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基隆市历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历史
台湾历史台湾历史年表
史前时期
荷治
1624-1662
西治1626-1642 原住民政权及部落-1933
明郑时期
1661-1683
清治时期
1683-1895
日治时期
1895-1945
战后时期
1945 迄今
其他台湾系列

人口 - 族群 - 经济 - 交通
地理 - 文化 - 教育 - 法律
政治 - 政府 - 军事 - 外交

台湾主题首页

基隆台湾最北的都市,也是北台湾首要港口,其古称“鸡笼”,由于历史上的基隆地区范围不止于今日基隆市辖区,本文以基隆市及毗邻之新北市行政区(原基隆郡辖区)之历史为主,其馀地区请参见相关条目内述。

词源演变

[编辑]

“鸡笼”此名称最早见于1556年明代郑舜功所著《日本一鉴》一书,出现在福州往那霸的航程中。后见于1617年明代张燮所著的《东西洋考[1][2]

关于“鸡笼”一词的由来,有许多种说法,一说是在1870年修订的《淡水厅志》中称今基隆港外的和平岛,形状颇似鸡笼,故有鸡笼之名。

另一个说法,是汉人将原本居住于基隆一带的平埔族原住民凯达格兰族(Ketagalan)之名之中,取头尾的“ke”和“lan”两音简化而成[3]。但现在此说法被很多学者质疑,文史学者陆传杰指出,因为闽南人将Keteagana念成大加蚋只将Ketagana省略Ke一个音节,而非省略二个音节。北部的平埔族语,常在特定的语词之前加上Ki或Ke作为前置词,大概是闽南人听多了,觉得多此一举,变一律将Ki或Ke之类的前置词省略,从许多闽南语音译平埔族地名都可证明这个说法,因此此说不太可能。更关键的是学者翁佳音指出,当时基隆一带的平埔族自称是巴赛族,而非凯达格兰,反而西、荷人地图上所标之地名“Quelang”更接近闽南语“鸡笼”之音。这可能是因当初以闽南水手作为向导所致。[4]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系由“鸡笼山”[5][注 1](即今日的基隆山)得名。但这说法不太可能,因荷西时代“鸡笼”专指和平岛,所谓的鸡笼山指的是和平岛上的小山丘。

1876年1月16日(清光绪元年12月20日),行政区重划,清廷依沈葆桢奏请,新设台北府下辖宜兰县淡水县新竹县基隆厅[7][注 2][注 3]。文史学者洪英圣认为,清朝自此以“基隆”取代“鸡笼”为官方称呼[8]

荷西及明郑时期

[编辑]

17世纪时,西班牙人荷兰人曾先后占领过基隆。当时殖民菲律宾群岛的西班牙人,因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台湾南部威胁其商业利益,为牵制荷兰人,天启五年(1626年)从吕宋岛航行北上,经由三貂角进入台湾,并由鸡笼登陆殖民台湾北部,此为鸡笼开发之始。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在南部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军将西班牙人赶出台湾,史称“鸡笼之战”,巴赛族凯达格兰族的支系,或称“马赛族”)也曾参与此役。当时荷西两方,皆以“鸡笼岛”(即今日的和平岛)为基地进行殖民统治,西班牙人于鸡笼岛建筑“圣萨尔瓦多城”,荷兰人取代后,将该城改名“北荷兰城”,并于鸡笼屯兵以利防备。

郑氏王朝在南台湾打败荷兰人之后,由于荷兰人仍领有台湾北部,并暗中与清朝合作意图重占全台,故于1668年挥军北上,将残馀驻守在鸡笼的荷兰人驱离,至今在和平岛还有荷兰人临走前所留下的“蕃字洞”遗迹。郑氏王朝在驱赶荷兰人后,由于将其统治重心置于南部,除了几次军事行动外,在鸡笼几乎无任何活动。

清领时期

[编辑]
基隆港

台湾进入清领时代初期时,鸡笼大部分地区还是蛮荒之地,只有今日的和平岛有较多的汉人聚集,以及一些平埔族原住民部落分布于鸡笼港周围。满清雍正元年(1723年),来自福建漳州的移民开始入垦鸡笼港区,并于南岸兴建崁仔顶街,此乃今日基隆市街创建之始。后来又陆续兴建了暗仔街及新店仔街,此后陆续有汉人移民移入,开垦的区域也逐渐深入较内陆的地区,而不只局限于港区周围。

在19世纪西方列强东来后,美国海军调查到鸡笼拥有丰富的煤矿层及港湾优良,回国后建议政府将其占领,在鸦片战争时也有英国军舰前来叩关。在英法联军之役之后的1863年,鸡笼终于随著台湾开港而开放为贸易港,成为淡水的副港。由于人口日增,为了因应国际贸易以及地方管理上的需要,同治十年(1871年),清廷于鸡笼设置海防同知,专办海防及煤矿事务;光绪元年(1875年),鸡笼设置台北分府通判,并将鸡笼改名为“基隆”,此为基隆正式设治之始。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台湾战事(西仔反)爆发,法国军队曾多次攻占基隆以作为封锁中国大陆的跳板。1885年台湾建,由同治中兴名将刘铭传担任首位巡抚,而基隆之分府通判于1887年改制为基隆厅,并改设抚民理番同知。当时作为北台湾主要口岸的淡水逐渐淤塞,尤其在中法战争时为了阻挡法军攻入,身为淡水港进出水道的淡水河口更是破坏严重;而基隆港为岩岸、不易飘沙、潮差小、港湾内窄外宽,在军事上易守难攻,虽然港内礁岩遍布,但若加以开发,必能成为台湾的重要口岸;战后,刘铭传便开始著手整顿基隆港,并委由当时的台湾首富──板桥林家林维源主导建港工事。此外,基隆河于1890年发现砂金,由于无法查禁,当时遂正式开放民间开采基隆附近的矿产。但建港计划已经完成规划时,就因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而中断,只完成了部分码头

除了港埠建设,为了增强基隆的海防能力,刘铭传并沿著港区南北轴线兴建数座炮台,今日大都存在,其中包括了现在列为国定古迹的海门天险(二沙湾炮台)。于同时间开工的台湾纵贯铁路,也以基隆作为起点,其中进入市区前所开凿的狮球岭隧道,更是台湾、乃至于当时中国的第一条铁路隧道。

日治时期

[编辑]
日治时期基隆市管内图
农委会水产试验所,位于和平岛,前身为台湾总督府水产试验场

1895年日本接收台湾时,台湾总督府在基隆开始运作,并举行简单仪式正式“始政”。日本人为了将基隆建设为台湾与日本的转运点,从1899年开始到1935年,展开了共进行四期的基隆港筑港工程(第五期因二战爆发而未完成),在和平岛八尺门一带,也设置了渔港区水产试验场造船厂。基隆也是日本海军的重要基地,当时被总督府划为要塞地带管制,并设立“基隆要塞司令部”,使得基隆港成为一座军、商、渔三用途的港口,也使基隆正式取代淡水,成为台湾北部的主要门户。

1920年时台北州基隆郡设立,并另划市区部分设置基隆街(类似今日之);1924年基隆街升格为台北州州辖市,此为基隆正式设市之始。此时,基隆的贸易额已经占了当时全台湾贸易总额的二分之一,完全取代了淡水在台湾北部的门户地位,与高雄一南一北并称为日治时代台湾两大港市。因与日本的贸易密切,也使得大量的日本人移居基隆。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1940年,基隆市计有9.5万人,仅次于台北市32.8万、台南市14万、高雄市12.7万,为台湾第四大城。其中市内就有2.3万为内地人(日本人)。

位于基隆站前的港务办公大楼群(左:阳明海运旧厦,中:海港大楼,右:基隆关)

除了建港,为了配合基隆“台湾北玄关”的形象,台湾总督府实施“市区改正”,大幅改变了基隆的城市地景。市区街道被重划为格子状街廓,并整治贯穿市区的西定河南荣河田寮河3条河川,也在市区内大兴土木,广设公园,并兴建了许多现代化(以欧式为主)的建筑物。1912年,文艺复兴式建筑的基隆驿(第二代基隆车站)、1932年基隆市役所厅舍(今基隆市政府前栋)、1934年,基隆港合同厅舍(今海港大楼)、以及因尖塔建筑而成当时地标的基隆邮便局(基隆邮局,战后改建)陆续落成,加上市区改正时兴建了大量西式民房,让身为国际港埠的基隆充满著浓厚的西洋风情。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基隆由于其主要物资吞吐港及海军基地的地位,在战争末期首当其冲,成为美军轰炸的首要目标,港区几成废墟。

战后至今

[编辑]
基隆市政府

二战结束后,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基隆市改制为新设的台湾省下辖之省辖市,基隆市则下设七行政区。基隆于战后之初,是日本人撤退及国府接收台湾的主要出入点;1947年发生二二八事件时,基隆成为受创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当时国民政府的镇压部队由基隆港登陆,而港区也曾沦为国军扫荡的激烈战场。1949年国府迁台后,基隆涌进大量军队与眷属,并负责接收逃难台湾的大陆移民,在之后美军开始驻扎,使得基隆又进入的新的发展期。基隆的矿工业经过复建后再度兴盛,周边的采业更在1968年达到高峰。而基隆港因应台湾经济的快速成长,从1961年起自内港到外港进行了多次扩建,到1984年也已名列世界第7大货柜港。

近年来,依靠港埠维持城市运作的基隆市遇到了发展瓶颈。身为基隆都市发展核心的基隆港,1990年代后因为腹地过小等因素,敌不过邻近国家地区港口的大型化竞争而逐渐衰退,连带使得基隆的都市建设发展开始迟缓,并严重影响了基隆的城市竞争力。而2008年台北港的启用,更将使基隆港未来营运发展的情势更加严峻。但是另一方面,因为与台北的交通便捷,近年来外地人口大量移入,使基隆市成为了台北都会区重要的卫星城市之一,而位处台湾北部海岸风景带的中心优势,也促使基隆市的观光产业开始蓬勃发展。

2016年林右昌市府上任后,积极改造基隆长年以来的城市地景及交通问题,做为其集大成的基隆城市博览会,于2022年6月10至19日举行[9]

中正公园大观音像

未来展望

[编辑]

基隆市因著与港口,和海洋的关系如此密切,市政府陆续推出“海洋城市”、“缤纷活力新鸡笼”、“山与海的城市”等城市口号来宣传基隆的海洋城市性格。而面对基隆市的发展困境,为了让基隆市从纯粹的港口都市转型升级,近几届的市长更陆续推动了多个大型都市更新计画,如“海洋科技园区”、“国门山海关”、“环港区都市更新案”[10]、“七堵新都心”等,希望再度将基隆打造成台湾的门户都市。虽然如此,目前基隆市整体都市发展目标不明的问题,还待更积极的解决。[11]

基隆地区首长名衔

[编辑]
  • 大清帝国 - 福建省 - 台湾府 - 淡水厅 - 鸡笼海防同知(1872年)
  • 大清帝国 - 福建省 - 台北府 - 基隆厅 - 台北府分防基隆通判(1875年)
  • 大清帝国 - 福建台湾省 - 台北府 - 基隆厅 - 台北府分防基隆通判(1885年)
  • 大清帝国 - 福建台湾省 - 台北府 - 基隆厅 - 台北府抚民理番同知(1888年)
  • 大日本帝国 - 台湾 - 台北县 - 基隆支厅 - 基隆支厅长(1896年)
  • 大日本帝国 - 台湾 - 台北县 - 基隆办务署 - 基隆办务署长(1897年6月)
  • 大日本帝国 - 台湾 - 基隆厅 - 基隆厅长(1901年11月)
  • 大日本帝国 - 台湾 - 台北厅 - 基隆支厅- 基隆支厅长(1909年)
  • 大日本帝国 - 台湾 - 台北州 - 基隆郡- 基隆郡守(1920年)
    • 大日本帝国 - 台湾 - 台北州 - 基隆郡 - 基隆街 - 基隆街长(1920年)
  • 大日本帝国 - 台湾 - 台北州 - 基隆市 - 基隆市尹(1924年)
  • 大日本帝国 - 台湾 - 台北州 - 基隆市 - 基隆市长(1940年)
  • 中华民国 - 台湾省 - 基隆市市长(1945年)(当前)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参考文献
引用
  1. ^ 张燮; Qizong Wang (fl. 1618). 東西洋考: 12卷. 王起宗. 1618 [1618]. 
  2. ^ 吕理政. 《帝國相接之界: 西班牙時期臺灣相關文獻及圖像論文集》(La frontera entre dos imperios). Universidad de Sevilla. 2006: 338页 [2006]. ISBN 978-957-638-691-6 (西班牙语). (繁体中文):334

    1631年,中国商人带了大量的丝来到鸡笼,枯等一年,只能以低价卖给西班牙驻军。传教士……

  3. ^ 洪英圣 2004,第20页
  4. ^ 被誤解的臺灣老地名1:空間篇. 远足文化. 2023: 56–61. ISBN 9789865082635. 
  5. ^ 洪英圣 2004,第016-017页
  6. ^ 明史》卷323列传第211 外国四
  7. ^ 台湾文献丛刊》〈台湾舆地汇钞〉,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今国史馆台湾文献馆),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96年重印,第113-116页,《清朝续文献通考》卷315,刘锦藻,〈台湾省舆地考〉乙文
  8. ^ 洪英圣 2004,第25页
  9. ^ 2022城市博覽會. [2022-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1). 
  10. ^ 2006年4月号《基隆市刊》 “基隆火车站暨西二西三码头都市更新案”专题报导
  11. ^ yam天空-新聞-雜誌-天下雜誌-幸福城市排行 5大面向,體檢幸福競爭力(2007年4月17日造訪). [2007年6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1月23日). 
脚注
  1. ^ 嘉靖四十四年,日本有取鸡笼山之谋,其地名台湾,密迩福建,尚宁遣使以闻,诏海上警备。……鸡笼山在彭湖屿东北,故名北港,又名东番,去泉州甚迩。地多深山大泽,聚落星散。无君长,有十五社,社多者千人,少或五六百人。无徭赋,以子女多者为雄,听其号令。虽居海中,酷畏海,不善操舟,老死不与领国往来。[6]
  2. ^ 台湾通志》/疆域/建革:“台北府,光绪元年建。领县三:曰淡水、曰新竹、曰宜兰;厅一:曰基隆同知厅。”
  3. ^ 王石鹏《台湾三字经》附录:台湾说略》:“台北府,光绪元年奏裁淡水同知,设台北府……”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