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石鼓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鼓文第一鼓:车工·吾车篇
避暑山庄十面石鼓文

石鼓文处于承前启后的时期,承秦国书风,为小篆先声。石鼓文刻于十座花岗岩石上,因石墩形似鼓,故称为“石鼓”。石鼓文与金文有较大差别,具有明显的动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现存的石鼓文来自于唐朝收集的十石鼓[1],上面刻有文字。现存最早的拓片是宋朝流传下来的[1],当时认为是描述周穆王出猎的场面,后来的考古考证认为是秦穆公时代的作品,有的字已经残缺不全。当时由于尚没有发现甲骨文,所以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溯源

[编辑]

石鼓文亦称“猎碣”或“雍邑刻石”,唐代初出土于天兴三畤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三畤原),唐代诗人韩愈曾作《石鼓歌》,其中有“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的诗句。可见,在唐代普遍认为石鼓文出于周代。至宋代,欧阳修认为石鼓文为周宣王时期史籀所作。近代罗振玉《石鼓文考释》和马叙伦《石鼓文疏记》将石鼓文的历史缩短到了战国,认为是秦文公时期出现的。郭沫若又考证石鼓文的制作年代为秦襄公八年(公元前770年)。唐兰则考证为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

流转

[编辑]

石鼓文历史上曾辗转流离。唐末至五代,战乱频繁,十面石鼓散于民间,到宋代时又集齐,为宋徽宗于大观二年(1108年)迁至汴京国学。后又为人掳走。元代时再次记起收于北京文庙。至近代抗日战争时期,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等将石鼓迁到江南躲避战乱,抗战胜利后又运回北京。

另外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帝曾令人仿刻十鼓两套,重新编排文字为十首诗,通称“乾隆石鼓”,分别置于北京孔庙热河文庙(今存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

拓本与伪作

[编辑]

石鼓文拓本有天一阁宋拓,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燹。阮元曾于嘉庆二年(1797)、嘉庆十一年(1806)分别重刻于杭州扬州府学。

另有民国初年突然现世的所谓明代安国藏“十鼓斋”宋代拓本十种,其中先锋本、中权本、后劲本最为精善。民国十年(1921)经河井荃庐日语河井荃廬掌眼,为三井财阀三井高坚日语三井高堅购得,收藏于听冰阁(今三井美术馆)。郭沫若在日本看到三种拓本照片,据此发表著作《石鼓文研究》。近一个世纪以来关于石鼓文的文字学、书法研习也多基于先锋本、中权本、后劲本的影印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二玄社“原色法帖”系列亦曾彩色影印。

据马成名考证[2][3],所谓安国旧藏宋拓本石鼓文系民国上海艺苑真赏社主人秦文锦伪造。证据包括:倪瓒浦源安国等人题跋内容矛盾、时间错乱,存在从其他文书集字现象;安国收藏印与其他传世收藏品钤印无任何交叉;石花不自然;翻刻笔画交代不清,与传世原石拓本抵牾;当年作伪废弃不用本现世,伪印易位;秦氏后人声称祖父曾坦言作伪售予日本人。并且证明了同一批现世、盖有大量相同安国伪印的所谓宋拓秦泰山刻石53字本(今藏三井美术馆)、165字本(今藏日本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也都是上海艺苑真赏社伪造的翻刻本。

中国嘉德2018年秋季拍卖会出现安思远旧藏元明间石鼓文拓本[4],其“黄帛”二字间无缺损,证明此处有缺损的日藏先锋本、中权本、后劲本皆是伪作[5]上海图书馆2019年举办“石鼓文善本新春大展”,亦取消展出所谓宋拓本[6][7]

书体特征

[编辑]

石鼓文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与先秦时期的大篆又有所不同,可以说是大篆与小篆之间的一种书体。其笔法方正、均衡,布局紧凑,笔法圆阔,极为周致。为历代习篆书家所喜爱。

石鼓文的传承

[编辑]

石鼓文对后世的书法与绘画艺术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不少杰出的书画家如:杨沂孙吴大澂邓散木吴昌硕朱宣咸熊国英、曹宇、王福庵等都长期研究石鼓文艺术,并将其作为自己书法艺术的重要养分,进而融入进自己的《石鼓文》书法,朱宣咸(作)绘画艺术之中。

参考资料

[编辑]

参见条目

[编辑]