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
儒家 |
---|
儒家文化圈 |
王道,儒家认为作为君主应该推行的统治方法。其核心是以道德与仁义为基础,实现国家的治理。
简介
[编辑]所谓王道,要而言之,就是依正义与仁爱行政;与之相反是霸道,以武力与权力压制民众、统治人民[1]:202。王道代表者孟子尤为重视《春秋》,特别强调“王道”与“霸道”之别[1]:202。孟子认为,君主实行王道称为王者,与霸主相对;与同时期法家韩非主张“霸道”形成对比。
《春秋》等儒家经典思想,君主应以王道统治人民,须由民意,即下方人民支持;与也许更重要之天意,即能反映民意之形而上之天之意志,来保证其正当[1]:203。亦即君主代表上天,依天命君临万民,因此才称天子,即天之子[1]:203。
治世的帝王表面都崇尚王道,然而他们实行的其实是切合现实的王霸之道,即高压与怀柔并重,王道与霸道的混合[2],也就是所谓的“外儒内法”,而非如传统文人以为的独尊儒术。
孟子的王道论
[编辑]孟子的王道是以性善论为基础的,《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运诸掌。”
王道与霸道
[编辑]孟子认为“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王道主义即学习古代圣人的做法,崇尚德治,使人“心悦诚服”。
王道主义的作用
[编辑]首先,实行王道可以达到“人和”。“人和”就是人和之心。只有实行王道,才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因此“人和”首先是政治上的意义。
其次,实行王道可以“多助”。政治上行动正确,有了道义的支持,赞同的人就多,直至天下归顺。“得道者多助”
最后,实行王道可以“战必胜”,也叫做“仁者无敌”。由于有了人和、多助,赢得了民心,国家的力量自然就强了。那么去攻打不实行王道的国家,自然就“战必胜”了。
霸道,与王道相反,霸道是崇尚武力,靠军事力量让其他国家不得不服从的思想观念。 在孟子看来,霸道不是治理国家的好办法,因为霸道只能得民力,不能得民心;只能以力服人,不能以心服人;只能得势一时,而不能长治久安。追求霸道必然后患无穷。
王道的主要特征
[编辑]王道就是仁政,推行王道就是推行仁政。王道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形式,有着明显的道德特征。 王道要求君王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因为这种观点认为君王的德性与政治的实际结果有一种因果联系。 实行王道并不表示摒弃刑法,政治运作不仅需要道德,同时也需要必要的刑法。但对于罪人,以教育为主。
民贵君轻
[编辑]民贵君轻是孟子提倡王道主义时的一个重要政治原则。 孟子认为,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君主、国家都是次要的,只有民最为重要,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认为,在诸侯国争斗中,如果能够实行仁政,就能得民心,也因此得天下。 衡量政治得失的标准完全在于是否符合民心的要求,如果君主昏庸、政治腐败,庶民也应该有革命的权利。 为了说明民贵君轻的合理性,孟子还借助于天的力量。孟子认为,天意和民意是相通的,天意的真正意义在于民意。民意是天意的代表。只有这个意义上才能理解“得民心得天下”。[3]
起源与转化
[编辑]“王道”之“王”字,乃是商朝才开始使用以代表君主权威,在商朝之前的夏朝是称君主为“帝”。“王”的甲骨文字形,是一刃部下向之斧形,以主刑杀之斧钺象征王者之权威[4];其初始原义可能相关统治者的刑杀威权之道[5]。
然而周朝承继商朝使用“王”称,经过时代思潮转化,“王”字脱去斧刃之形,而其意义转换成为良善统治的崇高理想[6],到了春秋末期的老子与孔子已有崇尚“王道”理想之言论记载[7]。至于汉初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通三》更是发挥道德想像,而解释“王”字意义为:
古之造文者,三书而连其中,谓之王。三书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
董仲舒的解释,其实是取其字的样子,上一横代表天,中一横代表人,下一横代表地,一竖代表天地人合一的概念[8]。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接续其说,再加上查无出处的孔子言论,而解释“王”字: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后世解释也就认为,儒学追求自我修身成己,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成物,要达到最高效果必须天时地利人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王道;与大部份人对王道的误解,以为“王”指得是帝王霸王完全无关[9]。
出处
[编辑]-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尚书‧洪范》(可能后人编造伪经)
- ‘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礼记‧乡饮酒义》
- ‘老子曰:“执一无为,因天地与之变化,…盈而不亏,所以长守富也,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富贵不离其身,禄及子孙,古之王道其于此矣。”’《文子‧九守‧道德》
- ‘子思曰:“狄人攻大王,大王召耆老而问焉,曰‘狄人何来?’…大王曰‘宗庙者、私也,不可以吾私害民。’遂杖策而去,过梁山,止乎岐下,豳民之束脩奔而从之者三千乘。一止而成三千乘之邑,此王道之端也。…”’《孔丛子‧居卫》
-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 ‘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荀子‧王制》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1.3 金文京. 《三國演義的世界》. 邱岭、吴芳玲据东方书店1993年日文初版译,李均洋校.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年. ISBN 9787100073356.
- ^ 《汉书·元帝本纪》:汉宣帝训斥太子刘奭时讲:“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
- ^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ISBN: 9787040183306
- ^ 徐中舒. 《甲骨文字典》【王】.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9).
- ^ 康殷. 《文字源流淺析》【王】.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9).
- ^ 康殷. 《文字源流淺析》【王】.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9).
- ^ 见下“出处”之老子与孔子的相关言论
- ^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 ^ 此段‘后世解释也就,,,,,,’乃是继续沿用以前旧文,而未删除,以尊重以往作者贡献,不明当时出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