperialis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Retrieved on 2013-07-17.
  8. ^ Subscribe to read. Financial Times. [2019-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7) (英國英語).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