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五代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五代史記
明代毛氏汲古阁刻本《欧阳修五代史》,此页为卷三·梁本纪第三。
中国二十四史
次序 书名 作者
姓名 时代
1 史记 司马迁 西汉
2 汉书 班固 东汉
3 后汉书 范晔 刘宋
4 三国志 陈寿 西晋
5 晋书 房玄龄
6 宋书 沈约 萧梁
7 南齐书 萧子显
8 梁书 姚思廉
9 陈书
10 魏书 魏收 北齐
11 北齐书 李百药
12 周书 令狐德棻
13 南史 李延寿
14 北史
15 隋书 魏徵
16 旧唐书 刘昫 后晋
17 新唐书 欧阳修 北宋
18 旧五代史 薛居正
19 新五代史 欧阳修
20 宋史 脱脱
21 辽史
22 金史
23 元史 宋濂
24 明史 张廷玉
相关 东观汉记 刘珍 东汉
相关 新元史 柯劭忞 民国
相关 清史稿 赵尔巽 民国
相关 点校本二十四史 顾颉刚 共和国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北宋欧阳脩撰,是二十四史唐代以后唯一私修正史

修书过程

[编辑]

景祐元年(1034年)五月,欧阳修和尹洙共同担任馆阁校勘,预修《崇文书目》、撰写《十国志》。[1]两人更打算合撰《新五代史》,[2]但因史观不同而作罢,尹洙后来独撰两卷的《五代春秋》。[3]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新五代史》成书,[4]取名为《五代史记》,因是私撰,故藏于家。欧氏去世后,其家人才上呈于朝廷。

乾隆年间,因薛居正旧五代史》列为正史,欧史改称《新五代史》。共七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三卷、世家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记载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历史。

景祐三年(1036年)前后,欧阳修开始撰写《新五代史》,[5]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如《五代会要》、《五代史补》、《五代史阙文》、《九国志》等,因此《新五代史》在《旧五代史》的基础上更加详实。如王景仁、郭崇韬、安重诲、李茂贞、孔谦、王彦章、段凝、赵在礼、范延光、卢文纪、马胤孙、姚𫖮、崔税、吕琦、杨渥等传内容都有补强。但《新五代史》对旧“志”部分大加繁削,则不足为训,故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

体例

[编辑]

《新五代史》其中的列传实为“类传”,采用类比方式,最有特色,有:《家人传》、《臣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唐六臣传》、《义儿传》、《伶官传》、《杂传》等,然其《死节传》仅凑得三人,《死事传》十一人,远少于《册府元龟》所载人数;又如《唐六臣传》皆唐末助朱温篡唐者,虽名为唐臣,讽刺意味深远。

《新五代史》改“志”为“考”,因为欧阳脩认为五代的典章制度一无可取,故将“志”删除,仅有《司天考》、《职方考》二考,相当于《旧五代史》的《天文志》和《郡县志》。

《新五代史》新增史料最多的是《十国世家》。十国称为〈世家〉,并有《十国世家年谱》,载有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楚、吴越、闽、南平、东汉等十国。《十国世家》的初稿是根据与尹洙合撰的《十国志》删成。《四夷附录》相当于《旧五代史》的《外国列传》。

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明令立《新五代史》于学官,从此大行于世,于是“薛史”渐湮不传。欧阳脩的学生徐无党曾为《新五代史》作注,多阐述微言大意。但是《新五代史》的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少一些,这主要是欧阳脩在删繁就简时,将不少具体资料也一并删去。另外,欧阳脩写《新五代史》时,踵孔子的《春秋》笔法,[6]为尊者讳,寓褒贬,重议论。并强调君臣伦理思想,史论常用“呜呼”二字发端,发表感慨议论。[7]例如,《新五代史·张宪传》载:“宪出奔忻州,亦见杀。”薛史元称张宪为朝廷“赐死于晋阳之千佛院”,欧史则称其为乱兵杀害,欧阳修认为:“宪初节甚明,但弃城而走,不若守位而死,已失此节,则见杀与赐死同尔。”

评价

[编辑]

顾炎武钱大昕等学者对《新五代史》都有批评,认为欧阳修迂腐,既著史书,却不重视史实的探讨,好发议论,爱说空话,读来令人生厌。章学诚讥称:“只是一部吊祭哀挽之集,如何可称史才?”

宋人亦对欧阳脩的史学有所批评。《宋稗类钞》中引刘敞“好个欧九,极有文章,可惜不甚读书”之语[8],《苕溪渔隐丛话》亦引王安石的“欧九不学”的话。一日,刘攽问欧的弟子焦千之说《新五代史》有为韩通立传吗?焦说没有,刘攽大笑说:“如此,亦是第二等文字耳。”[9]

王鸣盛高度评价《新五代史·职方考》:“五代土地,梁为最小,晋、汉差大,周又大,而唐为最大……观欧《职方考》自明,此考虽简略,然提纲挈领,洗眉刷目,此则欧公笔力非薛《史》所能及。”[10]赵翼亦称:“卷帙虽不及薛史之半,而订正之功倍之”。[11]

当时学者吴缜撰《五代史纂误》三卷,是纠举《新五代史》谬误的专著。清代吴兰庭撰《五代史记纂误补》六卷,乃吴缜《纂误》之续作。彭元瑞刘凤诰有《五代史记注》。

内容

[编辑]

本纪

[编辑]
  1. 梁本纪第一- 太祖
  2. 梁本纪第二 - 太祖下
  3. 梁本纪第三 - 末帝
  4. 唐本纪第四 - 庄宗
  5. 唐本纪第五 - 庄宗下
  6. 唐本纪第六 - 明宗
  7. 唐本纪第七 - 闵帝废帝
  8. 晋本纪第八 - 高祖
  9. 晋本纪第九 - 出帝
  10. 汉本纪第十 - 高祖隐帝
  11. 周本纪第十一 - 太祖
  12. 周本纪第十二 - 世宗恭帝

[编辑]
  1. 梁家人传第一 - 王皇后张皇后朱全昱朱友谅朱友能朱友诲朱存朱友宁朱友伦朱友裕朱友文朱友孜
  2. 唐太祖家人传第二 - 刘皇后李克让李克修李克恭李克宁李继岌李继潼李继嵩李继蟾李继峣
  3. 唐明宗家人传第三 - 曹皇后魏皇后李从璟李从荣李从璨李从璋李从温李从敏
  4. 唐废帝家人传第四 - 刘皇后李重吉李重美
  5. 晋家人传第五 - 石敬威石敬赟石敬晖石重英石重信石重乂石重睿石重杲石延煦石延宝
  6. 汉家人传第六 - 刘崇刘赟刘信刘承训刘承勋
  7. 周太祖家人传第七 - 柴皇后
  8. 周世宗家人传第八 - 柴守礼刘皇后符皇后柴谊柴诚柴熙让柴熙谨柴熙诲
  9. 梁臣传第九 - 敬翔朱珍庞师古葛从周霍存张存敬符道昭刘捍寇彦卿
  10. 梁臣传第十 - 康怀英刘𬩽牛存节张归霸王重师徐怀玉
  11. 梁臣传第十一 - 杨师厚王景仁贺瓌王檀马嗣勋王虔裕谢彦章
  12. 唐臣传第十二 - 郭崇韬安重诲
  13. 唐臣传第十三 - 周德威符存审史建瑭王建及元行钦安金全袁建丰西方邺
  14. 唐臣传第十四 - 符习乌震孔谦张延朗李严李仁矩毛璋
  15. 唐臣传第十五 - 朱弘昭冯赟刘延朗康思立康义诚药彦稠
  16. 唐臣传第十六 - 豆卢革卢程任圜赵凤李袭吉张宪萧希甫刘赞何瓒
  17. 晋臣传第十七 - 桑维翰景延广吴峦
  18. 汉臣传第十八 - 苏逢吉史弘肇杨邠王章刘铢李业聂文进后赞郭允明
  19. 周臣传第十九 - 王朴郑仁诲扈载
  20. 死节传第二十 - 王彦章裴约刘仁赡
  21. 死事传第二十一 - 张源德夏鲁奇姚洪王思同张敬达翟进宗张万迪沈斌王清史彦超孙晟
  22. 一行传第二十二 - 郑遨张荐明石昂程福赟李自伦
  23. 唐六臣传第二十三 - 张文蔚杨涉张策赵光逢薛贻矩苏循
  24. 义儿传第二十四 - 李嗣昭李嗣本李嗣恩李存信李存孝李存进李存璋李存贤
  25. 伶官传第二十五 - 周匝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
  26. 宦者传第二十六 - 张承业张居翰
  27. 杂传第二十七 - 王镕罗绍威王处直刘守光
  28. 杂传第二十八 - 李茂贞韩建李仁福韩逊杨崇本高万兴温韬
  29. 杂传第二十九 - 卢光稠谭全播雷满锺传赵匡凝
  30. 杂传第三十 - 朱宣王师范李罕之孟方立王珂赵犨冯行袭
  31. 杂传第三十一 - 氏叔琮李彦威李振裴迪韦震孔循孙德昭王敬荛蒋殷
  32. 杂传第三十二 - 刘知俊丁会贺德伦阎宝康延孝
  33. 杂传第三十三 - 张全义朱友谦袁象先朱汉宾段凝刘玘周知裕陆思铎
  34. 杂传第三十四 - 赵在礼霍彦威房知温王晏球安重霸王建立康福郭延鲁
  35. 杂传第三十五 - 华温琪苌从简张筠杨彦询李周刘处让李承约张希崇相里金张廷蕴马全节皇甫遇安彦威李琼刘景岩
  36. 杂传第三十六 - 卢文进李金全杨思权尹晖王弘贽刘审交王周高行周白再荣安叔千
  37. 杂传第三十七 - 翟光邺冯晖皇甫晖唐景思王进常思孙方谏
  38. 杂传第三十八 - 王峻王殷刘词王环折从阮
  39. 杂传第三十九 - 朱守殷董璋范延光娄继英安重荣安从进杨光远
  40. 杂传第四十 - 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
  41. 杂传第四十一 - 王景崇赵思绾慕容彦超
  42. 杂传第四十二 - 冯道李琪郑玨李愚卢导司空颋
  43. 杂传第四十三 - 刘昫卢文纪马胤孙姚𫖮刘岳马缟崔居俭崔棁李怿
  44. 杂传第四十四 - 和凝赵莹冯玉卢质吕琦薛融何泽王权史圭龙敏
  45. 杂传第四十五 - 李崧李𬭸贾纬段希尧张允王松裴皞王仁裕裴羽王延马重绩赵延义

[编辑]
  1. 新五代史考第一 -
  2. 司天考第二 -
  3. 职方考第三 -

世家

[编辑]
  1. 吴世家第一 -
  2. 南唐世家第二 - 南唐
  3. 前蜀世家第三 - 前蜀
  4. 后蜀世家第四 - 后蜀
  5. 南汉世家第五 - 南汉
  6. 楚世家第六 -
  7. 吴越世家第七 - 吴越
  8. 闽世家第八 -
  9. 南平世家第九 - 荆南
  10. 东汉世家第十 - 北汉
  11. 十国世家年谱第十一

附录

[编辑]
  1. 卷七十二 四夷附录第一 契丹
  2. 卷七十三 四夷附录第二 契丹
  3. 卷七十四 四夷附录第三 吐谷浑 达靼 党项 突厥 吐蕃 回鹘 于阗 高丽 渤海 新罗 黑水靺鞨 南诏牂牁昆明 占城
  • 卷七十五 五代史记序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欧阳修《与尹师鲁书》其二:“前岁所作《十国志》,盖是进本,务要卷多,今若便为正史,尽宜删削,存其大要。”
  2. ^ 《渑水燕谈录》卷六说:“天圣中,欧阳文忠公与尹师鲁议分撰,后师鲁别为《五代春秋》,止四千余言,简有史法,而文忠卒重修《五代》。”
  3. ^ 尹洙《河南先生文集》卷二六、二七
  4. ^ 皇祐五年(1053),欧阳修在给梅尧臣的信中说:“闲中不曾作文字,只整顿了《五代史》,成七十四卷。”又云:“此小简立焚,勿漏史成之语。惟道意于君谟,同此也。”(《欧阳修全集·书简》卷6,《与梅圣俞》)欧阳修编撰《新五代史》的时间没有明确记载。从他给尹洙、梅尧臣等人的信件看,在景祐三年(1036年)之前,已着手编写,到皇祐五年(1053年)基本完成。
  5. ^ 欧阳修《答李淑内翰书》道:“问及《五代》纪传,修曩在京师,不能自闲,辄欲妄作,幸因余论,发于教诱,假以文字,力欲奖成。不幸中间,自罹咎责。”(《欧阳修全集·居士外集》卷19)
  6. ^ 欧阳发《先公事迹》曰:“先公既奉敕撰《唐书》纪、志、表,又自撰《五代史》七十四卷,其作本纪,用《春秋》之法,虽司马迁、班固皆不及也”。
  7. ^ 章太炎评《新五代史》曰:“欧阳脩作《五代史记》,自负上法《春秋》,于唐本纪大书契丹立晋,为通人所笑。此学《春秋》而误也。《春秋》书法,本不可学,‘卫人立晋’云者,晋为卫宣之名,今契丹所立之晋,国名而非人名。东家之颦,不亦丑乎?”
  8. ^ 《谏书稀庵笔记》:“潍有李星南行九,长者见之,呼曰李九;少者见之,亦戏呼李九。李九怒甚。予为之解纷曰:宋名臣欧阳文忠公,爵位功业,暄赫一时。当其幼年,群戏之曰:‘好个欧九,可惜不读书。’欧曰:‘欧九书已读熟矣,莫笑我欧九也。’文忠且自称欧九,人呼李九,又何伤?”
  9. ^ 周密:《齐东野语》
  10. ^ 十七史商榷》卷九十六〈五代土地,梁最小唐最大〉条,页1101。
  11. ^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一《欧史不专据薛史旧本条》

参考书目

[编辑]
  • 柴德赓:《论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人民日报》1965年7月2日。
  • 陈光崇:《尹洙与《新五代史》小议》,《辽宁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外部链接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本作品原文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