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 (中华民国)
山西省 | |||||||||||
---|---|---|---|---|---|---|---|---|---|---|---|
→ 中华民国的省 | |||||||||||
1912年—1949年 | |||||||||||
中华民国山西省法理位置 | |||||||||||
坐标:37°52′24″N 112°33′52″E / 37.8733°N 112.5644°E | |||||||||||
国家 | → 中华民国 | ||||||||||
首府 | 阳曲县1912-1937 吉县1937-1945 阳曲县1945-1947 太原市1947-1949 | ||||||||||
面积 | |||||||||||
• | 156,419平方千米(60,394平方英里) | ||||||||||
人口 | |||||||||||
• | 15,247,000 | ||||||||||
历史 | |||||||||||
• 成立 | 1912年 | ||||||||||
• 废除 | 1949年 | ||||||||||
| |||||||||||
今属于 |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河北省 |
山西省,为中华民国延续清朝制度所设置的22省之一,为华北六省之一。
省名由来
[编辑]得名于在太行山以西。省境内在春秋时期为晋国之地,故简称“晋”。
管辖范围
[编辑]全省辖境同清代,大抵为今山西省全境及内蒙古中部,民国二年(1913年)11月,归化(含绥远),萨拉齐、清水河、托克托、和林格尔、五原、武川、东胜、丰镇、宁远、兴和、陶林等12县划属绥远特别区,省辖区缩小,基本与今山西省相似,只有二处有所不同:一是河曲县黄河以北地区,今己划属内蒙古;二是阳高县东南部,今己划属河北省。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全省土地面积为156,419平方公里[1]。东接河北省,北邻绥远省,西界陕西省,南接河南省。
历史沿革
[编辑] 山西历史系列条目 | |||||||||||
---|---|---|---|---|---|---|---|---|---|---|---|
史前时代 | 旧石器时代 | ||||||||||
新石器时代 | |||||||||||
商 | 土方 鬼方 井方 马方 戈方 基方 昜 丙 先 耆 | ||||||||||
周 | 晋国 耿国 虞国 霍国 | ||||||||||
春秋 战国 |
晋国 赵国 韩国 魏国 秦国 | ||||||||||
秦 | 雁门郡 代郡 太原郡 上党郡 河东郡 | ||||||||||
韩王国 西魏国 | |||||||||||
汉 | 并州刺史部 | ||||||||||
曹魏 | 并州 | ||||||||||
晋 | 并州 | ||||||||||
汉赵 | |||||||||||
石赵 | |||||||||||
前秦 | |||||||||||
西燕 | |||||||||||
北魏 | |||||||||||
东魏 | |||||||||||
北齐 | |||||||||||
隋 | 长平郡 上党郡 河东郡 绛郡 临汾郡 龙泉郡 文城郡 西河郡 离石郡 雁门郡 马邑郡 定襄郡 楼烦郡 太原郡 | ||||||||||
刘汉国 | |||||||||||
唐 | 河东道 | ||||||||||
大燕 | |||||||||||
河东节度使 | |||||||||||
晋国 | |||||||||||
后唐 | 太原府 | ||||||||||
石晋 | 太原府 | ||||||||||
后汉 | 太原府 | ||||||||||
北汉 | |||||||||||
宋 | 河东路 | ||||||||||
金 | 西京路 河东北路 河东南路 | ||||||||||
元 | 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司 | ||||||||||
明 | 山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 ||||||||||
清 | 山西省 | ||||||||||
中华民国 | 山西省 晋系 | ||||||||||
中华人民 共和国 |
山西省 | ||||||||||
阎锡山统治时期
[编辑]辛亥革命后,宣统三年九月八日(1911年10月29日),太原新军起义,成立军政府,军阀阎锡山任山西都督,下设军政、政事等7部。十月廿三日(12月13日),起义军与清军交战失利,军政府北上,于民国元年(1912年)1月8日退守包头。此前,河东军政府于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二日(1911年12月31日)在运城建立,至次年4月4日撤消。大同军政府于民国元年1月初建立,15日失败。民国二年(1913年)3月置民政长,由阎锡山担任,为全省行政长官。民国三年(1914年)5月改民政长为巡按使,下设政务厅、财政厅等。阎锡山因曾支持袁世凯称帝,获封“一等侯”,之后亦继续支持北洋政府。民国五年(1916年)7月6日,改巡按使为省长,由阎锡山担任。民国六年(1917年)护法运动期间,阎锡山奉段祺瑞令带兵赴湖南作战。因山西省于清朝末年与民国初年为中国富庶省份之一,因此阎锡山也成为1910年代-1920年代中国的重要地方统治者之一。
民国十五年(1926年)北伐战争起,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蒋中正任命晋绥陆军总司令阎锡山为国民革命军北路总司令,6月阎锡山通电拥护三民主义,除五色旗,改悬青天白日红旗,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司令,与张作霖作战;期间又裁撤山西省长公署,改建省政府,自任省政府首任主席,并任命各厅主管人员。民国十七年(1928年)3月,山西省政府在太原正式成立。民国十八年(1929年)阎锡山任陆海空军副总司令。民国十九年(1930年)元旦,获国民政府颁授一等宝鼎勋章,但随后便与蒋中正就军队编遣意见左右,联同冯玉祥,李宗仁在北平另组“国民政府”(阎任“国民政府”主席),引发中原大战。9月,张学良通电支持蒋中正,并派兵入山海关。冯、阎大败。阎锡山先到大连,之后再回山西。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部寻求和解。阎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
抗日战争时期
[编辑]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抗战开始后,国共合作形成,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山西划为第二战区,组织成立了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代替太原绥靖公署职权,设司令长官1人,由阎锡山出任,指挥晋绥军六、七两集团军和国民党中央汤恩伯部改编的第十三集团军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改编的第十八集团军等部队进行抗战。7月底,阎锡山在太原组织成立了山西省总动员实施委员会,设正副主任委员各1人,分别由阎锡山和省政府主席赵戴文充任。8月,阎锡山接受了共产党关于在沦陷区成立战地动员委员会的建议,在太原组织成立了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该会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组织形式。冬季,为适应抗战需要,山西省政府依地形将山西划为7个大行政区,每区设政治主任公署。11月8日,太原沦陷,山西省军政机关撤至临汾。山西籍贯著名教育界人士张国瑞先生,在陕西西安组建国立山西中学,但随着日本侵华局势愈加紧张,后迁至陕南洋县,1939年5月,按战区国立中学(详见:中华民国抗日战争时期国立中学)排序要求,国立山西中学更名为“国立第七中学”。简称“国立七中”。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在临汾温泉村召开第二战区抗敌工作检讨会,组织成立了民族革命同志会,阎锡山任会长,下设高级干部委员会和干部委员会,规定该会为牺盟会、公道团以及一切抗日群众团体的统一领导机构。行政区是阎锡山的中级行政机构。同月,政治主任公署改为督察专员公署。不久,又推行中心县制。
抗战以后
[编辑]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阎锡山把山西省政府从晋西迁回太原,政府主席由阎锡山担任。裁撤了视察委员会和编练处,又恢复了行署机构,重新设晋南、晋北两个行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奉南京国民党中央令,在4厅1处外先后增设了警务处、社会处、新闻处、会议处、审核处、统计处、卫生处、地政局、文献委员会、宣传委员会、自然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并改组了省内行政区。5月,各区专员公署依照规定改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
抗战结束后,阎锡山部队第19军史泽波率4个师,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下旬在上党地区接受日军投降,中共主动发动上党战役,第19军被围困于长治,阎锡山急令第7集团军彭毓斌率领第23军、第83军前往救援。但援军被全歼。史泽波于突围中被俘。此役中共消灭了阎锡山11个师,占了阎锡山部队其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以致阎锡山无法单独据守山西,不得不借助中央军守卫山西,从而结束了阎锡山自民国初年独占山西的割据局面。
第二次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后,国军与解放军经历晋北、大同、吕梁、晋南、运城、临汾、晋中等几场战役,山西大部己被解放军所攻略,国军仅剩临汾、太原、大同等几座城市,阎锡山无奈离开自己的根据地山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中旬,临汾被解放军攻克;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4日,经历长期包围的太原被解放军攻克,山西省代主席梁敦厚与阎慧卿等人集体自杀,守军三万余人全灭。5月1日,大同守军接受和平改编,从此中华民国政府在山西省政府机构彻底瓦解。
8月9日,中共华北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太行、太岳、太原3行政区和陕甘宁边区的晋南、晋西北2区50县,合并设立山西省。9月1日,省人民政府在太原正式成立。下辖太原1地级市及兴县、忻县、阳泉、汾阳、长治、翼城6专区。
国府迁台后,曾于陪都台北市设立“山西省政府临时办事处”,该处曾于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联同内政部和台湾省政府,为在太原保卫战中殉难的官员和将士,于台北圆山兴建“太原五百完人成仁招魂冢”[2][3],并于隔年为已故的最后一任山西省政府代理主席梁敦厚出版《梁代主席化之文辑》[4],该处的具体组织和存废年份不详。而目前太原五百完人招魂冢也早已呈现荒废状态,被人们所遗忘。[5]
行政区划
[编辑]省、县之间的行政区
[编辑]省会
[编辑]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前驻阳曲县,此后驻太原市,均即今山西省太原市城区。抗战期间曾迁移至吉县,抗战结束后又迁回太原。
道制
[编辑]辛亥革命后,山西省己将清代各道裁撤。民国二年(1913年)3月,置中路、北路、河东、归绥4道[6]11月,归绥道划属绥远特别区。民国三年(1914年)5月,改置冀宁、雁门、河东3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
- 冀宁道
- 民国二年(1913年)3月置中路道。民国三年(1914年)5月改名。道尹为繁要缺,一等,驻阳曲县(今太原市城区)。辖阳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县、交城、文水、岚县、兴县、徐沟、清源、岢岚、汾阳、孝义、平遥、介休、石楼、临县、中阳、离石、长治、长子、屯留、襄垣、潞城、平顺、壶关、黎城、晋城、高平、阳城、陵川、沁水、辽县、和顺、榆社、沁县、沁源、武乡、平定、昔阳、盂县、寿阳等34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
- 雁门道
- 民国二年(1913年)3月置北路道。民国三年(1914年)5月改名。道尹为简缺,二等,驻代县(今代县驻地城关镇);民国四年6月迁驻大同县(今大同市),道尹改为要缺,二等。辖大同、怀仁、山阴、阳高、天镇、广灵、灵丘、浑源、应县、右玉、左云、平鲁、朔县、马邑、宁武、偏关、神池、五寨、忻县、定襄、静乐、代县、五台、崞县、繁峙、保德、河曲等27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
- 河东道
- 民国二年(1913年)3月置道。道尹为要缺,二等,驻安邑县运城(今运城市)。辖临汾、洪洞、浮山、乡宁、安泽、曲沃、翼城、汾城、襄陵、吉县、永济、临晋、虞乡、荣河、万泉、猗氏、解县、安邑、夏县、平陆、芮城、新绛、垣曲、闻喜、绛县、稷山、河津、霍县、汾西、灵石、赵城、隰城、大宁、蒲县、永和等35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
行政督察区
[编辑]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季,为适应抗战需要,依地形将山西划为7个大行政区,每区设政治主任公署。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省政府将7个大行政区,改设为9个行政督察区,政治主任公署改称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但均未得到行政院的核准。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全省划为16个行政督察区:
- 山西省政府直辖区,辖太原市。
- 第一区,专署驻地未定,辖平定、寿阳、盂县、定襄、五台、代县、繁峙7县。
- 第二区,专署驻地未定,辖崞县、忻县、宁武、静乐、保德、五寨、岢岚7县。
- 第三区,专署驻地未定,辖昔阳、和顺、辽县、榆社、沁县、沁源、襄垣、黎城、武乡9县。
- 第四区,专署驻石楼县,辖石楼、离石、中阳、临县、方山、岚县、兴县7县。
- 第五区,专署驻浮山县,辖浮山、晋城、高平、陵川、阳城、沁水、长子、屯留、长治、潞城、平顺、壶关12县。
- 第六区,专署驻隰县,辖隰县、大宁、永和3县。
- 第七区,专署驻平陆县,辖平陆、永济、虞乡、解县、闻喜、夏县、芮城、垣曲、绛县、翼城、曲沃11县。
- 第八区,专署驻地未定,辖阳曲、太原、徐沟、清源、交城、祁县、太谷、榆次8县。
- 第九区,专署驻乡宁县,辖乡宁、稷山、河津、新绛4县。
- 第十区,专署驻地未定,辖灵丘、广灵、山阴、应县、浑源、阳高、天镇、大同8县。
- 第十一区,专署驻地未定,辖怀仁、左云、右玉、`神池、朔县、偏关、平鲁、河曲8县。
- 第十二区,专署驻汾西县,辖汾西、灵石、霍县3县。
- 第十三区,专署驻蒲县,辖蒲县、安泽、临汾、洪洞、赵城5县。
- 第十四区,专署驻吉县,辖吉县、汾城、襄陵3县。
- 第十五区,专署驻万泉县,辖万泉、安邑、荣河、临晋、猗氏5县。
- 第十六区,专署驻孝义县,辖孝义、汾阳、平遥、介休、文水5县。
此后,改设14个行政督察区,太原市及阳曲、榆次、徐沟、清源、晋源5县由省政府直辖:
- 山西省政府直辖区,辖太原市及阳曲、榆次、徐沟、清源、晋源5县。
- 第一区,专署驻灵石县,辖灵石、祁县、太谷、平遥、交城、文水、介休7县。
- 第二区,专署驻平定县,辖平定、盂县、寿阳、昔阳、和顺、辽县、榆社7县。
- 第三区,专署驻忻县,辖忻县、崞县、代县、繁峙、五台、定襄、静乐7县。
- 第四区,专署驻汾阳县,辖汾阳、中阳、离石、临县、兴县、岚县、方山、孝义8县。
- 第五区,专署驻曲沃县,辖曲沃、晋城、陵川、壶关、高平、沁水、阳城、翼城8县。
- 第六区,专署驻隰县,辖隰县、大宁、永和、石楼、蒲县、汾西6县。
- 第七区,专署驻解县,辖解县、虞乡、临晋、永济、芮城、平陆6县。
- 第八区,专署驻宁武县,辖宁武、神池、河曲、保德、岢岚、五寨、朔县7县。
- 第九区,专署驻乡宁县,辖乡宁、吉县、河津、稷山、新绛、汾城6县。
- 第十区,专署驻大同县,辖大同、怀仁、阳高、天镇、浑源、广灵、灵丘7县。
- 第十一区,专署驻右玉县,辖右玉、山阴、应县、左云、平鲁、偏关6县。
- 第十二区,专署驻临汾县,辖临汾、洪洞、赵城、安泽、浮山、霍县、襄陵7县。
- 第十三区,专署驻长治县,辖长治、潞城、襄垣、武乡、沁县、屯留、长子、黎城、沁源、平顺10县。
- 第十四区,专署驻安邑县,辖安邑、夏县、垣曲、闻喜、万泉、猗氏、绛县、荣河8县。
县级行政区
[编辑]清代山西省在宣统三年(1911年)时,分为9府、12直隶厅及10直隶州,下辖6州、65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除府、州、厅建制,一律改县,计69县。民国初,将徐沟县的清源乡、潞城县的平顺乡、朔县的马邑乡,改制为县。民国四年(1915年)内务部呈准裁并清源、平顺、马邑3县,民国6年5月,复置清源、平顺2县。后在省、县之间设道级政区。民国15年(1926年)废除道级建制,实行省、县两级行政区。民国38年(1949年)时,山西省划分为14行政督察区,下辖1市、105县。民国77年(1988年)7月,行政院公布《中华民国各省(市)县(市)行政区域代码》,为各省县市编定代码,该法规于民国94年(2005年)10月停用。山西省各县、市沿革情况如下:
山西省 | |||||||
---|---|---|---|---|---|---|---|
行政督察区 | 专署驻地 | 代码 | 县等级 | 县市局 | 驻地(2023年4月) | 北洋时期 | 沿革 |
省政府直辖 | 18001 | 不适用 | 太原市 | 今太原市城区 | (冀宁道) | 民国10年(1921年),山西省政府设市政公所,管理省城以及城厢地区的市政建设。抗战期间,汪精卫政权于民国30年(1941年)11月设立太原市。民国36年(1947年)4月,核准析阳曲县城区置[7],为山西省会。 | |
18002 | 一等 | 阳曲县 | 今太原市城区 | 冀宁道(驻地) | 清代为太原府附郭阳曲县,民国元年(1912年)5月裁府留县。民国36年(1947年)4月前为山西省省会。 | ||
18003 | 二等 | 晋源县 | 今太原市晋源区驻地晋源街道 | 冀宁道 | 清代为太原县。因与新设太原市同名,民国36年(1947年)6月易名。 | ||
18004 | 一等 | 榆次县 | 今晋中市榆次区驻地新建街道 | 冀宁道 | |||
18013 | 三等 | 徐沟县 | 今清徐县东南徐沟镇 | 冀宁道 | |||
18014 | 三等 | 清源县 | 今清徐县驻地清源镇 | 冀宁道 | 民国元年(1912年)5月析徐沟县清源乡置[8],以清代旧名得名。民国4年(1915年)3月裁入徐沟县[9]。民国6年(1917年)5月复置[10]。 | ||
第一区 | 灵石县 | 18005 | 二等 | 太谷县 | 今晋中市太谷区驻地明星镇 | 冀宁道 | |
18006 | 二等 | 祁县 | 今祁县驻地昭余镇 | 冀宁道 | |||
18007 | 二等 | 交城县 | 今交城县驻地天宁镇 | 冀宁道 | |||
18008 | 一等 | 文水县 | 今文水县驻地凤城镇 | 冀宁道 | |||
18018 | 一等 | 平遥县 | 今平遥县驻地古陶镇 | 冀宁道 | |||
18019 | 二等 | 介休县 | 今介休市驻地北关街道 | 冀宁道 | |||
18101 | 二等 | 灵石县 | 今灵石县驻地翠峰镇 | 河东道 | |||
第二区 | 平定县 | 18031 | 三等 | 榆社县 | 今榆社县驻地箕城镇 | 冀宁道 | |
18040 | 二等 | 辽县 | 今左权县驻地辽阳镇 | 冀宁道 | 清代为辽州直隶州直辖地,民国元年(1912年)5月改置县。 | ||
18041 | 三等 | 和顺县 | 今和顺县驻地义兴镇 | 冀宁道 | |||
18046 | 一等 | 平定县 | 今平定县驻地冠山镇 | 冀宁道 | 清代为平定直隶州直辖地,民国元年(1912年)5月改置县。 | ||
18047 | 三等 | 昔阳县 | 今昔阳县驻地乐平镇 | 冀宁道 | 民国元年(1912年)5月析平定直隶州乐平乡置乐平县[11],以清代旧县名得名。因与江西省县名重名,民国三年(1914年)1月易名。县驻地东五十里出有昔阳城,故名[12]。 | ||
18048 | 二等 | 盂县 | 今盂县驻地秀水镇 | 冀宁道 | |||
18049 | 二等 | 寿阳县 | 今寿阳县驻地朝阳镇 | 冀宁道 | |||
第三区 | 忻县 | 18042 | 一等 | 代县 | 今代县驻地上馆镇 | 雁门道 | 清代为代州直隶州直辖地,民国元年(1912年)5月改置县。 |
18062 | 三等 | 定襄县 | 今定襄县驻地晋昌镇 | 雁门道 | |||
18063 | 三等 | 静乐县 | 今静乐县驻地鹅城镇 | 雁门道 | |||
18064 | 二等 | 五台县 | 今五台县驻地台城镇 | 雁门道 | |||
18065 | 一等 | 崞县 | 今原平市北崞阳镇 | 雁门道 | |||
18066 | 二等 | 繁峙县 | 今繁峙县驻地繁城镇 | 雁门道 | |||
18070 | 一等 | 忻县 | 今忻州市城区 | 雁门道 | 清代为忻州直隶州直辖地,民国元年(1912年)5月改置县。 | ||
第四区 | 汾阳县 | 18009 | 三等 | 岚县 | 今岚县北岚城镇 | 冀宁道 | |
18010 | 三等 | 兴县 | 今兴县驻地蔚汾镇 | 冀宁道 | |||
18011 | 三等 | 中阳县 | 今中阳县驻地宁乡镇 | 冀宁道 | 清代为宁乡县,因与湖南省县名重名,民国三年(1914年)1月易名,以西汉中阳县驻地在县西25里处,故名[12]。 | ||
18012 | 二等 | 离石县 | 今吕梁市离石区驻地滨河街道 | 冀宁道 | 清代为永宁州,民国元年(1912年)5月改置县[11]。因与河南、广西、江西、贵州4省县名重名,民国三年(1914年)1月易名。以境内离石山得名[12]。 | ||
18016 | 一等 | 汾阳县 | 今汾阳市驻地太和桥街道 | 冀宁道 | 清代为汾州府附郭汾阳县,民国元年(1912年)5月裁府留县。 | ||
18017 | 二等 | 孝义县 | 今孝义市驻地新义街道 | 冀宁道 | |||
18021 | 二等 | 临县 | 今临县驻地临泉镇 | 冀宁道 | |||
18024 | 三等 | 方山县 | 今方山县驻地圪洞镇 东北积翠镇方山村 | 冀宁道 | 民国七年(1918年)3月析离石县北部碛石、柳林、方山3处县佐辖境置,因县境有方山,故名[13]。 | ||
第五区 | 曲沃县 | 18022 | 二等 | 壶关县 | 今壶关县驻地龙泉镇 | 冀宁道 | |
18035 | 一等 | 晋城县 | 今晋城市城区 | 冀宁道 | 清代为泽州府附郭凤台县,民国元年(1912年)5月裁府留县。因与安徽省县名重名,民国三年(1914年)1月易名。以唐代晋城县命名[12]。 | ||
18036 | 一等 | 高平县 | 今高平市驻地北城街街道 | 冀宁道 | |||
18037 | 二等 | 阳城县 | 今阳城县驻地凤城镇 | 冀宁道 | |||
18038 | 二等 | 陵川县 | 今陵川县驻地崇文镇 | 冀宁道 | |||
18039 | 三等 | 沁水县 | 今沁水县驻地龙港镇 | 冀宁道 | |||
18078 | 一等 | 曲沃县 | 今曲沃县驻地乐昌镇 | 河东道 | |||
18079 | 二等 | 翼城县 | 今翼城县驻地唐兴镇 | 河东道 | |||
第六区 | 隰县 | 18020 | 三等 | 石楼县 | 今石楼县驻地灵泉镇 | 冀宁道 | |
18100 | 三等 | 汾西县 | 今汾西县驻地永安镇 | 河东道 | |||
18103 | 三等 | 隰县 | 今隰县驻地龙泉镇 | 河东道 | 清代为隰州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5月改置县。 | ||
18104 | 三等 | 大宁县[14] | 今大宁县驻地昕水镇 | 河东道 | |||
18105 | 三等 | 蒲县 | 今蒲县驻地蒲城镇 | 河东道 | |||
18106 | 三等 | 永和县 | 今永和县驻地芝河镇 | 河东道 | |||
第七区 | 解县 | 18083 | 一等 | 永济县 | 今永济市西蒲州镇 | 河东道 | 清代为蒲州府附郭永济县,民国元年(1912年)5月裁府留县。 |
18084 | 一等 | 临晋县 | 今临猗县西南临晋镇 | 河东道 | |||
18085 | 三等 | 虞乡县 | 今永济市东虞乡镇 | 河东道 | |||
18089 | 二等 | 解县 | 今运城市盐湖区西南解州镇 | 河东道 | 清代为解州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5月改置县。 | ||
18090 | 二等 | 芮城县 | 今芮城县驻地古魏镇 | 河东道 | |||
18097 | 二等 | 平陆县[15] | 今平陆县西南三门峡水库区 | 河东道 | |||
第八区 | 宁武县 | 18015 | 三等 | 岢岚县 | 今岢岚县驻地岚漪镇 | 冀宁道 | 清代为岢岚州,民国元年(1912年)5月改置县。 |
18054 | 一等 | 朔县 | 今朔州市城区 | 雁门道 | 清代为朔州,民国元年(1912年)5月改置县。 | ||
18055 | 二等 | 宁武县 | 今宁武县驻地凤凰镇 | 雁门道 | 清代为宁武府附郭宁武县,民国元年(1912年)5月裁府留县。 | ||
18056 | 三等 | 神池县 | 今神池县驻地龙泉镇 | 雁门道 | |||
18067 | 二等 | 保德县 | 今保德县驻地东关镇 | 雁门道 | 清代为保德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5月改置县。 | ||
18069 | 三等 | 五寨县 | 今五寨县驻地砚城镇 | 雁门道 | |||
18071 | 二等 | 河曲县 | 今河曲县驻地文笔镇 | 雁门道 | |||
第九区 | 乡宁县 | 18076 | 三等 | 乡宁县 | 今乡宁县驻地昌宁镇 | 河东道 | |
18080 | 二等 | 汾城县 | 今襄汾县西南汾城镇 | 河东道 | 清代为太平县,因与安徽、浙江、四川、江苏4省县名重名,民国三年(1914年)1月易名。因汾水得名[12]。 | ||
18082 | 三等 | 吉县 | 今吉县驻地吉昌镇 | 河东道 | 清代为吉州,民国元年(1912年)5月改置县。 | ||
18091 | 一等 | 新绛县 | 今新绛县驻地龙兴镇 | 河东道 | 清代为绛州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5月改置县。 | ||
18095 | 二等 | 稷山县 | 今稷山县驻地稷峰镇 | 河东道 | |||
18098 | 二等 | 河津县 | 今河津市城区街道 | 河东道 | |||
第十区 | 大同县 | 18043 | 三等 | 怀仁县 | 今怀仁市驻地云中镇 | 雁门道 | |
18045 | 二等 | 阳高县 | 今阳高县驻地龙泉镇 | 雁门道 | |||
18050 | 一等 | 大同县 | 今大同市城区 | 雁门道(驻地) | 清代为大同府附郭大同县,民国元年(1912年)5月裁府留县。 | ||
18057 | 二等 | 天镇县 | 今天镇县驻地玉泉镇 | 雁门道 | |||
18058 | 三等 | 广灵县 | 今广灵县驻地壶泉镇 | 雁门道 | |||
18059 | 二等 | 灵邱县[16] | 今灵丘县驻地武灵镇 | 雁门道 | |||
18060 | 一等 | 浑源县 | 今浑源县驻地永安镇 | 雁门道 | 清代为浑源州,民国元年(1912年)5月改置县。 | ||
第十一区 | 右玉县 | 18044 | 三等 | 山阴县 | 今山阴县东南古城镇 | 雁门道 | |
18051 | 二等 | 右玉县 | 今右玉县西北右卫镇 | 雁门道 | 清代为朔平府附郭右玉县,民国元年(1912年)5月裁府留县。 | ||
18052 | 二等 | 左云县 | 今左云县驻地云兴镇 | 雁门道 | |||
18053 | 三等 | 平鲁县 | 今平鲁区驻地井坪镇西北凤凰城镇 | 雁门道 | |||
18061 | 三等 | 应县 | 今应县驻地金城镇 | 雁门道 | 清代为应州,民国元年(1912年)5月改置县。 | ||
18068 | 三等 | 偏关县 | 今偏关县驻地新关镇 | 雁门道 | |||
第十二区 | 临汾县 | 18073 | 一等 | 临汾县 | 今临汾市城区 | 河东道 | 清代为临汾府附郭临汾县,民国元年(1912年)5月裁府留县。 |
18074 | 二等 | 洪洞县 | 今洪洞县驻地大槐树镇 | 河东道 | |||
18075 | 三等 | 浮山县 | 今浮山县驻地天坛镇 | 河东道 | |||
18077 | 三等 | 安泽县 | 今古县驻地岳阳镇 | 河东道 | 清代为岳阳县,因与湖南省县名重名,民国三年(1914年)6月易名[12]。以北魏安泽县命名。 | ||
18081 | 二等 | 襄陵县 | 今襄汾县北襄陵镇 | 河东道 | |||
18099 | 二等 | 霍县 | 今霍州市驻地开元街街道 | 河东道 | 清代为霍州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5月改置县。 | ||
18102 | 二等 | 赵城县 | 今洪洞县北赵城镇 | 河东道 | |||
第十三区 | 长治县 | 18023 | 三等 | 黎城县 | 今黎城县驻地黎侯镇 | 冀宁道 | |
18025 | 一等 | 长治县 | 今长治市城区 | 冀宁道 | 清代为潞安府附郭长治县,民国元年(1912年)5月裁府留县。 | ||
18026 | 二等 | 长子县 | 今长子县驻地丹朱镇 | 冀宁道 | |||
18027 | 三等 | 屯留县 | 今长治市屯留区驻地麟绛镇 | 冀宁道 | |||
18028 | 二等 | 襄垣县 | 今襄垣县驻地古韩镇 | 冀宁道 | |||
18029 | 三等 | 潞城县 | 今长治市潞城区驻地潞华街道 | 冀宁道 | |||
18030 | 三等 | 平顺县 | 今平顺县驻地青羊镇 | 冀宁道 | 民国元年(1912年)5月析潞城县平顺乡置[11],以清代旧县名得名。民国四年(1915年)3月裁入潞城县[17]。民国六年(1917年)5月复置[18]。 | ||
18032 | 二等 | 沁县 | 今沁县驻地定昌镇 | 冀宁道 | 清代为沁州直隶州直辖地,民国元年(1912年)5月改置县。 | ||
18033 | 三等 | 沁源县 | 今沁阳县驻地沁河镇 | 冀宁道 | |||
18034 | 三等 | 武乡县 | 今武乡县东故县乡 | 冀宁道 | |||
第十四区 | 安邑县 | 18072 | 一等 | 安邑县 | 今运城市盐湖区东北安邑街道 | 河东道(驻地) | |
18086 | 二等 | 荣河县 | 宝井(今万荣县西南荣河镇) | 河东道 | |||
18087 | 三等 | 万泉县 | 古城(今万荣县西南万泉乡) | 河东道 | |||
18088 | 二等 | 猗氏县 | 今临猗县驻地猗氏镇 | 河东道 | |||
18092 | 三等 | 垣曲县 | 今垣曲县东南古城镇 | 河东道 | |||
18093 | 一等 | 闻喜县 | 今闻喜县驻地桐城镇 | 河东道 | |||
18094 | 三等 | 绛县 | 今绛县驻地古绛镇 | 河东道 | |||
18096 | 二等 | 夏县 | 今夏县驻地瑶峰镇 | 河东道 | |||
其他 | 不适用 | 不适用 | 马邑县 | 今朔州市朔城区西北神头镇马邑村 | 雁门道 | 民国元年(1912年)5月析朔州马邑乡置,以旧县名得名。民国4年(1915年)3月裁入朔县。 |
行政区划年表
[编辑]山西省行政区划年表 | ||||||
说明:“?”表示不能确定其发生年份或月份,故放于最有可能的一年内,详见注释 | ||||||
西元 | 民国纪元 | 县 | 市 | 局 | 其他 | 行政区划变更 |
---|---|---|---|---|---|---|
1912年 | 民国1年 | 105 |
| |||
1913年 | 民国2年 | 105 | ||||
1914年 | 民国3年 | 105 |
| |||
1915年 | 民国4年 | 102 |
| |||
1916年 | 民国5年 | 102 | ||||
1917年 | 民国6年 | 104 |
| |||
1918年 | 民国7年 | 105 |
| |||
1919年 | 民国8年 | 105 | ||||
1920年 | 民国9年 | 105 | ||||
1921年 | 民国10年 | 105 | ||||
1922年 | 民国11年 | 105 | ||||
1923年 | 民国12年 | 105 | ||||
1924年 | 民国13年 | 105 | ||||
1925年 | 民国14年 | 105 | ||||
1926年 | 民国15年 | 105 | ||||
1927年 | 民国16年 | 105 | ||||
1928年 | 民国17年 | 105 | ||||
1930年 | 民国19年 | 105 | ||||
1931年 | 民国20年 | 105 | ||||
1932年 | 民国21年 | 105 | ||||
1933年 | 民国22年 | 105 | ||||
1934年 | 民国23年 | 105 | ||||
1935年 | 民国24年 | 105 | ||||
1936年 | 民国25年 | 105 | ||||
1937年 | 民国26年 | 105 | ||||
1938年 | 民国27年 | 105 | ||||
1939年 | 民国28年 | 105 | ||||
1940年 | 民国29年 | 105 | ||||
1941年 | 民国30年 | 105 | ||||
1942年 | 民国31年 | 105 | ||||
1943年 | 民国32年 | 105 | ||||
1944年 | 民国33年 | 105 | ||||
1945年 | 民国34年 | 105 | ||||
1946年 | 民国35年 | 105 | ||||
1947年 | 民国36年 | 105 | 1 |
| ||
1948年 | 民国37年 | 105 | 1 | |||
1949年 | 民国38年 | 105 | 1 |
政府
[编辑]北洋时期军政长官
[编辑]- 山西省都督
- 阎锡山(1912年3月15日 - 1914年6月30日)
- 山西省将军
- 阎锡山(1914年6月30日 - 1916年7月6日)
- 山西省督军
- 阎锡山(1916年7月6日 - 1925年1月17日)
- 山西省督办
- 阎锡山(1925年1月17日 - 1927年6月3日)
北洋时期民政长官
[编辑]- 山西省民政长
- 李盛铎(1912年3月15日 - 1912年3月24日)
- 周渤(1912年3月24日 - 1912年5月6日,署任;1912年5月6日 - 1912年9月15日)
- 谷如墉(1912年9月15日 - 1912年12月30日)
- 张瑞玑(1912年12月30日 - 1913年1月23日,署任)
- 赵渊(1913年1月23日 - 1913年6月4日)
- 陈钰(1913年5月13日 - 1913年6月4日,护;1913年6月4日 - 1914年5月23日)
- 山西省巡按使
- 山西省省长
国民政府时期长官
[编辑]- 山西省政府主席
- 阎锡山(1928年3月9日-1929年8月10日)
- 商震(1929年8月10日-1931年8月11日)
- 徐永昌(1931年8月11日-1931年10月3日,代理;1931年10月3日-1936年5月27日)
- 赵戴文(1936年5月27日-1943年12月17日,1938年5月16日起因病离任)
- 阎锡山(1938年5月16日-1944年3月15日,代理;1944年3月15日-1949年3月29日)
- 梁敦厚(1949年3月29日-1949年4月24日×,代理)
相关条目
[编辑]前任: 山西省 |
→ 中华民国一级行政区 1912年-1949年 |
继任: 山西省 |
参考
[编辑]-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注释
[编辑]- ^ 内政部方域司,《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第1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9页。
- ^ 〈太原五百完人成仁招魂冢纪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家图书馆“台湾记忆”网页
- ^ 〈准山西省府办事处函拟在五百完人招魂冢附近兴建佛堂等由转请裁酌示复由〉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4-09-04.,国史馆台湾文献馆“省级机关档案”检索
- ^ 淡江大学图书馆馆藏查询系统[永久失效链接]
- ^ 〈太原五百完人,现在如何了〉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02-22.,“诸天之巅”部落格
- ^ 《政府公报》第491─495号,民国二年9月16日至9月20日,第17册,第522─533页。
- ^ 内政部方域司,《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第11版)第134页。
- ^ 吴承湜:《近六十年全国郡县增建志要》卷下,第6页。
- ^ 吴承湜:《政府公报》第1021号,民国4年3月13日,第34册、第513页。
- ^ 《政府公报》第473号,民国6年5月6日,第61册、第206页。又,吴承湜:《近六十年全国郡县增建志要》卷下,第6页。
- ^ 11.0 11.1 11.2 《政府公报》第491-495号,民国2年9月16日至9月20日,第17册,第522-533页。
-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
- ^ 《政府公报》第783号,民国7年3月29日,第71册,第857页。
- ^ 傅林祥,郑宝恒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中华民国卷》误作“在宁县”。
- ^ 行政院主计处编《中华民国各省(市)县(市)行政区域代码》误作“平陵县”。
- ^ 傅林祥,郑宝恒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中华民国卷》作“灵丘县”。
- ^ 《政府公报》第1021号,民国4年3月13日,第34册,第513页。
- ^ 《政府公报》第473号,民国6年5月6日,第61册,第2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