繹史
《繹史》,明末清初馬驌撰,共160卷,為傳說時代至秦朝末年的紀事本末體史書。
馬驌是順治十六年(1658年)進士,官至靈璧知縣。做官之餘,手不釋卷,喜好研究先秦歷史,尤嗜讀《左傳》,並且融會貫通,將《左傳》的編年體裁改編為紀事本末體,編成《左傳事緯》20卷。康熙八年,他在編撰《左傳事緯》的基礎上,推而廣之,「取三代以來諸書,匯集周、秦以上事,撰為 《繹史》」。《繹史》是一本綜合正文與圖表、書表的史書,引用書籍達200餘種,於「經、傳、子、史,文獻攸存者,靡不畢載」,乃至於「控六籍,吞百家,駕九流,跨四部」,所引資料皆標明出處,甚至在引文後又註明了章節。即使是讖緯之書,如《乾鑿度》、《稽覽圖》、《璇璣鈐》、《考靈曜》、《元命苞》、《演孔圖》等,亦加搜羅。《繹史》之正文又分為太古、三代、春秋、戰國和外錄五部分。第一部為太古、三皇五帝,自「開闢原始」至「黃帝紀」,共10卷;第二部為夏、商、西周,自「禹平水土」至「周室東遷」,共20卷;第三部為春秋十二公事,自「魯隱公攝位」至「春秋遺事」,共70卷;第四部為戰國時代,自「三卿分晉」至「秦亡」,共50卷;第五部為外錄,記天官、律目通考、月令、地誌、名物、制度等,共10卷。書後列有世系圖表,「卓然特創,自為一家之體」。
《繹史》可謂匯集先秦史諸家記載之大成,諸家所記,「或事 同文異,或文同人異」,於是將諸家記載臚列並陳,「互見疊 出,不敢偏廢,所謂疑則傳疑,廣見聞也」。馬驌又云:「諸子記堯、舜問答之言,未足據信。」他把史料分成八類,如有「真贗雜錯者,取其強半」。同時考訂各種文獻的訛誤,如《禮記》云:「諸侯伐秦,曹桓公卒於會。」馬驌認為曹桓公實乃曹宣公之誤。顧炎武稱該書為「必傳之作」。《繹史》亦有不足之處,由於取材博浩,使《繹史》不免有「蕪雜」之感。康熙四十四年,皇帝南巡至蘇州,曾垂問《繹史》一書,命大學士張玉書物色原版。隔年四月購版進入內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