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
儒家 |
---|
儒家文化圈 |
王道,儒家認為作為君主應該推行的統治方法。其核心是以道德與仁義為基礎,實現國家的治理。
簡介
[編輯]所謂王道,要而言之,就是依正義與仁愛行政;與之相反是覇道,以武力與權力壓制民眾、統治人民[1]:202。王道代表者孟子尤為重視《春秋》,特別強調「王道」與「霸道」之別[1]:202。孟子認為,君主實行王道稱為王者,與霸主相對;與同時期法家韓非主張「霸道」形成對比。
《春秋》等儒家經典思想,君主應以王道統治人民,須由民意,即下方人民支持;與也許更重要之天意,即能反映民意之形而上之天之意志,來保證其正當[1]:203。亦即君主代表上天,依天命君臨萬民,因此才稱天子,即天之子[1]:203。
治世的帝王表面都崇尚王道,然而他們實行的其實是切合現實的王霸之道,即高壓與懷柔並重,王道與霸道的混合[2],也就是所謂的「外儒內法」,而非如傳統文人以為的獨尊儒術。
孟子的王道論
[編輯]孟子的王道是以性善論為基礎的,《孟子·公孫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運諸掌。」
王道與霸道
[編輯]孟子認為「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王道主義即學習古代聖人的做法,崇尚德治,使人「心悅誠服」。
王道主義的作用
[編輯]首先,實行王道可以達到「人和」。「人和」就是人和之心。只有實行王道,才能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因此「人和」首先是政治上的意義。
其次,實行王道可以「多助」。政治上行動正確,有了道義的支持,贊同的人就多,直至天下歸順。「得道者多助」
最後,實行王道可以「戰必勝」,也叫做「仁者無敵」。由於有了人和、多助,贏得了民心,國家的力量自然就強了。那麼去攻打不實行王道的國家,自然就「戰必勝」了。
霸道,與王道相反,霸道是崇尚武力,靠軍事力量讓其他國家不得不服從的思想觀念。 在孟子看來,霸道不是治理國家的好辦法,因為霸道只能得民力,不能得民心;只能以力服人,不能以心服人;只能得勢一時,而不能長治久安。追求霸道必然後患無窮。
王道的主要特徵
[編輯]王道就是仁政,推行王道就是推行仁政。王道主義作為一種政治形式,有着明顯的道德特徵。 王道要求君王有較高的道德品質,因為這種觀點認為君王的德性與政治的實際結果有一種因果聯繫。 實行王道並不表示摒棄刑法,政治運作不僅需要道德,同時也需要必要的刑法。但對於罪人,以教育為主。
民貴君輕
[編輯]民貴君輕是孟子提倡王道主義時的一個重要政治原則。 孟子認為,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君主、國家都是次要的,只有民最為重要,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認為,在諸侯國爭鬥中,如果能夠實行仁政,就能得民心,也因此得天下。 衡量政治得失的標準完全在於是否符合民心的要求,如果君主昏庸、政治腐敗,庶民也應該有革命的權利。 為了說明民貴君輕的合理性,孟子還藉助於天的力量。孟子認為,天意和民意是相通的,天意的真正意義在於民意。民意是天意的代表。只有這個意義上才能理解「得民心得天下」。[3]
起源與轉化
[編輯]「王道」之「王」字,乃是商朝才開始使用以代表君主權威,在商朝之前的夏朝是稱君主為「帝」。「王」的甲骨文字形,是一刃部下向之斧形,以主刑殺之斧鉞象徵王者之權威[4];其初始原義可能相關統治者的刑殺威權之道[5]。
然而周朝承繼商朝使用「王」稱,經過時代思潮轉化,「王」字脫去斧刃之形,而其意義轉換成為良善統治的崇高理想[6],到了春秋末期的老子與孔子已有崇尚「王道」理想之言論記載[7]。至於漢初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通三》更是發揮道德想像,而解釋「王」字意義為:
古之造文者,三書而連其中,謂之王。三書者,天地與人也,而連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與人之中以為貫而參通之,非王者孰能當是?
董仲舒的解釋,其實是取其字的樣子,上一橫代表天,中一橫代表人,下一橫代表地,一豎代表天地人合一的概念[8]。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接續其說,再加上查無出處的孔子言論,而解釋「王」字:
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
後世解釋也就認為,儒學追求自我修身成己,進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物,要達到最高效果必須天時地利人和,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王道;與大部份人對王道的誤解,以為「王」指得是帝王霸王完全無關[9]。
出處
[編輯]- 『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尚書‧洪範》(可能後人編造偽經)
- 『孔子曰:「吾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易也。」』《禮記‧鄉飲酒義》
- 『老子曰:「執一無為,因天地與之變化,…盈而不虧,所以長守富也,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富貴不離其身,祿及子孫,古之王道其於此矣。」』《文子‧九守‧道德》
- 『子思曰:「狄人攻大王,大王召耆老而問焉,曰『狄人何來?』…大王曰『宗廟者、私也,不可以吾私害民。』遂杖策而去,過梁山,止乎岐下,豳民之束脩奔而從之者三千乘。一止而成三千乘之邑,此王道之端也。…」』《孔叢子‧居衛》
- 『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 『以不敵之威,輔服人之道,故不戰而勝,不攻而得,甲兵不勞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荀子‧王制》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金文京. 《三國演義的世界》. 邱嶺、吳芳玲據東方書店1993年日文初版譯,李均洋校.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0年. ISBN 9787100073356.
- ^ 《漢書·元帝本紀》:漢宣帝訓斥太子劉奭時講:「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用德教,用周政乎?」
- ^ 郭齊勇,《中國哲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ISBN: 9787040183306
- ^ 徐中舒. 《甲骨文字典》【王】.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9).
- ^ 康殷. 《文字源流淺析》【王】.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9).
- ^ 康殷. 《文字源流淺析》【王】.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9).
- ^ 見下「出處」之老子與孔子的相關言論
- ^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 ^ 此段『後世解釋也就,,,,,,』乃是繼續沿用以前舊文,而未刪除,以尊重以往作者貢獻,不明當時出處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