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士詒
梁士詒 | |||||||||||||
---|---|---|---|---|---|---|---|---|---|---|---|---|---|
國家 | 大清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 ||||||||||||
字 | 翼夫 | ||||||||||||
號 | 燕蓀 | ||||||||||||
職官 | 中華民國議會參政院參知政事擢國務總理(議員)、郵傳部鐵路局局長、財政部次長兼交通銀行總經理 | ||||||||||||
御稱號 | 一等寶光嘉禾章上卿銜中卿 國務議會參知政事攝國務總理議事 | ||||||||||||
尊號 | 民國政府交通系首魁 | ||||||||||||
族裔 | 漢族 | ||||||||||||
籍貫 | 廣東三水 | ||||||||||||
院號 | 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進士,授翰林院編修 | ||||||||||||
其他名號 | 梁三水 | ||||||||||||
出生 | 1869年5月5日 大清廣東省廣州府三水縣 | ||||||||||||
逝世 | 1933年4月9日 中華民國上海特別市病逝 | (63歲)||||||||||||
墓葬 | 廣東三水白坭崗頭村象沙洲九畝墩 「梁氏佳城」 | ||||||||||||
| |||||||||||||
梁士詒(1869年5月5日—1933年4月9日),[1][2]字翼夫,號燕蓀,[3]廣東省廣州府三水縣人。清代光緒二十年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等職。1912年,梁士詒促成了袁世凱對孫中山「籌劃全國鐵路全權」的任命,他還籌組全國鐵路協會,是民國政府交通系首領,幾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職務,有「活財神」、「小總統」之稱。1916年,他被《紐約時報》稱為「中國的大腦」、「王座背後的權臣」,是清末民初非常活躍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翰林出身
[編輯]梁士詒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中舉人。[1]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甲午科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4]光緒二十一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5]同年,告假回鄉,獲聘為三水縣鳳岡書院主講。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回京,歷任武英殿、國史館、編書處協修。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變,離京回粵避亂,任三水縣鳳岡書院主講,後改書院為學校,成為三水縣創立新式學校之第一人。[1]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中壬寅經濟特科試第一名。[3] 可是,慈禧一看梁士詒籍貫在廣東,又姓梁,老臉就沉了下來:「此人是不是梁啓超的本家?」軍機大臣們一聽,誰也說不出個「不」來,回應的是一片「太后明鑑」的阿諛之聲。接着,尚書瞿鴻禨立即說:「太后英明,此人定是亂黨無疑,單看姓名,姓梁啓超的『梁』同時,尾又與康有為相符,康逆的號叫康詒之,而他又偏叫梁士『詒』。」官員們頻頻點頭稱是,梁士詒為此被稱為「梁頭康尾」,不予錄取。
之後,梁士詒委任北洋大臣文案。[3]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受袁世凱之聘任北洋編書局總辦,[1]在外務部丞參上行走。[3]光緒三十年(1904年),作為中藏議約專使參贊,隨專使唐紹儀參加了《中英續訂藏印條約》的議定。[1][3]翌年歸國,任督辦鐵路總文案。[1]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任京漢、滬寧、汴洛、正太、道清五路提調處提調兼交通銀行幫理,後轉任郵傳部鐵路總局局長。[1][3]還曾任郵傳部左參議。[3]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後,任郵傳部副大臣(署理郵傳部大臣)。[1][3]
「小總統」
[編輯]中華民國成立後,梁士詒任郵傳部首領。[3]民國元年(1912年)3月,就任北京政府總統府秘書長,同年5月兼任交通銀行總經理。此後,他和周自齊、朱啓鈐形成了外界稱為交通系(即舊交通系)的政治集團。
民國二年(1913年 )5月,署理財政部次長兼代理部務。[1]9月18日,奉袁世凱的指示,梁士詒結成了國會內的袁世凱御用政黨公民黨。10月,袁世凱動員軍警包圍了國會議場,從而得以正式當選中華民國大總統。梁士詒權傾一時,被呼為「小總統」。[6]民國三年(1914年),出任稅務處督辦。[1]同年還任約法會議議員。此外,他擔任過政治會議議員,參政院參政,內國公債局總理等,獲授中卿,勛二位,二等嘉禾章、二等文虎章。[3]
政壇起落
[編輯]民國四年(1915年),梁士詒為袁世凱稱帝組織請願活動。帝制失敗,袁世凱於1916年6月死去,7月14日,梁作為帝制運動的主犯遭到通緝[7],此時他早已逃到香港[8]。1917年7月1日,張勳復辟發生,梁士詒在香港分别致電唐紹儀、葉恭綽、陸榮廷等人討逆,後來得知葉恭綽參與段祺瑞馬廠誓師討伐張勳,令交通銀行提供資助,乃當即致電葉恭綽,由津行撥款200萬元。1917年10月,梁士詒應邀訪問日本,力主和平統一中國,並提出中日實業合作的詳細計劃,比如 「中國提供天然及勞動力,日本提供資本和技術」等等。
民國七年(1918年)2月,梁士詒獲得特赦,成為皖系政治家。同年6月,任交通銀行董事長兼國內公債局總理。9月,任安福國會參議院議長。1919年1月20日,梁士詒出任外交委員會委員、戰後經濟委員會委員。1月時,在廣東省城的易學清等粵紳電北京廣東會館,望粵胞關切廣府學宮面臨清拆,梁領銜以旅京廣東人士名義,致電廣東當局表達關切。梁履新職後通電全中國,反對國際共管中國鐵路,並且組織鐵路救亡會,發行《救亡月刊》,又先後發表了《鐵路統一談》和《外人實行以經濟亡我之危機》等文章,聯合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金城銀行、匯業銀行、新華銀行、鹽業銀行等銀行,發起成立中華銀公司,以對抗四國銀行團。1920年2月,梁士詒創辦山西同寶煤礦公司;3月,任內國公債局總理;6月,任毛革改良會會長;9月,任華北救災會會長。民國十年(1921年)9月,獲大總統徐世昌授予一等大綬寶光嘉禾章。[1]
民國十年(1921年)12月,在奉系張作霖的支持下,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民國十一年(1922年)1月,梁士詒內閣倒台。同年4月,第一次直奉戰爭奉系被直系打敗,梁士詒遭褫職、禠奪勳位勳章並通緝,流亡日本。[1]
民國十四年(1925年)2月,段祺瑞任臨時執政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任命梁士詒擔任財政善後委員會委員長兼交通銀行總理。民國十五年(1926年),張作霖聘請他擔任政治研討會會長。次年,任稅務處督辦。民國十七年(1928年),北洋政府倒台後,梁士詒遭到國民政府通緝,流亡香港。後來獲得赦免,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任國難會議會員。[1]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月9日,梁士詒在上海病逝。享年64歲(滿63歳)。[1]
注釋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見《民國人物大辭典 増訂版》、《民國職官年表》、《民國政黨史》及佛山博物館網站
- ^ 《約法會議紀錄》作年四十七歲,按1915年47歲,則生於約1868年,與此差別不大。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約法會議紀錄》第110頁
-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三百四十):光緒二十年。甲。五月。丁丑朔。……丙戌。引見新科進士。得旨、一甲三名張謇、尹銘綬、鄭沅、業經授職外。吳筠孫、沈衛、李家駒、徐仁鏡、朱啟勛、吳庭芝、李翹芬、李組紳、饒芝祥、梁士詒、陸士奎、鄒毅洪、劉廷琛、夏啟瑜、汪一元、袁桐、於普源、馮恩昆、儲英翰、李灼華、張其淦、王廷釭、關冕鈞、林鉞、姚舒密、景禐、黃秉湘、陳昭常、裴汝欽、郭育才、翁成琪、胡矩賢、江衡、沙元炳、張啟藩、達壽、張琨、范溶、張琴、吳敬修、熊希齡、陳君耀、黎承禮、朱錫恩、王英冕、周紹昌、齊忠甲、張懷信、王會厘、譚文鴻、程友琦、王照、沉雲沛、林炳章、洪錦標、蔡琛、夏樹立、蕭立炎、李清琦、葉大可、毓隆、孫鳴皋、陳德銘、余晉芳、譚紹裘、葉大年、梁文燦、沈鵬、吳式釗、張祥齡、桂坫、孫同康、尹春元、張林焱、王瑚、江春霖、俱著改為翰林院庶吉士。
-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三百六十六):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四月。丁巳。……電寄引見甲午科散館人員。得旨修撰吳魯編修尹銘綬鄭沅、業經授職。二甲庶吉士吳筠孫、朱啟勛、姚舒密、關冕鈞、毓隆、李家駒、齊忠甲、徐仁鏡、梁士詒、李灼華、程友琦、余堃、夏啟瑜、汪洵、朱錫恩、葉大年、沈鵬、沈衛、王廷鉽、劉廷琛、達壽、吳敬修、馮恩昆、梁文燦、王會厘、俱著授為編修。
- ^ 謝彬『民國政黨史』1924年(中華書局版、60頁)。
- ^ 命令 (PDF). 政府公報. 1916-07-15, (190號) [2023-05-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4-08).
- ^ 譯電. 神州日報 (上海). 1916-07-08.
梁士詒之談話,記述如下:予(梁自稱)已退去政界,故不願談論政治,予此來,擬久居香港……(香港七月六日路透電)
參考文獻
[編輯]- 徐友春主編.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 劉壽林等編. 民国職官年表.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 謝彬『民國政黨史』1924年(中華書局版、2007年、ISBN 978-7-101-05531-3)
- 梁士詒,佛山博物館,於2013-04-04查閱
- 約法會議秘書廳編. 约法会议纪录. 北京: 約法會議秘書廳. 1915.
- 謝彬. 民國政黨史. 上海學術研究會叢書部. 1924年. ISBN 978-7-101-05531-3.
相關條目
[編輯]中華民國政府職務 | ||
---|---|---|
前任: 胡漢民 中華民國總統府文官長 |
中華民國總統府秘書長 1912年3月-1914年5月 |
繼任: 阮忠樞 中華民國總統府內史監 |
前任: 顔惠慶 |
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1921年12月-1922年1月 |
繼任: 顔惠慶 |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政黨職務 | ||
新頭銜 | 公民黨領袖 1913年9月-1913年11月 |
機構解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