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通貨膨脹
外觀
學術通膨 是一個最低工作要求的通膨過程。導致受過大學教育,但學位較低的人(如準學士及學士)過剩,使他們為了太少需要這種或更高教育程度的工作,而互相競爭。這種情況會導致加劇的高等資格和高等教育的競爭。在一個社會裡,學士學位今天已不再足以在同樣的工作上獲得就業機會,這樣的工作以前可能只需要兩年或四年學位。通貨膨脹發生在就業的最低要求提高到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研究生的水準,即使執行所需的工作並不是絕對需要如此進階的知識。學術通膨和太多貨幣追逐太少商品的紙幣通膨類似。 [1]
學術通膨發生在大學研究生現在從事的工作,以前並不是研究生程度的人來執行的,較高的學位持有人繼續進入到這個特定的行業,直到它最終成為一個被稱為「研究生專業」和最低工作要求已學術上誇大的低層次的工作任務。[2]
專業教育的制度化導致年輕人越來越少有機會能夠從工匠的專業(例如作為一個工程師)藉由「做中學」作出努力。基於他人的評估,學術通膨導致雇主將對文憑證書越來越有信心。[2]
參見
[編輯]- 教育經濟學
- 教育貶值
- 成績通膨
- 開放入學
- 擴大參與
參考文獻
[編輯]- ^ [0] ^戴等人。「教育情節的問題」,泰勒和弗朗西斯,1983年,第12頁,ISBN 0905273664
- ^ 2.0 2.1 [1] ^朗特里,「評估學生:我們要怎樣認識他們嗎?」,勞特利奇分級1987年,第19頁,ISBN 1850913005
外部連結
[編輯]- 肯羅賓遜先生:學校扼殺了創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如何從人群中脫穎而出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