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语
外观
(重定向自四川彝語)
彝语 | |
---|---|
ꆈꌠ꒿ Nisup | |
母语国家和地区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区域 | 四川、云南、贵州 |
母语使用人数 | 610万 |
语系 | |
文字 | 彝文 |
官方地位 | |
作为官方语言 | 凉山彝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语言代码 | |
ISO 639-1 | ii (彝语北部方言) |
ISO 639-2 | iii (彝语北部方言)sit (其他汉藏语) |
ISO 639-3 | 分别为:iii – 诺苏语nos – 东尼苏语ycl – 倮倮泼语yif – 阿车语yig – 乌撒纳苏语yik – 东山坝腊罗语lpo – 里泼语yip – 仆拉语yiq – 民期语yit – 东腊鲁语yiu – 阿武语yiv – 北尼苏语yix – 阿细语yiz – 阿哲语ylm – 俐米语ylo – 巧武土语ymh – 咪俚语ymc – 南木吉语ypg – 普拉语yhl – 圪勒颇普佤语ysn – 撒尼语yso – 尼斯彝语ysp – 南倮倮泼语ywl – 西腊鲁语ywq – 武禄彝语ywt – 西山坝腊罗语ywu – 乌蒙纳苏语nsd – 南尼苏语nsv – 西南尼苏语ymi – 木吉语ymq – 期腊木吉语ymx – 北木吉语ymz – 木支语ypa – 帕拉语ypo – 阿罗普拉语ypb – 拉波普佤语ypn – 阿尼普佤语 |
方言
[编辑]彝语内部差异很大。可以分为6大方言区,26种土语。[1]
- 北部方言,又称诺苏语,180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省北部。
- 北部次方言:130万人
- 圣乍土语(ꏃꎖꉙ shyp nra hxop 中裤脚话),分布在四川省喜德、昭觉、越西、甘洛、金阳、普格、西昌、冕宁、盐源、盐边、木里、德昌、石棉、九龙、泸定、雷波,其次分布在云南省的永胜、华坪、宁蒗、中甸、兰坪、维西、剑川、昭通、永善、巧家、丽江。
- 义诺土语(ꒉꆈꉙ yy nuo hxop 大裤脚话),分布在四川省美姑、马边、峨边、昭觉、甘洛、越西、金阳(部分地区)。
- 田坝土语(ꆺꅔꃅꉙ lip ndip mu hxop),主要分布在甘洛,越西,峨边,另外在汉源县,雅安地区的一部分地区。
- 南部次方言:50万人
- 北部次方言:130万人
- 东部方言,150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东北部和中部、四川省南部、贵州省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
- 南部方言,又称尼苏语,100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昆明以南。
- 西部方言:90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洱海、哀牢山以西。
- 东山土语:巍山坝子以东
- 西山土语:巍山坝子以西
- 中部方言:50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
- 东南部方言:40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东南部。
语音
[编辑]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有:
- 辅音分为清浊两类,清音和清塞擦音又分送气和不送气两类。在北部、东部、东南部方言的部分地区,浊塞音、浊塞擦音还有带与不带鼻冠音的区别。
- 多数方言的元音有松紧对立。元音松紧与声调有一定的互相制约关系。
- 多数方言的音节都只有开音节,韵母由单元音构成,没有鼻音和塞音韵尾。
- 一般有3至4个声调。调型简单,多为平调和降调,没有曲折调。
各方言条目有更详细的语音介绍。
文字
[编辑]早期的彝文是表意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表音节符号加入到彝文中,成为表意为主、表音为辅的意音结合的意音文字,称为老彝文。老彝文并非规范统一的文字,不同地区的老彝文有很大的差异。汉朝已经有关于“彝经”的记载。云南彝族撒尼人叙事长诗《阿诗玛》(ꀊꏂꃀ),其原著就是用彝文写的。
1970年以后在老彝文的基础上,整理出凉山规范彝文和云南规范彝文。其中凉山规范彝文推行最广,已经被Unicode收录。凉山规范彝文是一种纯粹的音节文字,不再表意。
语法
[编辑]彝语属于分析语,通过大量使用虚词、并辅以少量重叠和内部屈折来展现语法手段。基本语序为主+宾+谓(SOV)[2]。
彝语词汇主要分为实词和虚词。其中实词中的名词在彝语中没有性别、数、格的变化,数词修施名词需使用量词;动词无人称、时态变化;形容词无比较级和最高级,通常置于被修饰主体的后面并且需要结构助词修施。在虚词中,彝语没有冠词,而大部分句子的语法关系需使用助词表现:助词包括时态助词、语气助词和结构助词;此外彝语中亦使用介词和连词,介词通常置于宾语后[2]。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普驰达岭.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地图集之彝语方言及其分布图文字说明. 彝学研究网. 2007-06-05.
- ^ 2.0 2.1 向晓红; 曹幼南. 英语和彝语的语法比较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 doi:10.3969/j.issn.1004-3926.2006.08.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