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歐洲共產主義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歐洲共產主義(英語:Eurocommunism)是指西歐發達國家的共產黨在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初提出的一系列理論觀點和政治路線,對斯大林主義進行了系統的批評[1]

發展歷程

[編輯]

早在20世紀30年代,意大利共產黨的創始人安東尼奧·葛蘭西在獄中開始探索西歐國家不同於俄國的革命戰略,提出了「奪取文化霸權」、「陣地戰」、「運動戰」等革命戰略思想。他被認為是歐洲共產主義的思想先驅。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大部分西歐國家都已實現普選,並在逐步建設福利國家,社會結構和階級關係發生了許多變化。1956年2月,蘇聯共產黨第一書記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批判斯大林的錯誤,促使西歐各國共產黨人重新認識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強調獨立自主地確定政治路線。同年12月,意大利共產黨總書記帕爾米羅·陶里亞蒂在義共「八大」上提出「結構改革」理論,主張通過議會鬥爭奪取政權,為過渡到社會主義準備條件。1968年,蘇聯武力鎮壓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許多西歐共產黨對此提出了批評,推動了它們提出不同於蘇聯共產黨的獨立自主的政治路線。

1973年9月11日,智利發生右翼軍事政變薩爾瓦多·阿連德領導的左翼政府被推翻。這一事件使意大利共產黨震驚。為了避免狂熱的意大利新法西斯黑色恐怖主義發動政變、重演智利悲劇,為了剷除滋生新法西斯主義的社會溫床,貝林格建議義共與社會黨和執政的天主教民主黨建立聯盟,在意大利實現代表大多數人民的「各種政治力量之間」的偉大的「歷史性妥協」,要在西方國家通過議會民主爭取政權。1975年,義共召開「十五大」,正式通過了「歷史性妥協」的方略。義共由此成為「歐洲共產主義」的創始者和象徵。1976年大選,義共通過高額選票實踐了這一方略,在1976-1979年間建立了天民黨主導、以天民黨和共產黨為中心的「全國團結政府」。此舉成功地逼退了極右派極左派的進攻,旨在團結各方力量的「歷史性妥協」逐漸被各方所接受。

1977年3月,意大利共產黨領導人恩里科·貝林格法國共產黨領導人喬治·馬歇西班牙共產黨領導人聖地亞哥·卡里略馬德里舉行會晤,通過《在民主、自由中實現社會主義》的綱領,又稱《馬德里宣言》。《馬德里宣言》全面闡述「歐洲共產主義」的基本主張,提出三國共產黨完全有權利根據自己本國國情,獨立自主地制定內外政治路線,在「民主、自由中實現社會主義」,宣告了「歐洲共產主義」的正式誕生。「歐洲共產主義」在當時是作為既不同於社會黨的「社會民主主義」,也不同於「蘇聯模式」的「第三條道路」而提出來的。在其發展鼎盛期,意大利共產黨、法國共產黨、西班牙共產黨、大不列顛共產黨比利時共產黨荷蘭共產黨希臘共產黨(國內派)瑞典左翼黨-共產黨人等18個黨派宣佈奉行「歐洲共產主義」路線,「歐洲共產主義」的實際影響超出歐洲範圍,日本共產黨墨西哥共產黨澳大利亞共產黨等政黨也受到了影響。這些政黨共擁有黨員330萬人。義共、法共和西共被視為「歐洲共產主義」的三大支柱。[2]

但就在《馬德里宣言》提出的同年,由於與法國社會黨關係惡化,法國共產黨重新表態忠於蘇聯共產黨的政治路線,放棄「歐洲共產主義」路線。不久,西班牙共產黨也宣佈退出「歐洲共產主義」三黨聯合。

1984年,恩里科·貝林格猝然逝世,作為「歐洲共產主義」主要支柱的意大利共產黨陷入黨內領導危機,派別林立,四分五裂。「歐洲共產主義」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在這一時期,意、西等國的「歐洲共產主義」政黨的基本陣地逐漸被社會民主黨蠶食。[3]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在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影響下,「歐洲共產主義」政黨受到了嚴重的政治衝擊。意大利共產黨宣佈放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改組為左翼民主黨西班牙共產黨法國共產黨內也發生了嚴重的思想混亂,一部分人提出取消黨的存在,但最終被否決,在此過程中,黨的實力嚴重削弱。荷蘭共產黨芬蘭共產黨等政黨自行解散。瑞典左翼黨-共產黨人大不列顛共產黨聖馬力諾共產黨等政黨則選擇改旗易幟,放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

在此之後,西班牙共產黨法國共產黨等之前奉行「歐洲共產主義」的政黨都沒有再使用「歐洲共產主義」這一政治術語,儘管它們仍保留並發展了一些帶有「歐洲共產主義」色彩的政策。2017年,西共召開「二十大」,恢復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思想地位,徹底告別「歐洲共產主義」路線。

內容

[編輯]

1、主張改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提法,以同蘇聯官方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歐洲共產主義者認為其實質是斯大林主義)區別開來。法共提「科學社會主義」,西共提「馬克思主義」,義共提「馬克思思想、列寧思想、葛蘭西思想」等等。這些共產黨肯定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積極作用,但認為他們的部分觀點已不能很好地應對時代的變遷,並認為斯大林嚴重歪曲和篡改了馬克思主義。

2、走和平民主的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採取暴力革命。

「無產階級專政」中的「專政」一詞易與「暴力」、「專斷」混同,會被看作對民主、和平的否定。[4]而「工人階級」這一概念可以代指各種勞動人民,比「無產階級」這一概念要更廣泛。義共用「工人階級領導權」來代替「無產階級專政」。法共提出國家應成為代表勞動人民、由工人階級發揮政治領導作用的政權。與社會黨、社會民主黨、工黨、綠黨等左翼政黨聯合,通過議會鬥爭、合法罷工、合法遊行示威以及媒體宣傳等方法,從而以合法手段掌握政權,將資本家和平地改造為工人[4]

3、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方面,長期實行公有制佔優勢的多種經濟並存的混合型經濟,不要過早地取消私有制。在城鎮中,將大多數主要產業國有化,並發展合作社;在農村中,允許小農(農業工人)獨自承包農田,工商業上提倡集體形式或者個體與合作社相結合的混合形式。允許中小型私有企業存在,私人可以佔有一部分剩餘價值,但必須通過稅收等措施加以限制和調節。實行經濟管理和計劃管理民主化。

4、推行民主的社會主義模式。反對一黨專政,認為這與社會主義民主是矛盾的,提倡人民多黨民主制[5]

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中,人民可以自由組建多個代表工人階級利益的政黨,參與議會和總統選舉;一些並不信仰社會主義政黨也可以存在,也可以參加競選,無黨派人士也能夠作為候選人;但在憲法中明確規定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明確規定一些經濟政策;任何黨派執政,其權利均受到憲法限制,又由於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強大而不容易更改,所以能確保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

強調全民普選、議會民主、多黨競選、政治多元、憲法至上、權力分散、地方自治,這些普世價值並不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它們也是社會主義應該具備的基本特徵,社會主義社會必須重視個人自由和個人價值。[6]實現政治生活民主化和政治領導多黨制,勞動人民廣泛參與國家管理[7]

5、肯定共產黨是工人階級先鋒隊,黨應該適當採用民主集中制,同時應該具備民主性和群眾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入黨條件不應該有苛刻的限制,只要是支持社會主義的人士,即使有宗教信仰,也可以入黨。

承認社會民主黨(含社會黨、民主社會黨、工黨)在一定程度上為歐洲工人的生活改善作出了貢獻,共產黨應該與社會民主黨建立友好的關係。沒有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不能勝利;黨的領導作用不是通過一黨專政的形式來實現,共產黨是一個類型的政黨,而並非只是一個政黨,黨的領導作用由多個具備共產黨性質的政黨競選執政來實現[8]。另外,不應該把黨的思想作為官方思想強加於國家和社會,而應該倡導思想自由化。

6、在國際共運中反對有「領導中心」、「領導黨」。堅持各黨獨立自主,權利平等,互不干涉內部事務,尊重各黨自主選擇的道路。提出以新國際主義取代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提法,認為把國際主義僅限於無產階級範圍內不利於聯合一切民主力量,反對用「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壓制各國黨並指揮其他黨為其戰略需要和外交政策服務。

批評

[編輯]
  • 第四國際領導人厄內斯特·曼德爾於1978年發表了《從斯大林主義到歐洲共產主義》一書,系統批判了「歐洲共產主義」。他認為「歐洲共產主義」是「社會主義在一國勝利」的苦果。「歐洲共產主義」戰略的歷史根源可以追溯到考茨基的「消耗戰略」。這種戰略把資產階級的統治看成是一個堡壘,想通過包圍、迂迴逐漸地消耗敵人,最後以極小的代價佔領它,從而避免同資產階級發生普遍的正面對抗。它的錯誤在於把資產階級的統治僅僅看成是一個孤立的堡壘,視而不見這種統治實際上滲透於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因此,要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就必不可免地要同資產階級發生全面的正面衝突。[9]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Eurocommunism - Definition and More from the Fre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永久失效連結]
  2. ^ Bucharin, N. I. Selected Writings on the State and the Transition to Socialis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rmonk, N.Y.: M.E. Sharpe, 1982. p. xxi
  3. ^ “欧洲共产主义”为什么失败了. [2015-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3). 
  4. ^ 4.0 4.1 卡里略, 聖地亞哥. “欧洲共产主义”与国家.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78. 
  5. ^ 「歐洲共產主義」的產生與消失[永久失效連結]
  6. ^ 卡里略, 聖地亞哥. “欧洲共产主义”与国家.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78: 9、12. 
  7. ^ 沃爾夫岡・萊昂哈德《歐洲共產主義對東西方的挑戰》
  8. ^ Yugoslav Theoreticians Discuss a Multi-Party Communist System. [2015-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9). 
  9. ^ 从斯大林主义到欧洲共产主义. [2015-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4). 
  10. ^ EUROCOMMUNISM IS ANTI - COMMUNISM. [2015-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