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真人
外观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9年7月1日) |
道教 |
---|
道教主题 |
慈航真人,又称慈航道人、慈航仙姑、慈航大士、慈航普渡圆通自在天尊,是道教及中国民间信仰的女神,出现于《灵宝经》、明代《历代神仙通鉴》等典籍。唐朝以后的士大夫提出了“三教合一”的主张,道教的慈航真人就逐渐地与观音菩萨同化了。民间造像往往基于“慈航”二字之意象而让慈航真人乘龙、龟蛇、大鳌,或是独木舟。
来源
[编辑]道教经典中关于慈航真人的形象来源有几种:
- 慈航真人,出现最早是在道教《灵宝经》(约成书于公元397-402年间),但原经失传,故现存道藏中的《灵宝经》不见关于慈航真人的原文记载,故今据《文选考异》引《文选李善注》引道教《灵宝经》曰:
- “禅黎世界坠王有女,字妙音。年至四岁仍不言,王怪之,乃弃于南浮桑之阿空山之中。女无粮,常日咽气,引月服精,自然充饱。忽与神人会于丹陵之舍,柏林之下。妙音右手题赤石之上。语妙音:汝虽不能言,可忆此文也。遣朱宫灵童,下教妙音治弟之术,授其采书入字之音。于是能言。于山出,还在国中。国中大枯旱,地下生火,人民焦燎,死者过半。穿地取水,百丈无泉。王却惧。女显其真,为王仰啸,天降洪水,至十丈。于是化形隐影而去。”
- 《太上洞玄灵宝慈航元君本行妙经》曰:
- 禅黎世界之中,妙庄国土之内,王号妙庄。庄王有女,讳字姓音,乃是通明殿中,玉驾前圣,奉令下生中土。生时有口不言,默默而过。年岁四春,庄王怒之,生汝何用。乃弃姓音于南浮桑阿空山中,时经日长月久,云过雨休。姓音无粮,常日咽气,引月服精,自然充饱。 忽与神人,会于阿空山顶,丹陵之舍,柏林之下。姓音勇伸右手,手题赤石之上。神人语姓音,汝虽不能言,可忆此文矣。姓音观视手下赤石,灵光顿悟,徐徐顿首。 神人观毕,指点天空,遣朱宫灵童。灵童下降,勤传姓音医治之术,授其采书入字之音。姓音得之真传,于是口开能言,叩首百拜神人,便欲出阿空山。神人叫住,示姓音随至跟前。姓音会意,尊进神人之旁。 神人言曰,汝非等闲之辈,乃是通明之臣。昔受天帝敕令而下降夫尘,转换坤身。以便方方阐教,处处度灵。今授吾之妙法,虽非上顶密功。却乃济世之能。再授汝白玉净瓶一樽,樽中若现杨柳一枝,便是夫世受灾之时。汝须观其音向,闻其音丁,随其音声,寻至救世。待此瓶杨柳不开,便是世人度尽,亦是汝回返通明之日,汝须谨记。 姓音尊领法示。百拜而退。 时妙庄国内,受之枯旱之厄。天降赤光,地土生火,人民焦燎,殃者万半,穿地取水而百丈无泉,捣山觅源而千里皆干,庄王巨惧,向天仰啸。 是时,天开云路,显一女真,女真手持净瓶,净瓶中之杨柳。突发豪光万丈。升空再而下降。来至火焰之上。点而三点,洒至三洒,时天降洪水,高至数丈,遇火即熄,遇焰便灭。顿时一片清凉,炎气全消,千里皆得救济,万灵得以解脱。庄王欣慰,向天叩拜,乃见女真原为姓音,一时心有所感,头叩不住,声声呼唤。姓音微微顿首,化形隐景而去。
- 《历代神仙通鉴》卷记载:
- 明代万历年间《续道藏·搜神记》中卷三记载:
- “昔有一国王号曰妙庄王,三女,长妙音,次妙缘,又次妙善,善即菩萨也。王令其赘,不从,逐之后花园,居之白雀寺,尼僧苦以搬茶运水,鬼使代之。王怒,命焚寺,寺僧俱毁于焰,而菩萨无恙如初。命斩之,刀三折。命缢以白练带,忽黑雾遮天,一白虎背之而去尸多林。青衣童子侍立,遂历地府过奈河桥,救诸苦难,还魂再至尸多林。太白星君化一老人,指与香山修行。后庄王病恶,剜目断臂救王,王往礼之。尔时道成,空中现千手千眼灵感观世音菩萨奇妙之相,永为香山显迹云。 ”
- 而在民间流传最广的,则是妙善三公主香山修道的传说,而在道教中,亦有经典《元始天尊说观音妙经》,其中用简练的文字叙述了妙善三公主香山修道的事迹,与民间传说相似。
- 明代成书的《封神演义》中将慈航真人称作慈航道人。言祂学承于元始天尊的昆仑十二仙之一,在普陀山落伽洞自立洞府,后来归于西方释教(佛教)。由于普陀山为观世音菩萨的主要道场,因此《封神演义》其实是将道教的慈航真人与佛教的观世音菩萨结合为同一角色。可能是使得民间一般把慈航真人和观世音菩萨等同的原因之一。
《圆通宝诰》
[编辑]志心皈命礼。庄王毓秀,受帝命而诞生;教阐南洋,奉敕旨而救劫。寻声感应,动念垂慈。圣德昭彰,玄功莫测。幽显昭苏而蒙恩济度,品物咸赖而荷惠生成。外道仰依,邪魔皈正。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寻声救苦救难,随心消厄消灾,碧落洞天帝主,圆通自在天尊。
参考文献
[编辑]- 《历代神仙通鉴》
- 《文选考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