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孔子弟子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孔子[1]傳說有3000個弟子,孔子認為「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又一說:賢人七十二。

《仲尼弟子列傳》是司馬遷在《史記》中整理出孔子弟子的多人合傳。在這篇列傳中,有記述較詳者,亦有記述簡略,只有兩字人名,例如商澤孔忠;可能也有遺漏者,例如鄭玄子禽是孔子的學生,但《史記》未載此人;又秦堇父曾和叔梁紇一起投軍,「生秦丕茲,事仲尼。」[2],《史記》亦不載秦丕茲

《仲尼弟子列傳》也有不少錯誤,例如記錄子貢錯誤百出,子貢參加「艾陵之戰」,「大破齊軍,獲七將軍之兵而不歸」,《左傳》只記有五將軍。[3]

四科十哲與著名弟子資料

[編輯]

據《史記》記載,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稱「七十二賢人」。 孔子有十位傑出弟子,號稱孔門四科十哲

德行方面出眾的有:顏回(子淵)、閔損(子騫)、冉耕(伯牛)、冉雍(仲弓)。

言語方面出眾的有:宰予(子我)、端木賜(子貢)。

文學方面出眾的有:言偃(子游)、卜商(子夏)。

政事方面出眾的有:冉求(子有)、仲由(子路)。

十哲以外,在文學方面出眾的有顓孫師(子張)、曾參(子輿)、澹臺滅明(子羽)、原憲(子思)、公冶長(子長)、樊須(子遲)、有若(子有)、公西赤(子華)。

孔子死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小者友教士大夫。」這樣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貴族壟斷的世卿世祿制,為專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體制創造了條件。底下是四科十哲與相關弟子資料:

I.德行科:

  • 顏子:孔門第一得意弟子,但未出仕,身體虛弱,英年早逝。孔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 閔子
  • 冉耕子
  • 冉雍子

II.言語科:

  • 宰子:宰子曾與孔子討論三年喪期的禮制及仁的問題,宰子認為為了精進德業,服喪一年也夠了,孔子相當生氣而批評。另外,他因「晝寢」而被孔子批評為「朽木不可雕也」,為此一著名成語的來由。
  • 端木子:孔門第三得意弟子,帶領眾弟子為孔子守喪三年,三年後再獨守三年,共為孔子守了六年喪禮。專長是外交辭令,本身是商人,為儒商先祖,與陶朱公范蠡齊名。

III.文學科:

IV.政事科:

  • 冉求子
  • 仲由:孔門第二得意弟子,出是衛國孔悝家臣,後被亂兵所殺,剁成肉醬,得年六十三。少孔子九歲,仲子性格直爽、勇敢、信守承諾、忠於職守,孔子曾說:「理想無法實現了,我準備乘筏漂到海上。會跟我走的,衹有子路吧?」同時也表示:「子路比我勇敢,但缺乏才能」。《論語》中提到他是孔子門下四類才能之士(德行、政事、言語、文學)中傑出的「政事」人才。但也因為盡忠而身殉。仲子在戰鬥中不忘記繫好帽帶,也因此而死。後代文人,多不因此視仲子迂腐,而是惋惜他在危難中並未顧及自身的安全而喪命。

V.其他:

  • 曾子:孔子晚期收的的弟子,世人尊稱其為「曾子」。他比孔子小46歲。雖然孔子認為他天資魯鈍,但曾子性情沉靜,舉止穩重,為人謹慎,待人謙恭,以孝著稱。他提出的「吾日三省吾身」,即「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修身之法,成為後世追求道德提升之人自省的途徑。

弟子列表

[編輯]
# 姓名 備註
1 顏回 子淵 十哲、七十二賢
2 閔損 子騫 十哲、七十二賢
3 冉耕 伯牛 十哲、七十二賢
4 冉雍 仲弓 十哲、七十二賢
5 冉求 子有 十哲、七十二賢
6 仲由 子路 十哲、七十二賢
7 宰予 子我 十哲、七十二賢
8 端木賜 子貢 十哲、七十二賢
9 言偃 子游 十哲、七十二賢
10 卜商 子夏 十哲、七十二賢
11 顓孫師 子張 七十二賢
12 曾參 子輿 七十二賢
13 澹臺滅明 子羽 七十二賢
14 宓不齊 子賤 七十二賢
15 原憲 子思 七十二賢
16 公冶長 子長 七十二賢
17 南宮适 子容 七十二賢
18 公皙哀 季次 七十二賢
19 曾點 子皙 七十二賢
20 顏無繇 七十二賢
21 商瞿 子木 七十二賢
22 高柴 子羔 七十二賢
23 漆雕啟 子開 七十二賢
24 公伯繚 子周 七十二賢
25 司馬耕 子牛 七十二賢
26 樊須 子遲 七十二賢
27 有若 子有 七十二賢
28 公西赤 子華 七十二賢
29 巫馬施 子期 七十二賢
30 梁鱣 叔魚 七十二賢
31 顏幸 子柳 七十二賢
32 冉孺 子魯 七十二賢
33 曹恤 子循 七十二賢
34 伯虔 子析 七十二賢
35 公孫龍 子石 七十二賢
36 冉季 子產 七十二賢
37 公祖句茲 子之 七十二賢
38 秦祖 子南 七十二賢
39 漆雕哆 子斂 七十二賢
40 顏高 子驕 七十二賢
41 漆雕徒父 子文 七十二賢
42 壤駟赤 子徒 七十二賢
43 商澤 子秀 七十二賢
44 石作蜀 子明 七十二賢
45 任不齊 七十二賢
46 公良孺 子正 七十二賢
47 后處 子里 七十二賢
48 秦冉
49 公夏首 七十二賢
50 奚容蒧 子楷 七十二賢
51 公肩定 子中 七十二賢
52 顏祖 七十二賢
53 鄡單 子家
54 句井疆 子疆 七十二賢
55 罕父黑 子索 七十二賢
56 秦商 子丕 七十二賢
57 申黨 七十二賢
58 顏之仆 七十二賢
59 榮旂 子祈 七十二賢
60 縣成 子祺 七十二賢
61 左人郢 七十二賢
62 燕伋 七十二賢
63 鄭邦[4] 子徒
64 秦非 子之 七十二賢
65 施之常 子恆 七十二賢
66 顏噲 子聲 七十二賢
67 步叔乘 子車 七十二賢
68 原亢籍 七十二賢
69 樂欬 子聲 七十二賢
70 廉絜 七十二賢
71 叔仲會 子期 七十二賢
72 顏何
73 狄黑 七十二賢
74 邦巽 子斂
75 孔忠 子蔑 七十二賢
76 公西輿如 子上 七十二賢
77 公西蒧 子上 七十二賢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史記/卷067》,出自司馬遷史記

參考資料

[編輯]

司馬遷. 仲尼弟子列傳. 史記. [-61]. 

註釋

[編輯]
  1. ^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中國古代的儒家為了避諱他們的聖賢的名字,在要讀或書寫孔子名時,常常會將「丘」的末劃的一橫省略用硃筆圈之,並改讀「某」,亦可跳過不讀。當「丘」單字出現,則讀「區」,當「丘」字作為詩的韻時,則讀「休」。
  2. ^ 《左傳·襄公十年》
  3. ^ 《左傳·哀公十一年》:「為郊戰故,公會吳子伐齊……甲戌,戰於艾陵……獲國書、公孫夏、閭丘明、陳書、東郭書……」。
  4. ^ 劉邦,改稱鄭國。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