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地藏菩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持地菩薩
清代地藏王菩萨像

地藏菩萨梵语क्षितिगर्भ Kṣitigarbha[1]),又称地藏王菩萨佛教菩萨之一,音译为乞叉底蘗婆[2],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而得名[3]。又因其发有“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之大愿故被尊称为大愿地藏菩萨[1]幽冥教主[4]。亦被尊为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等菩萨一同深受世人敬仰。

名称释义

[编辑]

地藏菩萨之梵文名“क्षितिगर्भ”(Kṣitigarbha),“kṣiti”(乞叉底)有大地之意,“garbha”(檗婆)有胎藏或含藏之意,故云“地藏”。《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十轮经》等均称“地藏菩萨”。[5]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则以“地藏王菩萨”称之[6],故汉地尊称菩萨为“地藏王”,王者意思是“自在”,表示菩萨“于一切法自在”义[7]

起源与职能演变

[编辑]

西秦圣坚法师译《佛说罗摩伽经》中有持地藏菩萨,为释迦文佛说法时的听众之一。首次以持地藏菩萨名字出现的是北凉佚名译《大方广十轮经》卷八和北魏菩提流志译《佛名经》卷十二。其后隋朝三藏法师菩提灯译《占察善恶业报经》二卷,说地藏可引渡诸佛净土。此二经中的地藏菩萨,和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相近,职能以人间救苦,或以接引至诸佛净土为主,常为一般人发愿信仰的对象。

至唐初藏川撰抄的《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简称《佛说地藏十王经》)及《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与《地藏菩萨本愿经》开始说眷属为亡人打斋做功德以求其冥福乃至救赎之说。

密教则认为“地藏菩萨”本地为宝生佛,故能给予有情众生珍宝资粮。

本生因缘

[编辑]

过去因地行愿

[编辑]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解说地藏菩萨过去生中,曾为婆罗门女、光目女、小国国王等身,因发弘大誓愿,经无数阿僧祇劫修持,履行祂的誓愿,而成就菩萨位。

地藏菩萨在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无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说”为佛教计量单位,泛指数目极其巨大[8][9][10]),以大长者子之身,为得到佛千福庄严的相貌,在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前,发此弘大誓愿。[11]又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前,以婆罗门女之身,为救因不信因果、常轻三宝而堕入地狱的母亲,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发此弘大誓愿[12]

又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前,在清净莲华目如来像法之中,以一个叫光目的普通妇女之身,为了救因杀害毁骂罪,而堕入地狱受极大苦的母亲,向空中十方诸佛发此弘大誓愿[13]

又于无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说劫前[8][9][10],有佛出世,名一切智成就如来,住世六万劫。这位如来在出家修道前,身为小国国王,他与一邻国国王朋友,同行十善利益众生,为救度邻国造恶众生,他们一同发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然后全部度化罪苦众生。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众生,令得安乐成就菩提,自己终未愿成佛。发愿早成佛道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发愿先度众生最后成佛者,即地藏王菩萨[14]

过去已成佛道

[编辑]

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世尊解说地藏菩萨过去已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而示现菩萨之身,在五浊恶世度众生。《占察善恶业报经》:“此善男子(指地藏菩萨)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虽复普游一切刹土,常起功业,而于五浊恶世,化益偏厚,亦依本愿力所熏习故,及因众生应受化业故也。彼从十一劫来,庄严此世界,成熟众生。是故在斯会中,身相端严,威德殊胜,唯除如来无能过者!”[15]

现今示现菩萨

[编辑]

地藏菩萨在娑婆世界示现菩萨身十方应化,在释迦牟尼佛说法时,受嘱咐教化娑婆众生,直至弥勒菩萨于娑婆世界成佛。信徒称其“地藏菩萨”,其示现菩萨之身协助释迦牟尼佛说法,故佛教造像中将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合称“娑婆三圣”。

典故

[编辑]

佛所咐嘱

[编辑]

地藏菩萨亦称地藏尊者。佛教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上卷、《地藏十轮经》等,皆说有地藏菩萨。此地藏曾在忉利天大会的众生面前,受释尊的咐嘱,在释尊入灭后至弥勒菩萨成佛之前的娑婆无佛世界担任导师。依《地藏十轮经》第一卷:“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密藏”,而名地藏。处事坚毅不拔的态度,好比大地,以果敢的决断力救济三界六道的一切众生,地狱不空,自己决不成佛的菩萨。又说地藏菩萨是已登十地果位的菩萨[16],为教化六道(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的众生,而留在菩萨[17]

经典摘录

[编辑]
  • 尊敬比丘勿得呵毁
在家信众,对于出家人,应该尊敬,不能呵毁。
清净持戒的比丘,当然不得以世俗的非法来刑责。那些破戒无戒的,为什么也不能以世俗的法或非法来刑责呢?这是有着深刻意义的。如

依经文的意义是:

破戒苾刍(比丘),违背了毘那耶,犹如死尸(不可能现身修行证果),佛法大海,不能再容纳他,所以应逐出僧团。但犯戒的恶行比丘,过去曾于出家僧团中受戒;虽然破戒,还有戒德余势。换言之,破戒比丘不是破坏一切戒善,还有些功德在呢!如曾盛过香料的盒子,拿去香料后,还留有香气。破戒者因曾经受戒,所以还有些功德,还能令见者生起十种殊胜思维,增长福德。说到这里,大家倒可以想想自己。现在虽学佛而或者程度已较高了,已受五戒或菩萨戒,但最初是怎样信佛的?当然,有些是遇着大德法师而生起信心,皈依佛法;有些却是幼年在家乡时,见到平常的出家人,慢慢与佛法结缘而学佛;或者见到的是不成样的出家人——破戒或无戒的,也许初见的印象不太好,但还是使你生起良好的观念,知道有佛有法有僧,而种下现在学佛的种子。所以破庙中的佛像,或旧书堆里的佛经,破戒的出家人,都能引起众生对三宝的信心。这样,破戒无戒的比丘,是能令人生起功德,增长殊胜思维的。如念三宝功德不可思议,念持戒、布施、忍辱功德,生起出家,远离烦恼,想到寻求智慧,自己于过去生中的善根。所以若在出家人立场说,破戒恶行比丘,应逐出僧团;但在信众方面说,还能令人增长功德,可作众生福田。总结的说,能持戒的,固然理想,应加崇仰;破戒的,即使知道了,在家居士亦不能对他非法骂辱,或者拘禁,因为这是对僧团而造重罪的。地藏菩萨来五浊恶世,现出家相,充分表现了菩萨的慈悲度生精神,使大家知道剃除须发,身披袈裟,于出家僧团中,是好是坏,还是出家人。当没有逐出僧团,失掉出家身份以前,不予赞叹、供养、护持,是可以的,但却不能于当面或背后,用手段对付骂辱。否则,对佛法起不良的影响,无形中造成破毁三宝的重罪。
  • 伪大乘者不应亲近
有些大乘学者,常公开宣扬他的大乘:说自己是大乘派;只有大乘经可听,大乘法才可学;声闻、独觉乘都是小乘法,都不要修学。换言之,这是执大谤小。
一般人的想法,大乘比小乘好,那么学大乘不学小乘,专弘大乘不弘小乘,又有什么错误呢?这错误可大了!如

如有这种执大谤小的偏见,佛为大众说,这是犯重罪的;听这种人说法,也会犯重罪。主要的有三种过失:起断灭见、起颠狂想、执无因论。

  1. 堕断灭见,即落于空。听说一切皆空,以为空掉因果缘起,于是把因果缘起,善恶报应,生死轮回,都看作什么都没有。如起了这样的断灭见——空见,即使说心说性说悟,都不是真正的大乘法。
  2. 颠狂想:听说人人有佛性,人人可以成佛,就好像自己是佛,狂妄颠倒得了不得!学大乘法的,容易走此邪道。这是离开声闻、缘觉法而学大乘所起的过失。
  3. 无因论:大乘经中,或说因缘不可得,因缘无自性,但这并非没有因缘。但有些学者,却由此而落入自然无因的邪见。因果是佛法的宗要,非好好的信解不可。现在有些地方,好像佛法很盛,但很少谈到三世因果,无形中佛法成了现生的道德学,修养法。这些变了质的,离根本佛法甚远,都是偏向于大乘所引起的错误,也可以说这根本不成大乘法了。[18]

度化劫数

[编辑]

因《地藏菩萨本愿经》中阐述地藏菩萨舍身救母的意愿,此经也被称为佛经中的“孝经”[19]

地藏菩萨救度众生经过的时间长度,是一般人无法想象也不能理解的[20][21]佛陀在《地藏经》中作了这样的描述:“譬如在三千个大千世界里,所有的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每一样东西都当作一条恒河,每一条恒河中的每一粒沙都当作一个世界,每个世界里的每一粒微尘都当作一个劫数,在每一劫里所积聚的微尘,其中每一粒再当成一个劫数,地藏菩萨证得十地菩萨的果位以来,已经比上面所说数目的一千倍还要多,就不要再说地藏菩萨在修行声闻辟支佛时所经过的时间了。”[22]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释迦牟尼佛告诉四天王:地藏菩萨以无数方便教化众生[23]

称佛名号

[编辑]

根据《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述,由于深知:“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24]为救拔一切罪苦六道众生,地藏菩萨欲利益众生,演不思议事,于是在称佛名号品列举了一些佛名及其利益之事:如果听到无边身如来名号,暂时生恭敬,就可以超越四十劫生死之罪;如果听到宝性如来的名称,一弹指顷发心归依,就于无上道永不退转;如果听到波头摩胜如来名号,当得千返生于六欲天中;如果听到狮子吼如来名,一念归依,当遇无量诸佛摩顶授记;如果听到拘留孙佛名,至心瞻礼,或复赞叹,当于贤劫千佛会中为大梵王,得授上记;如果听到毗婆尸佛名,永不堕恶道,常生人天受胜妙乐;如果听到宝胜如来名,毕竟不堕恶道,常在天上受胜妙乐;如果听到宝相如来名,生恭敬心,不久当得阿罗汉果;如果听到袈裟幢如来名,超越一百大劫生死之罪;如果听到大通山王如来名,得遇恒河沙佛广为说法,必成菩提;还有净月佛山王佛智胜佛净名王佛智成就佛无上佛妙声佛满月佛月面佛等不可说佛[10],只要念得一个佛号的名号,功德就非常多了,何况多个法号呢。这些众生,生时死时,自会得到大的益处,最终不会堕落到恶道中。[25]

十日诵经

[编辑]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释迦牟尼佛告诉普广菩萨,如果在“十斋日”(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三十日)中持斋、念佛、礼拜,就能远离疾病,衣食富足。[26]

功德

[编辑]

赞叹称礼

[编辑]
法隆寺

按《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如来赞叹品〉第六提到,当时法会中普广菩萨及四众等略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福德之事。包括:

  1. 闻名赞叹亦超越三十劫罪:“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2. 生天,永不堕于恶道:“或彩画形像,或土石胶漆,金银铜铁、作此菩萨,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假如天福尽故,下生人间,犹为国王,不失大利。”
  3. 不受女身:“若有女人,厌女人身,尽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及土石胶漆铜铁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以华香、饮食、衣服、缯彩、幢旛、钱、宝物等供养。是善女人,尽此一报女身,百千万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况复受。除非慈愿力故,要受女身,度脱众生,承斯供养地藏力故,及功德力,百千万劫不受女身。”
  4. 即是女身,亦相貌圆满:“若有女人,厌是丑陋,多疾病者,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礼,食顷之间。是人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是丑陋女人,如不厌女身,即百千万亿生中,常为王女,乃及王妃宰辅大姓,大长者女,端正受生,诸相圆满。由志心故,瞻礼地藏菩萨,获福如是。”
  5. 鬼神护卫:“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华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况亲受诸横。”
  6. 即使曾犯重罪,至于五无间罪,亦能得解脱:“如是三白病人,遣令闻知。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来。但高声白,高声读经。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所受生处,常知宿命。”
  7. 过去世眷属亦蒙福力解脱:“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8. 得尊贵之身:“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志心瞻礼地藏菩萨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萨名,可满万遍。如是等人,尽此报后,千万生中,常生尊贵,更不经三恶道苦。”
  9. 新生眷属增福:“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帝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一切人等,及异姓种族,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与读诵此不可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
  10. 现世居家衣食丰溢:“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是故普广,当知地藏菩萨有如是等不可说百千万亿大威神力,利益之事。”

皈依供养

[编辑]
清代地藏王菩萨供养像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佛告诉观世音菩萨,将来世界中,若有缘人发慈悲心去救助众生。当他们渴望获得解脱,见到地藏菩萨的佛像或者听闻其名,衷心皈依并供养的人,必然心随所愿[27]佛陀还告诉虚空藏菩萨,若有缘人见到地藏菩萨像及《地藏菩萨本愿经》,朗诵并供养它,就能得到二十八种益处,故称“地藏二十八益”[28]。天龙鬼神等,也可通过朗诵瞻礼供养,获得七种益处。[28] 在地藏经第十一品,坚牢地神向世尊说,若未来及现在众生,以土石竹木作为小阁,在之中供养地藏菩萨的形象,烧香供养,瞻礼赞叹,可以得十种利益。[29]

地藏赞颂

[编辑]

地藏菩萨妙难伦,化现金容处处分。
三途六道闻妙法,四生十类蒙慈恩。
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
累劫亲姻蒙接引,九莲台畔礼慈尊。

大士誓愿不可测,运悲周遍尘刹国。
众生尽后誓方休,地狱空时愿始息。
受化多成无上道,自身犹示声闻迹。
祇缘生佛性唯一,欲令同获究竟即。

地藏大慈悲,誓愿永无了期。
所化成佛数难思,犹秉声闻仪、真待狱生度尽,方肯示证菩提。
恳祈冥显施恩资,海会预莲池。

地藏占察法门

[编辑]

在《占察善恶业报经》里,释迦牟尼佛请地藏菩萨开示了地藏占察法门,即以木质的占察轮共十九枚、三组,按照占察仪轨,提出占察人在修行、业报、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奉请地藏菩萨开示答案。经中开示了针对了每一类问题的多种回答,如果占察卦象在回答区内则是相应, 如果答非所问则不相应,非开示的答案。经中还开示了“地藏忏法”,可在拜忏后配合占察轮使用,占察业报多少,是否清净。相传藕益大师就修行此法门。

地藏占察不同于世间神鬼占卜,神鬼占卜在佛教中是不允许的,但佛教也留下了几个占卜法门:地藏占察法门、文殊卦法门、观音灵课法门,这些是特地留给末法时代的劣根众生,维系修行人的正念正业,占察因果的殊胜法[30][31]。汉地有梦参法师弘传此法门[32]

密教地位

[编辑]

密教里地藏菩萨的密号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悲繁金刚[33]:6,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幢菩萨,在胎藏界则为地藏院九尊之中尊地藏萨埵[2]

《与愿金刚地藏菩萨秘记》引用《莲华三昧经》指出,地藏菩萨之真实本地佛宝生如来[33]:16

化身

[编辑]
  • 《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37]
    • 金刚愿地藏菩萨-左手持人头幢,右手结甘露印,专任救济地狱道。
    • 金刚宝地藏菩萨-左手持宝珠,右手结甘露印,专任救济饿鬼道。
    • 金刚悲地藏菩萨-左手执锡杖,右手结引摄印,专主畜生道。
    • 金刚幢地藏菩萨-左手持金刚幢,右手结施无畏印,主救济阿修罗道。
    • 放光王地藏菩萨-左手持锡杖,右手结与愿印,主度人间界。
    • 预天贺地藏菩萨-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结说法印,主救济天人界。
日本德川美术馆 地藏菩萨像
  • 真言宗《觉禅钞》
    • 地狱大定智悲地藏-左持宝珠,右持锡杖。
    • 饿鬼大德清净地藏-左持宝珠,右结与愿印。
    • 畜生大光明地藏-左持宝珠,右持如意。
    • 修罗清净无垢地藏-左持宝珠,右持梵箧。
    • 人道大清净地藏-左持宝珠,右结施无畏印。
    • 天道大坚固地藏-左持宝珠,右持经。

  • 良助亲王撰《与愿金刚地藏菩萨秘记》[33]
    • 延命地藏-《秘记》中之叙述多取自《佛说延命地藏菩萨经》。[33]:10-11
    • 《秘记》中《莲华三昧经》经文所提及之化身如下:
      • 胜军地藏-头戴毕竟空寂胄,身着随求陀罗尼铠,佩戴金刚智大刀、镰、弓箭,左手标发心修行幡,右手执斩恶业烦恼军剑,左右有掌善(矜加罗)、掌恶(制多迦)二童子,掌善童子本地为普贤,能调御法性;掌恶童子本地为文殊,能降伏无明。此尊地藏能击败、无始无觉无明,助众生破除生死轮回,被认为与日本特别相应。[39]
      • 檀陀地藏-为地狱道之能化,手持人头幢(檀陀意为人头,人头幢为阎魔之法器,表情愤怒,能口吐铁锁绑缚罪人、并明言其罪业;地藏持者则卷舌闭口不言罪业)。[33]:13-14
      • 宝珠地藏-为饿鬼道之能化,手持如意宝珠。饿鬼因生前吝啬贪得而得此果报,宝珠则能化现种种众生所好饮食使饿鬼饱足。[33]:14
      • 宝印地藏-为畜生道之能化,伸如意宝印手。畜生如金翅鸟总彼此残害,宝印手能化现种种清净甘露饮食阻止之。[33]:14-15
      • 持地地藏-为修罗道之能化,能持大地拥护修罗。帝释居于天,修罗居于地,双方每月十六日斗争,修罗总是战败而痛苦,此尊地藏能护持修罗所在地域安稳、远离斗争。
      • 除盖障地藏-为人道之能化,为人除八苦盖障[33]:15
      • 日光地藏-为天道之能化,照天人五衰而除其苦恼。[33]:15-16
  • 弘一大师编著《地藏菩萨圣德新编》
    • 护赞地藏
    • 延命地藏
    • 牟尼地藏
    • 赞龙地藏
    • 破胜地藏
    • 不休息地藏

六地藏

[编辑]
六地藏(善光寺

在日本各地,有供奉六尊地藏菩萨的六地藏。这是源于佛教的六道轮回思想,由六种地藏各自拯救六道的众生而来。六地藏的个别名称,依照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修罗道、人道、天道的顺序是:檀陀地藏、宝珠地藏、宝印地藏、持地地藏、除盖障地藏、日光地藏,或者是金刚愿地藏、金刚宝地藏、金刚悲地藏、金刚幢地藏、放光王地藏、预天贺地藏。[40]

民间信仰

[编辑]

幽冥教主

[编辑]
英国伦敦佛光山地藏菩萨像

由于《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讲述了地狱的情况[41](其实在《正法念处经》[42]里对于六道的描述更加详细,地狱的状况散见于其他经典)和地藏菩萨誓度尽地狱众生的大愿,所以在民间信仰中,常把地藏菩萨视为地府的主宰,称为“幽冥教主”,甚至认为祂是阎王的上司。因此,一般在举办丧事、清明扫墓中元普度、超度法会等,常供奉地藏菩萨,以祈求亡者得度。另外,在墓地、灵骨塔,或是乱葬岗、战乱、事故频发之地,人们往往建造寺庙祭拜地藏菩萨,希望地藏菩萨保佑生人、超度亡灵。

民间信仰中,有的庙宇供有开山先贤禄位,该殿中通常供有地藏菩萨圣像,佛像后则为先贤禄位。有的庙宇设有收纳信徒的祖先牌位,或公私立的纳骨塔,亦多供有地藏菩萨像。因着将地藏菩萨视为幽冥教主,部分奠祭亡者之冥钞即印有地藏菩萨之形象。

地藏菩萨也有入地狱救母的传说,与目连救母的故事类似,有人常会将目连尊者与地藏菩萨混淆。但其实民间传说中,目莲尊者辅佐地藏菩萨,护佑冥阳两界,故新庄地藏庵就以目连尊者配祀地藏菩萨。常见二像以地藏坐谛听、目连骑龙马为区分。

许多华人,将在娑婆世界度化众生的释迦牟尼佛,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与誓愿度尽众生的地藏菩萨,合称娑婆三圣。在台湾地区,主祀地藏的庙宇,有著名的新庄地藏庵鹿港地藏王庙嘉义市九华山地藏庵员林地藏庵等。此外,花莲普明寺[43]、花莲天祥地藏禅寺也是台湾有名的地藏道场。台湾的城隍庙东岳庙,通常都会陪祀地藏菩萨,例如:全台首邑县城隍庙台南东岳殿鼓山地岳殿等。

《地藏灵感记》记载,中元节统帅诸亡灵的大神“面燃大士”亦拥护地藏菩萨。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永安里谢氏,夜梦其祖先泣诉,“家有鬼,不能进。”于是谢氏率其一家,虔诚诵念地藏菩萨名号经典,焚香叩请地藏菩萨。夜中,梦见“面燃大士”前来说法,曰此鬼为前世冤亲,诵念佛号可回向之,即可化解。其家主梦中语大士曰:“我乃祈请地藏菩萨,尊神乃观音大士化身,何幸驾临?”面燃大士笑曰:“诸佛同体,何起分别?地藏即不可拥护乎?”[44]

护佑旅客、儿童

[编辑]

日本人认为地藏菩萨乃旅行者、儿童的保护者,日本常立地藏塑像于十字路口或岔路口。另日本亦认为地藏菩萨悲悯早夭婴孩(日文称水子),示现为早夭婴孩之依怙免受恶鬼所害,称“水子地藏”;故地藏菩萨护念夭亡及现世之孩童,形象多塑为菩萨或背或抱婴孩,或幼童环绕,为幼童之守护者,称为“子安地藏”、“子守地藏”等。

化身九华

[编辑]

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是地藏菩萨道场[1],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唐朝开元年间,古代新罗宗室公子金乔觉,少年在九华山苦修,享寿九十有九,驻锡九华山,居于南台,风餐露宿刻苦修行,在世灵迹不断,华人朝鲜人皆认为其是地藏菩萨的化身[45][46][47],以至十几个世纪以来,在此修行、成就者不乏其人,来此朝圣、参观者络绎不绝。尤其江浙一带的房产、建筑相关人士,有每年(特别是在开工前)去九华山拜祭的习俗。

乔觉隐修时,有檀越闵公献地建庙,闵公之子则跟随乔觉出家法号道明。从此地藏菩萨塑像皆以道明、闵公为胁侍,而九华山地藏护法也非韦驮菩萨,而是王灵官担任地藏护法。

属神

[编辑]

汉传佛教

[编辑]

在汉传佛教中,地藏菩萨除了道明、闵公两大胁侍之外,有时以目连尊者坚牢地神为胁侍,台湾地藏老庙有以道明和尚与罗刹形的无毒鬼王为胁侍之神者,也有以面燃鬼王、无毒鬼王为胁侍之神者, 也有以面燃鬼王鬼子母神为胁侍之神者,或者以引魂菩萨(接引寿终正寝之死者)、目连尊者(接引枉死之死者)为胁侍者。

十大使者,焰摩使者,渡化地狱道众生;持宝童子,渡化饿鬼道众生;大力使者,渡畜生道;大辩才天女,渡修罗道众生。宝藏天女,渡人道众生;摄天使者,渡化天道众生;统摄十法界使者,渡佛菩萨道众生;大吉祥天女,渡罗汉道众生。摄佛有缘使者,渡化缘觉众生;

还有三十四大鬼王护持礼佛、读诵经典者,名号分别为恶毒鬼王、多恶鬼王、大诤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飞身鬼王、电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啖兽鬼王、负石鬼王、主耗鬼王、主祸鬼王、主食鬼王、主财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兽鬼王、主魅鬼王、主产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险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48]

根据《与愿金刚地藏菩萨秘记》,胜军地藏、延命地藏皆以掌善(矜加罗)、掌恶(制多迦)二童子为随从。[33]:10、13

民间信仰

[编辑]

民间相传,地藏菩萨的座骑,是能够分辨善恶贤愚的神兽谛听。其常被供奉于地藏菩萨的案侧,或直接雕刻地藏菩萨端坐于其背上的塑像[49]

源自台湾新北市新庄地藏庵,有官将首阵头增损将军之传说。传说两将军原为危害人间的妖魔,后受地藏菩萨慑服成为其护法,能视察人间善恶,增将军遇善人即增其寿命,损将军遇恶人则减其寿。命官将首目前为各地庙会常见的阵头。[50][51]

塑化形象

[编辑]

地藏菩萨为宝生如来倒驾慈航,原本就是,且其修道精深,也可以成佛。但菩萨见地狱里有无量受苦的众生,不忍离去,留在地狱,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故亦有如来造像者。

早期的地藏形象是在家菩萨装束,相貌如天人,装扮华丽,慈祥庄严(可见于敦煌龙门石窟),为在家相,通常头戴宝冠,著在家居士服饰,庄严璎珞。

唐代以后,由于金乔觉传说,地藏菩萨形像由华丽的天人形像变为沙门比丘形象。今日地藏菩萨的佛像,最流行出家相,光头圆顶或头戴毗卢冠,身着袈裟,一手持宝珠,一手握锡杖;亦有持莲花与明珠者[52]

日本天台宗有一种“胜军地藏”像,头戴兜胄,身着铠甲,佩大刀,手持幡与宝剑,意谓斩破烦恼而救渡众生脱离轮回,[33]详见胜军地藏

唐密胎藏界曼荼罗的地藏院之地藏菩萨像,为左手持莲花,莲花上有如意宝幢,右手持宝珠,坐于宝莲花上。

相关经典

[编辑]

其他

[编辑]

日本的地藏菩萨则相当于不同地域专门的守护神,相当于中国的土地公。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见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佛法小常識. 中台世界. [2009-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3). 
  2. ^ 2.0 2.1 丁福保. 链接至维基文库 地藏. 《佛学大辞典》. 维基文库. 1922 (中文). 
  3. ^ CBETA 大正新脩大藏經 T13 No.411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一: T13n0411_p0722a08(05)和(06). [2008-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10). 
  4.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清来舟释云:主执幽冥,随愿自在,故尊为王。然王义甚广,此释未能尽也。
  5. ^ 徐彻. 陈菲 , 编. 冥界百鬼 香港第1版第1次印刷. 香港中和出版. 2020-01: 13. ISBN 978-988-8570-87-4 (繁体中文). 
  6. ^ CBETA 大正新脩大藏經 Vol. 3, No. 159 大乘本身心地觀經卷一. [2021-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3). 
  7. ^ 夢參老和尚:念“地藏王菩薩”還是念“南無地藏王菩薩”?. [2021-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7). 
  8. ^ 8.0 8.1 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准于《俱舍论》,约小乘而言,数至六十重,称为一阿僧祇。”
  9. ^ 9.0 9.1 本行经》(卷十二):“那由他,隋言数千万。”
  10. ^ 10.0 10.1 10.2 华严经》(第三十卷):“尔时,心王菩萨白佛言:‘世尊,诸佛如来,演说、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世尊,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说不可说耶?”
  11. ^ 地藏菩萨本愿经》“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 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时长者 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 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愿,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
  12. ^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又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行住坐卧,诸天卫护。其母信邪,常轻三宝。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傥来问佛,必知处所。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处。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宽我忧虑。我自失母以来,昼夜忆恋,无处可问,知母生界。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支节皆损。左右扶侍,良久方苏,而白空曰。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
  13. ^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复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像法之中,有一罗汉,福度众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设食供养。罗汉问之,欲愿何等。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资福救拔。未知我母,生处何趣。罗汉愍之,为入定观。见光目女母,堕在恶趣,受极大苦。罗汉问光目言。汝母在生,做何行业。今在恶趣,受极大苦。光目答言。我母所习,唯好食啖鱼鳖之属。所食鱼鳖,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计其命数,千万复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罗汉愍之,为作方便。劝光目言。汝可志诚,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兼塑画形像。存亡获报。”
  14. ^ 地藏菩萨本愿经》尔时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万劫。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
  15. ^ 占察善惡業報經. [201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8). 
  16. ^ 十地菩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法界佛教总会(繁体中文)
  17. ^ 《地藏菩萨本愿经》第一品:“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愿,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
  18. ^ 印順法師講解地藏經的啟示.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30). 
  19. ^ 《地藏菩萨本愿经·观众生业缘品第三》:“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玷(diàn)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kuáng)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20. ^ 大方广十轮经》:地藏菩萨以不可思议功德成就众生。于过去无量恒河沙诸佛所,久发大悲坚固誓愿,皆悉成就一切众生,庄严势力,犹如雷震。于一食顷,而能成就无量亿等那由他人,具足善根。
  21. ^ 地藏十轮经》:“此善男子,具足成就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常勤精进,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曾于过去无量无数殑伽沙等佛世尊所,为欲成就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发起大悲坚固勇猛精进无尽誓愿。由于大悲坚固勇猛精进无尽誓愿,增上势力。于一日夜,或一食顷,能使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数诸有情类,皆得解脱种种忧苦。及令一切为法所求意愿满足”。
  22. ^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千倍多于上喻。”
  23. ^ 《地藏菩萨本愿经》第四品:“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吾今为汝。及未来现在天人众等,广利益故。说地藏菩萨,于娑婆世界,阎浮提内,生死道中,慈哀救拔,度脱一切罪苦众生方便之事。”“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盗窃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争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瞋恚者,说丑陋癃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
  24. ^ 《地藏菩萨本愿经·利益存亡品第七》(卷中)
  25. ^ 地藏菩萨本愿经》·称佛名号品第九
  26. ^ 《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来赞叹品第六》(卷下):“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能于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当此居家,若长若幼,现在未来,百千岁中,永离恶趣,能于十斋日,每读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
  27. ^ 《地藏菩萨本愿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卷下):“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花、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28. ^ 28.0 28.1 《地藏菩萨本愿经·嘱累人天品第十三》(卷下):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九者,人见钦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乐。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二十八者,毕竟成佛。 复次虚空藏菩萨。若现在未来,天龙鬼神,闻地藏名,礼地藏形,或闻地藏本愿事行,赞叹瞻礼。得七种利益。一者,速超圣地。二者,恶业消灭。三者,诸佛护临。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长本力。六者,宿命皆通。七者,毕竟成佛。
  29. ^ 《地藏菩萨本愿经·地神护法品第十一》坚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是人居处,即得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者,土地丰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现存益寿。五者,所求遂意。六者,无水火灾。七者,虚耗辟除。八者,杜绝恶梦。九者,出入神护。十者,多遇圣因。”
  30. ^ 佛法讲究因果为什么还有占察法门?. [2019-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5). 
  31. ^ 地藏占察法门简介. [2019-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19). 
  32. ^ Template:Doubanbook
  33. ^ 33.00 33.01 33.02 33.03 33.04 33.05 33.06 33.07 33.08 33.09 33.10 33.11 (僧)良助亲王. 《與願金剛地藏菩薩祕記》. 京都大学贵重资料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 元禄三年(1690年) [2020-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日语). 
  34. ^ 大正藏 No.1796
  35. ^ 慈怡法师主编. 〈六地藏〉. 《佛光大辞典》 (高雄县大树乡: 佛光). 1988. ISBN 9789575433307 (中文(台湾)). 
  36. ^ 丁福保. 链接至维基文库 六地藏. 《佛学大辞典》. 维基文库. 1922 (中文). 
  37. ^ 大正藏 No.20
  38. ^ 《佛说延命地藏菩萨经》
  39. ^ 胜军地藏之记载散见于《与愿金刚地藏菩萨秘记》之跋、页11-13,内容提要汇整如上
  40. ^ 六地蔵. 浄土宗 法界山 清岸寺. [2021-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7). 
  41. ^ 地藏十轮经》(卷三),也介绍有四类十一种罪,能使人堕入地狱。
  42. ^ CBETA 大正新脩大藏經 T17 No.721 正法念處經. [2008-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1). 
  43. ^ (慈济创办人证严法师批剃处)
  44. ^ 諸佛同體,觀音所化現的「面燃大士」也擁護地藏菩薩. [2013-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30). 
  45. ^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无知愚人,妄谓地藏菩萨是暹罗国太子,其肉身塔,遇闰大七月,彼国之王亲来开塔。岂知此系新罗国王族出家,姓金名乔觉,于唐玄宗时来九华。居数十年,后坐脱,肉身不坏,遂以全身入塔,绝无开塔之说。当唐之时,高丽有三国:一高勾丽,二新罗,三百济。后高勾丽吞灭二国,而但名高丽耳。近时愚人,不知新罗,遂讹作暹罗。唐时亦无暹罗之名,彼系两国:一暹国,一罗斛国,后并为一,遂名暹罗。
  46. ^ 神僧传》(卷八):“释地藏。俗姓金氏。新罗国王之支属也。心慈而貌恶颖悟天然。于时落发出家。涉海徒行振锡观方。至池阳睹九子山。心甚乐之。乃径造其峰而居焉。藏尝为毒螫(音拭)端坐无念。俄有美妇人作礼馈药云。小儿无知愿出泉以补过。言讫不见。视坐左右间沛然流衍。时谓为九子山神为涌泉资用也。至德年初有诸葛节。率村父自麓登高。深极无人。唯藏孤然闭目石室。其房有折足鼎。鼎中白土和少米烹而食之。群老惊叹曰。和尚如斯苦行。我曹山下列居之咎耳。相与同构禅宇。不累载而成大伽蓝。本国闻之率以渡海相寻。其徒且多无以资岁。藏乃发石得土。其色清白不碜(初甚切)如面。而共众食。其众请法以资神。不以食而养命。南方号为枯槁众。莫不宗仰。龙潭之侧有白墡(时阐切)硎。取之无尽。一日忽召众告别。罔知攸往。但闻山坞石陨扣钟嘶嗄(所讶切)跏趺而灭。年九十九其尸坐于函中。洎三稔开将入塔。颜貌如生。举舁之际骨节若撼金锁焉。”
  47. ^ 宋高僧传》(卷二):“释地藏。姓金氏。新罗国王之支属也。慈心而貌恶。颖悟天然。七尺成躯。顶耸奇骨。特高才力可敌十夫。尝自诲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于时落发涉海舍舟而徒。振锡观方。邂逅至池阳。睹九子山焉。心甚乐之。乃迳造其峰得谷中之地。面阳而宽平。其土黑壤其泉滑甘。岩栖涧汲趣尔度日。藏尝为毒螫端坐无念。俄有美妇人作礼馈药云。小儿无知愿出泉以补过。言讫不见。视坐左右间潗[涾-水+(孱-尸)]然。时谓为九子山神为涌泉资用也。其山天宝中李白游此。号为九华焉。俗传山神妇女也。其峰多冒云雾罕曾露顶欤。藏素愿持四大部经。遂下山至南陵。有信士为缮写。得以归山。至德年初有诸葛节。率村父自麓登高。深极无人。云日鲜明。居唯藏孤。然闭目石室。其房有折足鼎。鼎中白土和少米烹而食之。郡老惊叹曰。和尚如斯苦行。我曹山下列居之咎耳。相与同构禅宇。不累载而成大伽蓝。建中初张公严典是邦。仰藏之高风因移旧额。奏置寺焉。本国闻之率以渡海相寻。其徒且多无以资岁。藏乃发石得土。其色青白不碜如面而供众食。其众请法以资神。不以食而养命。南方号为枯槁众。莫不宗仰。龙潭之侧有白墡硎。取之无尽。以贞元十九年夏。忽召众告别。罔知攸往。但闻山呜石陨扣钟嘶嗄。如趺而灭。春秋九十九。其尸坐于函中。洎三稔开将入塔。颜貌如生。举舁之动骨节。若撼金锁焉。乃立小浮图于南台。是藏宴坐之地也。时征士右拾遗费冠卿序事存焉。大中中僧应物亦纪其德哉。”
  48. ^ 《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49. ^ 四大菩薩的坐騎及象徵意義. 佛地子文库. 2011-05-24 [2023-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50. ^ 陈奂宇. 〈這不是八家將 台灣官將首發源地在這【神蹟廟算2】〉. 《壹周刊》. 2018-07-15 [2020-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中文(台湾)). 
  51. ^ 陈琬珊. 第二節「官將首」陣頭文化源流. 《台灣民俗藝陣研究-八家將與官將首之比較》 (PDF) (硕士论文).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体育系: 59-63. 2012 [2020-02-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2-20) (中文(台湾)). 
  52. ^ 地藏菩萨仪轨》:“画地藏像,须作声闻形,身披袈裟,偏袒右肩,左手执莲花,右手施无畏,坐莲花台上。或有幢幡,左手持莲花,右手持宝珠。”
  53. ^ 地藏經的啟示. [2012-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