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氏故居
蔣氏故居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 |
座標 | 29°41′03.85″N 121°16′43.96″E / 29.6844028°N 121.2788778°E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民國時期 |
編號 | 4-0222-5-024 |
認定時間 | 1996年 |
蔣氏故居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是中國近代史政治人物、軍事將領、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與蔣經國的出生地。[1]故居建築包括蔣氏故居豐鎬房、蔣中正的出生地玉泰鹽鋪、蔣經國1937年自蘇聯歸國後與妻子蔣方良的居住地小洋房、張學良將軍曾經的軟禁地文昌閣和中國旅行社舊址、蔣中正親自創辦的武嶺中學、蔣中正母親王采玉之墓和蔣中正下野時居住的妙高台等建築組成。[2]
1949年5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溪口。之前的5月6日,毛澤東指示駐溪口的解放軍21軍61師對蔣氏故居進行保護。[3]文化大革命期間,部分建築遭到人為毀壞。[4]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的1979年,經廖承志提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撥款修復蔣氏故居和家族墓。[3]20世紀90年代以來,蔣方智怡、蔣孝嚴等蔣氏後人多次前往溪口拜謁祖陵。[3]
1996年11月,蔣氏故居被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
主要建築
[編輯]豐鎬房
[編輯]豐鎬房占地4,800平方米,建築面積共1,850平方米。其中大門、素居、報本堂、獨立小樓系原有,為清代建築,其餘都是蔣中正1929年擴建的。豐鎬房原有蔣氏祖傳房屋六間。據1948年修《武嶺蔣氏家譜》第三冊記載:「清光緒十四年,公[指蔣介石]二歲,肅庵公由玉泰遷居報本堂之西廂房」。遷居的原因是蔣肅庵(蔣中正父)經商之處玉泰鹽鋪被火焚毀。蔣肅庵死後,蔣介石兄弟分家,蔣介卿得重建後的玉泰鹽鋪,蔣介石、蔣瑞青得豐鎬房。蔣瑞青不久即亡,豐鎬房歸蔣介石獨有。1928年,蔣介石擴建故居,遷走25戶鄰舍,發展成占地4,8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50平方米的現有規模。擴建時,蔣氏的一位鄰居周順房提出就近安置,後來曾為蔣宅讓出一間房,但卻未搬走[6]。
玉泰鹽鋪
[編輯]玉泰鹽鋪是蔣介石的出生地,位於溪口中街章牆弄口,蔣介石祖父斯千、父親肇聰曾在此經營糧、鹽、酒、雜。據蔣氏宗譜記載,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九月十五日蔣介石出生於此屋樓上。蔣介卿在寧波江海關監督卸職後與子女也曾在此居住。1919年(民國八年)前後,因蔣介卿外出謀事,鹽鋪一度歇業。1921年(民國十年)再遭火毀。1948年蔣介石出資重建。1949年5月由政府接管。1984年,國務院撥款重修、對外開放。
小洋房
[編輯]建於1930年,系蔣經國別墅,座落在溪口潭墩山東麓,原名「涵齋」,又稱「剡溪小築」,為兩層樓房,前後都有天井。前臨剡溪,後倚武山。平頂,有通道與樂亭、文昌閣相通。小洋房由於當時所用材料石灰和水泥均稱為「洋灰」,故此房叫「小洋房」,原是為澳洲籍顧問端納先生所建。1937年蔣經國從蘇聯留學回來居住於此,直至1939年到贛州任國民黨行署專員,蔣介石曾為其子請了兩位老師,嚴教不懈,以解除其馬列主義武裝,同時為其妻蔣方良教國文。蔣經國住讀時。樓上東面一間為臥室,西面一間為書房,中間為客廳,屋頂平台較寬敞,樓下由伴讀徐道鄰、高理文等住宿。屋內有一石碑攜刻着蔣經國手書的「以血洗血」四字,表示他對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及替母復仇的決心。
文昌閣
[編輯]文昌閣位於武山南端高處,別名「奎閣」。原建於清代雍正九年(1731年),1924年,蔣介石從廣東回鄉掃墓,見其楹棟傾斜,於是就請他的哥哥蔣介卿召集民工重建,至第二年造成兩層樓房,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完工之日,蔣介石名之為「樂亭」,作《樂亭記》以描述其勝。但溪口人仍稱之為「文昌閣」,文昌閣改建後,成為蔣介石的私人別墅和藏書樓。 1927年蔣宋聯姻後,蔣常攜宋美齡來此小住。1939年12月12日,6架侵華日機轟炸溪口,把文昌閣夷為平地,以後直至蔣介石離開大陸,始終是一片廢墟。1987年,政府撥款按原樣重建。
武嶺中學
[編輯]1911年辛亥革命後,溪口鎮也出現了興教辦學熱,以各宗族為單元出資的方式,興辦了不同於以往私塾模式的新型學校,先有蔣姓辦在武山廟的武山小學,繼之又有周姓辦在溪西廟的溪西小學和毛姓辦在毛家祠堂的西河小學。武嶺中學前身為蔣介石先生創辦並命名的「武嶺學校」,始建於1927年。武嶺學校設置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從普通中學部到農職業部、從林場到農場到工廠,組織機構齊全,人稱「小黃埔」。從1932年起,蔣介石先生親任校長,另設校務長管理日常事務,後成立由宋美齡、蔣經國、蔣緯國、陳布雷、陳立夫、陳果夫等12人組成的校董會,宋為董事長。1948年1月,其所屬的普通中學部定名為「武嶺中學」。
蔣母墓道
[編輯]蔣母墓道在溪口鎮西1公里翠屏山鱗岙。坐落在溪口鎮西兩華里白岩山魚鱗岙,初建於1923年。入口處設三個門;中門寬3.7米;左、右兩邊門寬2.1米。墓道長668米,細卵石路面;道路按坡而上,途中有「下轎亭」、「墓廬」、「八角亭」等建築;墳墓坐南面北,黃土封頂。墓廬額題「慈庵」,主房中堂掛蔣介石母王采玉遺像,內有石碑4方,正中一石碑,鐫刻孫中山手書《祭蔣太夫人文》,碑陰刊蔣母事略,兩壁分嵌蔣介石所寫《哭母文》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的《慰勞蔣總司令文》。
中國旅行社舊址
[編輯]妙高台
[編輯]妙高台離雪竇山勝景干丈岩約500米,有峰突起,截出萬山之表,稱「妙高台」,又名「妙高峰」,或曰「天柱峰」。據1948年重修的《武嶺蔣氏宗譜》第六冊記載,蔣介石8歲時「始上雪竇山見妙高峰愛之」,「民國十六年總統蔣公建別墅於其地」,自題門額「妙高台」。別墅為中式建築,中間是三開間兩層樓,前有天井,進門兩邊各有一問平房,上是陽台,有水泥走廊相連,後有三間平屋,有圍牆連成一個整體。
摩訶殿
[編輯]蔣氏宗祠(溪口)
[編輯]逸聞
[編輯]周順房餅店與豐鎬房相鄰,占據豐鎬房的一角。最近數年在豐鎬房的導遊口中,周順房餅店的存在被描述為「釘子戶」[7]。相關報道中,周順房則敢於頂撞蔣介石和他的家人決不搬家,做為當時中國最高領導人的蔣介石亦對不願搬家的鄰居無可奈何,因此周順房被稱為「中國最牛釘子戶」[8]。據周順房後人所述,曾為蔣宅的擴建讓出一間房,絕非故意不搬,蔣介石和他的家人亦沒有強求周順房搬家[6]。
保護
[編輯]進攻奉化前,毛澤東指示,「不要破壞蔣介石的住宅、祠堂」[9]。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蒋中正简介. [2010-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0).
- ^ 溪口——蒋氏故居. [2010-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9).
- ^ 3.0 3.1 3.2 蒋介石子孙的回乡路:毛泽东下令保护蒋宅. [2010-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20).
- ^ 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山导游词. [2010-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5).
- ^ 蔣氏故居旅遊概況[永久失效連結]
- ^ 6.0 6.1 沈瀟瀟. 也是史料———《烟岚武岭路》余音. 奉化日報數字報紙. 2011年8月26日 [2012-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簡體中文).
- ^ 袁念琪. 丰镐房的解说词. 2007/12/22. [2012-02-13] (簡體中文).[永久失效連結]
- ^ 民国“钉子户”. 山西農民報20100521期,來源:《世界新聞報》. [2012-02-13] (簡體中文).[永久失效連結]
- ^ 楊津濤. 蒋介石故居得到了怎样的保护?. 騰訊評論. 2015-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